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濕健脾湯有哪些
春季健脾祛濕養(yǎng)生湯。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飲食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去濕健脾湯有哪些”,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去濕健脾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個醫(yī)學問題,所以對于很多身體比較濕的,而且也影響到了自己脾胃的一些朋友,可以通過對以上內(nèi)容全面的了解,了解去濕健脾湯,通過對他的了解,然后經(jīng)常的吃去濕健脾湯,讓自己身體保持健康,那么去濕健脾湯有哪些?看看下面介紹。
壯腰健腎去濕健脾湯 170克
[材料]:杜仲、巴戟、云芩、淮山、杞子、蜜棗。
[杜仲]: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沖任、固經(jīng)安胎的功效。 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濕癢等癥。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被列為上品。
[巴戟]:巴戟又名雞腸風,以根供藥用。性微溫,味辛甘,功能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主治腎虛、腰膝酸軟等。
[云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淮山]:味甘,性涼而潤,入肺、脾、腎經(jīng)。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枸杞子]:性味甘,平,歸肝、腎經(jīng)。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和鈣、鐵等,有明目之功。用于肝腎陰虛證,平補肝腎,有滋補強壯作用,凡肝腎陰虛諸證均可應用。
[金絲蜜棗]:含大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有補血、健胃、益肺、調胃之功能。
[功效]:
杜仲、巴戟配合,補腎助陽,補而不燥;加入云芩、淮山、杞子更有去濕健脾,固腎益肝的作用。
[自備]:
姜片(適量)、老雞/豬尾骨/脊骨/牛骨/牛腱500克。
去濕健脾湯有哪些?以上就為大家做了具體的介紹,所以對于體內(nèi)濕度過大,影響到自己脾胃的朋友,可以通過對以上所介紹的內(nèi)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以后,在經(jīng)常的做一些去濕健脾湯,經(jīng)過經(jīng)常的食用,就能讓自己身體保持健康。
yS630.Com相關推薦
補腎去濕健脾湯有哪一些,如何自己動手去制作完成,相信很多人不太了解吧,事實上想要達到這樣的補腎祛濕效果,可以嘗試下面所介紹的淮山扁豆煲雞腳,或者是白術陳皮豬肚湯。
一、豬橫脷煲夏枯草
功效:清熱祛濕,除肝熱
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
1、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
2、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滾后轉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即可。
適應癥:豬橫利性平味澀,補益脾胃、助消化;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結消腫功效;綿茵陳則有清濕熱,退黃疸的功效。故該湯可以清熱去濕,去肝熱,尤其適用于糖尿病患者服用。
二、淮山扁豆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姜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nèi),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煮好后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適應癥:湯中雞腳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而且雞腳含較多的膠原蛋白,食用能令皮膚光滑而有彈性;淮山具有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實功效健脾除濕,固腎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滲濕的作用。故本湯適宜脾虛有濕癥見體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注意事項:建議不要用冰凍雞腳,否則會影響湯的鮮味。
三、 白術陳皮豬肚湯
功效:健脾燥濕開胃
材料:陳皮10克,白術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姜5片。
制法:
1、先將豬肚洗凈飛水。
2、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nèi),加水約2500ml,煲滾后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
3、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nèi),再煲30分鐘,調味即可。
適應癥:白術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陳皮具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功效;豬肚甘,溫,功效補虛損,健脾胃。故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欲,對于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注意事項:本湯性溫,陰虛內(nèi)熱者不宜。
補腎去濕健脾粥,制作方法有很多種,而且不同的健脾粥其實功效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菊花薏米粥,淮山扁豆粥,還有荷葉消暑粥,都有很好的補腎益氣去濕作用。
1、補腎健脾祛濕粥有菊花薏米粥,原料有二十五克的菊花和一百克薏米,還要一些橘皮及蜂蜜。橘皮洗干凈后切絲;薏米先泡;菊花撕瓣。薏米及橘皮絲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后放入菊花,小火煮粥。菊花可以清肝明目,薏米可以利水除濕。菊花薏米粥可以清熱祛濕。
2、補腎健脾祛濕粥有淮山扁豆粥。原料有三十克的鮮淮山和白扁豆、還要一些大米。大米和白扁豆倒入鍋中,水煮到七成熟,再加入鮮淮山煮熟。這里面的淮山性平,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而白扁豆則具有補脾和中的作用。
3、 補腎健脾祛濕粥有荷葉消暑粥。所需的原料有三克的荷葉和五十克的米。先將白米洗干凈,然后倒入藥材和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繼續(xù)煮半個小時,直到軟爛即可。薏苡仁八寶粥補腎健脾祛濕,所需的原料有十克的薏苡仁,紅棗5枚,十克白扁豆和蓮子肉,十克核桃仁和桂圓肉,一百克糯米,紅糖適量。所有原料放入砂鍋,加水煮沸后用小火熬粥,最后加入紅糖。該粥可以健脾開胃、益氣養(yǎng)血。
4、 補腎健脾祛濕粥還有山藥枸杞養(yǎng)生粥。原料需要六百克山藥、米1/2杯、枸杞、糖桂花及小蔥等。大米放入水中泡三十分鐘,山藥去皮后切塊;米泡好以后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再用小火煮粥,同時放入枸杞和山藥,熬半個小時??梢越∑⒑臀?、補腎養(yǎng)肺及安神助眠。
補腎去濕健脾,其實有一些茶飲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通過這些茶飲的方式,那么更利于補腎去濕,例如陳皮茯苓茶或者是枸杞薏米茶,都有很好的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利水消腫的效果。
1、陳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陳皮2克。茯苓、陳皮洗凈,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沖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2、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凈并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枸杞茶養(yǎng)肝明目又利水祛濕,宜在春季養(yǎng)生飲用。
3、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濕,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于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4、五花茶
做法:金銀花、杭白菊、扁豆花、雞蛋花、木棉花各15克、鮮土茯苓、苡米50克。將上述材料洗凈后(鮮土茯苓宜斬成細塊狀),加入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即可飲用(根據(jù)口味可以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選用的均為清熱、解暑、利濕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濕、解毒、利關節(jié)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熱、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濕效果更強。
夏天天氣熱我們會更容易的發(fā)生一些疾病,其中就包括脾腎兩個器官,腎跟脾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說腎虛、脾濕等等,但是這些是可以補救的,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但是也可以通過飲食來調解,有些人就喜歡做那種補腎去濕健脾湯,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做法,那么夏天補腎去濕健脾湯是什么?
健脾補腎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古今名方》。具有健脾補腎之功效。主治慢性、遷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長期不正常,證屬脾腎兩虛者。癥見午后腹脹,食欲不振,下肢輕度浮腫,腰腿疫痛,足跟痛,體倦無力,大便溏瀉,小便多,舌苔薄白或無苔,或舌體胖邊有齒痕,脈沉細滑。
健脾補腎湯功能健脾補腎。胃癌患者化療后均有不同程度影響消化吸收和骨髓造血功能。中醫(yī)有“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的理論。方中用黨參等健脾胃、補骨脂補養(yǎng)肝腎。故本方具有健脾補腎之功效,增強消化吸收和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抗病的能力。根據(jù)臨床和實驗室研究,本方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和提升白血球的作用,故本方治療化療后的胃癌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成分: 黨參、川續(xù)斷各15g,白術、茯苓、白芍、當歸、五味子、菟絲子各12g,川厚樸、香附各9g。
主治:慢性、遷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長期不正常,證屬脾腎兩虛者。癥見午后腹脹,食欲不振,下肢輕度浮腫,腰腿疫痛,足跟痛,體倦無力,大便溏瀉,小便多,舌苔薄白或無苔,或舌體胖邊有齒痕,脈沉細滑。
診斷要點為午后腹脹,食欲不振,下肢輕度浮腫,腰腿疫痛,足跟痛,體倦無力,大便溏瀉,小便多,舌苔薄白或無苔,或舌體胖邊有齒痕,脈沉細滑。
臨床常用于慢性、遷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長期不正常,證屬脾腎兩虛者。
腹瀉,加蒼術、芡實、訶子肉各9g;腰腿痛,足跟痛,加牛膝、生薏苡仁、仙靈脾各12g;夜尿多,加鹿角霜、女貞子各12g;腹脹甚,加冬瓜皮12g,木香4.5g;肝區(qū)隱痛,加桑寄生15g,木瓜12g。
? ?解毒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很多人認為自己的身體內(nèi)沒有毒素,不需要解毒,其實很多時候毒素的積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體內(nèi)的毒素原因,會反應在我們身體的各種皮膚疾病或者是內(nèi)臟的疾病,解毒去濕就變成了當務之急,那么下面就介紹一下解毒去濕湯有哪些吧?
冬瓜水鴨湯
老冬瓜1塊(約800克),水鴨1只,扁豆、干蓮蓬、燈心草各適量。做法:冬瓜連皮切塊,其他材料洗凈。上述材料放到鍋里加水,大火燒開后收小火,煲兩小時,加鹽即成。注意:煲的時候冬瓜不要去皮,吃的時候建議不要吃;扁豆、干蓮蓬、燈心草、水鴨的骨頭,都不建議吃。
荸薺水鴨湯
荸薺(馬蹄)100克,水鴨1只,蔥20克,姜15克,料酒20克,鹽少許。做法:將鴨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馬蹄去皮,一切成兩半;蔥切段,姜切片。把鴨放入鍋內(nèi),放入馬蹄、蔥、姜、鹽、料酒,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改文火燉熬至鴨熟即成。此湯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貓爪草清熱解毒祛濕湯
380g雞腿,13g貓爪草,15g生地,46g云靈,29g土茯苓,6g白芍,21g蜜棗。做法:將雞腿洗凈,放入煮鍋中焯燙一下。將貓爪草、生地、云靈、土茯苓、白芍、蜜棗放入煮鍋中。大火煮滾。焯燙一下,撈起,洗凈。重新放入煮鍋中,一次性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滾。整鍋倒入電燉鍋中,大火煲2小時,即可斷電。貓爪草性溫,味甘、辛,入肝、肺經(jīng),有治瘰疬、肺結核、瘧疾的功效。30~45歲的人濕氣比較重,這款靚湯最適合不過。
金銀花水鴨湯
金銀花25克,水鴨1只,無花果2粒,陳皮1/4片,鮮姜2片,清水1000毫升,鹽少許。做法:金銀花洗凈,水鴨洗干凈后放入滾水內(nèi)煮5分鐘,取出;陳皮洗干凈、泡軟刮去囊;清水1000毫升煮沸,將金銀花、水鴨、無花果、陳皮、姜加入煲滾,改用文火煲兩個小時,加鹽調味。此湯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清熱祛濕沙葛豬骨湯
豬扇骨500克,眉豆50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50克,姜。做法:赤小豆、眉豆、扁豆洗凈,浸泡1-2小時;豬扇骨斬大件,洗凈,汆水撈起;沙葛洗凈,去皮,去筋,切塊;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有清熱祛濕,健脾開胃的功效。
鵪鶉祛濕湯
鵪鶉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做法: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適合清熱祛濕,潤肺化痰。
? ?以上就是解毒去濕湯的介紹,其實生活中解毒祛濕的食材還真是不少,通過這種食療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也是很有效的,但是很多的人總是嫌做飯?zhí)闊┝恕.斎粸榱舜蠹业慕】?,超市?nèi)也有很多解毒祛濕的飲品,可以起到有效的保健作用。
補腎和祛濕都是很重要的,腎是人體內(nèi)很重要的器官,如果腎不好就需要吃一些食物來進行補腎。那么,請問大家有聽說過補腎去濕健脾湯嗎?今天就來談談補腎去濕健脾湯有哪些吧。下面推薦一些補腎祛濕的食譜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補腎去濕健脾湯有哪些
補腎湯食譜
1、甲魚補腎湯
材料:甲魚1只(300克以上者)、枸杞子10克、熟地黃15克。
做法:將甲魚宰殺后,去頭、爪、內(nèi)臟、甲殼,然后將他們清洗干凈,再將他們切成小方塊后放入鋁鍋內(nèi);幾分鐘后再放入清洗干凈的的枸杞子和熟地,然后再加入適量的水,接著用大火將水燒開,后將大火改用文火燉熬至鱉肉熟透即成??沙J秤?。
功效:滋陰補腎。方中鱉肉能滋陰涼血;枸杞護肝補腎、益精明目;熟地滋陰補血。
2、丹參紅花燉烏雞補腎湯
材料:烏骨雞800克、丹參10克、紅花6克、川貝母15克、味精3克、姜5克、大蔥6克、鹽5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
做法:將烏雞宰殺后再將它的毛去掉;然后將丹參用水潤透后再切成薄片;川貝母去雜質后再將它切成大顆粒;姜拍松,然后將蔥切成段;先將烏雞、川貝母、紅花、丹參、姜、蔥和紹酒一同置于燉鍋內(nèi),再加入2800毫升清水;將燉鍋置武火上燒沸,再換用文火燉煮35分鐘;加入鹽、味精、胡椒粉攪勻即成。
功效:烏雞的營養(yǎng)價值是非常的高的,烏雞是女人養(yǎng)生滋陰補腎的首選美味食物。烏骨雞做菜或者是煲湯,都對女性健康非常有好處,不但可以滋陰養(yǎng)顏,還可以氣血雙補。
3、海參燉瘦豬肉湯
材料:豬瘦肉250克,水發(fā)海參250克,大棗5枚,調料適量。
做法:可先將海參洗凈然后切成絲。豬瘦肉洗凈然后切絲。將大棗清洗干凈。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nèi),加開水適量蓋好。
功效:補腎益精、滋潤腸燥。海參既能補腎陽,又能滋腎陰,具有陰陽雙補、大補元氣的功效。大棗則是補血健脾的良藥。
祛濕湯食譜
1、祛濕湯
材料:云苓,赤小豆,扁豆,薏米,瘦肉,鹽適量。
做法:云苓、赤小豆、扁豆、薏米洗凈;瘦肉洗凈后切塊將云苓、赤小豆、扁豆、薏米、瘦肉放入電砂煲中,加入適量清水煲1.5小時。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2、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冬瓜、豬排骨、薏米(用小點點就行,不要太多哦)、鹽、姜、蔥。
補腎去濕健脾湯,其實有很多種,所以我們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它的制作方法,這樣就可以達到健康補腎去濕的效果,淮山扁豆煲雞腳,還有白術陳皮豬肚湯都有很好的補腎去濕作用。
1、豬橫脷煲夏枯草
功效:清熱祛濕,除肝熱
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 1、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 2、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滾后轉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即可。
適應癥:豬橫利性平味澀,補益脾胃、助消化;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結消腫功效;綿茵陳則有清濕熱,退黃疸的功效。故該湯可以清熱去濕,去肝熱,尤其適用于糖尿病患者服用。
2、淮山扁豆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姜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nèi),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煮好后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適應癥:湯中雞腳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而且雞腳含較多的膠原蛋白,食用能令皮膚光滑而有彈性;淮山具有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實功效健脾除濕,固腎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滲濕的作用。故本湯適宜脾虛有濕癥見體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注意事項:建議不要用冰凍雞腳,否則會影響湯的鮮味。
3、白術陳皮豬肚湯
功效:健脾燥濕開胃
材料:陳皮10克,白術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姜5片。
制法: 1、先將豬肚洗凈飛水。
2、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nèi),加水約2500ml,煲滾后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 3、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nèi),再煲30分鐘,調味即可。
適應癥:白術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陳皮具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功效;豬肚甘,溫,功效補虛損,健脾胃。故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欲,對于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去濕健脾湯有哪些》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chunjijianpiqushiyangshengtang/">春季健脾祛濕養(yǎng)生湯”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