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胃湯,這四款溫胃散寒湯值得推薦
溫湯養(yǎng)生季節(jié)。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如何避免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暖胃湯,這四款溫胃散寒湯值得推薦》,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胡椒粉"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胃部保養(yǎng)對很多人的健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暖胃湯是不少人會選擇的一款養(yǎng)生湯,在生活中,這四款暖胃湯是最值得人們推薦的。桂棗山藥湯
紅棗(12枚)泡軟,山藥(300克)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盛出食用。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桂圓、紅棗有益氣血、健脾胃的作用。
蘿卜羊肉湯
將羊腩肉(750克)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500克)洗凈切成絲。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后,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胡椒豬肚湯
先將豬肚洗凈(可加鹽、醋并用開水燙洗),鍋內注水,豬肚塊(或絲)下鍋,入白胡椒,煲兩個小時左右,湯稠肚爛時,加入食鹽、料酒、味精即可食用。此湯可在飯前飲用。胡椒性溫熱,有溫中散寒作用;豬肚有健胃養(yǎng)胃的功效。
紫蘇生姜紅棗湯
鮮紫蘇葉10克,生姜3塊,紅棗15克,先將紅棗洗凈,去掉棗核,再把姜切成片。將鮮紫蘇葉切成絲,與姜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沙鍋里用大火煮,鍋開以后改用文火燉30分鐘。然后將紫蘇葉、姜片撈出來,繼續(xù)用文火煮15分鐘。此湯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的作用。
ys630.COm精選閱讀
一般來講,許多人在平時選擇食物的時候,都會對有暖胃作用的食物特別青睞。那么,暖胃的食物有哪些呢?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推薦四款。
第一:狗肉
狗肉是一種常見的秋冬溫補的食材,性溫,服用之后能夠起到很好的暖胃以及壯陽的作用,特別是對于治療一些脾胃虛寒的疾病具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如果患有手腳冰涼以及怕冷還有體質比較弱的患者,服用狗肉能夠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第二:羊肉
羊肉也是一種常見的溫補食材,性溫。營養(yǎng)專家研究發(fā)現,羊肉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礦物質等等,這些物質不僅僅是人體所必須的,同時還能夠起到很好的壯陽進補的作用。
第三:帶魚
帶魚是一種常見的魚類,服用之后對于身體很有好處的,能夠很好的滋補體內五臟六腑,對于一些脾胃虛弱的患者具有很好的調養(yǎng)、保健作用。
第四:鰱魚
這不僅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特別是抵御脾胃虛托還有胃痛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據悉對于治療慢性胃液也有和好的效果。
胃,是人體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器官。特別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更是要好好保養(yǎng)好自己的胃。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能夠暖胃驅寒的偏方。這些偏方真的有效果嗎?那么,趕緊來看看這些偏方吧!
姜汁牛肉飯
原料:鮮嫩牛肉75克、大米120克,姜汁、糖、酒適量。
做法:先將嫩牛肉洗凈剁成肉糜,加入姜汁及酒、鹽、糖、油腌一下。然后,將大米洗凈煮飯,水分將干時,放入腌好之牛肉,文火焗透即可。適用于脾胃虛寒、中氣不足胃痛患者。
肉桂砂仁燉牛
原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陳皮3克、鮮牛250克、生姜3片。
做法:先將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陳皮、生姜洗凈。牛洗凈切塊,飛水去膻味。然后把全部原料放入燉盅內,加涼開水適量,隔水燉2小時,調味食用。溫中散寒,行止痛。濕熱胃痛不宜食用本燉品。
白胡椒豬肚湯
原料:白胡椒15克、豬肚500克、鹽5克。
做法:先把豬肚反復用水沖洗凈;再把白胡椒打碎,放入豬肚內,并留少許水分;最后把豬肚頭尾用線扎緊,加涼開水適量,慢火煲1個小時以上(至豬肚酥軟),加鹽調味湯食豬肚即可。溫中散寒,醒脾開胃。
酸辣魚頭煲
原料:三文魚頭1個,重約450克,洋蔥150克切片,椰汁半杯,冬蔭功湯包1包,煮冬蔭功湯的湯包,西紅柿3個,去皮去核切片。糖3/4茶匙,鹽適量。
做法:魚頭切開邊(太大的魚頭切為4件),洗凈控干水,灑少許胡椒粉腌5分鐘,沾一層很薄很薄的生粉,抹在魚頭上燒熱鍋,3湯匙下油,放下魚頭,用慢火煎至微黃色,起。燒熱鍋,l湯匙下油,放洋蔥、西紅柿略爆,下冬蔭功湯包及椰汁,用筷子或木勺子攪動,使湯包溶化,加水2杯半煮滾,不要加蓋,用中慢火煮10分鐘,待湯料出味,味魚頭煮至熟,約煮10分鐘,煮時要翻動,無需加蓋,原煲上桌。
絲瓜西紅柿粥
原料:絲瓜五百克,西紅柿三個,粳米一百克,蔥姜末、鹽、味精適量。
做法:絲瓜洗凈去皮,切小片西紅柿洗凈切小塊備用。粳米洗凈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絲瓜、蔥姜末、鹽煮至粥熟,放西紅柿、味精稍燉即成。清熱,化痰止咳,生津除煩。(患有痤瘡的人可長期食用)。
核桃仁粥
原料:核桃仁五十克、大米六十克。功效:補腎,健腦,通淋。
做法:核桃仁粥適用于失眠健忘、腎虛腰痛、泌尿系結石、小便余瀝不盡、小便白濁。健康人食用能增強記憶力。長期食用,能祛病延年??晒┰缤聿妥鼽c心食。
結語:通過以上的幾種關于介紹暖胃驅寒的偏方,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印象。這方面的知識還是多涉及一點比較好。如果有方面的需要,可以用以上的偏方試一試哦!
冬季天氣寒冷,受到寒氣襲擊,很容易出現胃寒,而胃寒指的是脾陽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病癥。胃寒患者常會出現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沉遲。中醫(yī)指出,治療胃寒宜暖胃散寒。下面小編就來給你介紹6款防治胃寒的藥膳方幫大家暖胃散寒,一起來看看吧。
1、胡椒羊肉湯
材料: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陳皮6克,生姜15克。
制作:先將羊肉洗凈切塊,起鍋爆香。然后把胡椒、陳皮、生姜洗凈,與羊肉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溫中助陽,散寒止痛。適用于脾胃虛寒的胃痛患者。
2、姜汁牛肉飯
材料:鮮嫩牛肉75克,姜汁適量,大米120克,糖、酒適量。
制作:先將嫩牛肉洗凈剁成肉糜,加入姜汁及酒、鹽、糖、油腌一下。然后,將大米洗凈煮飯,水分將干時,放入腌好之牛肉,文火焗透即可。
功能:滋補溫中,散寒醒胃。適用于脾胃虛寒、中氣不足的胃痛患者。
3、白胡椒釀紅棗
材料:紅棗5個,白胡椒10粒。
制作:先將紅棗洗凈去核,白胡椒略打裂開。然后在每個已去核的紅棗內放入白胡椒2粒,待煮飯時,放在飯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溫中補脾,暖胃止痛。適用于寒性胃痛。
4、肉桂砂仁燉牛月展
材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陳皮3克,鮮牛月展250克,生姜3片。
制作:先將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陳皮、生姜洗凈。牛月展洗凈切塊,飛水去膻味。然后把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加涼開水適量,隔水燉2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注意:濕熱胃痛不宜食用本燉品。
5、老姜茶
材料:紅茶6克,老生姜10克,蜂蜜適量。
制作:將紅茶葉與老生姜加清水煎茶,待溫時,調入蜜糖飲用。
功效:溫中散寒,健胃消食。適用于寒邪所致胃痛。
注意:濕熱型胃痛不宜用。
因此,在氣溫變冷的時候,宜進食溫中散寒之品祛除寒邪,給胃部溫暖,可減少胃壁的肌肉收縮痙攣,??墒刮竿吹玫骄徑?。
6、良姜粥
材料:高良姜末15克,大米100克。
制作:先將高良姜末置粥鍋內,并加入清水2000毫升,用中火煎至1500毫升,去良姜渣,再放入洗凈大米用文火煮成糜粥。溫熱服食。
功效:本粥能溫胃行氣,散寒止痛。適用于脾胃虛寒或感受風寒引起的胃痛。
注意:本粥不宜冷服。
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可以從古時的典籍中就可以看出來。清朝養(yǎng)生書籍《老老恒言》中胃病偏方記載:“胃喜暖,暖則散,冷則凝,凝則胃先受傷,脾即不運”??梢姡负且鹞覆〉闹匾?。那么,怎么暖胃呢?
暖胃的藥膳
胡椒豬肚湯
做法:先將豬肚洗凈(可加鹽、醋并用開水燙洗),鍋內注水,豬肚塊(或絲)下鍋,加入白胡椒,煲兩個小時左右,湯稠肚爛時,加入食鹽、料酒、味精即可食用。此湯可在飯前飲用。胡椒性溫熱,有溫中散寒作用;豬肚有健胃養(yǎng)胃的功效?!?/p>
蘿卜羊肉湯
做法:將羊腩肉(750克)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500克)洗凈切成絲。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后,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桂棗山藥湯
做法:紅棗(12枚)泡軟,山藥(300克)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盛出食用。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桂圓、紅棗有益氣血、健脾胃的作用。
紫蘇生姜紅棗湯
做法:鮮紫蘇葉10克,生姜3塊,紅棗15克,先將紅棗洗凈,去掉棗核,再把姜切成片。將鮮紫蘇葉切成絲,與姜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沙鍋里用大火煮,鍋開以后改用文火燉30分鐘。然后將紫蘇葉、姜片撈出來,繼續(xù)用文火煮15分鐘。此湯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的作用。
鳙魚黨參湯
做法:鳙魚一條,黨參15克,草果1.5克,陳皮3克,桂皮3克,干姜6克,胡椒10粒,蔥、醬、精鹽各適量。
將鳙魚去鱗、鰓及內臟,然后將黨參、草果、陳皮、桂皮、干姜、胡椒洗凈,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先快火煮沸,再用慢火燉,等魚肉熟爛,再加入蔥、醬和精鹽適量,稍煮即可,佐餐食用,喝湯吃魚肉。此湯具有溫補脾胃的作用。
今春驚蟄不聞雷,到了春分那夜才響了幾聲悶雷,預示著這段時間的冷暖氣團頻密交鋒,也就是說忽冷忽熱、雨多濕重的天氣會較長時期停留在廣州及珠三角里。這種天氣老年人最易感到頸背酸痛、四肢痹麻,尤其是有風濕關節(jié)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舊患的人們。同時這樣的不冷不熱,亦時冷時熱的氣候會常引起飲食上的消化不良,導致有胃病的人們易復發(fā)。本文特介紹兩款家居養(yǎng)生湯品,對此有輔助治療作用。
桑枝鮮雞湯
氣味略帶中藥材的清香而鮮美清潤,具益精髓、祛風濕、利關節(jié)之功效。
材料:冬桑枝40克、光雞1只、生姜3片。
烹制:桑枝洗凈稍浸泡;光雞洗凈去內臟及尾部。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
白胡椒豬肚湯
氣味香濃,有祛寒濕暖胃腸之功。
材料:白胡椒15克、豬肚1個、生姜3片。
烹制:豬肚用鹽或生粉反復洗凈,把打碎的白胡椒放入豬肚內,用線扎緊首尾。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豬肚可撈起切片拌醬油佐餐用,此量可供3-4人用。
胃寒煲什么湯
1、胃寒喝什么湯
1.1、肉桂砂仁燉牛腩
做法:鮮牛腩250克,肉桂3克,砂仁6克,陳皮3克,生姜3片。將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陳皮、生姜洗凈。牛腩洗凈切塊,焯水去除膻味。把全部材料放人燉盅內,加適量涼開水,隔水燉2小時,調味后食用。
功效: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適用于胃寒氣滯的患者服食。
1.2、陳皮靈芝排骨湯
做法:陳皮10克,靈芝100克,排骨250克。先將靈芝浸泡1小時,切成小塊,將排骨洗凈,出水,與備好的陳皮和靈芝一起放入水中煲1~2小時,加少許鹽。
1.3、胡椒豬肚湯
做法:胡椒20克,生姜3片,大棗6個,豬肚250克。切去豬肚脂肪,用食鹽搓擦,用水洗凈,去異味。紅棗和生姜用水洗凈,紅棗去核;生姜去皮、切片。用適量水,猛火煲開,放入全部材料,待水再開,用中火煲3小時,以細鹽調味,即可飲用。
2、調理胃寒從飲食入手
2.1、多喝熱粥
粥的主要原料多為粳米、小米或糯米,它們不但含有豐富養(yǎng)分,且大米、小米、薏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氣、補脾虛的功效,因而,冬日食大米粥非常有益。
2.2、胡椒入菜
應對這種體質,有個很簡單的方法。專家建議他們做菜、煮湯煮粥時,加入少量胡椒、干姜、陳皮。這幾樣食物性平辛溫,正能怯寒邪,保胃氣。
這個方法不止適用于冬季,對于脾胃陽虛的人,一年四季的飲食都可以堅持。且“涼”是他們的大忌。吃冷食,身體受寒都特別容易引發(fā)腹瀉。
2.3、口含生姜
中醫(yī)有云:“生姜為嘔家圣藥”。專家介紹,生姜是治療反胃、嘔吐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如果你反胃想嘔吐,可以切一片薄薄的生姜含入口中,唾液把辛辣的姜汁吞入胃中,就能緩解嘔吐癥狀。
3、胃寒的病因
胃寒,為中醫(yī)名詞術語。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證候。癥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沉遲。治宜溫胃散寒。
胃寒的主要病因與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jié),嗜食生冷等。經常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按時或者饑飽不均,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寒。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精神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造成脾胃病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中醫(yī)認為本證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陽氣虛衰;腹部受涼;過食生冷;勞倦傷中,復感寒邪,導致陰寒凝滯胃腑。
胃寒的癥狀
1、胃寒嘔吐
癥名。因真陽不足,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谷所致的嘔吐。見《癥因脈治·嘔吐論》。其證畏寒喜熱,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沉遲。
真陽不足者,宜八味腎氣丸;脾胃虛寒者,宜理中湯、四逆湯。參見寒嘔條。
2、胃寒惡阻
病名。惡阻證型之一。多因婦女平素脾胃虛寒,孕后胞門閉塞,臟氣內阻,寒飲逆上。癥見嘔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熱飲,兼見面色蒼白,肢冷倦臥。治宜溫胃止嘔。方用干姜人參半夏丸。
健康提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防治胃寒有很好的作用,另外,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胃寒的病癥,恢復健康脾胃。當然,出現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性病變,最好去醫(yī)院做胃鏡檢查。
如何護胃呢
1、保暖護養(yǎng)-天涼之后,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fā)胃痛或加重舊病。
2、飲食調養(yǎng)-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3、忌嘴保養(yǎng)-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4、平心靜養(yǎng)-胃病發(fā)生與發(fā)展,與人的情緒、心態(tài)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wèi)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wěn)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胃寒喝什么湯
1、胃寒喝什么湯之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白胡椒15克、豬肚1個,食鹽、料酒、味精各少許。
做法:取白胡椒略打碎。豬肚反復用鹽或生粉洗凈(可加鹽、醋并用開水燙洗。把打碎的白胡椒放入豬肚內,再將首部、尾部用線扎緊,加入適量清水,煲兩個小時左右,慢火煲炆。湯稠肚爛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豬肚可切片狀,拌入生油和醬油供餐用。
功效:白胡椒煲豬肚氣味濃香,具有祛寒暖胃的功效,同時能輔助治療胃寒,心腹冷痛,吐清口水,或虛寒性的胃、十二指潰瘍等疾患。
2、胃寒喝什么湯之桂棗山藥湯
紅棗12粒,山藥約300克,桂圓肉兩大匙,砂糖1/2杯。紅棗泡軟,山藥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燒開,煮至熟軟,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待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盛出食用。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桂圓、紅棗有益氣血、健脾胃的作用。
3、胃寒喝什么湯之蘿卜羊肉湯
羊腩肉750克,白蘿卜500克,香菜、鹽、雞精、料酒、蔥、姜、胡椒粉適量。將羊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后,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胃寒的危害
1、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Hp)寄生在胃粘膜組織中,人群中感染率約為55%。很多人并不了解幽門螺旋桿菌,以為它只是胃腸眾多菌群中非常普通的一個,然而感染之后會嚴重威脅人的機體:Hp感染→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這是經四川肛腸醫(yī)院西南胃腸醫(yī)學研究院多年臨床驗證得出的可靠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疾病發(fā)展途徑,感染了Hp可出現泛酸、消化不良、口臭、胃痛等常見胃病癥狀。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癥。其臨床表現為食欲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惡心、嘔吐等。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而難愈。久治不愈的慢性胃炎可導致貧血、胃出血、胃潰瘍,甚至胃癌。
3、胃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局部表現是位于胃十二指腸壁的局限性圓形或橢圓形的缺損。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灼痛、噯氣等癥狀。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更多見,據統(tǒng)計前者約占70%,后者約占25%,兩者并存的復合性潰瘍約占5%。
4、胃下垂:中度以上者常出現腹痛、惡心嘔吐、便秘、腹脹及上腹不適等癥狀?;加形赶麓?則胃氣受損,不能正常消化,身體不能吸收營養(yǎng)??蓪е氯酥饾u消瘦、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疾病叢生。
胃寒吃什么水果
1、蘋果
蘋果性平,吃蘋果可緩解胃酸,很多人冬天的時候,一旦遇上陰冷天或者飲食不合理,常泛胃酸,非常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蘋果,胃很快舒服了。蘋果含有一種多酚類神奇的“蘋果酚”,極易在水中溶解,因而易被人體所吸收。
2、荔枝
荔枝味甘、酸、性溫,能夠溫胃散寒。
3、葡萄
葡萄能調節(jié)腸胃,葡萄含多量果酸能幫助消化,清理腸胃垃圾,并對大腸桿菌等細菌有抗菌作用。葡萄中還含有維生素p,可降低胃酸毒性,治療胃炎、腸炎及嘔吐等。
4、石榴
石榴性溫,還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消化、抗胃潰瘍等多種功能??蛇_到健胃提神、增強食欲的功效。
5、菠蘿
菠蘿味甘性溫,具有解暑止渴、消食止瀉之功效。
今春驚蟄不聞雷,到了春分那夜才響了幾聲悶雷,預示著這段時間的冷暖氣團頻密交鋒,也就是說忽冷忽熱、雨多濕重的天氣會較長時期停留。這種天氣人最易感到頸背酸痛、四肢痹麻,尤其是有風濕關節(jié)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舊患的人們。同時這樣的不冷不熱,亦時冷時熱的氣候會常引起飲食上的消化不良,導致有胃病的人們易復發(fā)。本文特介紹兩款家居養(yǎng)生湯品,對此有輔助治療作用。桑枝鮮雞湯 氣味略帶中藥材的清香而鮮美清潤,具益精髓、祛風濕、利關節(jié)之功效。材料:冬桑枝40克、光雞1只、生姜3片。烹制:桑枝洗凈稍浸泡;光雞洗凈去內臟及尾部。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3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缀坟i肚湯
氣味香濃,有祛寒濕暖胃腸之功?!? 材料:白胡椒15克、豬肚1個、生姜3片。 烹制:豬肚用鹽或生粉反復洗凈,把打碎的白胡椒放入豬肚內,用線扎緊首尾。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豬肚可撈起切片拌醬油佐餐用,此量可供3-4人用。
冬季到了,天氣寒冷,有胃寒病癥的人這個階段最是擔心、身體出現不適感覺,嚴重者經常會出現胃酸、胃痛、胃脹的情況,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下面中醫(yī)給大家推薦六款中醫(yī)藥膳,讓你遠離胃寒煩惱,大家不妨試試。
1.肉桂砂仁燉牛月展
材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陳皮3克,鮮牛月展250克,生姜3片。
制作:先將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陳皮、生姜洗凈。牛月展洗凈切塊,飛水去膻味。然后把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加涼開水適量,隔水燉2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注意:濕熱胃痛不宜食用本燉品。
2.白胡椒釀紅棗
材料:紅棗5個,白胡椒10粒。
制作:先將紅棗洗凈去核,白胡椒略打裂開。然后在每個已去核的紅棗內放入白胡椒2粒,待煮飯時,放在飯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溫中補脾,暖胃止痛。適用于寒性胃痛。
3.老姜茶
材料:紅茶6克,老生姜10克,蜂蜜適量。
制作:將紅茶葉與老生姜加清水煎茶,待溫時,調入蜜糖飲用。
功效:溫中散寒,健胃消食。適用于寒邪所致胃痛。
注意:濕熱型胃痛不宜用。
因此,在氣溫變冷的時候,宜進食溫中散寒之品祛除寒邪,給胃部溫暖,可減少胃壁的肌肉收縮痙攣,??墒刮竿吹玫骄徑?。
4.良姜粥
材料:高良姜末15克,大米100克。
制作:先將高良姜末置粥鍋內,并加入清水2000毫升,用中火煎至1500毫升,去良姜渣,再放入洗凈大米用文火煮成糜粥。溫熱服食。
功效:本粥能溫胃行氣,散寒止痛。適用于脾胃虛寒或感受風寒引起的胃痛。
注意:本粥不宜冷服。
5.姜汁牛肉飯
材料:鮮嫩牛肉75克,姜汁適量,大米120克,糖、酒適量。
制作:先將嫩牛肉洗凈剁成肉糜,加入姜汁及酒、鹽、糖、油腌一下。然后,將大米洗凈煮飯,水分將干時,放入腌好之牛肉,文火焗透即可。
功能:滋補溫中,散寒醒胃。適用于脾胃虛寒、中氣不足的胃痛患者。
6.胡椒羊肉湯
材料: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陳皮6克,生姜15克。
制作:先將羊肉洗凈切塊,起鍋爆香。然后把胡椒、陳皮、生姜洗凈,與羊肉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溫中助陽,散寒止痛。適用于脾胃虛寒的胃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