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小吃特色
特色養(yǎng)生。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diào)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有效的飲食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寧夏小吃特色”,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說到寧夏,那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枸杞。確實,寧夏的枸杞非常的出名。其實除了枸杞這種中藥,寧夏還有很多的特色小吃。很多人來到寧夏,可能并不習慣寧夏的高溫天氣,但是這里的小吃和水果,卻可以讓大家大飽口福。下面這幾種寧夏小吃,一定可以滿足大家哦。
羊肉臊子面,在銀川的大街小巷比較常見。羊肉臊子面做工考究,面條用優(yōu)質(zhì)小麥面粉為原料精制而成。臊子湯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豆腐、花椒、精鹽、料酒、姜、蒜、醬油、香菇、土豆、西紅柿、青椒、醋、蒜苗、韭菜、蔥、黃花、木耳、辣椒油等。食用時,面條在開水鍋內(nèi)煮熟,撈在碗里,舀入臊子,吃起來酸辣可口,湯鮮味美。
粉湯水餃,粉湯水餃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餡水餃、涼粉、菠菜、木耳、黃花、西紅柿、炸土豆片、香菜、蔥、姜、蒜、精鹽、味精、醋、植物油等。吃起來湯鮮味香,別有風味。過去常見于街頭攤點,現(xiàn)在多用于宴席。
燕面揉揉,開始時僅在固原地區(qū)盛行,現(xiàn)在寧夏各地都有制作和供應(yīng),多用于涼菜上桌。燕面揉揉制作原料主要有莜麥、韭菜、菠菜、蒜苗、精鹽、醋、油潑辣椒、油潑蒜泥、植物油等。吃起來口感柔韌,風味獨特。
燴羊雜碎,寧夏各地均有制作,以吳忠地區(qū)的最負盛名,故又稱吳忠風味羊雜碎。燴羊雜碎制作原料主要有羊頭、羊肚、羊腸、羊肝、羊心、羊肺、羊蹄、蔥、姜、蒜苗、精鹽、味精、紅油、香菜、羊肉湯等。成品紅潤油亮,色澤鮮艷,食之肉爛湯辣,香氣誘人。
ys630.coM延伸閱讀
寧夏銀川分為漢族和回族兩大風格,所以在飲食方面也是會分為不同類型的,最常見也經(jīng)常聽說到的是手抓羊肉,不僅僅肉質(zhì)特別的好,而且肥而不膩,還有清蒸羊肉羊蹄,或羊雜等等各種各樣羊肉的做法,另外還有很多的,美食是需要我們?nèi)ネ诰蚱穱L的,尤其是在不同的地區(qū),會有不同的特色,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guān)于寧夏銀川去哪里吃才是最好的。
銀川的飲食分為漢族和回族兩大風格,漢族飲食以西北菜為主;回族飲食則以清真餐為主,融合了中原傳統(tǒng)和穆斯林的雙重風味,其中最著名的是手抓羊肉,不僅肉質(zhì)好,而且鮮嫩不膻,肥而不膩。其它還有清蒸羊羔肉、羊蹄、燴羊雜碎、丁香肘子等以及各式回族小吃。
銀川街頭的清真餐館很多,通常里外都刷成綠色,辨識度很高。興慶區(qū)的新華街、中山街以及湖濱街上都匯聚了不少回族風味特色餐廳。
除此之外,銀川還是個燒烤天堂,在寧夏牛街、南門廣場商圈、寧夏大學(西夏區(qū))、火車站附近的燕寶花園、康居A區(qū)、西花園、良田路等地入夜后也都有很多燒烤大排檔,場面十分熱鬧。
貼士
1、在銀川,非清真的飯館數(shù)量較少,并且多半會醒目地標明"漢餐",吃不慣羊肉的朋友可以特別留意下。
2、齋月期間,白天營業(yè)的餐館數(shù)量會相對減少,外出覓食的朋友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餐廳推薦
1、迎賓樓
銀川的老字號清真飯莊,銅鍋涮肉是這里的特色,羊肉吃起來口感好,香嫩不膻。手抓羊脖用鹽水煮、肉嫩鮮香吃起來非常過癮。除了火鍋涮肉,早上還可以來這里嘗一下羊肉泡饃,味道也很正宗。若實在趕時間,早餐、晚飯都沒趕上,那也一定要嘗一下這里自制的五仁冰磚,用量講究,果仁爆滿、奶味濃郁。
銀川市興慶區(qū)興慶區(qū)解放西街11號
2、老毛手抓(鼓樓店)
當?shù)刈畛雒氖肿パ蛉獾曛?,百年老字號清真店,口碑非常好,很多游客都把其作為銀川第一餐的首選,素有"西域第一抓,聞香快下馬"的美譽。手抓羊肉軟爛、夠香夠嫩。油炸馓子、養(yǎng)生枸杞苗、沙蔥、酸辣揪面不僅味道好,口感也不錯。唯一不足的就是服務(wù)時好時壞,得碰運氣。
銀川市興慶區(qū)解放東街93號(近鼓樓)
3、國強手抓(金泰店)
銀川當?shù)赜袃杉沂肿パ蛉獾瓯容^有名,這里就是其中一家。綠色的招牌非常醒目好找,在銀川有很多家分店,其中金泰店的地理位置優(yōu)越,而且離另一家"老毛手抓"店也近,方便選擇。招牌手抓羊肉蘸著醋、蒜汁兒吃,味道鮮美、肥而不膩。辣爆羊羔肉入口鮮辣略帶嚼勁,沙蔥、枸杞芽新鮮又獨特,還有名不虛傳的三炮臺茶,留香時間長,喝過幾碗還有余味。
銀川市興慶區(qū)新華東街金泰大廈4樓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地處我國的西北地區(qū),寧夏處于黃河的上游,和陜西省相接,寧夏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qū),尤其寧夏的旅游景點非常豐富,比如水洞溝、六盤山風景區(qū)、火石寨等等,另外還有西夏王陵以及平羅沙湖等等,這些旅游景點都非常吸引人,除此之外,下列這些寧夏小吃也是值得品嘗的。
寧夏小吃有哪些?
手抓羊肉
提到寧夏,就一定會說到寧夏美食。在骨灰級吃貨眼里的寧夏美食,不僅僅是一道道誘人的美味,本期偵探君為大家準備了6種各具特色的寧夏傳統(tǒng)美食??靵砜纯窗蓗
手抓羊肉是國西北蒙、藏、回、維等民族喜愛的傳統(tǒng)食物,手抓羊肉,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切片后上籠蒸熱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鹽)、煎吃(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
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膻、色香俱全。
回族臊子面
羊肉臊子面是寧夏著名的傳統(tǒng)面食。在首府銀川的大街小巷,處處可以見到羊肉臊子面館。據(jù)說是由唐朝初期的"長壽面"演化而來,成為老人壽辰、小孩生日及其他節(jié)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壽延年"之意。
湯香,是臊子面的主要特色,俗云"吃飯吃湯",意即指此。
馓子
回族一種小吃,用紅糖、蜂蜜、花椒、紅蔥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適量的雞蛋、清油和面,然后反復(fù)揉壓,搓成粗條,捻成面團,搓成或抻成由粗細勻稱、盤連有序的圓條構(gòu)成環(huán)壯物放入油鍋炸至棕黃色即成。在寧夏各地,每逢節(jié)日喜慶,回族婦女同胞便各顯身手,做出圖形各異的多種馓子,點綴節(jié)日氣氛。如今,在許多飯店和早點鋪或菜市場上,馓子也以已成為常見食品,隨時可以買到。
八寶茶
八寶茶,也稱"三泡茶",是居住在古絲綢之路上的的傳統(tǒng)飲料。八寶茶以茶葉為底,摻有白糖(或冰糖)、枸杞、紅棗、核桃仁、桂圓肉、芝麻、葡萄干、蘋果片等,喝起來香甜可口,滋味獨具,并有滋陰潤肺、清嗓利喉之功效。在甘肅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都以"三炮臺"碗泡"八寶茶"招待親友?,F(xiàn)代城市茶館內(nèi)飲八寶茶已很普遍,漢族人也漸漸沾染了這種飲茶習俗。
抄糊餑
炒糊餑是一道西北地方著名小吃,流行于寧夏銀川、吳忠等地。特點是制作方便,配菜豐富,香、辣,嚼起來很有口感。
“糊餑”是一種用烙餅切成餅條的俗稱,又稱“糊餑子”。而所謂炒糊餑,其實通俗的說,就是將這種烙餅切成條狀,加以配料炒制而成的一道主食。
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喜歡吃街邊的小吃,街邊的小吃味道確實也是非常的不錯的,能夠勾起人的食欲,不過街邊的小吃不能夠經(jīng)常吃,偶爾吃一吃換換口味還是可以的。街邊有一些什么樣的特色小吃呢?人們可以先了解清楚,看看到底有哪些特色街邊小吃,這樣更加便于自己今后品嘗。
一、烤面筋
烤面筋是一種傳統(tǒng)特色小吃,具有香辣味,孜然味。主要是將面筋制作成螺旋狀坯料,放置于炭火上進行烘烤,撒上調(diào)料、醬汁即成,那個香,每天放學時都會圍著一群小朋友。
二、鐵板魷魚
鐵板魷魚是一道街邊小吃,是用鐵板把魷魚煎熟后,再用鐵鏟將魷魚切段,然后撒上特制醬做成。其主要原料是魷魚、洋蔥、辣椒面,味道咸辣。鐵板燒起源于日本,已經(jīng)有40年的悠久歷史。鐵板魷魚絕對是夜市上必備的小吃,一元一個大魷魚,絕對價格實惠。
三、臭豆腐
臭豆腐,中國傳統(tǒng)特色小吃,在各地的制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具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特點。南京、長沙的臭豆腐干相當聞名,臺灣、浙江、上海、北京、武漢、玉林等地的臭豆腐也頗有名氣,有臭豆腐的地方滿街都是它的味。
四、烤冷面
烤冷面,是一道常見的地方特色菜肴。發(fā)源地為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油炸烤冷面制作方法簡單,可以用雞蛋,香腸等輔助材料,主要由醬料作為調(diào)味劑。
五、手抓餅--絕對的早餐神器
手抓餅原名蔥抓餅,起源于中國臺灣地區(qū)。2004年在臺灣夜市被發(fā)現(xiàn)并于2005年正式從臺灣引進至內(nèi)地。新鮮出爐后的手抓餅,千層百疊,層如薄紙,用手抓之,面絲千連,其外層金黃酥脆,內(nèi)層柔軟白嫩,一股蔥油與面筋的香味撲鼻而來,讓每個人來不及等待,抓起就吃。
六、煎餅
煎餅果子是天津市的著名小吃。天津人把其作為早點,由綠豆面制作的薄餅,雞蛋,還有馃子(油條)或者薄脆的"馃篦兒"組成,配以面醬,蔥末,香菜,辣椒醬(可選)作為佐料。
七、麻辣燙
麻辣燙是起源于川渝地區(qū)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麻辣火鍋也是吸收了麻辣燙的優(yōu)點改良而來。是川渝地區(qū)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種飲食。
八、米線
中華傳統(tǒng)風味小吃,云南稱米線,中國其他地區(qū)稱米粉,現(xiàn)在很多人都說米線和方便袋一樣,吃一次消化三天,呵呵~想想那個味道,你能忍???
九、涼皮
涼皮是山西,河北,陜西,河南,山東,甘肅等北方一帶非常受歡迎的傳統(tǒng)小吃。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
十、油條--中國最富盛名的早點
說中國的街邊小吃,怎么能丟了油條呢?其起源遠遠早于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至今仍為老少皆喜的小吃。
不同的地區(qū)會有不同的美食,有些地區(qū)是燒烤比較出名,有些地區(qū)是火鍋比較受歡迎,當然也有一些地區(qū)是擁有特色的早餐小吃,這些十分具有特色的早餐小吃,和人們平常所吃的早餐是完全不一樣的,能夠讓人們擁有一次完全不同的早餐體驗。特色早餐小吃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給人們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特色早餐小吃。
1:西安糊辣湯
陜西人民最經(jīng)典的早餐之一,可以說凝聚了陜西小吃的精華。糊辣湯分清真的肉丸胡辣湯和大眾的粉條糊辣湯。在西安,早上穿行在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聞到一口口大鍋散發(fā)出肉湯的香味,聽到賣糊辣湯的師傅用很有特色的陜西話喊著:"糊辣湯、熱饃",看著木勺拉起的湯的線條。這才是陜西人的風情,西安人的生活。
2:漢中熱面皮
漢中熱面皮,是將大米磨碎制成的面皮蒸熟后,用鹽、辣椒、醋等調(diào)味料攪拌,再配以時令蔬菜即可食用的一道美食。漢中熱面皮,口感鮮香麻辣,面皮筋道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3:蘭州牛肉拉面
蘭州牛肉拉面是蘭州著名的風味小吃,享譽全國。蘭州牛肉拉面面的制作的五大步奏無論從選料、和面、醒面,還是溜條和拉面,都巧妙地運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面筋蛋白質(zhì)的延伸性和彈性。
4:武漢熱干面
熱干面與山西刀削面、兩廣伊府面、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并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頗具特色的過早小吃。熱干面是武漢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漢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麻醬、蝦米、五香醬菜等配料,更具特色。熱干面原本是武漢的小吃,因距信陽較近,傳到了信陽之后,成了信陽人的最愛,故有另有信陽熱干面。
5:北京油條豆汁
油條是我國傳統(tǒng)的大眾化食品之一,它不僅價格低廉,而且香脆可口,老少皆宜。油條的歷史非常悠久。我國古代的油條叫做"寒具"。唐朝詩人劉禹錫在一首關(guān)于寒具的詩中是這樣描寫油條的形狀和制作過程的:"纖手搓來玉數(shù)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匾佳人纏臂金"。這首詩把油條描繪得何等形象化??!油條是北京最常見的小吃,一般作早點食用。
6:上海糯米團
糯米團是老上海人的傳統(tǒng)早餐,在寧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攤上,均可以見到這些特色的傳統(tǒng)早餐。糯米搟成薄薄的一張面餅,在上面放點榨菜,夾一根油條,卷成一個團子,就這樣,純正的上海糯米團就完成了。
7:山東煎餅
山東煎餅源于泰山,非常薄,以五谷雜糧為原料制成,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蔥,蔬菜肉類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津津有味。蒲松齡特地為它創(chuàng)作《煎餅賦》,可見對煎餅感情之深。目前泰安煎餅中,以玉珍煎餅為例,發(fā)源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在山東省新泰市,一個非常有名的煎餅之鄉(xiāng)樓德鎮(zhèn),有"中國煎餅第一鎮(zhèn)"之稱號,此地家家會做山東煎餅,堪為傳奇。
8:寧波湯圓
湯圓是寧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jù)傳,湯圓起源于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來有的地區(qū)把"浮元子"改稱元宵。與北方人不同,寧波人在春節(jié)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tǒng)習俗。
9:長沙米粉
長沙米粉不像桂林米粉那么出名,可是有自己的特色,是長沙市民最愛的食品之一 。長沙人喜歡吃米粉,米粉分圓粉跟扁粉兩種,長沙市民大多偏好食扁粉,因為扁粉比起圓粉來優(yōu)勢就是比較容易入味,要知道米粉本身是沒有任何味道的,全靠湯來調(diào)味。
10:重慶酸辣粉
"重慶酸辣粉"是重慶城鄉(xiāng)間廣為流傳的傳統(tǒng)名小吃,主粉由紅薯,紅苕,豌豆按最佳比例調(diào)和,然后由農(nóng)家用傳統(tǒng)手工漏制而成。
很多四川人來說,麻辣11天中穴不能缺少的完了作為了一種主食,在被人們所接受。我們是生活中我們是生活中。最多的麻辣就是麻辣小吃或者一些辣條等。但基本上這些麻辣小吃吃不太衛(wèi)生的。那也沒有那些麻辣小吃是我們平時可以在自己家里自己制作的呢。這兒有一些特色麻辣小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麻辣土豆
食材:
小土豆 辣椒 花椒 孜然
八角 蔥 姜 蒜
做法:
1、小土豆去皮洗凈,在水里泡一會后撈出
2、調(diào)料備好。辣椒,花椒,孜然,八角,蔥,姜,蒜
3、鍋內(nèi)倒入適量油,加入小土豆慢慢炸。
4、炸至金黃色,八成熟撈出濾油
5、鍋中留底油炒香調(diào)料。
6、調(diào)料炒出香味后倒入小土豆,加入鹽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
2、麻辣牛肉
食材:
材料:牛肉200克,豆腐200克,豌豆50克,香蔥2棵,大蒜6瓣,淀粉適量,調(diào)料:食用油30克,辣椒粉1大匙,花椒粉1大匙,豆豉1小匙,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
做法:
1.豆腐去硬皮、硬邊,切成丁,
2.牛肉洗凈切成丁,
3.蔥、蒜洗凈切末,
4.豌豆洗凈,
5.豆豉碾碎后與花椒粉混合,
6.把豆腐丁放入沸水中氽燙后撈出,
7.往鍋里放油,燒熱,先將蔥、蒜爆香,再倒入牛肉炒至半熟,最后加入豆腐、豌豆、辣椒粉、花椒粉、鹽、豆豉、味精翻炒均勻,
8.最后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3、麻辣豆腐干
食材:
豆腐干300g、調(diào)料、食鹽適量、生抽適量、白糖適量
做法:
1.把豆腐干切片,放入耐熱盤中
2.然后放入微波爐,高火3分鐘。然后放入微波爐,高火3分鐘。
3. 放入鹽四分之一羹匙。放入鹽四分之一羹匙。
4.放入熟花椒粉三分之一羹匙。加入芝麻辣椒油3羹匙
5.加生抽適量。將其攪拌均勻。再次放入微波爐,高火1—2分鐘即可。裝盤即可上桌。
4、麻辣豬肉脯
食材:
豬肉餡兒 500g、鹽 1/2 小勺、耗油 1大勺、料酒 1大勺、生抽 1大勺、老抽 1大勺、糖 1大勺、白胡椒粉 1小勺、花椒、油 1小勺、蜂蜜
適量、植物油 適量
做法:
1.將肉餡和調(diào)料按比例拌好,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肉餡兒,知道肉餡兒成團,有粘勁兒。腌制半個小時。
2.將肉餡放到錫箔紙上,然后在肉餡上鋪一層保鮮膜,用搟面杖將肉餡搟薄,大概一到兩毫米左右。ps:請根據(jù)案板和烤盤大小,將肉餡分成合適大小。圖中是250g肉餡兒的量。
3.將烤箱預(yù)熱到190℃或者375℉,撕掉保鮮膜,將搟好的肉餡兒放進烤箱,烤15分鐘,取出烤盤將肉脯兩面都刷上油和蜂蜜。然后正面朝上,送入烤箱繼續(xù)烤10到15分鐘,取出之后剪成片狀,就醬啦。
5、麻辣小龍蝦
食材:
小龍蝦3斤、調(diào)料一袋、香菜兩三根
做法:
1.把小龍蝦好好清洗干凈后待用。先放適量的油炒龍蝦至輕微變色。炒至變色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備用。
2.準備好調(diào)料,我買的現(xiàn)成的,自己兌也可以,三斤用一袋有點辣,四斤也可以。
3.加入調(diào)料大火炒出香味,轉(zhuǎn)小火。轉(zhuǎn)小火后加入水沒過小龍蝦,看著點鍋,收汁裝盤。
4.擺好造型,開吃吧。
pS:
1、炒小龍蝦油多放點。
2、我是買的現(xiàn)成的省事了跟外面一個味兒。
3、好好洗洗小龍蝦,可能出去吃跑肚就是因為洗不干凈。
6、川香麻辣烤肉
食材:
豬肉、豆瓣油( 就是豆瓣醬里面的油~)、干辣椒面 、香油、鹽、花椒粉、胡椒粉、淀粉
做法:
1.將豬肉切成條狀碼好
2.切好的豬肉和調(diào)料拌好
3.拌勻腌制20分鐘以上。
4.烤箱230度預(yù)熱,烤盤鋪錫紙,腌好的肉鋪上去,230度10-15分鐘即可
7、麻辣小魚干
食材:
小魚干300g 、油適量、鹽適量、味精適量、花椒適量、辣椒碎適量
做法:
1. 用清水把小魚干洗凈。瀝干水分備用。
2.鍋里適當?shù)亩喾乓恍┯?,放入備用的小魚干煎制。
3.煎制到小魚干挺實了,翻面再煎。把煎好的小魚干盛出備用。
4.鍋留底油,放入花椒、朝天椒,小火炒香。放入辣椒碎。
5.快速翻炒均勻。放入備用的小魚干。加少許鹽、味精調(diào)味,翻炒均勻即可關(guān)火。
6.出鍋裝盤,即可上桌。
8、麻辣羊肉串
食材:
羊肉半斤左右、孜然粉、辣椒粉、花椒粉、鹽、油適量。
做法:
1、羊肉切拇指大的小塊,用孜然粉,辣椒粉,花椒粉,鹽和油腌半小時后,用沾了水的竹簽子穿起來。
2、烤箱210度預(yù)熱,把肉串放入烤12分鐘左右即可。
9、麻辣雞翅尖
食材:
姜一小塊、芝麻一勺、蒜四瓣、色拉油適量、雞精少許、豆瓣醬一勺、鹽少許、雞翅尖一斤青辣椒(不是青椒哦)六根、干紅辣椒五根、糖少許、
花椒一小把、辣椒面一勺
做法:
1.雞翅尖從尖部有關(guān)節(jié)的地方切斷,這樣更入味、
2.油鍋里先放花椒炒香,接著放豆瓣炒香,然后放切成小塊的辣椒和姜蒜炒香
3.再放切好的雞翅尖,爆炒到水分完全炒干,再加鹽、糖繼續(xù)翻炒幾分鐘,再放辣椒面翻炒
4.最后放雞精和芝麻,翻炒一分鐘左右起鍋,麻、香,辣的雞翅尖裝盤慢用
10、麻辣魷魚須
食材:
魷魚須20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花椒粉適量、孜然粉適量、海鮮醬適量、辣椒粉適量、姜適量
做法:
1.冷凍魷魚須一斤。解凍后開水燙一下,再剪成單根。
2.均勻裹面粉、淀粉、椒鹽。入油鍋炸至金黃色。
3.準備蔥、姜、紅辣椒、蒜薹、麻椒。熗鍋。撈出配料
4.炒出麻辣香味,倒入炸好的魷魚須翻炒。麻辣香脆的魷魚須出鍋。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特色美食,人們到了一座新的城市,那么就應(yīng)該要去品嘗一下當?shù)氐奶厣朗?,假如沒有品嘗當?shù)氐奶厣朗车脑挘敲磿o人們留下一定的遺憾。有些地方的早點小吃非常出名,能夠讓人們享受到一頓非常豐盛的早餐,特色早點小吃都有哪些呢?又應(yīng)該怎么做呢?下面來給人們介紹一些極具特色的早點小吃,以及具體的做法。
一、水晶蒸餃
制作材料:主料:小麥面粉600克,豬肉皮800克。
調(diào)料:大蔥10克,鹽6克,味精5克,醬油10克,料酒10克,花椒粉2克,八角1克,陳皮1克,辣椒(紅、尖)1克,丁香1克,香油25克。
做法:
1、將豬皮刮凈油泥,肥膘洗凈;蔥去皮,洗凈,切成末,備用。
2、將豬皮放入鍋中,加入水、料酒、花椒粉、川椒、大料、陳皮、丁香,用慢火煮熟后撈出,切成細丁,放入盆中,加入蔥末、麻油、醬油、精鹽、味精攪拌均勻,即成餡料。
3、將面粉用七成沸水燙成雪花狀,晾涼,再倒入三成涼水揉勻成團,搓成長條,制成約50克3個劑子,將劑子按扁,搟成圓皮,包上餡,捏成月牙形餃子,即成蒸餃生坯。
4、將蒸餃上屜,用旺火沸水蒸約10分鐘,即可食用。水晶蒸餃的制作要訣:麻油即為香油。
二、籠湯包
原料:仔發(fā)面團750克;豬肥瘦肉400克;豬肉皮250克;生姜10克品;大蔥50克;精鹽3克;胡椒粉3克;料酒15克;醬油25克;蔥姜汁30克;白糖15克;雞精5克;味精5克;香油10克;鮮湯少許。
制法:
1、豬肉皮刮洗凈,切成條,放入清水鍋中,加入生姜、大蔥?均拍破、料酒,用大火燒沸后,撇凈浮沫,轉(zhuǎn)用小火熬至湯汁濃稠,打去料渣不用,調(diào)入胡椒粉、雞精、醬油,待其冷卻后,即成皮凍,切成細粒待用。
2、豬肥瘦肉剁細,放入盆中,加入精鹽、白糖、味精、香油、姜蔥汁及少許鮮湯攪拌均勻,再加入皮凍粒和勻,即成餡料。
3、?將仔發(fā)面團搓成條,下成40個劑子,用手按成中間厚邊上薄的圓形皮坯后,分別放上餡料,再包起收攏,將收口捏成褶皺,即成小籠湯包生坯,放入墊有松針的小籠內(nèi),用沸水旺火蒸約8分鐘,即成。
三、煎包
原料配方(制40只):上白面粉450克,酵種75克,凈豬五花肉500克,豬皮凍200克,醬油50克,紹酒15克,綿白糖20克,味精1克,芝麻25克,姜10克,香蔥500克,食堿7、5克,芝麻油15克,花生油175克。
制作方法:。
1、將姜和香蔥分別切成末。將豬肉洗凈,剁成肉茸,放入盆中,加醬油、味精、綿白糖、紹酒、姜末和蔥末(15克)攪拌。過片刻,加清水150克繼續(xù)攪拌,再放入攪好的豬皮凍末、芝麻油攪勻上勁,制成餡心。
2、 、將面粉(400克)放在案板上(其余作撲面),中間扒窩,加入200克40~60℃熱水,將酵種撒碎放進,揉成面團,用雙層布蓋好。約2小時后,見面團膨脹發(fā)起,將中間扒開,倒進堿水,揉至面團光滑柔潤,搓成長條,摘成面劑40只,在面劑上淋上花生油(25克),拌一下,逐只撳成直徑6、7厘米的圓面皮,放在左手中,將餡心(20克)放入皮子中間,用右手拇、食指捏著面皮轉(zhuǎn)捏折紋,收口后在頂部逐只沾上芝麻和蔥末,成生包坯。
3、 3、把平鍋置爐火上燒熱,倒入花生油(50克)滑光鍋面,將包子由外向里逐圓擺滿。然后,加清水約500克,蓋上鍋蓋,燜至水分基本收干,揭去蓋,倒入花生油(100克),加蓋轉(zhuǎn)動平鍋,煎約2分鐘,揭蓋見包子鼓起,無水氣,包底金黃光亮,即成。特點面皮油潤柔軟,包底金黃脆香,餡心鮮嫩適口。
4、 常見的早點小吃做法大全
四、炸油條
6、 原料:面粉500g;油適量;其它按季節(jié)氣侯。
7、 投料:白礬15克,食用堿10克,鹽8克,30度溫水300克夏季:白凡礬16克,食用堿11克,鹽10克,30度溫水300克冬季:白凡礬14克,食用堿9克,鹽7克,45度溫水325克。
8、 制法:
9、(1)、將礬、鹽、堿(均為粉末狀)放入盆中,慢慢加說,使其全部溶解;加入面粉,用手攪拌均勻,使勁揉至"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靜置約30分鐘后,再揉一次,如此反復(fù)3次,至面團皮光滑潤,具有良好的延深性、韌性、彈性和可塑性;在面團和面盆結(jié)觸的地方抹上油,將面團整理,蓋好,跟據(jù)季節(jié)(冬季要注意保溫)放置約4~8小時。
10、 (2)、在面案上刷一層油,將弄好的面團倒扣在案板上,攤開拉成長方形,蓋上保鮮膜,稍置。(3)將面團整理成約10CM寬、1CM厚的長條,再頂?shù)肚谐?CM寬的小條,然后每兩條對面合上,用筷子順條壓一下,使兩條粘合在一起,用雙手捏住兩頭拉長到26CM,下入旺油鍋內(nèi)炸,勤翻動,見油條鼓起呈金黃色,熟時撈出即可。
五、紅豆牛奶西米露
12、 原料:紅豆沙(可以是街上買的,最好是自己做的)、西米、牛奶、冰糖。
13、 做法:
1、把西米洗好,用熱水泡30分鐘。待用。
2、里放上水,燒開,放入適量冰糖(根據(jù)個人口味)。
3、等冰糖都化開后放入泡好的西米,慢慢按一個方向攪動。
4、當西米煮到半透明,只有中間的小白點的時候,倒入牛奶,放入適量的紅豆沙。在燒開之后就可以閉火了。
六、胡蘿卜蛤蜊粥
原料:粥底1鍋、蛤蜊肉100克、胡蘿卜1根、姜絲5克、蘆筍50克。
做法:
1、粥底煮開,加入,胡蘿卜煮10分鐘。
2、加入泡好的蛤蜊肉、姜絲繼續(xù)煮15分鐘。
3、蘆筍過熱水切丁用少量鹽拌一下,搭配胡蘿卜蛤蜊粥一起吃吧。
特色快餐如今也是變得越來越多,菜色也是越來越豐富,這樣就會出現(xiàn)非常多大家都比較喜愛的小吃,比如說叫花雞,鹽水鴨等,這些菜肴吃起來味道都是非常好,但大家如果是想要自己在家里面制作會比較困難,這個時候就需要掌握制作這道菜肴當中所用到的技巧,才可以做成正宗的味道。
魯菜
山東菜系,簡稱魯菜。
【特色】:選料精細、刀法細膩,注重實惠,花色多樣,善用蔥姜。
【代表菜品】:九轉(zhuǎn)大腸、糖醋鯉魚、爆炒腰花、清炒里脊絲、鍋燒肘子、蔥爆羊肉、蔥扒海參、太公望紅燜雞、鹵煮雞雜、雞絲湯、鍋塌豆腐、紅燒海螺、炸蠣黃,地三鮮等。
蘇菜
江蘇菜系,簡稱蘇菜。
由淮揚菜、蘇州菜、南京菜等組成。
【特色】:制作精細,因材施藝、四季有別,濃而不膩,味感清鮮,講究造型。
【代表菜品】:烤方、淮揚獅子頭、叫花雞、火燒馬鞍橋、松鼠桂魚、鹽水鴨等。
浙菜
浙江菜系,簡稱浙菜。由杭州、寧波、紹興三種地方風味發(fā)展而成。
【特色】:浙菜的四方風味既各有特長,又具有共同的四個特點:選料講究,烹飪獨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細。選料講究,就是做到“細、特、鮮、嫩”4條原則。
【代表菜品】:西湖醋魚、東坡肘子、龍井蝦仁、干炸響鈴、油燜春筍、西湖莼菜湯等。
豫菜
豫菜是中國烹飪文化的一支,也是中原烹飪文化自仰韶文化以來的一個歷史過程的結(jié)果。中原烹飪文化曾長期位居中國烹飪文化的主流,仰韶的彩陶、殷商的大鼎、洛陽周代宮廷的食制、北宋汴京飲食市場的繁華與經(jīng)典書寫了中原烹飪的文明,也是中國烹飪文化形成與發(fā)展的主要歷史過程。鄭州、安陽、洛陽、開封這些古都與歷史文化名城都是中國烹飪發(fā)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寧夏小吃特色》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teseyangsheng/">特色養(yǎng)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