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唐松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隨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xué)問,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山唐松草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由于中藥副作用較小,所以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用中藥材調(diào)理身體。在這里就給大家介紹一種藥材高山唐松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別名】馬尾黃連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高山唐松草的根和根莖。
【原形態(tài)】高山唐松草,多年生小草本。全株無毛。葉4-5片或更多,均基生,為二回羽狀三出復(fù)葉;葉柄長1.5-3.5cm;葉片長1.5-4cm,小葉薄革質(zhì),有短柄或無柄,圓菱形、菱狀寬倒卵形或倒卵形,長和寬均為3-5mm,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淺裂,淺裂片全緣,脈不明顯?;ㄝ?-2條,高6-20cm,不分枝;總狀花序長2.2-9cm;包片小,狹卵形;花梗向下彎曲;萼片4,綠白色,橢圓形,易脫落;雄蕊7-10,花藥狹長圓形,先端有短尖頭,花絲絲形;心皮3-5,柱頭箭頭狀。瘦果狹橢圓形,稍扁,有8條粗縱肋?;ㄆ?-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5300m的高山劃地、山谷陰濕處或沼澤地。
【化學(xué)成份】根含厚果唐松草次堿(thalidasine),皺唐松草寧堿(thalrugosaminine),厚果唐松草堿(thalicarpine),皺唐松草堿(thalicarpine),高山唐松草二酮堿(thalpindione),N-去甲基皺唐松草定堿(N-desmethyl thalrugosidine),新羅氏唐松草堿(neothalibrine),O-甲基異波爾定堿(O-methylisobolldine)即詔松草卟吩(thaliporphine)也稱小詔松草定堿(thalicmidine),異波爾定堿(isoboldine),N-甲基-6,7-二甲氧基異喹諾酮(N-methyl-6,7-demethoxyisoquimolone),氧化小檗堿(oxyberberine),去甲氧化白毛茛分堿(nroxyhydrastinine),掌葉防已堿(palmatine),小檗堿(berberine),非洲防已堿(columbam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
【性味】味苦;性宣
【歸經(jīng)】胃;肝;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解毒。主頭痛目赤;泄瀉痢疾;瘡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rèn)識高山唐松草,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yīng)該怎樣去使用高山唐松草這種藥物。
ys630.COm精選閱讀
翅果唐松草是一種普通的中藥材,具有極大的保健作用,對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生活中很多人對于翅果唐松草不了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翅果唐松草。
【別名】貓爪子(《吉林中草藥》),紅蓮(藏名)。
【來源】為毛良種植物 翅果唐松草 的 全草 或 根及根莖 。秋季采挖根及根莖,去泥砂,曬干;夏季采全草,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60~150厘米。根莖短,須根黑褐色。莖直立,無毛。葉為3~4回3出復(fù)葉;小葉厚草質(zhì),廣卵狀心形至倒卵狀楔形,或近圓形,長1.5~2.5厘米,寬1.2~3厘米,3淺裂,淺裂片全緣或具疏粗齒,脈微隆起。復(fù)單歧聚傘花序傘房狀,具多數(shù)分枝;萼片白色或帶紫色,寬橢圓形,長3~3.5毫米;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長6~9毫米,花絲上部倒披針形;心皮6~8,子房具長柄,花柱短。瘦果數(shù)枚,倒卵形,有3~4條縱翅,具突尖果嘴?;ㄆ?~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緣、林間草地及河岸灌叢中。分布浙江、山東、河北、內(nèi)蒙古和東北等地。
【性味】《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苦,寒。"
【歸經(jīng)】《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入心、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肺熱咳嗽,咽峽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制成糖漿。
【臨床應(yīng)用】 治療咽峽炎: 將貓爪子制成100%的糖漿劑,6個月以內(nèi)每次5毫升,7~12個月8毫升,1~3歲10毫升,3歲以上15~20毫升,每日3~4次,食前服,3日為一療程。治療40例,治愈26例,好轉(zhuǎn)8例,無效3例,不明3例。治愈病例平均1.5天退熱。
【摘錄】《*辭典》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翅果唐松草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一定的幫助。生活中還存在著很多的類似翅果唐松草的藥材。我們在食用翅果唐松草等中藥的時候需要遵從醫(yī)生的囑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秋唐松草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珍貴藥材,經(jīng)常吃秋唐松草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食用秋唐松草呢,食用秋唐松草對于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我們需要懂得一些秋唐松草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別名】煙鍋草、東亞唐松草
【來源】毛茛科 秋唐松草 Thalictrum thunbergii DC.,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西南。
【化學(xué)成份】根含白蓬草堿(thalicrine C 36 H 38 O 6 N 2 )、高白蓬草堿(homothalicrine,C 37 H 40 O 6 N 2 )、馬尾黃連堿(thalicberine,C 37 H 40 O 6 N 2 )、0-甲基馬尾黃連堿、煙鍋草堿(thalicthuberine,C 20 H 21 O 4 N)。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除濕。主治牙痛,急性皮炎,濕疹。
【用法用量】2~3錢,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看完了上面關(guān)于秋唐松草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秋唐松草的好處了??梢娗锾扑刹輰τ谖覀?nèi)梭w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
花唐松草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zhǔn)備好了嗎?
【別名】馬尾黃連、土黃連、腎葉唐松草、瓣蕊唐松草
【來源】毛茛科 花唐松草 Thalictrum petaloideum L., 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東北、西北、華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主治黃疸型肝炎,胃痛,腹瀉,消化不良,結(jié)膜炎,小兒熱癥及痘疹不出。
【用法用量】1~3錢,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對花唐松草的藥用價值的詳細(xì)介紹,在吃花唐松草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毛發(fā)唐松草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珍貴藥材,經(jīng)常吃毛發(fā)唐松草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食用毛發(fā)唐松草呢,食用毛發(fā)唐松草對于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我們需要懂得一些毛發(fā)唐松草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別名】珍珠蓮、馬尾黃連、水黃連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菜科植物毛發(fā)唐松草的根及根莖。
【原形態(tài)】毛 唐松草,多年生草本,120cm。全株無毛。莖直立,有細(xì)縱槽。上部有分枝。葉互生;葉柄長達(dá)8cm,基部有鞘,托葉窄,緣或分裂;基生葉在開花時枯萎;下部葉為三回羽狀復(fù)葉,長達(dá)30cm,有稍長的柄;葉片長約20cm;小葉草質(zhì),卵形、菱狀卵形或近圓形,中部以上3淺裂或全裂,長1.5-2.5cm,寬0.6-1.4cm,先端微鈍或圓形,基部圓形、圓楔形或淺心形;頂生小葉較大,小葉柄纖細(xì),長3-6mm;側(cè)生小葉常不分裂,小葉柄較短。圓錐花序長10-20,長約4.5mm,花絲絲狀,長約2.5mm,花藥長圓形,先端鈍,長約2mm;心皮2-5,無柄,花柱短,柱頭鍘生。瘦果偏斜卵形,長3-4.5mm,有8-9條縱肋,宿存花柱短,長約0.8mm,柱頭卵狀長圓形,生于花柱內(nèi)側(cè),彎曲呈嘴狀?;ㄆ?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2500m的山地灌木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根長4-6cm,直徑約2mm。表面深褐色至棕褐色,有縱皺紋。質(zhì)脆,易折斷。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jīng)】肺;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燥濕。主熱盛主煩;肺炎;小兒高熱驚風(fēng);腸炎;痢疾;百日咳;膀胱炎;結(jié)膜炎;咽喉炎;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毛發(fā)唐松草的詳細(xì)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毛發(fā)唐松草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香唐松草是一種中藥,香唐松草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藥物都是用香唐松草作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香唐松草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別名】馬尾黃連、土黃連、馬尾連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香唐松草的根及根莖。
【原形態(tài)】香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15-100cm。無毛或幼時有短柔毛,長大后脫落變無毛。莖直立,上部分枝或不分枝。葉互生;葉柄短,有鞘;托葉膜質(zhì),褐色;基生葉和莖下問開花杳枯萎;莖中部葉為三至四回三出近羽狀復(fù)葉,有短柄;葉片長5.5-12cm;小葉草質(zhì),菱狀寬倒卵形、卵形或近圓形,長4-15m,寬3.5-15m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楔形或圓形,有時淺心形,3淺裂,裂片全緣或有2-3疏齒,上面脈稍凹陷,疏被腺毛,下面脈稍隆起,沿脈生短柔毛和腺毛。圓錐花序;具少數(shù)或多數(shù)花;花兩性,花梗細(xì),長5-12mm,被白色短柔毛和腺毛;萼片4-5,花瓣狀,卵形,長2.5-4mm,寬約1.5mm,淡黃綠色,外面常有疏柔毛,時落;;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比萼片長1-2倍,花絲上部狹線形,下部絲狀,花藥狹長圓形,長2.5-3.5mm,先端有短尖;心皮4-8,被疏柔毛,無柄,柱頭三角狀箭頭形。瘦果倒卵形,扁平,長3-5mm,有短柔毛,有8條縱肋,宿存柱頭上約1mm。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4500m山地草坡或高山多石礫處。
【性狀】性狀鑒別,細(xì)根數(shù)十條叢生于較小的根莖下面,長3-8cm,直徑約1.5mm;表面棕色。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略呈纖維性。氣微,味略苦。
【化學(xué)成份】根含小檗堿(berberine),異波爾定堿(isbold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海罌栗堿(glaucine),黃花海罌粟堿(glauvine,corunnine),唐松品堿(thalphine),唐松品寧堿(thalphinine)等。地上部分含小檗堿,木蘭花堿,黃唐松草堿(thalflavine),哈爾明堿(harmine),氧化海罌粟堿(oxyglaucine),香唐松草堿(thalfoetidine),異粉防已堿(isotetrandrine),小檗胺(berbamine),非替定堿(phetidine,fetidine),環(huán)香唐松草甙(cyclofoetoside)A及B,香唐松草甙(foetoside)C,胡蘿卜甙(daucosterol),蕓香甙(rutin),鼠李素-3-葡萄糖甙(rhamnetin-3-β-D-glucopyranoside)唐松草酸(thalictric acid)等。
【藥理作用】1.抗癌作用,香唐松草堿能抑制大鼠瓦克肉瘤W256及小鼠Lewis。香唐松草甙C亦有抗腫瘤活性。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解毒。主濕熱痢疾;黃疸;目赤腫痛;癰腫瘡癤;風(fēng)濕勢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上文對于香唐松草的介紹,我們對于香唐松草有了詳細(xì)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香唐松草的特質(zhì),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wù)。
對于瓣蕊唐松草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瓣蕊唐松草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瓣蕊唐松草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花唐松草、馬尾黃連、腎葉唐松草(《河北中藥手冊》)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 瓣蕊唐松草 的 根 。秋季采挖,去凈泥土,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無毛。莖高20~50厘米,分枝。3~4回3出復(fù)葉;小葉倒卵形、近圓形或菱形,長3~12毫米,寬2~25毫米,3淺裂至3深裂,裂片卵形或倒卵形,全緣,脈平或微隆起;上面綠色,下面微帶粉白色,有短柄。復(fù)單歧聚傘花序傘房狀;花梗長0.5~2.8厘米;花直徑1~2厘米;萼片4,白色,卵形,長3~5毫米,早落;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長5~12毫米,花絲倒披針形,比花藥寬;心皮4~13,花柱短,柱頭狹橢圓形。瘦果卵形,長4~6毫米,縱肋明顯,宿存花柱直,長約1毫米。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叢和林緣草地中,分布四川、青海、甘肅、陜西、河南、安徽、山西、河北、內(nèi)蒙古和東北等地。
【化學(xué)成份】根含少量小檗堿。
【性味】《河北中藥手冊》:"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赤白痢疾,癰腫瘡癤,浸淫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
【附方】①治紅白痢疾:馬尾黃連三錢,馬齒莧五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河北中藥手冊》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瓣蕊唐松草,了解了瓣蕊唐松草的效果和作用,瓣蕊唐松草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瓣蕊唐松草在養(yǎng)生學(xué)上還有食療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展枝唐松草。
【別名】歧序唐松草、堅唐松草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 展枝唐松草 的 全草 。夏季割取,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葉向上直展,為2~3回近羽狀復(fù)葉;葉片長8~18厘米,小葉卵形或倒卵形,長0.8~2厘米,寬0.5~1.5厘米,通常3裂,裂片全緣或具2~3齒;葉柄基部具短鞘;托葉膜質(zhì),撕裂狀。圓錐花序稍呈傘房狀,2叉狀分枝,分枝開展;花小,萼片4,淡黃綠色,狹卵形;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心皮1~5,柱頭三角形,具翅。瘦果近紡錘形,伸直或稍彎曲,長4~6毫米,縱肋8。
【生境分布】生于草地、田邊、沙地及沙丘。分布東北及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健胃,制酸,發(fā)汗。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
【附方】①治夏季頭痛頭暈:展枝唐松草適量,煮水服。
【摘錄】《*辭典》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展枝唐松草的詳細(xì)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展枝唐松草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偏翅唐松草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偏翅唐松草能正確科學(xué)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Delavay Meadowrue
【別名】南馬尾連、馬尾連、馬尾黃連、土黃連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偏翅唐松草的根及根莖。
【原形態(tài)】偏翅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高60-200cm。全株無秘。莖直立,有分枝。葉互生;葉柄長1.4-8cm,基部有鞘;托葉半圓形,邊緣分裂或不裂;基生葉在開花時枯萎,莖下部和中部為三至四回羽狀復(fù)葉;葉片長達(dá)40cm;小葉草質(zhì),大小變異很大,頂生小葉圓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30mm,寬3-25mm,中部以上3淺裂,基部圓形或楔形,小葉柄較長;兩側(cè)小葉較小,先端常作不規(guī)則2-3裂,或不裂,小葉柄短,上面綠色,下面稍蒼白色,網(wǎng)脈不明顯。圓錐花序長15-40cm;苞片和小苞片均為線形;花兩性,花梗細(xì),柔弱彎曲,長8-13mm;萼片4,花瓣狀,卵形或長圓形,長5.5-12mm,寬2.2-5mm,淡紫色,早落;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長5-7mm,花絲近絲狀,上部稍寬,花藥長圓形,長約1.5mm,先端具短尖頭;心皮15-22,有短柄,花柱短,柱頭生于腹面。瘦果扁,斜全卵形或鐮刀狀彎曲,長5-8mm,約有8條縱肋,沿腹棱和背棱有狹翅,果柄長1-3mm,宿存花柱長約1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海拔1900-3400m的山地林邊、溝邊、灌木叢或疏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根莖短,直徑約1cm,褐色,周圍包以棕色纖維狀短鞘。須根叢生,細(xì)長,外表棕色;斷面木心淺黃色。味苦。
【化學(xué)成份】根含木蘭花堿(magnoflorine),鶴氏唐松草堿(hernandezine),小檗堿(berberine),藥根堿(jatrorrihizine),伙原阿片堿(pseudoprotopine),隱品堿(cryptopine),花氏唐松草堿(thalidezine),異花氏唐松草堿(isothalidezine),唐松草米拉賓堿(thalmirabine)。全草含木蘭花堿,鶴氏唐松草堿,東亞唐松草堿(thalicthuberine),奧寇梯木堿(ocoteine)即小唐松草堿(thalicmine),奧寇梯白木堿(leucoxylonine)。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jīng)】胃;大腸;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濕熱瀉??;黃疸;白帶;風(fēng)火牙痛;目赤腫痛;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5g。
【各家論述】《中國藥植志》:根代黃連用,殺菌消炎。
【摘錄】《中華本草》
我們知道了偏翅唐松草的功效與作用,偏翅唐松草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nèi)容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