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脈刮痧的正確手法
養(yǎng)生的手法。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帶脈刮痧的正確手法,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刮痧是一種很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經常的刮痧能夠起到排毒的作用,尤其是女性朋友刮痧還能美容呢。刮痧是一種物理的療法,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刮痧會不會有什么副作用,刮痧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會刮痧的人刮得讓人神清氣爽,下面我們來看看帶脈刮痧的正確方法。
如何養(yǎng)護帶脈呢?現(xiàn)在大都盛行拍打(敲)經絡,有效果明顯的,但也有效果不明顯的。
其實,疏通經絡的方法不一定局限一種方法,還可給肚子和帶脈刮痧,不是真正意義的刮痧,沒有出痧點而是借刮痧板的力量來輔助按摩,疏通血脈,對有些人可能效果奇好。
1、刮正面:
臨睡前,仰面平躺,隔一層睡衣,選用無扣的,一手持刮痧板,從胃部推壓到小腹的恥骨聯(lián)合處正中線,反復大約10次。再從中間分別向左向右做幾遍,從上到下。
注意:要用些力下壓至皮下經絡線上,有酸或敏感點,不要在肚皮表面摩擦,感到肚皮內微微發(fā)熱。
2、刮側面:
正面刮完,側身刮拭肋下,從上而下,直到腰際,抵達髂骨邊緣正好落在帶脈上。兩側刮約10次。
3、刮帶脈:
分兩邊做,從后腰部中間開始,按帶脈區(qū)域,用刮板依次上下移動,順序前行,直到腹部,最后落在恥骨聯(lián)合上反復10余次,然后換做另一側。初次做,莫急于求成,適可而止,別過興奮,影響睡眠。
次日晨起,按照晚上的方法再做一遍,約十幾分鐘。起床后喝一大杯冷熱相混的水,古人稱為陰陽水,以幫助體內的氣血推動,大約1個多小時,體內排出N宿便,頓覺清爽無比。
中醫(yī)解讀,女子長期便秘,又婦科有問題的,與帶脈相關。如果解決了便秘問題,保持了腸道的通暢,婦科的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都會少發(fā)病。
而帶脈如果不通,郁結氣滯,瘀血堵塞,也能引起便秘,廢物的郁結,起初會導致婦科系統(tǒng)里紊亂,月經不調,長期積累就易長囊腫和肌瘤。
用刮痧板梳理和推壓肚子的經絡,可有幾大好處:
1、省時省力,比用手掌自己按摩省力,隔衣而做,方便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操作。手法上,晚上輕度,早上中度即可。
2、帶脈上的三個穴位“帶脈”(與經同名也叫“帶脈”)、五樞、維道,正好都壓在膽經上,所以疏通帶脈,也如同敲打膽經,對利膽排毒,輔助消化有效。
3、女人腰部的“游泳圈”,正好與帶脈的線路相一致,中醫(yī)講哪里經絡壅堵,哪里就有贅肉堆積,所以疏通帶脈,正好給腰部減肥健美,如能堅持幾個月,腰圍尺寸會大大地減少,還給女人原來的細腰。同樣也適用于男人的“游泳圈”體形。
4、從腋下肋骨向下梳理,無形又點通了肝、膽、脾經絡上的要穴,比如章門、期門、京門、大包等等,恰好是一舉幾得的獲益。
5、從上向下推壓腹部,也等于對腹部上的五條經絡進行梳理,比如任脈、胃經、脾經、腎經、肝經,即疏通了血脈,可以排除堵塞在經絡上的多余垃圾(脂肪、贅肉),可達到減掉小肚子,塑體的目的。
帶脈堵塞會造成身體的什么問題,說法很多,我們要注意地是保持通暢而不受邪(風、寒、暑、濕、躁、火),定期拍打或推壓條理,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做就堅持做一個周期,至少要10天,用心體驗身體的變化,你才知道那一種方法適合你。
ys630.coM延伸閱讀
按摩帶脈的手法
1、按摩帶脈的手法
用雙手從兩邊按捏、揉點、提拿穴位。經過長時間的按摩,穴位也會逐漸被打開,您會發(fā)現(xiàn)進食量會減小到一定范圍內,而且不會再老想吃東西了,要不隨時按摩而每天都會看到一定的效果。(每天晚上睡覺前,沿著帶脈橫向敲擊30-50圈,重點在帶脈穴上敲擊50-100下,對于恢復帶脈的約束能力,減除腰腹部的脂肪,)經常敲帶脈,對于通便、養(yǎng)顏非常有好處,而且還可以造就迷人小蠻腰。
2、帶脈是什么
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帶脈的主要作用是約束縱行之脈,足之三陰、三陽以及任督二脈、陰陽二蹻脈皆受帶脈之約束,以加強經脈之間的聯(lián)系。帶脈還有固護胎兒和主司婦女帶下的作用。帶脈循行起于季脅下,斜向下至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環(huán)繞腰腹部一周。
3、帶脈的日常維護方法有什么
注意腹部保溫,少穿低腰褲、露腰裝,以免造成“帶脈”瘀堵。中醫(y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fā)源”。腹部為陰,所有陰經都要經過腹部,如膽經、腎經、脾經等。如果腹部著涼,很容易就會讓帶脈變得瘀堵起來,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溫”,不要讓腹部著涼。對于平時愛穿低腰褲、露腰裝的美女來說,如果不想小肚子長贅肉,就要改變一下著裝習慣了。尤其是夏天,即使再熱,睡覺的時候也要把腹部保護好,蓋上薄被。
4、帶脈不通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帶脈”中的“帶”字,含有腰帶的意思,因為其橫行于腰腹之間,統(tǒng)束全身直行的經脈,狀如束帶,故稱“帶脈”小腹肥胖是件很讓人頭痛的事。排除掉先天遺傳與藥物作用的因素,事實上,從中醫(yī)理論來說,腹部肥胖往往是由人體一條特殊的經脈———“帶脈”堵塞所造成的,因此,想要跟小腹上多余的肉肉說拜拜,首先就得讓“帶脈”變得通暢起來。
按摩帶脈的好處有什么
帶脈穴具有治療多種婦科疾病的功效,例如經閉、月經不調、白帶異常、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還有一定的減肥功效。帶脈是帶脈穴所在的經脈之一,帶脈的主要功能是“約束諸經”,意思是保證我們的腰腹和下肢經絡氣血運行正常,讓全身的經絡更加協(xié)調和柔順。中醫(yī)認為,腰腹是下焦和女性胞宮所處的位置,約束諸脈的功效能夠固攝這些部位的元氣。如果帶脈出問題,中醫(yī)稱之為“帶脈不引”,會誘發(fā)婦科病癥,包括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摩帶脈穴還有助于腹部減肥。不妨試試敲打帶脈穴,用空心拳輕輕敲打,力度適中即可。如果想增加效果可以擴展為敲擊整條帶脈。這種方法是通過促進經絡氣血運行來幫助甩掉腰腹部的贅肉。不過,孕產婦不宜使用此法。
按摩帶脈的注意事項有什么
1、時間適當
早晚尤佳按摩補益,具有簡便、有效的特點,如能選擇適當?shù)臅r間,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按摩補益,無論是自我按摩,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按摩,一般均宜安排在早晚進行,效果尤佳。一是一般白天要工作,時間較緊,而早晚,尤其是晚上時間相對寬裕,有利于集中精力靜下心來實施按摩。二是因為歷代養(yǎng)生家認為,早晨是陽氣生發(fā)之時,此時實施自我按摩可以外引陽氣,振奮精神。晚上按摩則有利于消除疲勞,促進睡眠,提高睡眠的質量。
2、因人而異
適度進行在實施按摩補益時,要按照輕、緩為補的總原則,并要根據(jù)自身或被按摩者的體質等情況,確定按摩的手法、力度和持續(xù)時間。如對年老體弱、久病體質較差者,按摩時手法要輕,同時用增加按摩次數(shù)和延長按摩時間的方法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身材高大、肥胖者,手法則要重,用適當加重手法的辦法,以防力度過小收不到效果。
單向刮長距離
錯:來回至刮出痧
對:單向刮長距離
很多病癥刮拭過的皮膚表面會出現(xiàn)紅色、紫紅色或暗青色的類似沙樣的斑點,逐漸將這種療法稱為刮痧療法。
既然是刮痧,不出痧怎么叫刮痧,所以大多刮痧機構強求出痧。每個人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傷風感冒的人容易出痧,中風的人刮痧就不易出痧,如果強求,則容易損傷體表。
所以刮痧有時間限制,一般每個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鐘為宜;局部病變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鐘之間,全身整體刮痧宜在40-50分鐘之間。
此外,刮痧不能來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內向外,應單方向刮拭,盡可能拉長刮拭距離。這樣是順著動脈血液循環(huán)的方向刮,才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刮痧部位也是有順序的,總的原則是先頭面后手足,先背腰、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
全身保健刮痧者,其順序是先頭、頸、肩、上肢、背腰、胸腹及下肢;頸部保健刮痧順序為頭、頸、肩、上肢;肩部保健刮痧順序則為頭、頸、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保健刮痧則為背腰部正中、脊柱兩側、雙下肢。
專家提醒:刮痧結束后,宜喝一杯溫水,休息15分鐘。不宜食用生冷食物,出痧后30分鐘以內不宜洗澡。用稀有物品制成的刮痧工具來宣稱比其他刮痧工具好,其實手法比工具更重要。但不可用金屬和塑料板做工具。
刮痧是中醫(yī)保養(yǎng)養(yǎng)生的一種常用方法。刮痧可以通過對身體穴位的刺激,幫助排除身體毒素,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不過在進行刮痧的時候需要注意手法,身體不同部位,刮痧手法也不同。
一: 背部
1: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和夾脊穴。肩部應從頸部分別向兩側肩峰處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時,先對穴區(qū)內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附近的敏感壓痛點采用局部按揉法,再從上向下刮拭穴區(qū)內的經脈。
二: 后項部
1: 人體后項部有六條陽經通過,經常刮拭后項部,可以滋陰潛陽,補益人體之正氣,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三: 四肢
1: 四肢由近端向遠端刮拭,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病人,應從肢體末端向近端刮拭,關節(jié)骨骼凸起部位應順勢減輕力度。
四: 面部
1: 面部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于美觀影響,因此手法需輕柔,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眼睛、口腔、耳、鼻病的治療須經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數(shù)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為準則。
五: 胸部
1: 胸部正中線任脈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兩側以身體前正中線任脈為界,分別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個邊緣由內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過乳頭部位。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
六: 腹部
1: 腹部由上向下刮拭??捎霉伟宓恼麄€邊緣或三分之一邊緣,自左側依次向右側刮。有內臟下垂者,應由下向上刮拭。
七: 刮痧的時候千萬不能過饑餓,而且不建議空腹進行刮痧,最好在用過餐之后的1至2小時后進行。
面部刮痧手法
1、均勻上面部精油。
2、用刮痧板輕按面部穴位,由下往上:承漿、兩地倉、兩迎香、巨髎、顴髎、兩鼻通、睛明、印堂、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髎、球后、承泣、四白、太陽。
3、用刮痧板點按面部穴位:印堂、發(fā)際、攢竹、發(fā)際、魚腰、發(fā)際、絲竹空、發(fā)際、太陽、醫(yī)肉、聽會、聽宮、耳門。
4、開始刮痧,刮痧路線起止點及順序如下:
承漿——聽會 地倉——聽會 人中——聽會 迎香——聽會 鼻通——耳門 晴明——耳門 攢竹以下——太陽穴 額頭分三段——太陽穴
5、用刮痧板輕輕按撫全臉。
6、按4所述刮痧路線,再由額頭刮至下頜,即由8線至1線。提拉左邊臉頰,提拉右邊臉頰。
7、用刮痧板輕輕按撫全臉。
8、頸部路線:由神經沿著淋巴走向,從耳后至鎖骨輕刮,向下排頸部淋巴液。
臉部刮痧時需注意:手法一定要輕柔,手持魚形刮痧板沿經絡輕盈刮拭,不可用力過猛。
面部刮痧功效作用
1、激活受損的枯、弱細胞,促進和恢復細胞活力
面部刮痧刺激表皮神經末梢,增強其傳導功能的作用,可以激活受損的枯、弱細胞,促進和恢復細胞自身的分泌、再生和清潔功能,加速代謝產物從皮膚汗孔排出,舒暢、清潔毛孔。
2、通經活絡,美白祛斑,活血化淤,排毒抗氧
對于面部經常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暗瘡、色斑、皺紋、黑眼圈等,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部刮痧能準確發(fā)現(xiàn)經脈淤滯的部位,并清除陽性反應(皮膚發(fā)涼,發(fā)熱,有澀感,皮下發(fā)現(xiàn)沙樂樣、結節(jié)樣組織,疼痛、肌肉緊張、僵硬、萎軟等都屬于陽性反應),可以快速疏通經脈,活血化淤,改善肌膚深部微循環(huán),使肌膚代謝廢物從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迅速排除,從而改善臉色,變晦暗為紅潤、為亮白,有效清除、淡化色斑。
3、收縮毛孔,收緊皮膚
面部刮痧可以提升肌肉,重塑臉型行氣活血,疏通經絡,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排除多余的水分和代謝產物,確保肌膚有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使毛孔自然收縮,肌膚自然收緊、提升,臉型也隨著改變。
4、“痧”是經絡中正氣與邪氣作斗爭的代謝的產物。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復刮動,摩擦患者某處皮膚,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刮痧可使局部汗孔開泄,促進邪氣外排,改善微循環(huán),清潔經脈,消除隱患;同時又可以疏通經絡,宣通氣血,振奮陽氣,補氧祛瘀,調理臟腑,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改變組織的缺氧狀態(tài),加強人體新陳代謝,促進細胞的再生活化的作用。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5、平復皺紋,延緩衰老
經過刮拭,使毛細血管暢流,達到增白去黃氣的作用。疏通細胞營養(yǎng)的供應渠道,恢復和增強皮膚自身的吸收、利用營養(yǎng)的功能。刮痧產生的熱效應,增加了血液和淋巴液、體液的流量,使供應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持續(xù)增多,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而滋潤肌膚,減少皺紋,延緩肌膚衰老。
6、間接調節(jié)臟腑
面部刮痧,刺激經絡(面部有九條經脈循行)穴位(臉部有很多穴位)和全息區(qū),通過經絡的傳導,可以間接調節(jié)臟腑。經過刮拭后,調節(jié)相應的臟腑,包括心、肝、脾、胃、腎,行氣活血,加速皮膚新陳代謝、排毒養(yǎng)顏。
很多人當自己出現(xiàn)一些肌肉問題的時候,都會選擇去刮痧。而刮痧的主要方式就是用一塊刮痧板加人氣的毛細血管刮出來,達到解除人體淤血的目的。而且每一次去按摩店刮痧都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所以不少人會在家里買一些刮痧板來進行自己刮痧。那么在進行刮痧的時候,它的基本手法有哪些呢?
刮痧雖然簡單,但也有幾條基本手法的規(guī)律:
拿刮痧板
用手拿握著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
刮拭方向
頸、背、腹、上肢、下肢部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
刮拭角度
刮板與刮拭方向保持90度到45度進行刮痧。
刮拭力度
刮痧時應用力均勻,包括上下、內外、左右,刮痧部位應盡量拉長。
補刮、瀉刮、平補平瀉手法
補刮、瀉刮、平補平瀉刮法主要根據(jù)刮痧的力量和速度來區(qū)分。
13種常用刮拭手法
1.輕刮法
初學者常用手法之一。刮痧時刮痧板接觸皮膚面積大,移動速度慢或下壓刮拭力量小。一般接受者無疼痛或其他不適感覺,多適應于對兒童、婦女、老年體弱者以及面部的保健刮拭。
2.重刮法
是一種針對骨關節(jié)軟組織疼痛性病癥所采取的一種手法。在刮痧時刮痧板接觸皮膚面積小,移動速度快或下壓刮拭力量較大,以能承受為度。多適應于對年輕力壯、體質較強或背部脊柱兩側、下肢及骨關節(jié)軟組織較豐滿處的刮痧。
3.快刮法
指刮拭的次數(shù)每分鐘30次以上,力量有輕重之別。力量重,快速刮,多用于體質強壯的人,主要刮拭背部、下肢或其他明顯疼痛的部位;力量輕,快速刮,多用于體質虛弱或整體保健的人,主要刮拭背腰部、胸腹部、下肢等部位,以舒適為度。
4. 慢刮法
指刮拭的次數(shù)每分鐘30次以內,力量也有輕重之別。力量重,速度慢,多用于體質強壯的患者,主要刮拭腹部、關節(jié)部位和一些明顯疼痛的部位;力量輕,速度慢,多用于體質虛弱或面部保健的患者,主要刮拭背腰部正中、胸部、下肢內側等部位,以不感覺疼痛為度。
5.直線刮法
也稱直板刮法,是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刮痧板的上下邊緣在體表進行直線刮拭。保健刮痧師一般用右手拿住刮痧板,拇指放在刮痧板的一側,食指和中指或其余四指全部放在刮痧板的另一側,與體表成45度角,刮痧板薄的一面1/3或1/2與皮膚接觸,利用腕力下壓并向同一方向直線刮拭,要有一定長度。這種手法適用于對身體比較平坦部位的經脈和穴位(如背部、胸腹部和四肢部位)進行刮痧。
6.弧線刮法
指刮拭方向呈弧線形,刮拭后體表出現(xiàn)弧線形的痧痕,操作時刮痧板多循肌肉走行或骨骼結構特點而定。對胸部肋間隙、頸項兩側、肩關節(jié)前后和膝關節(jié)周圍刮痧多用此法。
7.逆刮法
指刮痧方向與常規(guī)的由里向外、由上向下方向相反,即由下向上或由外向里進行刮拭的方法。多用于對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浮腫或按常規(guī)方向刮痧效果不理想的部位。逆刮法操作宜輕柔和緩,從近心端部位開始逆刮,逐漸延長至遠心端,其方向是由遠心端向近心端,其目的是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輕水腫或疼痛。
8.摩擦法
將刮板的邊、角或面與皮膚直接緊貼或隔衣、布進行有規(guī)律地旋轉移動或直線往返移動的刮拭,使皮膚產生熱感為度并向深部滲透,其左右移動力量大于垂直向下的壓按用力。操作時動作輕柔,移動均勻,可快可慢。一個部位操作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個部位。多用于對麻木、發(fā)涼或綿綿隱痛部位刮痧,如肩胛內側、腰部和腹部。另外,每一部位在刮痧前可使用該法使皮膚有熱感后再繼續(xù)其他操作手法。
9.梳刮法
使用刮痧板或刮痧梳子,從前額發(fā)際處及雙側太陽穴處向后發(fā)際處做有規(guī)律的單方向刮拭,刮痧板或梳子與頭皮成45度角,輕柔和緩刮拭,如梳頭狀,故名梳刮法。梳頭時力量適中,一般逐漸加力,在穴位或痛點處可適當使用重刮或點壓、按揉。此法具有醒神開竅、消除疲勞、防治失眠的作用,患有頭痛、疲勞、失眠等病癥用該法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10.點壓法
點壓法也叫點穴手法,多用于對穴位或痛點的點壓,與按摩法配合使用。用刮痧板的厚邊角與皮膚成90度角,力量逐漸加重,以耐受為度,保持數(shù)秒鐘后快速抬起,重點操作5~10次。操作時將肩、肘、腕的力量凝集于刮痧板角,施術要靈活,既要有彈力又要堅實。此法適用于肌肉豐滿、刮痧力量不能深達或不宜直接刮拭的部位和骨骼關節(jié)凹陷部位,如環(huán)跳、委中、犢鼻、水溝以及背部脊柱棘突之間等。它是一種較強的刺激手法,具有鎮(zhèn)靜止痛和解痙作用,多用于實證。
11.按揉法
按揉法是用刮痧板在皮膚經絡穴位做點壓按揉,向下有一定壓力,點下后做往復來回或順逆旋轉的手法,操作時刮痧板緊貼皮膚不移,頻率較慢,每分鐘50~100次。常用于足三里、內關、太沖、涌泉、太陽穴等穴位。
12.角刮法
使用特制的角形刮痧板或讓刮痧板的棱角接觸皮膚,并成45度角,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手法要靈活,不宜生硬,適宜于四肢關節(jié)、脊柱雙側經筋部位、骨突周圍、肩部穴位(如風池、內關、合谷、中府等)。因角刮接觸面積相對小,要避免用力過猛而損傷皮膚。
13.邊刮法
是最常用的一種刮痧方法。將刮痧板的兩側長條棱邊或厚邊或薄邊與皮膚接觸成45度角進行刮拭。該法適宜于對大面積,如腹部、背部和下肢等部位的刮拭。
古錢幣是刮痧療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經發(fā)展到專業(yè)工具:刮痧板。
刮痧手法有十幾種,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刮拭方向從頸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進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鐘,最長不超20分鐘。對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刮痧次數(shù)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fā)癢,這些反應屬正?,F(xiàn)象。
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膚沒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還是比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應用于疏通經絡方面。常見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歲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療法療效比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療法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過一段時間,一般為五至七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刮刮痧療法具有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