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夏季養(yǎng)生拔罐】
頸椎的部位是需要時刻注意保護的。只有時刻注意保護了,才能有比較好的健康狀態(tài)。頸椎的健康關系到身體能不能健康的。保護頸椎有很多的方法。拔罐是其中的一種。拔罐不光能治療疾病的癥狀,還能起到預防疾病發(fā)生的效果。那么頸椎拔罐的穴位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下。
? ?拔罐治療頸椎病穴位(一)氣滯血淤型
癥狀:頸項、肩臂疼痛、,甚則發(fā)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勞累后加重,頸部僵直,活動不利,肩胛上下窩及肩頭有壓痛。
取穴:(1)大椎、肩井、肩外俞;(2)百勞、天宗、膈俞、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選用1組穴和2組穴全用。留罐10~15分鐘,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拔罐期間要加強頸部的功能鍛煉(包括轉頸、提捏斜方肌、熱敷)。
拔罐治療頸椎病穴位(二)肝腎畏虧型
癥狀:四肢麻木無力,伴有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
取穴:(1)大椎、肝俞、腎俞;(2)風池、肩外俞、大杼、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選用1組穴和2組穴全用。留罐10~15分鐘,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拔罐期間要加強頸部的功能鍛煉(包括轉頸、提捏斜方肌、熱敷)。
拔罐治療頸椎病穴位(三)風寒外襲型
癥狀:頸強脊痛,肩臂酸楚,因夜寐露肩或久臥濕地而加重?;蛴惺直勐槟景l(fā)冷。
取穴:大椎、風門、風池、肩井、外關、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選用1組穴和2組穴全用。留罐10~15分鐘,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拔罐期間要加強頸部的功能鍛煉(包括轉頸、提捏斜方肌、熱敷)。
? 頸椎拔罐的穴位就是上面介紹的這些了。在平常的時候可以采用拔罐的方法來對頸椎進行保養(yǎng)。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拔罐方法對頸椎保養(yǎng)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確的手法,這樣才能讓拔罐的效果比較理想。如果手法不正確的話是不會有好效果的。
擴展閱讀
頸椎是一個對身體健康有很重要作用的部位,頸椎的地方如果出現(xiàn)了疾病的癥狀,那么對于身體健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受涼、長期不良的姿勢和一些疾病等原因都是可能會導致頸椎的地方出現(xiàn)疾病的癥狀。所以一定要注意保健頸椎才行。那么拔罐對頸椎有好處嗎?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下。
? 刮痧拔罐治百病,這個是老百姓經(jīng)常會說的一句話,一般有個頭疼腦熱的,習慣性的就把額頭刮紅或是掐紅,尤其是伴有咳嗽的人,脖子身上都會刮紅,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刮痧拔罐不止是能治這些病,對頸椎病的治療也是非常有效的。
? 刮痧拔罐怎么治療頸椎病?
? 第一步:熱敷按摩
? 在進行刮痧拔罐之前,我們要先做一下熱敷和中醫(yī)按摩,這樣做的目的是使肌肉放松,同時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這樣對接下來的刮痧起一定的鋪墊作用。
? 第二步:刮痧
? 對于刮痧應該不是陌生的,但是頸椎病具體刮什么地方,這一點就很少有人知道了。首先我們要從發(fā)際線開始沿著頸椎一直刮下去,直到腰際,然后繼續(xù)從發(fā)際線出發(fā),在頸椎兩側有兩根經(jīng)絡,沿著這兩根經(jīng)絡開始刮,直到出痧。最后刮脖子到肩頭的兩根經(jīng)絡。
? 第三步:走罐
? 走罐就很簡單了,就是沿著刮痧的位置,不同位置選擇不同的大小的火罐,因為刮痧的原因,身上已經(jīng)有足夠的油分,因此走罐的時候就比較容易了,走罐到時候要注意不要走過多的次,大概2個來回就夠了。
? 第四步:拔罐
? 拔罐是在走罐的基礎上,但是要注意穴位,拔罐要拔大椎穴,然后是頸椎兩側的大筋,一直沿著拔下來就好了,直到腰眼的位置,在腰眼的位置用的火罐是比較大的,這樣有利于把寒氣拔出來。肩頸穴是必須要拔的,對放松我們的肌肉是非常有好處的。
? 第五步:放松按揉
? 在拔完罐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些突出來的肉上毛孔會比較大,并且有些可能會出現(xiàn)黑紫色,這個時候不要著急穿衣服,要適當?shù)陌慈嘁幌拢缓笥脺責岬拿磉M行一下熱敷,主要的目的是讓這些罐印下去的快點,還有就是讓毛孔縮小,以免著涼受風。
?上面介紹的就是關于拔罐對頸椎有好處嗎這個問題的答案。知道了拔罐對于頸椎的好處后,大家在平常的時候就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使用。在用拔罐方法的時候要特別的注意,要按照正確的方法來進行保健。另外拔罐的時間不要太長。
感冒了很多人會進行拔罐治療,身體患有頸椎病、腰椎病等也會使用拔罐治療,拔罐治病是大家的所熟悉的醫(yī)治方式,拔罐并不是隨意在身體進行,而是按照身體的穴位進行治療的,拔罐治病穴位認識是很重要的,穴位找不對就沒有效果,皮膚還會受到傷害,可見穴位與拔罐治療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那么拔罐治病穴位主要有哪些呢?
1、調補精血法。取穴:三陰交、氣海、腎俞、心俞,三陰交是足太陰脾,足少陰腎,足厥陰肝三條陰經(jīng)的交會穴。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滋生,精血才能充盈。肝主藏血,可以調節(jié)人體流動血量,全身血脈都歸心所主,氣又為血之帥,故常拔三陰交可調補肝,脾,腎三經(jīng)的氣血,配以腎俞、心俞、氣??墒瓜忍熘?,后天氣血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之目的。
2、預防胃腸道疾病。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是人體極重要的保健穴位,對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脾俞、胃俞為脾、胃二臟的背俞穴,中脘為胃之募穴,在這幾個穴位拔罐可以有效的調節(jié)脾胃功能,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
3、預防心血管疾病。取穴:內關、心俞、肝俞、腎俞,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jīng)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陰維脈,具有寧心安神,寬胸利氣的作用。心包乃心之外圍,具有保護心臟,代心受邪的作用。心俞為心臟之要穴,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二者都和人體心血管系統(tǒng)有著密切聯(lián)系,故經(jīng)常在內關、心俞、肝俞、腎俞上拔罐可以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4、祛除濁氣法。取穴:涌泉穴、足三里,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足少陰腎經(jīng)的井穴。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長、發(fā)育、生殖,是人體的生命之源,腎氣充則生長發(fā)育正常,精力旺盛,反之則生長發(fā)育遲緩,精力不足。腎為主水之臟,腎的生理功能異常則水液代謝出現(xiàn)障礙,人體就會出現(xiàn)濕毒侵襲的現(xiàn)象,濕邪重著粘膩,易趨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經(jīng)絡氣血,引發(fā)其它各種疾病。涌泉穴經(jīng)常拔罐可以及時祛除體內的濕毒濁氣,疏通腎經(jīng),使經(jīng)絡氣血通暢,腎臟功能正常,腎氣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體精力充沛,進而延緩衰老,體質康健。
5、疏通經(jīng)絡法。任、督二脈透罐法是對傳統(tǒng)腹背陰陽配穴法的繼承和發(fā)展,任脈為陰脈之海,督脈為陽脈之海。在任、督兩脈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陰經(jīng)與陽經(jīng),起到疏通經(jīng)絡,平衡陰陽,對人體五臟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背俞穴及華佗夾脊穴縱貫整個頸背腰部,五臟六腑之經(jīng)氣均在此流通。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背俞穴及華佗夾脊穴位于人體脊髓神經(jīng)根及動、靜脈叢附近,在這兩處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臟六腑之經(jīng)氣,調整全身氣血經(jīng)絡的協(xié)調,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拔罐治病穴位有很多,與拔罐的方式有關,拔罐治療的方式不同則穴位也有區(qū)別,而疾病劃分也與穴位有關,患者必須尋找當?shù)卣?guī)的中醫(yī)師進行治療。治療期間要觀察皮膚的變化,拔罐后發(fā)現(xiàn)有皮膚損害嚴重的要停止治療,尤其是拔罐后有皮膚潰爛的患者,就要立即停止立即對皮膚醫(yī)治。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養(yǎng)生常識頻道《頸椎拔罐的穴位有哪些》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夏季養(yǎng)生拔罐”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