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中寒腹痛食療
夏季養(yǎng)生食療雞翅中的做法。
終生保健,終生康??;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相信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關(guān)于飲食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腹部中寒腹痛食療》,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治療原則:溫中散寒。
飲食原則:宜食性溫熱的食物,如肉桂、姜、胡椒、雞蛋等。不宜食用性寒涼的食物,如西瓜、苦瓜、甘蔗等。忌冷飲。
丁香肉桂燉玉米
原料:丁香10克,肉桂5克,玉米棒800克。
調(diào)料:紅糖適量。
做法:
玉米棒去掉外皮,留最里面一層,放入高壓鍋,加入丁香、肉桂和適量水,大火燒開上氣后壓上限壓閥,改用文火壓15分鐘關(guān)火,待氣放完后開鍋,取出玉米棒,切成數(shù)段,連湯盛入碗中,用紅糖調(diào)味即可。
適用于腹部中寒型慢性腹痛。
紅棗良姜粳米粥
原料:粳米50克,紅棗5枚,蔥白2根,良姜5克。
調(diào)料:砂糖適量
做法:
(1)將紅棗、蔥白洗凈;良姜研成粉。
(2)粳米、紅棗、砂糖、蔥白放入沙鍋內(nèi),加入500毫升水,煮成米粥,最后調(diào)入良姜粉再煮片刻即可,早晚溫熱服。
適用于腹部中寒型慢性腹痛。
花椒炒雞蛋
原料:花椒10克,雞蛋1個。
調(diào)料:植物油15克。
做法:
(1)將花椒放在鍋內(nèi)用小火干炒出香味,倒在砧板上,用搟面杖搟碎,越細越好;雞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打散。
(2)鍋中放少許油,油熱后放入花椒粉略炸,倒入雞蛋液炒熟即可。
適用于腹部中寒型慢性腹痛。
ys630.COm精選閱讀
咳嗽這樣的問題如果長時間堅持用藥的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相應(yīng)的副作用傷害,很多朋友也是出于這點的考慮,打算采用食療的方式來治療咳嗽,只是不知道寒咳嗽食療的方式是怎樣的,那這里針對大家關(guān)注的問題就專門為大家講講,希望接下來的文章內(nèi)容對大家治療咳嗽有較為積極的幫助作用!
咳嗽是肺部疾患中的一種常見癥狀,其致病原因主要為外部的邪氣。此外,痰飲和濁氣內(nèi)生以及氣陰兩虛,也可引起咳嗽。中醫(yī)臨床上對咳嗽的類型常有外感和內(nèi)傷之別,外感咳嗽有風寒、風熱咳嗽等;內(nèi)傷咳嗽又分痰熱、痰濕、氣虛、陰虛咳嗽等類型。小兒咳嗽在治療上比較棘手,但如果配合適當?shù)乃幧攀朝煟瑒t可以促進咳嗽早日痊愈。
風寒咳嗽的癥狀:風寒咳嗽多由風寒之邪侵襲,內(nèi)郁肺氣,肺衛(wèi)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痰稀薄白,咽癢,常伴鼻塞,流清涕,噴嚏頻頻,惡寒頭痛,肢節(jié)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等。
寒咳嗽食療:1、百部生姜汁:百部10克,生姜6克(拍爛),加適量水煎煮20~30分鐘,去渣取汁,調(diào)入蜂蜜少許,讓孩子分次溫服。
2、姜杏湯:杏仁10克左右(泡洗后去掉外皮和內(nèi)尖,搗碎),生姜6克(去皮,與鹽4克一起搗碎),甘草5克(研細末、微炒),一同拌勻,用開水沖成湯,即可飲用。
寒咳嗽食療的問題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生病之后最關(guān)鍵的就是要好好休息,要以健康的方式來治病,現(xiàn)在社會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難免會對大家身體造成傷害,希望大家在工作的同時能保證身體健康,努力保護好革命的本錢!
治療原則:溫肺化痰,止咳平喘。
飲食原則:宜吃姜,蒜,蔥等。不宜吃橘子,香蕉,甘蔗,枇杷,蟹肉,苦 瓜,荸薺,薄荷,帶魚等涼性食物。
寒性哮喘的食療方
椒貝蛋肺湯
原料:川貝母10克,白胡椒粒0.5克,1個雞蛋的蛋清,豬肺150克。
調(diào)料:蔥段、姜片各5克,料酒少許,鹽適量。
做法:
(1)將川貝母及白胡椒共研為細末;豬肺洗凈,用料酒腌制20分鐘。
(2)將藥末和雞蛋清一起調(diào)勻成糊,灌入豬肺中,然后用線結(jié)扎氣管口。
(3)將豬肺放入鍋內(nèi),加蔥段、姜片和適量清水,大火煮開,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煮至肉熟,放鹽調(diào)味即可。
適用于寒性哮喘。
白果煲雞
原料:白果150克(去殼),嫩雞肉300克。
調(diào)料:鹽適量,蔥段10克,豬油20克。
做法:
(1)將白果洗凈,用水煮15分鐘撈出;雞肉切塊,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血沫。
(2)鍋中放入豬油燒化,投入蔥段煸香,再放入雞塊、白果翻炒,加入適量的水,用文火煲半個小時,肉快熟時放鹽調(diào)味即可。
適用于寒性哮喘。
1、烏骨雞湯
組成: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用法:將雞洗凈,去臟雜,把藥放入雞腹內(nèi)用線縫合,放砂鍋內(nèi)煮熟,去藥渣,加入調(diào)味品后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jīng)前每天l劑,連服3―5次。
作用:健脾養(yǎng)心,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氣血不足而致月經(jīng)過少,經(jīng)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zhì)淡紅,脈細。
2、歸地燒羊肉
組成: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并入洗凈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
作用: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于氣虛所致月經(jīng)量多,色淡質(zhì)虛,面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脈弱無力。
3、生化蜜膏
組成: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溫經(jīng)調(diào)經(jīng);適用于瘀血停滯所致月經(jīng)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蜃削?,或有瘀點,脈細弦澀。
4、母雞艾葉湯
組成:老母雞1只,艾葉15克。
用法: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jīng)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于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jīng)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舌淡脈細。
5、地黃煮酒
組成: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用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鐘,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適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經(jīng)過多,色紫黑,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6、兩地膏
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參、麥冬、白芍各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用法:前五味煎取濃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開水將阿膠烊化,兌入藥汁內(nèi),加白蜜,置文火上調(diào),候涼,裝瓶。每服 20毫升,每日3次。
作用:滋陰養(yǎng)血;適用于肝腎陰虛,虛熱內(nèi)擾所致的月經(jīng)過多,色紅,頭暈,心煩口渴,舌質(zhì)紅,脈細弦。
7、枸杞燉羊肉
組成: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調(diào)料適量。
用法:羊肉整塊用開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凈血沫,切塊;鍋中油熱時,下羊肉整塊,用開水煮,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熗鍋,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湯(2000毫升),鹽、蔥,燒開,去浮沫,文火婉約l―1.5小時,待羊肉熟爛,去蔥、姜,入味精.
作用:補腎養(yǎng)血;適用于腎陽虧虛而致月經(jīng)少或點滴不凈,色淡紅或黯紅,質(zhì)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質(zhì)淡,脈沉遲。
對于月經(jīng)期的女人而言,月經(jīng)期對女性身體都有一定的消耗,在經(jīng)期里女人的身體特別虛弱并伴隨著身體的各種不適。因此在這里向女性們推薦幾款膳食輕松解決上面的問題。
1、烏骨雞湯
組成: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用法:將雞洗凈,去臟雜,把藥放入雞腹內(nèi)用線縫合,放砂鍋內(nèi)煮熟,去藥渣,加入調(diào)味品后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jīng)前每天l劑,連服3―5次。
作用:健脾養(yǎng)心,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氣血不足而致月經(jīng)過少,經(jīng)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zhì)淡紅,脈細。
2、歸地燒羊肉
組成: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并入洗凈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
作用: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于氣虛所致月經(jīng)量多,色淡質(zhì)虛,面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脈弱無力。
3、生化蜜膏
組成: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溫經(jīng)調(diào)經(jīng);適用于瘀血停滯所致月經(jīng)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點,脈細弦澀。
4、母雞艾葉湯
組成:老母雞1只,艾葉15克。
用法: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jīng)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于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jīng)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舌淡脈細?!?/p>
5、地黃煮酒
組成: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用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鐘,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適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經(jīng)過多,色紫黑,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6、兩地膏
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參、麥冬、白芍各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用法:前五味煎取濃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開水將阿膠烊化,兌入藥汁內(nèi),加白蜜,置文火上調(diào),候涼,裝瓶。每服 20毫升,每日3次。
作用:滋陰養(yǎng)血;適用于肝腎陰虛,虛熱內(nèi)擾所致的月經(jīng)過多,色紅,頭暈,心煩口渴,舌質(zhì)紅,脈細弦?!?/p>
7、枸杞燉羊肉
組成: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調(diào)料適量。
用法:羊肉整塊用開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凈血沫,切塊;鍋中油熱時,下羊肉整塊,用開水煮,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熗鍋,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湯(2000毫升),鹽、蔥,燒開,去浮沫,文火婉約l―1.5小時,待羊肉熟爛,去蔥、姜,入味精.
作用:補腎養(yǎng)血;適用于腎陽虧虛而致月經(jīng)少或點滴不凈,色淡紅或黯紅,質(zhì)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質(zhì)淡,脈沉遲。
對于月經(jīng)期的女人而言,月經(jīng)期對女性身體都有一定的消耗,在經(jīng)期里女人的身體特別虛弱并伴隨著身體的各種不適。因此在這里向女性們推薦幾款膳食輕松解決上面的問題。
1、烏骨雞湯
組成: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用法:將雞洗凈,去臟雜,把藥放入雞腹內(nèi)用線縫合,放砂鍋內(nèi)煮熟,去藥渣,加入調(diào)味品后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jīng)前每天l劑,連服3―5次。
作用:健脾養(yǎng)心,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氣血不足而致月經(jīng)過少,經(jīng)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zhì)淡紅,脈細。
2、歸地燒羊肉
組成: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并入洗凈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
作用: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于氣虛所致月經(jīng)量多,色淡質(zhì)虛,面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脈弱無力。
3、生化蜜膏
組成: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溫經(jīng)調(diào)經(jīng);適用于瘀血停滯所致月經(jīng)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點,脈細弦澀。
4、母雞艾葉湯
組成:老母雞1只,艾葉15克。
用法: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jīng)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于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jīng)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舌淡脈細。
5、地黃煮酒
組成: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用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鐘,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適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經(jīng)過多,色紫黑,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6、兩地膏
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參、麥冬、白芍各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用法:前五味煎取濃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開水將阿膠烊化,兌入藥汁內(nèi),加白蜜,置文火上調(diào),候涼,裝瓶。每服 20毫升,每日3次。
作用:滋陰養(yǎng)血;適用于肝腎陰虛,虛熱內(nèi)擾所致的月經(jīng)過多,色紅,頭暈,心煩口渴,舌質(zhì)紅,脈細弦。
7、枸杞燉羊肉
組成: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調(diào)料適量。
用法:羊肉整塊用開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凈血沫,切塊;鍋中油熱時,下羊肉整塊,用開水煮,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熗鍋,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湯(2000毫升),鹽、蔥,燒開,去浮沫,文火婉約l―1.5小時,待羊肉熟爛,去蔥、姜,入味精.
作用:補腎養(yǎng)血;適用于腎陽虧虛而致月經(jīng)少或點滴不凈,色淡紅或黯紅,質(zhì)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質(zhì)淡,脈沉遲。
宮寒是女性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一般是宮寒會造成女性手腳涼、月經(jīng)不調(diào),嚴重的宮寒會導(dǎo)致女性不孕的結(jié)果。造成宮寒的原因有很多,要根據(jù)不同的原因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既然宮寒是女性中常見的一種問題,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用一些食療的方法來調(diào)理的,食療治療宮寒方法有下面幾種:
1、當歸遠志酒
當歸、遠志各150g,甜酒1500g。將當歸與遠志用紗布封好,以酒浸泡,密封。7日后可開取,去渣備用。每晚溫飲,隨量飲之,不可間斷。酒用盡,依法再制。功能是活血通經(jīng),調(diào)和氣血。適用于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氣血不足者。
2、玄胡益母草煮雞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后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具有通經(jīng)、止痛經(jīng)、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3、紅花孕育蛋
取雞蛋1只,打一個口,放入藏紅花1.5g,攪勻蒸熟即成,月經(jīng)來潮的第二天開始服,天天吃1個,連吃9個。持續(xù)服3~4個月經(jīng)周期。主治氣虛夾瘀不孕。
4、雞煮益母草
烏雞1只,益母草500g(分4份,分別用酒、醋、姜汁、川芎汁浸透炒干)。將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雞膛內(nèi),用清湯煮,雞淡吃,或酒送下亦可。雞骨并藥渣焙干為末,加當歸120g、續(xù)斷60g、姜18g為末,煉蜜為丸,每丸9g。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主治久不孕者。
5、烏豆蛋酒湯
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diào)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jīng),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6、姜棗紅糖水
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凈,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具有溫經(jīng)散寒功效,治療宮寒效果不錯,適用于寒性痛經(jīng)及黃褐斑。
7、姜艾薏米粥
干姜、艾葉各10克,薏米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具有溫經(jīng)、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jīng)。
8、紅糖姜湯
姜20克,棗(干)15克,赤砂糖50克。將紅糖、大棗煎煮20分鐘后,加入生姜(切片)蓋嚴,再煎5分鐘即可。
9、紅酒燉蘋果
準備蘋果,紅酒。蘋果(400克)去皮,用刀切成月牙狀。把蘋果放入奶鍋里,倒入紅酒沒過蘋果,用中火燉煮15分鐘,關(guān)火,蘋果在紅酒中浸泡兩個小時后,即可食用。如果喜歡可以加糖和蜂蜜,可以當作甜點來吃。
10、制川烏
制川烏、制草烏(2味先煎)各5克,細辛(后下)3克,丹參、益母草各20克。水煎服,月經(jīng)干凈后,連服3劑。3個月經(jīng)周期為1個療程。溫宮散寒,治宮寒不孕,少腹冷痛,白帶清稀,面色蒼白,四肢發(fā)冷者。
11、白酒黑糖水
高度白酒1兩,煮黑糖10克,每個月快來月經(jīng)時喝一次。此偏方對有宮寒和痛經(jīng)的女性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但是不可過量食用。
說起宮寒,部分身體瘦弱,四肢經(jīng)常冰冰涼涼的妹子可能要注意了。如果被宮寒盯上了,來大姨媽就會痛經(jīng),小肚子冰涼,嚴重的話還會有血塊。作為女生,要經(jīng)常多吃一些溫補的食品,小編給你介紹介紹。
黃芪紅棗枸杞茶
材料:黃芪15g、枸杞15g、紅棗15個、蜂蜜適量
做法:將食材泡泡洗凈,在砂鍋加水,加黃芪、紅棗、枸杞,用大火燒開。接著,轉(zhuǎn)小火熬煮1小時就可以了。用濾網(wǎng)濾出茶汁,加蜂蜜拌均勻即可飲用。
宮廷暖宮羹
材料:鹿茸粉0.5克、冬蟲夏草1根、雞蛋1只、食鹽少許,
做法:將鹿茸粉、冬蟲夏草和雞蛋一起隔水蒸成蛋羹這樣就可以吃了。
功效:這款食譜對于宮寒是很有緩解作用的,但是要一直吃下去,要堅持。
醋泡黑豆
材料:黑豆100g、陳醋150g、蜂蜜1湯匙
做法:將黑豆清洗干凈。接著,把炒鍋燒熱,放入黑豆。然后,小火炒至黑豆豆皮開裂,散發(fā)出豆香。將炒好的黑豆盛出,晾涼。然后,把晾涼的黑豆放入杯中。倒入陳醋。要用保鮮膜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2天。兩天后,取出浸泡好的黑豆,放入蜂蜜拌勻,再封好如冰箱冷藏1天就可以食用。
韭菜生姜牛奶羹
材料:韭菜500克,生姜30克,牛奶250毫升。
做法:先把韭菜清洗干凈,用刀切小指大小的段,然后把韭菜和姜一起放入榨汁機中進行炸碎。把榨汁放入鍋,在鍋中加入牛奶,用小伙煮開就好了。
功效:對溫中散寒,健脾養(yǎng)胃、水上腹空墜、腹背酸痛有幫助。
杞米豆?jié){
食材:黃豆40g、小米20g、枸杞10g、冰糖適量
做法:
1)準備所需材料,黃豆提前泡軟。
2)將泡軟的黃豆洗凈,倒入豆?jié){機內(nèi)。
3)小米洗凈加入豆?jié){機內(nèi)。
4)加入枸杞。
5)再添加適量的清水。
6)啟動豆?jié){機的豆?jié){功能。
7)將打好的豆?jié){倒出濾渣。
8)最后加入適量的冰糖調(diào)至溶化即可飲用。
紅糖黑棗姜茶
食材:姜10g、黑棗5粒、紅糖8g、水350ml
做法:
1)姜切片,黑棗沖冼,準備紅糖。
2)鍋中煮沸水放入姜片、黑棗,小火煮20分鐘。
3)放入適合自己甜味的紅糖攪均。
桂圓紅棗養(yǎng)血茶
食材:紅棗3個、桂圓4個、開水適量
做法:
1)準備所需材料。
2)將紅棗洗凈去核,桂圓去殼去核,
3)將紅棗、桂圓放入壺內(nèi)。
4)加入開水。
5)然后蓋上蓋子悶15-20分鐘。
6)泡至出味即可飲用。
許多的朋友們都認為胡蘿卜和狗肉不能一起食用,其實這種認識也是不正確的,胡蘿卜和狗肉搭配起來不僅非常的好吃,并且還可以起到非常不錯的保健功效的,胡蘿卜燉狗肉的味道也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胡蘿卜燉狗肉
將生鮮狗肉切成中塊,浸泡在清水中4小時,撈出,洗凈,控干水分。煮鍋放入清水,投入狗肉塊,燒開,去浮沫,煮熟透,撈出,放入清水中浸泡干凈,控水,待用。大蔥去皮,洗凈,切成段;生姜去皮,洗凈,切塊;干辣椒去蒂,洗凈切段;大蒜去皮,洗凈,切片,待用。炒鍋燒熱,放入香油燒五成熱時,下入大料、蔥段、姜塊、大蒜片、辣椒段、桂皮炒出香味,加入大醬、料酒、醬油、狗肉塊及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煮至八成熟,撿去大料、蔥段、姜塊、蒜片、辣椒段,再把狗肉撈出,放入瓷盆內(nèi),加入紅汁,狗骨清湯、味精、料酒、精鹽,上屜蒸至軟爛,取出,倒入炒鍋中,上火燒開后,收濃汁,用水淀粉勾芡,最好,我們大家還可以在其中適當?shù)募尤胍稽c香油,這樣暖胃祛寒的味道會更好的,當相信我們大家都是會喜歡吃胡蘿卜燉狗肉的,當然,胡蘿卜燉狗肉的功效也是比較多的,我們來看看。
胡蘿卜主治食欲不振、腹脹、腹瀉、咳喘痰多、視物不明。用于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小便頻數(shù)、浮腫、耳聾、陽痿等癥;和脾胃陽氣不足所致的脘腹脹滿、腹部冷痛等癥。狗肉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之功。中醫(yī)歷來認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藥,《本草綱目》中記載:狗肉“能滋補血氣、暖胃祛寒、補腎壯陽,服之能使氣血溢沛,百脈沸騰?!焙}卜燉狗肉的功效更是非常出色的,日常生活中適當?shù)氖秤靡恍┖}卜燉狗肉,可以起到不錯的補中益氣,暖胃祛寒的作用,對于促進我們?nèi)梭w的健康和預(yù)防身體的虛弱是非常的有幫助的。
上面我們詳細的介紹了胡蘿卜燉狗肉的做法了,所以我們大家以后在生活中有時間了,就是可以經(jīng)常做著食用一些胡蘿卜燉狗肉的,當然,適當?shù)氖秤煤}卜燉狗肉,既可以幫助我們進補,還可以起到不錯的促進身體健康的作用。
1、烏骨雞湯
組成: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用法:將雞洗凈,去臟雜,把藥放入雞腹內(nèi)用線縫合,放砂鍋內(nèi)煮熟,去藥渣,加入調(diào)味品后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jīng)前每天l劑,連服3―5次。
作用:健脾養(yǎng)心,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氣血不足而致月經(jīng)過少,經(jīng)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zhì)淡紅,脈細。
2、歸地燒羊肉
組成: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并入洗凈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
作用: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于氣虛所致月經(jīng)量多,色淡質(zhì)虛,面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脈弱無力。
3、生化蜜膏
組成: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溫經(jīng)調(diào)經(jīng)。適用于瘀血停滯所致月經(jīng)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點,脈細弦澀。
4、母雞艾葉湯
組成:老母雞1只,艾葉15克。
用法: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jīng)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于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jīng)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舌淡脈細。
5、地黃煮酒
組成: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用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鐘,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適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經(jīng)過多,色紫黑,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6、兩地膏
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參、麥冬、白芍各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用法:前五味煎取濃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開水將阿膠烊化,兌入藥汁內(nèi),加白蜜,置文火上調(diào),候涼,裝瓶。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作用:滋陰養(yǎng)血。適用于肝腎陰虛,虛熱內(nèi)擾所致的月經(jīng)過多,色紅,頭暈,心煩口渴,舌質(zhì)紅,脈細弦。
7、枸杞燉羊肉
組成: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調(diào)料適量。
用法:羊肉整塊用開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凈血沫,切塊。鍋中油熱時,下羊肉整塊,用開水煮,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熗鍋,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湯(2000毫升),鹽,蔥,燒開,去浮沫,文火婉約l―1.5小時,待羊肉熟爛,去蔥,姜,入味精。
作用:補腎養(yǎng)血。適用于腎陽虧虛而致月經(jīng)少或點滴不凈,色淡紅或黯紅,質(zhì)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質(zhì)淡,脈沉遲。
中陽不掘胃寒型。 常表現(xiàn)為腹痛和胃區(qū)不適感,平時畏寒,四肢不溫,面色蒼白少華,形體偏瘦,喜熱飲,食欲不良,喜按腹部,舌質(zhì)淡、苔白膩而潤,脈緩而弱。
丁香鴿 丁香5克,肉鴿一只。鴿子弄凈后放進大碗中,將丁香放于鴿腹中,涂灑鹽、姜、酒等調(diào)味品。加適量的水蒸熟。吃鴿肉喝湯,能健脾、散寒、溫胃。
花椒魚糜豆腐 鰱魚肉(背及腹為佳)去骨打咸魚糜,約100克,豆腐250克切碎,花椒3克研碎。將三物在油鍋煸炒一下后,加湯、鹽、酒等調(diào)煮,熟后盛起即成。有溫中和胃健脾作用,可常吃。
山藥羹片羊肉 羊腿肉500克切塊,鮮山藥300克去皮切咸塊,嫩生姜15克去皮切片。上三物放入沙鍋中,加酒、鹽、醬油、蔥及少許湯水紅燒。能溫中祛寒、健脾止痛,對胃炎有輔治作用。
豆蔻饅頭 豆蔻粉1.5克,面粉300克,加入發(fā)酵粉一起混勻,做成饅頭若干只。蒸熟后,可作點心和正餐食用,常吃有益。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腹部中寒腹痛食療》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xiajiyangshengshiliaojichizhongdezuofa/">夏季養(yǎng)生食療雞翅中的做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