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這么穿,馬上降溫 3 度!比空調還有用!
夏天如夏天如何養(yǎng)生。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就養(yǎng)生常識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經過搜索和整理,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呈現“夏天這么穿,馬上降溫 3 度!比空調還有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每年冬天,被凍得瑟瑟發(fā)抖的時候,時常會有人貼心地發(fā)來一張穿衣溫度表。
只要把外界的溫度,加上這一件件衣服的數值,最后就相當于體感溫度了。而當體感溫度達到 26 度時,身體就不覺得那么冷了。
這,就是媽媽要讓你穿秋褲的原因。
誒誒誒等等!這是南半球的人民走錯地方了?
現在這個炎炎夏日,每天都是快 40 度的高溫燒烤模式,感覺整個世界都在艷陽高照,躺在床上是紅燒,下床后是清蒸,回來路上被生煎.....如此熱天,何以解暑?
別擔心,我們要的就是降低體感溫度的「負溫度」衣服!
有沒有能降溫的衣服?
真的有。
不是用「在衣服上做兩個口袋然后把冰袋塞進去」這種方法,世上真有能降溫的服裝面料。
日本鐘紡纖維公司此前推出了一款紡織纖維,若是在室外穿,可以讓人的體感溫度比外界低 3 度左右。
這種黑科技,科學家們自然是要一探究竟,經過他們的分析,確認了這種材料是:尼龍。
啊?尼龍有什么好吹噓的,不就是纜繩上用的那種?衣服面料也常用,誰沒見過?
科學家們定睛一看:確實,尼龍不是這種材料的核心科技,真正起作用的是鍍在纖維上的那 3% 的金屬銀。
銀是反射性最強的幾種金屬之一,所以穿著它走出去,就如同是烈日下那些用反光膜遮擋的汽車一般,太陽再毒辣,也沒什么辦法傷害你。這樣的衣服,當然是比不穿都涼快。
不過,鍍銀的衣服,價格也絕對不便宜,為了這負 3 度的享受,銀行卡余額很可能也要變負數。
這是降溫嗎?不,這叫:
有便宜一點,能降溫的衣服嗎
這個也是有的。
不用傷錢包就能涼快的面料,就是很多人用了都說好的:亞麻纖維。盡管沒有反射陽光的效果,但它做成的衣服,大概也能有個負 3 度的作用。
這是因為,亞麻的結構親水性很好,能夠吸汗。相比起純棉的材料,亞麻還具有毛細作用,不僅吸汗,還能排汗,排汗的時候帶走熱量,體感溫度就會降低了。
再比如絲綢,穿了之后感覺很舒爽,原理也類似,只是絲綢的缺點是不太貼身,降溫的效果反而沒有亞麻好。
因此,受到亞麻的啟發(fā),如今的一些合成纖維也給做成了中空結構,增強排汗功能?!傅拇_良」變成了「的確涼」,但相對的價格也就高端了不少。
選對顏色也很重要
只是關注面料當然還是不夠的,顏色也是影響體感溫度的一大因素。
大家都親身感受過的一件事情是:深色衣服顯得更熱,而淺色衣服則更涼爽些。這是因為,深色的衣服更容易吸收陽光,而淺色則相對更易于反射陽光。
也有一種說法是,紅色的衣服最涼快,因為陽光中熱量的主要來源除了可見光,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紅外線。
但是紅外線是不可見光,而穿紅色衣服,卻只能反射紅色波長的可見光,這反而不如白色衣物全波長地反射有效。
何況,白色、冷色系的衣服比起紅彤彤,暖洋洋的暖色系來,心理上也會覺得涼快一些。
然而,白色衣服卻也有一樣缺點:反射走了紅外線和可見光,紫外線卻能夠很輕松地穿透,這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可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而實驗證明,深色衣服卻可以連紫外線也全部吸收。穿深色衣服的時候,紫外線的透過率會大幅降低。
所以,淺色還是深色,可能真的會是折磨死一個選擇恐懼癥的人。當然,如果你沒有選擇困難,更好的方法肯定是:
淺色衣服+防曬霜!機智嗎?
當然,還要考慮款式
當然,還有個事不能忘,那就是衣服的款式。
你們也知道夏天不能穿太厚吧:無論是天然或是合成,纖維的導熱性終究遠不及金屬。
換句話說,如果衣服太厚,身體散發(fā)出的熱量就會積累,就算是純白的亞麻纖維,在身上緊緊地裹成一條棉被,也一樣是會讓你中暑的。
珍愛生命,夏天還是要穿輕薄、寬松、透氣的衣服比較好。
所以,看完了這篇,你有勇氣出門了嗎?
精選閱讀
在夏季時節(jié),天氣的炎熱會讓人們在夜間睡覺的時候容易出現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的癥狀,因此,開空調入睡的方式,就成為人們常選的方法,那么,在夏天晚上開空調溫度多少度最為適宜呢?
空調溫度和室外相差5℃以內
據某知名品牌空調技術人員介紹,對于靜坐或正在進行輕度勞動的人來說,空調定在26℃時,房間的濕度在50%左右,這是人體比較適宜的濕度,人體感覺比較舒適。人體最適宜的空調溫度也是在24℃至27℃,夏季的晚上考慮到節(jié)能開到26-28攝氏度最合適,室內外溫差不宜大于5℃,溫差太大容易引發(fā)空調病,空調在制冷時,設定溫度高2℃,就可節(jié)電20%。
空調開多少度可預防空調病?
夏天患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人比較少,但是近年來門診病人有增多的趨勢,這與人們長時間呆在室內空調環(huán)境有關,一方面是溫度太低,另一方面是空調如果不及時清洗很容易滋生軍團菌等細菌,使得人體抵抗力下降。鼻塞、流涕、頭痛、失眠、內分泌失調等都是所謂的空調病的典型癥狀。空調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內外溫差過大,雖然人體有一定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但是這個能力是有極限的,氣溫作用于皮膚,是通過對人體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引起調溫效應反應,使人體血管收縮或舒張來保持體溫的恒定。
人體之所以能夠保持37℃左右的恒溫,主要是靠皮膚的體溫調節(jié)功能,皮膚的散熱量約占人體總散熱量的90%。從火熱的室外一下子進入陰涼的室內,人體自身很難迅速調整,會產生一系列不適的反應,這是由于空調機處理后的空氣中缺乏負離子,室溫過低還會使人體皮膚血管、汗腺和皮脂腺收縮,導致神經調節(jié)紊亂,表現為頭暈、易倦、全身不適、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特別容易患感冒、胃腸炎、肩周炎、面部神經麻痹等癥,更是心腦血管病人的大忌。醫(yī)師建議,室內外溫差不應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雖然可能出現38℃以上的高溫天氣,但是一天中大多數時間的溫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比較合適的。
晚上睡覺空調開多少度最合適?
在恒定溫度下,室溫保持在28度是最適合休息的。因為在休息時,人體的免疫里會下降,如果室溫過低,第二天起來出現渾身乏力、頭疼、腰酸背疼、四肢痛、關節(jié)痛等癥狀,更嚴重時可以引發(fā)腹瀉、月經不調、“空調病”等更多疾病。人在睡眠時,代謝量減少30-50%,夜間空調不應低于24℃,或將空調設于睡眠開關檔。所以,年輕的朋友不要貪圖涼快睡覺時通宵開著空調,最多是將其調為夜間模式,只要可以清涼地入睡就行了,否則睡著后很容易受風著涼。
夏天空調開多少度合適-以人體舒適溫度為佳
當環(huán)境條件為溫度25℃,相對濕度50%,氣流速度0.15米/秒時,人體處于最正常最理想的熱平衡狀態(tài),也就是說,感覺最為舒適,反應最為良好。 實際上,人體所感覺到的有效溫度,比室內空氣的溫度要相應略低一些,一般約低1~2℃,即空調的送風溫度雖然略為高一些,但是,人體實際所感覺到的溫度并沒有那么高。因此,空調的控制溫度調整到27℃左右,這時人體的感覺將更為舒適。
夏天空調開多少度合適-溫度設置要有利于健康
夏天開空調時,室內與室外的溫差不能太大,一般在5℃~10℃為宜。如果溫差過大,使人進出時經受氣溫驟變,容易患感冒等病。
夏天當室內溫度調控得過低,如20℃以下,人們長期生活和工作在較低的室溫中,就會引發(fā)多種不適癥,有人會出現下肢酸痛、全身乏力發(fā)冷、頭痛、咽喉痛、腹痛、腰酸、四肢神經痛。
夏天空調開多少度合適-溫度調高2℃明顯省電
一般情況下空調制冷時調高2℃,雖然人體并不會感覺很明顯,但對空調來說,平均可省近10%的電能。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將空調的溫度調控到27℃與調控到20℃相比,耗電量之比將是7:20,即將空調的溫度調控到27℃可比20℃時節(jié)省電能約30%左右。
夏天空調開多少度合適,一般來講空調開26℃到28℃身體感覺是最舒服的,而且這個溫度也比較省電;另外,開空調溫度最低不宜低于22℃,室內外溫差不宜大于7℃,夜間空調不應低于24℃。
人體最適宜的空調溫度為24℃-27℃
那么空調應該開多大,人體最適宜的空調溫度是多少呢?人體最適宜的空調溫度應該在24℃至27℃,最低不宜低于22℃,室內外溫差不宜大于5℃,夜間空調不應低于24℃。如果空調開得過大,室內溫度過低,易患”空調病”,出現感冒、咳嗽、發(fā)燒、精神不振等等。韓小茜分析,引起”空調病”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室內外溫差過大,人若進出頻繁,忽冷忽熱,易造成體內平衡調節(jié)系統(tǒng)功能紊亂。乍一進出空調房,汗毛孔驟張驟閉,排汗功能失調,出汗減少,體內廢物不易排出。而出汗是夏天人體保持正常健康狀態(tài)最重要的一個功能,人在夏天不能不出汗。
空調房間密封性強,室內外空氣無法交換,室內空氣中細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容易滋生繁衍,空氣質量較低,長此以往,容易降低人體自身免疫功能,還易受病菌感染而生病。韓小苛說,由于空調房空氣不流通,缺少新鮮空氣刺激,人也比較少打噴嚏,而打噴嚏是呼吸道正常的防御功能,它可以把隱藏在鼻腔里的病菌、分泌物排除出去,不讓這些細菌向下蔓延,使人患咽炎、慢性氣管炎等。在空調環(huán)境呆久了,有些人還會出現過敏反應,鼻流清涕。
中央空調一般只能降溫不能去濕。隨著7、8月暑伏天氣的到來,作祟的已不光是高溫,更重要的是較高的濕度和較低的氣壓。比如有兩天同樣是39℃高溫天氣,一天濕度在40%,一天濕度為32%,那么濕度大的那一天人們將感覺更加悶熱難耐。此時把空調開得再大,反而會使更多的人產生不適,腰酸背痛,食欲不振,疲倦無力。
從文中的講述可知,人們在夏季時節(jié)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想讓居室溫度變得適宜睡覺,其在空調的溫度調節(jié)上就可以將其設置在28度,而在此溫度下入睡也是最為適宜的,因此,大家可嘗試采用。
最近的天氣熱得不像話,不開空調和風扇,簡直分分鐘要中暑!
這邊用著,那邊卻開始心疼了:空調老費電了。
有沒有既涼快又省電的空調呀?某品牌空調廣告稱,有!而且一晚只用一度電。
不過,這有可能嗎?
那是廣告,不必當真
“一晚僅需一度電”,是一個十分美好而又響亮的宣傳語。
但如果對比一下,國內某一線空調廠商最節(jié)能的變頻空調,平均制冷功率為580W(瓦),每晚要耗接近5度電,這里的一晚僅需1度電,是不是好得令人懷疑?
不科學啊。
打個比方,大部分轎車的百公里耗油7~8升,此時,有一款轎車號稱百公里耗油2升,難道它全程都在跑下坡路?
技術是不斷進步,但在家電領域,如果這種進步忽然之間一騎絕塵,我們就要持保守態(tài)度。
況且,“一晚僅需1度電”,說的是在晚上使用空調——晚上氣溫比白天低,耗電量往往會更小。
白天戶外氣溫越高,空調外機的散熱效果就越差,制冷效率也就越低,耗電越多。
其實,有廠商已經悄悄地改說法了!原來是“一晚僅需1度電”,現在改為“一晚低至1度電”。
這里面有什么區(qū)別?
“一晚低至1度電”的說法,與商家促銷時宣稱“商品10元起”基本是一個概念,大家不必太過較真。
想省電,空調怎么選
空調、冰箱等家電上,會標著能效級別。這是很多人認為的“省電指數”。
2010年后,國家頒布了新的空調產品能效比的標準,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能效等級越低,節(jié)能效果越高。
那么,買空調,是不是就盯著能效等級低的買呢?
可不一定。
省電是為了省錢,可省電的空調也更貴。怎么權衡更劃算?
如果使用時間長,買更低能效級別的空調;
如果使用不頻繁,可以買較高能效級別的空調。
為什么呢?來做個比較:
國內某知名品牌1.5匹變頻空調有三種能效級別:為了獲得3500W的制冷量,
一級能耗的變頻空調,制冷功率為800W;
二級能耗的為975W;
而三級能耗的要接近1200W。
按照每年開機100天,每天開機8小時計算,一級能耗空調分別比二級、三級的省電180度和320度。
以國內居民電價計算,一般是0.52~0.62元/度,那么一級能耗空調每年分別比二級、三級的節(jié)約電費100元和180元。
但是在空調售價上,一級與三級能耗空調的售價相差在1000元以上。
買冰箱,要選低能效級別
而對于冰箱,基本是每天工作24小時,而且全年無休,因此,選擇一款更低能效級別的冰箱能夠有效地節(jié)能。
空調已成為現代家庭的必需品,能降溫防暑,提供一個舒適涼快的休息及工作環(huán)境。不過,若長時間在空調室內逗留,或使用空調不當,會產生一種「空調病」,癥狀是頭暈頭痛、發(fā)冷、四肢疼痛、工作效率下降等。那么夏天吹空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空調的基本常識:
1)空調26℃最合適,舒服且不易生病
雖然人體有一定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但是這個能力是有極限的,室內外溫差過大很容易生病。室內外溫差不應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高溫天氣一般在35℃左右,所以26℃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最合適的,不容易生病。同時溫度不是太低,這時空調也是比較省電的。
2)空調最好裝在1.7米處
一般空調的進風口在上半部,出風口在下半部,若把空調安裝過高,經過熱交換的冷空氣還未沉落到房間下部,就被空調吸回。如果空調裝得過低,打開空調以后雖然很快就能涼快,但人會被吹得腰酸背痛。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huán)境所研究員戴自祝教授介紹,空調應該裝到比頭部略高的位置時,人的身體會處于最佳狀態(tài)。所以,權衡起來,空調最好安裝在1.7米左右最合適。
3)桑拿天多開除濕功能
夏天,把空調模式從制冷調成除濕,不僅能讓房子如冰箱般涼爽,還可以少花很多錢,對人體的傷害也能降到最低。在空調的使用過程中,其實除濕和制冷都能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效果,但二者的用電量就相差太大了。
開啟除濕模式時,室內吹風機將保持低速運行,壓縮機也間斷運作,如此不斷地循環(huán),使室溫保持在設定的溫度附近。而制冷模式工作時,空調壓縮機和吹風機會持續(xù)運作,直到室內溫度達到低溫后才會停機,所以更為耗電。
4)開3小時要開窗
武警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呼吸科主任魏路清介紹,很多人不知道,3小時室內不開窗換氣,室內空氣就可能不新鮮,6小時內不換空氣,空氣就嚴重污染,污染的程度可能會危害健康。如感覺呼吸有壓力或感冒增多、嗜睡、反應力遲鈍等現象都與在封閉空間里待太久、氧氣供應不足有關。所以空調開3小時就要開窗通風。
5)制冷時風口朝上
很多人在開空調時并不善于利用風向,一般來說,冷空氣向下走,而熱空氣反之,中國建筑標準設計院暖通設計室高級工程師劉冰介紹:制冷時,最好把空調風向朝上,讓冷空氣由上而下循環(huán)。制熱時,則讓空調風向朝下,可充分利用冷熱空氣自身的物理特性,自然交流。
剛開空調時,可以使用高風檔加快房間空氣與空調進行熱量交換的過程,房間的溫度能夠快速接近設定溫度。當覺得舒適后,即可將風速設為低風檔,不但制冷迅速,還可以減小噪音,讓房間更冷靜。
6)空調屋放盆水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冷空氣會導致淚液蒸發(fā)過快,淚液減少。同時也會帶走皮膚和呼吸道中的水分,使得皮膚干燥、嗓子干燥癢癢。這時可以再在空調的出風口放盆水,能有效緩解干眼、皮膚干燥的癥狀。即便開著空調睡覺,第二天起來也不會出現口干舌燥的現象。
7)空調房里側著睡
南京市鐘山醫(y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yī)師李芳介紹,夏天睡在空調房的朋友更是覺得一早起來嗓子難受。正常情況下,人們吸入呼出的空氣都經過鼻腔,而晚上睡覺時張口呼吸,不僅空氣當中的塵埃容易吸入呼吸道,并且氣流在口咽往返,醒來后會使人口干咽燥。因此,晚上睡覺的時候最好不妨改成側著身體睡,避免張口呼吸,以及上呼吸道的津液過多散發(fā)。
8)先開空調后關窗
使用空調另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進屋后先開空調,后關窗戶。打開空調,等空調里面的污染物釋放以后再關閉門窗。這樣可以避免哮喘等很多呼吸道疾病。
9)短暫外出別關空調
不少人為省電,出去時會關掉空調,回家后重啟。這不僅更費電,還容易對空調造成損害,影響空調壽命。過于頻繁的操作會對空調壓縮機造成傷害,而啟動時產生的500-1000瓦的高額電壓會更耗電。因此,如果短時間出去,最好不要關閉空調,比如1個小時內,這樣開著空調會更省電。
10)進屋后別著急開空調
很多人一進屋就急著打開空調。大熱天,在外邊血管是擴張的,進屋就開空調,溫度驟降,舒張的血管會猛然變成收縮狀態(tài),會導致血壓一下子升高,甚至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張海澄建議,心臟不好的人,進屋后別著急開空調,等身體溫度恢復到正常后再打開空調。
五類人群最易受到空調病侵擾
夏天出現的新的寒熱夾雜的感冒癥狀,多是由長時間吹空調而引起。因為空調引起的室內外溫差變化,使人體抵抗力降低,從而引發(fā)感冒癥狀。以下五類人群最易受到空調病侵擾。大家可得小心了。
辦公室人群極易被感染
辦公一族整日待在空調環(huán)境中,出汗不多,這種人為的低溫環(huán)境,易致人體溫調節(jié)、免疫功能失常。
過度疲勞人群抵抗力降低
缺乏運動或根本不運動;坐姿不良;每天使用電腦時間大于6小時,工作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tài)。
老年人體弱易被感染
老年人相對于壯年時期,身體免疫機能與平衡系統(tǒng)都處于衰退的狀態(tài),抵抗力較差,易引起感冒、關節(jié)炎、頸椎病。
女人體質弱易被感染
常坐辦公室的女性,如果長期處于空調的冷風下,可能會影響身體抵抗力,容易誘發(fā)空調病,引起打噴嚏等癥狀。
小朋友體弱易被感染
因為使用空調不當等,導致過敏、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小患兒在夏季最易增加。
吹空調感冒了怎么辦?
一個月感冒了4次
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我就感冒了4次,醫(yī)生說我的感冒都是空調吹出來的,打點滴、吃藥片,至少一個禮拜才能康復。吳先生無奈地說。
事實上,夏天里,因空調冷風久吹而引起感冒大有人在,吳先生絕不是個案。特別是當偶爾下雨,氣溫有所下降,這時很多辦公室依舊開著空調,于是一些體質較 差的人就容易中招,患上感冒。這種空調冷風吹出來的感冒多是風寒感冒,對于久居辦公室的人,一旦患上反而比普通的感冒更難以治好。
空調感冒要先發(fā)汗
空調吹出的感冒是一種寒包火感冒,不完全是風寒感冒,其中有著中暑體質的表現。這也就是空調感冒常比普通感冒要更難治好的原因所在。所以,對待這樣的感冒,在治療上要和其他類型的感冒區(qū)別對待。
空調導致的感冒首先要發(fā)汗,想辦法驅走身體表面的風寒,可先喝一杯生姜糖水,然后進行泡湯熱浴或者蓋被子發(fā)汗,在出汗以后,再開始清內熱的治療。一般來說,空調導致的感冒出汗時間不宜長,但是一定要有汗發(fā)出來。在出了一身的透汗以后,會覺得身體舒適了許多。
出汗過后就需要體內的清熱了,這時表寒散盡,可喝一些藿香正氣水,或者荷葉水,或者綠豆湯,就可以清除身體內的火氣了。如果再吃一些感冒藥來配合治療,效果會很好。
防控須從內外入手
當然,病后治不如病前防。要想不患空調感冒需從內外兩個方面入手。既要增強抵抗力,比如保證良好睡眠、多食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水果、多喝水補充電解質、合 理膳食營養(yǎng)等;也需要積極預防寒冷空氣對呼吸道的直接刺激,如減少內外環(huán)境溫差、避免冷氣直接吹及身體等。同時還建議能及時用淡鹽水進行上呼吸道清潔,也 可以減少感冒的發(fā)生。
【導讀】雞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但是你可能從來沒有注意過,雞蛋的存放、食用的一些門道。跟著小編看完這篇文章,并照著做,家里的雞蛋可以多保存幾個月!下面小編就為您帶來這篇原來雞蛋還有這么多學問,希望原來雞蛋還有這么多學問能對您有所幫助。
雞蛋不可橫放保存
新鮮雞蛋的蛋白濃稠,能有效地將蛋黃固定在蛋白中央。存放久了,尤其是外界溫度較高時,蛋白黏液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會慢慢脫去一部分水分,失去固定蛋黃的作用。這時如把雞蛋橫放,由于蛋黃比重比蛋白小,蛋黃就會上浮,靠近蛋殼,變成粘殼蛋。所以雞蛋不宜橫放保存。
把握住這些要點,雞蛋多保存2個月。買回來的雞蛋一定要正確地放在冰箱里儲存,大家買回雞蛋后,一般會直接把雞蛋亂放到冰箱中,但是正確的存放方法是放時候要大頭朝上,小頭在下,這樣可使蛋黃上浮后貼在氣室下面,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黃,也有利于保證蛋品質量。
雞蛋忌與揮發(fā)性物質同裝運
因為此類物質如蔥、姜、辣椒等的強烈氣味會通過蛋殼上的氣孔滲入雞蛋中,加速雞蛋變質。
從冰箱中取出的鮮蛋要盡快食用,不可再久置或再次冷藏。
因雞蛋取出后在室溫下會發(fā)汗,小水滴中的細菌和微生物會很快透過蛋殼深入蛋液內層,所以雞蛋已不能保質,要馬上食用。
雞蛋存放前不可用水沖洗。有些雞蛋的外殼很臟,人們喜歡清洗后再存放,以免污染其他食品。但清洗會破壞雞蛋原有的外蛋殼膜,使細菌和微生物暢通進入蛋內,加速雞蛋變質??梢杂帽ur袋或膜包起來再放,就不會造成污染了。
有獨立的存放空間。在沒有條件冷藏雞蛋的時候,要盡量用干凈的紙或布做成雞蛋形狀的空穴,使每個雞蛋有獨立的存放空間,并且避免直接暴露在空氣里。這樣可以減少細菌和微生物侵入的機會,能夠延長雞蛋的保存時間。
陳雞蛋不要吃
雞蛋變質的時間與存放時的溫度、濕度緊密相關。在我國北方,夏季在室溫下存放30天~35天、冬季在15℃以下存放40天~50天,一般不會變質。在溫度高和潮濕的南方,保存25天~40天就可能變質。當溫度高于25℃時,雞蛋變質腐敗的時間將明顯縮短。雞蛋的生產日期是指雞蛋被母雞產出的時間,而非出廠日期或包裝的時間。越新鮮的雞蛋質量越好。即便在保質期內,也是越接近標出的生產日期的產品,營養(yǎng)價值越高。
順著時間環(huán)境去養(yǎng)生,最重要的就是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順應自然的變化,將人體與天地相融合,達到和諧的狀態(tài)。而現如今,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夏天辦公室里披披肩!冬天暖氣屋穿短袖!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季節(jié)的變化對人的影響是自然界中影響人的各種因素中最大也是最普遍的。從遠古時期人們就認識到四季氣候的變化與人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不論四季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星辰,地理環(huán)境,氣溫氣壓等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自然界的氣候對人體具有兩面性,正常則能使人類正常生長、發(fā)育、長壽;反之,則會氣候與節(jié)令不相適應,現代人喜歡在睡覺時吹空調、在冬天里吃雪糕,毫無時間的觀念,這樣的“非其時而有其氣”時會導致人體陰陽失調,發(fā)生疾病。
人體工程學認為順應氣候的變化來調節(jié)身體,有利于人體健康。好比說春屬木,對應于肝,肝主疏泄,故春季養(yǎng)生力戒暴怒,抑郁,要心胸開闊;而夏屬火,與心相應,人處于向上向外的趨勢,因此在夏以靜為宜,只要保持心靜自然就會感覺涼快,不用在空調房吹冷氣也能消暑;秋天對應于肺,草枯葉落,花木凋零,容易憂郁煩躁,故此時的養(yǎng)神應精神內守,不躁不急,收斂神氣;冬屬水,與腎對應,萬物蟄伏,人的情感也應伏藏于內,不可外露于外,以求安寧。
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人體變化根據天、地的變化而變化,不僅是四季的變化、還有24節(jié)氣的變化、一天24小時的變化等等,明白時間環(huán)境對人的重要,明白自然規(guī)律對人的影響,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相應的作出不同變化,做到順其自然,身心健康。
哈密瓜是夏天瓜類水果中最常見的一種,和西瓜同樣受到人們的喜好。與此同時,哈密瓜也有很多豐富的功效與作用是鮮為人知的。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了吃哈密瓜的好處和選購技巧,千萬別錯過了。
吃哈密瓜的好處
消暑、防曬斑。哈密瓜不僅是人們夏天消暑的水果,而且還能夠有效防止臉上被曬出斑來。我們知道,夏天的紫外線能夠透過表皮襲擊到真皮層,從而會令皮膚中的彈性蛋白和骨膠原受到重創(chuàng),這樣長時間下去肌膚就會出現皺紋、松弛、微血管浮現等多種問題。這是因為哈密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所以有這些功效,常吃哈密瓜可以有效的預防皺紋哦。
治貧血、防暑。哈密瓜的功效比較多,常食哈密瓜果肉具有止渴、利小便、除煩熱、防暑氣等作用。因為吃哈密瓜對人體造血功能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哈密瓜還可以用來作為貧血的食療之品??芍沃惺?、發(fā)燒、口渴、口鼻生瘡、尿路感染等癥狀。如果經常感到心神焦躁不安、身心疲倦或是口臭,食用哈密瓜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哦。
防曬。香甜可口的哈密瓜不僅僅是人們在炎熱夏季消暑的最佳選擇,而且還有著非常特殊的作用哦。在法國的一位農夫在無意中發(fā)現,哈密瓜對人體的肌膚很特別有好處,它能夠有效的防止人們嬌嫩的皮膚被強烈的太陽給曬傷。因此說吃哈密瓜有防曬的功效。
哈密瓜的選購技巧
皮色觀察法:綠皮和麻皮的哈密瓜成熟時頭部頂端會變成白色;黃皮的哈密瓜成熟時頂部會變成鮮黃色。不同品種的哈密瓜,根據頂端顏色就可以斷定成熟的程度。
按壓法:不論哪種哈密瓜,成熟時頂端都會變軟,用手輕輕地按壓瓜的頂端,如果手感綿軟,說明這個瓜成熟了。
果柄觀察法:有網紋的哈密瓜成熟時,瓜的后端果柄處略顯凹陷、光滑,網紋密布。無網紋或半網紋的哈密瓜,成熟時后端果柄處變得色澤鮮艷、花斑明顯,茸毛脫光、表面堅韌、手感光滑。有些品種的哈密瓜成熟到九成時,果柄部產生離層,容易自然脫落。
嗅味辨別法:凡是具有散發(fā)香味特性的哈密瓜,如黃口奇、熱瓜蛋、波斯特皮牙孜、老漢瓜等,成熟時果臍部會散發(fā)出濃烈的果香味。
卷須觀察法:不論哪個品種的哈密瓜,成熟時瓜節(jié)位上的卷須都會明顯枯黃,如果在瓜田挑瓜,根據瓜須節(jié)位上的葉子即可辨別瓜是否成熟。
最后,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哈密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哈密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不能與香蕉同食,使腎衰病人、關節(jié)炎病人病癥加重。
不能與蟹、田螺、油餅同吃,與蟹同食,有損腸胃,易致腹瀉。
不能與啤酒、小蟹、牛肉、豬肝一起吃。
由于哈密瓜的含糖量較高,吃之前要先了解自己是否適合。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2養(yǎng)生常識頻道《夏天這么穿,馬上降溫 3 度!比空調還有用!》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夏天如夏天如何養(yǎng)生”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