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艾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如何分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灸艾草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艾草是中醫(yī)針灸中常常用到的一種中草藥,它廣泛分布于亞洲和歐洲地區(qū),是一種功效非常強大的藥材。艾草全身都可以入藥,有著益氣活血,去濕氣的作用。中醫(yī)里灸艾草是一種常見的用于治療由于濕寒引起的疾病的治療手法,在國內外有著深遠的影響。那么,灸艾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1、溫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
灸性溫熱,能起到溫通活血作用,對經(jīng)脈氣血阻滯不通、四肢活動障礙、關節(jié)疼痛以及中風偏癱的老年人有益。
2、回陽復脈溫中散寒
灸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腎俞等穴,對脾虛泄瀉、消化不良、脘腹脹痛以及命火不足、腎陽虛冷所致的陽痿、遺精、帶證、夜尿頻數(shù)等,均有改善癥狀的效果。
3、調和營衛(wèi)升陽益氣
溫灸肺俞、大椎、足三里等穴,對衛(wèi)陽不固、腠理疏松、經(jīng)常患傷風感冒或咳嗽哮喘及過敏性鼻炎等有調理效果。可增強體質、密固肌表以預防感冒、哮喘等;灸百會、中脘、足三里等,對中氣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腎下垂、脫肛等有升陽益氣之功。
4、培補元陽預防疾病
秋冬季節(jié)常灸氣海、關元、命門、中脘、足三里等穴,可強壯元陽、理脾和胃,有預防疾病的作用;灸足三里、氣海等穴能降低血液凝聚、激發(fā)經(jīng)氣運行、疏通經(jīng)絡,可預防腦血栓形成。隔姜灸足三里和懸鐘穴有降壓作用?;几哐獕旱闹欣夏耆?,突感手指、足趾有麻木感,速灸以上兩穴,能預防中風的發(fā)生。灸法有溫經(jīng)氣、散寒邪、除濕氣、止疼痛的作用,凡感受風寒濕邪、痹阻于經(jīng)脈、不通則痛的痹證,以及年高體弱、氣血虛虧、寒濕重的腰痛、脘腹疼痛等,經(jīng)常施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5、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灸法能散寒凝,如癰疽未熟者可使之消散,己熟者令其速潰。對年高體弱、氣血不足而久不收口者,可使之收口生肌。據(jù)報道,灸法還有使白血球水平升高、增強吞噬能力以及減少炎癥滲出作用。
ys630.coM延伸閱讀
艾葉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東西,艾葉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的,不僅可以當做藥物,還可以用來食用,用艾葉是可以做出很多的美味的,有些人還喜歡用艾葉來艾灸,這些對身體健康的好處都是很多的,艾葉是可以驅寒的,如果用艾葉艾灸肚臍的話,會有哪些作用呢?
艾葉灸肚臍的作用
改善月經(jīng)不調
艾灸通過回陽固脫,溫補陽氣,來調理脾腎兩虛引起的脾氣不足,可解郁散肝氣達到身體平衡,可改善內分泌失調,讓子宮卵巢神經(jīng)活躍達到改善。
艾灸也能散寒祛濕提升陽氣,改善血塊排不出,子宮痰濕太重造成月經(jīng)不暢,有通經(jīng)絡調氣血,祛濕活血之效。
短暫性閉經(jīng)
艾灸可以有效緩解情緒,放松神經(jīng)通過艾灸肚臍溫熱子宮,激活子宮收縮,內膜才會有節(jié)律性脫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宮內月經(jīng)排不干凈導致長期堆積,長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宮內的垃圾惡露清出。
婦科炎癥
艾灸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讓子宮環(huán)境變好,免受細菌危害,加快子宮的分泌物代謝,不殘留,為人體補充元氣,幫助人體自身來修復及代謝。
宮寒
艾灸是通過遠紅外線加艾絨溫熱子宮,散寒,改善血液循環(huán),灸相應穴位可提升子宮溫度和活性。
便秘
艾灸能夠增加腸胃的蠕動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腸道內的濁氣,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經(jīng)絡排毒及腸道排便。胃寒濕重就會胃脹胃酸胃潰瘍,艾灸有消炎殺菌,驅寒,修復胃部不適的功效。
寒引起的腰腹部肥胖
艾灸可以溫熱腰腹散寒祛濕,加快新陳代謝,脂肪燃燒,因為人體濕度上升一度,新陳代謝也會上升百分之十二。
性冷淡
艾灸能提升腎氣和身體氣血,灸氣海、關元、神闕穴,讓全身調動元氣,使卵巢子宮細胞有活力,改善炎癥,讓女人清爽。
什么時候不能艾灸肚臍眼
1、女性例假期間不可艾灸。
2、處于特別饑餓或是很飽的時候不適宜艾灸。
3、極度疲勞、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wěn)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端午節(jié)我們不僅要吃上幾根粽子,還需要在自己家門前插上幾根艾草,表示用艾草來預防病菌的進入,期待全家身體健康,可見艾草對我們身體有利,有很好的養(yǎng)生作用。城市里不方便種植艾草,但是他們可以使用艾草的衍生產品,比如艾草貼。貼片使用,方便實惠。那艾草貼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
艾葉在我國很早就被廣泛作為內服藥用來治療疾病,現(xiàn)代技術又為艾葉的廣泛應用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前景。已開發(fā)出艾葉牙膏、艾葉浴劑、艾葉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帶、蘄艾蚊香等多種產品,還有正在開發(fā)的以艾葉為主要原料的香煙,不含尼古丁,或可作為香煙的替代品。
1、艾葉的藥理作用:艾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fā)現(xiàn)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fā)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解人體內需求。而在藥理研究方面發(fā)現(xiàn)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zhèn)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艾葉泡腳的好處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fā)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只要是發(fā)生上述疾病時,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后泡腳艾葉做成或用純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腳捅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后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注意要不吃寒涼的食物,并休息好,一般連泡2-3天后,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
但艾葉泡腳,也不能經(jīng)常泡,因為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對于身體寒濕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葉水泡一次腳,在泡艾葉同時,喝上一杯生姜紅棗水即可去寒又不至瀉氣。
但有些人身體非常虛弱,吃了一些補益身體的食物就會牙痛、口腔潰瘍等,像這樣的情況,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葉水泡腳,沒火時可繼續(xù)食補,并每天堅持用溫水泡腳,注意誤食寒涼食物,防止寒濕侵入,慢慢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會慢慢地增強。
艾草是一種生活中產量很高,但是功效卻很強大的中藥材。生活中艾草的用途有很多,比如上班族愛用艾草坐墊來護理身體,風濕關節(jié)炎的患者會采取艾灸的方法來減緩痛苦,平常人家也會用熏艾草的方法來驅蚊子,除了以上的作用外,艾草還可以煲湯喝,作用也非常強大。那么,艾草湯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艾草煲雞湯的功效和作用
艾草煲雞湯是客家人的傳統(tǒng)滋補湯,它有極好的滋補功效。據(jù)說,梅州當?shù)嘏栽谧伦悠陂g必喝艾草煲雞湯。其實,它不僅非常適合產后虛弱的婦女,對于男性來說,也同樣具有滋補、暖胃的作用。
艾草煲雞湯可以調經(jīng),補血,祛風暖胃、清熱解毒,又可以平抑肝火、祛風濕、消炎、鎮(zhèn)咳。對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宮寒,安胎有一定的療效。因老母雞去風效果好,故煲艾草湯一般選用它。這款湯除了滋補功效外,味道也非常吸引人,草木的清香,結合雞肉的甘醇,喝起來非常舒服暖胃。
艾草煲雞湯可以調經(jīng),補血,祛風暖胃、清熱解毒,又可以平抑肝火、祛風濕、消炎、鎮(zhèn)咳。對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宮寒,安胎有一定的療效。因老母雞去風效果好,故煲艾草湯一般選用它。
艾草的食用方法
艾草可作艾草湯、艾草茶、艾草粥、艾草粑粑等食譜,食用以后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平時還可用來煎蛋或煮蛋吃,對于久年神經(jīng)痛、頭痛、腰酸背痛、崩漏下血等癥,具有非常好的食療效果,同時為溫補藥膳食品。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艾草它畢竟是一味藥材,因此不可濫用哦,尤其是陰虛血熱等體質者要慎用。
艾草分為兩種,一種是家艾草,是人們人工種植的艾草,一種叫野艾草,也就是野生的艾草。野艾草的生命力非常強盛,在自然界的很多地方都能夠生存,數(shù)量也非常的多。野艾草除了生命力強大之外,它也是一種功效很強,對于人體有著極大好處的中藥材。那么,野艾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1、理氣活血
理氣活血是以野艾草的重要功效之一,它不但能調理氣血,能活血之痛,平時可以用于女性月經(jīng)不調和,經(jīng)期腹痛等不良癥狀的預防與調理,另外女性在懷孕以后,如果出現(xiàn)胎動不安,也可以食用適量的野艾草就能癥狀明顯好。
2、祛風除濕
人體內風濕因子過多,濕毒過重以后就會引發(fā)多種疾病,會讓風濕關節(jié)痛和濕疹以及黃疸等疾病高發(fā),如果平時能多用野艾草煮水以后泡腳就能祛風除濕,也能有效減少這些疾病發(fā)生,對維持人體健康有很在的好處。
3、預防感冒
野艾草能去除人體內風寒,平時人們不小心受了風寒以后可用野艾草煮水喝,就能把身體內的寒氣去掉,能有效減少風寒感冒的發(fā)生。另外人們感冒以后如果出現(xiàn)頭痛或者身重無力等不良癥狀,也可以用野艾草進行調理,可以用它做艾薰也可以用它煮水喝。
4、驅除蚊蟲
野艾草具有獨特的香氣,它含有大量天然揮發(fā)油,平時把它擺放在室內,這種氣味能揮發(fā)到室內空氣中,而蚊蟲十分害怕這種氣味,它們會自動選擇遠離,所以野艾草就能起到明顯的驅蚊作用,在夏天把它擺放在室內對保持室內環(huán)境有很大的好處。
艾草在平時是很常見的植物,艾草一般的生命力是很強的,在古代,民間一般用艾草來驅邪,其實艾草還是可以用來入藥的,藥用價值是很高的,但是大多數(shù)人對艾草并不是特別的了解,因此一般也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那臭艾草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詳細介紹臭艾草的功效與作用。
臭艾草的功效與作用
1、艾草能驅蚊
驅蚊是艾草的主要功效之一,艾草這種植物有一種天然的香味,這種香味能驅除蚊蟲,在夏天時每天晚上把艾草或者艾條點燃,它燃燒時散出的煙與香味就能把蚊子熏跑,其驅蚊作用比蚊香還要好,而且安全無毒。
2、艾草能排毒止癢
艾草對人類的多種皮膚病都有明顯治療作用,它能排毒止癢,平時人們出現(xiàn)皮膚炎癥或者濕疹以及蕁麻疹時,可以直接用艾草進行治療,可以把適量的艾草放在鍋中加清水煮制,然手用煮得的藥液直接浸泡或者清洗患病的部位,能讓身體內毒素排出,也能起到明顯的止癢作用。
艾草的藥用價值
1、艾草能止血
艾草入藥以后能止血,它能有效促進血液凝固,平時人們可以把艾草炒制以后研成粉末狀保存起來,不小心出現(xiàn)外傷出血時,可以把研好的艾草粉末直接外敷在受傷的部位上,就能快速止血,不過艾草鮮用血功效并強,只有炒制成炭以后才能發(fā)揮它最好的止血作用。
2、艾草能治婦科病
艾草對女性多種婦科病都有明顯治療作用,特別是對女性的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以及不孕癥治療作用明顯。艾草治療月經(jīng)不調時可以與桂圓肉和白術以及當歸還有益母草等中藥材一起使用,治療不孕時則需要把中藥艾草與阿膠還有鹿角膠以及人參等中藥材一起搭配使用。
灸香附這個名詞光用眼睛看的話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什么,當然一般的普通人可能是真不知道甚至還會以為可能沒見過.但是這個對于醫(yī)者來說那可是是經(jīng)常見到的東西.如果解釋的清楚一點那么肯定也會有很多的人會明白.因為灸香附是一種中藥藥材,而且藥用價值也很高,可以治療很多疾病.
中醫(yī)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是西醫(yī)所能比擬的.中醫(yī)講究的是治本,而西醫(yī)講究的是哪痛治哪!中醫(yī)比起西醫(yī)來要詳細的多.不過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它們都各自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也很好的將這兩種醫(yī)學結合在一起.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歸肝、脾、三焦經(jīng).行氣解郁,調經(jīng)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
《別錄》:"主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氣,長須眉."
《唐本草》:"大下氣,除胸腹中熱."
《醫(yī)學啟源》:"快氣."
李杲:"治一切氣,并霍亂吐瀉腹痛,腎氣,膀胱冷,消食下氣."
《湯液本草》:"治崩漏."
《滇南本草》:"調血中之氣,開郁,寬中,消食,止嘔吐."
《綱目》:"散時氣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跗腫,腹脹,腳氣,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癰疽瘡瘍,吐血,下血,尿血,婦人崩漏帶下,月候不調,胎前產后百病."
香附的作用
脘腹脹痛
香附可用于肝氣郁結之胸脅及胃腹脹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脅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調經(jīng)止痛
中醫(yī)認為,香附可用于肝氣郁結之月經(jīng)不調、小腹脹痛.配艾葉治寒凝氣滯之行經(jīng)腹痛.
對子宮的作用
香附能抑制離體子宮的收縮,對子宮肌張力的弛緩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鎮(zhèn)痛作用
用小鼠電盤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貴陽)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體重皮下注射,能明顯提高小鼠痛閾.
抗菌作用
香附塊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揮發(fā)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對宋內氏痢疾桿菌亦有效.
麻醉作用
科學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解熱作用
香附醇提取物對發(fā)熱有解熱作用.
降溫作用
實驗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腸的體溫.
抗炎作用
對于炎癥引起的腳腫等癥狀,香附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保護支氣管
香附對支氣管痙孿有保護作用.
止嘔吐
中醫(yī)認為,香附可以止嘔吐,對于嘔吐犯惡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嘔吐.
安神寧心
香附能夠安神,對于浮躁的心情導致的肝氣郁結,心煩意亂,香附可以穩(wěn)定情緒,安神寧心.
降壓
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壓緩慢下降,可持續(xù)0.5~1小時.
強心
香附有強心和減慢心率作用,其強心的有效成分與生物堿、黃酮、苷類、酚類等均有關.
以上所說的都是灸香附的要用價值,灸香附不僅應用在中藥里面在一些西藥的配方里面也時常能見到灸香附的身影.有很多種類的疾病灸香附都可以起到一個治療的作用.不過是藥就有三分毒,雖然灸香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是也不能盲目的使用.而且使用像灸香附這樣的中藥藥材一定要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觀音灸,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麝香、西丁各等分。
【功能主治】六淫所侵,頭腦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上藥烊化,嵌銅錢孔內,逢痛處灸之。
【摘錄】《銀海指南》卷三
【處方】硫黃1兩,全蝎1錢(水泡1宿),蟬酥2分,礬紅土5分,火消1錢,飛黃丹1錢,潮腦5分。
【制法】上為細末,先將硫黃化開,再入諸藥,候溫又入麝香3分,攪勻,攤在青石上半錢厚。
【功能主治】風濕疼痛。
【用法用量】用時只1米粒,先將飯箸尋穴痛處,點上,用粗香頭燃著,后用青布1塊包中指蘸水揉患處。
【摘錄】《良朋匯集》卷三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觀音灸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觀音灸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