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母雞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惫磐駚恚藗兌计胀ㄗ⒁怵B(yǎng)生!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母雞草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紅母雞草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紅母雞草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dāng)?shù)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紅母雞草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來源】為豆科植物 大葉山螞蝗 的 莖葉 。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大葉山螞蝗,又名:恒河山綠豆。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草叢中。分布廣東、廣西、貴州、云南、臺灣等地。
【化學(xué)成份】根含液體生物堿約0.05%,從中分離出N,N-二甲基色胺及其Nb氧化物、下箴刺桐堿、大麥芽堿、N-甲基酪胺、β-苯乙胺等。又含γ-羥基棕櫚酸內(nèi)酯0.03%,醚溶性樹脂2.1%、有機酸、還元糖、揮發(fā)油等。
【藥理作用】10%葉浸劑對家兔有利尿作用,灰分無效
【功能主治】《南寧市藥物志》:"止血,止痛,消瘀散腫。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南寧市藥物志》。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紅母雞草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相關(guān)閱讀
紅馬蹄草是中草藥里面的一種,我們可以采用紅馬蹄草來治療很多疾病,還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紅馬蹄草的不同藥效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困擾我們的小問題。
【別名】馬蹄肺筋草、接骨草、接骨丹[四川]、鬧魚草[云南]、金錢薄荷[浙江]、大駁骨草[廣東]
【來源】為傘形科石胡荽屬植物 紅石胡荽 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H. javanica Thunb. var. chinensis Dunn]的 全草 。四季可采,曬干備用。
【性味】辛、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活血止血。用于感冒,咳嗽,吐血,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痔瘡。
【用法用量】0.3~1兩。外用新鮮全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四川中藥志》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紅馬蹄草,我們知道紅馬蹄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紅梗草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紅梗草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紅梗草的功效等。
【別名】澤蘭、紅稈草、紅升麻、黃力花、接骨草、大澤蘭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異葉澤蘭的全草.
【原形態(tài)】異葉澤蘭 多年生草本,高1-2m。莖直立,圓柱形,被長毛,上部有散生的細(xì)紅色斑紋,基部淡褐色或紫色。葉對生,有時上部葉互生;葉片3全裂,少有淺裂或半裂,但花序下的葉不裂,裂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兩面被柔毛及腺點,但上面的毛少而稀呈綠色,下面灰白色毛密而呈淡白色,邊緣有粗鋸齒,具短柄;中裂片較大,長4-9cm,寬1.5-3.5cm,側(cè)生裂片較短上,葉柄較短,長約1cm;花序下的葉更小,不裂,卵形或披針形,無柄或有短柄。頭狀花序在莖頂或分枝頂端排成傘房或復(fù)傘房花序;總苞片先端圓鈍。瘦果有腺點;冠毛與花冠等長?;ㄆ?-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地灌木林緣或林下,以及山坡草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直徑2-7mm,下部木千周,灰棕色,上部嫩莖灰淡綠色,被白色短毛;質(zhì)脆,易斷。葉多皺縮破碎,完整展平后呈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圓鋸齒,暗綠色或灰綠色,兩面有黃色腺點有短白毛。微臭,味稍苦。
【性味】味甘;苦;性微溫
【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止痛;除濕行水。主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癥瘕;腹痛;產(chǎn)后惡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腫;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于中藥材紅梗草的介紹。對于我們不懂的藥材,更應(yīng)該去了解它,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無策。
大家知道紅接骨草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紅接骨草的藥用價值吧。
【別名】矮腳甘松、石上蓮
【來源】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耳草長蒴苦苣苔的全草。
【原形態(tài)】耳草長蒴苦苣苔 多年生草本,具長根狀莖。葉均基生;無柄或具柄,柄扁,長達2cm,寬3-6mm;葉片干時革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長6.5-10cm,寬0.9-2.4cm。常鐮刀狀彎曲,兩端漸狹,邊緣全緣,兩面密被伏貼灰黃色絨毛,側(cè)脈3-4條。花序2-3條,每花序有多花;花序梗棖13-18cm;苞片對生,狹橢圓形,長約4mm,被柔毛;花萼鐘狀,長約1.5mm,外面被極短柔毛,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淡紅色,內(nèi)面被極短柔毛,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淡紅色,內(nèi)面有紫紅色斑紋,外面被短柔毛,花冠下部細(xì)管狀,長約7mm,冠檐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2枚發(fā)育,花絲基部具柔毛,退化雄蕊2;花盤杯狀;子房長約6mm,密被短柔毛,花柱長約3mm,被短柔毛,柱頭2裂。蒴果線形,長2-3cm,寬約2mm,密被短柔毛。種子小,橢圓形,平滑?;ㄆ?-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約160m的石灰?guī)r山陰處石上或陡崖上。
【性味】味微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癰瘡癤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30g;或浸酒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浸酒擦。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紅接骨草的藥用價值大家應(yīng)該都了解了吧,在平時食用的時候也能夠更有針對性了,更合理的用藥才能夠更好的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
現(xiàn)在環(huán)境惡化嚴(yán)重,各種疾病也是層出不窮。為了杜絕各種疾病的發(fā)生,保證身體的健康,很多人都選擇從飲食上增強自己的免疫能力。中藥材作為一種能從根本上調(diào)理身體各個機能的食材,受到廣泛關(guān)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紅田烏草這種藥材。
【別名】紅節(jié)節(jié)草
【來源】為莧科植物 紅蓮子草 的 全草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柔弱草本。莖紅色,基部常匍匐,多分枝。葉具柄,對生,葉片矩圓狀倒卵形至匙形,長2~4.5厘米,先端短尖或鈍,綠色帶紅紫色。頭狀花序腋生,無柄,單生,卵狀或近球形:微有毛。
【生境分布】生于濕地或栽培。
【性味】甘微酸,涼,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積逐瘀。
【附方】①治吐血、咯血、下血及內(nèi)傷出血:鮮紅田烏草一兩至一兩半,搗爛絞汁調(diào)童便服。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紅田烏草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rèn)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紅鏵頭草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走邊疆、雞腿菜、雞蹬腿、胡森堇菜、鵏鴿腿
【來源】藥材基源:為堇菜科植物雞腿堇菜的全草。
【原形態(tài)】雞腿堇菜ViolaacuminataLedeb.多年生草本,高10-40cm。通常無基生葉。根莖較粗,垂直或傾斜,密生多條淡褐色根。莖直立,通常2-4條叢生,無毛或上部有毛。時互生;葉柄下部者較長,上部者較短;托葉大,葉狀,草質(zhì),通常羽狀深裂呈流蘇狀,或淺裂呈牙齒狀;葉片心形、卵狀心形或卵形,長1.5-5.5cm,寬1.5-4.5cm,先端銳尖、短漸尖至長漸尖,基部通常心形,邊緣有鈍齒,兩面有細(xì)短毛或僅葉脈有毛?;ǖ仙蚪咨?,具長梗;花梗細(xì),超出于葉,上部有2枚線形小苞片;萼片5,線狀披針形,基部有附屬物,末端截形;花瓣5,近白色或淡紫色,較?。痪嗤ǔV保L1.5-3.5mm,呈囊狀,末端鈍;雄蕊5,花絲短而寬;子房上位,1室,圓錐狀,無毛,花柱基部微向前膝屈,向上漸增粗,先端具短喙。蒴果橢圓形,長約1cm,無毛,先端漸尖。花、果期5-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雜木林下、林緣、灌叢、山坡草地或溪谷濕地等處。
【性狀】性狀鑒別:多皺縮成團。根數(shù)條,棕褐色。莖數(shù)枝叢生,托葉羽狀深裂,多卷縮成條狀,葉片心形。有時可見橢圓形蒴果。氣微,味微苦。
【性味】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肺熱咳嗽;急性傳染性肝炎;瘡癤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紅鏵頭草的詳細(xì)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紅鏵頭草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背椒草是大部分人都非常陌生的,這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這種植物是非常矮小的,據(jù)介紹,這種植物的適應(yīng)性很強,對空氣的濕度以及溫度都沒有太高的要求,在今天,紅背椒草具有很高的園林價值,另外紅背草還有藥用價值,比如有下列這些好處。
紅背草的功效與作用:
紅背子草是一種在中醫(yī)方面很常見的藥材的,這種藥材在治療人的疾病方面有很多不錯的功效的。因此如果平時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有很多患者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會用到紅背子草。那么一般紅背子草有什么具體的功效,可以一起來詳細(xì)的了解一下。把一些不錯的功效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大家一起來詳細(xì)的看一看有什么功效。
一般紅背子草都是具有很多不錯的功效的,有清熱利濕的作用的,一般還具有止血的功效的。如果是平時不小心摔傷的話,都是可以用紅背子草來進行外服的,效果和那不錯,可以及時的止血的。
紅背子草的葉子還可以幫助治療大便的問題,例如如果出現(xiàn)了血尿的問題的話,都是可以幫助緩解這個問題的。同時紅背子草的副作用是比較小的,因此可以用來進行熬煮成湯來治療的。
紅背子草還可以用來治療支氣管的,具體的方法就是可以用三兩的紅背子草,可以熬煮兩次左右的時間的。一般每次服用十五毫升左右的用量就可以了,堅持十天的時間對于治療效果很好。
注意事項:
紅背子草還可以治療白帶、蕁麻疹。濕疹等疾病的治療,女性白帶是大多數(shù)女性困擾的問題,這中草藥可以減少女性患者的煩惱,并且對受風(fēng)寒濕度侵蝕等導(dǎo)致蕁麻疹。濕疹的癥狀有很好的效果。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母雞湯。
【處方】人參 黃耆 白術(shù) 白茯苓 麻黃根 牡蠣各9克(煅)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固表止汗。治產(chǎn)后蓐勞,虛汗不止。
【用法用量】上用母雞1只,去毛雜,用水1.2~1.4升,同藥煮至600毫升,任意服之。
【摘錄】《景岳全書》卷六十一
【處方】黃雌雞1只 當(dāng)歸 地黃 黃耆 白術(shù) 桂心各9克
【功能主治】治產(chǎn)后蓐勞,寒熱咳嗽,肌羸色悴者。
【用法用量】上藥研末,先以水1.4升,煮取雞汁600毫升,每次用雞汁200毫升,藥末12克,煮取清汁,一日三次分服。
【摘錄】《類證治裁》卷八
大家看過對母雞湯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xué)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觀音草是一種藥材,也叫做小青草、香蘇和赤眼等,在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生長,而且大部分都是野生的。觀音草的根和草都能入藥,對于止疼和化瘀有非常好的療效,因此經(jīng)常用在女性痛經(jīng)和月經(jīng)不調(diào)上。但要注意觀音草不適合氣血虛和脾胃虛寒的人群使用,否則可能會導(dǎo)致病情加重。
一、觀音草的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枝多數(shù),交互對生,具5-6鈍棱和同數(shù)的縱溝,小枝被褐紅色柔毛,老枝具淡褐色皮孔。葉卵形或有時披針狀卵形,頂端短漸尖至急尖,基部闊楔尖或近圓,全緣,長3-5(7.5)厘米,寬1.5-2(3)厘米,紙質(zhì),干時黑紫色,嫩葉兩面被褐紅色柔毛,老時上面漸無毛;側(cè)脈每邊5-6條;葉柄長約5毫米。聚傘花序,由2或3個頭狀花序組成,?腋生或頂生;總花梗長3-5毫米,后被柔毛;總苞片2-4枚,闊卵形,卵形或橢圓形,不等大,大的長(1.8)-2.3-2.5厘米,寬8-15毫米,小的2-3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干時黑紫色或稍透明,有脈紋,被柔毛;花萼小,長4.5-5毫米,裂片披針形,被柔毛;花冠粉紅色,長3-3.5(-5)厘米,被倒生短柔毛,冠管直,寬約1.5毫米,喉部稍內(nèi)彎,上唇闊卵狀橢圓形,頂端微缺,下唇長圓形,淺3裂;雄蕊伸出,花絲被柔毛,藥室線形,下方的1室較小;花柱無毛,柱頭2裂。蒴果未見,(據(jù)文獻記載)長約1.5厘米,被柔毛?;ㄆ诙?。
二、觀音草的功效與作用
咸辛,寒。
①《本經(jīng)》:咸,寒。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微辛。歸經(jīng)
藥用功能: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小兒驚風(fēng)。
藥用主治:毒蛇咬傷、小兒驚風(fēng)、口腔炎、癤、癰、尿路感染、中耳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三、觀音草的用法和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搗汁;或研末。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四、觀音草的食用禁忌
①《本草匯言》:過服亦克脾氣。
②《閩東本草》:脾胃虛寒,氣血兩虛者不宜。
在南美洲的沙漠當(dāng)中,有一種很神奇的植物,這種植物有著很奇特的名字叫復(fù)活草,這種草可以假死,但是遇到水后可以在原地再次生長出來尋找新家,復(fù)活草的類型比較特殊,需要大家了解和認(rèn)識,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簡介
在南美洲的沙漠中,有一種神奇的植物,叫復(fù)活草,可以在原地假死,伺水還魂,而且還會主動離開生長地,去尋找有水的新家。
在干旱季節(jié),那里的九死還魂草會自己從土壤中掙脫出來,然后全身卷成一個圓球,風(fēng)吹草動,草球隨風(fēng)飄滾前進,如遇上多水的地方,草球就會展開成原狀,在土壤中扎下根來。自然,當(dāng)水分缺少,它在新家呆得不如意時,就會再次背井離鄉(xiāng),外出流浪的。
特性
沙漠復(fù)活草之所以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源自大自然賦予的生命奇跡:在極端干旱的情況下,它的枝葉會緊緊收縮成球狀,牢牢鎖住體內(nèi)珍貴的最后一滴水,即使喪失自身高達98%的水分,仍可頑強生存數(shù)十年。一旦遇到難得的雨季,復(fù)活草體內(nèi)蘊含豐富的糖基海藻糖就會發(fā)揮強大的鎖水保濕功能,"貪婪"地"抓"住每一滴水,然后再將蘊含生命活力的水暢順自如地活導(dǎo)入體內(nèi)每一個細(xì)胞中,并鎖住相當(dāng)于細(xì)胞自身重量460倍的水分,"起死回生"般的重新伸展枝葉,恢復(fù)生機盎然的綠色生命。
產(chǎn)地
復(fù)活草的原產(chǎn)地在墨西哥的奇瓦瓦沙漠,當(dāng)干旱季節(jié)來臨時,它的莖會緊緊盤卷成一個球,仿佛像死了一樣;而一旦有了水分,它就會舒展莖葉,盡量吸收難得的水分。
合子草是一種中醫(yī)中經(jīng)常用到的藥材,常應(yīng)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合子草的相關(guān)。
【別名】鴛鴦木鱉、水荔枝、盒兒藤(《百草鏡》),盒子草(《綱日拾遺》),無白草(《上海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 合子草 的 葉 或 種子 。
【原形態(tài)】一年生攀援草本。莖細(xì),有短柔毛。單葉互生;膜質(zhì);葉片狹三角戟形或三角狀心形,長5~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短尖或長尖,基部心形,邊緣具稀疏淺鋸齒,有時3~5深裂。卷須單1或2歧,與葉對生。圓錐花序腋生;花小形單性,雌雄同株;萼5裂,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綠色,5深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雄花雄蕊5枚,分離;雌花的子房近球形,1室,具瘤狀突起,胚珠2,花柱短,柱頭2裂。蒴果卵圓形,綠色,下垂,有細(xì)刺狀突起,熟時上半部蓋裂。種子2粒,灰色?;ㄆ?~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長于山地草叢中或路旁水邊。分布東北、華北、華東各地。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脂肪油25~29%、碳水化物13.28%、灰分2.95%、粗纖維0.89%。脂肪油是半干性,其中含固體脂肪酸12.78%。
【性味】《本草拾遺》:"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水腫,疳積,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治腎炎水腫,腹水腫脹:合子草五錢至一兩,煎服;也可用四兩至半斤,煎湯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藥》)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合子草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合子草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合子草來治療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