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年人身心愉悅的4個妙方
老年人的養(yǎng)生。
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怎么才能作好不同人群的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路上網站小編收集整理的“讓老年人身心愉悅的4個妙方”,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1.常打電話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特里薩說,保持長期的友誼,對維持快樂心情和身體健康大有好處。而僅僅通過打電話與朋友聊天就讓血壓降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此外,每周至少參加一次社交活動的人,思維會更敏銳,并有預防心臟病的作用。
2.回憶過去
每周抽出一些時間,寫下或錄下,甚至是只在心里回憶過去的重大事件。美國長壽中心主任巴特勒說,可以以不同的時間段來撰寫你的人生史:大學時代、新婚之始、職業(yè)生涯、初為人母(父),寫下每個人生階段的勝利、失誤以及對未來的教訓。
3.記錄愉快時光
記錄下愉快的事能夠提神。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顯示,寫下所有值得感激的事的人在未來一周會更樂觀,對他們的生活也會更為滿意。不過,這也不要做得過火。有研究顯示,那些一周寫1次感恩日記的女性,比那些每周3次的人更覺得幸福。因此,要找到適合你的次數(shù),以免讓它成為負擔。
4.多做好事
美國心理學專家索尼婭博士的研究顯示,一天做5件好事能使人變得幸福和安寧。當然,做善事不必事先計劃,一些舉手之勞和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會讓你感到意外的回報。如果你很難每天做足5件好事也不必煩惱,索尼婭博士指出,做到本性善良就有收獲。
ys630.coM延伸閱讀
人老了以后,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就像生活中的一些瑣碎常識,可能就會對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影響。對待這樣的事情,老年人該怎么處理呢?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不良生活事件如親人死亡、家庭不相、人際關系緊張等等,都能使老年人的情緒發(fā)生很大變化,嚴重者甚至可導致自殺。為幫助老年人更好地應付不良生活事件,減緩刺激強度,以利于身心健康,本文介紹幾種有效的方法。
1、回避。太強的心理刺激因素,老人一般都不能承受,可部分回避以減弱刺激強度,如某親人死亡,告知是生病或受傷;或完全回避,避免刺激,如對親人的死亡隱瞞不報。
2、解釋。對已發(fā)生的事予以解釋,以減輕事件的應激強度。解釋時語氣要平淡,不渲染,不夸張,盡可能把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歸咎于自然原因。
3、轉移。不良事件發(fā)生后,可略帶夸張地向老人報告一些喜事,或陪其娛樂、散步、旅游,分散其對不良事件的專注。
4、升華。引導老人從事某件未完成的工作或研究,或為社會、為別人做些好事。
5、宣泄。任何情感或心理矛盾都要適當宣泄,只壓抑,不釋放,會造成生理或心理的損害。找人傾訴是最好的宣泄法,而與同齡者傾訴更好。
6、獲得社會支持。單位、街道、親朋好友的關心和支持,都有助于老人減輕心理應激反應,尤其是家庭、親人的支持很重要。
7、求助于心理醫(yī)生。心理學干預不僅能增加老人的心理承受力和調節(jié)能力,而且也是直接的心理治療,可幫助他們盡快恢復心理平衡。
美國研究人員表示,心理壓力容易對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造成負面影響,而這種影響對老年人產生的不利作用最明顯。這些研究人員在實驗中得出結論稱,老齡化與心理壓力產生的影響一起作用于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使其承受巨大的壓力。
研究人員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免疫專家羅納爾多-加拉塞博士表示:“我們對于老年人在承受較大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其免疫系統(tǒng)受到的負面影響很感興趣,例如,那些早老性癡呆病人的老伴很容易成為這種疾病的又一個犧牲品,因為他們不僅年事已高,而且還因為配偶的患病而受承較大的心理壓力?!?/p>
研究還發(fā)現(xiàn),那些看護疾呆病人的老年人較之其他人在受傷后傷口不容易康復,例如手部劃破一個長3.5毫米的裂口后,老齡看護者傷口恢復的時間較之其他人長9天之多。另外,那些在5年時間里一直服侍癡呆病人的老年人的免疫能力也較之其他人有明顯下降,其患上傳染疾病的機率也大大高于其他人。
研究人員指出,老年人長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加速免疫系統(tǒng)的老化。為了防止老年人的免疫系統(tǒng)過早老化,其家庭成員應該盡最大能力解除老人的心理壓力。就老年人本身而言,他們應該注意多休息、加強營養(yǎng)并參加更多的社交活動,另外家庭成員之間的的親情將非常有利于老年人緩解和克服心理壓力。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養(yǎng)生人群頻道的《讓老年人身心愉悅的4個妙方》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laonianrendeyangsheng/">老年人的養(yǎng)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