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手上的細菌竟然比馬桶圈還多
這十大養(yǎng)生常識竟然是錯的。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弊杂腥祟愇拿饕詠?,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何避免走入有關養(yǎng)生保健方面的誤區(qū)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驚!手上的細菌竟然比馬桶圈還多”,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導讀:說到臟,很多人第一時間肯定會想到洗手間。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有調(diào)查表明,人類手上的細菌竟然比馬桶圈上的多5倍。下面小編……
說到臟,很多人第一時間肯定會想到洗手間。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有調(diào)查表明,人類手上的細菌竟然比馬桶圈上的多5倍。下面小編就陪大家一起來看看這驚人的調(diào)查。
日本近期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們的手比家中任何一處都臟。研究人員采用ATp擦拭測定法來比較手部和馬桶圈等家居用品的細菌數(shù)量。所謂ATp是指普遍存在于細菌等微生物細胞內(nèi)的三磷酸腺苷,通過專門的熒光檢測儀可以測出其RLU值(相對光單位),RLU值越高,說明細菌含量越多。
測試結果顯示,馬桶圈的平均RLU值為179,電梯按鈕為123,扶梯把手為485。而100余名大學生手掌RLU值的測試結果為:整只手的平均值為1005,其中指甲短于2毫米的手,平均值為991,指甲長于2毫米的平均值為1074。從結果來看,手掌的污染度是馬桶圈的5倍以上,如果指甲過長,細菌數(shù)甚至能達到馬桶圈的10倍以上。一些人習慣留著長指甲,或總是忘記修剪,這就為細菌提供了最佳的藏匿空間。
看完了小編的介紹,大家是不是驚呆了。我們每天都洗很多次的手居然還是這么臟。小編提醒,人們應該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jīng)常洗手,保持衛(wèi)生。
相關閱讀
導讀:就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人手一部手機那是在正常不過的事兒了,而且手機不僅方便了人與人的聯(lián)系,更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它同樣給生……
就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人手一部手機那是在正常不過的事兒了,而且手機不僅方便了人與人的聯(lián)系,更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它同樣給生活帶來了不少健康困擾。近日小編整理收集了關于手機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最新研究,總結了手機和健康有關的8個新發(fā)現(xiàn)。
1.上下班路上玩手機最危險。
研究者發(fā)現(xiàn),邊走邊玩手機,會增加人受傷的風險: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胳膊和手像被鎖住一樣,走路的速度也下降了,看起來就像機器人。這時人不僅會忽略對周圍環(huán)境的觀察,更會影響走路的平衡,容易摔倒或被車撞。英國的一項新研究也發(fā)現(xiàn),邊走邊發(fā)短信的人很容易受傷,特別是早上8點半和下午6點半,這恰是上下班的高峰期。
2.手機比馬桶墊臟。
科學家發(fā)現(xiàn),手機上帶有的細菌比馬桶墊還多,這不僅是因為手機經(jīng)常接觸外界,更主要的是我們總忽略清潔它,細菌就會在手機上堆積,定期給手機消毒,有益健康。
3.晚上用手機,第二天效率低。
晚上9點后最好關手機,研究者發(fā)現(xiàn),如果晚上不關手機,手機發(fā)出的藍光會影響睡眠質量。經(jīng)常查看手機也會讓人一直處在準備工作的狀態(tài)下,第二天不能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工作。
4.手機依賴如同吸毒。
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如同吸毒上癮,大腦中會分泌出多巴胺,讓人產(chǎn)生快感,因此,人會不自覺地經(jīng)常查看手機。如果不小心將手機落在家里,更會讓人失魂落魄??茖W家建議,對手機依賴的人,最好養(yǎng)成定時查看手機的習慣。
5.語音功能并不能給司機提供安全保證。
不少人會用智能手機的語音功能,以確保駕駛安全。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即使用語音功能,司機在開車時也并沒有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駕駛上。研究者認為,首先,語音功能讓駕駛者放低了對危險的警惕;其次,邊開車邊聽電話仍然會讓人分心,開車的時候還是專心致志比較安全。
6.手機不會導致癌癥。
英國一項歷時11年的研究顯示,手機不會增加人們罹患癌癥的風險,手機wifi也不會對健康產(chǎn)生不良影響。但是手機輻射對人體是否有其他的危害,目前尚無準確結論。
7.手機對兒童傷害更大。
英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兒童顱骨厚度明顯低于成人,對輻射的吸收率高于成人。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比成人多60%。
8.躺在床上玩手機別超過1小時。
在床上使用1個多小時的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會減少人體生成褪黑激素。一旦人體的褪黑激素受到了抑制,睡眠質量會受到影響。
以上八點是有關手機健康的最新研究結果,希望終日手機不離手的你能放下,我自己的健康導航。
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家庭吃飯時都是混用筷子的,而且清洗筷子的方法也不正確,如果長期使用這樣的筷子,就容易染上消化道疾病,如肝炎、痢疾、急性胃腸炎等。
有數(shù)據(jù)顯示,近50%的人體內(nèi)存在致胃病的幽門螺旋桿菌,而這些細菌大多是家庭傳播,筷子就是重要的傳播渠道之一。因此,筷子最好像牙刷一樣,每3個月到半年就更換一次。
使用霉變筷子會誘發(fā)肝癌
家用筷子也有保質期,最好半年一換
新橋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郭主任介紹,一次性筷子時間長了會滋生各種霉菌,如果長期使用霉變的一次性筷子,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嚴重發(fā)霉的筷子會滋生“黃曲霉素”,該物質已經(jīng)被廣泛認定可誘發(fā)肝癌。
郭主任提醒,不少市民在吃面時喜歡將筷子放在煮面的湯里燙一燙,但殺菌效果其實很有限??曜又挥性?00℃的沸水里煮5分鐘以上,才能達到理想的殺菌效果,她認為,較理想的殺菌方式是使用高溫消毒柜。
此外,郭主任還說,與一次性筷子相比,家用筷子更容易變質。家用筷子使用頻率高,且長期用水洗滌,導致筷子的含水量特別高,很容易成為細菌生長的溫床,如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等。長期將筷子擺放在櫥柜內(nèi),則可能讓筷子變質的幾率提高五倍以上。一般來說,筷子使用半年就可以更新?lián)Q代了。
過期筷子這樣鑒別
如果筷子上出現(xiàn)非竹子或木頭本色的斑點,表示該筷子很可能已經(jīng)發(fā)霉變質,不可繼續(xù)使用。
筷子顯得潮濕,或者出現(xiàn)彎曲、變形,則表示已受潮或擱置時間太長,很可能已經(jīng)過了保質期。
聞一聞,如果有明顯的酸味,都是受污染或過期的標志,不可繼續(xù)使用。
“一次性”時代到來
看它們有多長壽命
一次性餐盒:保質期約4個月,不宜盛放高溫食物,一般不能放到微波爐里加熱,因其主要原料為聚苯乙烯,在65℃以上的高溫下會引發(fā)二惡英的發(fā)生,被證實為致癌物質。
一次性臺布:保質期6個月,因在自然環(huán)境中可能釋放二氧化硫,不宜長期擺放在餐桌上,如果非要使用,建議使用時再鋪上,用完及時回收。
一次性牙刷:酒店內(nèi)使用的一次性牙刷多為密封包裝,保質期約8個月。
一次性梳子:保質期1年左右,多為塑料制品,不僅容易與頭發(fā)、頭皮摩擦產(chǎn)生靜電,釋放的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質還容易導致頭屑、皮炎等發(fā)生。
一次性紙巾:多為原裝卷紙切割后直接包裝而成,與空氣接觸易發(fā)生化學質變,建議開封后兩天內(nèi)使用完。
一次性口罩:保質期1年,過期不僅不能起到隔離細菌的效果,還可能因材料變質釋放出侵蝕呼吸黏膜的物質,誘發(fā)哮喘。
一次性內(nèi)褲:多為化纖制品,保質期為1年,過期后如未經(jīng)洗滌、消毒處理,易導致皮炎、泌尿系統(tǒng)疾病。
國家質檢總局:一次性筷子應標注出廠日期、保質日期
專家:一次性筷子保質期不會超過半年,過期可能導致肝癌
在餐館用餐,多數(shù)人更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認為更衛(wèi)生,而不愿用消毒柜里的筷子。你可知道,一次性筷子也應有保質期。經(jīng)常使用過期的一次性筷子,可能誘發(fā)癌癥。
一次性筷子更受歡迎
魯能·新城一街區(qū)外的一家面館,店內(nèi)有11位顧客,僅1位顧客要求服務員拿消毒柜里的筷子,其余顧客均使用一次性筷子。
“用一次性筷子的顧客更多?!钡曛鹘榻B,面館專門買了一臺消毒柜,放在門口顯眼位置,特意張貼了“消毒柜正常使用”的牌子,但不少顧客并不買賬,即使服務員建議使用消毒筷,顧客也表示“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該店每天消毒筷使用率不到10%。
無出生日期照樣好賣
記者在菜園壩的日用品批發(fā)市場看到,一次性筷子堆在各批發(fā)商的店門口賣,約70雙為一把,用膠圈捆扎,一把售價2-5元不等。這些一次性筷子均用塑料袋包裝,未封口,不僅沒有生產(chǎn)日期,生產(chǎn)廠家、地址等也沒有。
當記者詢問筷子的生產(chǎn)日期時,一批發(fā)商顯得很吃驚:“筷子又不是其他東西,哪可能有保質期?”
批發(fā)商劉某介紹,菜園壩日用品批發(fā)市場承載了主城區(qū)及部分區(qū)縣的餐具批發(fā),生意一直不錯,平均每天批發(fā)一次性筷子上千把,約7萬雙筷子。
銷售前庫存近半年
批發(fā)市場內(nèi),一浙江塑料用品批發(fā)商說,他們的筷子主要來自黔江、酉陽、永川等區(qū)縣,從筷子開始制作到消費者使用,周期至少超過4個月,有的達到半年以上。
“我們一次拿貨一般都是幾萬雙,放到倉庫慢慢賣。”這位批發(fā)商說,自己批發(fā)筷子有4年多,從未聽說過筷子還有保質期?!澳靡淮呜浿辽僖u三四個月,有時候更長??曜臃诺礁稍锏牡胤?,放兩三年應該沒有問題。”
一位來拿貨的北碚面館老板說,他每次批發(fā)一次性筷子都在4000雙左右,“量大價格才便宜,而且很省事?!彼f,一般進一批筷子,要用3-6個月。
一次性筷子應有保質期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關部門關于一次性筷子的生產(chǎn)標準確實很少,僅在2005年國家質檢總局出臺的文件中有所提及,要求“應有制造廠廠名、廠址、出廠日期、保質日期和執(zhí)行標準等標示”,但對保質期未作明確規(guī)定。
新橋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郭主任說,從醫(yī)學的角度來看,制作筷子的材料通常為竹子和木頭,含水,如果未進行密封保存,很容易滋生霉菌?!耙话銇碚f保質期不會超過半年?!?/p>
市質監(jiān)局介紹,一次性筷子并未納入國家質檢總局的QS(質量安全)體系,且多為沒有登記注冊的小作坊生產(chǎn),監(jiān)督起來有一定難度。
馬桶圈在很多人的眼中,是細菌的“培養(yǎng)皿”。殊不知,平時穿的鞋子遠比馬桶圈臟得多。美國一項檢測顯示,馬桶座圈攜帶的細菌或真菌數(shù)不足1000,而鞋子攜帶的數(shù)量能超百萬。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沒有定期清理鞋子的習慣。
一項調(diào)查顯示,在接受調(diào)查的1176名被訪者中,“買來至今,從來不洗”的人占到21.4%;1-2個月洗一次的有5.1%;每年洗一次和每半年洗一次的分別占4.3%和3.4%。在問及“為什么要洗鞋”時,55.6%的人選擇了“鞋面很臟”;22.2%的人選擇“穿久了,鞋內(nèi)有異味”;10.3%是因為“換季了”;因“經(jīng)常走路、鞋底有很多細菌”而洗鞋的人只占6.8%。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長征醫(yī)院皮膚科主任溫海教授說,我國雖然沒有調(diào)查過鞋子的帶菌率是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鞋是導致足病的主要因素,對足部健康有重要的影響?!熬湍米惆_來說,它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生命力很強,喜歡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長期不清潔的鞋子正好是它們滋生的“溫床”。
除了不定期清潔鞋子,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只有19.7%的人會定期清理鞋底;而有32.4%回答“很少清理”;24.8%的人“覺得很臟才清理”;另有23.1%的人“從不清理”。而早在2008年6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就發(fā)現(xiàn),鞋底攜帶細菌達6600萬。這些細菌可能來自公共場所、鳥或狗的排泄物。其中含有9種能引起胃、眼部、肺部等多種感染的特殊細菌,90%以上的還會轉移到地板。研究人員指出,不滿兩歲的孩子最容易受到鞋底細菌的侵害,因為他們喜歡趴在地板上玩,手和嘴平均每小時接觸地板達數(shù)十次。因此,每日清潔鞋底是必須的。
溫海教授強調(diào),人們應根據(jù)鞋子的特性選擇清潔方式。皮鞋不能曬又不能洗,應該放在自然干燥的地方多通風,最好穿兩天就換一雙鞋;布鞋要經(jīng)常洗,洗凈后要放在太陽下曬;另外,鞋墊也要多曬太陽,消毒殺菌。溫海教授建議:“不愛洗鞋子的人,應該多準備幾雙鞋,經(jīng)常換。脫下來的鞋要放在通風的地方,自然干燥。”
商場是人們最常去的購物場所。近日,香港對大型商場大門、電梯扶手、電梯按鈕、超市購物車、候餐牌、餐盤、柜員機按鈕和洗手間大門等公眾常接觸的地方進行檢測。
結果發(fā)現(xiàn),商場洗手間大門的把手最臟,平均藏菌量高達766萬菌落,比人們一般接觸到的鈔票高255倍,其次是商場餐飲區(qū)的餐盤及候餐牌。餐盤含7400菌落,候餐牌則含900多菌落。雖然商場每天會清潔洗手間大門三四次,但人們?nèi)钥赡茉诖箝T的扶手上接觸到數(shù)以億計的菌量。
香港兒科醫(yī)生歐陽卓倫表示,洗手間和餐盤、候餐牌較為潮濕,加上商場溫度適中,為細菌滋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人們一旦接觸細菌后用手取食物進食,容易引起腹瀉或其他腸道疾病。
歐陽卓倫建議,人們?nèi)鐜鷷r,可以用紙巾包住扶手開關門,商戶除定時清潔及消毒公眾地方外,可在洗手間門外加置垃圾桶,以便丟棄紙巾。還要及時洗手,洗手時間要達到20秒,還要避免用手接觸眼、鼻及口。
大部分的家庭里面都在使用馬桶,馬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要提醒所有人注意,平時一定要注意馬桶的衛(wèi)生問題,在大小便之后一定要及時沖洗,另外要定期對馬桶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否則的話,馬桶是很容易出現(xiàn)細菌的地方,馬桶上的細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下面教大家清除馬桶細菌的方法。
馬桶上的細菌怎么清理?
是的,馬桶上確實有很多細菌。
每次沖完馬桶,貌似湍急的水流將污物與細菌一起卷走了,但上海的一項研究指出,剛剛沖完的馬桶內(nèi)壁上,細菌數(shù)量仍高達10萬個。
美國紐約大學菲利普爾諾博士指出,如果在馬桶蓋打開時沖水,馬桶內(nèi)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和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并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這些看不見的水珠會攜帶病菌,落到周圍的墻壁和物品上。與馬桶內(nèi)壁相比,馬桶圈和馬桶蹲座外側才是細菌的聚集地。
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專家曾指出,32%的馬桶上有痢疾桿菌,其中一種病菌在馬桶圈上存活的時間長達17天,而馬桶圈上附著的細菌是馬桶內(nèi)側的幾倍。特別是套布套的馬桶圈,細菌數(shù)量則可能是馬桶內(nèi)側的幾十倍了。馬桶蹲座上的細菌同樣令人咋舌。美國科學家曾對家居用品進行過一次細菌檢測,發(fā)現(xiàn)馬桶蹲座外側上,每平方英寸(6.452平方厘米)就積聚著295個細菌。使用2-3天的座圈布套細菌數(shù)量就達到20萬個,使用7-10天的座圈布套細菌則高達3000萬個。
另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將1億個脊髓灰質炎病毒投入馬桶內(nèi),測到座圈上的病毒竟有3000個。同時,不少人冬天喜歡在馬桶上套個絨布墊圈,感覺會暖和一點,其實這樣更容易吸附、滯留排泄污染物??戳诉@些數(shù)字之后真是觸目驚心,心驚膽戰(zhàn)。事后想起都會毛骨悚然!那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
最好的方法是每隔一兩天用稀釋的家用消毒液擦拭。至于布制的墊圈最好不用,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話,應經(jīng)常清洗消毒。如果有條件,不妨換一個具有抗菌功能和防濺設計的座便器。
導讀:您知道嗎?手機細菌超過馬桶坐墊。我們幾乎每天都要用到手機,打電話,傳信息,晚上還有人開著手機睡覺。手機儼然是現(xiàn)代生活中不……
您知道嗎?手機細菌超過馬桶坐墊。我們幾乎每天都要用到手機,打電話,傳信息,晚上還有人開著手機睡覺。手機儼然是現(xiàn)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一項檢驗結果顯示,手機每平方厘米駐扎的細菌約有12萬個。時刻伴在你身邊的手機,正在俏俏侵害你的健康。
在抽檢的108部使用手機中檢出了10種240株細菌,有39株為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手機每平方厘米駐扎的細菌約有12萬個,超過一個門把手,一只鞋的細菌量,主要被污染部位為手機按鍵部。
一部手機上,竟然有這么多的致病菌,看來,對手機的定期消毒已經(jīng)不容忽視。
想要健康使用手機,那么請牢記下面招數(shù)。
1.最好每周都能用沾有醫(yī)用酒精的棉簽輕輕擦拭手機的鍵盤、屏幕和手機其他部分進行除菌,也可以去手機客服部通過紫外線或者臭氧等方式進行清潔。
2.通話期間或收發(fā)短信時不要一邊按鍵一邊取用其他物品,特別是不要取用食物,小心病從口入。
3.很多人習慣把手機與錢包、鑰匙、鈔票等物品放在一個褲袋中,這樣很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4.在通話時使用耳機可降低手機輻射的侵害,也可使手機盡量減少與面部和口唇部位的接觸,防止飛沫傳染。
5.經(jīng)常洗手。不管你是否相信,我們的手是細菌和病毒最大的寄居地,如果想要讓你的手機盡量少沾細菌,那么請遵守經(jīng)常洗手這條規(guī)則。
6.為你的手機購買一個手機套
有人認為硅膠和塑料的手機套能夠制造更多的空隙,而這些空隙會讓已經(jīng)比較臟的手機更加不清潔。盡管如此,擁有一款合適的、尤其是那些完全覆蓋鍵盤的手機套,然后定期清潔它,把手機從手機套里面取出,然后再清潔手機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在你的手機里面寄居的細菌。
6月23日的臺視新聞網(wǎng)報道指出,牙刷并非你想的那么干凈。
臺灣牙科醫(yī)師經(jīng)過化驗發(fā)現(xiàn),使用了3周的牙刷,細菌數(shù)量高達百萬,等于超過9杯抹布水的細菌量,以及29個一元硬幣的細菌量,是馬桶水細菌含量的80倍!如果你的口腔恰恰有傷口,這些細菌就極易引發(fā)口腔疾病。即便沒有創(chuàng)口,大量細菌附著在牙齒上,并在咀嚼中與食物充分混合,就會進入體內(nèi),等于喝了9杯臟水。
牙科醫(yī)師建議,如果浴室潮濕,牙刷要放在浴室外的干燥處;如果浴室干燥,就把牙刷放在柜子里,千萬別放在洗手池上或離馬桶近的地方,并且牙刷頭要沖上放,以免細菌粘附。
另外,牙科醫(yī)師指出,每天刷牙3次的人,應每月?lián)Q一次牙刷;患有牙齦炎等口腔疾病的人,最好3周換次牙刷;倘若患上感冒和其他傳染性疾病,等病好后,就應該換個新牙刷。
平時還要注意牙刷的清潔和消毒。專家提示,在用新牙刷前,先放在熱水中燙燙,既能軟化刷毛,又能殺菌。每次刷完牙后,要將牙刷在流水下沖洗,只在杯子里涮是無法清潔干凈的。使用牙刷7天后,就該用干凈的白色棉線清潔一下刷毛底部。每隔15天,用對人體無害的消毒液給牙刷消次毒。
每天人們在生活中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細菌,接觸細菌最多的就是人們的雙手了。因此很多人老是覺得手上有細菌,一直想洗手,有的人都因此有了潔癖。常常洗手是對的,比如飯前飯后洗手,上廁所后洗手都能預防疾病,但是很多人的洗手方法都是錯誤的。因此,老是覺得手上有細菌想洗手的人應該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
手衛(wèi)生,指的就是所有手部清潔的行為,包括洗手、衛(wèi)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而洗手就是清除手部皮膚污垢和暫居菌的過程。
洗手看似簡單,卻大有學問。許多人在洗手時,只是簡單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為已經(jīng)完成任務,而許多部分往往會被遺漏。正確的洗手方法是:
洗手的步驟:
第一步:流動水打濕雙手;
第二步:取適量清潔劑涂抹所有手部皮膚;
第三步:雙手相互揉搓至少15秒;
第四步:流動水沖洗;
第五步:用紙巾干燥雙手;
第六步:取護膚液護膚。
揉搓的方法:
1、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2、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3、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5、彎曲手指使關節(jié)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6、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7、搓洗手腕,交換進行。
8、揉搓雙手時間至少需要15秒。
怎樣干燥雙手:
使用干手紙巾擦干雙手,防止再次污染。
這些平時不會少了的水果你注意了?他們竟然藏著陷阱,快來看一下吧。
梨:催長素令其早熟
使用膨大素、催長素令其早熟,再用漂白粉、著色劑(檸檬黃)為其漂白染色。處理過的梨汁少味淡,有時還會伴有異味和腐臭味。這種毒梨存放時間短,易腐爛。
這些水果竟然藏著陷阱
蘋果:催紅素增色
用膨大素催個,催紅素增色,防腐劑保鮮。過量使用膨大素、催紅素、防腐劑會傷害肝臟。零售果販還會給蘋果打上工業(yè)石蠟,目的是保持水分,是果體鮮亮有賣相。
西瓜:膨大劑催大
超標使用催熟劑、膨大劑和劇毒農(nóng)藥,這種西瓜皮上的條紋不均勻,切開后瓜瓤新鮮,瓜子呈白色,有異味。
這些水果竟然藏著陷阱
葡萄:放入乙烯變紫
把尚未成熟的青葡萄放入乙烯利稀釋溶液中浸濕,過一兩天青葡萄就變成了紫葡萄。這種葡萄顏色不均,含糖量少,汁少味淡,長期食用對人體有害。
芒果:生石灰捂黃
青芒果用生石灰捂黃,使表皮看起來黃澄澄的,但吃起來卻沒有芒果味,也存在過量使用防腐劑的問題。
這些水果竟然藏著陷阱
桃:用工業(yè)檸檬酸浸泡
水蜜桃用工業(yè)檸檬酸浸泡,桃色鮮紅、不易腐爛。這種化學殘留會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誘發(fā)過敏性疾病,甚至致癌。半熟脆桃,加入明礬、甜味素、酒精等,使其清脆香甜。明礬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鋁,長期食用會導致骨質增生、記憶力減退、癡呆、皮膚彈性下降以及皺紋增多等問題。白桃用硫磺熏制,還會有二氧化硫的殘留。
桂圓:噴灑硫變艷
噴灑硫酸或酸性溶液浸泡,使其顏色鮮艷。硫酸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會灼傷人的消化道。還容易引發(fā)感冒、腹瀉以及強烈咳嗽。
這些水果竟然藏著陷阱
香蕉:用氨水催熟
用氨水或二氧化硫催熟,這種香蕉表皮嫩黃好看,但果肉口感僵硬,口味也不甜。二氧化硫對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損害,還會影響肝腎功能。
柿子:用酵母催熟
生柿子用酵母或催熟劑來催熟,但柿子的甜度大減。還有果農(nóng)在生柿子蒂巴處點上一試靈使之紅透。這些化學藥劑都會產(chǎn)生殘留,使柿子帶毒。
這13種食物天生有毒 千萬別吃
許多食物正常時是美味營養(yǎng)的好食品,但一旦不新鮮、發(fā)芽,或是采用非常規(guī)手段催熟后,就會出現(xiàn)不利身體健康的毒素,有一些甚至會危及到生命。孩子比成人的抵抗力更弱,在制作孩子的食物時,更要注意不要讓這些食材上了餐桌!
一、青西紅柿
青西紅柿含有毒性物質、叫龍葵素,食用這種還未成熟的青色西紅柿,口腔有苦澀感,吃后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生吃危險性更大。
這些水果竟然藏著陷阱
二、爛白菜
食用腐爛的大白菜后,會使人缺氧而引起頭痛、頭暈、惡心、腹脹等,嚴重時會抽筋、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
四、鮮黃花菜
鮮黃花極有毒,干品無毒。因為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這種毒素可引起嗓子發(fā)干、胃部燒灼感、血尿等中毒癥狀。若先將黃花菜在開水中沖燙一下,然后用涼水浸泡2小時以上,中間換一次水,鮮黃花菜就無毒了。
七、長霉的茶葉
茶葉發(fā)霉是受了青霉、曲霉污染的結果,倘若喝了發(fā)霉的茶葉水,輕則引起頭暈、腹瀉、重則可以引起重要器官壞死。
這些水果竟然藏著陷阱
八、長斑的紅薯
是由于感染黑斑菌所致,吃后易中毒。
九、發(fā)黃的銀耳
變質發(fā)黃的銀耳是受黃桿菌污染所造成,吃了可引起頭暈、肚痛和腹瀉等中毒現(xiàn)象。
十、未腌透的咸菜
腌菜時如果放鹽量不足,腌制時間不滿8天,可能造成亞硝酸鹽中毒。
十一、變色的紫菜
若涼水浸泡后的紫菜呈藍紫色,說明紫菜在干燥、包裝前已被有毒物所污染,這種紫菜對人體有害,不能食用。
十二、新鮮的蠶豆
有的食后會引起過敏性溶血綜合病癥,出現(xiàn)全身乏力、貧血等癥狀。
這些水果竟然藏著陷阱
十三、胖大的豆芽
用化肥發(fā)的豆芽都是又白又胖,其中殘留大量的氨,在細菌的作用下,會產(chǎn)生亞硝銨,大量食用會引起頭昏、惡心、嘔吐。
人的手上有很多的細菌,如果吃東西的時候用手吃,就會造成細菌通過食物進入人體,極易會造成一些疾病,尤其是小孩子,在玩耍后不洗手就吃東西,小孩子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比較脆弱,因此很容易會被細菌得逞,所以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我們需要通過洗手來給他們殺掉手上的細菌,那么用什么洗手可以殺死手上的細菌呢?
用醫(yī)用酒精或者碘伏都有很好的殺菌效果。
如何選擇使用手部衛(wèi)生產(chǎn)品?
當手部沾有肉眼可見的或蛋白似的臟物、血液、其他液體時或使用廁所后,應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如手部無肉眼可見的臟物,可直接用乙醇類消毒劑來進行手部消毒。
當使用乙醇類消毒劑時,不要同時使用抗菌肥皂。需注意的是,在服用藥物和準備食物時,一定要養(yǎng)成先用肥皂、水洗手或用消毒劑擦手的習慣。
清潔手部產(chǎn)品有哪些?
肥皂
機械性去污的手衛(wèi)生產(chǎn)品主要是以表面活性劑為基礎的肥皂。表面活性劑可以去除手上的液體、污物及各種生物體。
目前市場上的肥皂有固體、紙狀和液態(tài)皂液等多種產(chǎn)品。其中普通肥皂可輕松去除手上的多數(shù)暫居菌落,但抗菌作用較小。在抗菌肥皂中,則添加了抗菌成分,能收到抑菌效果。
手消毒液
化學性去污的手衛(wèi)生產(chǎn)品以手消毒液為主。手消毒液包括乙醇、碘伏等,其抗菌作用主要是使蛋白質變性。
我們常用的多為含有乙醇、丙醇和異丙醇或兩種成分的復方制劑。速干手消毒液是含有醇類和護膚成分的手消毒劑,有水劑、凝膠和泡沫型,也稱為免洗手消毒劑。
使用后可快速干燥,不需要使用水沖洗。70%的乙醇等和含有保濕劑的62%的乙醇泡沫產(chǎn)品能有效減少手上的甲肝病毒等微生物,但缺乏良好的清潔效果。
我們與細菌相生相伴,生活中細菌幾乎無所不在!
長期以來,我們都覺得細菌最多的地方應該是馬桶,它才是世上最臟的東西。其實不然,新近的一項檢驗發(fā)現(xiàn),馬桶蓋還算是比較干凈的東西,世上最臟的東西是刮胡刀,其次依序為口罩、牙刷、枕頭套及安全帽等。而馬桶蓋含菌數(shù)最低,可說令人跌破眼鏡!
這項檢驗利用ATp冷光儀進行檢驗,共針對人體最常接觸的十項用品,如馬桶蓋、粉撲、刮胡刀、毛巾、牙刷、口罩、話筒、枕頭套、安全帽、計算機鍵盤等進行細菌數(shù)檢驗。
結果發(fā)現(xiàn)男人刮胡刀的含菌數(shù)最高,為120多萬,比馬桶蓋臟125倍;口罩的含菌數(shù)為30多萬,數(shù)值是馬桶蓋的31倍;牙刷為25萬,每刷一次牙居然就如同吞下了二十個馬桶蓋的細菌;人們認為最臟最臭的馬桶蓋,含菌數(shù)最低,僅為10萬;其次為口其它依序為枕頭套、安全帽、毛巾、話筒、計算機鍵盤、粉撲。
此次檢驗的刮胡刀是最簡便的款式,因為刀片常容易附著可能食物殘渣,又因為置放于潮濕的浴室,容易附著大量細菌,加上若久未清洗,細菌自然快速孳生。
大家都知道常刷牙可以保持口腔健康,避免蛀牙,為了保持口腔清潔,大家會天天刷牙??墒侨藗儏s很少更換牙刷,有人甚至一把牙刷用一年。可能還有很多人認為牙刷用到開花就代表著可以換新的了。而牙醫(yī)卻說千萬不要這么做,不然放在嘴里的牙刷會滋生細菌,它里面不但夾著食物殘滓,還有可怕的細菌在里面蠕動!
以使用了一年的牙刷為例,這樣的牙刷外表刷毛都已經(jīng)往外翻,白色刷毛也變成灰色,從上頭刮下物體放在顯微鏡底下,上頭布滿圓圓小小的細菌,不斷在原地上蠕動。
牙刷上頭細菌種類相當多,如果沒有注重牙刷清潔,恐怕會引發(fā)感染。牙醫(yī)說表示,如果你自己本身免疫系統(tǒng)比較差,牙刷上的病毒跟細菌比較多,在刷牙導致牙齦出血時,又會造成自己的重復性感染。
很多女性天天化妝,但從不洗粉撲。其實,粉撲才是細菌的溫床,因為上面沾了臉上的皮屑,很容易滋生細菌,粉撲還有人體的汗水和油脂,骯臟程度就好比是家里使用過的臟抹布,一旦感染病菌,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蜂窩性組織炎。
粉撲只要半年不洗,上面布滿大腸桿菌、酵母菌,甚至霉菌等等,上面細菌的數(shù)量竟然比抹布還多,甚至是馬桶細菌的2倍。在顯微鏡下觀察,海綿表面有一大片黑色部份就是灰塵,往縫隙里面看,還有黑線一樣的菌絲,而白色點狀的部份,就是臉上的皮屑,細菌就在里面?zhèn)髯诮哟?/p>
只要化一次妝,臉上的皮屑汗水又變成細菌大餐,包括酵母菌、大腸桿菌,甚至出現(xiàn)霉菌。
專家也建議:其它如口罩最好每周清洗,并加強曝曬;牙刷最好每3個月?lián)Q一次,可千萬別等刷毛開花才換,另外刷完牙牙刷最好甩干,避免細菌滋生;枕頭套每周清洗;最好能每周將安全帽到倒放在太陽下曝曬;毛巾約40天更換;粉撲也應每周清洗,以免看不見的細菌,不知不覺成為生活中的致病因子。
導讀:手機這個多數(shù)人每天都帶在身邊的電器和馬桶能相比?估計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人的手不停的在接觸外界,會有很多細菌,手又
手機這個多數(shù)人每天都帶在身邊的電器和馬桶能相比?估計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人的手不停的在接觸外界,會有很多細菌,手又會不停的觸摸手機,所以手機自然也干凈不到哪里去,現(xiàn)在就看看怎樣給手機定期消毒吧。
一、一周消毒一次
利用消毒液、75%的醫(yī)用酒精、紫外線消毒燈可達到為手機消毒的目的。每周用沾有醫(yī)用酒精的棉簽輕輕擦拭手機機身,注意等酒精完全揮發(fā)后再使用手機,以免引發(fā)手機短路。
二、盡量不外借手機
手機是私人用品,盡量不鼓勵交換手機使用,手機盡量不外借,減少手機傳播病菌的渠道。家中有抵抗力差的老弱患者,應將其手機消毒后再給其使得。探視患者時,不要使用患者手機。
三、其他生活小習慣
人們在通話或收發(fā)短信時,盡量不要取用其他物品,特別是不要取用食物。平時也可以使用耳機通話,這樣可以減少面部和口唇部位與手機的接觸,減少細菌侵害。
其實不只是手機上細菌多,像是遙控器細菌也是不少的,也要注意定期消毒,這樣用起來才更安全,同時一定要記得不要玩著手機吃東西,這樣是非常不健康的做法,如果你不知道怎樣給手機消毒,就學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