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常識雕塑手臂耐肌力
推手臂養(yǎng)生。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鄙鐣陌l(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積極而有效的養(yǎng)生常識是如何進行的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瑜伽常識雕塑手臂耐肌力,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導讀】瑜伽常識雕塑手臂耐肌力,現(xiàn)代生活中有許多人的手臂都是粗粗的,裸露在外面的手臂看起來是那么的顯眼,自我感覺就會不好,那怎么樣才能瘦手臂呢?瑜伽有哪些瘦手臂的動作呢?想知道嗎?那你不妨來看看瑜伽常識雕塑手臂耐肌力吧!
瑜伽常識雕塑手臂耐肌力
簡易鱷魚式
1、採4足跪姿,掌心貼地,手打開與肩同寬,雙腿自然張開,膝蓋與骨盆同寬、觸地位置約在骨盆后方,視線向前看。
2、手肘彎曲,胸口往下沉,使胸口盡量靠近地面但不觸地,腹部用力并收緊肚子后,深吸氣再回動作1.
3、雙手向前,盡量拉伸手臂,額頭也必須要放松,樣子差不多就是嬰兒休息的動作。反復的做1-3大約10-15就好了。
簡易桌式
1、坐姿,手放骨盆后方,指尖向臀部方向,掌心貼穩(wěn)地板,雙腳屈膝與骨盆同寬,腳掌踩穩(wěn)地板,深吸氣挺胸將胸口推高,肩膀向后,視線看向前方。
2、手腳踩穩(wěn)后,臀部向上推高,使大腿、肚子及胸口盡量呈一水平線,下巴微微向下收,吐氣放鬆再回到動作1,反覆做動作1~2約10~15次。
瑜伽常識雕塑手臂耐肌力
牛面手式
1、採盤腿坐姿,嵴椎打直,雙臂盡量朝天花板延伸,掌心相向。
2、右手彎曲至胛骨中央,左手扶右手手肘側拉,讓右手的手臂盡量的靠近耳邊,然后上臂延伸,前提是脊椎一定要打直。
3、右手不動,左手手肘彎曲繞到背后,指尖朝上與右手手指相扣互拉,雙眼平視前方,保持姿勢約10~12個唿吸,雙手放下放鬆,再換邊做。
老鷹手式
1、採盤腿坐姿,嵴椎打直,掌心相向,雙臂筆直向前延伸約與肩同高。
2、保持手臂伸直,將右手手肘交疊在左手手肘上方,呈現(xiàn)X形。
3、雙手手肘彎曲,使指尖朝上,手背相貼,保持姿勢約10-12個唿吸,雙手放下放鬆后,再換邊做。
延伸閱讀
【導讀】練習瑜伽有哪些常識,很多人都喜歡上了瑜伽,通過練習瑜伽達到減肥瘦身的效果,還能放松心情,減輕工作壓力。瑜伽改變生活,讓你更加自信美麗,一起來了解下練習瑜伽有哪些常識。
練習瑜伽有哪些常識
1、為愛而生
所有的瑜伽練習者都奉行著為愛而生的原則。
奉愛瑜伽觀認為:沒有任何困難是愛所無法克服的;沒有什么疾病是愛所不能治療的;沒有什么門是愛所無法打開的;沒有任何鴻溝是愛所無法跨越的。
沒有什么墻是愛所無法穿透的;沒有什么罪過是愛所無法贖回的只有愛,能使世界轉得更圓;只有愛,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
只有你能夠看清楚別人的優(yōu)點,這樣,你就能提升自己的心理高度。
能夠說出別人的好,就會強化對方與自己要更好。 愛是一切的原動力。如果你的心中充盈著愛,你將會是世界上最快樂、最有力量的人。
2、做自己的心靈捕手
瑜伽是基于生命和諧發(fā)展做為第一優(yōu)先考慮的, 善待小孩,給他克服的勇氣、堅定的信心和健康的生命,想念自己。
做你自己命運的主人,寬恕自己善待別人,對自己 對家及至愛親人負責, 善用感覺,熱情行動,活出真實的自己。
3、簡單生活
瑜伽也倡導我們過著綠色的生活,這樣才會環(huán)保。
其實你真實生活需求的并不是那么多,多出來的任何一樣東西對別人都有用,行奉愛瑜伽道。
將它送出去,或是捐出去義賣,讓真正需要的人善用,簡單的瑜伽生活慣之后,生命自然不再累贅 而清涼自在了。
練習瑜伽有哪些常識
4 、擁抱別人,讓人擁抱
瑜伽與人為善,而 擁抱顯然是一件完美的禮物,老少咸宜, 而且拿它給別人交換,沒有人會放棄的。
練習用擁抱代替說話,表達內心最深刻的感受, 即時的擁抱能傳送安慰與支持,傳遞生命活力。擁抱療效:續(xù)命,每天四抱;保養(yǎng),每天八抱;除病。
5、家庭優(yōu)先
傳統(tǒng)瑜伽倡導學習瑜伽者過傳統(tǒng)家庭生活, 和樂家庭最高指導原則:日常體貼,遇事幽默。
家庭關系是你這輩子最有意義的投資,試著每天用十五分鐘,和配偶、孩子,甚至寵物, 共同分享回憶、經驗、想法、夢想和創(chuàng)意及習瑜伽給我們美好生活帶來的種種好處。
導語:緩和且頗具靈動的瑜伽,是受女性們所熱愛的一種高雅時尚的健身方式。若練習得當會有很好的養(yǎng)生減肥作用,但若走入了誤區(qū),則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因此,居家練習瑜伽時,一定要注意以下10個常識。
1、床墊NO專業(yè)瑜伽墊YES
即使你的床很大、很寬敞,也絕對不是練習瑜伽的好選擇。柔軟的床會讓身體的支點不夠,動作無法到位,運動傷害幾率大增。為自己準備一張專業(yè)瑜伽墊,減少身體與地面接觸,防滑效果好,韌性極佳,對于自我保護和運動舒展幫助都很大。
2、用軟舞鞋代替赤足
瑜伽屬于赤足練習的運動,但這并不適合氣溫寒冷的冬季。此時,柔軟而舒適的舞鞋是適合的必備品。在它的保護下,雙足不但能避免著涼,而且還能更加靈活地變化動作,支撐能力也不錯。
3、流動空氣讓身心暢通
練習瑜伽的時候,最好讓自己處在一個通風的環(huán)境中,這樣有利于腹式呼吸的順利完成,體內的濁氣能與戶外的新鮮空氣更好地置換,讓瑜伽提升心肺的功效更加明顯。
4、輕柔音樂相伴,拒絕枯燥
沒有音樂的陪伴,瑜伽只能是枯燥地擺姿式。你不妨在練習的過程中讓家中環(huán)繞著具有冥想作用的輕柔音樂,在體式的不同變換間也陶冶了你的心智。
5、用精油喚醒身體
點燃自己鐘愛的香薰燈,讓精油分子通過呼吸以及肌膚的代謝進入身體,喚醒身體細胞的活躍與更新,這會令居家瑜伽頓增SpA的功效,起到由內到外的養(yǎng)生效果。
6、沐浴提升肌膚舒適度
做瑜伽前先洗個澡,用有磨砂效果的沐浴產品去掉肌膚上的污垢和角質,涂上香體乳之后再做瑜伽。這樣可以提高身體的溫度,讓肌膚在舒緩放松的狀態(tài)下充分吸收護膚品中的滋養(yǎng)成分,讓皮膚感到更光滑清爽。
7、享受黃金YOGA時間
居家瑜伽的最佳時間是在清晨6:30~7:00之間,醒腦、醒體,而且讓身體各臟器更好地運動起來,為一整天的工作注入新鮮活力,更有助于調節(jié)自己的作息時間。
8、自拍DV,做自己的教練
將自己練習瑜伽的過程拍下來,與教學光盤相對比,可以更好地從細節(jié)處糾正動作上的不規(guī)范,在家也能享受到專業(yè)的指導。
9、水果當零食,補充VC
水果是練習瑜伽后不可缺少的伴侶,比如富含維生素C的橙子、全能營養(yǎng)水果蘋果都是不錯的選擇,為身體補充運動中流失的營養(yǎng)和水分,讓你從內到外舒爽起來。
10、細軟熱毛巾敷面30秒
運動結束后,不妨為自己準備一塊細軟的溫熱毛巾敷面30秒,緩解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疲勞感,給身體一個短暫的過度。
【導讀】防止瑜伽發(fā)生損傷的小常識,很多朋友在練習瑜伽的時候,經常把一些動作做的不到位,這樣就有可能造成肌肉或者脊椎的受傷,那么怎么防止這些情況的發(fā)生呢?小編今天為大家?guī)矸乐硅べぐl(fā)生損傷的小常識,來看看吧!
防止瑜伽發(fā)生損傷的小常識
有些朋友會說,不管是什么運動,損傷都是難免的,所以這些東西看不看都無所謂,其實小編想說的是,只有做好的預防,那么就會把你的損傷幾率大大的降低,總而言之,這是非常有用的知識。
在瑜伽中,學生很容易損傷下肋骨,擠傷下腰部及扭傷下頸部。最明顯的是后彎運動時的下腰部損傷和前彎運動時的頸部損傷,以及香蕉狀倒立和扭轉時的肋骨損傷。學生們會這樣的運動是出于習慣、姿勢及過去的運動訓練,而使其他的椎骨關節(jié)變得更緊或更硬--比如肩胛骨之間的胸椎或腰椎的上半部分。
最后,在練習瑜伽體式時,我們想改善那些趨于變硬的椎骨活動。當這些椎骨變得靈活時,原先那些靈活區(qū)域就不需要再為這些緊張區(qū)域做代償運動,反倒能在體內發(fā)揮釋放自由、帶來松弛和重塑空間的作用。這將引入下一個原理。我們從脊椎開始運動并維持放松狀態(tài)時,就可以結合脊椎運動與大關節(jié)運動來深入到下一個瑜伽體式。
結合脊椎運動與大關節(jié)運動
當身體放松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脊椎在運動的起始位置,而下一步也就輪到了四肢的自由輕松運動。把自己的重點放到大關節(jié),也就是肩與髖關節(jié),這也是最簡單的方式。
有些習瑜伽者可能感到奇怪,因為某些特別的瑜伽體系是從手腳的運動開始。按照解剖學與運動學的原理,肩與髖關節(jié)是最接近脊椎的,這會使它們與脊椎運動的銜接更容易。脊椎與肩或髖關節(jié)銜接的第一步,是了解連接各關節(jié)之間的帶,分別叫做肩胛帶和骨盆帶。
防止瑜伽發(fā)生損傷的小常識
肩胛帶
肩胛帶是骨骼、肌肉、筋膜、神經、血管和肩胛關節(jié)的復合體。它們一起工作用來支援、帶動與穩(wěn)定雙臂,并使之可以自由運動--例如在拜日式(Surya Namaskar)中幫助舉起和放下雙臂,在鱷魚式(Chaturanga Dandasana)和下犬式(Adho MukhaSvanasana)中為雙臂提供力量。
疼痛,這是一個有許多含義和理解的詞語。關于什么是疼痛及如何感覺到疼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驗。一個人所說的疼痛與另一個人所說的疼痛可能在描述和感覺方面大為不同。為了清楚的表述,我們借用疼痛光譜來描述。
一端是好的疼痛,另一端是壞的疼痛,中間則是一組不太明確的疼痛、刺痛的感覺
對于好的疼痛也就是通過肌肉的疲勞帶來的不舒適感覺,因為肌肉疲勞的發(fā)源地在肌肉纖維處于不能收縮的臨界點,但是神經依然會刺激纖維收縮,但是肌肉纖維缺沒有反應,也就是可能是貯備的能力用完了或者是乳酸造成堆積,這也是一個好現(xiàn)象,因為結果會讓你身體的力量加強。
疼痛光譜的另一端是壞的疼痛--即灼傷狀、撕裂狀、張力性的疼痛,這種疼痛會使人們質疑他們?yōu)槭裁磿獔竺麉⒓予べ?。一堂瑜伽課之后,這種疼痛可以持續(xù)五至六天,這種疼痛會使你皺起額頭或眉頭,咬緊牙關,呼吸也變得淺促,這種疼痛對于建立身體平衡無益。相反的,它提高了身體緊張度,使流暢輕松的呼吸變得僵硬和受限,肌肉和筋膜也發(fā)生強力收縮,使張力在體內傳遞。當你感覺到這種疼痛時,肌力和柔軟度都會下降。
【導讀】產后瑜伽減肥必備的小常識,產后減肥瑜伽一直產后減肥瘦身的方法中擁有這很好的口碑。產后減肥瑜伽不僅能瘦身恢復體型和身體機能 還能幫助媽咪們緩解煩躁的心情,陶冶情操!一起來看看產后瑜伽減肥必備的小常識。
產后瑜伽減肥必備的小常識
1、任何運動前都應做熱身操。以避免運動損傷,產后減肥瑜伽也不例外。
2、每一個產后減肥瑜伽動作都應平緩地完成,并配合有規(guī)律的深呼吸來幫助身體放松。
3、練習時要將意識專注到被伸展和被刺激的部位上,不可存有雜念。不可說笑。
產后瑜伽減肥必備的小常識
4、練習時不要過分遇強,要在自己所能承受的極限范圍內,使被伸展的部位稍有些拉伸感即可。保證每個動作舒適地完成。
5、練習中如果肌肉顫抖或抽筋后立即停止,加以按摩,放松后方可再練。
6、每做完一個瑜伽姿勢后,應馬上做無空式來放松身心,并深呼吸5~6次。
7、當日完成所有的瑜伽練習后,必須做無空式10~15分鐘,來松弛瑜伽動作造成的緊張感,幫助自己進入冥想狀態(tài)。
很多人對瑜伽都會有一些片面的理解,認為這樣做才是對,那樣做是錯,然而瑜伽是不是你想象中的這樣,一起看看瑜伽的常見五大誤區(qū),幫你糾正錯誤觀點。
第一個誤解:哪個老師教的對?
喜歡到處跑教室練瑜珈的朋友應該會發(fā)現(xiàn),一些常見的動作,每個老師練起來卻有細微的不同,要求也不太一樣,甚至教學很久的老師自己也會改來改去,讓以前的學生跟后來的學生學到的會有差別,連聞名全世界的印度Iyengar大師都有這樣的情況,何況是一般老師。
其實不管到哪里練,每個老師講的答案都對,認真的老師講的是他認真的發(fā)現(xiàn),不認真老師講的是他從他老師那里copy來的心得,不管是哪一種,學瑜珈的人都不要執(zhí)著,你應該要有一個心態(tài):身體每個地方都要練到,因為不同的要求可以練到不同的身體部位,所以不用擔心其中有沒有矛盾啦。
第二個誤解:努力練就會進步?
相信十個練瑜珈的人里頭,一定至少有一個想真的把瑜珈練得很厲害的,但未必一百個人里頭就會出現(xiàn)十個瑜珈高手,為什么呢?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受傷還有累積很多挫折感而退出了。
道理很簡單,這個身體不能過勞的。當您想特定加強身體某些部位時,就有可能增加該部位勞損的機會,這樣遲早要受傷練出問題的。時常聽到人家說受傷是家常便飯,我很不以為然,我們的身體養(yǎng)護得來不易,要讓它受傷卻不難,每次一受傷就要痛苦好幾個星期,不但修養(yǎng)時不能繼續(xù)練習,而且只能恢復原來的七八成,所以一堆人放棄練瑜珈就是如此。
其實身體各部位都會互相影響,不需要特別操某個部位,有時在別的部位火候到了,一樣可以讓緊的地方改善。再來身上的韌帶就屬背部與腿部的最粗最厚,所以不容易鍛煉,花個三五年都不覺得奇怪。只要每次用心的練而不是用力的練,就不必擔心效果不彰。柔軟不一定靠拉筋,像我自己拉筋效果就不好,時常都是做體位法時心夠靜夠沉,偶爾心里忽有所悟,平時最硬緊的地方頓時就松軟了。
所以與其每次努力的練習,不如把練習次數(shù)增加,但每次練時抱著無所求的心態(tài)去練,把心放空,身體才會柔軟。
第三個誤解:日新月異的體位法就是酷?
有些人學習瑜珈,把體位法認為是瑜珈的全部,所以以收集各種體位法為樂,甚至喜歡自創(chuàng)或者修改體位法。我還聽過某些老師上課時惜教體位法,不愿意教太多,怕把自己知道的體位法教完了學生就不來練了,所以這種老師每堂課暖身就花掉半小時,練幾次拜日式,再復習一下之前教的,這樣一堂課只要教一兩招新的就時間到了,真的很匪夷所思。
勝王瑜珈(Raja Yoga)的八步功法里頭,體位法只占其一,現(xiàn)代人難以學習到摸不著邊的心靈課程,所以便把八分之一的體位法認為是全部的瑜珈,這是錯誤的觀念。這個關鍵也在老師的功力,并不必要去創(chuàng)新動作,目前知道的體位法已經太多了,根本練不完。如果老師自己沒有體會到各個層次的心得,那能教出來的當然有限。
好的教學是看教練對體位法的了解程度,而且最好教的都是外面書籍影片可以看到的招式,這樣學生才方便復習記憶,而且更容易發(fā)現(xiàn)不同教練之間對動作要求的差異,這樣更能體會每個教練的用心。
第四個誤解:練瑜珈就是要把身體拉得很柔軟?
臺灣練瑜珈的人很重視柔軟度,國外的瑜珈體位法則講求均衡發(fā)展。我相信,正確的練習,身體一定柔軟,但也會有力氣,不過這個力氣不是把肌肉練的很大一塊的肌力,練得好的瑜珈士反而應該是像古人講的一樣仙風鶴骨,身體看起來瘦弱輕飄飄的。
有些人身體氣血不足,筋肉強度不夠,一拉就容易受傷,或者先天身體就硬,這些人進步的慢,強調拉筋只會讓他們失去信心,如果因此放棄不練就更可惜。
或者把筋拉松了,看起來好像很柔軟,其實身體不見得跟著變強壯,韌帶是支撐身體進行各種姿勢、站立、運動的重要組織,把它拉松了,怕不牢固而又去加強肌力,這恐怕不是強調身心合一的瑜珈練習,而是鍛煉身體而已。
要如何讓身體柔軟?我時常認為,柔軟度跟關節(jié)韌帶沒有絕對關系,人體有七成是液體,所以練柔軟度不要從僅有三成的固體下手,這樣成功率才會提高。許多體位法可以導引運動到內臟,刺激大小腦分泌出各種有益身心的腦內啡。這種互動練的夠、體會的好,身體自然會柔軟了,加上放松,身心自然轉變健康,就算筋沒拉開也是好處多多。
人體有一個特性,就是會左右X狀交叉對稱,也與左右腦有關連。我們的身體是被用的,以什么方式用它,時間久了它就會有固定的慣性出現(xiàn)。只要以耐心繼續(xù)練習,不把它當作一回事,也不要妥協(xié)就會克服。如果心里把身體僵硬當作煩惱,采取對抗的心態(tài),它就會更作怪不聽話。只要繼續(xù)練下去,并且真的體驗到放松與寧靜,那么這個煩惱就會慢慢降低。其過程跟克服心理問題幾乎是一樣的。
回過頭來,也不要以為身體柔軟瑜珈就練的好,應該要把身體健康當作成就,這樣才對。
第五個誤解:瑜珈要跟大師學?
瑜珈盛行之后出現(xiàn)了許多大師級人物,所謂的大師就是各種困難的動作作的輕松又漂亮,加上出書上媒體受歡迎。這些大師既然自己練的好,當然也可以教的好,可是去跟她們學的學員可不見得都可以學到獨門絕活,因為這些大師弟子眾多,您去了運氣好可以排在前面讓大師指點一下,運氣不好的離大師遠一點就只能看到大師的背影了。受歡迎的大師通常課排的比較多,或者活動外務也多,所以上起課來不一定有精神,有的可能只拿出三分力就覺得足以應付了,主要也是來學的人以看熱鬧的為多,真正的練家子是比較少出現(xiàn)的。加上大師通常學費也貴,上一堂課如果得不到東西,失落感也特別重,這樣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又跟瑜珈精神相違背了。
其實練瑜珈固然要老師教的好,學員自己的慧根也很重要,慧根就是身心的敏銳度高,這種人一點就通,還可以舉一反三,甚至聞一知十。遇到比較鈍根的學員,有時明明講的都是中文,可是他還是聽不懂,那就算是大師也只能鼓勵他好好練下去而已了。
有的人瑜珈練的不錯,也想像大師一樣作出各種困難的動作,于是常在這里出現(xiàn)挫折感。我不覺得每招都一定要練成,困難的動作是可以唬人,但不一定內含什么了不起的功效,喜愛練身的人可以將其當作自我挑戰(zhàn),但不必因為作不起來而覺得氣餒,反而簡單的招式既好作又有效,那才應該是主流,多練簡單的招式,困難的動作慢慢也就可以作起來啦。
【導讀】選瑜伽服的常識必知,很多練習瑜伽愛好者們都不知如何正解的選瑜伽服,下面小編詳細為你介紹選瑜伽服的常識必知。
選瑜伽服的常識必知
舒適自然為主
若是您看過印度瑜伽人的老照片,會看到男人(印度傳統(tǒng)是只有男人才能練瑜伽)全身近裸,只有下半身包著一塊布。是的,那就是傳統(tǒng)的瑜伽服。但是這樣的穿著很舒適,卻不見得適當,不是嗎?
因為瑜伽有很多全身伸展的大動作,而且不是只有某幾個角度的動作,因此,若是穿著棉麻質寬松舒適的服飾,固然很通風、舒適,但有時反而會因布料沒有彈性,有束手束腳之感。另外,因為我們的動作中,可能會有肩立等,頭下腳上的姿勢,衣褲若太寬松,會有往下滑的窘境,反而讓腹部或腿部露在外面。
以我而言,我習慣穿吸濕排汗的布料。這種質料雖然不是純天然材質,可是卻有一個優(yōu)點:流汗后,它的排汗性的確比棉麻佳,且不會因為衣褲濕了黏在身上,時間一久可能會長濕疹,更加不適。而吸濕排汗的布料種類還不少,我建議您可多多比較不同的品質,選擇質感更細致,彈性愈佳的最好。有的布料的化纖加得很重,穿在身上好象包著厚厚的尼龍布,則是下下選。
選瑜伽服的常識必知
選瑜伽服的常識必知
保護肚臍不外露
因為瑜伽人口快速成長,有更多的國際大廠投入所謂瑜伽服的產銷。有些朋友會問,瑜伽服和一般的韻律服有什么不同?其實,這兩種的質料幾乎沒有不同,式樣也差不多,實在很難區(qū)分什么才是真正的瑜伽服。不過,我覺得所謂瑜伽服,和韻律服最大的不同是:肚臍盡量不要露出來。
很多韻律服為了時髦美觀,褲子會設計成低腰的款式,不論上衣穿的是運動內衣的短式上衣,或者背心式的長式上衣,都會讓肚臍裸露在外。這樣固然視覺上很美,可是對瑜伽人來說,反倒是不太好的。
不用穿得太緊在保護肚臍之外,我發(fā)現(xiàn)大部份的瑜伽練習者有個共通點,就是不喜歡衣褲上有太多飾品、衣物太緊。尤其是內衣的松緊帶,若是太緊的話,束在身上不但覺得不太舒服,更會影響呼吸時橫隔膜與肺腔外擴的動作。另外,若是腹部有個環(huán)扣等飾物,會讓弓式、蝗蟲式等腹部著地的動作,做得較吃力,不是嗎?
雖然我們穿的多半是彈性布料,但是為了展露曲線,穿小一號的衣褲,也會讓自己的動作卡卡的。這也是瑜伽服和韻律服不大一樣的地方:瑜伽服不一定會強調露出美胸或纖腰,而是重視穿著舒適能做動作即可。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2養(yǎng)生常識頻道《瑜伽常識雕塑手臂耐肌力》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推手臂養(yǎng)生”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