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仲夏節(jié)氣適合的祛濕食譜
夏季養(yǎng)生食譜三款涼菜除燥祛濕。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biāo),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您對四季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兩款仲夏節(jié)氣適合的祛濕食譜”,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夏季一般分為三個部分,每個月份的不同,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仲夏指的是夏季的第二個月,一般是農(nóng)歷五月份,你知道仲夏節(jié)氣應(yīng)該如何去養(yǎng)生的嗎,這個時候氣候潮濕,所以要注意一些祛濕的方法,下面的這些食療方法可以有祛濕的作用,適合仲夏食用。
蕹菜玉米湯
材料:蕹菜500克、玉米粒350克、生姜2~3片。
烹制:
蕹菜洗凈,切碎;玉米粒亦可選急凍的,解凍后用清水洗凈。先把玉米粒和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中火煲10分鐘,放入蕹菜滾至熟,調(diào)入適量鹽、油便可。
功效:蕹菜,俗稱空心菜,廣州人稱為通菜?!赌戏讲荼緺睢份d:“蕹菜如落葵而小”,并稱之為“奇蔬”。章太炎對蕹菜更情有獨鐘,“每逢暑天幾乎不可一日無此君”。它不僅上菜譜且入藥典,中醫(yī)認為其性平味甘,能解暑行水,《廣州植物志》稱它“內(nèi)服解飲食中毒,外用治一切胎毒、腫物和排傷”。以它滾玉米粒雖為一道素湯,但卻味道鮮美,別有風(fēng)味,在盛暑時佐餐既清熱氣又解熱毒。這樣的食療方法可以有解暑祛濕的作用,適合夏季食用,而且還可以有促進食欲的效果呢。
豬肝魚腥草根
原料:豬肝一塊、魚腥草200克、辣椒適量、蔥、生抽、老抽、料酒、淀粉、鹽、糖、胡椒粉
做法:
1.將魚腥草根部摘下來,清洗干凈;豬肝切成片,加一大勺鹽,加水清洗至無血水。
2.肝片加料酒、生抽、老抽、鹽、胡椒粉、淀粉抓均勻;青椒切絲,魚腥草根掐寸段。
3.炒鍋燒熱,肝片下鍋劃散后出鍋, 炒香蔥花兒。
4.下青椒絲翻炒,將肝片兒回鍋,翻均勻后加上魚腥草。
5.加適量糖、鹽、生抽調(diào)味,翻均勻出鍋即可。
豬肝魚腥草搭配具有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之功效。這道食譜清熱解毒去火,適合仲夏食用,而且還可以有去濕氣的效果呢。
兩款適合仲夏節(jié)氣的食譜,小編就介紹到這里,夏季要注意一些防暑降溫的方法,大家要注意根據(jù)自己的體質(zhì)來養(yǎng)生哦,上面的這些食療的方法可以改善體質(zhì),具有祛濕解毒去火的作用,適合仲夏食用,可以讓你安穩(wěn)度夏。
延伸閱讀
每一個節(jié)氣和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養(yǎng)生的方式和方法,而且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呢,你知道梅雨節(jié)氣嗎,這個時候氣溫高,而且濕氣比較重,所以梅雨節(jié)氣要注意的就是祛濕氣了,你知道應(yīng)該如何祛濕的嗎,下面的這些食療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在梅雨節(jié)氣祛濕的哦,來看看這些介紹吧。
1、喝薏米紅小豆粥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yǎng)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jīng)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F(xiàn)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jié),運動量少,脾虛濕盛。
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dān)。這樣的一款食譜可以有去濕氣的作用,而且赤小豆還可以有補心養(yǎng)血的作用,對于身體虛弱啊或者是脾胃不和的情況有改善的作用,還可以祛濕。
2、健脾祛濕湯(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凈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后轉(zhuǎn)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吃什么適合梅雨節(jié)氣祛濕的這個問題,小編介紹了一些食譜,這些食物可以適合夏季食用,而且還可以有祛濕的作用和效果的呢,對于補心養(yǎng)血來說效果不錯,同時也可以預(yù)防中暑,適合夏季食用,可以利尿消腫的同時也可以清熱解毒降火,趕緊試試吧。
春季的到來,氣溫回升,而且人們也感覺到了溫暖。春季分為三個階段,初春,仲春還有晚春,春季如何去保健呢,仲春一般說的是四月份,下面的這些仲春養(yǎng)生的食譜可以試試,可以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
奶油蘿卜湯
功效:養(yǎng)陰補虛、益氣補血,非常適用春季身體虛弱者食用。
白蘿卜250克,胡蘿卜50克,香菜末3克,面粉25克,黃油25克,豬油15克,雞清湯1000克,牛奶200克,鹽10克,芥末、胡椒粉、檸檬汁、味精各少許。做法:將黃油入鍋燒至二成熱,調(diào)入面粉炒成淡黃色,加入牛奶,攪拌成牛奶面漿;胡蘿卜洗凈切小丁,拌上鹽稍腌一下。白蘿卜洗凈切成小方塊,拌上鹽、胡椒粉和面粉略腌片刻,用豬油煸炒,加雞湯。
以文火煮約20分鐘。放胡蘿卜丁稍煮,放入牛奶面漿、胡椒粉、芥末、香菜末、檸檬汁、味精即可。
金針菇蘆筍湯
特點:湯清味鮮,增強人體抗病力。
蘆筍100克、金針菇50克、精鹽5克、胡椒粉0.5克、味精0.5克、蔥花10克、清湯1000克。
做法:蘆筍擇洗干凈,去掉老的部分,切約3厘米的段;金針菇擇洗干凈分別用清湯氽煮,鍋上火注入清湯,放入蔥花、精鹽、胡椒粉燒沸后,放入蘆筍、金針菇略煮,加入味精,淋入幾滴蔥油盛入湯盆中即可。
關(guān)于適合仲春的養(yǎng)生食譜,大家都學(xué)會了吧,方法簡單,而且營養(yǎng)價值還是比較高的哦,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比如說蛋白質(zhì),鈣質(zhì),維生素等等的礦物質(zhì),而且還有養(yǎng)胃養(yǎng)血的作用,這樣搭配食用營養(yǎng)多。
大家都知道的,一到了夏季人們都會感覺到特別容易疲勞,是因為氣溫高天氣炎熱,濕氣重造成的。那么應(yīng)該如何去緩解呢,吃什么可以祛濕呢,下面介紹的這兩款湯品就可以有祛濕降暑的作用呢。
五指毛桃茯苓燉瘦肉
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陳皮5克,鹽少許。
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凈后浸泡片刻;瘦肉洗凈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后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鐘再轉(zhuǎn)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益氣健脾。五指毛桃被稱為“廣東人參”,又有“南芪”之謂,其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利濕舒筋之功,補而不滯。茯苓與五指毛桃合用具有祛濕化滯、健脾開胃等作用。這樣的湯品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有清熱去火的作用哦,是不錯的養(yǎng)生保健的食譜類型哦,而且還可以有保健的功效。緩解乏力是不錯的選擇。
冬瓜老鴨湯
材料:芡實、薏米、扁豆、冬瓜、老鴨、豬扇骨。
做法:芡實、薏米和扁豆洗凈,薏米最好提前浸泡1~2小時;冬瓜洗凈,留皮、瓤和仁,切大塊;洗凈宰好的老鴨,斬塊,汆水撈起;豬扇骨洗凈,斬塊,汆水撈起;將10碗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zhuǎn)文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diào)味飲用。
功效:消暑滋陽、健脾化濕。冬瓜能清熱解暑、生津美容、祛風(fēng)化痰,鴨子幼時濕毒,長大后一身毒氣褪去,反倒成為“涼藥”,兼有補虛功效。冬瓜可以有利尿消暑的作用,而且搭配鴨肉一起食用補充蛋白質(zhì),而且還可以有消暑祛濕的功效。
關(guān)于夏季祛濕吃什么的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了吧,兩天湯品大家不妨去學(xué)習(xí)一下的哦,營養(yǎng)健康,而且HIA可以有去濕氣的作用,很適合夏季食用呢,而且還可以有滋補的作用,大家不妨試試吧。
夏季到了,注意防暑降溫的工作,當(dāng)然在飲食上也要更多的注意一些問題哦,吃什么好呢,吃壞什么具有清熱去火的作用呢,方法有很多,下面的這兩款食譜就是具有祛濕去火的作用的,適合夏季食用。
木棉花燉瘦肉
中醫(yī)認為,木棉花味甘、淡,性涼,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止血的功效,常常用于治療泄瀉、痢疾、咯血、吐血、血崩、金瘡出血、瘡毒、濕疹等疾病。現(xiàn)代研究顯示,木棉花含有豐富的鈣、鎂、鉀、鋅等微量元素,具有抗炎、抗菌、抗癌等作用。木棉花燉瘦肉,具有健脾消暑祛濕的功效,適合夏季保健食用。注意的搭配方法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還可以有起到預(yù)防疾病和增強抵抗力的作用的,同時也是可以有清熱解毒祛濕的作用。
原料:木棉花30克,豬瘦肉250克,生姜3片。
做法:木棉花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一同放入砂鍋,加入生姜及適量清水,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小火熬煮1小時即成。
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清淡不膩滯又富有營養(yǎng),同時又有祛濕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濕,消腫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氣,而生魚能補脾利水。冬瓜對于夏季來說是再好不過的解暑降溫的食材類型了,可以健脾胃去濕氣。
原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洗凈,冬瓜洗凈,連皮切,生魚洗凈,宰凈去鱗、內(nèi)臟,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diào)入適量鹽、油便可,供3―4人用。
上面介紹了兩款適合夏季的養(yǎng)生食譜,大家都學(xué)會了嗎,夏季養(yǎng)生的方法也要注意季節(jié)性,不能隨便亂吃,應(yīng)該吃一些清熱去火的食物,這樣才能讓夏季安穩(wěn)度過的哦。夏季清熱去火的這些食譜大家不妨試試。
夏季炎熱,人們也會感覺很煩躁的,夏季特別是一些沿海啊或者是南方地區(qū)都會有濕氣重的情況,會出現(xiàn)體質(zhì)變差或者是一些身體不適等情況。那么應(yīng)該如何緩解呢,下面的兩款祛濕防病的湯品一定要喝。
山楂扁豆金銀胗湯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鮮鴨胗、臘鴨胗各2個,豬肉200克,陳皮14個、生姜3片。
做法:各藥材洗凈、浸泡,陳皮去瓤;鮮鴨胗洗凈剖開,去臟雜,可不剝?nèi)唭?nèi)金,洗凈;臘鴨胗溫水浸泡,洗凈;豬月展肉洗凈。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調(diào)入鹽便可。
功效:健脾祛濕、開胃消滯。扁豆甘平、性溫,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可用于脾虛有濕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泄瀉。與山楂同用,共湊健脾祛濕、消食開胃之效。這些食材具有去世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有緩解乏力的作用和功效哦,對于夏季出現(xiàn)的煩躁啊或者是脾胃不好等情況是有所改善的呢。
生熟薏米白果豬肚湯
材料:生、熟(即炒)薏米各15克,白果8個,腐竹皮1張,豬肚500克,生姜3片。
做法:生、熟薏米,白果洗凈;腐竹皮浸開;豬肚洗凈、翻轉(zhuǎn),用鹽或生粉搓洗數(shù)遍,再沖凈;適量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zhuǎn)文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diào)味食用。
功效:健脾止瀉、清熱利濕、醒胃。夏季適合喝這樣的湯品具有去燥利尿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有健脾胃的功效和作用哦。
關(guān)于夏季的兩款養(yǎng)生湯品,大家都學(xué)會了吧,其實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哦,可以有清熱去火祛濕的作用,特別是夏季的時候最適合了,可以有緩解疲勞,增強食欲的作用,而且還可以緩解乏力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