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按摩穴位 讓你更好入睡
老人養(yǎng)生按摩穴位。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生活中經(jīng)常流傳這些關于養(yǎng)生的名句或者順口溜,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如何在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中醫(yī)按摩穴位 讓你更好入睡》,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大,于是常常有失眠的困擾,服用鎮(zhèn)靜安眠劑的后遺癥使得失眠的壓力又增加一項。以按摩的方式來促進睡眠,不失為一個放松全身肌肉有助安然入眠的好方法。
經(jīng)常失眠的人在中醫(yī)的觀點來說是屬于陰陽不平衡的狀態(tài)。頭面按摩時配合穴位可具有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節(jié)陰陽的作用。
頭面按摩法具有醒腦提神,鎮(zhèn)靜安眠,降壓止痛,療眩息暈,潤膚養(yǎng)顏的功效。臨床應用于頭痛、失眠癥、內(nèi)耳眩暈癥。
頭面按摩,只需端坐按摩以下穴位:
1.天門開穴法:兩拇指指腹緊貼于印堂穴,雙手余指固定頭部二側。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經(jīng)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兩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時交替推摩。手法由緩至速、由輕至重,反復推摩約1分鐘,此時推摩局部產(chǎn)生熱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會穴點按掌摩法:用右手拇指尖在百會穴點按,待局部產(chǎn)生重脹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復交替進行約30秒,緊接用掌心以百會穴為軸心,均勻用力按壓與旋摩約30秒。
3.玉錘叩擊法:以指尖作錘,雙手同時進行,從后向前,從左至右叩擊整個頭部,反復依次緊叩,不可遺漏。叩擊時由腕部發(fā)力,甩力均勻,不可太重,不可太輕,以有較強的振蕩感而不覺疼痛為度。約1分鐘。
4.十指梳理法:以指代梳,指尖著力于頭皮,雙手同時進行,從前額開始呈扇狀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為主,柔中帶剛。此時會感到頭部輕松舒適感。約1分鐘。
5.撫摩靜息法:用雙掌分別摩頭、摩面、摩頰。手法輕揉,約1分鐘,再結束整個按摩療程。
相關閱讀
【導讀】冬天天氣寒冷的緣故,很多人都變懶了,不愿運動也不愛活動,脂肪都堆積在肚子上,這就造就了很多小肚子。冬天穴位按摩減肥更好是真的嗎?老中醫(yī)建議可以試試腹部穴位按摩。腹部按摩并不是簡單的揉肚子,選準基本穴位實施按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你可以更自信地露出小蠻腰,下面就為你介紹冬天穴位按摩減肥更好。
冬天穴位按摩減肥更好
穴位一:中脘穴
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上大約4寸處。調(diào)節(jié)身體消化機能,通便。
穴位二:水分穴
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上大約1寸處。(按摩水分穴有助于排除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避免水腫,并且可以幫助腸胃蠕動、鍛煉腹肌,避免小腹突出)
穴位三:氣海穴
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下大約1.5寸處。
穴位四:關元穴
腹部正中線肚臍下大約3寸處。
穴位五:水道穴
冬天穴位按摩減肥更好
肚臍以下大約3寸,關元穴左右兩側各向兩旁大約2寸處。
穴位六:帶脈穴
脈穴肚臍水平線上的側腹處。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
穴位七、天樞穴
肚臍左右兩側各向兩旁大約2寸處,以左天樞為重點。
按摩氣海、關元穴能有效地抑制食欲,有利于腹部脂肪均勻分布;而按摩天樞穴則可以幫助消化、排氣、促進腸胃蠕動、廢物排泄,當然更有利于消除小腹贅肉。穴位按摩方法及時間:每天早晚仰臥在床上,先以手法2由上腹部向小腹推壓3~4回,再先后以手法1和手法2依次按摩以上7個穴位,每個穴位各按摩2分鐘左右。
導讀:面部有好多穴位,按摩也可以緊致肌膚,達到瘦臉的功效,按摩正確了,還可以擁有白嫩的皮膚哦。只要你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有好的效果的。
1 抓出臉頰的贅肉
涂上按摩霜之后,在頰骨的部分縱拉贅肉,并向外拉開。然后位置慢慢向下移,到鼻翼為止。一次動作約5秒,持續(xù)進行1分鐘。
2 伸展鼻唇溝的皺紋,使臉部光滑
雙手貼在臉頰上,著重于撫平鼻唇溝的皺紋(鼻翼的細紋),皮膚以橫向拉開。手掌由內(nèi)向外推,至外圍輪廓為止約2~3秒。反復進行1分鐘。
3 托高臉頰的贅肉
涂上按摩霜后,輕輕的磨擦皮膚,其指腹須朝內(nèi)側。由頰骨部分往上推托,并進行磨擦式的按摩。一個個動作慢慢進行,持續(xù)1分鐘。
4 以指尖拍打頰骨
最后沿著眼眶,以指尖拍打頰骨。進行到太陽穴時會覺得精神舒暢。按摩后,以混合的化妝水乳液涂抹均勻,即可完成。
與單純按摩不同的是,瘦臉按摩前要先抹瘦臉霜,再按壓穴位并進行按摩。
導讀:面部有好多穴位,按摩也可以緊致肌膚,達到瘦臉的功效,按摩正確了,還可以擁有白嫩的皮膚哦。只要你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有好的效果的。
臉部按摩四步驟 按出白嫩肌膚
面部按摩
面部按摩是要在臉上涂抹一些滋潤保濕的美白精華液或者精油等溫和的護膚產(chǎn)品,然后用輕柔的手法讓面部疲勞的肌膚得到有效地緩解。臉部按摩有四個步驟,跟小編一起學習,為臉部更好的做保護吧!
步驟一:
把手雙和臉都清洗干凈,然后在臉上均勻的涂抹滋潤的按摩面霜或者精油,雙手一起呈圓錐的形狀,然后在面部輕輕地按壓,慢慢往上移達到眼睛下方的時候再改向臉部兩側移動,動作記得要輕柔哦。
步驟二:
四個手指放在眉毛的上方,然后輕輕的慢慢的向發(fā)際的位置上移動,一邊移動一邊輕輕的電壓,慢慢按摩,這個動作來回重復6~10次,可以有效地撫平皺紋,緩解額頭肌膚的疲勞,達到很好的祛皺效果。
導讀:面部有好多穴位,按摩也可以緊致肌膚,達到瘦臉的功效,按摩正確了,還可以擁有白嫩的皮膚哦。只要你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有好的效果的。
步驟三:
雙手指腹放在鼻翼的位置上,然后從比鼻翼兩側開始慢慢的向太陽穴推去,要一直推到耳朵下方的位置,并且輕輕的進行按壓,這個動作來回重復5次,可以起到安神去疲勞的效果,使人精神百倍哦!
步驟四:
最后一步就是手擺在臉頰兩側,用雙手關節(jié)的力量把腮部的肌肉慢慢往上推,這個動作來回重復6次,然后雙手指腹放在鎖骨兩邊的位置輕輕按壓,注意不要按得太重哦,經(jīng)常堅持按摩就能使皮膚變得更加白皙了呢,都快來學習吧!
總結:只要找準臉部的穴位,做好面部按摩,不僅可以瘦臉,還可以預防皺紋哦。相信很多MM都很想試一試吧。
在外面待久了的人難免都會患上胃病,夏季是腸胃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主要因人們常喝冷飲,驟熱驟涼,極易刺激腸胃,加上夏季易滋生細菌,易引起腹瀉等各種腸胃不適。其實,這些腸胃小毛病,通過簡單的自我按摩就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般選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壓穴位,以自覺稍痛為度。
按摩穴位
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指壓時仰臥,放松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后將手離開,重復10次,能緩解胃部不適。在胃痛時采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天樞穴:此穴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間3個手指下壓、按摩此處約兩分鐘。天樞穴的主治病癥包括消化不良、惡心、胃脹、腹瀉、腹痛等。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復10次,可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捏脊
捏脊療是通過刺激身體某些經(jīng)絡和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尤其適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厭食積滯等病癥的孩子。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兩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經(jīng)絡中督脈所在,脊柱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循行的路線,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經(jīng)活絡、調(diào)和氣血、及時調(diào)整臟腑的作用。
飯后揉肚
飯后先散步,然后或臥或坐,用手輕輕按揉腹部,先將雙手搓熱,分別以左、右手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強胃腸機能,對治療腸胃病有一定效果。
捏腿肚小腿肚內(nèi)側循行足太陰脾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與脾胃相聯(lián),故而捏按此處可治療胃之疾患。當然這只適用一般胃病,能緩解輕微的胃痛;嚴重胃病者,應去醫(yī)院診治。
以上這些方法,在調(diào)節(jié)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時,每日進行2~3次,堅持一周即可緩解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的癥狀。
提示:轉眼間,秋風起兮。我們的皮膚經(jīng)過了一夏的考驗,該是休養(yǎng)生息的時候了。按摩則是保持皮膚健康與活力的最有效的美容方法。按摩不一定要到美容院才可以完成,下面新浪中醫(yī)教你最適合居家的按摩方法,只要你持之以恒,手法得當,你無疑會成為肌膚勝雪的秋水美人。
按摩的方法及要點
由按摩的基本動作是搓、敲、捏,要把這三種動作協(xié)調(diào)起來進行按摩。
最正統(tǒng)的手法是搓,須按肌肉的方向和血液的流向進行。要點是在眼睛周圍成圓圈狀擦搓,鼻梁兩側上下動,其余部分從中間向外搓。
敲是用手指肚敲擊,它比搓更簡便,最適用于預防眼角的皺紋。
捏是當你想加速兩頰血液循環(huán)時使用的手法,用拇指和食指捏很有效。這三種手法可以單獨使用,但最好配合使用。動作不要太快,手法也不可過重,以臉部感到有壓力為宜。應有節(jié)奏地按摩3~5分鐘,皮膚應感到舒適放松。
特殊皮膚的按摩手法
油性皮膚:搓和敲的手法適用對油脂和汗液較多的皮膚,可以起到很好的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的作用。鼻尖等分泌物較多的部分可以稍用力搓,但如有粉刺,最好躲開粉刺部位,尤其是粉刺化膿時,嚴禁按摩。
下顎和兩頰皮膚松弛:從下顎下面向耳部稍用力搓、敲,用以刺激皮膚,使皮膚繃緊。
過敏性皮膚:鼻梁部分使用搓的方法。其他部位用手指尖輕輕敲擊1分鐘。特別注意要使用過敏性皮膚專用的按摩霜。當皮膚因陽光暴曬而發(fā)炎或受傷時,嚴禁按摩。
沐浴,是我們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情,特別是當夏天到來之后,很多人由于出汗出的多,可能一天還不止洗一次澡。 你知道沐浴除了清潔作用以外,還有更多的保健效果嗎?今天就要來教你,如何通過沐浴讓自己更健康。
淋浴幫助全身穴位按摩
洗澡大概是我們告別一天忙碌活動的前奏,這時候你可以一個人盡情享受幾分鐘之內(nèi)的完全私密空間,在里頭唱歌、跳猛男秀、自戀的對著鏡子抱怨脾酒肚過度膨脹,這些都沒關系反正是沒人會瞧見的,不過這些洗澡的前戲動作,都只能讓你放松一天緊繃的精神及情緒,重點還是你洗干凈了沒?
教你幾招洗澡好方法
全身:洗浴者應仰臥浸泡在浴盆或?qū)iT設計的礦泉浴池里,以水浸平乳頭為佳。時間根據(jù)情況而定。水溫42℃以上,入浴時間10-20分鐘即可;水溫35-37℃,浸泡時間可長達1小時以上。不管時間長短,均可配合水下按摩法,又稱浴摩法,亦可用柔軟毛刷輕輕刷摩局部。
半身:浴者半坐浴盆或浴池里,根據(jù)需要,水面平臍或平腰,浸泡在礦泉中。上身覆蓋大毛巾,避免受涼。
淋?。?/p>
是指用特制水管噴射身體某一局部,甚至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管口離皮膚約20厘米,逐漸移至15厘米,水溫在40至50℃,每次噴射5分鐘,隨后入浴10分鐘。現(xiàn)在,有些淋浴器噴出的水,是從不同的方向噴到身上的,實際上就是一種對穴位的按摩。淋浴的好處有兩點:一是預防交叉感染;二是對穴位的按摩?,F(xiàn)在的沖浪浴,水從不同的方向沖向人的身體,也是對穴位的按摩。浴盆的好處是可以加入煎好的中草藥。
浴中按摩:在浴池中浸浴五六分鐘,同時對身體進行按摩。可利用靜水的壓力、水的浮力活動肢體及患部。洗浴時,可以結合按摩,比如搓背。搓背最好的工具是絲瓜絡,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具有通經(jīng)活絡的作用。還有中藥中的海浮石,像粗砂輪一樣,有祛痰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由于它比較硬,能搓掉腳跟的厚皮,另一方面祛痰化痰。這些天然的洗澡用具,比現(xiàn)在的化纖浴巾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