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鵪菜與蒲公英的區(qū)別
養(yǎng)生與運動的區(qū)別。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飲食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黃鵪菜與蒲公英的區(qū)別”,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黃鵪菜和蒲公英相信大家都有見過,混干菜是一種可食用的植物,但是蒲公英不是,但是這兩種植物長得很像,所以很多人平時會傻傻分不清楚,在采摘黃鵪菜的時候誤拿了蒲公英這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要不是蒲公英開了花,部分人根本分不清楚這兩樣植物,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黃鵪菜與蒲公英的區(qū)別:
黃鵪菜
一二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葉倒披針形,頂端鈍圓或急尖,提琴狀羽裂,頂端裂片較兩側(cè)裂片稍大,裂片邊緣有不規(guī)則細齒,無毛或有稀疏細軟毛,花莖上無葉或有1一數(shù)退化至羽狀分裂葉片;總苞長4—7毫米;花冠長4.5—10毫米。瘦果紡錘形,長1.5—2毫米,稍扁,有11一13粗細不等縱肋;冠毛白色,細軟?;ü?—6月。植物體折斷有白色乳汁流出,開黃色花。收載于汪穎《食物本草》形若苦荬,中國江南各地普遍野生,作野菜食用。www.cndadi.net
蒲公英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長,單一或分枝,外皮黃棕色。葉根生,排成蓮座狀,狹倒披針形,大頭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緣或有數(shù)齒,先端稍鈍或尖,基部漸狹成柄,無毛蔌有蛛絲狀細軟毛?;ㄇo比葉短或等長,結(jié)果時伸長,上部密被白色珠絲狀毛。頭狀花序單一,頂生,長約3.5cm;總苞片草質(zhì),綠色,部分淡紅色或紫紅色,先端有或無小角,有白色珠絲狀毛;舌狀花鮮黃色,先端平截,5齒裂,兩性。瘦果倒披針形,土黃色或黃棕色,有縱棱及橫瘤,中產(chǎn)以上的橫瘤有刺狀突起,先端有喙,頂生白色冠毛?;ㄆ谠绱杭巴砬?。生于路旁、田野、山坡。產(chǎn)于全國各地。
以上就是菜譜網(wǎng)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guān)黃鵪菜與蒲公英的區(qū)別,大家現(xiàn)在可能分清兩者了?
ys630.coM延伸閱讀
薺菜和蒲公英其實都是生活中比較多見的植物,兩者在中藥上面其實都具有一定的藥效作用。薺菜對人體會有子宮收縮、止血等作用,而蒲公英對于治療感冒發(fā)燒、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等等都會有明顯的效果。薺菜和蒲公英的區(qū)別還是很大的,外觀來看也是不同的。
薺菜:
①對子宮的作用薺菜有類似麥角的作用。其浸膏試用于動物離體子宮或腸管,均呈顯著收縮,全草的醇提取物有催產(chǎn)素樣的子宮收縮作用。全草的有效成分,能使小鼠、大鼠離體子宮收縮。煎劑與流浸膏均能興奮動物子宮,對大鼠離體子宮(未孕),兔在體子宮(已孕及未孕),貓在體子宮(未孕)都能加強其收縮。用相當(dāng)生藥0.08~0.8克/公斤靜脈注射于子宮造瘺兔,可見子宮收縮加強,肌緊張度及頻率略增;煎劑灌胃(相當(dāng)生藥5.263克/公斤)亦如此。興奮子宮的有效成分,溶于水及含水醇,不溶或極難溶于純醇、石油醚、無水乙醚或無水氯仿。薺菜提取物對未交配過的豚鼠子宮也有較強作用(鮮汁和干藥差不多)。
②止血作用薺菜中含薺菜酸有止血作用。薺菜提取物(含草酸)靜脈注射或肌內(nèi)注射(每次2~3毫升,隔2~4小時1次,每天最多用15毫升)于各種出血病人,有明顯止血作用。對血友病患者,可增加血塊抵抗力,用薺菜煎劑給小鼠灌胃,小量(相當(dāng)生藥0.02克/10克體重)能使半數(shù)以上小鼠出血時間縮短,較大量(相當(dāng)生藥0.06克/10克體重),使多數(shù)小鼠出血時間反延長;用流浸膏揮發(fā)液給小鼠腹腔注射,均有縮短出血時間的作用(用量大較顯著)。兔靜脈注射流浸膏揮發(fā)液可縮短凝血時間。但也有相反的報道。生長在炎熱氣候及撒馬爾汗干燥土壤條件下的薺菜,制成10%浸液,大鼠皮下注射,使血凝時間顯著延長,反而引起出血。10%薺菜提取物0.1毫升,對兔的凝血無影響。
蒲公英:
生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也含有鐵、鈣、維生素B2、維生素B1、鎂、維生素B6、葉酸及銅。具體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葉含水分86%,蛋白質(zhì)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熱量約有108.8千焦。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yǎng)成分。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jīng)。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治熱毒、癰腫、瘡瘍、內(nèi)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瀝澀痛、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鹽堿地中有一種很常見的野菜,黃須菜,黃須菜雖然常見,但是黃須菜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以及膳食纖維,能夠刺激人的胃腸蠕動,有效地幫助消化,黃須菜不管是怎樣食用,對人身體都是有好處的,一般夏季是采摘黃須菜比較好的季節(jié),黃須菜的做法也是很多的,不管是哪種吃法,都是很受大家喜愛的。
幾種農(nóng)村里很常見的野菜,竟有這么多的功效
1:車前草
車前草并不只是治尿血,它還有有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清熱解毒的功效。沒有什么嚴(yán)重的副作用,腎虛精滑者慎用。
2:黃須菜
黃須菜是一種生長在鹽堿地里的一種野菜。黃須菜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其成分符合人體需要。此外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刺激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孕婦適當(dāng)使用可以促進消化。
3:野竹筍
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nèi)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于治療便秘,預(yù)防腸癌;此外,它的高含量纖維素在腸內(nèi)可以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減少與高血脂有關(guān)疾病的發(fā)病率;
4:獨行菜
獨行菜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菜類,在日常生活中美食分布區(qū)域比較廣泛的,主要是分布在中國的東北浙江華北西南西北安徽江蘇等地,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菜系,在村邊路旁以及田間的也是比較常見的。
5:魚腥草
魚腥草中每百克含蛋白質(zhì)2.2克、脂肪0.4克、多糖6克、鈣74毫克、磷53毫克以及揮發(fā)油等。這些物質(zhì)對病灶有一定抑制作用。經(jīng)研究證實,魚腥草對癌細胞分裂最高的抑制率為45.7%,多用于防治胃癌、賁門癌、肺癌等。
食用野菜一定要注意一些事項,還要根據(jù)自身條件有選擇的食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如野芹菜、野蔥、莼菜、灰菜、馬齒莧、槐花、野生小蒜等,都含有可導(dǎo)致過敏的物質(zhì),容易在某些特殊體質(zhì)的人身上,引起過敏反應(yīng)。例如灰菜、馬齒莧、槐花等,吃后皮膚在太陽下暴露,極易誘發(fā)日光性皮炎,在眼瞼、面部、頸部及手臂等部位出現(xiàn)紅腫、瘙癢等癥狀,甚至出現(xiàn)水皰。野生小蒜如果吃多了,會出現(xiàn)咽喉干燥、眼目赤腫等癥狀。
苦麻菜是一種即可食用又可藥用的無毒草本植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叫它苦菜,它具清熱解毒,涼血等功效作用。曲麻菜有時我們坐席會點到曲麻菜,他味道微苦,性寒??梢哉横u或者涼拌吃。它們兩種植物一樣嗎?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苦麻菜與曲麻菜的區(qū)別。
苦麻菜和曲麻菜外觀區(qū)別是:
苦麻菜的葉子為圓狀披針形,表面呈綠色,背面灰綠色。莖為黃白色。常常貼地皮生長。
曲麻菜又名苣荬菜,侵麻菜。其葉子邊緣有刺狀尖齒形,葉片折斷亦有乳汁滲出。莖直立,偏紅白色,中空,具乳汁。
曲麻菜:又名苣荬菜,侵麻菜。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間路旁,春季開花前采挖全草食用,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之功??芍委煾鞣N癰腫、瘡毒。全草洗凈切段焯熟涼拌或蘸醬食之。
葉子像萵苣筍的葉子,比較長 苦麻菜:別名山苦荬、苦菜、節(jié)托蓮、小苦麥菜、苦葉苗、敗醬、黃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葉苦荬菜、燕兒衣、敗醬草、兔兒菜、兔仔菜、小金英、鵝仔菜、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生于山地及荒野,為田間雜草。山苦荬夏秋栽培,必須催芽播種,否則難以保證育苗成功。因山苦荬種子發(fā)芽適溫為15—20℃,超過25℃或低于8℃不出芽。分布于中國北部、東部和南部??嗖酥o之白汁,點瘊子自落。葉子更像是菊花葉子,有深裂,比較花。
苦麻菜的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主治:用于腸癰,肺癰高熱,咳吐膿血,熱毒瘡疔,胸腹疼痛,產(chǎn)后腹痛,痛經(jīng)。
曲麻菜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之功??芍委煾鞣N癰腫、瘡毒。全草洗凈切段焯熟涼拌或蘸醬食之。對于青少年防治青春痘有特殊功效。
在中醫(yī)看來,曲麻菜還是一味清熱解毒、涼血利濕的純天然好藥,它味苦性寒,對付各種外科瘡癰腫毒、內(nèi)科火熱證及濕熱證都有很好的療效,還有中醫(yī)用它治療急性咽炎、急性細菌性痢疾、吐血、尿血、痔瘡腫痛等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吃野菜方面,農(nóng)村的朋友們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不但不用花錢,還能吃到最純天然、最新鮮的,這讓城市的人們很羨慕??!在我們老家,人家常在春夏季到田間地頭上采摘曲麻菜,回來洗凈可以直接蘸醬吃,還有人把曲麻菜涼拌或者包餃子吃。
有不少人會把苦麻菜和曲麻菜搞混,其實兩者還是有區(qū)別的!苦麻菜的葉子為圓狀披針形,表面呈綠色,背面灰綠色。莖為黃白色。常常貼地皮生長。曲麻菜又名苣荬菜,侵麻菜。其葉子邊緣有刺狀尖齒形,葉片折斷亦有乳汁滲出。莖直立,偏紅白色,中空,具乳汁。
雞公煲和黃燜雞都是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美食,這兩種美食中,主要的食材都是雞肉,很多人一般會將雞公煲和黃燜雞混淆起來,認(rèn)為二者是一樣的,其實黃燜雞和雞公煲是有很大區(qū)別的,雞公煲其實是干鍋雞雜交出來的菜品,雞公煲不僅濃香嫩滑,而且不同的地方口味也是不同的。
雞公煲是重慶燒雞公和重慶干鍋雞在外地的雜交變種菜品(原來是這樣)。以濃香滑嫩,入味徹底,形式新穎見長,口味可根據(jù)各地需要可調(diào)整,分微辣、中辣、重辣各味型。
黃燜雞米飯又叫香雞煲,濃汁雞煲飯。屬于魯菜系家常菜品,起源于濟南名店“吉玲園”,是傳統(tǒng)名吃。黃燜雞米飯是山東濟南漢族傳統(tǒng)名菜之一,主要食材是雞腿肉,配以青椒、香菇等燜制而成,味道美妙,肉質(zhì)鮮美嫩滑。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雞公煲和黃燜雞雖然都是米飯加雞肉,但是兩者的區(qū)別還是很大的。首先起源不同,重慶雞公煲,雖然前面有“重慶”二字,卻并非源于重慶,而是因它的創(chuàng)始人“張重慶”而得名。張重慶是上海人,他創(chuàng)立的重慶雞公煲相對來說更符合江浙滬人民的口味。
黃燜雞米飯是濟南的歷史傳統(tǒng)名吃,是地地道道的濟南菜。其次,二者的做法和做出來的味道、色澤也是不相同的。而且黃燜雞米飯相對于重慶雞公煲來說要便宜??傮w來說,雖然二者都是雞肉加米飯,但是除了這方面是一樣的,其他方面是一點也不同。
雞肉的營養(yǎng)價值
1、雞肉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此外,雞肉還含有脂肪、鈣、磷、鐵、鎂、鉀、鈉、維生素A、B1、B2、C、E和煙酸等成分。
2、雞肉鉀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很豐富,因此可彌補牛及豬肉的不足。
3、雞肉比其他肉類的維生素A含量多,而在量方面雖比蔬菜或肝臟差,但和牛肉和豬肉相比,其維生素A的含量卻高出許多。
4、雞肉對營養(yǎng)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jīng)不調(diào)、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yī)學(xué)認(rèn)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5、常吃雞肉炒菜花可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壞血病。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野草其實是可以食用的野菜,抗戰(zhàn)時期人們就是靠著吃野菜挖樹根來解決溫飽問題的。蒲公英就是以中國可以食用的野菜,在春天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地里挖蒲公英,回家蘸醬、蒸菜或者涼拌。下面給大家說下蒲公英蒸菜的好處,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知識。
一、蒲公英的“三不喝”
1、陰寒證者不喝
陰寒患者的身體不會出現(xiàn)發(fā)熱的情況,病程長體質(zhì)差,這個時候如果使用性寒的蒲公英來進行治療,病情得不到好轉(zhuǎn)反而會出現(xiàn)副作用,身體體質(zhì)變差食欲也會下降。
2、冷涼后不喝
炎熱夏季,大家都喜歡喝冷的東西,但是蒲公英泡水要喝溫?zé)岬?,放涼之后最好不要再喝,否則可能引起腹瀉等不適。
3、過敏不宜喝
服用蒲公英煎劑、蒲公英酒浸劑后,個別人會出現(xiàn)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yīng)。自身對蒲公英過敏的人最好慎用。
二、蒲公英的“七大好處”
蒲公英泡水喝的治病方子
想要通過蒲公英來令身體恢復(fù)健康,那么首先我們就應(yīng)該弄清楚不同疾病所需要的用量還有搭配的藥材都是不一樣的。具體的如下:
1、慢性胃炎:將蒲公英葉子還有豬肚清洗干凈之后用水燉煮,豬肚軟爛之后服用,每天服用兩次就可以了。
2、傷風(fēng)感冒:將蒲公英葉子、防風(fēng)、大青葉準(zhǔn)備好,然后用水煎服,能夠很好的令身體恢復(fù)健康。
3、上消化道出血:將蒲公英葉子還有地榆清洗干凈之后曬干,然后研磨成為粉末用水沖服。
4、痔瘡出血:將蒲公英葉子還有地榆清洗干凈,烘干之后研磨成為粉末,需要服用的時候用生姜以及大棗熬煮的湯送服。
5、肺膿腫:將蒲公英以及魚腥草還有桔梗放入鍋中煎煮,服用藥液,也可以適量的加入一些白糖調(diào)味。
6、各種炎癥:將蒲公英葉子和金銀花一起準(zhǔn)備好,然后用水煎煮之后留下藥液;將藥液用來熬粥,每天服用兩次,連續(xù)服用五天身體就能夠很好的恢復(fù)健康了。
7、黃疸型肝炎:將蒲公英葉子還有大紅、茵陳準(zhǔn)備好,然后用水煎煮熬成粥,起鍋之前計入白糖,攪拌均勻之后溶解就可以起鍋了。
蒲公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植物,它的功效表現(xiàn)在能泡茶,能做飲食用,在一定的藥用價值上,它具備一定的藥用功效,很多朋友不知道蒲公英是不是能炒制,如果炒的話炒蒲公英和不炒區(qū)別在哪里,有哪些事項是需要注意的,幫助大家更好了解蒲公英的食用注意事項,下面的文章就專門為大家說說!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jié)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fēng)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的葉子可生吃,其苦味與味道強烈的油和醋相混合時會產(chǎn)生一種不錯的味道,蒲公英不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蒲公英炒肉絲具有補中益氣解毒的功效。
蒲公英的價值
生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也含有鐵、鈣、維生素B2、維生素B1、鎂、維生素B6、葉酸及銅。具體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葉含水分86%,蛋白質(zhì)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熱量約有108.8千焦。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yǎng)成分。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jīng)。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治熱毒、癰腫、瘡瘍、內(nèi)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瀝澀痛、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相信大家對蒲公英有相對了解了,蒲公英的藥用價值明顯大家可以食用!
單身時吃得隨便點可能還沒什么,但如果有了家庭特別是有了孩子就千萬不能再忽視飲食了,再忙也應(yīng)該讓孩子把營養(yǎng)跟上,其實蒲公英陷菜餅子的做法特別的容易,難能可貴的是它的營養(yǎng)也特別的豐富。
2、去根部,用熱水燙5至10分鐘。再用涼水浸泡20分鐘。
3、這時,玉米面稱重。700克。
4、倒入400開水燙玉米面,慢慢的加入。再扎入50克涼水。揉成玉米面團,醒15分鐘。
5、準(zhǔn)備陷,蒲公英反復(fù)清洗干凈剁碎,大蔥切碎,放進盆中,依次放花生油,豬油,鹽,十三香,醬油,拌勻。
6、玉米面,蒲公英陷,一碗清水,放在案板上,開始包菜餅子。
7、手上沾水,取玉米面在右手上攤一個圓片。
8、左手用勺子盛陷,放在玉米面上,陷要多些。
9、左手再次沾水,輔助右手一起包菜餅子。
10、熱鍋涼油(要小火哦),把包好的菜餅子放入平底鍋中。大火10分鐘,轉(zhuǎn)小火10分鐘。
11、出鍋之后,放在吸油紙上涼涼。
12、擺盤。
13、再配上一杯蒲公英水喝,嗓子眼很舒服哦。
14、這是煮蒲公英的水,放在冰箱里,喝時可以放點冰糖。清熱解毒,我喜歡。你也可以試試哦。
由于都市生活的繁忙,許多人都不愛下廚,蒲公英陷菜餅子的做法不難,適合每天工作學(xué)習(xí)的人們,在忙碌之后,還能夠享受自己做出的美味。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黃鵪菜與蒲公英的區(qū)別》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養(yǎng)生與運動的區(qū)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