胃寒的癥狀及食療方法
夏季養(yǎng)生食療方法。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胃寒的癥狀及食療方法》,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導讀:胃寒的癥狀及食療方法,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jié)制、經(jīng)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下面一起來看看胃寒的癥狀及食療方法,日常保健很重要。
導致胃寒的病因
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造成脾胃病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中醫(yī)理論認為胃寒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陽氣虛衰;腹部受涼;過食生冷;勞倦傷中,復感寒邪,導致陰寒凝滯胃腑。
1、飲食
胃寒患者多由于生冷食物或者水的刺激,造成黏膜的刺激。
2、生活習慣
常常不按時吃飯,冷熱交替進食,飽一頓餓一頓,久而久之會造成胃寒。
3、精神因素
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也是促進胃寒癥狀加劇的重要原因。
4、天氣原因
胃寒患者多怕天冷,常常由于天氣變冷而經(jīng)常性的胃痛、腹痛、腹瀉等。
胃寒的癥狀
胃寒,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許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涼的食物,或天氣一變冷,氣溫下降,胃就痛,腹瀉等。臨證主要分為胃虛寒(胃陽虛)和胃實寒兩型,前者多因素體脾胃陽氣虛衰所致,胃實寒多因寒邪傷胃所致。
1、胃虛寒
胃脘冷痛,綿綿不已,時發(fā)時止,喜溫喜按,食后緩解,泛吐清水或夾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脈沉遲無力。
2、胃實寒
胃脘冷痛,痛勢急劇,遇寒加重,得溫痛減,脘痞作脹,惡心嘔吐,吐后痛緩,口淡不渴,口泛清水,脘腹水聲漉漉,舌苔白滑,脈弦或沉緊。
胃寒的食療方法
1、白酒燒蛋
高度白酒50毫升,盛在小碗內(nèi),打入1個雞蛋,把白酒點燃,待酒燒干、雞蛋熟后,于早晨空腹吃1次。
2、豬肚老姜
生豬肚1個(洗凈),老生姜(切片)。將老生姜裝入豬肚內(nèi),燉熟或蒸熟,分2~4次吃完。
3、茴香橘核粉
小茴香、橘核各等份,炒后研為細末混勻,每次胃痛時或早晚飯前,溫開水沖服。
4、香姜飲
小茴香、干姜、木香,甘草。水煎服,每日1劑。
5、茱萸砂夏茶
吳茱萸、砂仁、生姜、半夏、黨參、神曲,大棗3枚。水煎服,每日1劑。
6、桂皮紅糖飲
桂皮,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紅糖,調(diào)勻熱飲。此飲具有溫胃散寒的功效,可輔助治療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脹等。
7、胡椒紅棗茶
取大棗10枚(去核),每個棗內(nèi)放白胡椒5粒,上蒸鍋蒸熟,然后搗爛制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10丸。此丸具有溫胃補血之功效,可輔助治療胃寒疼痛。
8、參棗茶
黨參,大棗一起煎湯飲用。也可以加入陳皮以調(diào)胃氣。功用:可以輔助治療病后脾虛,食欲不振,四肢肌肉乏力,貧血,心悸等癥。
另外,胃寒的朋友在冬天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
擴展閱讀
老寒胃,也就是胃寒,是一種比較嚴重且對患者的飲食和消化影響極大的疾病。胃寒患者,一般會有胃疼、胃涼、消化不良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是因為生活習慣或者飲食習慣不良而導致的。為了減輕痛苦,減少胃寒給身體帶來的影響,患者應該找出患病的原因,然后采取積極的治療方法。
一、老寒胃有哪些癥狀?
胃寒,為中醫(yī)名詞術語。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證候。癥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沉遲。治宜溫胃散寒。
胃寒的癥狀表現(xiàn)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
二、老寒胃的病因有哪些?
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jié)制、經(jīng)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所以需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調(diào)味品,可以調(diào)理好胃寒的病癥,恢復健康脾胃。當然,出現(xiàn)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zhì)性病變,最好去醫(yī)院做胃鏡檢查。
三、怎樣治療老寒胃?
治胃寒3法:
1、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xù)吃,直至好為止。
2、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干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diào)料。
3、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
上火有很多種,有心火、胃火、肝火、肺火,不同的火用不同的食療才最有效果。胃火有哪些表現(xiàn)?吃什么可以降胃火呢?搜狐健康名博、養(yǎng)生專家梅曉芳講上火的對癥食療胃火的癥狀及對癥食療。
胃的實火有哪些表現(xiàn)
對于胃火我們從哪來看?這要從牙看。當有了胃火,往往就是牙疼,有時還伴有牙齦腫。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口中有異味口臭。口臭的問題使很多人郁悶,醫(yī)院的口腔科、耳鼻喉科都去檢查了,可就是找不出原因來。其實就是胃熱的問題,胃有火了。
胃火也有實火和虛火。胃的實火,除了牙疼、牙齦腫、有時會起潰瘍以外,還會有什么癥狀?還會口渴,特別喜歡吃涼的,另外就是大便干燥。
吃什么可以降胃的實火
如果出現(xiàn)這些情況的話,我們用什么食物來調(diào)理呢?這個食療是大家最喜歡的,而且是最簡單的,那就是吃西瓜。如果大半個西瓜吃進去,基本上胃火可以降一半。西瓜除了可以正常吃以外,還可以把西瓜的皮去掉,留西瓜的偏白的那一點和紅的那一點,紅白之間這一塊,清胃火是最好的??梢杂玫肚谐山z,稍微放點鹽,拌一拌就可以吃了。
糖尿病人不敢吃西瓜,然而胃火又比較多見,這個時候可以吃海帶或海帶結,最好用海帶結涼拌著吃。除了海帶,還可以吃紫菜。另外,還有一種食品也很好,原來講課的時候我不怎么講,以為北方?jīng)]有,其實北方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叫葛根粉。葛根粉買回來,先用溫水調(diào)均,然后再倒進開水,就變成晶瑩透明的,像藕粉一樣,稍微放點糖,非常好吃。
除了西瓜以外,還有幾種寒性的水果:梨、香蕉,還有女性最喜歡吃的獼猴桃。獼猴桃是非常偏寒的,也偏涼的。胃熱的時候就可以吃這幾種水果。再加上剛才說的菜。菜除了海帶結,紫菜,海蜇,還有沒有別的?相對涼一點的,有苦瓜。苦瓜也偏涼,但是對心火旺更好。
胃的虛火有哪些表現(xiàn)
胃有虛火時,癥狀是什么呢?胃有虛火的時候牙會不會疼?牙齦會不會腫?會不會有潰瘍?這些情況不是很多,但有時也會有。胃的虛火最主要的癥狀是口渴,大便有的時候也會干。另外最最典型的特點,是出現(xiàn)胃疼,有時候胃會不舒服。這個疼是什么呢?不是胃疼得直不起腰來了,而是胃總有餓的感覺,總是像沒吃飽一樣,可是吃飯的時候又不想吃,吃不進去,這就是典型的胃陰虛,就是胃的虛火旺。
胃痛、惡心、嘔吐這些情況很多人都遇到過,但是你并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你可能是胃寒了。胃寒會讓人經(jīng)常的胃痛,這需要在飲食上做一些調(diào)理,喝一些暖胃的藥或是茶。
1、胃寒嘔吐
癥名。因真陽不足,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谷所致的嘔吐。見《癥因脈治·嘔吐論》。其證畏寒喜熱,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沉遲。真陽不足者,宜八味腎氣丸;脾胃虛寒者,宜理中湯、四逆湯。參見寒嘔條。
2、胃寒惡阻
病名。惡阻證型之一。多因婦女平素脾胃虛寒,孕后胞門閉塞,臟氣內(nèi)阻,寒飲逆上。癥見嘔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熱飲,兼見面色蒼白,肢冷倦臥。治宜溫胃止嘔。方用干姜人參半夏丸。
3、胃痛
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胃寒惡阻,多因婦女平素脾胃虛寒,孕后胞門閉塞,臟氣內(nèi)阻,寒飲逆上。
中醫(yī)專家推薦:治胃寒四良方
1.桂皮紅糖飲:
桂皮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紅糖10克,調(diào)勻熱飲。此飲具有溫胃散寒的功效,可治療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脹等。
2.白胡椒紅棗:
取大棗10枚(去核),每個棗內(nèi)放白胡椒5粒,上蒸鍋蒸熟,然后搗爛制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10丸。此丸具有溫胃補血之功效,可治療胃寒疼痛。
3.果蔻烏雞煲:
烏骨雞1只(大約500克),去除毛和內(nèi)臟后洗凈;將蘋果、豆蔻各5克放入烏骨雞腹內(nèi),用牙簽封好切口,加水適量煲熟,調(diào)味服食。此膳具有溫中散寒、健胃止痛的功效,無論是感受寒邪所致的胃病,還是飲用冷食所致的胃寒、胃痛均可食用。
4.干姜棗芪羊肉:
羊肉100克切塊、黃芪6克、大棗10枚(去核)、干姜5克。以上食材加水適量燉熟,調(diào)味食用。此粥具有溫陽、補氣、健胃之功效??芍委熖摵竿?、四肢畏寒等癥。
很多人去看中醫(yī)時,中醫(yī)都說有腸胃濕熱證,那么,這個腸胃濕熱到底是怎么回事?腸胃濕熱吃什么好?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紹。
脾胃濕熱的原因
中醫(yī)認為,人體正氣不足是這個病癥的內(nèi)在原因,脾胃濕熱證的形成,雖然病因病機有多種,但脾胃功能狀態(tài)是決定因素。正氣不足,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化谷物水液,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濕和滯久則化熱,可形成濕熱;同時各種疾病因素很易引發(fā)虛弱之脾胃功能失調(diào)而生濕熱。
感受外邪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濕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為濕土,為 受濕之區(qū) ,濕邪最易傷脾;胃為燥土,喜潤惡燥易患燥病,燥為陽熱之邪,燥甚則熱,胃熱脾濕結合即為濕熱。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風熱,在脾虛失運內(nèi)有蘊濕的情況下,外感風熱與內(nèi)蘊濕,結合亦成濕熱。正如薛生白所云: 太陽內(nèi)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致,內(nèi)外相引,故病濕熱。 同時外邪犯肺,胸悶咳嗽,氣機升降失常,又可傷及虛弱之脾胃,致濕從內(nèi)生,郁而化熱,形成濕熱。
腸胃濕熱的癥狀
腸胃濕熱:病起急驟,惡心頻發(fā),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shù)或滑數(shù)。
脾胃濕熱,病證名。亦稱中焦?jié)駸?。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jié)、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內(nèi)蘊脾胃所致。癥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發(fā)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治以清熱利濕為主。
腸胃濕熱怎么辦
脾胃濕熱見癥多端,胃脘疼痛,嘈雜灼熱,口干不欲飲,饑而不欲食,小便色黃,大便不暢是脾胃濕熱的辨證要點。對此癥的治療應本著清熱不礙利濕,利濕不助熱的原則,應用三仁湯加減,常加冬瓜皮、茵陳,使?jié)耢顭崆?,脾胃安和。濕熱下痢多用葛根芩連湯加減;若出現(xiàn)黃疸之癥,可用茵陳五苓散加減。
腸胃濕熱食療方
一、茵陳五苓散方藥
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
二、四神豬肚湯
材料:茯苓、淮山、芡實、蓮子燉豬肚
做法:
1、豬肚要用鹽水來清洗干凈內(nèi)面的粘性分泌物,
2、用紫砂鍋來隔水燉的,我試過用隔水燉出來的湯水味道更加的鮮美!
3、燉的時間應當控制在兩到三個鐘,因為我是用高壓鍋來燉的,就是兩個鐘頭燉出來的豬肚已經(jīng)是很好吃的了。
三、素燒苦瓜
新鮮苦瓜200克,切絲,先用開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鍋燒炒至九成熟,出鍋,勾欠(含有鹽、味精)澆汁。
四、赤小豆薏米飲
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燉煮30分鐘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燉30分鐘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將兩次的汁液攪勻,溫飲或涼飲。
干金針菜20克,切段,開水浸泡20分鐘后與50克冬瓜絲入沸湯,片刻即好,加鹽、味精,點幾滴香油。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腸胃濕熱的癥狀及食療方,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少吃油膩的食物,定時吃飯、規(guī)律排便。
內(nèi)傷咳嗽總由臟腑功能失調(diào)、內(nèi)邪干肺所致,可分其他臟腑病變涉及于肺和肺臟自身兩類。那么,內(nèi)傷咳嗽的癥狀是什么呢?內(nèi)傷咳嗽如何食療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咳嗽病的證據(jù)。由于弱或臟累肺引起的咳嗽。見《景岳全書·雜證謨》?!夺t(yī)宗必讀·咳嗽》:“勞役情志傷其內(nèi),則臟氣受傷,先由陰分而病及上焦,此自諸臟而后傳于肺也。”
其表現(xiàn)為起病緩慢,咳聲輕微,并有臟腑虛損及氣虛血虧等證,多屬虛證或虛實夾雜。治宜調(diào)理臟腑為主。《醫(yī)門法律·咳嗽門》:“內(nèi)傷之咳,治各不同,火盛壯水,金虛崇土,郁甚舒肝,氣逆理肺,食積和中,房勞補下,用熱遠熱,用寒遠寒,內(nèi)已先傷,藥不宜峻。”
由于內(nèi)傷性質(zhì)和臟腑病變的不同,有肺經(jīng)咳嗽、脾經(jīng)咳嗽、心經(jīng)咳嗽、肝經(jīng)咳嗽、腎經(jīng)咳嗽、氣虛咳嗽、血虛咳嗽等。
內(nèi)傷咳嗽及食療方法
(一)痰熱咳嗽
癥狀
咳嗽痰多色黃,難以咳出痰液粘稠,有的孩子甚至呼吸急促,喉嚨里有痰的歌;或伴有發(fā)熱,口渴,煩躁不安,小便短少,小便黃,大便干燥,舌紅,舌苔黃。
食療方法
1、苡仁煮豬肺
苡仁30克(搗成碎末),豬肺1個(洗凈,顏色呈白色),置于鍋內(nèi),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后以微火煮爛,即可食用。
2、冬瓜湯
冬瓜仁、冬瓜皮、麥冬各15克,加適量水煎服。
3、鮮茼蒿湯
鮮茼蒿150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適量,分次飲用。
(二)痰濕咳嗽
癥狀
咳嗽痰多,痰白而稀,喉嚨有痰聲漉漉,胸悶,胃口不好,看起來困倦;舌淡紅,苔白。
食療方法
1、香蘿卜
選鮮嫩蘿卜洗凈,切成小丁,用鹽腌一夜(每公斤蘿卜加50克鹽),曬干;再將適量生姜、桔皮、花椒、小茴香,與蘿卜一起拌勻,然后把醋燒滾后澆入調(diào)拌,也可加少許白糖調(diào)味。香蘿卜氣香味美,也可以作為菜肴食用。
2、桔紅茶
桔紅1片,綠茶4~5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孩子可以經(jīng)常飲用。
(三)氣虛咳嗽
癥狀
咳嗽反復不停,特別是清晨,痰白而稀?;純好嫔n白,容易無故出汗,怕冷,呼吸時氣短,孩子懶得說話,說話聲音較輕,吃東西沒有味道;舌色淡紅,舌旁邊有牙齒印痕。
食療方法
1、黃芪蟲草雞湯
母雞肉100克,洗凈,去肥油,切塊。將雞塊放入沸水中氽一下,與黃芪10克,冬蟲夏草5克,陳皮3克一起放入燉盅內(nèi),盅內(nèi)再加入適量開水,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diào)味后即可食用。
2、豆?jié){粥
豆?jié){500克,與淘洗干凈的粳米50克一起放入砂鍋中,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稀粥熬煮到表面有粥油),加入適量砂糖調(diào)味,即可溫服。
(四)陰虛咳嗽
癥狀
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干,喉癢,聲音嘶啞。到了午后,覺得身體潮熱或手足心熱,盜汗;舌色紅,舌苔少或可見地圖樣的花剝苔。
食療方法
1、銀耳梨膏
銀耳10克(浸軟洗凈),梨100~150克(去核,切片),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同煮,待銀耳軟爛、湯稠時加入冰糖15克,溶化后即可溫服。
2、銀耳百合沙參湯
銀耳10克(清水浸泡數(shù)小時至脹開,洗凈),百合15克,北沙參10克,冰糖適量,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約1小時,取汁,稍溫飲服。
3、燕窩西洋參湯
燕窩10克(清水浸泡洗凈,撿去羽毛雜質(zhì)),西洋參5克(洗凈,切薄片),冰糖少許,同放入燉盅內(nèi),再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diào)味后食用。
現(xiàn)在,想必大家對于內(nèi)傷咳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由于內(nèi)傷咳嗽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因此希望通過分享上面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導讀】肝膽濕熱多為感受濕熱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濕熱;或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nèi)生,濕郁化熱,濕熱蘊結肝膽所致。即因感受濕熱之邪或脾虛水濕內(nèi)生,日久化熱,或長期過食甘肥厚味生濕助熱,影響肝膽功能所致,但是肝膽濕熱的原因及食療方法有什么呢?下面就為你介紹肝膽濕熱的原因及食療方法。
肝膽濕熱的原因及食療方法
肝膽濕熱患者除用藥物治療外,還可配清熱利濕食療輔助治療,可用:
1、黃花菜瘦肉湯:黃花菜30克,精瘦肉60克,煮湯服??芍渭毙渣S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醫(yī)辨證屬肝膽濕熱者。
2、黃花菜粥:黃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適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熱涼血,消腫,利尿,止痛,明目,適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慢肝屬肝膽濕熱型。
3、黃花菜飲:黃花菜(干品)15克。制法是將黃花菜洗凈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有清熱利尿,退黃疸功效。適用于慢性肝炎、肝膽濕熱,急性黃疸型肝炎。
肝膽濕熱的原因及食療方法
4、五汁飲:梨、荸薺(馬蹄)、藕、鮮蘆根各100克,麥冬50克。制法:上述五味洗凈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絞汁飲用。有清熱解毒,生津止瀉功效,適用于慢性肝膽濕熱型。
5、板藍根菊飲:板藍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藍根加水煎湯,加入菊花晶飲用,每日1次。有清熱疏風,明目解毒功效。適用于慢性肝炎、肝膽濕熱。
本文導讀:咳嗽是常見的感冒癥狀,那么咳嗽怎么辦呢?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哪些呢?咳嗽吃什么好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引起咳嗽的原因及食療方法。
咳嗽是我們常見的病癥,特別是感冒的時候很容易伴有咳嗽的癥狀??人允浅R姷募膊?,也是比較難好的癥狀,所以咳嗽如何調(diào)理就需要我們好好的研究。
咳嗽有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兩種。急性咳嗽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或者是過敏性鼻炎,吸入了刺激性物質(zhì)等引起,所以急性咳嗽通常都會伴隨引起的因素得到了痊愈而改善。相對于急性咳嗽來說,引起慢性咳嗽的因素就是比較的多,例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病、鼻涕倒流、支氣管擴張等,還有例如腫瘤、心臟病、肺部感染都可能引起慢性咳嗽。
既然引起咳嗽的原因有這么多,那么咳嗽要如何治療呢?治療咳嗽要如何飲食呢?飲食吃什么最好呢?
咳嗽的時候飲食要盡量的清淡,盡量的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每天要多喝水,少飲用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茶、可樂等,還有含有酒精的飲料也是要少喝。因為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飲料會促進身體水分的排出,很容易造成身體的脫水。
咳嗽的時候,每天用溫鹽水漱口,一天數(shù)次。因為溫鹽水漱口可以改善喉嚨痛和咳嗽??人员M量多臥床休息,這樣身體可以加速的復原??人缘臅r候要戴上口罩最好,這樣可以避免傳染給旁邊的人。
針對咳嗽,中醫(yī)推薦一款調(diào)理的藥膳 薏仁燕窩湯
薏仁燕窩湯,養(yǎng)血補氣,有助改善體質(zhì)虛弱和咳嗽,對于肺癆型的咳嗽具有調(diào)養(yǎng)的作用。而且這款藥膳還具有滋陰潤肺、補肝補脾的功效。適宜在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食補。
薏仁燕窩湯的做法:
材料:薏仁16g、燕窩2朵、枸杞子12g
調(diào)味料:冰糖
做法:
1、先將燕窩放入水中泡2小時左右,后將燕窩中的雜質(zhì)挑出,然后瀝干水分備用。薏仁和枸杞也洗凈備用。
2、先將薏仁放入鍋中,加四杯水煮開,在加入燕窩,這樣用小火煮40分鐘左右后加入枸杞和冰糖(1-2匙左右),最后在煮15分鐘左右即可。
本文導讀:手機是我們現(xiàn)在常見電子產(chǎn)品,也是幾乎人人都必備的,那么手機有哪些輻射危害呢?如何降低手機輻射呢?預防輻射吃什么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手機是我們現(xiàn)在必備的通訊工具,在手機給我們帶來便利的時候。我們同時也要考慮手機無線電波對我們身體的影響,手機無線電波就是手機輻射。那么手機帶給我們究竟多大的輻射呢?
手機輻射的危害:
當今社會,人們對手機有很大的依賴性。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fā)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任何一種無線電波都會或多或少被人體吸收,從而改變?nèi)梭w組織,對人體的健康帶來影響,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在爭論的不是手機輻射有沒有的問題,而是手機輻射量多大的問題。從這個層面上講,應盡早確立技術標準,對手機輻射的峰值確立一個量化的考量尺度,有效控制手機輻射。
其實,降低手機輻射從盡快確立標準開始,這也是健全國家機制的考慮。從某種程度上講,手機輻射技術標準的缺失就是快速協(xié)調(diào)公共安全利益機制的缺失。在手機輻射問題上,各國政府有責任加速研究輻射的問題,更有責任給企業(yè)制定嚴格的標準,使企業(yè)對民眾承擔更多的責任。建立起避免手機輻射持續(xù)發(fā)生的快速協(xié)調(diào)機制就能將手機輻射的危害降到最小,而建立這種快速協(xié)調(diào)機制首先要從盡快確立手機輻射的技術標準做起。
在我國,對于手機輻射標準的爭論由來已久。標準之所以難以確立是由于環(huán)保部門、衛(wèi)生部門、生產(chǎn)廠商及運營商各方面意見并不統(tǒng)一,所以我們就需要來考慮別的方面來降低手機的輻射,那么怎么使用手機才能降低輻射呢?
降低手機輻射的方法:
首先,手機在撥出號碼和剛接通時,信號傳輸系統(tǒng)還不穩(wěn)定,電磁輻射出來的功率最大。因此,信號接通的瞬間最好不要立即把手機貼近耳朵邊,而應把手機放在離頭部遠一點的地方,等到手機屏幕顯示連通以后再接電話。如果是對方打過來的,最好等上3 5秒鐘,再將手機貼近耳邊,會減少很多輻射。
其次,切忌 煲電話粥 ,不要一接通就說個沒完,一定要 長話短說 。如果時間太長,電磁輻射的功率及產(chǎn)生的熱效應就會成倍增大,對身體的傷害也會成倍增加。如果一定要長時間通話,可以掛機后隔上幾分鐘,分成幾次,這樣會使輻射量大大下降。
再次,手機在信號較弱的情況下,會自動提高電磁波的發(fā)射功率,使輻射強度明顯增大。此時把耳朵貼近,頭部受到的輻射就會成倍增加。所以在信號較弱時不宜使用手機。
使用耳機通話時,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一些輻射效應,但耳機一定要是連接手機的專用耳機,最好是具有音頻轉接線功能的耳機,這樣使用起來更安全。
手機也不應別在腰部或掛在胸前,以防微波對人體內(nèi)臟的損害。此外,手機在充電時,可能也會導致電流不穩(wěn)定,輻射量增大,這時最好也不要通話。
預防輻射吃什么好?
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青菜蘿卜可以抗輻射。油菜、青菜、芥菜、卷心菜、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不僅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可口菜肴,而且還具有防輻射損傷的功能。
小編提醒:看了上文之后,大家是不是覺得原來手機輻射這么大啊,所以平時在使用手機的時候,為了健康,一定要注意降低手機輻射。
胃寒是中醫(yī)的一個名詞術語,它主要是指因為內(nèi)部陽氣不足,受到外來風寒影響,極可能是著涼的原因,也可能是吃的食物過于生冷刺激,這常常會導致胃痛,引起胃脹的表現(xiàn),常會導致消化不良,另外從臨床上來看,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癥,也屬于中醫(yī)的胃脘痛的表現(xiàn)。
臨床表現(xiàn)
胃寒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許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涼的食物,氣溫下降,則會出現(xiàn)胃痛、腹瀉等。
臨證主要分為胃虛寒(胃陽虛)和胃實寒兩型。前者多因脾胃陽氣虛衰所致。胃實寒多因寒邪傷胃所致。
病因
胃寒的主要病因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jié),嗜食生冷等。經(jīng)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饑飽不均,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再加上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造成脾胃病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中醫(yī)認為本證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陽氣虛衰;腹部受涼;過食生冷;勞倦傷中,復感寒邪,導致陰寒凝滯胃腑。
胃寒的主要致病因素可概括為四個方面:
1.飲食
胃寒患者多由于生冷食物或者水的刺激,造成黏膜的刺激。
2.生活習慣
常常不按時吃飯,冷熱交替進食,飽一頓餓一頓,久而久之會造成胃寒。
3.精神因素
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也是促進胃寒癥狀加劇的重要原因。
4.天氣原因
胃寒患者多怕天冷,常常由于天氣變冷而經(jīng)常性的胃痛、腹痛、腹瀉等。
辨證施治
1.胃虛寒(胃陽虛)
證候:胃脘冷痛,綿綿不已,時發(fā)時止,喜溫喜按,食后緩解,泛吐清水或夾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脈沉遲無力。治則:溫中健胃。主方:理中湯。亦可以用小建中湯證、理中湯證、香砂六君子湯證、香砂養(yǎng)胃丸。方藥:黨參、白術、桂枝、干姜、高良姜、蓽澄茄、白及、海螵蛸。
2.胃實寒
證候:胃脘冷痛,痛勢急劇,遇寒加重,得溫痛減,脘痞作脹,惡心嘔吐,吐后痛緩,口淡不渴,口泛清水,脘腹水聲漉漉,舌苔白滑,脈弦或沉緊。治則:溫胃散寒止痛。主方:厚樸溫中湯。方藥:厚樸、陳皮、甘草、木香、干姜、茯苓、草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