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九股牛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白九股牛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白九股牛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白九股牛去治療一些相關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九股牛、松皮九股牛、牛尾獨活、蜜油參、牛角七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叢枝楤木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5m。地下根莖大而細長。葉為一至三回羽狀復葉,長約15-20cm;葉柄長約4cm;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半圓形,長約4mm,邊緣有纖毛;羽片5-9,先端小葉3,小葉柄長8-20cm,頂生者長達4.5cm;葉片膜質(zhì),闊心形,長2-4cm,寬2-4.5cm,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沿脈疏生白色鱗粃狀刺毛,邊緣有尖銳鋸齒;側(cè)脈5-7對,兩面均明顯。圓錐花序稀疏,頂生,只有幾個分枝,長15-25cm,主軸下部常有腋生的傘形花序1-3個,傘形花序有12-18朵花;總花梗長2.5cm,有短柔毛;苞片披針形,長約5mm;小花梗長約7mm;小苞片錐形;萼筒無毛,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5,離生。核果球形,漿果狀,熟時黑色,直徑約7mm,具5棱?;ㄆ?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600m的山坡。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托毒消腫。主氣虛頭暈;耳鳴;慢性淋巴腺炎;瘡癰久不潰;慢性化膿性骨髓炎www.cndadi.net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文章介紹的白九股牛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白九股牛等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該繼續(xù)傳承下去。
ys630.coM延伸閱讀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九牛力,下面我們就來對九牛力的相關信息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別名】川太、土萆薢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穿鞘菝葜的根莖。
【原形態(tài)】穿鞘菝葜 攀援灌木。莖通常疏生刺。葉互生;葉柄長2-3.5cm,基部兩側(cè)具耳狀的鞘,有卷須,脫落點位于近中部,鞘外折或近直立,作穿莖狀抱莖;葉片革質(zhì),卵形或橢圓形,長9-20cm,寬4.5-15cm,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淺心形,下面淡綠色。傘形花序10-30個排成圓錐花序,長5-17cm,花序軸多少迥折狀,傘形花序每2-3個簇生或近輪生軸上;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黃綠色;雄花外花被片條形,內(nèi)花被片披針形,基部比上部寬得多,雄蕊6,完全離生,長約5mm,花藥條形,長約2mm,雌花與雄花近等大,退化雄蕊3,子房3室,柱頭3裂。漿果球形,直徑4-6mm?;ㄆ?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中或灌叢下。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健脾胃;強筋骨。主脾虛少食;耳鳴;乏力;腰膝酸軟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九牛力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九牛力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中醫(yī)中藥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有病看中醫(yī)吃中藥是他們的傳統(tǒng)和習慣,所以中藥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九牛薯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九龍根、九牛子(《廣西中獸醫(yī)藥植》)。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 角花烏蘞莓 的 塊根 。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角花烏蘞莓,又名:菱莖野葡萄、野葡萄、鉆地羊。
【生境分布】生于溪邊、山谷、林緣、村邊灌木叢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湖北、湖南、山東等地。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南寧市藥物志)):"潤肺,止咳,化痰。治肺癆,咳嗽,血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南寧市藥物志?!?/p>
對于九牛薯的功效與作用大家應該知道了吧,九牛薯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很常見的中藥藥材,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
白牛膽的簡介
異名:毛老虎、豬耳風、大力黃、白葉菊、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風、土蒙花、大刀藥、白背風、白羊耳、華耳木、金邊草、上大黃、過山香、羊耳茶、毛茶、山白芷、大力王、白羊風、白頭翁、飛揚藥、觀音茶、羊仔耳、白面貓子骨、壯牛浪、八面風、蠟毛香、羊耳風。
落葉灌木。高至1米多,直立,枝條粗壯,被綿毛。單葉互生;狹矩圓形至近倒卵形,長7~10厘米,先端漸尖至鈍形, 邊緣有小鋸齒,基部渾圓至廣楔形,葉面綠色,有腺點,被粗毛,背白色,密被絹毛或綿毛。
頭狀花序頂生或近頂?shù)囊干?組成稠密的傘房花叢;總苞片數(shù)列,矩形 至廣披針狀,長3~7毫米,寬1毫米,被短毛,邊緣膜質(zhì)。
成熟后反卷;花托禿裸,有窩點;舌狀花冠前端每為3裂,管狀花冠5裂,黃色;雄蕊5枚,花藥基部 矢形,有長尾;子房下位,1室,柱頭2裂。瘦果長約1.5毫米,被絹毛;冠毛白色帶淺黃色。花期7~8月。果期11~12月。
生于荒山、丘陵、山腰以下草叢中,或灌木叢中。分布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海南等地。
白牛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行氣,化滯。治風濕關節(jié)疼痛,胸膈痞悶,瘧疾,痢疾,泄瀉,產(chǎn)后感冒,肝炎,痔瘡,疥癬。
作用:
1、治腰腿痛:羊耳菊一兩,胡枝子根六錢,大風藤三錢,當歸六錢。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2、治瘧疾:白牛膽一兩。水煎服。
3、治痢疾:白牛膽干葉一兩。水煎泡烏糖服。
4、治溏泄:白牛膽干葉一兩半。水煎服。
5、治目痛:白牛膽鮮葉一兩。水煎服。
6、殺滅微絲蚴:一羊耳茶二兩,檳榔五錢。水煎服,連服七劑。二羊耳茶四兩。水煎服,連服六至七劑。
7、治產(chǎn)后傷風:羊耳菊六錢,華荊芥三錢,木芙蓉四錢,煎服。
8、治膽結(jié)石及膽囊炎:羊耳菊,白花蛇舌草、牛皮消各五錢,連錢草一兩,石菖蒲二錢,皂角一錢。水煎三次分服。
9、治痔瘡、疥癬:羊耳菊二兩。煎水洗患處。
臨床應用:治療早期血吸蟲病。取山白芷(全草)、蒼耳草(全草去果、葉)干品各1兩,每日1劑煎服。1個月為一療程。治療早期血吸蟲病患者28例,治后進行即期療效觀察,結(jié)果糞孵3次復查有9例陰轉(zhuǎn)。服藥后一般都有輕度頭昏,個別持續(xù)數(shù)小時,未經(jīng)處理自行消失。
白牛膽的市場信息
1、白牛膽的價格
尚不明確。
2、白牛膽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羊耳菊的全草。
3、白牛膽的保存方法
置陰涼處保存。
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白牛膽根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于白牛膽根的小常識吧。
【別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風、尋骨風、鐵桿香、白面風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
【原形態(tài)】羊耳菊 亞灌木,高70-200cm,根莖粗壯,多分枝。莖直立,粗壯,全株被污白色或淺褐色絹狀或棉狀密茸毛,上部或從中部起有分枝。下部葉在花期脫落后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綿毛的腋芽。葉互生;中部葉有長約0.5cm的柄,上產(chǎn)葉無柄;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中部葉長10-16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邊有小尖頭細齒或淺齒,上面被基部疣狀的密糙毛,中脈毛較密,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絹狀厚茸毛。頭狀花序倒卵形,直徑5-8mm,多數(shù)密集于莖和枝端成聚傘圓錐狀;總苞片5層,外層較內(nèi)層短3-4倍,被白色或帶褐色茸毛;小花黃色,長4-5.5mm,外圍花舌片短小或無舌片;中央筒狀花狹漏斗狀。瘦果長圓柱形,被白以長絹毛,冠毛褐色黃,約與筒狀花等長,有50余條糙毛?;ㄆ?-10月,果期8-12月。
【性狀】性狀鑒別 根頭部常殘留短小地上莖。根呈圓柱形,有分枝,長2-5cm,直徑0.3-1.5c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有稀疏須根或須根脫落殘痕。根皮薄,刮去表皮則呈灰褐色而有油性。質(zhì)堅硬,切斷面木質(zhì)部灰黃色,有黃色油點散在,根頭部中央有髓,呈海綿狀。有特殊香氣,用物刮擦根部嗅之氣更香。味辛、微苦。
【性味】味辛;甘;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止咳定喘;行氣止痛。主風寒感冒;咳嗽;哮喘;頭痛;牙痛;胃痛;疝氣;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腎炎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注意】服藥期間禁食酸、辣食物。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的白牛膽根相關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就能夠有所了解了。在知道白牛膽根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zhì)來調(diào)理了。
八股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但是確實一味非常好的中藥藥材,可以祛風解毒、治療鼠疫和中風,慢性濕疹和蕁麻疹使用八股牛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許多人不知道八股牛的副作用,因為一般來說中藥的副作用很少,八股牛由于性寒,所以過量服用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
一、八股牛的功效
清熱燥濕;祛風止癢;解毒。主風熱濕毒所致的風疹;濕疹;疥癬;黃疸;濕熱 痹。用于濕熱瘡毒,黃水淋漓,濕疹,風疹,疥癬瘡癩,風濕熱痹,黃疸尿赤。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白鮮和狹葉白鮮的根皮。
【產(chǎn)地和分布】:生于山地灌木叢中及森林下,山坡陽坡。 東北、華北、華東及陜西、甘肅、河南、四川、貴州、新疆,以伊犁、阿勒泰地區(qū)最多。
【注意事項】:虛寒證忌服。
【附方】:
①治肺藏風熱,毒氣攻皮膚瘙癢,胸膈不利,時發(fā)煩躁:白鮮皮、防風(去叉)、人參、知母(焙)、沙參各一兩,黃苓(去黑心)。
三分。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食后臨臥。(《圣濟總錄》白鮮皮散)
②治癇黃:白鮮皮、茵陳蒿各等分。水二鐘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書》白鮮皮湯)
③治鼠疫已有核,膿血出者:白鮮皮,煮服一升。(《補缺肘后方》)
④白鮮皮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兒心肺風熱壅滯,胸膈不利:白鮮皮、防風、犀角、黃芩、知母、沙參、人參各15g,炙甘草30g,每服3g,水煎服。方中白鮮皮清熱解毒,祛風,為君藥。
⑤治療產(chǎn)后中風,虛人不可服他藥者:白鮮皮90g。以水3升,煮取1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方中白鮮皮祛風,為君藥。
(《小品方》一物白鮮湯)
⑥治慢性濕疹,蕁麻疹:白鮮皮9g,白蒺藜12g,烏梢蛇9g,生地12g,防風、當歸各9g,甘草6g。水煎服。方中白鮮皮祛風,為君藥。(《中藥臨床應用》雙白祛風湯)。
二、八股牛的副作用
中藥一般無副作用,但八股牛藥性寒,不宜過量服用,尤其體寒者慎用。
病情分析:
你好,八股??汕鍩嵩餄?,祛風止癢,解毒,用于治療風濕熱毒所致的風疹,濕疹等。
指導意見: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本品也不例外,有一定的副作用,建議,不要過量服用,祝健康。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剪刀股,下面我們就來對剪刀股的相關信息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別名】鴨舌草、鵝公英
【來源】菊科苦荬菜屬植物 剪刀股 Ixeris debilis A. Gray [I. japonica Nakai; Lactuca debilix Maxim.],以 全草 入藥。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利尿消腫。用于肺熱咳嗽,喉痛,口腔潰瘍,急性結(jié)膜炎,闌尾炎,水腫,小便不利;外用治乳腺炎,瘡癤腫毒,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救荒本草》
剪刀股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中常常被使用,根據(jù)需要可以組成復方,也可單獨使用,但剪刀股也不可盲目食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