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田雞的配料以及制作方法
養(yǎng)生膏方制作方法。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如何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關(guān)于飲食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水煮田雞的配料以及制作方法”,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田雞肉質(zhì)鮮嫩,味道非常好,還有營養(yǎng)也比較多,可以說是稀有的一個美味佳肴,水煮田雞的做法更受人們的喜愛。為了能夠達到正宗的味道,人們必須要了解水煮田雞的配料以及制作方法,然后根據(jù)個人的情況,增加一些調(diào)料。
水煮田雞以田雞為主要原料煮制,此菜鮮嫩香辣。田雞肉質(zhì)細嫩潔白,味道甘美,營養(yǎng)豐富,是人們難得的珍稀佳肴。且具有滋補強身、清心潤肺、健肝胃、補虛損,以及解熱毒、治疳疾等功效。辣椒按個人喜好添加,適當加點可改變口味。
主料:田雞
輔料:芹菜、萵筍葉、青蒜
調(diào)料:姜、蔥、蒜、豆瓣辣醬、醬油、淀粉、鹽、味精、花椒粒、干紅辣椒、食用油
制作方法:
1.將田雞切成小塊后用少許醬油和水以及淀粉漿一下;
2.將芹菜洗凈切成段,青蒜拍松斜切成小段,萵筍葉洗凈切成段;
3.蔥、姜、蒜切絲,豆瓣辣醬用刀剁碎;
4.坐鍋,放少量油,待油燒熱后放入豆瓣辣醬,炒出紅油后放入蔥、姜、蒜翻炒幾下,放入少量水,開鍋放入少許鹽、味精,然后放入青菜,斷生后撈出裝入碗內(nèi),將漿好的田雞滑入鍋內(nèi),待變色熟透后連湯一起裝入碗內(nèi);
5.將鍋洗凈燒熱,將花椒粒、干紅辣椒倒入鍋內(nèi)翻炒焙脆后,倒在案板上碾碎,撒在煮好的田雞上;
6.坐鍋,倒入少量油,燒熱后淋在肉片上即可。
ys630.coM延伸閱讀
在國外吃奶酪的人是比較多的,在我們國家,東北地區(qū)的內(nèi)蒙古,吃奶酪的人也比較多,但是在中原地區(qū),吃奶酪的人就比較少,但是仍然有人認為,奶酪的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想學習一下奶酪的制作方法,那么為了你能盡快學會,看看奶酪的制作方法以及步驟有哪些吧。
詳細步驟解釋:
一、 溫熱牛奶,將牛奶放入雙層加熱鍋,并緩慢加熱到32攝氏度,加入用牛奶融化后的發(fā)酵劑,并攪拌5分鐘,充分均勻。然后靜置一個半小時,再加入用純凈水溶解的凝乳酶稍加溫到40度,再靜置30分鐘。本階段有個中間加熱的環(huán)節(jié),希望大家不要忘記。
二、 切割凝乳,牛奶經(jīng)過發(fā)酵劑的發(fā)酵產(chǎn)酸、凝乳酶的凝結(jié)作用,這時候的牛奶已經(jīng)成塊了,就要準備切割凝乳,有一個把握切割時機的方法,那就是用手插入凝結(jié)的牛奶塊中,緩緩向上撈起,牛奶塊呈現(xiàn)北方豆腐腦攪動的破裂形狀。這時候你就要抓緊時間了。
切割凝乳,并不是用菜刀來進行的,而是U型刀,工廠用切割柵。如果你實在找不到,你可以想任何辦法,把凝乳切割成2厘米見方的凝塊,在這種狀態(tài)下置放10分鐘。至于用什么方法,開動腦筋去吧!古代的奶酪制造者,可沒有什么現(xiàn)代工具。記住,是2厘米見方的凝乳塊。
三、凝乳攪拌加溫
靜置10分鐘后,你需要輕輕攪拌,是攪拌而不是攪碎!用勺子背,朝一個方向慢慢攪拌10分鐘,半透明的乳清,就會迅速排出。放入一個金屬網(wǎng)籃(目的是隔開凝乳,方便舀乳清)把鍋內(nèi)乳清舀出1/3。拿出金屬籃,慢慢添加熱水,一邊添加一邊攪拌。用5分鐘左右時間,將溫度上升到40攝氏度,然后置放20分鐘,再次攪拌,直到粉碎,就像渣狀。
四、加壓
把這些凝乳碎塊,放到紗布中過濾,并且輕輕擠壓,排除乳清。凝乳連帶紗布,放入盆中,上面壓一塊干凈的重物,可以是加工后的石塊。靜置30分鐘,等待乳塊進一步發(fā)酵。
五、成型
取出變硬的凝乳塊,切割成3-4厘米的長方形,一起放入帶孔的模具,帶孔是為了方便繼續(xù)排出乳清。上方套入一個小的同形模具,放上石塊繼續(xù)加壓。因為這次石塊不能直接壓到凝乳塊上了。這次的加壓,需要1小時。
六、加鹽
取出凝乳塊,正反倒置后重新包裹加壓6-8小時。你是否看到成功的曙光呢?取出凝乳表面噴霧一些醫(yī)用酒精消毒,然后在乳塊表面灑上食鹽,這樣可以防止雜菌。但食鹽一定要衛(wèi)生新鮮的。
七、成熟干燥
這時候,你要把奶酪常溫下(25攝氏度)干燥3天,再用酒精噴灑一便消毒。繼續(xù)存放3-4天。并把奶酪完全密封,存放在5攝氏度冰箱內(nèi)2-3周,等待最后成熟。
奶酪的制作方法,以上就具體作了介紹,奶酪的制作方法,也不是特別復雜,但是要想制作出口味純正營養(yǎng)價值高的奶酪,一定要根據(jù)以上介紹的幾個步驟?進行治療奶酪,這樣才能制造出來的奶酪,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口味更加的純正。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對于水煮肉這道菜是非常的熟悉的,因為現(xiàn)在的家庭條件都變得比較好,都進入到了小康的生活,而不是過去的那一些貧困的生活,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水煮肉的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
主料: 豬里脊肉(150克)
輔料:白菜(50克)
調(diào)料: 雞蛋(30克)胡椒(3克)豆瓣醬(10克) 姜(10克)大蔥(10克)辣椒(紅、尖、干)(5克)花椒(5克)醬油(10克)料酒(8克)味精(5克) 鹽(10克)淀粉(豌豆)(10克)植物油(50克)
1. 將豬里脊肉切片,雞蛋清和淀粉、鹽、味精、料酒調(diào)勻成糊,涂抹在肉片上;
2. 白菜葉、姜洗凈切片,蔥白切段;
3. 將35克植物油入鍋,燒熱,倒入花椒、干辣椒慢火炸,待辣椒呈金黃色撈出;
4. 然后,將辣椒、花椒切成細末;
5. 用鍋中油爆炒豆瓣辣醬,然后將白菜葉、蔥白、姜、肉湯、醬油、胡椒粉、料酒、雞精等調(diào)料放入,略攪幾下,使之調(diào)勻;
6. 隨即放入肉片,再燉,肉片熟后,將肉片盛起,將剁碎的干辣椒、花椒末撒上;
7. 用剩余的植物油燒開,淋在肉片上,使熱油把干辣椒、花椒粉、肉片再炸一下,即可使麻、辣、濃香四溢。
以上這篇文章就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水煮肉的制作方法,相信大家已經(jīng)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了,那么在生活中如果大家有想要做水煮肉的話,就要學習上面的制作方法,還是要注意一些制作的細節(jié)。
我們每天都會吃到大量的,包括一些飯菜等,但是如果每天都吃一些比較傳統(tǒng)的飯菜的話,我們很容易就會感到厭倦,所以說生活需要不斷的新鮮感,在飲食方面也同樣也是,我們應該去學習處飯菜以外其他的食物比如正宗涼皮,要學會做正宗涼皮首先要了解正宗涼皮配料,因為正宗涼皮的配料在制作整個正宗涼皮的過程中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正宗涼皮配料有哪些。
陜西涼皮的做法
1、適量高筋粉加水和成面團。
2、然后把和好的面團放進清水中反復清晰,洗出面粉中的淀粉,洗到出了面筋為止。
3、把洗好的面粉水放入冰箱冷藏室,我一般是放一個晚上,反正時間越長越好。
4、第二天,取出沉淀好的淀粉水,把上面的清水倒去,剩下淀粉湖。稀綢可以自己掌握。
5、燒開水,放好籠屜,放入一個小的托盤,托盤上抹上稍許食用油,然后倒入2-3毫米的淀粉湖,大火蒸5分鐘即可。如果要厚一些可自己掌握,不過皮子薄了更好吃。
6、把蒸好的皮子放到?jīng)鏊校檬州p輕揭下,放到盤中。每層涼皮中間要抹上適量的食用油,一是以防粘連,二是色澤好看。
二、調(diào)料水的做法:
1、小鍋中倒入一碗水,放入少許花椒、大料有2-3粒即可,(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放幾粒茴香籽和孜然籽。沒有結(jié)不用放。花椒、大料就可以了)把這些料煮開入味即可。倒出放涼備用。
三、辣椒油的做法
平鍋中放入一些小紅干辣椒、花椒在鍋中炒香,倒入容器中搗碎,鍋中再入油,把搗好的干辣椒和花椒的末倒入油種,再放入白芝麻,加入少量食鹽,炒香即可。這種辣椒油味道好極了,放在一個容器中可以吃好長時間、絕對不含蘇丹紅。放心食用吧!
四、調(diào)涼皮了
、涼皮切絲,黃瓜切絲,加入醋、鹽、味精、麻汁、麻油、辣椒油、調(diào)料水。這7種材料缺一不可。絕對是正宗的陜西涼皮。愛挑剔的、好吃的朋友,辣椒油和調(diào)料水一定要自己做。
還有一種方法:
1。在面粉里加少量鹽,和成面團,蓋上濕布醒30分鐘左右
2。將上述所得面團放在一大容器里,加適量水,開始洗面筋,
在水中不停的揉捏面團,待容器里的清水混稠時,將其用濾網(wǎng)濾到另外的容器里
3。重復重復再重復,直到水不再渾濁,剩下那一下塊黃黃的東東就面筋啦, 在面筋里加點Backpulver抓勻,上蒸屜,足氣蒸20分鐘,晾涼后切片 (pS: 也可以不蒸,用油炸下,然后炒著吃,味道也不錯)
4。然后就是所得面糊啦,讓其靜置分層,一般至少要沉淀3小時,
偶是頭天晚上洗好,第二天才蒸的,面糊沉淀的時間越長,做出的涼皮兒越筋道
5。沉淀完成后,把上面的清水倒掉,用勺子把下面的沉淀攪勻,就可以蒸了。
6。鍋上火入水,待水沸,往模型(有專門蒸涼皮的模子,偶用的是曲奇餅干的盒蓋,效果還可以) 里刷少許油,舀一勺面糊倒入,面糊的多少由個人掌握,喜歡厚一點兒的涼皮兒就多舀一點兒, 反之則少一些,把模型里的面糊蕩勻,讓模型底部均勻的蓋上面糊。然后把模型放入開水鍋中,
蓋上鍋蓋?;鹨恢北3执蠡?,蒸大約5-6分鐘,鍋里的涼皮兒會慢慢的鼓起大泡就好啦
7。在水池中蓄一池涼水,把模型放在里邊漂著。也可以把模子倒置,用冷水直接沖其底部,
這樣效果 要好些, 等涼皮兒完全涼透,表面刷一些油,就可以慢慢剝下了, 按自己喜好切成條就好了。
雖然正宗涼皮配料很多,但是并不代表它的做法就很復雜,其實它比一些家常菜的做法還簡單一點,吃過正宗涼皮的人都會了解正宗涼皮中的配料中含有黃瓜等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蔬菜,所以對我們來說在黃瓜的選擇上要格外的用心,不要選擇一些太過老的黃瓜,這樣不僅在口味上差很多而且營養(yǎng)做出來的正宗涼皮的味道。
冒菜是四川的一道特色美食,好多人都特別喜歡吃冒菜。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熱騰騰,還帶點兒辣味兒的正宗四川冒菜,可以趕走一身的寒冷。感覺非常好。但是,如果不去四川,是不是就不能吃到了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冒菜的配方以及制作方法。
正宗冒菜做法
原料 冒菜的湯就是火鍋湯啦買包四川的火鍋底料用油炒一下還可以加干辣椒大蒜蔥段香料什么的然后加骨頭湯或者清水大火煮開了就是湯了其實和吃火鍋一樣只不過冒菜是簡易版的外買式火鍋把菜一起冒了吃碗里分別盛滿了各種“菜料”豬血、墨魚片、海帶片、白筍片、涼粉、土豆片、蓮藕片、白粉條、黃粉條、萵筍、萵筍葉、馬蹄、韭菜桿片、菜花、粗豆芽、細豆芽、大白菜、豆皮、生菜、香菇片、草菇片?6?7?6?7 做法 菜油煉熟然后冷卻加入火鍋底料、干辣椒、花椒、豆瓣、茴香、八角、白糖用小火翻炒至油變紅加料酒和白水或者高湯熬10分鐘后加入各種菜常用的那些配菜土豆片藕片花菜粉絲米豆腐海帶豆芽菜萵筍片木耳、空心菜、血旺毛肚、翅尖、鵝腸火腿腸午餐肉等再放入油底料紅油雞精味精鹽蔥花蒜蓉香油和勻即成。
底料辣椒、麻椒、花椒、豆瓣醬、姜、蒜、冰糖、醪糟、豆皷、香葉、孜然、草果、香果、白芷、甘菘、丁香、八角、回香.砂仁.三奈、料酒。牛油豬油植物油的混合油。就是用中藥和各種調(diào)料配出的湯汁燙熟的菜。 葷菜 兔腰50克、毛肚50克、鱔魚50克、豬環(huán)喉50克 、午餐肉50克、鴨腸30克 素菜 藕片80克 、萵筍80克、冬瓜50克 、香菌50克、豆腐干50克、白菜80克、花菜50克、青菜頭80克 調(diào)料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所介紹的冒菜的配方以及制作方法。愛吃冒菜的朋友們,就可以在家里參照以上介紹的方法自己進行制作了。當然,必須記住的是,配方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做好配方,才能做出美味的正宗的四川冒菜。
一鍋美味的鹵菜,其美味的秘訣就是那道鹵湯上面,要知道很多的菜都能制成鹵菜,葷的、素的、豆制品等等,而現(xiàn)在用作于鹵湯的調(diào)料,大部份用的都是中藥香料,要知道香料有著濃烈芳香味,因此能夠去除食品原料的腥膻味,比較常見的香料有八角、桂皮、花椒、小茴香、香葉,那么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鹵湯的配料及制作方法。
一、萬用鹵汁
(一) 配方:草果1顆,花椒5G,甘草5G,桂皮5G,八角5G,小茴香5G,蔥2根,辣椒2根,姜4片,米酒4大勺,醬油1杯,水4杯,冰糖4大勺
(二) 調(diào)制:
將配料裝入棉布袋中,收口綁緊備用。
蔥拍扁后切大段,辣椒拍扁后切末,備用。
取一深鍋,放入配料、調(diào)味料煮滾即為1份萬用鹵汁。
二、川式鹵汁
(一) 配方:八角25克。桂皮15克。小茴香15~25克、甘草10克、三奈10克、甘菘3~5克、花椒20克、砂仁10克、草豆蔻5克、草果15克、丁香5~15克、 生姜100克 、大蔥150克、 料酒100克 、冰糖350~500克 、味精15克 、精鹽350~500克 、鮮湯5000克、精煉油50克、 紗布袋2個
(二) 調(diào)制:
1、將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等分成兩份,分別裝入寬松的紗布袋中并用細繩扎緊袋口;姜洗凈拍破;蔥連根須洗凈挽結(jié)。
2、將大塊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后放在菜板上輕輕敲碎,再與精煉油一同入鍋,用小火炒至呈深紅色時,摻入500克沸水攪勻,即成糖色。
3、鍋置火上,摻入鮮湯5000克,放入姜蔥,調(diào)入精鹽、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燒沸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時,即成新鮮鹵水。
(三) 需要注意的問題:
1、炒糖色時,必須用小火慢炒,且糖色應稍嫩一些,否則炒出的糖色有苦味。
2、按傳統(tǒng)方法調(diào)制的鹵水通常都不加味精,但由于新鮮鹵水大都鮮味不足,加之人們對鮮味的要求似乎已越來越高,所以在調(diào)制的過程中也可適量加入的味精。需要說明的是,在鹵水中加入味精并不會起副作用,因為味精在160℃以上的溫度中才會產(chǎn)生焦谷酸鈉從而失去鮮味,而鹵水沸騰時的溫度一般不會超過 105℃。
3、鹵水中一般應加入嫩糖色,如此才會使鹵水有回甜味。而加入了嫩糖色以后,便可以不再加甘草。但從藥物性能角度看,甘草有調(diào)和諸味及提鮮的作用。因此,在加了糖色以后,鹵水中仍可考慮加少許甘草。
4、丁香中含有丁香油酚,其味甚濃,使用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調(diào)整用量。一般來說,5000克鮮湯中丁香用量應控制在5~15克之間。
5、用于制作鹵水的大蔥應保留其根須,那樣可使鹵水的味道更香。這可是一位多年制作鹵水的老師傅傳授給筆者的經(jīng)驗。
6、上述鹵水配方中加有糖色,且色呈棕紅,稱為紅鹵,若去掉配方中的糖色便成了白鹵。另外有人愛在鹵水中加入干辣椒,那樣就變成辣鹵了。
蛋撻是一種常見的西式餡餅,在很多面包店其實都是有進行售賣的,并且這樣的小點心也是很多朋友愛吃的。如果家里有烤爐的朋友,其實也是可以自己動手去制作蛋撻的。蛋撻里面軟軟的東西其實就是蛋槳,要想把蛋槳做好,還得是需要一些功夫的,這樣做出來的蛋撻才會更加的具有香味。
蛋撻是什么
蛋撻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臺灣稱為蛋塔,“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的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
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后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松脆之撻皮,內(nèi)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我國香港特區(qū)的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類似蛋撻的食品。有指蛋撻亦是中國17世紀的滿漢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蛋撻的制作方法
方法一
1.將淡奶油、牛奶、糖攪拌均勻,加熱至糖完全融化,放涼后加入蛋黃。
2.加入低筋粉,攪拌均勻。(蛋撻水完成)
3.把弄好的蛋撻水倒入蛋撻皮內(nèi)至七分滿。
4.裝入烤盤,放入約熱好的烤箱中。烤箱210°,烤25分鐘。
方法二
1、首先將準備好的牛奶、煉乳、白糖放入同一容器中攪拌均勻,然后將其加熱至糖完全溶解。
2、待上步中的食材冷卻后加入蛋黃攪勻,蛋撻水就完成了。
3、將蛋撻水倒入蛋撻皮內(nèi),不要倒?jié)M,防止加熱時溢出。
4、放入烤箱內(nèi)(200℃),烤20分鐘左右就好了。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水煮田雞的配料以及制作方法》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yangshenggaofangzhizuofangfa/">養(yǎng)生膏方制作方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