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適合煲什么湯 十款養(yǎng)生湯
養(yǎng)生湯煲湯。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四季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二月適合煲什么湯 十款養(yǎng)生湯,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導讀:二月是由冬轉春的時節(jié),正值春節(jié)期間,養(yǎng)生要多喝湯!那么二月適合煲什么湯呢?此時煲的湯要適應時節(jié)的變化,具體二月適合煲什么湯?下面小編推薦十款適合二月食用的養(yǎng)生湯。
二月適合煲什么湯?
1、花膠紅棗燉雞
材料:花膠80~100克、瘦老母雞1只、紅棗8個、生姜3片。
做法:花膠浸泡8小時,置有姜、蔥、紹酒的沸水稍滾片刻,再浸泡1小時,切塊;母雞宰洗凈,去臟雜、尾部,亦可去皮,切塊;紅棗去核。一起下燉盅,加溫水1500毫升(約6碗量)和紹酒半匙,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便可。進飲方下鹽,為4~5人量。
功效:這是冬末春初的養(yǎng)生湯飲。花膠性平和且味甘、咸,有補腎益精、滋養(yǎng)筋骨的功效。雞肉能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紅棗能養(yǎng)血健脾益胃。合而為湯有滋陰潤燥、補腎養(yǎng)顏、健筋強骨之功,尤宜中老年人和女性養(yǎng)生之用。
2、百合銀耳肉排骨湯
材料:豬排骨250克、鮮百合40克(干百合15克)、銀耳15克。
做法:百合去蒂,拆成片狀洗凈,如果使用干百合的話,用溫水泡10分鐘;銀耳用水泡發(fā)后,去蒂撕成小塊;排骨洗凈,用開水焯去血水后撈出沖洗干凈,瀝干待用;在砂鍋內放入3大湯碗水和所有材料,燒開后轉小火煲2小時,用鹽和蔥花調味即可。
功效:用百合、銀耳和排骨煲制的湯有滋陰潤燥的作用,不僅可以潤肺清熱、益氣健脾,還具有很強的美容功效。這是一款適合全家人飲用的2020春季靚湯。
3、胡蘿卜豬肝湯
材料:胡蘿卜,豬肝,各種調味品。
做法:把豬肝和胡蘿卜一起洗干凈,然后把豬肝成切成片越薄口感會越好,把胡蘿卜切成絲,鍋里用燒開水備用,等水開的時候再把胡蘿卜放進走煮,后放豬肝,因為豬肝比胡蘿卜容易煮爛。
功效:補血、明目、養(yǎng)肝,適用于2020春季肝火旺的問題,對緩解春困,預防頭暈腦花等都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食補的作用。
4、香菇雞翅湯
材料:香菇200克、雞翅400克、蔥姜適量、八角一個、紹酒1小勺、鹽胡椒粉各3克。
做法:雞翅加一塊姜,放入冷水中煮開,撈出備用;香菇沖洗干凈,去蒂。用小刀在香菇頂端斜著切上四刀,切出星星的形狀。鍋中倒入清水或者高湯,將雞翅、香菇、蔥姜等一同倒進去。大火煮開,并加入紹酒,轉用小伙煮20分鐘。
功效:增強人體免疫力,起到良好的防病抗病功效。
5、黃豆文蛤豆腐湯
材料:黃豆30克、文蛤300克、豆腐200克、食鹽2茶匙、姜5克、白胡椒粉1/2茶匙、水適量。
做法:將鮮活文蛤放入清水中,加入1茶匙鹽浸泡3小時,之后沖洗凈泥沙,瀝干水分待用。干黃豆用清水浸泡6小時,豆腐切小塊備用。泡好的黃豆放入鍋內加水煮熟,鍋中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姜片爆香,倒入文蛤,炒至開殼。然后加適量清水,開鍋后加入煮熟的黃豆、豆腐,調入1茶匙鹽和白胡椒粉,再煮3分鐘,出鍋即可。
功效:鮮嫩可口的豆腐是食藥兼?zhèn)涞氖称?,具有益氣、補虛等多方面的功能,常吃豆腐可以保護肝臟,增加免疫力并且還有解毒作用。
精選閱讀
導讀:一月已到,新的一年開始了,這時更要注重養(yǎng)生保健,食療以喝湯最佳。那么一月適合喝什么湯呢?下面小編告訴你一月適合喝什么湯,十大養(yǎng)生湯供你參考。
一月適合喝什么湯?
1、海帶豆腐湯
材料:海帶、豆腐各250克,姜片、蔥絲、鹽、雞精適量。
做法:將海帶洗凈切絲,豆腐切塊,先用炒鍋將姜片、蔥絲爆香,加入豆腐、鹽,翻炒至豆腐微黃,再放入海帶,翻炒約1分鐘,加水(漫過主料1厘米),加入雞精,武火燒10分鐘,剩少許湯即成。
功效:在寒冷的冬天,海帶很具有御寒的作用。而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維生素等。此外海帶豆腐湯是值得推薦給經常吸煙的男人,海帶與豆腐有阻礙人體吸收尼古丁的功能,同時還可幫助身體排出體內毒素。
2、蘿卜燉羊肉湯
材料:蘿卜500克、羊肉250克、植物油、料酒、醬油、鹽、白糖,蔥、姜少許。
做法:將羊肉、蘿卜洗凈切塊,分別焯水備用。鍋內放入油,油熱至七成時,加白糖,用鏟子不斷地攪拌至糖冒泡時放肉翻炒,待肉均勻上色后,放醬油,同時放蔥段、姜片。蓋上鍋蓋燉5分鐘后放入熱水,用大火燉開后,放料酒,改為文火燉。待肉六成熟時,將蘿卜倒鍋內,放鹽,把肉和蘿卜燉爛熟即可。
功效:白蘿卜具有清熱生津、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等功效。羊肉具有補血益氣,溫中暖腎的作用。這兩種食材搭配在一起,具有補中養(yǎng)胃,益腎壯陽等作用。尤其適用于病后體虛,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癥。
3、棗杞乳鴿湯
材料:乳鴿2只、蔥1段、大棗10顆、姜3片、枸杞20顆、鹽1小勺、香油1/2小勺。
做法:鴿子處理干凈,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燒開一壺水,將鴿子汆燙下并清洗,處理好的鴿子放進鍋里,放入切好的蔥段、姜片,加入大半鍋水開火,紅棗和枸杞事先用清水浸泡;等到鍋里水燒開,用大勺將鍋中的浮沫打出,放入大棗轉最小火慢慢燉煮2小時;2小時后,鴿子基本燉好,將泡好的枸杞放入鍋中,加入1小勺鹽和幾滴香油,接著燉煮15分鐘,15分鐘后,即可關火喝湯吃肉。
功效:中醫(yī)認為鴿肉有補肝壯腎、益氣補血、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鴿肉壯體補腎、生機活力、健腦補神,提高記憶力,降低血壓,調整人體血糖,養(yǎng)顏美容,皮膚潔白細嫩,延年益壽。
4、山藥燉雞湯
材料:農家雞一只、山藥一根、枸杞一小把、蔥姜、料酒、鹽。
做法:雞宰殺后,清理干凈腹腔,剁成小塊,蔥姜洗凈,姜切片,蔥打成蔥結。切好的雞塊放入鍋中,加入足量冷水,燒開。撇去浮沫。加入一湯匙料酒。放入姜片蔥結。煮開后轉小火,加蓋,慢燉大約30分鐘。山藥去皮切成小塊,加入鍋中,繼續(xù)加蓋燉10分鐘。枸杞用清水沖洗下,開蓋加入,繼續(xù)加蓋燉10分鐘,開蓋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雞湯味美營養(yǎng)高,且具有抗疲勞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它能幫助人們有效抵御嚴寒,驅走流感,如果將雞肉和山藥一起燉還可以起到補腎、消炎的作用。
5、紅參黃芪豬瘦肉湯
材料:紅參、當歸各5克,杞子、牛膝各10克,黃芪25克,甘草2片(中藥房均有售),豬瘦肉300克。
做法:各物洗凈,中藥稍浸泡;豬瘦肉可切塊或不切塊。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有益氣補血、護肝補腎的功效,為2020冬季養(yǎng)生的靚湯,尤宜老人養(yǎng)生之用。
養(yǎng)生導讀:進入六月,炎熱的天氣使得不少人喝冷飲消暑,但你知道么,冷飲并不解暑,2020夏季應該多喝湯消暑。那么六月煲什么湯呢?六月煲湯有講究,今天小編為您介紹七款適合六月喝的養(yǎng)生湯。
六月煲什么湯?
夏日身體容易流汗,消耗人體的營養(yǎng)和熱量。如果沒有把這些流失的營養(yǎng)和熱量補充回來,我們就會常感不適,比如暑熱令人胃口不佳,所以我們想喝湯。想消暑,最好的方法是喝湯,喝湯有利于排汗,既能解暑又能降溫,還有益身體健康。六月份適合煲什么湯呢?以下7款養(yǎng)生湯是最佳選擇。
第一款:苦瓜黃豆排骨湯
苦瓜有清心明目、健脾開胃、消暑防病等功效;黃豆富含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等,可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同時富含磷元素,能調節(jié)大腦神經,有增強智力的功效;排骨不僅營養(yǎng)豐富,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有很好的補鈣作用。
材料:排骨250克、姜、黃豆200克(事先浸泡一晚)、苦瓜600克。
做法:將排骨、姜、黃豆,放進瓦煲里,加入清水1300毫升,再滴少許食醋。先用大火煲沸后,改用小火煲40分鐘,加入切成段的苦瓜(600克)燉20分鐘左右至熟,調入食鹽少許即可。
第二款:海帶鴨子湯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在2020夏季里,鴨肉的最好制法是熬制鴨湯,如海帶老鴨湯、蘿卜老鴨湯等,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yǎng),又可祛除暑熱帶來的不適,今天推薦海帶老鴨湯。
材料:老鴨子半只,海帶半斤,小蒜10個,姜一塊,枸杞一把。
做法:老鴨整理干凈,切成大塊;海帶洗后切片,老姜拍爛待用。將鴨塊倒入干鍋中翻炒,待皮中的油爆出即可。水燒開后,倒入炒好的鴨塊、海帶,加入備好的老姜、枸杞,大火燉開后轉小火燉至肉爛。用砂鍋燉要34個小時。
導讀:二月適合喝什么粥?二月立春至,春天就要到了。二月養(yǎng)生以養(yǎng)肝為先,喝熱粥最滋補。那么二月適合喝什么粥呢?下面小編推薦7款適合二月食用的養(yǎng)生粥。
二月適合喝什么粥?
二月是初春的開始,中醫(yī)認為,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2020春季萌發(fā)、生長,肝臟在2020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因此,初春養(yǎng)生應以養(yǎng)肝、護肝為先。初春喝熱粥是養(yǎng)生的好選擇。稀軟溫和的粥還是養(yǎng)胃佳品,每天喝一次粥是最實惠簡單的養(yǎng)胃妙招。
1、枸杞葉豬肝粥
材料:大米、豬肝、瘦肉、枸杞葉、姜絲、生粉少許、鹽、油。
做法:先將枸杞葉擇洗干凈,豬肝、瘦肉切片,瘦肉用少許生粉腌制5分鐘;將大米淘洗干凈,鍋中加入1500ml清水,用大火燒開后,加幾滴色拉油,倒入大米,沸騰后改用小火熬制20分鐘。然后改大火放入姜絲、豬肝、瘦肉,再倒入枸杞葉,煮滾兩分鐘,加入鹽調味即可。
功效:枸杞補養(yǎng)肝腎、益精明目。豬肝有補肝、養(yǎng)血、明目的作用。瘦豬肉有滋陰養(yǎng)血、潤燥生津的作用。本粥養(yǎng)肝陰,清肝熱。適用于肝陰不足者,亦可用于夜盲癥、眼結膜炎、視力減退等屬肝陰不足、肝經有熱者。
2、枸杞桑葚粥
材料:枸杞子、桑葚、山藥各5克,紅棗5枚,粳米100克。
做法:將前三味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后,去渣取汁,用此汁液與紅棗、粳米共煮粥食用。
功效:枸杞子、桑葚能補肝腎;山藥、紅棗可健脾胃,視力疲勞者如能每日早晚兩次佐餐食,不僅能消除眼疲勞癥狀,還能增強體質。
3、豬血菠菜粥
材料:豬血100克,鮮菠菜適量,粳米100克,鹽,味精,蔥,姜適量。
做法:先將豬血放沸水中稍煮,然后撈出切成小塊。將菠菜洗凈,放在沸水中,略燙數(shù)分鐘,撈出后切細,同豬血塊,粳米煮粥。粥熟后放入調味品即可。
功效:具有補血養(yǎng)心、疏肝理氣的功效,肝不好的朋友不妨用菠菜豬血粥來養(yǎng)肝。
4、芹菜首烏瘦肉粥
材料:芹菜150克,制首烏30克,豬瘦肉末50克,粟米10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制首烏洗凈、切片,曬干或烘干,研成細末,備用。芹菜洗凈,取其葉柄及莖,細切成粗末狀,待用。粟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加瘦肉末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調入芹菜末及制首烏末,拌和均勻,繼續(xù)用小火煨煮20分鐘,粥成時加精鹽、味精適量,拌勻即成。
功效:有滋養(yǎng)肝腎、平肝降脂。
5、胡蘿卜牛肉粥
材料:粳米50g、胡蘿卜30g、牛肉50g、清水800~900ml、食用油5ml。
做法:胡蘿卜洗凈去皮,切成碎末。牛肉洗凈后用清水泡20分鐘,再剁成肉末。粳米洗凈放入砂鍋,加清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熬制。粥體濃稠時,放入胡蘿卜、牛肉大火煮開,小火熬15分鐘即可。
功效:胡蘿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癥。
6、梅花粥
材料:白梅花5克,粳米80克。
做法: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一碗,可連續(xù)吃三五天。
功效: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fā)食欲。食欲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
7、芝麻粳米粥
材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凈與黑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此粥對肝腎功能不足、習慣性便秘等癥有良好療效。本方更適于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并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二月適合喝什么粥?二月養(yǎng)生要多喝粥,除了要喝以上的養(yǎng)生粥外,如山藥紅棗粥、韭菜粥、豬肝綠豆粥等也要常吃。
二月二吃什么
1、二月二吃什么
1.1、餃子: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zhí)ь^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笆娣蝗绲怪?好吃不如餃子”,在“龍?zhí)ь^”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和講話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1.2、炸油糕: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qū),人們有在春龍節(jié)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1.3、春餅: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而過二月二同樣講究吃春餅,立春吃春餅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餅則叫做咬“龍鱗”,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
1.4、驢打滾: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歷二月二買“驢打滾”品嘗。黃豆粉面裹豆沙餡兒的驢打滾外形圓潤,有“財源滾滾”的吉祥含義。
2、二月二是什么節(jié)日
龍?zhí)ь^(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jié)”、“農事節(jié)”、“春龍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龍?zhí)ь^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傳說是龍?zhí)ь^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xiāng)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慶?!褒堫^節(jié)”,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區(qū)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3、二月二的民俗傳說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后,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jié)”。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jié)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里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
二月二龍?zhí)ь^的忌諱有哪些
到了二月二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動刀動剪動針線,否則會傷到“龍目”,戳到“龍眼”。早晨擔水時,禁忌水桶碰到井幫,否則會碰傷龍頭。這一天忌推磨,以免壓住龍頭。還忌諱吃稀飯喝疙瘩湯。以免糊住龍眼,天將降冰雹。
二月二這天不吃面條,因為面條細長,像龍須。北京、河南等地在二月二忌諱吃面條,說是吃面條就是吃龍須,惹了龍王,當年會鬧澇災。不能喝粥、吃米飯,人們認為粥是龍血,米飯是龍子。不能紡花,因為“二月二紡花,胭了龍毛龍抓”。龍抓就是雷電擊人的意思。有些地方忌洗衣,怕傷了龍皮。
二月二期間有不少忌諱。最普遍的是婦女不準動剪刀針線,怕戳了龍眼,穿到龍頭;又忌刀切,怕砍了龍頭。此外,山西、河北不少地方忌早晨擔水,俗信早晨起來擔水會把龍子擔回家,而在陜西綏德,則俗信早展擔水會觸到龍頭。不吉利。河北新河、山東滕縣都忌當日磨面,怕壓了龍頭。
二月二的習俗有哪些
1、引錢龍:山東地區(qū)用灶煙在地面畫一條龍。一是請龍回來興云布雨,祈求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蟲都躲起來,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有益。
2、敲龍頭:敲龍頭喚龍醒來、東北部分地區(qū)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
3、剃龍頭:農歷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發(fā),叫剃“喜頭”,借龍?zhí)ь^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
4、吃龍食:這一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fā)”,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稱“吃龍鱗”,吃面條名曰“扶龍須”,吃米飯是“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吃面條叫食“龍須”。
導讀:二月二是龍?zhí)ь^的日子,天津有獨特的飲食風俗,那么天津二月二吃什么呢?吃油炸糕,稱之食龍膽,吃煎燜子,寓意煎龍麟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天津二月二吃什么。
天津二月二吃什么?
二月二這天,天津民間的食俗更與龍相貼近。吃面條、烙春餅、燜米飯、炸油糕、爆玉米花,還有吃餃子、煮元宵、包餛飩的,分別比作挑龍頭,吃龍膽,食龍眼、龍耳朵、龍皮等。天津二月二吃什么?下面為您介紹天津二月二主要的3種飲食習俗。
1、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qū),人們有在春龍節(jié)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
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油炸糕則比較講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個兒小、皮兒薄、花樣多三個特點,其花樣品種分豆餡、糖餡、菜餡三種。豆餡有小豆、豇豆、扁豆、蕓豆四種;糖餡有紅糖、白糖兩種,另外各加青紅絲、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餡有綠豆芽、山藥、胡蘿卜餡;有地皮菜、豆腐干、山藥餡;有山藥、苦菜、韭菜餡。無論是哪種餡的油糕,吃進來都是里香外脆,膾炙人口。
2、煎燜子
二月二吃煎燜子(寓意煎龍麟)的習俗尤其在天津流行。人們用熱油把燜子煎成兩面金黃。拌燜子的調料,用麻醬、醋、鹽加適量的水攪好,再放入些蒜泥即可。
煎燜子又叫煎龍鱗,因為銀白色的燜子切成扁塊狀,排在一起很像龍的鱗片。每片龍鱗的兩面都被煎出黃嘎兒來,以表示對懶龍的懲罰,督促它盡力治水,好帶來豐收。
天津的燜子跟各地的涼粉、粉皮屬于同類食品,是用淀粉調水熬熟呈流質狀,經冷卻而成的。天津燜子講究用極細的綠豆淀粉。煎燜子要用平底鐺,少加些油,慢火煎到雙面微現(xiàn)焦黃。盛到碟子里趁熱澆上麻醬汁、蒜泥、醋、醬油等作料,佐以主食大餅或燒餅食用,清香爽口,余味綿長。
人們吃煎燜子配以烙大餅、薄餅,再炒一盤雞蛋,一盤青菜、綠豆芽菜、菠菜或俏上香干,一同品嘗,既爽口又清香,二月二過得有滋有味兒。這天,人們還用美食來祭祀龍王,祈求龍王賜福,保佑一年風調雨順。
3、烙餅
有意思的是,天津人還在這一天吃烙餅。因為烙餅稱為龍鱗餅,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豆芽菜也被叫做龍須菜。喻示萬物生輝,日后生活美滿。有的到了晚上還要吃上一碗面條,叫做龍須面。
吃春餅要配有春盤、炒菜、甜面醬和羊角蔥或蔥白。做春餅比較講究,要用開水和成燙面,然后揪成小劑子,將兩個劑子中間刷油,疊在一起搟成七寸碟大小的圓餅,烙成能揭開的合頁餅。不過,如果怕麻煩,不少餐館也備好了龍鱗。
吃燜子、烙香餅的同時,天津人還要吃炒雞蛋、炒豆芽菜、拌春菠菜等清淡菜品。這種吃法,對消除一個正月的油膩大有益處。
在過去的舊俗中,還有忌婦女做針線活的老例兒,以防扎壞龍眼,如今這一迷信說法早已被人們所摒棄。時至今日,每到二月二這一天,理發(fā)店總會變得格外忙碌。很多人選擇在這一天理發(fā),寄寓著龍?zhí)ь^,走好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