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桶粽子的做法有哪些?
養(yǎng)生湯有哪些做法。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養(yǎng)生達(dá)人是如何進(jìn)行飲食養(yǎng)生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竹桶粽子的做法有哪些?”,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竹筒粽子比較特色的一種方式了,做出來的竹筒粽子竹節(jié)青翠香氣飄逸,柔韌爽口,所以說竹筒粽子可以說是比較美味的,那么想要自己動手制作竹筒粽子的朋友,可以看看下文的方法介紹。
做法一、
菜譜簡介 竹節(jié)青翠,米飯醬黃,香氣飄逸,柔韌爽口。
材料
主料:山蘭米500克,豬瘦肉100克,生抽10克,老抽3克,精鹽5克,味精8克,清水500克,精豬油,五香粉少許,新鮮青竹2節(jié)。
做法
1、山蘭米洗后,浸泡半小時,撈起,加精鹽、味精拌勻。
2、豬瘦肉切成0.3厘米厚的肉片,用老抽、生抽、五香粉腌制,熱鍋過油,將肉片翻炒至熟,出鍋待涼后,切成0.3X0.3厘米的肉粒待用。
3、取新鮮青竹(節(jié)距較長為好),每節(jié)鋸開一端,洗凈晾干,用精豬油抹拭竹筒內(nèi)壁,將調(diào)好味的山蘭米同瘦肉??貏?,分兩等份加進(jìn)兩節(jié)竹筒里,入適量清水(每簡約250克),然后,用干凈布條捆扎封堵竹筒口,放進(jìn)200度的電烤爐中烤約半小時至熟,關(guān)電源繼續(xù)在爐中鋦干。
4、取出成熟的竹筒飯,解除布條,鋸成若干小段(每段長6厘米),擺放盤中上席。
做法二、
材料
生竹筒肉1袋,紅、綠椒適量,油菜1棵。調(diào)料精鹽1/2小匙,白糖1/2小匙,水淀粉適量,色拉油2大匙。
1、將竹筒肉一分為二,擺在盤內(nèi),入蒸鍋蒸5分鐘取出;油菜焯水;紅、綠椒切粒,備用。
2、鍋內(nèi)入2大匙油燒熱,加清湯、精鹽、白糖,燒開后用水淀粉勾芡,淋在竹筒肉上,撒上紅、綠椒,點綴焯好的油萊即可。
做法三、
材料
大米300克、臘肉1小塊、小個土豆1個、紅棗若干、玉米少許、鹽、油
做法
1、大米提前一點洗干凈,稍泡一會兒。
2、臘肉洗干凈后,和土豆分別切小塊和丁。
3、取一半的大米,和臘肉、土豆一起拌勻,拌的時候加少許鹽。
4、竹筒內(nèi)抹一層薄油,放入拌好的大米。
5、玉米撥成粒,紅棗洗凈,也一起放入竹筒內(nèi)。
6、加入適量水,跟平時煮飯差不多,水高出1厘米左右。
7、放入蒸鍋,大火蒸45分鐘即可。
ys630.COm精選閱讀
粽子,是每次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都會吃的一種食物,端午節(jié)也是屬于我們中國一種比較旺盛的節(jié)日,是我們中國每年都要過的,這個時候必須要吃粽子,但是粽子 的口味有很多種,粽子有肉味的粽子,還有的人在包粽子的時候戲用赤豆來做這個粽子,赤豆粽子就是用赤豆來做成的,那么赤豆粽子的做法有哪些?
做法一
首先選擇上好的圓糯米,(糯米有兩種,長糯米不適合包粽子,因為沒有圓糯米粘性足,口感糯)。然后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可以放些紅豆、紅棗等等。。
這里用到的是粽子葉,而不是蘆葦葉,如果初次包粽子,粽子葉是首選,蘆葦葉比較窄,要用好幾片才能包一個粽子,新手包這樣的粽子就會手忙腳亂,而粽子葉頁面寬大,只要一片就可以包完整個粽子。
滿滿地填上餡料,填到溢出來的樣子,這樣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餡料充滿整個粽子。
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卷起來。
示卷到最后的樣子,留一點尾巴。
最后尾巴全部卷起來,用大拇指壓住。
最后把卷起來的那一面對折過來。
用棉線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來,捆好不散開就可以。
煮粽子最好用高壓鍋,煮的快,放入粽子8分滿,加入8分滿水,煮1個小時左右即可。
做法二
1、糯米洗凈后泡3個小時。
2、粽葉用熱水燙過洗凈瀝干。
3、粽餡的調(diào)味:喜歡吃什么就包什么,咸的要先腌入味。
4、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繩扎緊。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
5、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jìn)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6、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小火煮2個小時左右即可。(其實時間長短關(guān)鍵是看你包的粽子的大小)
如果要想做這個赤豆粽子的話,就可以按照這樣的方式來制作,制作赤豆粽子的時候最好是將赤豆先泡制一下,這樣之都才能煮軟,吃的時候也更加的好吃,吃赤豆粽子的時候里面還可以添加肉類,最好是臘肉,赤豆臘肉粽子比較好吃,里面還可以調(diào)節(jié)一些好吃的調(diào)料。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xí)俗,每到端午節(jié)我們就要包上一鍋香甜的粽子來過節(jié)日,粽子還有咸口味的,我們沒食用過的人會覺得有點不懂,我們北方我知道的就是以甜粽子為主,它是由糯米制作而成的,那么紅棗粽子的做法是怎樣的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制作過程。
主料:糯米 紅棗
輔料:白糖 橄欖油
1.粽葉放入開水中燙軟,撈出后用清水洗凈,用剪刀將前面帶徑的部分剪掉
2.糯米用清水泡3-4小時后撈出洗凈控干水份,加適量白糖、橄欖油拌均勻
3.處理好的葉子卷成漏斗狀,加糯米至漏斗的一半,放入去核的紅棗
4.再放一把糯米覆蓋紅棗
5.將粽葉往一個方向疊去,完全包裹糯米
6.反折成三角形狀,用棉線捆綁結(jié)實
7.依次包好所有粽子
8.將粽子放入電壓鍋中,加水至粽面
9.煮至3-4小時即可
煮粽子的水一定要沒過粽子面,這樣才不至于下面的粽子熟了,上面的粽子還雜生米。
棉繩一定要捆綁結(jié)實,不然一煮繩子會松開,米就會撒一鍋
看著以上的制作方法是不是很簡單呢,如果是第一次動手包粽子的話那可有的學(xué)了,因為如果新手包粽子別看說的方法很輕松實踐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俗話說看事容易做事難就是這個意思,紅棗粽子的做法介紹完了,后面的工作要靠自己完成哦,祝馬到成功!
很多人說牛的身上全是寶,意思是牛身上幾乎都有on個,最好吃的地方就是牛排和牛腩,我個人比較喜歡吃牛腩,因為牛腩吃起來口感滑膩,并且牛腩上含有的并不全是脂肪,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到底牛腩怎么做,才能更養(yǎng)生更好吃呢,下面我來介紹一下牛腩的支竹牛腩做法。
將牛肉(牛腩)洗凈切成大塊,冷水入鍋煮沸后,去血水,清水洗凈。鍋內(nèi)加適量調(diào)和油燒熱后,爆香姜片。
放入牛肉炒至牛肉微微出油,加入適量的生抽。老抽、料酒一起炒勻炒香。再加入生姜、豆豉、顆粒胡椒、陳皮、甘草、八角、黃片糖、加入少量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燉至牛肉(牛腩)八-九成酥爛,我煮了90分鐘。(或者放入電子高壓煲內(nèi)壓約30-40分鐘)
轉(zhuǎn)開中火,將支竹放入鍋里,和牛肉(牛腩)一起煮軟,我煮了30分鐘,直至支竹吸收牛肉汁變的軟綿。開大火收濃湯汁即可裝盤上桌。
小帖士:天冷時就裝入砂鍋內(nèi),暖暖的,非常有特色的一道煲仔菜,牛腩酥爛香糯,支竹充分吸收了牛腩汁后,加上本身的腐竹香味,非常好吃。2、牛肉(牛腩)飛水時要冷水入鍋煮沸,如果用開水下鍋的話 牛肉一下子“緊老”,將不易做出軟嫩的效果。
支竹牛腩的做法比較簡單,采用的材料也比較便宜并且支竹和牛腩一起燜煮,支竹吸收到了牛腩的香味后,味道更加的香韌,口感也比較鮮嫩滑爽,支竹燜牛肉,補虛養(yǎng)身補血,是秋季養(yǎng)生的一個佳肴,在寒冷的冬季,做上這么一道佳肴,療養(yǎng)身體,補血補氣,你學(xué)會了嗎。
臘肉粽子其實比較營養(yǎng)美味的一種餡料的粽子,臘肉的風(fēng)味又是比較獨特的,所以將其做成粽子更美味健康,而下面就是具體介紹的制作方法,煮好的粽子放涼之后吃更加有味道。
一、方法/步驟
主料糯米500g臘肉230g
1. 糯米用清水泡8~12小時,粽葉也用清水泡2~3個小時
2. 臘肉用沸水煮3~5分鐘,去除表面油脂和臟污。
3. 泡好的糯米用清水洗凈后加入老抽和生抽攪勻。
4. 將煮好的臘肉切小塊備用
5. 取兩片粽葉疊加,在粽葉的中間點將粽葉卷成筒狀,填入2/1的糯米,用勺子壓實
6. 放入2小塊臘肉,肥瘦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把握。
7. 填滿糯米,壓實后用粽葉包好,纏緊棉線
8. 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蓋上蓋子,大火水燒開以后,轉(zhuǎn)小火慢慢煮2~3個小時。時間到后關(guān)火燜1個小時,撈出晾涼后就可以吃了。
二、注意事項
粽子煮好后不要馬上趁熱吃,放涼一會吃會更黏更勁道哦。
黑米粽子大家有吃過嗎?其實黑米具有很好的補氣補血的效果,所以用黑米做的粽子其實保健價值更高,但是也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但是要注意如果患有一些胃病腸胃疾病的人要少吃粽子。
一、制作方法
1黑糯米因為粘性不足,所以要加白糯米增加粘性,添加的量隨意,我用的白糯米與黑糯米約1:1的量。黑糯米洗凈,浸泡4小時。白糯米洗凈浸泡4小時。將白糯米與黑糯米混合備用。
2取3—4張?zhí)幚砗玫聂杖~,卷成漏斗狀,放上糯米,直到與漏斗邊緣齊平。包成粽子。將粽子放入煮鍋中,放足量的冷水,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煮1.5小時即可,關(guān)火后不要急于拿出粽子,繼續(xù)燜1、2個小時更好。
二、包粽子
1、取三張粽葉疊放,光滑面向上,從粽葉根部卷成漏斗狀。
2、將需要包進(jìn)去的原料填滿漏斗,用勺子壓平。
3、將上部多余的粽葉翻下蓋住糯米并壓緊。
4、左手拇指與中指分別將兩側(cè)向下壓緊包裹住漏斗兩側(cè),前端用右手整出尖角;
5、將前端重疊的粽葉向后側(cè)繞。左手拇指壓緊漏斗頂部。
6、再繞回前側(cè),壓緊。
7、將棉線一端捏在左手中固定,另外一端繞在粽子上幾圈,將粽子扎緊。
8、剪掉最后多余的粽葉,粽子即包好了。
三、吃粽子注意事項
1、包粽子要用棉繩,不要用那種塑料的包裝繩,有毒,經(jīng)過高溫水煮后對身體有害。煮粽子的水量要寬,如果中途發(fā)現(xiàn)水消耗的比較多,可以向鍋中添加開水繼續(xù)煮,一般上汽后再煮一個半小時就可以了,煮好的粽子不用撈出,關(guān)火后浸泡在水中燜一段時間可以使粽子吃口更軟糯。
2、煮好的粽子如果吃不完,可以在冷卻后放到袋中放冰箱冷凍室,吃的時候拿出直接蒸或是煮熟就可以了,味道是一樣的。
鮮肉粽是最常吃到的粽子,鮮肉味自然是最受歡迎的,軟糯的味道一直讓很多人無法抗拒,但是鮮肉味的粽子做法也要講究,而且要注意粽子不能夠一次性吃過多一面,影響到消化。
一、粽子,以嘉興粽子最著名,但是湖州粽子卻是最好吃,最受歡迎的,尤其是湖州的鮮肉粽,外層粽葉,以大量清水一張一張極耗人工刷洗。米飯則選用口感特別綿密軟嫩,并以50年傳承口味醬過的圓糯米包粽,內(nèi)餡則是用上選的五花肉,剔除不好的肥油再經(jīng)過腌浸的程序,與生米包里起來入水煮約二個半小時左右,方可起鍋。
二、制作要領(lǐng)
1 安徽伏箬3張,經(jīng)水煮沸回軟,洗凈瀝干。糯米100g淘洗清潔,晾干水分,加入適量白糖、精鹽和特鮮醬油拌勻。
2 豬后腿瘦肉60g按橫纖維分別切成“兩精一肥”長方形3小塊,加入適量精鹽、白糖、燒酒,反復(fù)搓擦,使調(diào)味品充分進(jìn)入肉內(nèi)。
3 將箬葉疊攏,放闊接長,在總長度的2/5處折轉(zhuǎn)成漏斗狀,放入糯米40g,將肉按精、肥、精的次序橫放在米上,再蓋上糯米60g鋪開,隨即把長出的部分箬葉折轉(zhuǎn)覆蓋,包成四角矮壯長方的枕頭形,然后用繩草捆扎定形。4 下沸水鍋中,水量以超出粽子10%為度,上面加物壓實,先用旺火燒煮2小時,再添加清水煮沸,撇去浮油起鍋。
三、營養(yǎng)成分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其性味甘溫,有健脾暖胃、補中益氣的功效?!侗静菥V目》中稱糯米能“暖脾胃,止虛寒泄痢,縮小便,收自汗,發(fā)痘瘡?!泵⒎N過后,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端午吃糯米粽子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
糯米含有高質(zhì)量的淀粉質(zhì)和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素等營養(yǎng)成分。但是糯米含的蛋白質(zhì)較少,并且十分缺乏賴氨酸、色氨酸,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鈣含量較高但不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將糯米包上餡料制成粽子,搭配食用,則可以避免營養(yǎng)不全面。
竹笙也叫竹蓀,是一種名貴的菌類食材,其形狀非常的有特色,主要產(chǎn)自竹林等潮濕環(huán)境。竹蓀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長期食用能夠起到補足氣血,而且,竹蓀的味道鮮美,非常適合用來煲湯,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竹笙煲湯的做法吧,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wǎng)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xì)致潔白的網(wǎng)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蓀營養(yǎng)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一、竹蓀蘿卜湯
材料:竹蓀80克,香菇4朵,蘿卜、胡蘿卜各320克,瘦肉1 60克,姜2片。
調(diào)料:鹽適量。
做法:
1.所有材料洗凈,竹蓀用水浸軟后切段;香菇浸軟后去蒂;蘿卜切塊;瘦肉氽燙后再洗凈。
2.煲滾適量水,下所有材料,煲滾后改小火煲2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
香菇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既符合天然、綠色、健康的未來全球飲食發(fā)展趨勢,又有排毒、養(yǎng)顏、養(yǎng)生的現(xiàn)實意義,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泡發(fā)香菇的水最好不要。
二、竹蓀排骨湯
原料:
排骨300克,干貝3個,香菇5朵,冬筍1根,竹蓀約10根,蛤蜊約10粒,鹽1/2茶匙
制法:
1、香菇以水泡軟,洗凈捏干水分,去蒂切半;干貝以水浸泡約30分鐘;冬筍剝除外殼,切除老皮,切片。竹蓀以水泡軟,洗凈后切斜段。
2、排骨洗凈,以熱水氽燙后撈起,鍋中另燒約6杯水,燒沸后加入排骨及干貝以小火燉煮約40分鐘。
3、再加入香菇、冬筍及竹蓀,繼續(xù)煮約20分鐘,加入蛤蜊,待蛤蜊張開后加鹽調(diào)味即可。
竹笙魚肚羹,相信很多人都愛吃吧,但是在這些美味食物的制作上面,大多數(shù)人會糾結(jié)于她的做法,而且也會嫌麻煩,而很少動手制作,不過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所介紹的簡單竹笙魚肚羹的做法。
做法一、
1.先將精鹽、白砂、生油、生抽、燒酒各少許和適量生粉拌勻,調(diào)開成腌料。荸薺粉用清水調(diào)開成稀糊狀,作芡漿,備用。
2.雞蛋去殼,攪勻成蛋漿,備用。
3.蔥和生姜分別用清水洗干凈。蔥去須根,切段。生姜刮去姜皮,切4片,備用。
4.魚肚用溫水浸軟,泡凈油膩,再用清水洗干凈,切成小粒狀。然后用生姜和蔥段起鍋,濺下少許燒酒,續(xù)下適量清水,放下魚肚粒,煨煮15分鐘左右,撈起魚肚,稍壓干水,備用。
5.揀選新鮮草菇,切去菇腳,切粒狀。放入滾水中稍滾片刻,撈起,備用。
6.火腿用溫水洗干凈,切小粒,備用。
7.竹笙用清水浸透,洗干凈,切度,備用。
8.冬瓜去冬皮、冬瓜瓤、冬瓜仁,用清水洗干凈,切成粒狀,備用。
9.瘦豬肉用清水洗干凈,抹于水,切成小粒狀,加入腌料拌勻,使腌入味,備用。
10.瓦煲內(nèi)倒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放入魚肚和火腿,繼續(xù)煲至魚肚稔,再放入瘦豬肉、冬瓜、草菇和竹笙,滾片刻,以少許精鹽調(diào)味,即成。
做法二、
材料
魚肚,蝦米,香菇,冬瓜,豬肉,姜片適量,鹽適量,生粉適量,料酒適量,生抽適量,生油適量,馬蹄粉適量
1.魚肚及蝦米用清水浸軟。
2.香菇用清水浸軟后切粒。
3.冬瓜去皮洗凈后切粒。
4.豬肉洗凈后切粒,然后用適量鹽、生粉、料酒、生抽、生油腌制2小時。
5.鍋內(nèi)放少量油,燒熱加入蝦米爆香后將碟備用。
6.水燒開后加入姜片,然后加入魚肚、蝦米、香菇、冬瓜及豬肉粒煮15分鐘。
7.然后加入馬蹄粉水調(diào)成羹狀,再加入適量鹽調(diào)味即可。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竹桶粽子的做法有哪些?》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養(yǎng)生湯有哪些做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