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舌苔看疾病 舌苔黃膩為濕熱
舌苔白冬季降火養(yǎng)生茶。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從舌苔看疾病 舌苔黃膩為濕熱”,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本文導讀:中醫(yī)可以從舌苔看身體疾病,舌苔多少、顏色都預示著不同的身體問題,下面我們來看看從舌苔看疾病的方法。
舌頭是中醫(yī)看病的主要身體部位之一,舌苔的變化是中醫(yī)辨別疾病的方式之一,舌苔多少、舌苔顏色等等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下面我們來讓中醫(yī)教我們舌苔看疾病的方法。
舌頭的不同變化,預示著身體的健康情況是不同的,中醫(yī)中通過舌色、舌苔來觀察人體的健康情況,而老人多出現(xiàn)的口苦、口干,甚至舌頭麻痹的情況,則是許多老年病發(fā)生的前兆。中醫(yī)表示,正常人的舌質(zhì)是淡紅色的,如果舌質(zhì)的顏色發(fā)生改變,比如變紅、變白、變青紫,都是不正常的表現(xiàn)。如果舌苔的額色由黑變黃、由黃而白,表示疾病逐漸好轉(zhuǎn)。
舌苔:生長得多或少都是病態(tài)
正常人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層白苔,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細微的一絲一絲象毫毛樣的結(jié)構,就如一層剛剛出土的嫩草。無論舌苔生長得多或者長得少,都是病態(tài)。
一、舌苔薄或者沒有
有些人,舌面上有的地方有苔,有的地方?jīng)]有苔,在陰虛的小孩和有蛔蟲病的病人中,??煽吹竭@種舌苔。有的人舌苔長得少,脫得多,舌苔過薄,甚至沒有苔,舌面光光的,這也不正常,中醫(yī)叫做傷陰。
常見不適:失眠多夢,健忘、盜汗(入睡后出汗異常,醒后出汗就停止)
調(diào)理方法:
1、陰虛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常選擇的食物如綠豆、百合、山藥、鴨肉等。
2、陰虛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飲的,冷飲對陰虛有調(diào)整作用,當然,鼓勵多吃但也不能過度。
3、此外,陰虛體質(zhì)者還容易 上火 ,表現(xiàn)為性情急躁,心煩易怒,情緒易波動,動不動就要來 火氣 。所以,陰虛者應該經(jīng)常提醒自己安神定志,保持穩(wěn)定心態(tài),轉(zhuǎn)移不良情緒。
二、舌苔厚膩
有些人舌面上像涂了一層米糊似的很容易被刮去,中醫(yī)稱這種舌苔為膩苔。這些往往表示痰濕或是消化不良,比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胃腸炎、風濕病等。
常見不適:形體消瘦、咳痰、口臭、大便不暢
調(diào)理方法:
1、適當改變飲食習慣,多食較為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正餐可以適當改為面食,如果這樣的舌苔一直都有,最好去消化科調(diào)理腸胃。
2、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腸胃的保養(yǎng)。深色蔬菜含維生素C較豐富,如青菜、韭菜、菠菜、柿子椒等。而水果中獼猴桃、柑橘、柚子等含量也較高。
三、舌色為黃色
舌頭為黃色大多由于風寒外邪后期,化熱入體內(nèi)所致,如果舌發(fā)黃,黃而干為熱傷津,黃而膩則為濕熱。廣東地區(qū)由于氣候高溫高濕,尤其是到了夏季,天氣比較炎熱,體內(nèi)熱過度十分容易產(chǎn)生濕毒。
常見不適:口干(可見于糖尿?。?、口渴、口苦(可見于膽囊炎),容易出現(xiàn)腸胃不適,頭和身體感覺沉重。
調(diào)理方法:
1、一般舌色黃而干的情況需要適當補充水分,飲食多宜改為粥品,飯后可以適當進食水果。
2、舌黃而膩的情況就要更加注意飲食,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多食祛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綠茶、花茶等。
3、出現(xiàn)口苦的情況可以食用土茯苓、薏米等加以調(diào)理。
四、白黃色
舌色為淡白色。舌頭為淡白色多數(shù)是外感風寒所致,多為早期,而從老人的體質(zhì)來說,出現(xiàn)舌淡白的情況則多表示血虛或者陽虛有寒。
常見不適:后腦袋疼,連帶脖子轉(zhuǎn)動不靈活;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咳嗽、流鼻涕(鼻涕為清或稍帶黃色)。
調(diào)理方法:
1、當歸生姜羊肉湯,有驅(qū)寒保暖,祛除疲勞的功用。
3、如果是風寒所致感冒,那么幾根蔥白再加上幾片生姜煮水有很好的效果,可以適當添加紅糖。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中醫(yī)看舌苔辨別疾病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Ys630.com相關知識
本文導讀:很多南方人身體都是濕熱的,那么,身體濕熱有什么癥狀?身體濕熱的人容易口干、舌苔黃膩、小便黃、皮膚黃。
現(xiàn)代人身體基本都處于一種亞健康狀態(tài),缺少運動、飲食不規(guī)律、睡眠不足都是導致身體不健康的原因,如果你每天臉上都油膩膩的,而且舌苔黃、尿少而黃,小心是身體濕熱。
濕熱的癥狀
濕熱中的濕即為水濕,可以分為內(nèi)濕和外濕,內(nèi)濕主要與我們的消化功能有關,是一種病理產(chǎn)物,外濕則與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與氣候潮濕有關,為外來的水濕入侵人體引起的;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共同存在的,是一種熱象,當濕與熱一起入侵人體的時候,就成為了濕熱體質(zhì),另外,身體長期受濕邪入侵而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的話,也會讓濕化熱,從而形成濕熱。每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會是濕熱體質(zhì),特別是30-45歲的中青年,而當高溫悶熱的夏天過度到秋天的時候更容易出現(xiàn)濕熱癥狀。
在中醫(yī)看來,人體正氣不足是導致身體濕熱的內(nèi)在原因,脾胃功能差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濕熱的侵襲,濕熱主要可以分為肝膽濕熱和脾胃濕熱,主要表現(xiàn)為口干、小便黃、舌頭黃等,下面我們來看看濕熱的癥狀。
1、肝膽濕熱
肝膽濕熱的患者多數(shù)患有肝膽方面的疾病,由于這些疾病會影響身體膽紅素的正常排泄,膽紅素排泄不正常就會導致總膽紅素偏高,從而出現(xiàn)皮膚黃、眼睛黃、尿黃等癥狀。
女性濕熱患者會有外陰瘙癢的癥狀,白帶偏黃而且有臭味;
男性濕熱患者陰囊潮濕容易患濕疹,睪丸會腫脹熱痛;
濕熱患者往往舌體偏胖,而且舌苔黃,后半部舌厚而膩,前半部舌頭味蕾粗且高;
肝膽濕熱的患者吃吃飯的時候會覺得牙齒酸痛無力,睡覺醒來后嘴里會發(fā)苦。
2、脾胃濕熱
脾胃濕熱的患者會覺得身子熱、口干,嘴里也會發(fā)苦,但是卻不喜歡喝水;
尿液比較少,小便顏色黃,大便糖泄或大便不暢;
舌苔黃膩,面黃,身體沉重,容易疲倦,胃有灼燒感,容易泛酸;
祛濕熱的食物
身體濕熱就要多吃祛濕熱的食物,比如冬瓜、白蘿卜、薏米、白菜等。
1、冬瓜
我們都知道冬瓜是利水的食物,冬瓜具有生津除煩、消腫解毒、利水、清熱的功效,小便少、色黃的人吃些冬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濕熱體質(zhì)者可以多吃。
推薦食譜:冬瓜海帶湯
材料:海帶,冬瓜,蝦皮,味精,鹽
做法:海帶洗凈泡發(fā),冬瓜去皮切片,放鍋里,加水適量,煮湯,最后加蝦皮、味精、鹽即可。
功效:海帶、海帶性寒,清熱利水,二者煮湯能很好的止渴祛濕。
2、紅豆、薏米
做法:紅豆、薏米洗凈,放入鍋里,加入適量清水,浸泡一晚,第二天一早煮熟,加白糖就可以了。(99健康網(wǎng)(.cn)專稿,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舌苔黃膩吃什么好
1、舌苔黃膩吃西蘭花好
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能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有助于保持皮膚彈性。
2、舌苔黃膩吃胡蘿卜好
胡蘿卜有助于維持皮膚細胞組織的正常機能,減少皮膚皺紋,保持皮膚潤澤細嫩。
3、舌苔黃膩喝牛奶好
它是皮膚在晚上最喜愛的食物,能改善皮膚細胞活性,有延緩皮膚衰老、增強皮膚張力、消除小皺紋等功能。
4、舌苔黃膩草大豆好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不僅能破壞自由基的化學活性、抑制皮膚衰老,還能防止色素沉著。
5、舌苔黃膩吃獼猴桃好
富含維生素C,可干擾黑色素生成,并有助于消除皮膚上的雀斑。
6、舌苔黃膩吃西紅柿好
含有番茄紅素,有助于展平皺紋,使皮膚組織細嫩光滑。常吃西紅柿還不易出現(xiàn)黑眼圈,且不易被曬傷。
7、舌苔黃膩蜂蜜好
含有大量易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維生素及糖類,常吃可使皮膚紅潤細嫩、有光澤。
8、舌苔黃膩的食療方
8.1、香蕉、蜂蜜食療法
食材:香蕉根與蜂蜜各適量。
制法與用法:把香蕉根洗凈,搗碎,用潔凈紗布絞取汁液1500-2000毫升,加蜂蜜調(diào)服。多次頻飲。
8.2、中藥治療
食材: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6克、粳米30克。
制法與用法:將前三味共放砂鍋內(nèi)煎水后去渣,加入粳米煮粥服食。每天1劑,連服數(shù)劑。
8.3、苦瓜、瘦肉食療法
食材:鮮苦瓜200克、豬瘦肉100克、食鹽適量。
制法與用法:將鮮苦瓜去核切塊,豬瘦肉洗凈切片,共放砂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煲湯,用少量食鹽調(diào)味,飲湯食苦瓜及瘦豬肉。
8.4、香蕉根與蜂蜜各適量。
制法與用法:把香蕉根洗凈,搗碎,用潔凈紗布絞取汁液1500~2000毫升,加蜂蜜調(diào)服。多次頻飲。
舌苔黃膩的分類
1、痰熱蘊肺舌苔黃膩與痰熱結(jié)胸舌苔黃膩
兩者多由外邪犯肺,郁而化熱,熱灼肺津,煉液成痰,痰與熱搏,蘊於肺絡或胸膈,上蒸於舌,而見黃膩苔?;蛩赜刑禎?蘊而化熱,亦可見黃膩苔。只是由於痰熱蘊結(jié)的部位不同,臨床見癥亦有區(qū)別。前者偏於肺,故多見肺失肅降癥狀,如咳嗽,咯痰,胸痛,氣急等;後者偏於胸脘,劫胸脘痞藻,按之痛,嘔惡,便秘等。
2、肝膽濕熱舌苔黃膩
多因嗜食肥甘醇酒,水榖不得消化,聚濕生熱;或情志怫郁,木郁化火,均可影響肝膽疏泄功能??梢娚嗵S膩,口苦胸滿,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目黃,皮膚黃,腹脹納呆等癥。臨證當辨析濕重或熱重。熱重於濕的舌苔黃粘薄膩,黃色鮮明如橘,伴身熱口渴,便秘,脈滑數(shù)等,治宜清熱化濕,方選茵陳蒿湯;濕重於熱的舌苔黃粘厚膩,伴頭重身困,胸脘痞滿,腹脹便溏,脈濡數(shù)等,治宜化濕泄?jié)?方選茵陳五苓散加減。
舌苔黃膩的具體癥狀
1、若淡紅舌,黃苔滿布舌面,苔色潤澤不燥;邊尖兼少許白苔,因外邪傳里化熱,進入陽明胃腑而生。主病,熱入陽明證,氣分濕熱癥,肝膽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種發(fā)熱疾病。治宜清熱解毒,疏通表里。
2、若紅舌,黃膩苔,中厚而邊薄,緊密細膩,根部尤甚,則多因熱痰互結(jié),或濕邪入里化熱,或溫熱之邪結(jié)于胃腸,尚未至陽明燥實。
3、若舌色深紅發(fā)繹,則又為營熱深重之候;主病;熱痰互結(jié)。中焦?jié)駸?胃腸宿食。治宜清熱化濕,滌痰導滯。
4、若紫舌,灰黃厚苔,苔潤而不燥,即為寒熱錯雜,熱從寒化,或寒從熱化之危重之候,多因為熱病不愈,心陽暴衰,停痰厭飲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熱;盛夏炎熱,恣食生冷而發(fā)中寒霍亂;陰盛于內(nèi),逼熱上浮;素體內(nèi)有瘀血。又感邪化熱;故主病為真寒假熱,心腎陽衰,霍亂吐瀉,哮喘諸證。治宜溫通心腎,回陽救逆;清熱化痰;活血化瘀。
舌苔黃膩口臭按摩什么穴位
1、舌苔黃膩口臭按摩大陵穴
口臭的特效穴:大陵穴,自古以來就是治療口臭的特效穴,根據(jù)古籍《勝玉歌》中說,“心熱口臭大陵驅(qū)”。中醫(yī)認為,口臭源于心脾之火太過,心包經(jīng)積熱日久,灼傷血絡,或由脾虛濕濁上泛,薰蒸于口舌咽喉所致,按一按手腕的大陵穴,最能瀉火去濕。
大陵穴為心包經(jīng)的腧穴,由于心包屬火,大陵屬土,在五行中“土為水之子”。根據(jù)中醫(yī)“實則瀉其子”的原則,因此大陵穴能清瀉心火和脾胃之熱,治療心脾之火上攻所致的口臭。
取穴方法:大陵穴位于手腕的腕掌橫紋中點處,當彎曲手腕時,在腕部會出現(xiàn)橫紋,第2條完整橫紋的中點,兩肌腱之間便是此穴。
2、舌苔黃膩的治療
舌苔黃膩,經(jīng)常口干,舌頭邊上還有齒痕, 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宜:滋陰降火 ??煞?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等.
暑濕感冒致舌苔黃膩癥狀:發(fā)生于夏季,面垢身熱汗出,但汗出不暢,身熱不揚,身重倦怠,頭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黃,胸悶欲嘔,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黃厚膩苔,不一定是濕熱實證,其中也有氣虛運化失司而致濕阻不化的,有些苔黃厚膩的患者,舌質(zhì)一般,脈滑口苦,胸腹悶脹,納少,溲黃等,似為實證,醫(yī)用蒼術,厚樸,芩,連,車前等苦寒燥濕藥達數(shù)月,苔仍如故;但細辨之,必有一二虛證,如脈虛軟滑,舌胖,黃膩苔中有裂紋,胸腹虛脹,喜溫.便溏等,改用補中益氣,香砂六君等加減治療,服后胸腹反覺舒適,苔亦漸化,蓋亦塞因塞用之法也。
3、舌苔黃的原因
生活中,上火是導致舌苔黃最為常見的因素,除此之外,某些疾病的出現(xiàn)也會伴隨有舌苔發(fā)黃,是需要 大家多加關注盡快應對的:肝炎,臨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肝炎是誘發(fā)舌苔黃的最主要因素,在患者患病期間一直 存在,若舌苔黃一直不消失,就要考慮肝炎了;感冒發(fā)燒的人群也是很容易有舌苔黃的癥狀存在的,這 是唾液分泌減少導致的;消化道異常也會導致舌苔黃的癥狀出現(xiàn),如患上了結(jié)腸炎、便秘等。
口臭食療方
咸魚頭豆腐湯。咸魚頭味甘兼具清熱作用,而豆腐性涼,有清熱解毒之效,對于口腔潰爛、牙齦腫痛、口臭及便秘等都甚有功效。材料:咸魚頭1個,豆腐數(shù)塊,生姜1片。做法:洗凈所有材料,咸魚頭斬件稍煎后與生姜同放入煲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用猛火滾約半小時,放入豆腐再滾20分鐘便可。
黃瓜粥。專治肝火盛或內(nèi)濕引致的舌干口臭。材料:黃瓜50克,大米100克。做法:黃瓜去皮切片,與大米同煮粥,隨意服食。
生蘆根粥。專治因舌干或牙齦腫爛造成的口臭。材料:蘆根30克,大米50克。做法:蘆根洗凈后放入煲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15分鐘,隔渣留汁,加入米煮成粥,每日1劑,宜每早空腹服用,約5劑見效。
舌苔黃的偏方
舌苔黃的偏方一:枇杷葉10-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
制法與用法:將枇杷葉用紗布包扎人砂鍋內(nèi),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人粳米再加水600毫升,放人冰糖,煮成稀薄粥,每早晚溫熱服之,3-5天為一療程。
舌苔黃的偏方二:竹茹15克、南粳米50克、生姜2片。
制法與用法:用竹茹煎取濃汁,去渣約100毫升左右。另用南粳米、生姜加水400毫升,煮成稀粥,待粥將熟時兌于竹茹汁,再煮一沸即可。每日2次,稍溫服食。
舌苔黃的偏方三:桑白皮15克(鮮者30克,刮去棕色外皮)、北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制法與用法:將桑白皮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與北粳米、冰糖再加水400毫升左右,煮至米花粥稠為度,每日2次,溫熱服食。
祖國醫(yī)學認為,舌通過經(jīng)絡直接或間接地聯(lián)系許多臟腑的精氣上營使之靈活,所以臟腑的病變,往往能從舌象上反映出來。觀察舌質(zhì)和舌苔是中醫(yī)診斷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家長如果能經(jīng)常觀察孩子舌苔的變化,及時調(diào)整飲食,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正常小兒的舌象應該是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舌面有干濕適中的薄苔。一旦患病,舌質(zhì)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fā)生改變。當出現(xiàn)以下幾種變化,應及時調(diào)整飲食,并仔細觀察是否有病態(tài),是否要去醫(yī)院診治。
1、舌質(zhì)淡白,舌苔薄白:多為寒證,見于感冒早期,可選擇性質(zhì)偏溫的飲食,如紅棗糯米粥等,以軟食、羹食為宜。副食選擇清淡性溫的牛肉湯、羊肉湯、蛋花湯、紅蘿卜、洋蔥、紅糖等,并用醋、姜做為調(diào)味劑。水果可吃蘋果、蜜桔等。少吃性偏寒涼的食物,如涼拌菜、黃瓜、冬瓜、綠豆芽、蟹、螺、鴨蛋等。忌吃冷飲。
2、舌苔白膩,或白厚膩:
多為寒濕,應選用溫胃健脾、散寒化濕的食物,品種同上。少用甜膩厚味的食品,否則會導致腹脹及食欲減退。3、舌苔微黃,或黃膩:為脾胃濕熱或腸胃積滯所致,見于感染、發(fā)熱或消化功能紊亂,常伴有口舌干渴、煩躁、大便干結(jié)等癥狀,飲食上應選用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白蘿卜、西紅柿、絲瓜、藕粉、綠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選用山楂、梨等。
4、舌苔薄少或光滑無苔、或舌苔部分剝落:多因胃腸濕熱或陰虛火旺所致,見于寄生蟲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選用百合湯、雪梨、西瓜等有滋陰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避免吃辛溫的食物,如羊肉、蒜、洋蔥等。
很多人都希望做到未雨綢繆,因為大家都知道身體可能隨時會因為一些問題而出現(xiàn)疾病,如果大家不能及時的去發(fā)現(xiàn)。會一拖再拖,現(xiàn)在人們工作忙,沒有時間去做體檢,再加上體檢需要拿報告做化驗,拖拉很長的時間,這個時候大家需要通過舌苔的方法來辨別、
前言
對于疾病,許多人都希望做到未雨綢繆。其實,生活中只要學會看自己的舌頭,就可大致辨知身體的健康狀況,甚至可以判斷出一些疾病。我們要學會通過觀察舌體不同部位的變化,來判斷不同臟腑的病理變化。中醫(yī)常把舌苔稱為‘中醫(yī)的胃鏡’,把舌頭變化當做是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正常舌苔
白苔
一般表示為表證、寒證。舌苔薄白而潤為正常人的舌苔,同時,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體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過于潤滑,多見于表寒證。苔薄白而干燥,為表熱證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濕濁化熱傷津。舌苔布滿白苔,摸之不干燥,稱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稱為“糙裂苔”,多見于溫熱病。舌淡苔白而滑潤,代表寒證或寒濕證。舌苔白滑而粘膩,見于體內(nèi)有痰濕或濕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為胃腑蘊熱。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質(zhì)干枯者,稱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滿口生衣,出現(xiàn)霉苔或生糜爛點,為胃氣衰敗,臟氣將絕之危候。
黃苔
黃苔主里熱證。舌苔薄黃而干燥,則里熱盛,津液受損。苔黃干燥生刺,舌有裂紋,為里熱極盛,津液大傷,臟腑大熱。舌苔黃厚而膩,多為痰熱、食積或濕熱內(nèi)蘊。舌苔黃滑而潤,為陽虛表現(xiàn).
很多中醫(yī)看病都會看舌苔,如果一個人得病了之后,舌苔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顏色變化的,不同的顏色形態(tài),發(fā)生的疾病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通過舌苔能夠辨別人體得了什么樣的疾病,那么舌苔是一種中醫(yī)術語,中醫(yī)大夫通過望聞問切,來更好的為病人診斷疾病,那么從中醫(yī)方面的角度考慮怎么樣看舌苔好呢?
常見異常舌苔及解析
舌苔白厚
調(diào)理原則:少食寒涼節(jié)制飲食堅持鍛煉
顯示病癥:當風寒、風濕、寒濕等六淫之邪,病尚在表,還未里傳,且病邪較輕,臟腑之氣未傷時,舌苔多見薄白苔。
若舌苔發(fā)白變厚說明身體出現(xiàn)了問題,痰濕較重,要引起注意。
舌苔發(fā)白表明體內(nèi)有寒,無論是吃了寒冷的食物還是受了寒,舌苔都會發(fā)白,現(xiàn)在的人多數(shù)都是白苔,就是因為吃冰箱里的水果、蔬菜,常喝冷飲造成的。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舌體胖大,舌苔白厚多見于身體肥胖、脾胃運化失常而導致水腫、痰濕內(nèi)盛的患者。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的患者也常見厚白膩苔。
黃白色舌苔黏厚
調(diào)理原則:飲食清淡健胃消食
顯示病癥:如果舌頭上看到有一層厚厚的黃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口中有一種又酸又臭的穢氣味道,同時胃口不好,大便干燥。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平時飲食過量,或進食油膩食物過多,脾胃消化功能差或發(fā)生紊亂引起的,老百姓管它叫積食。
舌苔發(fā)黑
調(diào)理原則:積極治病謹遵醫(yī)囑
顯示病癥:極熱和極寒都可引起黑色的舌苔,當然,染色舌除外。生活中,如果吃了某些藥品或食物,往往也會使舌苔變色,但這些均不屬于病苔。一般來講,染苔的色澤比較鮮艷而浮淺,而病苔不易褪去,可以利用這一點進行區(qū)別,千萬不要將正常的舌苔誤認為病苔而虛驚一場。
以上講述了舌苔的幾種顏色代表的疾病,每個人平時也會經(jīng)常的生病,如果知道通過舌苔來辨別疾病之后,那么就可以經(jīng)常的觀察舌苔的顏色形態(tài)變化,看看到底是出現(xiàn)了哪一方面的病癥,只有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對策,才能夠盡快的找到治療方法,幫助患者盡快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