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釵股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養(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金釵股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金釵股。
【別名】樹蔥、大樹蔥、平棍子、釵子股、巖豇豆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印緬金釵股的全草。
【原形態(tài)】印緬金釵股,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粗壯發(fā)達,灰白色。莖長15-35cm,下部匍匐狀彎曲,節(jié)間長1-2cm。葉互生;葉片圓柱形,黃綠色,長5-20cm,粗1-3mm,葉鞘簡狀抱莖,質(zhì)硬??偁罨ㄐ蛞竿馍?,多花,花序軸長約1cm;小苞片寬卵形,革質(zhì),長約2mm,寬約3mm。花黃綠色,側(cè)萼片與花瓣近等長,長4-7mm;唇瓣紫褐色,長圓狀倒卵形,較萼片大,中部縊縮成前、后唇,前唇卵圓形,后唇近方形。蒴果長2-3cm,直徑5-7mm?;ㄆ谙募?。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森林中樹干上或石壁上。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截瘧;催吐。主咽喉腫痛;中耳炎;瘧疾;藥物或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大劑量 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搗汁滴耳。
【摘錄】《中華本草》
綜合以上的對于金釵股的描述,可見金釵股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金釵股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
相關(guān)閱讀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biāo)?,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金釵煎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相當(dāng)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當(dāng)歸2兩,白芍藥2兩,川芍2兩,石斛(酒炒)2兩,香附子(炒)2兩,糯米2兩(炒),降真香(細銼)4兩,熟地黃4兩,秦艽1兩,貝母(去心)1兩,羌活1兩,桂心1兩,粉草1兩,干姜(炮)1兩,北細辛1兩,牡丹皮1兩,大豆卷(炒)1兩,茴香(炒)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延胡索1兩,白芷1兩,人參半兩,木香半兩,石膏(煅)半兩,沉香半兩,黃芩半兩,川椒3分,交加(修制)8兩(交加,指交加散)。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7丸。
【功能主治】活血駐顏,大暖血海,升降陰陽,滋養(yǎng)榮衛(wèi)。主子宮久冷,多病少子,及產(chǎn)前產(chǎn)后諸病。
【用法用量】依后服餌常服,溫酒化下。婦人諸疾,產(chǎn)前產(chǎn)后風(fēng)虛痼冷,手足僵痹,豆淋酒化下;血風(fēng)頭痛,產(chǎn)后中風(fēng),荊芥酒化下;產(chǎn)前產(chǎn)后痰涎咳嗽,桑白皮湯下;經(jīng)脈不調(diào),或前或后,或多或少,血氣攻刺,腰脅重痛,溫酒化下;經(jīng)脈不通,產(chǎn)后血喘,蘇木、人參煎湯化下;血崩不止,赤白帶下,側(cè)柏?zé)艺{(diào)酒下;婦娠將理失宜,或因驚動,痛極妨悶,漏胎下血,膠艾煎湯化下;臨產(chǎn)艱難,乳香研酒化下;子死腹中,胎衣不下,同樸消3錢(重研細),童便和酒化下;產(chǎn)后勞倦,傷敗血氣,如瘧寒熱,遍身疼痛,喘嗽盜汗,地黃、烏梅煎湯化下;產(chǎn)后敗血浮腫,姜汁少許和酒半盞化下;產(chǎn)前服之則胎安,臨產(chǎn)亦易產(chǎn);產(chǎn)后則逐去惡血,不生諸疾,同童便和酒化下。
【注意】忌生冷、油膩、魚腥、豬母、白豬,一切毒物。
【摘錄】《婦人良方》卷二引檀峰曉公方
【處方】黑豆1升(炒熟,去皮),香附子末4兩半,干姜(炮)1兩,生干地黃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調(diào)理經(jīng)候,滋養(yǎng)少女。主經(jīng)候不調(diào),月水湛濁,腹常刺痛,及室女血弱,陰虛經(jīng)脈不均。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溫酒調(diào)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仙傳濟陰方》
關(guān)于金釵煎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rèn)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金釵石斛。
【英文名】Harba Dendrolii Nobilis
【別名】金釵石、扁金釵、扁黃草、扁草
【來源】蘭科植物 金釵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 莖 。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為好,煮蒸透或烤軟后,曬干或烘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為多年生草本。莖叢生,上部稍扁而稍彎曲上升,高10~60cm,粗達1.3cm,具槽紋,節(jié)略粗,基部收窄。葉近革質(zhì),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2cm,寬1~3cm,先端2圓裂,花期有葉或無葉??偁罨ㄐ蛴谢?~4朵;花大,下垂,直徑達8cm,花被片白色帶淺紫色,先端紫紅色;唇瓣倒卵狀矩圓形,長4~4.5cm,寬3~3.5cm,先端圓形,唇盤上面具1紫斑;花藥2室,花粉塊4。蒴果?;ㄆ?~6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樹上和巖石上。主產(chǎn)四川、廣西、云南、貴州。
【性狀】莖下部圓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圓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狀,長18~50cm,直徑4~12mm,節(jié)間長1.5~6cm。表面金黃色或綠黃色,基部有光澤,具縱溝及縱紋,節(jié)膨大,棕色,節(jié)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殘存膜質(zhì)葉鞘。質(zhì)輕而脆。質(zhì)輕而脆。鮮品莖綠色,質(zhì)量。味苦。
【化學(xué)成份】莖含生物堿,主要為石斛堿(dendrobine)、石斛次堿(nobilonine)、6-羥基石斛堿(6-hybroxydendrobine)等。
【性味】性寒,味甘、淡、微咸。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用于熱病傷津、口渴舌燥、病后虛熱、胃病、干嘔、舌光少苔。
【摘錄】《*辭典》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金釵石斛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金釵石斛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金釵石斛藥用價值是特別高的,它不僅有仙草之首的美稱,還被一些醫(yī)生稱作為藥黃金,由此可見,這種植物的藥用價值,使這種植物在開花的時候,它的花朵就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因為它里面還有一些特殊的成份,對人體都是有益處的,下面給大家介紹金釵石斛花的功效與作用
1.作為藥材
在傳統(tǒng)上,這種植物一直是我國一種非常名貴的藥材。它有一個俗稱,叫做“藥黃金”,從這個稱呼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它的作用之大了吧。另外,在民間,它還有“救命仙草”的贊譽。其特點有“性寒”,“味甘”,“淡”等方面。具體來說,它具有下面這些效果:
(1)提高免疫力以及抗衰老:它含有許多類物質(zhì),都具有抵抗衰老的作用,比如各種酶類。因為它的這個作用,所以它被作為多種藥品的原材料之一,并且銷量非常高。
(2)舒經(jīng)、活血等:它本身含有一些酯類物質(zhì),具有擴張血管容積等作用。此外,它同時也具有提升心腦血管的功能等作用。
(3)抗腫瘤:這是一個飽受關(guān)注的方面。它能提高人體部分器官的免疫力,并且抑制腫瘤的擴張。
(4)治療消化系統(tǒng)的疾?。核軌虼龠M胃液的分泌,促進消化。它能促進胃腸的蠕動,對于一些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5)治療一些眼科?。罕热缯f“白內(nèi)障”等等。
美麗的金釵石斛
2.作為食材
這種植物作為一種食物,它的做法非常多。從最簡單的鮮著吃,到榨汁、做湯、以及泡茶喝等等,都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
漂亮的金釵石斛
3.用作觀賞
最常見的當(dāng)然是養(yǎng)它的盆栽了。它的花朵同樣也是非常美麗的,非常適合養(yǎng)來觀賞。
眾所周知,金釵石斛丸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guān)于金釵石斛丸的相關(guān)描述?,F(xiàn)代醫(yī)學(xué)也證明了金釵石斛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茴香烏藥丸、石斛丸
【處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4兩,胡蘆巴(炒)4兩,巴戟天(去心)4兩,地龍(去土,炒)4兩,蒼術(shù)(去浮皮)16兩,烏藥16兩,川烏頭(炮,去皮臍)8兩,羌活(去蘆)8兩,茴香(炒)8兩,赤小豆8兩,馬藺子(醋炒)8兩,金鈴子(麩炒)8兩,石斛(去根)8兩,青鹽2兩。
【制法】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五臟,和血脈,駐顏色,潤發(fā)進食,肥肌,大壯筋骨。主真氣不足,元臟虛弱,頭昏面腫,目暗耳鳴,四肢疲倦,百節(jié)酸疼,腳下隱痛,步履艱難,肌體羸瘦,面色黃黑,鬢發(fā)脫落,頭皮腫癢,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悶,繞臍刺痛,膝脛酸疼,不能久立,腰背拘急,不得俯仰,兩脅脹滿,水谷不消,腹痛氣刺,發(fā)歇無時,心懸噫醋,嘔逆惡心,口苦咽干,吃食無味,恍惚多忘,氣促喘乏,夜夢驚恐,心忪盜汗,小便滑數(shù),或水道澀痛,一切元臟虛冷之疾。
【用法用量】茴香烏藥丸(《圣濟總錄》卷一八五)、石斛丸(《普濟方》卷三十三)。
【摘錄】《局方》卷五
上面就是本文對金釵石斛丸這種方劑的簡單介紹,金釵石斛丸能夠傳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劑,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我們知道金釵石斛圓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益處的,市面上也很多金釵石斛圓,但你知道哪些人適合吃金釵石斛圓嗎?什么時候吃效果會更好?今天就給大家仔細分析下金釵石斛圓的相關(guān)知識。
【處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葫蘆巴(炒)、巴戟天(去心)、地龍(去土炒),各四兩;蒼術(shù)(去浮皮)、烏藥,各十六兩;川烏頭(炮.去皮.臍)、羌活(去蘆)、茴香(炒)、赤小豆、馬藺子(醋炒)、金鈴子(麩炒)、石斛(去根),各八兩;青鹽二兩。
【炮制】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氣不足,元臟虛弱,頭昏面腫,目暗耳鳴,四肢疲倦,百節(jié)酸疼,腳下隱痛,步履艱難,肌體羸瘦,面色黃黑,鬢發(fā)脫落,頭皮腫癢,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悶,繞臍刺痛,膝脛酸疼,不能久立,腰背拘急,不得俯仰,兩脅脹滿,水谷不消,腹痛氣刺,發(fā)歇無時,心懸噫醋,嘔逆惡心,口苦咽干,吃食無味,恍惚多忘,氣促喘乏,夜夢驚恐,心忪盜汗,小便滑數(shù),或水道澀痛,一切元臟虛冷之疾,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圓,溫酒下,或鹽湯亦得,空心,食前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金釵石斛圓的功效與作用了吧?金釵石斛圓的藥用價值極高,對調(diào)理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