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刮痧的方法
兒童冬季養(yǎng)生方法。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不能生銹?!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兒童刮痧的方法”,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兒童刮痧的方法
刮痧手法有十幾種,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刮拭方向從頸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進行刮痧。
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鐘,最長不超20分鐘。對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刮痧次數(shù)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fā)癢,這些反應屬正?,F(xiàn)象。
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膚沒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還是比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應用于疏通經絡方面。常見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歲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療法療效比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療法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過一段時間,一般為五至七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刮刮痧療法具有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刮痧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及處理:刮痧療法和針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只不過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針灸一樣,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xiàn)暈刮。
1、暈刮出現(xiàn)的癥狀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fā)冷,惡心欲吐或神昏撲倒等。
2、預防措施:空腹、過度疲勞患者忌刮;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zhí)貏e怕痛的患者輕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讓患者平臥;讓患者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輕刮)、內關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刮痧療法來歷
“刮痧”這個“痧”字也就是“痧癥”。這種療法起源于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
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這也是“刮痧”療法的雛形。
刮痧療法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適應病種非常廣泛的自然療法。早在明代醫(y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對于痧癥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癥狀都有具體的描述。
他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
這些毒邪越深,郁積的越厲害,那么它就越劇烈,象發(fā)急如燎原之勢,對于這種情況,就必須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須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運用刮痧療法,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象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fā)汗使汗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刮痧的作用
肌肉附著點和筋膜、韌帶、關節(jié)囊等受損傷的軟組織,可發(fā)出疼痛信號,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使有關組織處于警覺狀態(tài),肌肉的收縮、緊張直到痙攣便是這一警覺狀態(tài)的反映,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肢體活動,從而減輕疼痛,這是人體自然的保護反應。
此時,若不及時治療,或是治療不徹底,損傷組織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斷地發(fā)出有害的沖動,加重疼痛、壓痛和肌肉收縮緊張,繼而又可在周圍組織引起繼發(fā)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陳代謝障礙,進一步加重“不通則痛”的病理變化。
臨床經驗得知,凡有疼痛則肌肉必緊張;凡有肌緊張又勢必疼痛。它們?;橐蚬P系,刮痧治療中我們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緊張也就消除;如果使緊張的肌肉得以松弛,則疼痛和壓迫癥狀也可以明顯減輕或消失,同時有利于病灶修復。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緊張、痙攣的有效方法,主要機理有:
一是加強局部循環(huán),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為工具配用多種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組織的痛閾;三是緊張或痙經脈與十二皮部的關系:“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十二皮部的劃分是以十二經循行分布為依據的,即十二經脈都各有分支之絡,這些絡脈浮行于體表,有各自的分布區(qū)域,因為經脈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為十二,手足六經相合則稱為六經皮部。
經脈的分支為絡脈,皮部又可說是絡脈的分區(qū),故《素問·皮部論》又說:“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逼げ恐浗j的關系對診斷、治療疾病有重要意義。
《素問·皮部論》:“皮者脈之部也,邪客于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客于絡脈,絡脈滿則注于經脈,經脈滿則舍于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內,經皮呻絡呻經呻腑攣的肌肉通過用刮痧板為工具配用多種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從而解除其緊張痙攣,以消除疼痛。
擴展閱讀
脖子刮痧的方法
1、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臥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膚。
2、操作者將中指和食指彎曲成鉤狀,蘸水后去夾扯起一部分皮膚向前揪,然后急速放開還原,依上述手法連續(xù)向一定方向擰扯,重復往返數(shù)次,以所扯皮膚處發(fā)紅或發(fā)紫發(fā)黑(發(fā)痧的嚴重程度表現(xiàn))但沒有皮膚破損為止,此時常發(fā)出“叭叭”的清脆響聲,由于外力的夾、擠作用,可將皮下毛細血管夾破,使血液滲出組織間,造成局部瘀血。
3、一般在局部夾揪20次左右,以皮膚出現(xiàn)瘀痕為度。揪痧時,由于夾痧的作用,對皮膚有較強的牽拉力,故??梢鹁植亢腿矸磻?使施治處皮膚潮紅,且稍有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現(xiàn)瘀血后,則患者周身舒展。本法適用于皮膚張力不大的頭面部及腹、頸、肩、背部等處。
4、中醫(yī)里,揪扯皮膚的方法被稱為揪痧或扭痧,可以看作是刮痧的一種簡單變形,揪痧是指在身體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揪扯皮膚,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5、按中醫(yī)理論,刮痧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疏通經絡、理筋整復等作用。 從西醫(yī)的角度看,體表細小血管中存在較長時間沒有代謝循環(huán)的血液,受到外力擠壓后,血管破裂后血液滲入周圍細胞組織,產生輕微的創(chuàng)傷反應,既能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又能調動人體產生應激反應,使神經、循環(huán)、激素、免疫、排泄等系統(tǒng)活躍起來,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6、揪脖子簡單易行,對著鏡子就可以對自己進行揪痧操作。揪痧時,將中指和食指彎曲如鉤狀,蘸水或蘸唾液后,夾起脖子側皮膚向前擰扯,然后急速放開還原,依上述手法連續(xù)重復往返數(shù)次,以所扯皮膚發(fā)紅或者發(fā)紫發(fā)黑(發(fā)痧的嚴重程度表現(xiàn))但沒有皮膚破損為止,蘸唾液相比蘸水揪則更容易出痧并可以減少揪痧時的疼痛感。另外要注意痧條要揪的美觀整齊,粗細相同,長短適中,距離均勻,痧條與痧條之間要清晰并且空隙無痧點,給人以美的印象。同時,揪過痧后要放下思想包袱,不必含羞,敞開衣領大大方方的走到人群中和大街上,這樣心情反而更舒服,還能帶給別人視覺上的沖擊和享受。
刮痧的治病原理
1、調整陰陽刮痧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背部等處進行刮痧,可使蠕動亢進的腸道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這說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2、活血祛瘀刮痧可調節(jié)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jié),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組織血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3、舒筋通絡刮痧療法主要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另外,在刮痧板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第三是通過刮痧板的作用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得以舒展,從而消除疼痛。
刮痧療法來歷
“刮痧”這個“痧”字也就是“痧癥”。這種療法起源于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這也是“刮痧”療法的雛形。
刮痧療法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適應病種非常廣泛的自然療法。早在明代醫(y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對于痧癥這個病的病因、病機、癥狀都有具體的描述。他認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這些毒邪越深,郁積的越厲害,那么它就越劇烈,象發(fā)急如燎原之勢,對于這種情況,就必須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須用刮痧放血的辦法來治療。運用刮痧療法,將刮痧器皿在表皮經絡穴位上進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象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fā)汗使汗孔張開,痧毒(也就是病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中醫(yī)的減肥手法當中不存在危害健康的問題,不僅如此還能夠對身體的保養(yǎng)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刮痧就是中醫(yī)減肥手段當中的一種,那么刮痧減肥的效果如何呢?
刮痧減肥有效嗎
減肥的方法有很多種,刮痧減肥就是其中的一種,大家都應該知道刮痧能夠幫助人們的身體健康,但是很多人會懷疑的問“刮痧能減肥么”,其實刮痧真的有減肥的效果。
中醫(yī)認為,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脾胃運化功能出現(xiàn)了問題,造成營養(yǎng)物質在局部聚集,這才出現(xiàn)局部肥胖;或是因為水濕代謝問題出現(xiàn)全身性肥胖。而刮痧可以打通脾經胃經,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多余的營養(yǎng)和水濕被代謝掉了,人自然也就瘦了。那么怎么刮痧才能減肥呢?
刮痧減肥的方法
想通過刮痧減肥,哪些穴位是重點?大腸經、胃經、膽經、膀胱經。
1、小肚子、手臂外側肥胖主要刮大腸經一線,包括手部食指外側、合谷穴、曲池穴、肩部、頸部、臉頰、迎香穴(鼻翼部);
2、積食型肥胖,需要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主要刮胃經一線,包括足部食指外側、腳背、腿部前側、腹部、胸部、頸部、臉頰、頭部(頭維穴);
3、大腿外側肥胖,是因為膽沉積了大量毒素,需要刮膽經一線,包括足部小指外側、腿部外側、身體的側邊、肩部、頭部側邊、瞳子髎;
4、水腫型肥胖要多刮膀胱經一線,包括足部小指外側、腳外側、腿后側、臀部、后背(脊椎旁開兩指處)、后頸、頭部(后腦勺)。除此之外,章門、陰陵泉等穴位,也有減肥的效果。
一個部位一般刮3-5分鐘,或一個部位刮10-15次,從上向下刮拭。力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手法要沉、準、穩(wěn)。尤其經絡隱藏比較深層,手法更要沉。刮痧板向下傾斜的角度是45度至60度為最佳;在大腿處,刮痧板與大腿要形成鈍角。出了痧之后,要等到痧退再刮。
正確的使用刮痧是可以達到減肥效果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肥胖屬于繼發(fā)性肥胖,那么刮痧減肥的效果則會大打折扣,因為繼發(fā)性肥胖主要是由于神經、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或遺傳、藥物等因素引起的肥胖,需要進行治療才能瘦下來。
刮痧是以中醫(y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刮痧板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之目的。但刮痧療病時應注意相關注意事項,防止出現(xiàn)意外。下面小編就給大家降降背部刮痧的好處方法及注意事項,一起來看一下。
背部刮痧的好處
對背部保健刮痧主要是對督脈和膀胱經做刮痧,就是刮拭人體的背部,經常性刮拭這些部位,可以清除五臟六腑的代謝廢物,排除外邪侵襲而引起的隱患,對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有很好調理功效,進而保障人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背部刮痧的方法
大杼、膽俞、肩貞穴等背部保健刮痧:先刮拭大椎至脊中穴,要從上而下刮拭,刮25次;接著沿背部的膀胱經刮拭,自上而下從大杼穴刮至膽俞穴,左、右各刮拭25次;最后從背部的膀胱經分別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自上而下進行排刮,按順序刮拭肩井、秉風、臑俞、肩貞等腧、膈關、魂門各穴位,分別刮拭20遍。
刮拭背部正中線:從大椎穴至長強穴上。由上向下刮拭,用力應輕而均勻,中間不要停頓。
刮拭背部兩側 (包括胸椎、腰椎和骶椎兩側 ):主要刮拭背部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路線即脊椎旁開1.5寸和3寸的位置。手法可稍微重些。
背部刮痧的適用病癥
有調整臟腑、平衡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如刮拭心俞可治療心臟疾病,如冠心并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刮拭大腸俞穴可治療黃疸、膽囊炎、膽道蛔蟲、急慢性肝炎等。
背部刮痧的注意事項
手法宜用平補平瀉,可視患者體質、病情而定。
刮背部正中線時,不可用力過大,以免傷及脊椎。身體瘦弱脊椎棘突突出者,可由上而下用刮板棱角點按兩棘突之間刮拭。
背部刮痧不但可以治療疾病,還可診斷疾玻如刮拭背部在心俞部位出現(xiàn)明顯壓痛,或出現(xiàn)大量痧斑,即表示心臟有病變或預示心臟即將出現(xiàn)問題。
導語: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下面介紹下耳鳴的刮痧治療。
一、實證
(一)癥狀
臨床特點為耳中暴鳴如鐘鼓。
(二)治法
(1)選穴耳門、聽宮、聽會、翳風、外關、風池、曲池、合谷。
(2)定位聽宮: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聽會:耳屏問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的后緣,張口有凹陷處。
耳門:位于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
翳風:在耳垂后,當乳突與下頜骨之間凹陷處。
外關:在手背腕橫紋上2寸,尺橈骨之間,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問的凹陷處。
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間,當?shù)诙乒菢飩鹊闹悬c處。
(3)刮拭順序先刮面部耳門、聽宮、聽會,再刮頭部翳風、風池,然后刮前臂曲池至外關,最后刮合谷。
(4)刮拭方法補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面部耳門、聽宮、聽會,因為面部出痧影響美觀,因此手法要輕柔,以不出痧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劑,通常用補法,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方向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拭頸后部翳風穴至風池穴,可重刮,出痧為度。重刮上肢外側曲池穴至外關穴,由上至下,中間不宜停頓,一次刮完,至皮膚發(fā)紅、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為止。最后重刮手部合谷穴,30次,可不出痧。
二、虛證
(一)癥狀
耳鳴伴有頭暈、目眩、腰痛等癥。
(二)治法
(1)選穴肝俞、腎俞、聽宮、聽會、耳門、太溪、三陰交
(2)定位肝俞:在背部,當?shù)诰判刈导幌?,旁開1.5寸。
腎俞:在腰部,當?shù)诙导幌?,旁開1.5寸。
聽宮: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聽會: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的后緣,張口有凹陷處。
耳門:位于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凹陷處。
太溪:在足內側,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3)刮拭順序先刮頭部耳門、聽宮、聽會,再刮背部肝俞至腎俞,然后刮下肢內側三陰交,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瀉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頭部耳門、聽宮、聽會,因為面部出痧影響美觀,因此手法要輕柔,以不出痧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劑,通常用補法,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方向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拭背部肝俞至腎俞穴,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出痧為度。然后刮下肢內側三陰交穴,由上至下,中間不宜停頓,至皮膚發(fā)紅、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目前,中醫(yī)美容方法在生活中也是備受人們青睞的。其中,刮痧美容就是不少人常選的一種方式。那么,刮痧美容的方法有哪些呢?
面部刮痧
面部美容,分為額頭部、眼部、鼻部、面頰部、唇部、耳部、頭部進行刮痧。
1、刮額部的美容穴:印堂、神庭和兩側的太陽。
2、刮眼部的美容穴:睛明、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戮、承泣、四白。
3、刮鼻部的穴位有:鼻通、迎香、素戮。
4、刮面頰部的穴位:巨戮、頰車。
5、刮唇部的穴位:人中、承漿、地倉。
6、刮耳部的穴位:耳門、聽宮、聽會、翳風。
7、刮部的穴位:百會、風池。
8、刮完面部穴位后,再刮曲池、血海、三陰交各50下。
刮完一次大約需10~15分鐘時間(時間長一點更好)。天天堅持,效果很好,既經濟,又快捷。
另外,刮痧美容,還要和排毒結合起來。要達到美容最佳效果,首先要進行排毒,把腸壁上的宿便排除掉,因為這些積存物在腸內發(fā)酵,就產生毒素。這種毒素,可使人致病,加速人的老化。服用清腸食品,可清除體內毒素和廢物,從而清除面部的青春痘、黑斑、色素的生長因素,達到皮膚健美、美容的功效。
常用面部刮痧手法
1、刮痧板的提法:以刮痧板角45度,左手按壓地倉穴,右手刮承漿穴,再刮至右側地倉穴。
2、 同上方式由右側開始
3、 左手按壓地倉穴,由右往左側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倉穴,右手按壓右側,由左手往右側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倉穴。
4、 雙手握刮痧板,以側邊由下鄂滑至耳下(經大迎、頰車)。
5、 雙手握刮痧板,板尖處輕提下巴3秒{ 默上數(shù)1、2、3、}再輕放。
6、 再由承漿穴沿法令紋刮至迎香穴按壓。
7、 在迎香穴兩側輕壓3秒,{ 默上數(shù)1、2、3、}再輕放。
8、 輕提下巴。
9、 沿法令紋刮至迎香穴按壓。
10、雙手握板傾斜45度,平滑雙頰至耳門,輕按翳風穴。
11、由眼下(眼頭處)刮至四白穴至承泣至太陽穴。
12、雙手四指握刮痧板上,拇指握板下固定姿勢。
13、由板尖角按壓攢竹穴(眉頭)。
14、以板刮滑(眉上)刮至絲竹空穴(眉尾)。
15、雙手握板,左右交替在額頭上刮6~10次[刺激額上及陽白穴]
16、雙手握板由鼻側上側,平滑至鼻頭。
17、雙手握板以比板角尖處輕刮鼻翼6次,再按迎香穴。
18、刮痧板面按壓經由下關至耳門,板輕提按下再按翳風穴。
背部刮痧
背部刮痧美容法:由于內分泌失調而產生的各種皮膚問題,在做面部護理的同時再從人體相應的具有全息功能的背部反射區(qū)進行全面的經絡調理,如:背部刮痧等,促使陰陽平衡代謝體毒以從根本上解決皮膚的問題,使之達到美容效果。操作程序如下:
(1)刮痧:先刮督脈: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與皮膚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脈,每個動作重復5~8次,直至出痧。
(2) 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橫刮雙側的肩頸。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雙側肩胛縫。
(4)刮膀胱經:先刮外膀胱經,后刮內膀胱經(內膀胱經在脊椎兩側各旁開1.5寸的位置,外膀胱經在脊椎兩側各旁開3寸的位置) 。
(5)向下斜刮肋骨縫:刮五條至六條肋縫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脈為刮拭起點,刮至肋骨下為止。
(6)化痧斑:用艾灸棒艾灸背部痧斑,目的是活血化淤、代謝體毒。
功效:調節(jié)內分泌,補腎、增強肌體抗病能力,增強肌體抗過敏能力。舒緩內分泌或妊娠而產生的色斑,解除疲勞、使整個肌膚細膩白嫩??善胶鈾C體陰陽,扶正祛邪、調整氣息將體內的風寒、濕熱、邪毒排出體外。 以達到外病內治。內病外治的效果。
溫灸(艾灸罐):在肌體酸痛、勞損處和痧斑處使用艾灸罐艾薰,(方法:將無煙艾灸條點燃后放置木制的艾灸罐中,直接作用在患處直至皮膚溫熱。(10分鐘)目的:活血化淤、消炎抑菌,提高肌體免疫功能,減輕肌體的勞損、酸痛,另人精力充沛、氣色紅潤。具有代謝體毒活血消斑的功效。
注意事項:1、對初次感受刮痧者,著力要輕,盡量不出太重的痧。
2、對月經期、懷孕期、嚴重心臟病、體弱者慎做(要使用輕、柔、慢的手法)操作中不要受風、受寒(空調、風扇),經絡疏通后需在4小時之內不洗澡。護理期間不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少喝酒。做背部刮痧法的顧客須多飲水,以助排毒。
養(yǎng)生導讀:刮痧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自然療法,用刮痧板刮在皮膚表皮經絡穴位上刮治,是經脈疏通、促進血液循環(huán)。刮痧瘦腿是通過刮痧腿部多余的脂肪、毒素會凝聚成痧珠通過毛擴排出體外,以達到瘦腿的目的。
刮痧瘦腿的方法
準備
先在腿上涂上潤滑油,坐在床上或者沙發(fā)上,腿自然曲起,讓小腿處于最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然后用刮痧板從腳膝蓋到腳跟,每天刮20分鐘(或是左右腿各100下)。手法上,不管是按摩還是刷腿之前請做好潤滑工作,大腿從大腿根到膝蓋,小腿是從腳踝到膝蓋方向。大腿主要集中在后面和外側面內側面,偶爾正面,小腿集中在后面及內側面。
刮痧器具
瘦腿精油:目前最流行的瘦腿精油是由杜松、葡萄柚、天竺葵、紅花油、胡蘿卜籽這幾種材料制成的,它們有分解脂肪、排毒消水腫的作用。
刮痧板:網上或藥店都很容易買到刮痧板。如果不想買刮痧板,用家里的木梳子、飯勺等邊緣圓滑的東西代替刮痧板也能起到效果。
方向
從膝蓋彎根開始,向下刮,每次只能刮一個方向 不能像搓澡一樣來回的刮(如果有下肢靜脈曲張或水腫,則必須從下往上刮,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否則相反方向會越來越嚴重。沒有的話,兩個方向皆可,但是當然還是下至上好,使得疲憊了一天的腿放松,血液循環(huán)有所改善,每個地方3-5分鐘即可)。
力度
刷子刷腿的第一階段,不要像清潔工拖地一樣掃一大片。用刷子刷的范圍就在3--5cm內,同時要舍得下狠手,用一只手套進刷子里,另一只手按著刷子,讓梳頭可以陷進皮膚里。好了,開刷吧。
出了痧的,用手在那些發(fā)青的地方摸節(jié)點。接著使用上刮痧板或者人手,對節(jié)點疏通。痛則不通,把這些節(jié)點疏通了,腿就瘦了。
一定要相對大力度快速的刮(當然也不是越使勁越好,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只要堅持刮了就能有效果)。
角度
板與小腿40-60%成銳角,與大腿成鈍角。
重點穴位
伏兔、血海、足三里、風市、承扶、三陰交、懸鐘、委中、承山,一個一個穴位的刮一個穴位刮完50--100下后再換下一個穴位,穴位都是對稱的也就是說同一個穴位兩只腿都刮完后再戰(zhàn)下一個(不過一般人沒有那么講究,也分不清,用一把刮痧板從下往上一刮,就能把所有的穴位都刺激到了)。
瘦腿穴位
1、首先利用刮痧棒尖尖的地方,找出小腿肚最大的地方。然后不停地用力按揉這個穴位,微微帶點刺痛感是很正常的,不要怕痛就放棄了哦。想要擁有美腿是要付出代價的。
2、以刮痧棒尖尖的地方按摩這邊還有膝蓋下四指的穴道,也是瘦腿排水腫的穴道。
3、接下來是小腿肚肌肉下方凹陷的地方,也有個穴道,也是瘦腿的穴道,跟之前的兩個穴位一樣不停地按揉就沒錯。
使用刮痧板按穴道,可以集中力量于一點,更省力也更有效率。大腿還有個很重要的風市穴!每天敲100下,舒適就好不用敲太大力??梢源x脂肪、消除水腫、雕塑肌肉(加強深層肌肉的運動)、幫助消化(健全體內器官運作,進而使胃部運作正常)。穴位就是立正站好,雙手自然垂放,中指指尖的位置喔。
刮痧瘦腿注意事項
1、在開始刮之前,一定要涂上可以起到潤滑作用的油,建議使用瘦身精油,因為瘦身精油本身就具有瘦身的效果,用它來配合刮痧效果更好,如果沒有,用專用的刮痧油、橄欖油也可以。
2、刮完之后要喝一杯熱水,盡快補充適量的水分可以預防刮痧后的頭暈疲勞,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3、小心刮痧完了受涼,刮完之后不要碰涼水,也不可以洗澡,建議洗完澡后再刮痧。
4、每天刮一次就可以了。
5、刮完后身上出現(xiàn)小紫點的話不用害怕,這是刮痧刮出來的痧,說明身體上有點小毛病,幾天后就沒事了,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刮出來痧。如果刮出了痧就要停下來,等退下去之后再刮,不可以連痧一起刮。
6、女性經期前三天不要刮痧。
7、在進行刮痧瘦腿后可以再做一會兒瘦腿瑜伽,或是像空中騎自行車的簡單運動,效果也會更明顯。
腿部是很難瘦的一個部位,一方面是因為腿部的肌肉比較結實,另一方面是因為生理需要,一般來說,女人的下半身會比上半身粗壯,是因為女人特殊的生理需要。但是難減并不意味著減不了。方法用對了,一樣能健康有效地把腿部多余的脂肪減去,塑造出纖細修長的美腿。刮痧瘦腿就是現(xiàn)在非常流行效果也很不錯的瘦腿方法,快來試一試吧。
刮痧是很常見的一種中醫(yī)保健的方法,通常刮痧的部位是在背部,但是有的時候也會進行頸部的刮痧,主要是可以治療感冒頭暈、濕氣重、咳嗽體虛,脖子落枕以后也可以進行刮痧,也是可以治療頸部不適的。而且刮痧可以自己在家里進行,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刮痧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脖子刮痧的方法。
(一)癥狀
氣滯血瘀型落枕臨床表現(xiàn)為晨起頸項疼痛、活動不利,活動時患側疼痛加劇,頭部歪向病側,舌脈如常人;風寒外襲型則表現(xiàn)為頸部疼痛、頭轉側受限,并伴惡風微發(fā)熱,頭痛等表證,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選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懸鐘、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當?shù)谝恍刈导幌?,旁開3寸。
懸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關節(jié)后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列缺: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3)刮拭順序
先刮肩頸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懸鐘穴。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頸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兩側都要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側的懸鐘穴,重刮,30次,出痧為度。
文章中介紹了一些脖子刮痧的方法,如果想要自己嘗試學習刮痧的患者,可以按照文章中的介紹進行嘗試。但是刮痧的部位如果在頸部的話,最好讓其他人進行,自己很難掌握刮痧的力度和難以找到穴位的準確位置。但是如果刮痧的部位在手部的話,可以自己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