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禁忌
夏季養(yǎng)生的4大禁忌。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量才更好。如何避開有關四季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大年初四禁忌,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導讀:大年初四禁忌,過年期間,什么都要講究個好兆頭,所以過年的一些禁忌大家要知道。那么大年初四有哪些禁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年初四禁忌吧。
大年初四禁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這個時候也是人們一年中最能閑下來的時候。現(xiàn)代人對于很多傳統(tǒng)的過年習俗知道的很少,過年的禁忌很多人也不了解。其實,過年時候禁忌也特別多。但并不是迷信,而是人們?yōu)榱饲蟮眉槠桨驳墓爬狭曀住?/p>
大年初四又稱羊日,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年前臘月廿四,我們送灶神上天言好事去了,今天要迎接他老人家回宮降吉祥。傳說灶神這天要來查戶口,所以不宜遠出。
另外,過年期間,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為方面,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不慎打壞時,在場的人就得馬上說上兩句吉祥的順口溜,如歲歲平安、歲歲如意
上面我們說了,大年初四為了迎接灶神,所以禁止外出。大家對灶神肯定了解的不多,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灶神的故事吧。
灶神的故事
灶神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晉以后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fā)明火食以后,隨著社會生產(chǎn)的發(fā)展,灶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崇拜灶神也就成為諸多拜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了。故《禮記祭法》中王為群姓立七祀,在七祀中有一祀就是祀灶。
漢族民間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晉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又稱,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發(fā),從灶中出。灶神初為女神,或稱是老婦,或稱是美女,說法諸多。大約出于清代的《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現(xiàn)在漢族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對老夫婦并坐,或是一男兩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
灶神的起源甚早,商朝已開始在漢族民間供奉,及周禮以吁瑣之子黎為灶神等。秦漢以前更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飲食,賜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職責,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
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于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后再向玉皇上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上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而到了大年初四,就要迎灶神,把灶神迎回來哦。
希望大家都可以過個好年,這些過年禁忌就提供給大家參考啦!
擴展閱讀
大年初四忌諱
1、大年初四有什么忌諱
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里,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yè),婦女不能用針線。
北方有些農(nóng)村風俗,綁火神,用玉米?;螓湽驮诠髯由?點燃后從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無火災。
忌出遠門,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老北京有初四忌門的習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彼此一家人?!惫媚棠淘诩矣械匚?是中國民俗特色。
2、大年初四有什么儀式
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nèi)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后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3、大年初四有什么歷史傳說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chuàng)世神話的“羊日”。晉人董勛《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痹诶匣蕷v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大年初四的習俗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
大年初四吃什么
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這天晚上,商店要宴請大小伙計,分發(fā)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毖鐣芯朴胁?酒后慣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后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折籮”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區(qū)的一個特有名詞?!侗本┩琳Z辭典》解釋為:“酒席吃罷,剩下的菜肴,不問種類,全倒在一塊兒……也叫‘折籮菜’?!边^去人們不富裕,頭天的剩菜剩飯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燴食,殘羹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北京郊區(qū)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紅白喜事剩下的菜肴混雜 一起由主家送給村里的各家各戶。
導讀:大年初四習俗有哪些?大年初四即農(nóng)歷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漢族民間迎神的日子,這一天還有很多習俗。那么,年初四要做什么呢?一起來看看下面介紹的大年初四習俗吧。
一、大年初四習俗:
1、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chuàng)世神話的羊日。晉人董勛《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2、迎神接神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yè),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
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民國時,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開店門,燈燭輝煌,盛設供壇,接財神,并蜂擁去財神廟換元寶。
3、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jié)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nèi)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后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4、吃折籮
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5、扔窮
這天要打掃年貨。室內(nèi)撣塵,屋內(nèi)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
6、吃滾蛋包子
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fā)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宴會有酒有菜,酒后慣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后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二、大年初四的忌諱:
初四占羊,三羊(陽)開泰本應吉祥,可是偏偏有人編了一個紅羊劫的渾話來騙人,讓大家不要出門。還有個傳說,初四灶王爺要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離家。這些說法雖是無稽之談,但符合人們連續(xù)過節(jié)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調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老北京有初四忌門的習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京民俗特色。
大年初四迎財神的禁忌
1、大年初四迎財神的禁忌是什么
1.1、忌出遠門
忌出遠門,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
1.2、正月不剃頭
剃頭匠從三十早起就干活,無論剃頭打辮子,還是洗、剪男頭,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這是督促人們,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潔衛(wèi)生工作。
1.3、忌摔壞東西
忌打碎器物平時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頭。舊時民俗認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內(nèi)會有不好的運勢。
1.4、喪家忌拜年
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盡量在正月里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nèi),而是站在門外說話。
1.5、忌吵架、罵人
正月里忌吵架、罵人。舊時民俗以為正月里吵架會敗興一年,罵人會帶來兇禍。
1.6、忌請醫(yī)生
舊時,正月里忌請醫(yī)生看病,認為此兆一年到頭都要生病。
2、大年初四迎財神有什么習俗
由于初四的第二天是財神的誕辰,所以在正月初四的子夜時分(晚上12點),需要準備供奉財神的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
3、大年初四迎財神的方法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jié)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全家一起吃折羅。全家人要在一起吃折羅,打掃年貨,并要到院中準備“扔窮”。
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nèi)撣塵,屋內(nèi)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nèi)供奉,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fā)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毖鐣芯朴胁?酒后慣例是吃包子。
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后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大年初四迎財神要注意什么
1、財神要在人多的地放
因為財神喜歡喜慶熱鬧,也就是他在的地方越喜慶越熱鬧他給你帶來的財運越旺!
2、財神周圍要明亮
財神面前最怕黑暗,最好有長明燈,特別是從三十晚上到初一,一天的燭光是決不能斷的,燈光亮也叫財源廣,可以在財神面前放一些喜慶的音樂,當然啦,財神咒也行。
3、供品
給財神上供,你最好是在你吃飯前供給他,表示你對他尊敬,所以財神會特別的光顧你的。
4、上香
上香是與財神溝通的一種方式,你燃香敬他,他馬上就知道。所以,上香前要洗漱干凈,要恭敬、虔誠,這樣會給你未來一些財運添加很多動力,讓你財運更好、更旺。
大年初四迎財神怎樣供奉
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
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nèi)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
祖先不宜與天神平排。有些人家把祖先的牌位照片擺放在神桌上。放在一起供奉。其實這并不適宜,因為祖先只是家神,與這些天神自難相提并論,認為應該把祖先放在天神之下,那便較為適宜。
導讀:大年初四的習俗,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有許多過年的風俗習慣,也都相傳至今。那么大年初四有哪些習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年初四的習俗吧。
大年初四,農(nóng)歷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是漢族民間迎神的日子。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神回民間的日子。
大年初四的習俗
1、迎神接神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yè),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
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民國時,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開店門,燈燭輝煌,盛設供壇,接財神,并蜂擁去財神廟換元寶。
2、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jié)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點,接五路儀式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到晚上九、十點鐘結束。先是擺案桌,一般用兩張八仙桌拼起來即可。頭桌是果品如廣橘、甘蔗,寓意財路廣闊,生活甜蜜;二桌是糕點,寓意高升、常青;三桌為正席,供全豬、全雞、全魚,并元寶湯等。半桌是飯、面、菜,一碗路頭飯中插一根大蔥,蔥管內(nèi)插一株千年紅,寓意興沖沖、年年紅。第三桌上的酒菜須等接上五路財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肛斏駹斈馨呀疸y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后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3、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chuàng)世神話的羊日。晉人董勛《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四之前基本上是向直系親屬,如兄弟姐妹或三代以內(nèi)的直系親屬拜年,年初四這一天忌出遠門,因為此日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年初四以后,就可以開始向表親、堂親甚至朋友鄰居登門拜年了。
時至今日,大年初四接財神的春節(jié)習俗已經(jīng)消失在很多人腦海中。不管怎樣,大年初四的習俗,大家要知道哦。
導讀:說到大年初四吃什么,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其實大年初四的飲食習俗有講究,具體大年初四吃什么,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大年初四的飲食習俗。
大年初四吃什么?
農(nóng)歷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大年初四這一天濰坊各地有著吃折羅、恭迎灶神、不出門、接五路等習俗。大年初四吃什么?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折籮
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折籮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區(qū)的一個特有名詞。
《北京土語辭典》解釋為:酒席吃罷,剩下的菜肴,不問種類,全倒在一塊兒也叫折籮菜。過去人們不富裕,頭天的剩菜剩飯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燴食,殘羹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北京郊區(qū)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紅白喜事剩下的菜肴混雜一起由主家送給村里的各家各戶。
2、烙餅卷雞蛋
北方有句俗語: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卷雞蛋,大年初四,烙餅當主角,麥香、油香、蔥香、肉香,帶著餅鐺的炙熱一起散出,冬日升起的微煙頗有騰云駕霧之感,初四烙餅炒雞蛋,小烙餅也有大美味。
餅攤雞蛋做法簡單,把面糊在餅鐺中攤成餅,受熱均勻快成型時,將攤好的雞蛋迅速倒在餅上。不過,烙餅除了面里的營養(yǎng)外,其他營養(yǎng)素都嚴重不足。即使加上雞蛋,也達不到飲食多樣化及營養(yǎng)均衡的標準。所以,吃烙餅時,可以切幾片醬牛肉,加把豆腐絲。還可以加點菜進去,如黃瓜絲、胡蘿卜絲等。
3、粉
大年初四還有吃粉的習俗。海南粉是定安人過年必吃的東西,又細又長的粉代表老人新年更長壽更健康,年輕人事業(yè)更進一步。大年初四走在定安的集市,到處可以聽到賣粉吆喝聲。這也是海南粉集體亮相的時間。
大年初四的習俗
1、打掃年貨扔窮
這一天全家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nèi)撣塵,屋內(nèi)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伙計,分發(fā)紅包。宴會有酒有菜,酒后慣例是吃包子。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辭退之人飯后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2、祈福新年交財運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jié)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3、這一天是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chuàng)世神話的羊日。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4、不要出門
初四占羊,三羊(陽)開泰本應吉祥,可是偏偏有人編了一個紅羊劫的渾話來騙人,讓大家不要出門。這些說法雖是無稽之談,但符合人們連續(xù)過節(jié)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調整一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