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針灸一般能治療失眠嗎
一般的養(yǎng)生知識。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惫磐駚恚藗兌计胀ㄗ⒁怵B(yǎng)生!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醫(yī)針灸一般能治療失眠嗎”,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失眠其實是生活當中算得上不大不小的疾病,失眠一般來說患者會形成睡不著,眼花,白天的時候感覺到沒有精神,而晚上的時候則會覺得活躍,那么這樣的情況下持續(xù)下來,會嚴重的影響到了患者的工作效率和平時的學習生活,在中醫(yī)看來失眠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那么中醫(yī)針灸能治療失眠嗎,來一起了解一下。
腹瀉灸法5
取穴:申脈穴。
灸法:采用艾條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點燃艾條對穴位處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次10分鐘,每日1次。
腹瀉灸法6
取穴:天樞、中脘、足三里、陽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虛、下巨虛穴;食積者加梁門穴;胃脘脹者加內關穴;發(fā)熱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燈火灸法,每穴灸1壯,每日1次,3~5日為1個療程。本法用于急性腹瀉。
眩暈是一種常見的以患者自覺頭暈、目眩為主要表現(xiàn)的運動錯覺癥狀,而非一個獨立的疾病
眩暈針灸法
眩暈是一種常見的以患者自覺頭暈、目眩為主要表現(xiàn)的運動錯覺癥狀,而非一個獨立的疾病。
輕者可以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惡心、汗出,甚至昏倒等??煞譃樾D性眩暈和一般性眩暈,旋轉性眩暈多因前庭神經系統(tǒng)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以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的傾倒感覺為主。
一般性眩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感覺為主,多見于西醫(yī)的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內耳迷路病(如眩暈綜合征,迷路炎)、腦性眩暈、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等疾病。www.cndadi.net
中醫(yī)學歷代文獻對眩暈論述較多,如《內經·至真要大論》記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指出眩暈多屬肝的疾病?!逗娱g六書》認為眩暈是因風火為患,有“風火皆陽,陽多兼化,陽主平動,兩陽相搏,則為之旋轉”的論述。
《丹溪心法》提出“無痰不作眩”,主張辨治眩暈當以“治痰為先”?!毒霸廊珪窂娬{“無虛不作眩”,當以治虛為主,等等。
失眠這種疾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一般來說跟個人的身體狀況有著極大的關系,對于中醫(yī)針灸能治療失眠嗎,效果是不錯的同時,針灸可以刺激穴位的同時,又可以對各種疾病起到很好的療效。
相關閱讀
對于經常失眠的人來說,在中醫(yī)的觀點看來就是常見的陰陽不平衡,一般的情況下,對于這類的人來說,我們可以通過調理身體調理陰陽的措施來達到治愈的目的,特別是對于頭痛頭暈,身體乏力,可以起到不錯的功效,中藥在醫(yī)學界所謂是博大精深,那么中醫(yī)按摩能治療失眠嗎,效果又是怎樣的呢,如何來調節(jié)我們的營養(yǎng)呢!
頭面按摩法具有醒腦提神,鎮(zhèn)靜安眠,降壓止痛,療眩息暈,潤膚養(yǎng)顏的功效。臨床應用于頭痛、失眠癥、內耳眩暈癥。
頭面按摩,只需端坐按摩以下穴位:
1、天門開穴法:兩拇指指腹緊貼于印堂穴,雙手余指固定頭部二側。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經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兩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時交替推摩。手法由緩至速、由輕至重,反復推摩約1分鐘,此時推摩局部產生熱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會穴點按掌摩法:用右手拇指尖在百會穴點按,待局部產生重脹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復交替進行約30秒,緊接用掌心以百會穴為軸心,均勻用力按壓與旋摩約30秒。
3、玉錘叩擊法:以指尖作錘,雙手同時進行,從后向前,從左至右叩擊整個頭部,反復依次緊叩,不可遺漏。叩擊時由腕部發(fā)力,甩力均勻,不可太重,不可太輕,以有較強的振蕩感而不覺疼痛為度。約1分鐘。
4、十指梳理法:以指代梳,指尖著力于頭皮,雙手同時進行,從前額開始呈扇狀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為主,柔中帶剛。此時會感到頭部輕松舒適感。約1分鐘。
5、撫摩靜息法:用雙掌分別摩頭、摩面、摩頰。手法輕揉,約1分鐘,再結束整個按摩療程。
以上的文章當中為大家介紹了中醫(yī)按摩能治療失眠嗎,效果是不錯的,因為通過中醫(yī)按摩和不斷的敲打們的頭頂,舒緩我們的血位,同時又可以對安眠和安神有著不錯的功效。
失眠會給一個人帶來很多的麻煩,因為失眠很有可能會影響我們日常的學習和工作,失眠的人經常會覺得精神不佳,因為給生活帶來很多的麻煩,治療失眠的方法也是比較多的,那么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準備了很多的中醫(yī)能治失眠的方法,又是怎樣的呢!
中藥治失眠
1、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經、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適合有長期咳嗽、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多夢、精神恍惚等陰虛肺燥、心神失養(yǎng)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
用百合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15~2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2、龍骨
龍骨性微寒、味甘,可入心經、肝經,具有定驚安神、平肝潛陽的功效,適合有心神不安、潮熱盜汗、夢遺遺精、心悸等陰虛陽亢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
用龍骨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龍骨10~1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3、琥珀
琥珀性平、味甘,可入心經、肝經、膀胱經,具有定驚安神、活血散瘀的功效,適合有心悸不安、驚悸多夢、肢體疼痛等淤血擾心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
用琥珀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該藥1.5~3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去該藥15~2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4、珍珠母
珍珠母是貝類動物貝殼的珍珠層,其性寒、味咸,可入肝經、心經,具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的功效,適合有頭目眩暈、耳鳴心悸、兩目干澀、視物昏花、脅肋隱痛、口干咽燥、心中煩熱等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
用珍珠母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該藥15~2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生活當中想治療好自己的失眠,那么首先就要調理身體,讓自己的身體養(yǎng)成一個規(guī)律休息,然后睡覺的習慣,比如每天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讓自己準時上床睡覺不要過度的熬夜,也不要在睡前接觸太多的輻射,中醫(yī)能治失眠嗎,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有過失眠的朋友們都知道,經歷一次失眠就不想在經歷第二次,失眠對于我們來說看似是小的疾病,可是卻極其的痛苦,失眠的患者不僅僅會引起晚上睡不著,翻來覆去,而且還會形成長期疾病,容易被一點點的聲音所驚醒,讓患者難以入睡,那么推拿可以治療失眠嗎,效果又是怎樣的呢。
嘗過失眠滋味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種痛苦不堪又無法擺脫的體驗。輕者入睡困難、中途易醒或早醒,甚者整夜睡不著,直至天明,嚴重影響身體、工作及生活質量。隨著社會競爭激烈,學習生活節(jié)奏加快,心理壓力增大,失眠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并呈年輕化趨勢。
其原因是工作緊張、壓力重、作息時間紊亂,以致正常的人體生物節(jié)律被打亂。中醫(yī)把這種生物鐘紊亂的現(xiàn)象稱為“陰陽失調”。因此,《黃帝內經》把失眠歸結為“陽不入陰”。
推拿治療失眠須調和陰陽,通過“望聞問切”判斷患者病癥所在,再以一指禪推拿手法,循經絡、點穴道、打通任督二脈“引陽入陰”,使人體陰陽重歸平衡,建立正常的晝夜規(guī)律。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控制晝夜節(jié)律的生物鐘位于腦的視交叉上核。因此,用輕柔、節(jié)律性強的一指禪手法反復將功力滲透至印堂、百會、太陽穴等生物鐘的體表反射區(qū)域,能對大腦皮質系統(tǒng)起到抑制作用,產生睡意。
經美國生產的Actiwach(超微型睡眠手表)對患者推拿治療前后進行測定比較,大多數(shù)患者都改善了睡眠質量。對失眠在一個月以內,因工作緊張、飛行時差、倒班等所致生物鐘紊亂的失眠,一般治療一個療程便能奏效。
在推拿治療期間,患者也可通過醫(yī)生的指導以自我按摩穴位的方式助眠,達到理想的療效。自我按摩步驟:
(一)揉三陰交 以拇指揉小腿內踝以上三寸處。左右各一百二十次。
(二)擦涌泉 以手掌對足心做摩擦動作。左右各一百二十次。
(三)摩氣海 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揉臍下一寸半處。一百二十次。
(四)揉內關 以拇指揉另一手腕橫紋以上兩寸處。左右各一百二十次。
(五)揉神門 將拇指置于另一手腕掌面關節(jié)小指側腕橫紋處,進行揉按。左右各一百二十次。
失眠問題應當及早干預、及早治療。很多失眠患者往往是在飽受不寐之苦后,才想起找醫(yī)生,這樣易延誤治療的最佳期。一旦在一個月之內出現(xiàn)連續(xù)三四天失眠,就應及早就醫(yī)。
很多人在生活當中對于中醫(yī)非常有講究,大家之所以選擇中醫(yī)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就是因為中醫(yī)正是治療失眠的根本目的,同時又可以對很多疾病去除根,達到不再復發(fā)的作用,有關推拿可以治療失眠嗎,效果確實很好。
寒冷的冬季,想必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的雙腳又冷又冰,穿了多厚的雪地靴都沒有作用,那么對于很多女性來說冬季的手腳冰冷是常見的事情,入睡泡一泡腳是非常愜意的感覺,近日天氣不斷的轉涼,北風寒寒,那么對于足療可以治療失眠嗎,平時又可以對于我們常見的身體障礙起到怎樣的功效呢!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亞健康科主任彭玉清指出,腳掌有無數(shù)神經末梢與大腦緊緊相連,人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
“冬天洗腳,丹田溫灼”,在寒冷的冬季,“寒從腳下起”,人的氣血循環(huán)減弱,從而影響臟腑功能。而根據(jù)個人的體質特點使用具有溫經通脈、益氣活血的中藥泡腳,就可以起到通經絡、活血脈、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建議市民有條件的不妨多做中藥足浴。
專家推薦自制足療方(單位:克):
1、治療和預防痛經、腹痛、胃痛:小茴香10、艾葉10、干姜15、附子15、雞血藤15、當歸15、紅花10。
2、緩解疲勞,溫暖四肢,活血通絡:透骨草30、桂枝15、干姜15、花椒15、附子15、當歸15、紅花103、治療和預防足皸裂;桃仁15、杏仁15、冬瓜仁15、薏苡仁15、當歸15、川椒15。
4、改善失眠:夜交藤15、磁石30、五味子15、肉桂15、黃芩10
5、治療和預防感冒、過敏性鼻炎:黃芩15、細辛10、薄荷10、荊芥15、桂枝15、干姜10
冬天的季節(jié)泡一泡腳應對寒冷的天氣可以起到不錯的功效,泡完腳之后馬上去床上睡覺,可以對于腳上的溫度很熱,而且也并不用擔心溫度太低,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同時還可預防感冒。
養(yǎng)生導讀:針灸能治療失眠嗎?失眠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明明很疲勞想睡覺,可是卻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無論怎樣也睡不著。中醫(yī)對失眠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那么針灸能治療失眠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失眠,也就是指入睡困難、睡眠中間易醒、早醒、睡眠質量低下、睡眠時間明顯減少等睡眠障礙癥狀。就好像睡眠相伴人的一生,患失眠癥狀的可能也追隨著人的一生。所以偶爾失眠一次兩次完全是正常的,但如果經常性、長期睡不好覺,那就是一種病態(tài)了,這個時候需要及早治療來緩解癥狀,否則長久的失眠會造成精神崩潰以及身體機能的損耗。
針灸能治療失眠嗎
中醫(yī)上講,人由于被七情所傷,即惱怒、憂思、悲恐、驚嚇而導致氣血、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失調,以至心神被擾,神不守舍而不寐。中醫(yī)對失眠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除中藥辨證治療外,常用的針灸治療失眠的方法有針刺治療、耳穴壓豆、隔藥物灸、藥物貼敷等。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針刺治療主要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分型,選取相應的臟腑以及相關臟腑的背俞穴,配合特定的治療穴位進行針刺治療;耳穴壓豆除了可以運用中醫(yī)理論選取穴位外,還可以根據(jù)西醫(yī)學的全息理論選取部位壓豆;隔藥物灸及藥物貼敷均是結合了俞穴及藥物的治療作用。
除此之外,常配以電針、紅外線照射等輔助方法。一般情況下,每次治療約需40分鐘左右,失眠較為嚴重的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每日治療一次或隔日治療一次均可。
針灸治療期間,也應當適當注意生活方面的配合。如不參加刺激性強的運動,不看過于緊張恐怖的文學影視作品,睡前適當做呼吸放松操等。
針灸治療失眠由來已久,之所以療效迅速,其奧妙就在于醫(yī)生可以根據(jù)每位患者的失眠類型,選擇不同的穴位,施以不同的針刺手法,在不同的時段進行治療。根據(jù)經驗,輕、中度失眠,當時既可入睡,重度失眠,也會逐漸減少藥物用量,直至停藥。
針灸治療失眠的作用
1、調和陰陽
人體在睡眠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如果有導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虛膽怯、胃氣不和等,均可導致陰陽失和而致失眠。
針灸治療失眠的關鍵,就在于根據(jù)證候的屬性來調節(jié)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歸于陰平陽秘,恢復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陽氣盛、陰氣虛可導致失眠。反之,陰氣盛、陽氣虛可導致嗜睡。兩者都可以取陰蹺的照海和陰蹺的申脈進行治療,但失眠應補陰瀉陽,嗜睡應補陽瀉陰。
2、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失眠的發(fā)生、發(fā)展在一些情況下也是正氣與邪氣相互斗爭的過程,針灸可以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
如胃氣失和、心火熾盛、痰熱內擾、肝郁化火證型的失眠,皆因邪實而發(fā),久則傷及正氣,使失眠更加纏綿難愈。
這時就應用針灸扶正祛邪,大凡針刺補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瀉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體運用時,必須結合腧穴的特殊性來考慮。
3、疏通經絡
人體的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jié),十二經的分布,陽經在四肢之表,屬于六腑。陰經在四肢之里,屬于五臟,并通過十五絡的聯(lián)系,溝通表里,組成氣血循環(huán)的通路,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經絡和氣血及臟腑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失眠的發(fā)生,可以與氣血失和、臟腑失調有關,這些病理特征可以反應在經絡上,并可以通過針灸調節(jié)經絡與臟腑氣血的平衡,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針灸治療失眠的方法
取穴:
常用穴:百會、四神聰。
備用穴:涌泉。
操作:
1、上穴均取。常用穴用針剌法。
2、先針百會,向前橫剌1寸,施快速均勻左右捻轉手法,持續(xù)2分鐘,間隔10分鐘,再行前法,反復3次,令患者帶針48小時。
3、百會起針后,繼針四神聰,均向前橫剌1寸,以提插手法,輕、快、勻運針2分鐘,間隔10分鐘,再行前法,反復3次,令患者帶針24小時。
4、出針后,再針百會如前法。如此,以9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備用穴用貼敷法。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黃粉、五味子粉適量混勻。每次取3g,用鮮竹瀝調成糊狀,均分兩份,集中涂于5cm5cm大小的醫(yī)用膠布上。于每晚睡前分貼于左右涌泉穴,連續(xù)9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貼心提示:本法常用穴采用長時間留針法,應注意穴區(qū)局部嚴密消毒,針具應使用一次性消毒毫針,以防折針。留針期間不可洗頭。本法用于重度失眠癥。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發(fā)展腳步的加快。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失眠的情況是越來越嚴重。失眠成了很多人的習慣。所以,失眠的問題我們不容小覷。因為它嚴格來說還是一種關乎精神的疾病。而對于失眠,不同的情況都會造成失眠。所以,就有的人懷疑,這失眠和缺鈣有關系嗎?那么,這失眠是缺鈣嗎?不用懷疑。小編這就為您解答!
先說成人:
走神、疲憊、失眠不僅僅是工作太累或壓力太大導致。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困擾著大部分都市人群的失眠,很可能缺鈣是引起的。
鈣不僅是骨骼生長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重要的神經遞質,它能加強大腦皮層抑制過程,可以調節(jié)興奮與抑制之間的平衡。人體缺鈣會影響大腦神經元的正常代謝,易導致大腦皮層持續(xù)處于興奮狀態(tài),到了睡眠時間睡不著。鈣有助于神經刺激的轉達,缺鈣的人經常神經緊張,無法松弛下來,疲勞無法獲得緩解,容易精疲力竭,而失眠,正是神經無法松弛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專家認為,只要攝取充足的鈣,就可以避免吃安眠藥及其所產生的副作用。
再說說孩子:
缺鈣的時候都有哪些癥狀??
一、作為家長,平時要仔細觀察孩子是否缺鈣,孩子缺鈣一般有下列癥狀,當孩子出現(xiàn)下列征兆時,最好去醫(yī)院做血清鈣含量測定,判定孩子是否缺鈣。
1、不易入睡,更不易進入沉睡狀態(tài)。
2、入睡后多汗、啼哭、易驚醒。
3、白天常出現(xiàn)煩躁,坐立不安。
4、出牙遲或牙齒排列參差不齊。
5、學步遲。
6、陣發(fā)性腹痛,但又查不出寄生蟲,無消化不良、腸炎等病。 7、偏食或厭食。
8、指關節(jié)明顯較大,指節(jié)瘦小無力。
9、經常出現(xiàn)抽搐癥狀。
10、指甲灰白或有白痕。
如果夜晚常常啼哭不止,表現(xiàn)亦不如以前活潑, 這經常是由于小兒生長迅速,并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xiàn)。
4大重度缺鈣
1. 佝僂病,甚至引起各種骨骼畸形:雞胸或漏斗胸、 O型腿或X型腿方顱、乒乓頭、手鐲或腳鐲、肋骨外翻等。
2. 肌張力低下、運動機能發(fā)育落后。
3. 大腦皮層功能異常、表情淡漠、語言發(fā)育遲緩。
4. 免疫力低下等 。
失眠是缺鈣嗎?其實就是缺鈣可能會導致失眠。而對于小編的介紹,您還可以接受吧!小逼也是真心希望您可以接受。在此,小編要提醒您不同的寶寶對于補鈣的需求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們切忌不要滿目的補鈣。這樣,對孩子的健康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失眠是缺鈣嗎
睡眠是生命的必須過程。據(jù)研究,一個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堅持一個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還有許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還與人的壽命有關。因此,保持科學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個小時 ,中年人8小時,老年人7小時左右。但是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失眠癥發(fā)病率不斷增加,且由中老年為主向中青年蔓延。
失眠又稱不寐,是以不易入寐為特征的一類病證。輕者入寐困難,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時寐時醒等,嚴重者則整夜不能入寐。常伴有頭痛、頭昏、心悸、健忘、多夢等癥。失眠多因化源不足,心神失養(yǎng);陰虛火旺,陰不斂陽;心虛膽怯,心神不安或痰熱、實火,擾動心神所致。本證多見于西醫(yī)學的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以及貧血等疾病中。
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和作用:
以針灸方法安眠古代即有記載,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和作用,在于能協(xié)調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1)調和陰陽:
《靈樞根結》篇說:用針之要,在于知調陰與陽,調陽與陰,精氣乃光,合形于氣,使神內藏。闡明了針灸治療疾病具有協(xié)調陰陽的作用。人體在睡眠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如果有導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虛膽怯、胃氣不和等,均可導致陰陽失和而致失眠。針灸治療失眠的關鍵,就在于根據(jù)證候的屬性來調節(jié)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歸于陰平陽秘,恢復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陽氣盛、陰氣虛可導致失眠。反之,陰氣盛、陽氣虛可導致嗜睡。兩者都可以取陰蹺的照海和陰蹺的申脈進行治療,但失眠應補陰瀉陽,嗜睡應補陽瀉陰。
(2)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失眠的發(fā)生、發(fā)展在一些情況下也是正氣與邪氣相互斗爭的過程,針灸可以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如胃氣失和、心火熾盛、痰熱內擾、肝郁化火證型的失眠,皆因邪實而發(fā),久則傷及正氣,使失眠更加纏綿難愈。這時就應用針灸扶正祛邪,大凡針刺補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瀉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體運用時,必須結合腧穴的特殊性來考慮。
(3)疏通經絡:
人體的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jié),十二經的分布,陽經在四肢之表,屬于六腑;陰經在四肢之里,屬于五臟,并通過十五絡的聯(lián)系,溝通表里,組成氣血循環(huán)的通路,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經絡和氣血及臟腑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失眠的發(fā)生,可以與氣血失和、臟腑失調有關,這些病理特征可以反應在經絡上,并可以通過針灸調節(jié)經絡與臟腑氣血的平衡,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您是不是正在被失眠困擾著呢,失眠的原因很多,緊張的情緒,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繁瑣等,出現(xiàn)失眠還要盡早治療,可以通過中醫(yī)按摩,針灸的方法治療失眠,睡眠會得到改善。
1、灸法
取穴:三陰交、神門、心俞、百會、內關、足三里
2、操作
(1)、隔姜灸:每穴可用黃豆大艾柱灸5-10壯,每晚1次,5次為1個療程。
(2)、溫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鐘,每晚1次,7次為1個療程。
(3)、艾柱隔芹菜根灸:取鮮芹菜根切成0.2厘米薄片置穴上,放艾柱灸3-5壯,每晚1次。
(4)、珍珠層粉敷灸:取珍珠層粉、丹參粉、硫黃粉、冰片各等量混勻,填滿臍窩敷灸,每晚1次,7次為1個療程。
(5)朱砂敷灸:取雙腳涌泉穴,將朱砂3-5克,研成細面,用干凈白布一塊,涂漿糊少許,將朱砂均勻粘附于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膠布固定,用前先用熱水洗腳,睡前貼敷。
3、皮膚針
取 穴:常用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
備用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操 作
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常用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圍內按常規(guī)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wǎng)狀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膚潮紅或微出血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脈管炎為一種常見疾病,在患有脈管炎時會出現(xiàn)行走時疼痛加重的癥狀,摸及疼痛位置可有血管條狀鼓起現(xiàn)象并且腿部皮膚色加重為紅腫。通過休息可使得癥狀減輕,脈管炎如果不經治療會反復發(fā)作,常見治療方法為西醫(yī)。但是中醫(yī)對于治療脈管炎也有一定的療效,下面就來看看中醫(yī)是怎樣治療脈管炎的。
靜脈炎中醫(yī)治療方法
辨證分型治療
(1)血栓性淺靜脈炎:
方藥:五神湯加減。藥用金銀花、紫花地丁、茯苓、車前子、丹參、桃仁、紅花、牛膝。方以金銀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茯苓、車前子清利濕熱,丹參、桃仁、紅花活血化瘀,配牛膝破血通經,并引藥下行。紅熱甚者加公英、連翹、黃柏加強清熱解毒之力;腫脹甚者加蒼術、澤瀉以利濕消腫;疼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沒藥以活血止痛。
(2)深部靜脈血栓形成
方藥:清熱通絡湯加減。藥用金銀花、蒲公英、地丁、茯苓、車前子、生苡仁、白花蛇舌草、丹參、炮甲珠。
方以金銀花、蒲公英、地丁、車前子、生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熱利濕解毒;丹參、炮甲珠活血散結消腫,腫脹明顯者,皮色光亮者,加土茯苓、澤瀉;疼痛明顯者,加制乳香、制沒藥;氣虛者加黨參、黃芪。
以上就是中醫(yī)治療脈管炎常見的兩個方子,對于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顯著成績,如果患者朋友選擇中醫(yī)進行治療的話同時要做到飲食上的配合,不要飲用茶葉水,飲食最好清淡易消化。另外還需要大量食用水果,對病情有一定的幫助。
其實睡眠就是我們的生命,通過睡眠可以調理我們一天下來的頭暈頭痛,身體乏力和疲勞,也可以在睡眠的過程當中調理身體器官同時,對于身體希望達到恢復和治愈的作用,那么對于失眠的人們來說,每天睡覺差不多不超過一兩個小時,從而造成身體方面的運動機能下降,各個器官也在逐漸的衰老,那么對于中醫(yī)針灸治療失眠的方法有效嗎,來了解一下。
睡眠是生命的必須過程。據(jù)研究,一個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堅持一個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還有許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還與人的壽命有關。因此,保持科學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個小時 ,中年人8小時,老年人7小時左右。但是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失眠癥發(fā)病率不斷增加,且由中老年為主向中青年蔓延。
中醫(yī)針灸治療失眠
失眠又稱“不寐”,是以不易入寐為特征的一類病證。輕者入寐困難,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時寐時醒等,嚴重者則整夜不能入寐。常伴有頭痛、頭昏、心悸、健忘、多夢等癥。失眠多因化源不足,心神失養(yǎng);陰虛火旺,陰不斂陽;心虛膽怯,心神不安或痰熱、實火,擾動心神所致。本證多見于西醫(yī)學的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以及貧血等疾病中。
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和作用:
以針灸方法安眠古代即有記載,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和作用,在于能協(xié)調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1)調和陰陽:
《靈樞·根結》篇說:“用針之要,在于知調陰與陽,調陽與陰,精氣乃光,合形于氣,使神內藏。”闡明了針灸治療疾病具有協(xié)調陰陽的作用。
人體在睡眠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如果有導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虛膽怯、胃氣不和等,均可導致陰陽失和而致失眠。
針灸治療失眠的關鍵,就在于根據(jù)證候的屬性來調節(jié)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歸于“陰平陽秘”,恢復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陽氣盛、陰氣虛可導致失眠。反之,陰氣盛、陽氣虛可導致嗜睡。兩者都可以取陰蹺的照海和陰蹺的申脈進行治療,但失眠應補陰瀉陽,嗜睡應補陽瀉陰。
中醫(yī)針灸治療失眠
(2)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失眠的發(fā)生、發(fā)展在一些情況下也是正氣與邪氣相互斗爭的過程,針灸可以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如胃氣失和、心火熾盛、痰熱內擾、肝郁化火證型的失眠,皆因邪實而發(fā),久則傷及正氣,使失眠更加纏綿難愈。
這時就應用針灸扶正祛邪,大凡針刺補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瀉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體運用時,必須結合腧穴的特殊性來考慮。
其實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對于失眠的治療方法大家并不用擔心失眠,首先可以通過調理身體的措施來達到最主要的目的,同時在治療失眠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注重個人的身體健康的進行調理,同時最好是結合食物的方式。
睡眠是生命的必須過程。據(jù)研究,一個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堅持一個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還有許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還與人的壽命有關。因此,保持科學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個小時 ,中年人8小時,老年人7小時左右。但是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失眠癥發(fā)病率不斷增加,且由中老年為主向中青年蔓延。
失眠又稱不寐,是以不易入寐為特征的一類病證。輕者入寐困難,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時寐時醒等,嚴重者則整夜不能入寐。常伴有頭痛、頭昏、心悸、健忘、多夢等癥。失眠多因化源不足,心神失養(yǎng);陰虛火旺,陰不斂陽;心虛膽怯,心神不安或痰熱、實火,擾動心神所致。本證多見于西醫(yī)學的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以及貧血等疾病中。
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和作用:
以針灸方法安眠古代即有記載,針灸治療失眠的機理和作用,在于能協(xié)調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1)調和陰陽:
《靈樞根結》篇說:用針之要,在于知調陰與陽,調陽與陰,精氣乃光,合形于氣,使神內藏。闡明了針灸治療疾病具有協(xié)調陰陽的作用。人體在睡眠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如果有導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虛膽怯、胃氣不和等,均可導致陰陽失和而致失眠。針灸治療失眠的關鍵,就在于根據(jù)證候的屬性來調節(jié)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歸于陰平陽秘,恢復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陽氣盛、陰氣虛可導致失眠。反之,陰氣盛、陽氣虛可導致嗜睡。兩者都可以取陰蹺的照海和陰蹺的申脈進行治療,但失眠應補陰瀉陽,嗜睡應補陽瀉陰。
(2)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失眠的發(fā)生、發(fā)展在一些情況下也是正氣與邪氣相互斗爭的過程,針灸可以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如胃氣失和、心火熾盛、痰熱內擾、肝郁化火證型的失眠,皆因邪實而發(fā),久則傷及正氣,使失眠更加纏綿難愈。這時就應用針灸扶正祛邪,大凡針刺補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瀉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體運用時,必須結合腧穴的特殊性來考慮。
(3)疏通經絡:
人體的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jié),十二經的分布,陽經在四肢之表,屬于六腑;陰經在四肢之里,屬于五臟,并通過十五絡的聯(lián)系,溝通表里,組成氣血循環(huán)的通路,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經絡和氣血及臟腑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失眠的發(fā)生,可以與氣血失和、臟腑失調有關,這些病理特征可以反應在經絡上,并可以通過針灸調節(jié)經絡與臟腑氣血的平衡,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針灸治療失眠的方法:
【灸法】
取穴:三陰交、神門、心俞、百會、內關、足三里
操作:
(1)、隔姜灸:每穴可用黃豆大艾柱灸5-10壯,每晚1次,5次為1個療程。
(2)、溫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鐘,每晚1次,7次為1個療程。
(3)、艾柱隔芹菜根灸:取鮮芹菜根切成0.2厘米薄片置穴上,放艾柱灸3-5壯,每晚1次。
(4)、珍珠層粉敷灸:取珍珠層粉、丹參粉、硫黃粉、冰片各等量混勻,填滿
臍窩敷灸,每晚1次,7次為1個療程。
(5)朱砂敷灸:取雙腳涌泉穴,將朱砂3-5克,研成細面,用干凈白布一塊,涂漿糊少許,將朱砂均勻粘附于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膠布固定,用前先用熱水洗腳,睡前貼敷。
【皮膚針】
取 穴:常用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
備用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操 作:
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常用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圍內按常規(guī)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wǎng)狀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膚潮紅或微出血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注意事項:
(1)、本法用于以失眠為主的神經衰弱患者。且以病程短者療效為好,病程長者療效較差。
(2)、皮膚針彈刺講究手法,本法應由專業(yè)人員施行。
(3)、失眠癥的針灸治療應與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保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以及適當減輕工作壓力等相結合。
【耳穴壓丸】
取 穴: 常用穴:心、緣中、神門。
備用穴:腎、皮質下、肝、內分泌、脾。
操 作:
黃水瘡是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它具有傳染性,所以說對于孩子來說,平時應該加強預防,在孩子上托兒所上學,幼兒園的時候,如果其中有孩子得了這種皮膚病,可能就容易受到傳染,要想達到預防的作用,首先應該注意皮膚的清潔和衛(wèi)生,應該及時更換已經出汗的衣物,另外要勤剪指甲。
黃水瘡一般能預防嗎
本病常發(fā)于臉面耳項、四肢等暴露部位,嚴重者可蔓延全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所致。中醫(yī)認為,該病是濕熱毒邪熏蒸肌膚而成。如果注意做到以下幾點,有利于預防及治療膿皰瘡:
生活注意
1.注意皮膚衛(wèi)生:大量出汗后要洗澡更衣。不要過多使用堿性肥皂,以防去脂過多,減低皮膚的屏障功能。浴后撲痱子粉,保持皮膚清潔、干爽。被蚊子叮咬或患有濕疹者,要避免搔抓。勤洗手、勤剪指甲,戒除摳鼻等不良習慣。
2.患處禁止碰水,不要用水洗或洗澡,防止再次感染。
3.托兒所、幼兒園應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患兒應立即隔離治療。
4.幫助患兒保持愉快、良好心態(tài)。本病有反復不愈傾向,有時還會進一步擴散,家長要幫助患兒減輕心理壓力,避生焦慮、恐懼、憂郁、自卑等不良情緒。其實,放松心情,保持一個平穩(wěn)的心態(tài),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能更快地幫助痊愈。反之,反而會延長病程。
5.適當補充蛋白質?;純喝矸喊l(fā)水皰,組織液喪失,加上口腔黏膜損害,妨礙進食,使蛋白質攝入減少。故患兒應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如豆?jié){、牛奶、水果、蔬菜汁等,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6.食物的適宜溫度在38℃~40℃?之間,以防止燙傷、加重口腔黏膜的損害。
黃水瘡表現(xiàn)癥狀
1.大皰性膿皰瘡
好發(fā)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為散在的水皰,1~2天后水皰迅速增大,皰液由清亮變渾濁,膿液沉積于皰底部,呈半月形積膿現(xiàn)象,為本型膿皰瘡的特征之一。皰壁薄而松弛,破潰后顯露糜爛面,干燥后結黃色膿痂。有時在痂的四周發(fā)生新的水皰,排列呈環(huán)狀,稱為環(huán)狀膿皰瘡。患者自覺瘙癢,一般無全身癥狀。
2.非大皰性膿皰瘡
好發(fā)于顏面、口周、鼻孔周圍、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現(xiàn)為在紅斑基礎上發(fā)生薄壁水皰,迅速轉變?yōu)槟摪挘車忻黠@紅暈。膿皰破后,膿液干燥結成蜜黃色厚痂,痂不斷向四周擴張,可相互融合。自覺瘙癢,常因搔抓將細菌接種到其他部位,發(fā)生新的皮疹。結痂一周左右自行脫落痊愈,不留瘢痕。重癥患者可并發(fā)淋巴結炎,發(fā)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