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針灸哪個穴位最好
穴位與養(yǎng)生。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生活質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失眠針灸哪個穴位最好”,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中醫(yī)在生活當中見效非常慢,無論是吃中藥還是按摩針灸,效果都并不是那么快,可是雖說像我們和中醫(yī)講究的是長期的調理達到治愈的目的,特別是對于很多西醫(yī)治愈的疾病,比如失眠,久而久之身體乏力,精神不振,抑郁,失眠針灸哪個穴位比較好,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針灸治失眠效果明顯,這一點,中醫(yī)專家和經(jīng)歷過針灸治療的失眠患者體會頗深。其之所以能夠在不用藥物控制的前提下達到治療目的,是蘊含著深奧的醫(yī)學理論在其中的。中醫(yī)專家總結說,我們的身體共有幾百個穴位,他們通過經(jīng)絡和體內的各個臟腑相貫通。當外界刺激到這些穴位時,與其相對應的臟腑的功能狀態(tài)就能得到調整,進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具體到針灸治失眠方面,中醫(yī)認為,失眠主要的病因在于心、脾、腎的功能失調,所以通過穴位進行針灸治療時應以心經(jīng)的神門、脾腎兩經(jīng)都經(jīng)過的三陰交、頭部四神聰為主治區(qū)域。yS630.coM
1、因心脾兩虛導致失眠的患者常常感到頭昏目眩、心悸怔忡、容易出汗,治療時,在原有穴位基礎上加心俞、脾俞、足里三穴。
2、腎虛失眠者表現(xiàn)為頭昏耳鳴、腰酸、舌紅、脈細數(shù),治療時,在原有穴位基礎上加腎俞、太溪。
3、抑郁導致心神不安影響睡眠的,治療時,在原有穴位基礎上加太沖和靈道。
4、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造成失眠的,表現(xiàn)為脘悶不舒、暖腐吞酸、舌苔厚膩,治療時,在原有穴位基礎上加足三里、中脘二穴。
另外,獨穴也可以通過針灸方法實現(xiàn)失眠治療目的,這些穴位包括百會、神門、申脈、心俞、足三里、涌泉等。精神健康網(wǎng)專家還補充說,穴位針灸治失眠的同時如果能與心理、行為治療相結合,效果還會更明顯。
其實所謂的失眠就是生活當中寢食難安,造成我們頭暈眼花,身體乏力,白天沒有精力,晚上過度興奮的一種疾病,困擾著大家的生活,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失眠針灸哪個穴位是最好的,另外我們還介紹了針灸的方法以及失眠的癥狀。
yS630.Com相關推薦
失眠相信是一個很多人都曾經(jīng)遇到過的問題。出現(xiàn)失眠的問題的話,如果是短暫性的,那么只需要在失眠后補充睡眠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長期失眠的話,那么就需要重視起來了,因為這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影響。艾灸是可以治療失眠的,那么艾灸哪些穴位對失眠有效呢?
1、灸身柱穴
在項后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之間。身柱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療毒,寧神志的功效。
現(xiàn)代研究認為,灸身柱可以調節(jié)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可以防止神經(jīng)衰弱,失眠癥,頭痛的發(fā)作,可以防止疲勞,促進肌體體力的恢復。將艾條點燃后,對準神柱穴,讓患者局部有溫熱感,灸大約十幾分種。
2、灸大椎穴
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之間,大椎穴又名百勞穴,是督脈、手足三陽經(jīng)、陽維脈之會,有“諸陽之會”和“陽脈之海”之稱。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細胞的數(shù)量,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和E一玫瑰花環(huán)形成率,具有提高機體細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項背畏寒,用腦過度引起的疲勞、頭脹、頭暈,伏案或低頭過度引起的項強不適、頸椎病,血管緊張性頭痛等。艾條點燃后,對準大椎穴,距離一定高度,讓患者局部有溫熱感,灸十幾分鐘。
3、灸安眠穴
失眠主要艾灸安眠穴,位置于耳垂后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兩分鐘,具有鎮(zhèn)靜助眠的作用,也可以灸失眠穴,足底跟部,同上加百合穴還具有鎮(zhèn)定頭痛眩暈等效果。
艾灸治療失眠有較好的療效,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日常生活的調護。首先要注意精神調攝,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睡眠環(huán)境宜安靜。適當參加體力勞動,或積極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作息有序,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睡覺前不要看激烈、驚悚的小說或影視劇,忌煙酒,不喝濃茶,避免過度興奮。
針灸哪個穴位去眼袋
1、針灸哪個穴位去眼袋
針灸去眼袋除了手術藥物治療去除眼袋以外,傳統(tǒng)中醫(yī)與現(xiàn)代電子科學結合的針灸法對各種眼袋也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其治療方法是:接通電源,針灸相應穴位如太陽、魚腰及阿是穴。電流會引起眼瞼肌肉明顯收縮跳動,加速局部脂肪分解,收緊松弛的眼瞼。
中醫(yī)還認為眼袋的形成與人體的脾胃功能有著直接的關系,尤其是脾臟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肌肉功能和體內脂肪的代謝。從實際經(jīng)絡經(jīng)穴的解剖來看,眼袋產生的位置又恰好是足陽明胃經(jīng)發(fā)起之處,因而啟動胃經(jīng)穴,對胃經(jīng)施以良性刺激,提高脾胃功能,對眼袋的治療是有實際意義的。
2、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去眼袋
攢竹穴
按壓攢竹穴,位于眉頭骨。每側各3次,每次3秒鐘即可。
太陽穴
按壓太陽穴,位于眼眶稍后的位置。輕柔10秒,很舒服的感覺。
承泣穴
按壓承泣穴,下眼眶中間位置。出現(xiàn)酸酸的感覺是很正常的,不必擔心。
魚腰穴
按壓魚腰穴,位于眉骨中央。每側各3次,每次3秒鐘即可。
絲竹空穴
按壓絲竹穴,位于眼眶骨末端。按壓這個穴位也會出現(xiàn)麻麻的感覺。
3、去眼袋的其他方法
3.1、睡覺前涂抹維生素E膠囊
如果你的眼袋本來就很重,每晚睡覺之前可以用維生素E膠囊,將中間的粘液去除對眼部下的皮膚進行為期四周的涂敷、按摩。常常使用能達到消除眼袋的效果。
3.2、雞蛋按摩
早上起來眼睛常常是浮腫狀態(tài),可以趁著洗臉的時候煮個水煮蛋,然后去殼用小毛巾包住,合上雙眼用雞蛋按摩眼睛四周。加快眼周肌膚血液循環(huán),改善黑眼圈和眼袋。
3.3、茶葉敷眼
最簡單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喝完的綠茶茶葉,用紗布包好然后放進冰箱里,早上起來把布包敷在眼睛上,對去眼袋有不小的效果,即使不能完全去除也能減輕眼睛的浮腫。
眼袋是怎樣形成的
1、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是形成眼袋的罪魁禍首,特別是對女性朋友來說,睡眠不足,經(jīng)常熬夜不僅容易讓臉上長出眼袋和黑眼圈,還很容易造成皮膚提前衰老。一般來講,每天8個小時睡眠時足夠的,而且要注意提高睡眠質量,平時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保證心情愉悅,以免失眠。
2、眼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
平時一定要注意改善眼周血液循環(huán)狀況,不要讓眼睛過度疲勞,工作累了可以停下來做做眼睛保健操,眺望一下遠方。
3、化妝品使用不當
想要消除眼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眼霜和睡眠眼膜。注意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用雙手無名指輕輕涂抹在眼部肌膚處,并且配合按摩動作,這樣可以加速營養(yǎng)的吸收。另外,經(jīng)?;瘖y的MM一定要注意做好卸妝工作,不要有化妝品殘留。
眼袋的類型有哪些
1、單純眼輪匝肌肥厚型眼袋:由于遺傳性因素,年輕時就有下瞼眼袋。其突出特點為靠近下瞼緣,呈弧形連續(xù)分布,皮膚并不松弛,多見于20-32歲年輕人。
2、單純皮膚松弛型:此種情況為下瞼及外眥皮膚松弛,但無眶隔松弛,故無眶隔脂肪突出,眼周出現(xiàn)細小皺紋,多見于33-45歲的中年人。
3、下瞼輕中度膨隆型:主要是眶隔脂肪的先天過度發(fā)育,多見于23-36歲的中青年人。
4、下瞼中重度膨隆型:同時伴有下瞼的皮膚松弛,主要是皮膚、眼輪匝肌及眶隔松弛,造成眶隔脂肪由于重力作用脫垂,嚴重者外眥韌帶松弛,瞼板外翻,瞼球分離,常常出現(xiàn)流淚,多見于45-68歲的中老年人。
失眠這種疾病可以用久治難愈的詞來形容失眠并不夸張,無論是現(xiàn)在的西藥學還是手術,催眠藥物都僅僅是可以起到依賴性和緩解,完全不能達到失眠的根除,那么對于中藥來講,又稱作是內調外養(yǎng)的方式進行醫(yī)治,從整治到徹底治愈機會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那么關于失眠針灸哪些穴位才是最好的,如何在失眠針灸的穴位上面得到很好的了解呢!
西醫(yī)治療失眠癥時往往利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但由于此類藥物具有諸多的不良反應,可能損害肝、腎功能,長期服用還可能產生耐藥性和依賴性,因此不宜長用。相比之下,中醫(yī)治失眠在這一方面優(yōu)勢明顯。中醫(yī)療法通過調整人體臟腑氣血功能,在明顯改善睡眠狀況的同時還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特別是以下對失眠癥的治療獨具特色和優(yōu)勢的綜合療法,博采眾中醫(yī)療法之長,治療更是安全有效。
中醫(yī)在臨床上用針刺相應的臟腑經(jīng)絡之原穴、背俞穴治療不寐癥。治療時取內關、神門、三陰交、安眠穴為基礎方。胃不和則不眠者加胃俞、脾俞、足三里;肝火上擾者加肝俞、太沖;心腎不交者,加心俞、腎俞、太溪;心虛膽怯者,加心俞、膽俞、大陵、丘墟。除肝火上擾用瀉法外,其余多用平補平瀉法及補法。經(jīng)過3天針灸后,患者睡眠就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對于頑固性失眠,中醫(yī)主穴選用印堂用滯針法,虛證加心俞、脾俞、腎俞、足三里;實證加肝俞、豐隆、行間。用常規(guī)針刺手法。此外,還有利用針刺風池穴,療效都十分顯著。
穴位針灸與中藥相配合
治療肝郁化火型失眠就可利用番瀉葉泡水當茶飲外加針灸進行治療。針刺取風池、百會、印堂、太陽、肝俞、頭維、合谷、行間等穴,用瀉法;
治療痰熱內擾型失眠患者時,可在服用黃連溫膽湯的同時針刺中脘、內關、神門、三陰交、足三里等穴;
陰虛火旺型失眠患者可飲黃連阿膠湯同時針刺神門、內關、三陰交、太溪等穴。
關于以上介紹的失眠針灸哪些穴位比較好,首先我們了解的是百合,印堂,太陽穴,這些最主要的穴位可以安眠同時,又可以養(yǎng)心,平時在針灸過后可以來按摩揉壓著幾個穴位也可以對睡眠起到不錯的輔助作用。
失眠困擾了很多人現(xiàn)在的人睡眠質量都不高,睡眠不足導致精神不佳,長此以往對身體不好,現(xiàn)在的人為什么深受睡眠的困擾,因為工作壓力大欲望太多。所以熬夜失眠成了城市的通病,大多數(shù)人不到12點是不會睡覺的,還有一些人要到凌晨一兩點甚至三四點。睡不著很痛苦人體的器官要在這個時間段進行排毒而大腦還在活躍,失眠怎么辦呢?
一針灸治療失眠主穴為四神聰、神門、三陰交。需辯證治療—心脾兩虛型,表現(xiàn)為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多夢,心悸,健忘,頭暈,肢倦乏力,腹脹,便溏,面白無華,苔薄白,舌質淡脈細弱??蛇x穴心俞、脾俞、足三里;
2、失眠考慮是神經(jīng)衰弱,與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有關系的,治療建議口服谷維素,維生素B1和安神補心丸。平時養(yǎng)成良好的休息習慣,避免勞累,緩解自己的壓力,保持愉快的心情.
3失眠主要的病因在于心、脾、腎的功能失調,所以針灸的穴有:神門、三陰交、還有百會、神門、申脈、心俞、足三里、心俞、脾俞、足里三穴、涌泉、太沖和靈道。
4人體穴位很多,有幾百個之多,他們通過經(jīng)絡和體內的各個臟腑相貫通。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功能,通過外界刺激這些穴位,能夠使其對應的臟腑功能得到調整改善,進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5具體到失眠這一病癥上,中醫(yī)認為,失眠主要的病因在于心、脾、腎的功能失調,所以通過穴位進行針灸治療時應以心經(jīng)的神門、脾腎兩經(jīng)都經(jīng)過的三陰交、頭部四神聰為主治區(qū)域。
6除基本的穴位外,由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在針灸治療上常選擇的有心俞、脾俞、足里三穴;腎虛失眠者外加腎俞、太溪兩穴;抑郁導致心神不安影響睡眠的,加太沖和靈道;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造成失眠的,加足三里、中脘二穴。
以上就是治療失眠的一些穴位給大家參考,可以采用針灸刺激這些穴位促進睡眠。希望每一個都有一個好的睡眠,有了好睡眠才能做好一天的工作。沒精神會引起頭疼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影響生活影響工作影響升職加薪。還有睡前不要看手機,睡前提前一個小時放松思緒。
有好的睡眠才可能會有好的身體,如果是出現(xiàn)了長時間失眠的情況不但會導致人的身體逐漸的變差,對人的精神也會有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當出現(xiàn)了失眠的情況希望各位朋友能夠積極對待找到解決辦法。而我國中醫(yī)則認為通過穴位按摩可以調理人的睡眠,改善失眠的情況,那么如果是失眠的話要按摩哪個穴位呢?
失眠的原因主要為臟腑機能紊亂,所以治療失眠我們可以運用交通心腎、調節(jié)氣血的手法。中醫(yī)指出,經(jīng)常失眠可以按摩這三個穴位:內關,神門,三陰交。
內關穴位于掌心面,手腕橫紋上2寸(同身寸,即每個人自身大拇指的寬度為1寸,下同),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神門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脛骨,它就在脛骨的后方。這三個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鐘,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腦為元神之府,所以也應該重視頭部的氣血供養(yǎng)。在休息或看電視等閑暇時間,我們可以用單手梳理頭皮數(shù)次。方向是從額頭的發(fā)際線開始,沿頭皮到頸部的發(fā)際線終止。這樣,五個手指可以分捋頭部的督脈、膀胱經(jīng)、膽經(jīng),達到鎮(zhèn)靜安神,平肝潛陽的作用。
根據(jù)中醫(yī)辨證的不同,還可以添加不同的按摩手法:如果是心情煩躁引起肝郁化火型失眠,可以用手指揉擦腳掌心,即我們常說的涌泉穴。這樣可以引火下行,平抑肝火。如果是體質虛弱,屬心脾兩虛型,可以做摩腹手法。具體方法是,躺在床上,用手掌心環(huán)繞神闕穴(即肚臍)做逆時針撫摸(注意一定要逆時針)。如果平時多表現(xiàn)面色潮紅,感覺手心發(fā)熱,多屬陰虛火旺型,可以揉捏太溪穴。太溪位于足內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拇指點按可以交通心腎,安心睡眠。
如果說您經(jīng)常失眠的話建議您經(jīng)常按摩上述的這三個穴位,對于改善您的失眠有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對于完全治愈輕度的失眠障礙癥,當然如果是您想要徹底的改善失眠的話僅僅通過穴位按摩還不過,還需要從改善您的睡眠環(huán)境開始,只有好的睡眠環(huán)境才可以讓人盡快的進入睡眠狀態(tài)。
失眠是很普遍很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幾乎所有的人都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失眠的痛苦。失眠的時候就會覺得怎么都睡不著,數(shù)綿羊、聽音樂等都沒有用。而且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治療失眠得方法也有很多。比如飲食調理、身體保健等等。但是中醫(yī)治療的方法是最推薦的。那么到底怎么按摩穴位才能治療失眠呢?
按摩療法
①揉百會穴(位于頭頂部正中線上,距前發(fā)際5寸處)50次;
②擦按腎俞至關元俞(在第二至第五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各50次;
③摩按氣海穴、關元穴(位于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至3寸處)各50次;
④揉按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三陰交穴(位于內踝尖直上3寸處)各50次;
⑤擦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凹陷處)100次。
上述按摩之后,仰臥于床上,作細而均勻的深呼吸30次,全身放松,意守丹田(上印堂、中膻中、下神闕)即可入睡,此外平時也可經(jīng)常用保健木梳梳頭,對改善失眠大有幫助。
貼臍療法
1.取酸棗仁適量,研為細末,置肚臍中,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1日1換。2.取丹參20克,遠志20克,石菖蒲20克,硫黃20克。研成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藥粉2~3克,加入白酒適量,調成膏狀,貼敷肚臍,上覆蓋脫脂棉或者紗布,用膠布固定,每夜換藥—回,次日早上取下。
敷足療法
1.取朱砂適量,加面糊適量調勻,置于傷濕止痛膏上,貼敷于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晚1次。2.取吳茱萸9克搗爛,用適量米醋調成糊狀,敷貼于兩足涌泉穴,24小時后取下。
足浴療法
1.取磁石、菊花、黃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熱浸洗雙足15~30分鐘,每晚1次。2.取酸棗仁15克,夜交藤15克,合歡皮15克,丹參15克,生甘草10克。每晚煮水泡腳15~30分鐘。
按照文章中介紹的方法進行治療,是可以有效的緩解失眠的。而且身體的穴位有很多,經(jīng)常按摩穴位不僅可以治療失眠,還可以起到保健身體的作用。因為按摩是一種中醫(yī)的治療的方法。自己在家里也是可以進行按摩的。所以要多按摩身體的各個穴位。
失眠是讓人很困擾的一件事情,因為長期的失眠,會出現(xiàn)精神不振、頭暈、神經(jīng)衰弱等現(xiàn)象。失眠的時候是很痛苦的,晚上看著時間一點一點的流失,但是卻總是睡不著,然后心里很焦急,眼看著就要天亮了還睡不著。剛要睡著的時候結果就要起床了。所以及時的治療失眠很重要。那么怎么按摩才能治療失眠呢?
失眠者往往長期服用安眠 藥,這不僅容易產生抗藥性和 “成癮”,而且可能損害肝、腎功 能,使胃腸功能紊亂。所以最好采用非藥物療法。
由神經(jīng)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失眠:
要采取轉移大腦皮質興
奮點的方法。睡前先輕撫全身, 全身放松,然后點按上脘、解溪、足三里、身柱、本神、關 沖、大橫、神道各穴。
由于工作緊張或思考問題太多而致失眠:
可采用呼吸法 良療。方法是身體直立,兩手上
舉,充分吸氣,體前傾成俯立,深呼氣。雙手抓握兩踝,保持此 姿勢,進行4次腹式呼吸,然后 恢復站立姿勢。實踐證明,將上
述動作重復6次,??珊芸烊?睡,且睡得很香。但重復次數(shù)要 適量,否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由慢性病引起的失眠:
如心臟病、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官能
癥、年老體弱等,可酌采:①側 臥,深呼吸數(shù)十次,全身放松,呼吸要深長,少時即可入睡。② 仰臥,兩手握空拳,放在心窩下 及胃上部3~4分鐘。③掐左右 神門穴數(shù)十次。
由胃腸系統(tǒng)功能失調、 消化不良引起的失眠:
要從調整 胃腸神經(jīng)功能入手。因為“胃不
和則睡不安”。
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仰 臥,點揉上、中、下脘和幽門、天樞、公孫、足三里等穴。
上文中介紹了一些治療失眠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按摩穴位的方法進行治療。因為身體的穴位是有很多的,按摩身體的穴位是一種中醫(yī)理療的方法,中醫(yī)不僅有理療的方法而且還有保健的作用。多按摩身體的穴位,是可以疏通穴位的,而且還可以疏通經(jī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