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冰涼還出虛汗原因
女性更年期出虛汗怎樣養(yǎng)生。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全身冰涼還出虛汗原因,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如果出現(xiàn)全身冰涼出虛汗,這屬于身體比較虛弱的一種表現(xiàn),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屬于陰陽失調,腠理不固,這時候常常會導致汗液外泄,身體疲累等癥狀,出現(xiàn)這些癥狀的時候,應該及時加強調養(yǎng),注重良好的飲食保健,平時要適度的運動鍛煉,保持充分的休息,要緩解心理方面的壓力等等。
全身冰涼還出虛汗原因
1.病后體虛,稟賦不足,或久患咳喘,耗傷肺氣,肺與皮毛相表里,肺氣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虛不固,腠理開泄而致自汗。2.情志不調思慮煩勞過度,損傷心脾,血不養(yǎng)心,心不斂營,則汗液外泄。3.嗜食辛辣嗜食辛辣厚味,或素體濕熱偏盛,以致濕熱內盛,邪熱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辯證施治
1.肺衛(wèi)不固癥狀:汗出惡風,稍勞后汗出尤甚,或表現(xiàn)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體倦乏力,周身酸楚,面色無華,苔薄白,脈細弱。治法:益氣固表。方藥:桂枝加黃芪湯或玉屏風散。2.心血不足癥狀:自汗或盜汗,心悸少寐,神疲氣短,面色不華,舌質淡,脈細。治法:補血養(yǎng)心。方藥:歸脾湯。3.陰虛火旺癥狀:夜寐盜汗,或有自汗,五心煩熱,或兼午后潮熱,兩顴色紅,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法:滋陰降火。方藥:當歸六黃湯。4.邪熱郁蒸癥狀: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黃染,面赤烘熱,煩躁,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弦數(shù)。治法:清肝泄熱,化濕和營。方藥:龍膽瀉肝湯。飲食調理
1.黃芪燉烏雞黃芪50g,烏雞半只。烏雞切塊加清水,加入黃芪,隔水燉熟,調味服食。補脾益氣、養(yǎng)陰益血,能補益肺氣而固表止汗。2.浮小麥飲浮小麥20g,麥冬8g,紅棗10g,共煎湯飲用。養(yǎng)心斂汗,固表實衛(wèi)。能益衛(wèi)養(yǎng)陰而止汗。3.黃芪止汗湯生黃芪15g,浮小麥40g,炒白術10g,防風10g,洗凈后布袋裝好,粳米50g洗凈,加水同煮,熟后去渣取液,每日2次,每次100ml溫服。能健脾益肺,固表止汗。Ys630.com相關知識
身體出虛汗在生活當中是比較常見的,出虛汗常常是因為身體虛弱的原因導致的,比較常見的是腎虛,另外偶感風邪都可能會導致出虛汗的情況,另外肺脾氣虛,心脾血虛,或者是陰虛火旺,都可能會導致出虛汗的現(xiàn)象,當出虛汗比較嚴重的時候,一定要注重飲食調養(yǎng),加強食療的作用
為什么會出虛汗
1.表虛邪侵,如果身體內部虛弱,表現(xiàn)為肌腠有疏松,偶感有風邪,可以導致營衛(wèi)失調,進而有虛汗外排。
2.肺脾氣虛,大病之后體內虛,或者稟賦又不足,肺脾感到氣弱,導致肌腠疏松,進而有虛汗外排。
3.心脾血虛,整日思慮太過,或者已經血證日久,心血則被暗耗,所以導致津液不藏,進而有虛汗外排。
4.陰虛火旺,如果起居不慎,過度的操勞,導致精虧血虛,由此導致虛火內生,進而有虛汗外排。
5.邪熱郁蒸,如果肝氣上升怫郁而化火,或者平時偏好喜歡吃辛辣厚味,則胃腸產生積熱,或者脾失健運,日久成為化熱。進而有虛汗外排。所以,一般虛汗的產生,一定是身體內部的某個器官出現(xiàn)了問題,才能在外表現(xiàn)為虛汗的癥狀,這也是機體發(fā)出的一個信號,是需要大家重視和注意的。
治療虛汗食療方
1、黑豆圓肉大棗湯
黑豆30克,桂圓肉10克,紅棗30克,洗凈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慢火煲1小時左右,一天內分2次服完,連服15天為一療程。對表虛自汗及營衛(wèi)不調之汗癥均有效。
2、烏豆煲塘虱
烏豆60克,塘虱魚2-4條,挖去頸花(雙側)及腸臟后,用瓦鍋文火文熟,食鹽調味。一天內分次吃完,連服3-5次。對自汗盜汗有效。
3、冬蟲草燉老鴨
每次用老雄鴨一只,去毛和內臟,洗凈,冬蟲草10-15克,放鴨腹內,加清水適量,用瓦蠱沸水燉1小時,調味分多次食之。對自汗盜汗,身體虛弱者有效。
4、浮小麥羊肚湯
浮小麥30克,裝干凈小布袋內,羊肚50克,洗凈切塊,加水適量,慢火煮至爛熟,撈去布袋,調味,食肚飲湯,一天內分次吃完。連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對虛汗均有效。
出虛汗如何調理 出虛汗怎么辦 怎么調理出虛汗
5、黑豆浮麥湯
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干凈,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藥汁煮洗凈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能治療出虛汗的情況。
出虛汗怎么辦
1、出虛汗怎么辦之調節(jié)環(huán)境
盜汗常常是由于周圍的睡眠環(huán)境不好造成的,所以在睡覺的屋子里面一定要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jié)一下居住環(huán)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huán)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2、出虛汗怎么辦之日常保健
2.1、注意保健,用藥物及時改善滋補。
2.2、平時的時候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才是維持健康之根本。
2.3、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盜汗,一般是血管擴張功能不好,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來調整。
2.4、心血不足造成的盜汗,心悸少寐,宜補血養(yǎng)心,以歸脾湯加減方來治療。
2.5、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涼曬,以保持干燥,并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3、出虛汗怎么辦之飲食調理
出虛汗怎么辦,多吃山藥--性平,味甘,為儒醫(yī)“上品”之藥,除開具備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3.1、多吃干貝--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
3.2、多吃鱸魚--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皮。
3.3、多吃栗子--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
3.4、多吃枸杞子--性平,味甘,具備補腎養(yǎng)肝、益精明目、壯筋骨皮、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腎虛之人,食之最宜。
3.5、多吃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歷代醫(yī)家均用之于腎虛之人。凡是腎虛之人頭發(fā)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皮酸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3.6、多吃板栗配雞肉,補腎虛、益脾胃,適合于腎虛人群食用,也是一般健康人強體健身的甘旨好菜。
出虛汗的原因
出汗本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它具有調節(jié)體溫,調整體液,排泄機體內廢物的作用。出汗可以使皮膚表面保持酸性,以防止一些細菌對人體的侵襲。特別是炎熱的夏天,出汗還可以散熱降溫,減少中暑等癥的發(fā)生。
若排除了天氣酷熱,衣著過多,感冒發(fā)燒等情況,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如靜坐或熟睡時,全身或身體的某一部分出汗較多,則是病理狀態(tài)了。中醫(yī)任為,這種出汗都是因虛而起,故稱為虛汗。
那么出虛汗是怎么回事呢?虛汗多是由于體質虛弱所致,常出虛汗極易導致脫水、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微量元素喪失等等。輕的常覺頭暈、身軟、面色蒼白、食欲不振、睡眠不寧、身體消瘦;重者肌肉抽搐、心慌氣短、記憶力下降、發(fā)育遲緩、智力低下。
輕微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癥”發(fā)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因此,經常出虛汗的人應該及時到醫(yī)院做檢查。
此外,如果你有這種情況,應該馬上就醫(yī)。
出虛汗有哪些癥狀
1、輕型盜汗: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shù)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jié)?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2、中型盜汗: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shù)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后有時出現(xiàn)口干咽燥的感覺。
3、重型盜汗: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驚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shù)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頭疼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如果頭頭一直得不到治療就會影響智力發(fā)育、損傷小腦,嚴重者還會引起腦炎,頭疼,出去汗,渾身沒勁兒的時候,多數(shù)是因為感冒引起的,或者是因為太過于疲勞,那么當我們頭疼出虛汗的渾身沒勁的時候該怎么辦呢?下面讓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全身出虛汗最當引起重視.如果是近來驟然感覺到的,我若尋思是因于內傷還是外感,要是沒有外感,會不會是勞累太過,氣虧會多出虛汗,乏力則不必說,也會頭痛,劇烈活動后,肌肉酸痛也是尋常事.回過頭來說,恐怕有外邪所受,按我所知,還會覺得惡寒,就是覺得寒從內起,很不好受.一般而言,初得外邪,也不至于全身出虛汗,病變發(fā)展常常是有個過程的.
上面作了個初步分析,比不得當面交談,漁樵問答,難以的對.
如果起于太疲勞或過度運動后,就趕快休息,多飲點開水,其它調養(yǎng)悉聽尊便.至于有外感病情,就去醫(yī)院求診,不要延誤為上策.
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頭痛的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嚴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診斷常比較困難
1.揉太陽穴:每天清晨醒來后和晚上臨睡以前,用雙手中指按太陽穴轉圈揉動,先順揉七至八圈,再逆揉七至八圈,反復幾次,連續(xù)數(shù)日,偏頭痛可以大為減輕.
2.梳摩痛點:將雙手的10個指尖,放在頭部最痛的地方,像梳頭那樣進行輕度的快速梳摩,每次梳摩重復100次,每天早,中,晚各做一遍,能起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3.熱水浸手:偏頭痛發(fā)作時,可將雙手浸沒于熱水中,水溫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極限為宜,堅持浸泡半個小時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擴張,腦部血液相應減少,從而使偏頭痛逐漸減輕.
睡覺出虛汗是不少人都有的問題,很多男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么晚上男人出虛汗是怎么回事?要怎么調理呢?
男人晚上睡覺出虛汗是怎么回事?
在臨床上出虛汗又叫盜汗,男人晚上睡覺出虛汗,大多是由于睡眠環(huán)境空氣流通不好造成的,它既可以單獨出現(xiàn),也可能是患上了某種疾病。當男性朋友們出現(xiàn)結核病、心內膜炎或惡性腫瘤如淋巴瘤,還有就是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患者朋友都會在睡覺的時候出虛汗。
如果是病人出汗太多或自汗、盜汗的病程持續(xù)時間過久,將導致精氣耗傷,出現(xiàn)精神倦怠、臉色蒼白、四肢乏力、不思飲食、容易感冒、睡眠多夢等陰陽失調的癥狀,損害人體的身心健康,甚至誘發(fā)其他疾病。
晚上出虛汗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癥狀,所以患者一定要去正規(guī)醫(yī)院查明病因,根據(jù)病因,對癥下藥,才能起到根治效果,切不可盲目用藥,導致病情加重、延誤。
男人晚上睡覺出虛汗怎么辦?
1、盜汗常常是由于周圍的睡眠環(huán)境不好造成的,所以在睡覺的屋子里面一定要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jié)一下居住環(huán)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huán)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2、注意保健,用藥物及時改善滋補。
3、平時的時候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才是維持健康之根本。
4、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盜汗,一般是血管擴張功能不好,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來調整。
5、心血不足造成的盜汗,心悸少寐,宜補血養(yǎng)心,以歸脾湯加減方來治療。
6、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涼曬,以保持干燥,并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7、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guī)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yǎng)。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并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
8、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不可勞累過度。
9、注意飲食調理,古人說“藥補不如食補”。自汗者宜吃雞,鴨,魚,蛋,山藥,扁豆,羊肉,桂圓,狗肉等。盜汗者宜吃魚,甲魚,烏龜,蛤士蟆,豬肝,白木耳,菠菜,白菜等。
10、多飲水,保持體內的正常液體量。
11、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涼拌的菜肴,盜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盡量少飲或不飲酒。
12、節(jié)制房事,氣虛腎虛也是造成夜間睡覺盜汗的原因之一。
秋天出虛汗,往往是盜汗,秋天天氣比較干燥,身體體質容易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往往還會伴隨心煩,發(fā)熱等一些癥狀。人體大量出虛汗的原因是比較多的,既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一些疾病方面的原因,比如說結核病,糖尿病,感冒的原因,都可能會導致這樣的癥狀表現(xiàn)。
何為“盜汗”?
盜汗是中醫(y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后汗出異常,醒后汗泄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氨I”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y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即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經常盜汗可能身患疾病
1、結核病
盜汗是結核病中毒癥狀之一,是由于結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謝產物刺激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導致自主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的結果。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其次,血糖代謝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3、腫瘤
盜汗也是腫瘤病人的常見癥狀之一,例如淋巴瘤。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除盜汗之外,還伴有體重下降、總感到疲憊及淋巴結腫大等現(xiàn)象,需要想到淋巴瘤的可能,應盡快就診。
4、心血管病
據(jù)了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可使女性出現(xiàn)盜汗的幾率升高,而這幾種病都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5、其他疾病
此外,高血壓病、更年期綜合征、低血糖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心內膜炎等疾病以及術后體虛、精神緊張、心理壓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盜汗。但大部分盜汗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其發(fā)病機制主要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所致。
人體在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都是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一般人體在出現(xiàn)問題后,會有明顯的抵抗力下降,而且免疫力系統(tǒng)也變得很差,在這個時候是很容易患有疾病的,最常見就是感冒、發(fā)燒、咳嗽疾病,這類疾病都是很容易產生,那出虛汗是怎么回事呢,人體在出虛汗的時候,都是有著一些原因。
很多人對出虛汗是怎么回事并不是很了解,在出現(xiàn)這樣情況后,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治療,這類疾病出現(xiàn)后,治療方法也是比較多的,能夠很好的改善患者這樣問題。
出虛汗是怎么回事:
一、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shù)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jié)?,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二、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shù)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后有時出現(xiàn)口干咽燥的感覺。
三、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驚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shù)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xiàn)的煩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通過以上介紹對出虛汗是怎么回事呢,有著全面認識,在出現(xiàn)這樣情況后,治療方法選擇也是需要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這樣對改善患者身體各方面,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出虛汗問題得到改善,不會在繼續(xù)發(fā)展。
一、小孩出虛汗怎么辦
1、虛汗是指什么
中醫(yī)有觀汗知病之說,汗是人體病癥報警器,不同部位出的汗反映不同的臟腑機能變化。但是,怎么從汗看出身體器官的狀況呢?很多媽媽都不了解這么專業(yè)的知識,對如何觀汗知病感到疑問:孩子活潑好動,而且又是夏天,出汗多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怎么知道他的汗是不是虛汗呢?又怎么從寶寶的汗來看出他是不是生病了呢?
其實,虛汗是指寶寶白天不因運動、日曬、厚衣或發(fā)熱而出汗的自汗現(xiàn)象或夜間入睡后不自覺的出汗,醒后汗止的盜汗現(xiàn)象。孩子汗多是身體發(fā)出的健康信號,而且,寶寶不同部位出的虛汗與孩子身體內部的器官功能變化有關。通過對寶寶虛汗癥狀的分析,可以初步斷出寶寶的體虛指數(shù)和病灶所在。
2、小孩出虛汗該怎么辦
小孩子睡覺時出汗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對小兒睡著時出汗的現(xiàn)象廣東俚語有冒水冬瓜之稱。因為兒童汗腺較發(fā)達,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經(迷走神經)控制,睡著后,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多。出汗起著調節(jié)身體內部溫度的作用,孩子的植物神經發(fā)育尚未完善,所以特別容易出汗。正常時孩子剛睡下,在頸、背處有汗流出,一個小時以后會停止。
但是,如果孩子整晚都流汗就應該引起注意了。請這位家長留意一下自己的孩子,如果出汗現(xiàn)象在入睡一個小時后逐漸停止,不必過于擔心。
建議你平時注意,衣被不要蓋得太多或捂得太緊了;室內保持通風,不要關閉太嚴實。另外,建議你多準備一些純棉的小毛巾,睡前放一條在寶寶的枕頭上,汗?jié)窳穗S時更換,以免汗液刺激引起受涼后感冒。
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有益于小兒的身心健康。
小兒在入睡前喝牛奶,麥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出汗。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麥乳精等,小兒入睡后機體大量產熱,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另外,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這些都屬于生理性的出汗。
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要給寶寶蓋太多東西,還有如果只是剛睡覺那一段時間出汗是沒有問題的,可能跟寶寶睡前喝奶有關系,要知道寶寶喝奶也是一項大運動。
如果整晚都出汗,排除了蓋被過多的原因后,應及時就醫(yī)。如果是睡時汗出,醒后汗止,中醫(yī)稱之為盜汗。盜汗的原因比較多,缺鈣也可引起,而缺鈣對小兒生長發(fā)育有一定影響。
對盜汗的治療,除了醫(yī)生根據(jù)小兒的情況,或固表,或益氣,或除內熱等外,家長應加強護理,不濫用補品,控制兒童的葷食、甜食數(shù)量,讓小兒多吃些蔬菜水果,對治療盜汗也是有益處的。
運用臍療的方法也可以有效治療小孩盜汗,你了解嗎?接下來,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幾則治盜汗的臍療方。
運用臍療的方法治療盜汗,在古今醫(yī)學文獻中介紹的很多,并且有著非常顯著的療效,在臨床實踐中,也經常用臍療的方法治療盜汗,實踐證明療效確實肯定,尤其是對小兒盜汗癥,收效更為滿意。
下面介紹幾則治盜汗的臍療方:
2.1、五砂散: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藥散0.51克,用溫水調成糊狀,于患者臨睡前敷于肚臍,外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翌日晨起時取下,如無效可重復使用,一般連用3天即可湊效。本方適用于各種證型的盜汗,對因肺結核引起盜汗,也有比較顯著的療效。
2.2、五味敷劑:五倍子、赤石脂、沒食子、煅龍骨、煅牡蠣各20克,辰砂1克。共研細末,貯瓶備用。于臨睡前取藥粉1克,用涼開水、食醋各半調勻,敷入臍中,紗布覆蓋,膠布固定,翌晨去掉。每日一次,35天為一療程。本方無毒性,無副作用,具有較強的斂汗功能,各型盜汗均可使用。
以上二方,均安全有效,盜汗者不妨一試。
二、小孩出虛汗的食療方
寶寶盜汗,一般都是因為在入睡前活動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所以入睡后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從而導致出汗多。寶寶盜汗也對健康不利,可以試試以下5個寶寶盜汗食療方。
1、木耳、紅棗各15g,冰糖適量。將上藥加水一碗半,煎至大半碗。每天1劑,分2至3次口服。
2、五倍子、赤石脂、沒食子、煅龍骨、煅牡蠣各100g,辰砂5g。前5味藥共研細末后,加入辰砂再研,混勻備用。0.5至1歲者每次10g,1至5歲者每次15g,5歲以上者每次20g。用涼開水、食醋各半,調藥成稀糊狀,每晚臨睡前敷肚臍,以紗布固定,次展除去,3至5夜為1療程。
3、人參須6g,茯苓10g,紅棗7枚。水煎服。
4、杭白芍、鉤藤、竹葉各6g,麥冬、白芷各10g,連翹3g,龍骨、牡蠣各15g。水煎服。每天1劑。
5、生山藥30g,玄參15g,白術9g,雞內金、炒牛蒡子各6g。水煎服。每天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