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下奶有副作用嗎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您是否正在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通草下奶有副作用嗎”,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通草的下奶效果是眾多周知的,尤其是將其和鯽魚一起熬湯之后,產(chǎn)婦喝了可以達到非常好的通乳效果,對于治療產(chǎn)后奶水不足效果極好。不過通草畢竟是一種中草藥,我國中醫(yī)講究是藥三分毒,所以都非常擔心使用通草下乳的話,會在乳汁中有什么不好的成分,產(chǎn)生副作用的出現(xiàn)。
不過要說起通草下奶有副作用嗎這個問題,是需要分開來解釋的,因為使用通草通乳之后的奶水,對于寶寶而言是不會有任何的影響的,不過卻會影響到寶媽的身體,所以并不是最好的催乳方法。
通草在中藥材中比較常見,人們經(jīng)常用通草來為產(chǎn)后婦女進行下奶來食用,通常用它做一些湯來喝,是一種補體的良方,很多的朋友都說通草的好處。如果母乳不足,可以試試,用二兩黃豆燉豬蹄的七寸部分,只喝湯就好了,一連吃三天,一天一次,就可以了,效果不錯!通草的副作用有多少?
1、用于濕熱內(nèi)蘊,小便短赤或淋瀝澀痛之癥,但氣味俱薄,作用緩弱,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用治濕溫病癥,可配薏苡仁、蔻仁;竹葉等同用。用于乳汁稀少,可與豬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煎湯服。
2、通草與鯽魚或豬腳一起煲燙,下奶效果更佳。
3、通草加上兩只海馬,用沙布包好,放在老母雞肚子使勁煮,下奶效果最佳。
哪些人不能吃通草?
1.《本草經(jīng)疏》:虛脫入禁用,孕婦人勿服。
2.《本草匯言》:陰陽兩虛者禁用。
3.《本草從新》:中寒者勿服。
本文主要針對通草下奶有副作用嗎為各位朋友做出了分析,其實通草下奶有利有弊,如果說您感覺這種下奶方法并不適合您的話,您可以選擇其他的催奶方法,比如說按摩催乳,這種方法是最天然無副作用的催奶方法,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非常的成熟。
相關閱讀
通草是一種不太常見的中藥材,大概只有生產(chǎn)過的人才知道蟲草這種中藥材存在,因為通草具有很強的下奶作用,對于一些奶水不太充足的產(chǎn)婦來說,她們會經(jīng)常食用通草來達到下來的目的。但是通草畢竟作為一種中藥材,是藥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少產(chǎn)婦會擔心通草這個中藥材會對自己身體產(chǎn)生副作用嗎?
通草的別名有寇脫、離南、活莌、倚商、花草、白通草等,是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莖髓。通草的形狀是圓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黃色,有淺縱溝紋。體輕,質(zhì)松軟,稍有彈性,易折斷,斷面平坦,顯銀白色光澤。無臭,無味。
通草的成分非常豐富,包括有灰分、脂肪、蛋白質(zhì)、粗纖維生、成聚糖等多種成分。除此之外,它也具備多種微量金屬元素和多種氨基酸。白通草功能主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腫,產(chǎn)婦乳汁不通,目昏,鼻塞。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利尿通淋和通乳,即主治濕熱淋痛,小便不利和產(chǎn)后乳汁不下。
1、 首先,如果食用通草給產(chǎn)婦下奶的情況是沒有什么副作用的,因為通草就是屬于一種催奶的藥物,效果也很好,我們?nèi)绻a(chǎn)后奶水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適當?shù)氖褂靡恍?。對產(chǎn)婦的身體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2、 在孕婦產(chǎn)后如果奶水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再熬湯的時候,加上一些通草,比如說我們可以熬一些通草花生豬腳湯,將豬腳洗凈之后,放入花生,通草一起燉煮成湯,給產(chǎn)婦食用,這樣對下奶有著很好的效果。
3、 不僅僅通草,可以與豬蹄一起煮成湯給產(chǎn)婦使用,而且使用通草也可以用一些急于來做成湯,給產(chǎn)婦使用下來的效果會更好。而且通草可以增加乳汁的分泌量,藥用成分卻不會隨著乳汁進入新生兒體內(nèi)也不會產(chǎn)生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的使用。
注意事項:但是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無論什么東西多吃或者是少吃都是不會起到效果,甚至還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所以通草可以選用一些優(yōu)質(zhì)的,而且不用太多。
通草是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莖髓。它生長于大約海拔在2800M以下的日照良好肥厚的封中,在我國西南各地均有分布,秋季選3年以上的桿株,尋則合適的木莖割取,然后趁著新鮮鮮切成一段一段的,可以選用細長的木棍或圓的竹筒取出髓部,小心的理直,放置在通風干燥處晾干即可。
通草一般長度在20到40厘米之間,直徑達到1到2.5厘米,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通草的精髓橫切面是圓柱形,呈現(xiàn)紅色或者淡淡的黃色,大多數(shù)有淺縱溝紋,重量較輕,質(zhì)地松軟,輕輕摁一下有輕微的彈性,但容易折斷。折斷后的斷面光滑平坦,泛著銀白色的光澤,有一層半透明的薄膜在中心的空心地帶,如縱向剖之,則成梯狀擺放,幾乎沒有實心者。無無臭,無味。所以在選擇空心草的時候,以粗壯、顏色潔白、彈性好、有空心的為佳。
【通草補充信息】: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通草、朱砂制通草,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通草適合人群】:氣陰兩虛、中寒、內(nèi)無濕熱及孕婦慎服。
通草的功能主治及作用,清熱解毒;平肝明目;解酒;主濕熱黃疸;暑濕瀉痢;驚風抽搐;目赤翳障;喉痹;鼻蝕;疔瘡;痔漏;疳疾;蛔蟲,多種出血。
《本草綱目》載:通草味苦、性寒,歸肝膽心經(jīng),無毒,能清熱、平肝、利膽、明目、殺蟲。
通草是一味很不錯中草藥,它的應用廣泛,通草可以用于治療鼻塞、清熱利尿、厥寒證、濕熱內(nèi)蘊導致的小便短赤或淋瀝澀痛之癥等等,很多女性朋友還經(jīng)常使用通草與鯽魚或豬腳一起煲燙,用于哺乳期催乳,效果非常良好。
很多人在咳嗽久久不好時會選擇服用川貝來止咳,而且很多時候都能見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與梨一起熬汁后即有改善咳嗽的效果,也是一個不錯的飲品,但是川貝有副作用嗎?川貝食用的過多也是要注意副作用的,而且一定要知道哪些人不宜服用,比如脾胃虛的人就不適合服用川貝。
其實川貝是有副作用的,它除了潤肺散結(jié),止嗽化痰。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jié)的功效外。川貝母性味苦、甘,微寒。脾胃虛寒及濕痰者應忌用。如胃部屬虛寒服川貝母會引起腹脹,胃呆少納等癥狀。
脾胃虛寒及有濕痰者不宜。
①《本草經(jīng)集莊》:"厚樸、白薇為之使。惡槐花。畏秦艽、礬石、莽草。反烏頭。"
②《本草經(jīng)疏》:"寒濕痰及食積痰火作嗽,濕痰在胃惡心欲吐,痰飲作寒熱,脾胃濕痰作眩暈及我厥頭痛中惡嘔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上面說到的這些都是川貝的副作用,大家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怎樣吃川貝,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一下這些,以免給身體造成傷害。
艾灸有副作用嗎
1、艾灸有副作用嗎
艾灸是一種純天然自然療法,對人體一般不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所以說艾灸本身是不會產(chǎn)生副作用,如果說艾灸有副作用,主要是錯誤的判斷了自己的體質(zhì),錯誤的選擇了施灸的穴位,從而造成了身體的不適。
2、艾灸注意事項有哪些
2.1、在艾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靜,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馬上施灸。
2.2、施灸后,要樂觀愉快,心情開朗,精心調(diào)養(yǎng),戒色欲,勿過勞,清淡素食,以助療效。
2.3、使用灸法調(diào)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從久,要有長久堅持下去的信心,這樣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養(yǎng)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2.4、艾灸的時間,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須避忌。失眠癥在晚上灸比較好。
3、哪些人是不宜艾灸
3.1、過度勞累、饑餓或精神緊張患者不宜艾灸治療;此外,體質(zhì)虛弱者不宜艾灸過強。
3.2、自發(fā)性出血或損傷后出血不止,或皮膚感染、潰瘍、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區(qū)、項區(qū)、胸背部等慎灸。
3.3、孕婦及小兒囟門未閉合者,不宜艾灸。
3.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適于灸療的重癥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艾灸養(yǎng)生必知的幾大養(yǎng)生穴位
1、灸神闕穴
神闕(肚臍)屬任脈經(jīng)。又名臍中。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蘇之功效?,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艾灸實驗性關節(jié)炎大白鼠的神闕穴,其炎癥區(qū)壞死程度及細胞浸潤明顯減輕,隔鹽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闕穴,其殺傷細胞活性,在24小時內(nèi)迅速升高,72小時至120小時復原,若間日連續(xù)灸,則活性升高可維持更長的時間。
2、灸氣海穴
氣海屬任脈,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下1、5寸。灸氣海有延年益壽、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據(jù)們《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五載,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輕便,當有人問其養(yǎng)生之術(shù)時,他說:“吾初無術(shù),但未嘗以元氣作喜怒,氣海常溫耳。”灸氣海能生發(fā)和培補元氣,滋榮百脈,益腎固精,保健強身,解除疲勞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大椎穴又名百勞穴,是督脈、手足三陽經(jīng)、陽維脈之會,有“諸陽之會”和“陽脈之?!敝Q。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zhì)、強壯全身的作用。
艾灸具有哪些作用
1、溫經(jīng)散寒
艾灸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jīng)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jīng)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jīng)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行氣通絡
經(jīng)絡分布于人體各部,內(nèi)聯(lián)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jīng)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于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jīng)絡受阻,即可出現(xiàn)腫脹疼痛等癥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都很有效果。
3、扶陽固脫
凡出現(xiàn)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颊?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于艾葉有純陽的性質(zhì),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導讀:菟絲子有副作用嗎?菟絲子有滋補肝腎的功效,那么服用菟絲子有副作用嗎?菟絲子的副作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菟絲子有副作用嗎
菟絲子大多生長在野外,它的特性與其他植物不同,因為它是攀附在其他植物的藤上面,因此這成為了它的生長方法。菟絲子可以用來入藥、入菜,均有不同的食療功效,尤其是對于明目、補腎、治療不育有良好的療效。
菟絲子當中含有維生素A、胡蘿卜素、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只要按照合理劑量長期服用,是不會產(chǎn)生副作用的。
天天喝菟絲子茶可能會有上火,出現(xiàn)大便燥結(jié)的癥狀。
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如果出現(xiàn)上火跡象,就停止服用。從菟絲子功效來看,它是不會引起不育的,相反它會引起性功能亢進。
另外,孕婦、血崩、陽強、便結(jié)、腎臟有火、陰虛火動等情況的人就不要服用菟絲子。如何服用菟絲子呢?菟絲子的吃法,一起來看看。
菟絲子的吃法
1、菟絲子餅
材料:菟絲子15克、面粉250克、蔥30克、鹽3克、雞精3克、素油50克。
制作方法:
(1)菟絲子炒香并炒開口,研成粉(這樣才能發(fā)揮藥效);蔥切碎。
(2)菟絲子、面粉、蔥花、鹽、雞精同放盆內(nèi),加入清水300毫升,揉勻,作成餅狀生坯。
(3)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放入餅子生坯,烙成兩面金黃色即成。
功效:提神醒腦、補腎益精,適用于腰膝酸軟、精神不振等癥。
2、菟絲子煮冬瓜
材料:菟絲子20克、冬瓜300克、料酒10克、姜5克、蔥10克、鹽3克、雞精2克、雞油30克。
制作方法:
(1)菟絲子炒香,研成細粉;冬瓜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姜切片,蔥切段。
(2)菟絲子、冬瓜、姜、蔥、料酒同放燉鍋內(nèi),加適量的,用大火燒沸,再改文火燉煮半小時,加入鹽、雞精、雞油即成。
功效:防治遺精、消渴、尿有余瀝、目暗等癥。
3、菟絲子粥
材料:粳米100克、菟絲子30克、白砂糖20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2)將菟絲子洗凈研碎。
(3)取鍋放入冷水、菟絲子,煮沸后約15分鐘,濾去藥渣,加入粳米,用旺火煮開后改小火,續(xù)煮至粥成,然后加入白糖調(diào)味,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適用于腎氣不足所致的陽痿、早泄、小便頻數(shù)、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耳鳴耳聾以及婦人帶下、習慣性流產(chǎn)。
4、菟絲子狗肉湯
材料:菟絲子15克,狗肉300克,鹽、味精、姜、蔥各適量。
制法:
(1)洗凈狗肉,整塊放入開水內(nèi)氽透,去凈血沫,切成塊。
(2)將狗肉放入鍋內(nèi),同姜煸炒,加入料酒,然后將狗肉、姜一起倒入沙鍋內(nèi)。
(3)再將菟絲子用布袋裝好扎緊,與鹽、蔥放入沙鍋內(nèi),加清湯適量,用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燒至肉爛即成。
功效:溫腎壯陽,補益精髓。適用于陽虛精神不振之人。
那么如何正確的選購菟絲子呢?菟絲子的選購方法,一起來看看。
菟絲子的選購方法
菟絲子:類圓形或卵圓形,兩側(cè)常凹陷,長徑約1.5毫米,短徑約1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紅棕色,為粗糙。質(zhì)堅硬,不易破碎,強壓之不碎而被壓扁。種皮剝?nèi)ズ?,胚乳膜質(zhì)套裝,套于胚外,胚細長卷旋狀。氣無,味微苦澀。
菟絲子商品分為大粒菟絲子和菟絲子兩種,菟絲子為主流產(chǎn)品,全國普遍應用。大粒菟絲子以粒飽滿,黑褐色均勻,無雜質(zhì)者為佳;菟絲子以粒飽滿,質(zhì)堅實,灰棕色或黃棕色者為佳。
以上就是一些菟絲子的相關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菟絲子的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