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冬季養(yǎng)生保健的中醫(yī)治療】
皮膚瘙癢是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不僅使患者身體上飽受著摧殘,且嚴重影響著患者身心健康。對于治療皮膚瘙癢的方法有很多,但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醫(yī)治療皮膚瘙癢的方法。下面,我們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醫(yī)偏方治療皮膚瘙癢。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中醫(yī)治療皮膚瘙癢的五則小偏方
1、老生姜治皮膚瘙癢
新鮮老生姜1塊搗爛如泥,以紗布包裹,涂擦患處。每次10—20分鐘,每日l—2次,療效顯著。此方既能止癢,又能滋潤皮膚。
2、大棗雪梨膏治皮膚瘙癢
大棗(或金絲棗)10枚,雪梨膏20毫升。將棗先泡半小時,入砂鍋內加水煮至棗爛后加入雪梨膏后服用。此方可潤肺護膚,健脾益氣。適用于冬季皮膚干燥脫屑,老年皮膚瘙癢。
3、豬蹄骨湯治瘙癢
取2—3個豬蹄的骨頭,加水煮沸后再熬5分鐘。每天臨睡前用衛(wèi)生棉或潔凈的白布條蘸豬蹄骨湯在皮膚瘙癢處搽洗一遍,可治老年人頑固性皮膚瘙癢。一般連續(xù)搽洗4次,癥狀會基本消失。重者可多搽幾次。
4、銀黃燒酒治老年人皮膚瘙癢
銀黃(中藥店有售)與60度高粱酒調和(銀黃:白酒比例1:4)拌好,晚上睡覺時用棉球蘸調好的藥漿涂抹在瘙癢處,當夜即可見效,每夜一次,3—5次可痊愈。適用于老年人皮膚瘙癢。
5、中藥煎劑治冬令皮膚瘙癢
蒼耳子、艾葉各30克,苦參、地膚子、白蘚皮、露蜂房、土槿皮、蘇葉、川椒各20克,每天1劑,加適量水煎煮后,濾取藥液,趁熱洗浴,早晚各一次,每次搓擦15—20分鐘,連用7天為1個療程。適用于皮膚瘙癢癥。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中醫(yī)治療皮膚瘙癢的方法。如果出現(xiàn)皮膚瘙癢的癥狀,一定要注意不要拿手去撓,非但不會有幫助還會越撓越癢,甚至會出現(xiàn)留下疤痕的情況。只有對癥治療,好好調理,才能早日擺脫疾病困擾,恢復健康。
編輯推薦
頭暈現(xiàn)象是生活當中比較容易出現(xiàn)的一個現(xiàn)象,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可能會發(fā)生,所以對我們的生活工作也會造成影響,因此大家就需要注重科學有效的治療和解決方法,而下面要為大家分析介紹的是,如何利用中醫(yī)的方式,治療和解決頭暈的問題,快速的解決這種不良的問題。
方法一:
枯草湯治頭暈
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黃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藥,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鐘,從火上拿下來,稍停再加入黃芩,煎5分鐘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后即能感覺頭輕眼亮,沒有其他副作用。
方法二:
菊花治頭暈
菊花功能降血壓、明目解毒、治頭暈、頭痛、耳鳴目眩,能使小便清長。高血壓的人可用菊花枕頭,對婦女肝陽火盛引致頭暈、晚間煩躁不能成眠者有幫助。可將野菊花加入油柑子葉、綠豆殼或通草絲,曬干待冷裝入枕袋內再縫密即可。
以上就是關于頭暈是用中醫(yī)方法,治療的一個配方介紹,如果一些疾病能夠通過中醫(yī)的方式進行調理治療的話,肯定是比較好的,因為一般來講,中醫(yī)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副作用問題的發(fā)生,所以遇到一些頭暈問題的時候,大家對這些方法的使用要注意。
急性腸炎是現(xiàn)如今發(fā)病率非常高的一種情況,這種情況可能會給我們自身帶來很大的疼痛感,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們自身不規(guī)律飲食導致的,我們日常一定要養(yǎng)成定時吃飯的好習慣,多吃一些有營養(yǎng)價值的東西,為大家普及一下中醫(yī)治療急性腸炎的方法吧。
中醫(yī)學沒有急性腸炎的病名,根據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屬中醫(yī)嘔吐、腹痛、泄瀉、霍亂、絞腸痧、脫證等病證范疇。其病因有感受時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及臟腑虛弱等,但主要關鍵在于脾胃功能障礙和胃腸功能失調。
(1)感受時邪
夏秋之交,暑濕蒸騰,若調攝失宜,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或因貪涼露宿,寒濕入浸,寒邪穢氣,郁遏中焦,使脾胃受損,升降失調,清濁不分,發(fā)為本病。
(2)飲食所傷
飲食過量,停滯不化;或恣食肥甘,濕熱內蘊;或誤食生冷不潔之物,損傷脾胃,致運化失職,水谷精華不能吸收,反停為濕滯,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吐瀉交作,而發(fā)本病。
(3)情志失調
脾氣素虛,或原有食滯,或本有濕阻,但未致發(fā)病,復因情志失調,憂郁惱怒,精神緊張,以致肝失疏泄,橫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運化失常而成本病。正如《景岳全書·泄瀉》篇所說:“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怒時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fā),此肝脾二臟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p>
中醫(yī)治療急性腸炎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達到一個非常不錯的治愈效果,可有效地幫助我們緩解疼痛,而且不會對我們自身產生任何的副作用傷害,盡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盡量少吃一些帶有刺激性味兒的食物,辛辣的食物一定要少吃。
隨著我們對于中醫(yī)的深入了解,我們越來越能夠發(fā)現(xiàn)很多中醫(yī)方法的神奇功效,我們不但可以采用中醫(yī)的方法來起到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作用而且還可以采用中醫(yī)的方法來起到等好處,此外我們還可以采用中醫(yī)的方法來起到減肥和美容等效用,下文我們介紹一下中醫(yī)治療睡眠不好的方法。
老做噩夢,睡不踏實。從中醫(yī)理論上講,這類人屬于營氣不足型。睡覺時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還會出現(xiàn)心慌。在治療上,主要以養(yǎng)血安神為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參松養(yǎng)心膠囊等中成藥,多吃些補血的東西,如大棗、阿膠等。也可試試百麥安神飲,做法為取小麥、百合、蓮子肉、大棗適量,一起燉服。連燉兩次,取汁,隨時都能喝。
入睡困難。這類人屬于肝郁氣滯型,有時胸脅會有脹痛感。在治療上主要以疏肝解郁為主,多吃小米、牛奶、牡蠣肉、龍眼肉等食物。還要注意調養(yǎng)精神,消除顧慮以及緊張情緒。另外,睡前最好用熱水泡泡腳。
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還經常伴有咽干、口干、長痤瘡、盜汗的癥狀。這類人屬于營血蘊熱型,可以按摩內關(三個手指壓住手腕,最里面的中心點)、神門(腕關節(jié)手掌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后溪(第五掌指關節(jié)尺側后方)等穴位,平時多吃藕、槐花、綠豆、薏苡仁、冰糖柚等,用生地黃和冰糖泡水代茶飲也有很好的效果。
時睡時醒。這類人屬于脾胃失和型。夜間睡不安穩(wěn),同時感到口膩、口淡,有厭食、大便不成形等癥狀。治療原則主要以和胃健脾安神為主。生活中,可以常吃小米蓮子百合粥,做法是,將小米、蓮子、百合用適量的水熬成粥食用,熬出來的粥口感清淡、香甜,又能養(yǎng)心安神,是睡眠不好的調養(yǎng)佳品。
整晚睡不著。這類人屬于心肝火旺型。多由惱怒煩悶而生,以更年期女性多見。表現(xiàn)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結、舌紅苔黃。治療原則主要以清熱瀉火為主。針對神經衰弱、心悸、失眠、多夢、黑眼圈的女性,可以服食酸棗仁粥。做法為:將酸棗仁50克搗碎后取汁,用粳米100克加汁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可養(yǎng)心、安神、斂汗,也可以用玫瑰泡水喝。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們介紹了中醫(yī)方法的多種功效,我們建議廣大的讀者朋友們要多學習一些中醫(yī)的方法,上文為我們詳細介紹了中醫(yī)治療睡眠不好的方法嗎,相信大家都已經掌握了吧。
失眠的情況在現(xiàn)在的生活當中情況特別多,原因也特別的多,一般主要是和心情還有生活工作壓力大有關系,大部分是心理性的,有失眠的情況后,我們會感覺到整個人也特別難受,而且還會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在有了失眠的情況后,我們一般主要是通過中醫(yī)治療,中醫(yī)當中的食療對于治療失眠效果也是特別明顯的,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下了解。
1、酸棗仁粥
酸棗仁末15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煮熟,再下酸棗仁末煮5分鐘。具有養(yǎng)心安神、寧心止汗的作用,適合失眠、多夢、心悸、心煩、體虛多汗者食用。
2、甘麥棗藕湯
蓮藕250克,小麥75克,甘草12克,紅棗5顆,鹽3克。將小麥洗凈,泡水1小時;紅棗泡軟,去核。將小麥、甘草、紅棗加水煮開,再加蓮藕小火煮軟,最后加鹽調味。此湯有益氣養(yǎng)血、寧心安神的作用,特別適合氣色不佳的失眠者。
3、桑葚水
鮮桑葚60克,加水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0分鐘,每晚睡前1小時服用。桑葚味甘,性寒,具有補肝益腎、安神益智、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通便、明耳目、烏須發(fā)的作用,特別適合失眠伴有便秘、貧血、脫發(fā)、少白頭、耳鳴者食用。
4、栗子紅棗燉烏雞
烏雞1只,洗凈,切塊,連同20個去殼板栗、20枚紅棗,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清水,用文火煮燉至雞肉爛熟。此方有健脾益胃、補腎填精的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多夢,伴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腰膝酸痛及女子月經不調。
5、小米紅棗粥
小米60克,大棗6枚去核,蜂蜜30克。小米、大棗煮粥,粥成后調入蜂蜜睡前食用。中醫(yī)認為,脾胃功能不好,睡眠質量就差。小米、紅棗能調養(yǎng)脾胃,適合脾胃不合的失眠者。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失眠中醫(yī)治療的方法有什么,主要是通過中醫(yī)當中的食療來進行調理效果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在調理的同時對身體也很好,失眠的關鍵是我們調理自己的心情,不但要注意飲食,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盡量多的進行一些開心的運動。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養(yǎng)生常識頻道《中醫(yī)治療皮膚瘙癢的方法》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冬季養(yǎng)生保健的中醫(yī)治療”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