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湯蒲菜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fù)責(zé),就不應(yīng)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guān)注,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日常生活中關(guān)于飲食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奶湯蒲菜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奶湯蒲菜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蒲菜產(chǎn)于大明湖畔,奶湯蒲菜”是濟南著名的特色風(fēng)味菜。用奶湯和蒲菜烹制成的“奶湯蒲菜”,早在明清時期 便極有名氣,至今盛名猶存。湯呈乳白色,蒲菜脆嫩鮮香倍增,入口清淡味美,是高檔宴席之上乘湯菜,素有“濟南湯菜之冠”的美譽,又歷來被人們譽為濟南第一湯菜。
奶湯蒲菜所使用的蔥椒紹酒,是山東獨特的調(diào)味品,其制法是將凈花椒拍碎,蔥白切成細(xì)末,加少量紹酒拌濕,剁成細(xì)泥,再將蔥泥與花椒用紗布包起來,放在紹酒中浸泡一至二小時,除去布包,即成為“蔥椒紹酒”。
蒲菜為香蒲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一種,其葉鞘抱合而成的假莖可食。具有清涼解毒、涼血、利水和消腫的功效,適合一般人在夏季悶煩時食用。
奶湯蒲菜的一般做法
奶湯蒲菜的做法一
主料:蒲菜250克,奶湯750克
輔料:水發(fā)冬菇12朵,水發(fā)玉蘭片25克,熟火腿25克,料酒2茶匙,姜汁少許,蔥椒紹酒25克,味精2克、精鹽3克、蔥油50克。
1、將蒲菜剝?nèi)ダ掀?切成3厘米長的段。冬菇、玉蘭片切成小片,放入滾水奶湯蒲菜中燙過,撈出濾干水。火腿切成象眼片。蔥切成段。
2、燒熱鍋,下油,爆香蔥,放入奶湯、蒲菜、冬菇、玉蘭片、鹽、姜汁、料酒煮滾,撇去浮沫,盛入湯碗中,灑上火腿片即可。
奶湯蒲菜的做法二
主料:蒲菜、水發(fā)冬菇、冬筍、火腿、面粉、料酒、蔥。
1、將蒲菜剝?nèi)ダ掀?切成3厘米長的段。蒲菜汆水,瀝干備用。
2、冬菇、火腿、冬筍切片備用。
3、鍋中加少許油,加入干面粉 300克,迅速滑炒,面粉均勻變糊后加入清水,攪拌均勻制成奶湯。
4、加入蒲菜、火腿、冬筍、冬菇,鹽、味精等。
5、起鍋,撒上蔥花。
奶湯蒲菜的由來
奶湯蒲菜是山東省濟南市地區(qū)的特色傳統(tǒng)風(fēng)味名菜之一。用奶湯和蒲菜烹制成的“奶湯蒲菜”,湯呈乳白色,蒲菜脆嫩鮮香倍增,入口清淡味美,是高檔宴席之上乘湯菜,素有“濟南湯菜之冠”的美譽,又歷來被人們譽為濟南第一湯菜。
蒲菜是濟南大明湖的特產(chǎn)之一,它是香蒲的嫩根,色白脆嫩,入饌極佳?!稘峡煊[》說:“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茭白,其味似筍,遍植湖中,為北方數(shù)省植物菜類之珍品?!痹u價實在是再高不過了。用奶湯和蒲菜烹制成肴饌,脆嫩鮮香倍增,入口清淡味美,素有“濟南湯菜之冠”的美譽?!澳虦巡恕痹缭诿髑鍟r期便極有名氣,至今盛名猶存,奶湯蒲菜”是濟南風(fēng)味菜。濟南風(fēng)味菜更注重使用高湯調(diào)味,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用“清湯”和“奶湯”調(diào)味,故而“清湯燕菜”、“清湯銀耳”、“奶湯魚翅”、“奶湯桂魚”、“奶湯蒲菜”“清湯蝴蝶海參”等都成為享譽已久的魯菜名品。湯料入饌佐味,歷史相當(dāng)長久。公元6世紀(jì)山東高陽太守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shù)》,在談到山東民間烹飪技藝時就有以下文字:“捶牛羊骨令碎,熟煮,取汁,掠去浮沫,停之使清?!逼鋵?這就是后人所說的“清湯”和“奶湯”的前身。經(jīng)過許多年烹飪技藝的發(fā)展,當(dāng)?shù)貜N師們總結(jié)出來一套選取肥雞、肥鴨和豬骨一起煮湯的工藝,并且適當(dāng)?shù)丶尤腚u肉泥,吸收湯里所有的雜質(zhì),于是便有了“清湯”。廚師們在“清湯”里再放入骨頭一起煮,使骨髓溶入湯里,于是就成了色澤乳白、鮮香味濃的“奶湯”。
相關(guān)閱讀
奶湯鯽魚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鯽魚洗凈瀝干,蔥打結(jié),姜切片。
2、入鍋煎魚,兩面都要煎。
3、投入蔥結(jié),姜片,一次性加入開水,大火燒開。蓋上鍋蓋,中火煮15分鐘左右奶。
4、魚煮爛,湯奶白,加入料酒,鹽,味精,胡椒粉(可以不加)調(diào)味。
5、調(diào)好味后,放入菜心稍煮。
6、營養(yǎng)美味的魚湯來啦!
奶湯鯽魚的一般做法
奶湯鯽魚做法一
1、選一兩條瘦長型,黑鱗的鮮活鯽魚,擇好魚,控干凈血水。
2、煎魚前拿姜塊擦擦鍋。
3、開火,加少許油,溫稍熱時將魚兩面煎一下。
4、魚兩面煎好后,放入姜片、蔥白,加開水,水沒過魚為好。
5、煲湯期間不斷撇去湯內(nèi)浮沫。
6、大火煲20分鐘左右,起鍋前放鹽、白胡椒粉調(diào)味。
奶湯鯽魚做法二
1、鮮鯽魚刮去鱗、鰓和內(nèi)臟,洗凈,放案板上打上瓦壟刀;
2、炒勺內(nèi)加清水燒沸,將鯽魚人鍋內(nèi)一氽,撈出控凈水分,原湯倒掉;
3、文蛤放在加入少許精鹽的清水中,令其慢慢吐凈其腹內(nèi)泥沙,然后反復(fù)幾次用水洗凈;
4、另放入清水及文蛤加熱,蛤剛開口即撈出,摘取肉,人湯內(nèi)漂凈;
5、炒勺內(nèi)加熟豬油25克 燒熱,用蔥姜絲爆鍋,烹入醋,放入蛤湯、魚,用慢火燉熟,然后加蛤肉及精鹽、味精,撒入香菜梗,滴入香油,盛出即可;
奶湯鯽魚做法三
材料:中鯽魚2條,約500克,去鱗,去內(nèi)臟,去鰓,洗凈。用紙巾吸干水,菜油100毫升,姜10克,用刀拍碎,蔥1條,卷成結(jié),蒜1瓣,去皮,用刀拍碎,料酒1湯匙,鮮湯500毫升,鹽1茶匙,白胡椒粉1/8茶匙,味精少許,嫩豆腐200克,切2厘米見方的塊。
1、用刀在魚兩面身體中間各劃淺淺的一刀,深至魚肉的一半。
2、炒鍋置旺火上,放菜油,當(dāng)油至六成熱時,將魚放入輕煎,每面煎`1分鐘左右。下姜,蔥,蒜,炒1分鐘。烹料酒,加鮮湯,鹽,白胡椒粉,味精。蓋上鍋,讓湯煮沸2分鐘后將火調(diào)小,再煮12分鐘左右,直到湯色變白。
3、將嫩豆腐放在開水里煮1分鐘,去掉豆腥味。撈出,瀝干水,然后將豆腐加入湯鍋,大火將湯再燒開,轉(zhuǎn)至小火,燒5分鐘即可。舀出裝入湯盆里。棄掉姜,蔥,蒜。
奶湯鯽魚的由來
奶湯鯽魚,漢族名菜,屬;屬魯菜系,鯽魚湯肥,魚肉鮮嫩,湯汁奶白,火腿豆苗紅綠相襯,魚肉鮮嫩,滋味醇厚。
奶味蘆筍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蘆筍去硬皮,洗凈,煮鍋內(nèi)放清水500毫升,放蘆筍煮15分鐘,撈出。蘆筍煮軟的上部嫩尖切下,剩下的部分切成段,再放入鍋內(nèi);土豆去皮,洗凈,入鍋。再加雞湯和煮蘆筍的水,用溫火煮25分鐘。撈出湯里的菜。經(jīng)絞菜機絞成菜泥;蛋黃加鮮奶油,打成蛋液后,與菜泥混合,攪拌,倒入湯里,攪打,放鹽和胡椒粉,調(diào)好口味,燒開,加入備用的嫩蘆筍。入湯碗,上桌即可。
奶味蘆筍湯的一般做法
奶味蘆筍湯做法一
1、切下蘆筍的嫩尖。取一深鍋,放水煮沸。放入蘆筍尖,汆燙1分鐘,取出瀝干。其余蘆筍切段。
2、另取一大鍋,以中火加熱蔬菜油和奶油。放入韭蔥、洋蔥和大蒜,翻炒5分鐘,至熟軟。放入切段的蘆筍,蓋上鍋蓋煮10分鐘。
3、加入白米、檸檬皮、雞湯、鹽和胡椒粉。半掩著鍋蓋,小火續(xù)煮30分鐘。
4、用食物處理機或果汁機把煮好的菜湯分批打成泥狀,再倒回鍋里。拌入龍蒿和燙好的蘆筍尖,小火煮3分鐘后熄火。拌入酸奶,即可食用。
奶味蘆筍湯做法二
1、蘆筍洗凈,切去根部比較老的部分。土豆去皮,切成薄片;土豆和蘆筍一起入蒸鍋,上汽后蒸5、6分鐘至熟。
2、蒸蘆筍的時候準(zhǔn)備煎培根,培根切丁;小火慢慢煎炒,不用放油。
3、盛出備用,將蘆筍切下筍尖備用。
4、筍尖放進(jìn)湯碗,其余的蘆筍和土豆一起放入料理機,加入上湯,攪打成糊;(我用手持?jǐn)嚢铏C,直接放鍋里攪拌了)。
5、加入黃油、牛奶。
6、湯鍋上火,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不停攪拌,煮至湯汁濃稠,加鹽。
7、加胡椒調(diào)味兒,倒入湯碗即可。
奶味蘆筍湯做法三
1、把肉湯表面的油撇去。
2、把雞胸肉剁成末,把肉末放在一碗里,用手抓至起粘性。
3、將肉湯放入煲里,開中慢火,趁湯末燒開,分散的放入雞肉末,不斷用勺子攪拌。
4、湯被燒開后肉末便成云絮狀,其實肉末已經(jīng)把湯的懸浮粒吸附住,雞肉本身也把味散入湯里了,收火,把湯先用細(xì)網(wǎng)篩過濾肉渣。
5、用咖啡濾紙再把湯過濾一次,如果還不夠清,可用雞蛋白再吊,方法同上。
6、把鍋洗干凈,放清水,水開后焯蘆筍至斷生,撈起濾水,碼在盤里。
7、把吊好的清湯放進(jìn)干凈的煲里把湯燒開,試味,加適量鹽。
8、倒入裝著蘆筍的盤子里,加幾粒枸杞子裝飾。
奶味蘆筍湯的由來
奶味蘆筍湯,是一道美味菜譜。其原料是蘆筍、雞清湯、鮮奶油、蛋黃、土豆。制作步驟簡便,美味可口,受到大多數(shù)人得喜愛。
潤肺菜干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準(zhǔn)備好材料,黃豆隔夜冷水泡好,菜干溫水泡10分鐘后剪成小段,排骨飛水,麥冬要洗,蜜棗不洗也沒關(guān)系,但散裝的需要洗。
2、所有料放進(jìn)湯煲,加清水,菜干吸水后體積變大,我一般按 料:清水≈1:2.5 也沒有必要很精準(zhǔn),多煲?guī)状尉陀薪?jīng)驗了。
3、大火燒開15分鐘后轉(zhuǎn)小火煲2小時,喝之前撇油,加鹽。
潤肺菜干湯的一般做法
潤肺菜干湯做法一
1、豬骨和臘鴨骨爪翼汆燙后用水沖洗干凈。
2、南北杏用水洗干凈,泡30分鐘。
3、把豬骨,臘鴨骨,南北杏放入湯鍋,注水燒開。
4、菜干用水泡發(fā),洗干凈,切小段,胡蘿卜去皮切小塊水開后,放入菜干,胡蘿卜和蜜棗,大火燒至再開轉(zhuǎn)小火煲2-3小時湯好后,撇去肥油,放鹽調(diào)味即可。(因為臘鴨骨已經(jīng)有咸味,所以我一般不再放鹽了)。
潤肺菜干湯做法二
1、洗凈蜜棗。
2、菜干潤肺湯的做法步驟22.洗凈豬橫利和雞爪。
3、準(zhǔn)備好豬骨。
4、備好輔料,如淮山眉豆等。
5、菜干潤肺湯的做法步驟55.洗凈菜干和豬骨。
6、下鍋煮1個多小時。
7、然后就是熱騰騰的老火湯了。
潤肺菜干湯做法三
原料:菜干、排骨、 姜、蜜棗。
1、準(zhǔn)備好原料,排骨冷水下鍋燒開后撇去浮物,之后撈起晾干水備用。
2、菜干用溫水泡開,洗干凈擠干水后剪段備用。
3、姜拍爛,蜜棗切對半備用。
4、鍋里燒開水后把全部材料放進(jìn)鍋里,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煲1小時,放鹽調(diào)味即可。
潤肺菜干湯做法四
材料:完整的豬肺1副(起碼保留一段氣管)、白菜干200克。藥物:羅漢果半個、光杏仁20克、蜜棗8粒。
將豬肺的氣管套在水龍頭灌水,使豬肺極度膨脹,然后盡量將水份擠干,如此反復(fù)沖洗多次,干凈后切塊;燒燙鐵鍋,將切好的豬肺倒進(jìn)鍋內(nèi),這樣可“燙”出其中的大量水份,此過程中要不斷的用勺將水盛出,直到豬肺收縮變小;最后用較多份量的鹽搓洗豬肺,再用清水洗干凈、晾干備用;白菜干用清水浸透、擰干、切段,和豬肺、羅漢果、杏仁、蜜棗一起放進(jìn)沙鍋內(nèi),加清水用大火燒開,改用小炎煲3小時,即可完成。
潤肺菜干湯的由來
潤肺菜干湯是廣東省傳統(tǒng)的漢族名肴,屬于粵菜系。清熱潤肺,祛呼吸道各臟器伏熱、痰濁。中醫(yī)遠(yuǎn)早記述有以形補形,但豬肺性平,配以菜干、羅漢果、杏仁,則有清潤除燥為主之作用。夏秋兩季極宜全家合用之湯水。
外婆菜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梅干菜用溫水洗凈泡發(fā),蘿卜干切丁,尖紅椒與杭椒切丁,蔥姜蒜切末。
2、鍋內(nèi)熱油,三成熱時,下蔥姜蒜熗鍋,隨即將肉丁放入,中火煸至干黃。
3、往肉丁中淋入料酒,加入少許醬油,翻炒上色。
4、加入泡發(fā)好的梅干菜,加入糖、沒到菜一半的水,燒開后,蓋上蓋,小火燜30分鐘左右至湯完全收干。
5、另取炒鍋,放油,三成熱時,下入蘿卜干丁煸至表面焦黃干皺。
6、往鍋中放入在第4步中做好的梅干菜肉丁,調(diào)入雞精,大火炒勻。
7、下入青紅椒,大火炒至斷生即可起鍋。
外婆菜的一般做法
外婆菜做法一
1、新鮮朝天椒青紅各三個,湘西外婆菜兩袋。
2、朝天椒切小圈。
3、油鍋燒熱,下入朝天椒炒香。
4、下入外婆菜翻炒,加少量雞精炒勻即可起鍋。
5、超香的哦!
外婆菜做法二
1、準(zhǔn)備好豬肉末、尖青椒切小圈、干紅辣椒剪小段。芥菜干泡發(fā)后切碎。
2、姜和蒜切碎備用。
3、炒鍋加熱,倒入適量食用油,放肉末炒散。
4、肉末變色后,把肉末撥到旁,倒入姜末、蒜末炒香,放入辣椒段。
5、辣椒和肉末炒香炒勻后放入芥菜末翻炒片刻,放糖、醬油上色,加入少許清水,待水燒干后放鹽和味精調(diào)味即可。
外婆菜做法三
1、準(zhǔn)備好原材料。
2、紅椒、青椒切成顆粒狀。
3、五花肉切成丁。
4、生姜、大蒜瓣切成末。
5、鍋里放入適量油,燒到七成熱,加入五花肉翻炒。
6、加入青紅椒翻炒。
7、加入外婆菜充分翻炒入味。
8、加入姜、蒜末翻炒均勻。
9、出鍋了。
外婆菜的由來
一座山環(huán)水繞的鳳凰古城,一位長途跋涉旅途勞頓的游人,一道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家中可口的家常菜,平常而又美麗的場景。外婆菜便與這樣的美麗有著故事般的關(guān)聯(lián)。原來這菜與一個美麗的傳說有關(guān)。相傳古時湘西各家女兒出嫁后,出嫁的女兒很難再回娘家省親。于是,女兒出嫁之時,做娘的都會為女兒做上一份離家的菜,咸、酸、辣、脆、甜各種滋味盡在其中。菜中滋味入女口,在娘心。因為慈母一片愛女之心,這道菜也一代代傳承了下來。土菜在某種程度上是“吃”一種情緒,一種感受,給緊張工作一天的人們回歸自然的輕松?,F(xiàn)代都市的繁雜更讓人們向往回歸自然的意境,向往簡約純樸的美食,選擇簡單樸素的土菜則更像一種生活態(tài)度。外婆菜,喜與粗糧搭配,菜香加上飯香,是一道不錯的佳肴。難怪人們常說,現(xiàn)代都市的繁雜,更讓人向往自然環(huán)境,向往簡約純樸的美食,一杯老酒,幾碟小菜,越是簡單越好。簡單樸素的土菜,更就像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不張揚,不奢華,無論品嘗者身居怎樣的位置,它都散發(fā)出樸素的味道。幽靜唯美,不在于官高,浪漫悠閑,也不是清貧的表現(xiàn),而是一種格調(diào),一種清雅,一種生活的追求。
蘑菇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在一個隔熱性能較好的碗中將干蘑菇浸在600ml熱水中,約15分鐘;蔥和蒜切丁,清洗草菇和牛肝菌后切成片。
2、泡好的干蘑菇瀝干,但要保留泡過的水,在鍋中加入一大勺黃油,煸炒大蒜和蔥直至有香味,加入草菇和泡好的干菇,繼續(xù)煸炒4-6分鐘。
3、加入肉豆蔻,鹽和胡椒。
4、加入蔬菜湯以及400毫升泡過干蘑菇的水,煮沸后小火燜鍋20分鐘。
5、關(guān)火,攪拌湯。
6、加入重奶油和蛋黃,保持?jǐn)嚢杈鶆?慢慢加入檸檬汁調(diào)味。
7、切韭黃,鍋內(nèi)融化黃油后煸炒牛肝菌至熟,加入切好的韭黃,鹽和胡椒粉調(diào)味。
8、蘑菇湯裝盤,輕輕在湯表面加上炒好的牛肝菌。
蘑菇湯的一般做法
蘑菇湯做法一
1、材料準(zhǔn)備好,各種菌菇切自己喜歡的大小。
2、蔥切末,姜切絲,蒜切片;鍋里熱油,爆香姜和蒜。
3、放菌菇拌炒;炒至菌菇軟熟兌入適量清水。
4、大火燒開,小火燉30分鐘;調(diào)入胡椒粉。
5、調(diào)入適量鹽,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蘑菇湯做法二
1、買回來的烏雞切小塊用清水浸泡1小時,將血水全部浸泡出去。
2、浸泡烏雞的同時將蘑菇洗干凈,掰成小瓣。
3、鍋中放入足量的冷水,放入烏雞,待水后撇去浮沫將烏雞撈出。
4、將烏雞放在電壓力鍋內(nèi)膽內(nèi)。
5、放入蘑菇。
6、放入適量開水。
7、放入適量枸杞,調(diào)料:鹽、香葉、蔥姜、大料、桂皮、料酒適量。
8、將電壓力鍋蓋上蓋子,扭好壓力閥,插電撥到煲湯檔。30分鐘以后烏雞湯就熟了。
蘑菇湯做法三
材料:馬豆100g,馬鈴薯900g,杏鮑菇/螃蟹菇/蘑菇。
調(diào)味料:奶油、鹽、黑胡椒適量。
做法:
1、先將馬豆泡水6小時,煮軟待用(約20-30分鐘)。
2、馬鈴薯去皮切塊加水和鹽煮軟(煮馬鈴薯的水要留著)。
3、菇類切片,用奶油炒香。
4、把上述所有材料放進(jìn)攪拌機再加鹽和黑胡椒打成泥狀5.取出放在鍋中再加水(煮馬鈴薯的水/清水),不斷攪拌至沸滾即可!
蘑菇湯的由來
蘑菇亦稱“ 蘑菰 ”、“ 蘑菰蕈 ”。食用菌類的通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三·蘑菰蕈》:“蘑菰出 山 東、 淮 北諸處。埋桑、楮諸木於土中,澆以米泔,待菰生采之。長二三寸,本小末大,白色柔軟?!?浩然 《艷陽天》第一一二章:“樹林子里邊有蘑菇,咱們采蘑菇好吧?”
梅菜扣肉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把梅干菜用清水浸泡四至五小時洗凈。
2、肉方?jīng)鏊洛?水開后煮5分鐘取出。
3、把肉方控凈水份,鍋中放少許油把肉方煎一遍。
4、煎至皮色金黃取出。
5、鍋中放底油,倒入八角、桂皮、冰糖、蔥段、姜片煸炒,炒香后倒入浸泡好的梅干菜翻炒兩分鐘,然后烹入紹酒炒勻。
6、倒入適量醬油,再倒入蠔油炒勻,然后注入適量清水煮開。
7、把梅干菜的湯汁收凈后揀出蔥姜、八角、桂皮不要。
8、但后把炒好的梅干菜倒出備用。
9、把肉方切大片,然后皮朝下碼入容器里。
10、在上面鋪上炒好的梅干菜,然后上籠蒸一小時。
11、蒸好后把湯汁潷入鍋中,肉扣在盤子里。
12、潷出的原湯用水淀粉勾芡,然后澆淋在扣肉上把扣肉稍事點綴便可上桌食用。
梅菜扣肉的一般做法
梅菜扣肉做法一
1、將五花肉放入冷水,加熱至沸騰,撇去血沫,轉(zhuǎn)中火煮10min。
2、取出煮好的五花肉,在各面拍上生抽,晾干。
3、加油,在熱鍋中將五花肉各面都煎至金黃。
4、取出后放入冷水中泡1小時,泡到皮起皺。
5、取出泡好的五花肉,切成片,皮朝下鋪在碗底
6、用溫水將梅干菜泡20min,然后熱鍋,翻炒泡好的梅干菜,鋪在五花肉上面即可。
7、然后將碗用錫紙包好,上鍋蒸1小時。自然晾干,第二天再蒸1小時,用盤倒扣即可。
梅菜扣肉做法二
1、將肉用湯煲在文火上煮到6~7成熟,取出來。用醬油涂抹上色。
2、炒勺倒入植物油,燒到7~8成熱,把煮好的肉放入,炸到大紅色,撈出來以后,隨即放進(jìn)清水中漂透(用流動清水漂至沒有浮油為準(zhǔn),這是本菜制作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
3、將肉切成長10厘米、厚0.8厘米的大塊薄片,皮向下逐塊拚擺在碗里。
4、將梅菜洗干凈切碎。炒勺放旺火上倒入大油,爆香蒜茸,下入梅菜、白糖炸勻,取出來放在肉上面。
5、用雞湯、醬油調(diào)成汁,倒入肉碗內(nèi),上籠屜用旺火蒸40分鐘。
6、倒出原汁,將梅菜扣肉復(fù)扣于盤里。原汁加入濕淀粉勾芡,淋入肉面上即成。
梅菜扣肉做法三
1、將五花肉一整塊洗凈放入清水中煮熟,趁熱在豬皮抹上醬油上色,再用牙簽或筷子尖的一頭在豬皮刺很多很多的小洞,放入熱油中炸(此項工作要特別注意安全,沸油四濺容易傷人哦),取出放入水中浸泡后即可切片。
2、梅菜洗凈切碎炒香,放在一個圓形深碗底部,再把切好的五花肉皮向下擺整齊。
3、醬油加水,放少許糖,幾粒八角(咸甜口味適個人口味而定) ,淋入碗中上籠蒸至肉爛入味。
梅菜扣肉的由來
梅菜是客家傳統(tǒng)特產(chǎn),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被傳為梅菜扣肉“正氣”菜,而久負(fù)盛名,據(jù)說它與鹽焗雞、釀豆腐同時被稱為客家三件寶。“梅菜扣肉”據(jù)傳還有一段美好的傳說,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yuǎn)道至杭州西湖學(xué)廚藝,兩位廚師學(xué)成返惠后,蘇東坡又叫他們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人,深受廣大惠州市民的歡迎,一時,成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
蒜蓉油麥菜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材料: 油麥菜。
2、調(diào)料:蒜、鮮貝露。
3、將油麥菜根部去皮切成片。
4、油麥菜用手扭成2截。
5、蒜切成蒜蓉。
6、鍋油燒至8成熱,倒入一些的蒜蓉?zé)湾仭?/p>
7、出味后下油麥菜根部,快速翻炒。
8、然后下入油麥菜翻炒幾下。
9、加入鮮貝露,繼續(xù)翻炒,待油麥菜變得軟了,加一些水,將剩余的蒜蓉全部加入,翻炒一下加鹽出鍋。
蒜蓉油麥菜的一般做法
蒜蓉油麥菜做法一
1、洗凈油麥菜,切成自己想要的長度,將蒜切成或搗成蒜末備用,鍋中燒油,放2顆花椒進(jìn)去。
2、油熱后放入蒜蓉,爆香。
3、蒜蓉稍微變色后放入油麥菜,翻炒。
4、油麥菜軟趴后放入生抽,繼續(xù)翻炒1分鐘,撒上雞精翻炒1分鐘。
5、出鍋。
蒜蓉油麥菜做法二
1、準(zhǔn)備食材。
2、枸杞溫水略泡。
3、油麥菜用淡鹽水泡洗。
4、油麥菜瀝凈水份,切成約兩寸長的段。
5、蒜拍碎后切成小粒。
6、鍋中放適量油,加入蒜粒。
7、炒至微微黃,出蒜香味。
8、先加入油麥子葉梗部分,大火快速翻炒。
9、炒至略軟,再加入葉子。
10、炒至都油麥菜都變軟,加入適量鹽。
11、炒勻后,加入適量枸杞點綴。
12、關(guān)火后,加入少許鮮雞汁。
蒜蓉油麥菜做法三
1、大蒜切成蒜蓉,蔥切蔥花。
2、油燒至8成熱,下蔥花和部分蒜蓉嗆鍋,出味后下油麥菜,快速翻炒。
3、然后加入些許蠔油或老抽(如果用老抽,加的量一定不能太多),翻炒。
4、待油麥菜變的梢軟一些了。
蒜蓉油麥菜的由來
油麥菜,別名莜麥菜,油麥同莜麥(學(xué)名:Avena nuda)是燕麥的一種,學(xué)名為“裸粒類型燕麥”或“裸燕麥”,原產(chǎn)中國的燕麥品種。華北稱之為“油麥”,中國西北稱之為“玉麥”,中國東北稱之為“鈴鐺麥”。
又叫苦菜、生菜,屬菊科、萵苣屬植物,是以嫩梢、嫩葉為產(chǎn)品的尖葉型葉用萵苣,葉片呈長披針形,色澤淡綠、質(zhì)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具有獨特風(fēng)味,含有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大量鈣、鐵、等營養(yǎng)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鳳尾”之稱。
奶香玉米汁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玉米粒一盒,牛奶,煉奶適量;
2、玉米洗凈加上1L的水倒豆?jié){桶中;
3、全自動豆?jié){機按玉米汁程序;
4、25分鐘后打好過濾出玉米汁;
5、杯子中倒入煉奶、牛奶;
6、再倒入玉米汁一起攪拌均勻即可。
奶香玉米汁的一般做法
奶香玉米汁做法一
1、玉米剝下來~加入水和冰糖煮熟后,一起倒入攪拌機~玉米+水+冰糖煮熟,煮熟,煮熟!
2、倒入牛奶,最好是熱牛奶。
3、高速1分半鐘即可。
4、過篩一下,這樣的口感細(xì)滑香濃,超級好喝的。
5、如果當(dāng)做早餐來喝的話,就無需過濾,表面撒點麥片堅果什么的,贊一個。
奶香玉米汁做法二
1、玉米去皮,去須。
2、把玉米切成小段,然后用刀子轉(zhuǎn)著圈把米粒切下來(以前是把玉米整個蒸熟,然后把米粒剝下來,但攪汁后渣太多)。
3、把米粒上鍋蒸熟。
4、把熟玉米粒放入料理機(半個玉米的米粒)。
5、倒入白糖(根據(jù)個人喜好,酌情增減)。
6、倒入新鮮牛奶(半包就好約125克)。
7、加入同牛奶等量的純凈水或涼開水,開機攪汁。
8、把攪好的汁用濾網(wǎng)過濾,即可。
奶香玉米汁做法三
1、把玉米蒸熟,掰成一粒粒。
2、把玉米粒,白開水,牛奶都倒進(jìn)去(約750~1000ml 一根玉米的量)我的是已經(jīng)做完了打大約2~3分鐘就OK。
3、然后就是過濾,過濾出來的玉米渣還會有些水分可以再過濾一次,兩次過濾完的玉米渣可以加點糖和牛奶,一樣好吃(浪費可恥,要利用好每一點資源)。
4、玉米汁做好之后可按照自己的口味加糖(冷藏之后更好喝)。
奶香玉米汁的由來
玉米原產(chǎn)于墨西哥或中美洲,栽培歷史估計已有4500~5000年,但其起源和進(jìn)化過程仍無定論。1954年在現(xiàn)今墨西哥城下60~70米處的巖芯中(判斷為25000~80000年前的地層)發(fā)現(xiàn)了花粉化石,有人認(rèn)為可能是玉米花粉,由此推斷現(xiàn)代玉米的祖先是野生玉米。但此說未被廣泛承認(rèn)。1964年R.S.麥克尼什在墨西哥南部特瓦坎山谷史前人類居住過的洞穴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保存完好的野生玉米穗軸,據(jù)判斷為公元前5000年有稃爆粒種玉米的殘存物,現(xiàn)代的栽培種系由此進(jìn)化而成。但也有人認(rèn)為玉米是從野生墨西哥類蜀黍(Euchl-aenamexicana)進(jìn)化而來,或是由類玉米與其他禾本科植物雜交而形成的。
清燉鴿子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把鴿子去毛,剁成小塊,冼凈后,在開水焯一下。
2、放在水籠頭下,沖洗干凈。
3、然后把冼 干凈的肉塊放入高壓鍋。加入陳皮,白扣,八角,黨參,鹽,料酒等。
4、蓋上蓋子,大火煮沸后,中火五分鐘,再轉(zhuǎn)小火五分鐘即可關(guān)火。然后放味精,裝入盆中。
清燉鴿子湯的一般做法
清燉鴿子湯做法一
1、澆開水,水中加少許料酒,將鴿子放入,去血水去沫,撈出,待用;
2、砂鍋放水加熱至沸騰,放入姜片,蔥段,紅棗,香菇,鴿子,轉(zhuǎn)小火燉1個半小時;
3、1個半小時后放入枸杞,木耳,再燉20分鐘;
4、山藥削皮,切塊放入,小火燉20分鐘,到山藥酥爛,加鹽調(diào)味即可。
清燉鴿子湯做法二
食材明細(xì):鴿子一只、姜片適量、枸杞適量、蔥適量、鹽適量、雞精。
1、鴿子一只,枸杞,姜片。
2、燒適量開水,不斷澆鴿子的全身沖洗一遍,鴿子很干凈,所以也不會有很多浮沫。
3、鴿子的內(nèi)臟也焯一下。
4、內(nèi)臟塞進(jìn)鴿子肚子,放入鐵碗中,加適量水,姜片。
5、蓋上蓋,隔水燉兩個小時。
6、燉好后下入適量枸杞。
7、喝之前放適量鹽和雞精調(diào)味即可。
清燉鴿子湯做法三
材料:老鴿子一只、枸杞5克、紅棗10克、沙參5克、白芷5克、黨參5克、苡米10克、蟲草3根、料酒5ML。
制作方法:
1、將鴿子清洗干凈,切成兩半備用;
2、把只鴿子放在冷水鍋里煮開,去掉血末后撈起備用;
3、把鴿子放在砂鍋內(nèi),加入淹沒肉的開水;加入枸杞、紅棗、沙參、白芷、黨參、苡米、料酒;
4、用大火將鴿子煮開,然后轉(zhuǎn)中小火燉3個小時以上;
5、將鴿湯盛到碗內(nèi)后,再放入蟲草即可。
清燉鴿子湯的由來
我國民間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鴿肉不但營養(yǎng)豐富,且還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能防治多種疾病,從古至今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鴿肉有補肝壯腎、益氣補血、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rèn)為:鴿肉壯體補腎、生機活力、健腦補神,提高記憶力,降低血壓,調(diào)整人體血糖,養(yǎng)顏美容,皮膚潔白細(xì)嫩,延年益壽。在秋冬多喝鴿子湯,可以增強體質(zhì),增加皮膚彈性,改善血液循環(huán),讓你冬天也美美的。
豬蹄黃豆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豬蹄斬成塊。
2、將洗凈的姜片和豬蹄放進(jìn)鍋里,加入能淹沒食材的清水。
3、大火煮開,將豬蹄撇去浮末,取出待用。
4、砂鍋煮開水,加入豬蹄,大火煮開。
5、轉(zhuǎn)小火煮2個小時左右,煮至豬蹄軟爛。
6、將湯汁倒出,豬蹄將黃豆去殼,洗凈。
7、將黃豆去殼,洗凈。
8、將黃豆加入豬蹄湯中,大火煮開。
9、轉(zhuǎn)小火煮20-30分鐘,黃豆變軟,加鹽調(diào)味。
豬蹄黃豆湯的一般做法
豬蹄黃豆湯做法一
1、提前將黃豆洗凈用適量清水泡軟,最好提前一天浸泡。
2、將豬蹄洗凈去除雜毛,剁成大塊(最好買收拾干凈躲好塊的),放沸水中煮5分鐘,撈出洗凈待用。
3、湯煲內(nèi)放入適量清水,放入除鹽以外所有材料,燒開以后保持大火狀態(tài)燒20分鐘,直到湯汁發(fā)白,然后轉(zhuǎn)小火煲約3小時,至豬蹄酥爛,撈出陳皮不要,用鹽和蔥花調(diào)味即可。
4、用醬油、醋、香油、花椒粉、剁椒、蔥花調(diào)成蘸水,蘸豬蹄吃。
豬蹄黃豆湯做法二
1、豬蹄洗凈斬段備用。
2、黃豆提前浸泡四個小時。
3、豬蹄用加了料酒的沸水燙后拔凈細(xì)毛毛。
4、鍋內(nèi)加入足量清水,將豬蹄、黃豆、姜片倒入大火煮開,撇去浮沫轉(zhuǎn)小火煲一小時。
5、出鍋時加食鹽調(diào)味即可。
豬蹄黃豆湯做法三
1、豬蹄洗凈后,放入裝用涼水的鍋中,燒開,撇去浮沫后,撈出,沖洗干凈備用。
2.將黃豆入盆內(nèi),先將壞粒與砂石撿出,然后加入冷水豆粒洗凈,即以清水浸泡備用。
3.洗凈豬腳的放入燉鍋內(nèi),加入黃豆及一大碗水小火慢燉,大約燉三小時見黃豆已爛,即加入白醬油一大匙,鹽半茶匙,胡椒粉少許,拌勻調(diào)味即可。一碗香噴噴,軟糯可口,清新美味的豬蹄黃豆湯就可享用啦!
豬蹄黃豆湯的由來
黃豆起源于中國,從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xiàn)可以證明。漢司馬遷(公元前145~前93年)編的《史記》中,頭一篇《五帝本紀(jì)》中寫道:“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鞠五種,撫萬民,慶四方?!编嵭?“五種,黍稷菽麥稻也?!彼抉R遷在《史記*卷二十七》中寫道:“鋪至下鋪,為菽”,由此可見軒轅黃帝時已種菽。”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中談到商代(公元前16世紀(jì)~前11世紀(jì))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時指出:“主要的農(nóng)作物,如黍、稷、粟、麥(大麥)、來(小麥)、秕、稻、菽(大豆)等都見于《卜辭》?!辈纺饺A指出:“以中國而言,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時代有了甲骨文,當(dāng)然記載得非常有限。在農(nóng)作物方面,辨別出有黍、稷、豆、麥、稻、桑等,是當(dāng)時人民主要依以為生的作物?!鼻鍑?yán)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一中指出:“大豆生于槐。出于沮石之峪中。九十日華。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忌于卯?!?/p>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奶湯蒲菜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