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的按摩手法
男性養(yǎng)生按摩手法。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如何在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脖子的按摩手法》,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二、按摩脖子要注意什么三、哪些人不適合按摩脖子脖子的按摩手法
1、脖子的按摩手法
1.1、推法
手法:用指、掌、肘部等著力,在一定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運動,稱為推法。操作時指、掌、肘等要緊貼體表,緩慢運動,力量均勻、滲透。
1.2、拿法
手法: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對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進行一緊一松的捏提,稱為拿法。力量應由輕而重,連續(xù)而有節(jié)奏,緩和而連貫,接觸點在指腹而不應在指尖,腕部放松。
1.3、捏法
手法: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用力擠壓肌膚,稱捏法,用力要求均勻而有節(jié)律。
1.4、按法
手法:用指、掌、肘等按壓體表,稱按法。力量應由輕而重,穩(wěn)而持續(xù),垂直向下,不可使用暴力。著力點應固定不移。
1.5、點法
手法:用指端、屈曲之指間關節(jié)或肘尖,集中力點,作用于施術部位或穴位上,稱點法。操作時要求部位準確,力量深透。
2、頸部按摩的步驟是什么
2.1、在椅子上挺直身體,雙手沾取適量按摩精油,然后雙手交叉。交叉的雙手食指頂在下巴上,使下巴與頸部呈垂直。然后用大拇指的指腹從頸部的下部向上均勻按摩整個脖子,最后在耳下稍加按壓放松。拇指按壓要稍稍有力量,過輕的話就達不到按摩排毒、去皺的效果。
2.2、抬高下巴,沾取少量按摩精油,雙手四指靠攏,脖子的正面由雙手的指腹由下向上多次按摩,側面和后面可用單手輪流地按摩。每個按摩的動作做10次,動作的幅度盡量加大,指腹的按摩也要有力,這樣才能促進頸部毒素排除,有限延緩肌膚衰老。
2.3、身體放松保持直立,雙手垂于身體兩側,將頭慢慢向后仰,直到最大限度,然后復原。同樣的方法向前、向左右運動。仰頭的動作能夠拉伸頸部,一方面拉伸頸部的肌肉,起到塑形的作用,另一方面頸部在拉伸運動過程中消耗了頸部的脂肪,減少頸部贅肉堆積。
2.4、雙手四指并攏,四指從耳后一直向下推至鎖骨處,這個按摩動作的主要功效是可以放松排毒。頸部是很多淋巴結匯集的地方,從耳后開始按摩淋巴腺,經(jīng)常性的按摩能使淋巴腺減少毒素堆積,達到美肌嫩膚效果。
3、按摩哪些穴位對脖子好
3.1、風府穴
雙手微微分開,沿著后頸部脊柱左右,輕按穴位?!帮L”,指穴內氣血為風氣也;“府”,府宅也。中醫(yī)認為,督脈之氣在風府穴吸濕化風,所以刺激這個穴位有散熱、吸濕的功能。這個穴位的位置在后腦勺,后背正中往上,頭發(fā)邊緣。如果后腦勺疼痛、麻木,按摩這里可以有效緩解。
3.2、風池穴
風池穴有兩個,也在后腦勺。中醫(yī)認為,膽經(jīng)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陽熱風氣。風池穴具有壯陽益氣作用。如果頭痛頭暈,容易耳鳴,可以多按摩這個穴位。經(jīng)常偏頭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這個穴位。平時如果偏頭痛,就按摩疼痛方向對應的那個風池穴,見效會很快。
3.3、陽池穴
陽池位于手腕中央,靠近小指側的部位。仔細地說,就是將指尖反翹起來,各手指在手腕處會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無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為止的部位,就是陽池的位置。
3.4、關沖穴
關沖位于無名指指甲、靠小指側的下端。正確地說,應該是在無名指指甲左邊,畫上一條直線,在指甲下端畫一條橫線,這二條線相交的地方,就是關沖。
按摩脖子要注意什么
1、頸椎病的按摩治療要根據(jù)病情選擇適宜的按摩手法,不當?shù)氖址ú僮骺赡軙順O大的危害性。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按摩治療前要明確診斷,要密切觀察按摩反應。
2、按摩手法刺激量的大小因人而宜,并非越大越好。因為頸椎病患者大多數(shù)為中老年人,體質較弱。
3、對于頸椎骨關節(jié)錯位的患者,手法整復更要輕巧準確。
4、治療的同時注意病人脈搏的變化和呼吸的強弱快慢,一旦患者有不適反應,應立即停止手法并采取積極措施。
哪些人不適合按摩脖子
1、“三高”人群
如果按摩頸部時手法太重,容易造成硬化斑塊脫落,隨血液進入顱內,堵塞顱內血管,引發(fā)腦卒中。此
2、頸椎病
尤其是在頸椎病急性發(fā)作期進行頸部按摩或推拿、牽引,會使神經(jīng)根部炎癥、水腫加重,疼痛加劇,病情惡化。因此如果感覺頸椎不適,千萬不要自作主張先行按摩,應及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診斷,再確定治療方案。適于推拿、按摩治療的,也應在專業(yè)醫(yī)療機構進行。
3、骨質疏松
老年人大多有一定程度的骨質疏松,骨質變脆,如果按摩力道太大,容易發(fā)生意外。因此老年人應謹慎按摩,并且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
擴展閱讀
脖子肌肉按摩手法
1、脖子肌肉按摩手法
1.1、推法
手法:用指、掌、肘部等著力。
推法在一定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運動,稱為推法。
操作時指、掌、肘等要緊貼體表,緩慢運動,力量均勻、滲透。
作用:具有消積導滯、解痙鎮(zhèn)痛、消瘀散結、通經(jīng)理筋的功能,可提高肌肉興奮性,促進血液循環(huán)。
1.2、拿法
手法: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
拿法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對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進行一緊一松的捏提,稱為拿法。
力量應由輕而重,連續(xù)而有節(jié)奏,緩和而連貫,接觸點在指腹而不應在指尖,腕部放松。
作用:拿法刺激較強,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頸項、肩部和四肢等部位。
具有祛風散寒、舒筋通絡、緩解痙攣、消除肌肉酸脹和精神疲勞的作用,在頸椎按摩中應用較多。
1.3、捏法
手法: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
頸椎舒展器,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用力擠壓肌膚,稱捏法,用力要求均勻而有節(jié)律。
作用:具有舒筋通絡、行氣活血、調理脾胃的功能,常用于頭面、腰背、胸脅及四肢部位。
2、按摩脖子的正確步驟
患者端坐椅子上,按摩師站在患者背后20公分處左右,以便于施術。先對患者左右肩背部進行放松,方法為揉動。以右邊為例,用右手張根部(與大小魚際配合)對患者的肩背部逆時針揉動,力量要柔和而有力,均勻而全面。揉動范圍為肩部之肩胛骨下沿。左右兩邊持續(xù)揉3分鐘,以達到活躍氣血的目的。
拍擊,揉動完畢后要進行拍擊,手指內扣為空掌,抖動腕部,拍擊肩背部,力量要輕,不可用力過猛,部位為肩部斜方肌,脊柱兩側至肩胛骨下沿。
兩手掌張開,捏揉肩部斜方肌,力道要輕柔,有滲透力。揉捏一分鐘。兩手掌張開,大拇指推揉脊柱兩側,另四指前扣作為固定,可重點推揉患者感覺酸脹的部位,動作不易過快,力量要有滲透入內,持續(xù)3分鐘。
3、脖子按摩哪些穴位好
3.1、風池穴
【取穴定位】位于頸后兩側枕骨下方,發(fā)際兩邊大筋外側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額,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別置于被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鐘左右,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平肝息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暈、頭脹痛、頸項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3.2、秉風穴
【取穴定位】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對側食、中、無名三指按揉秉風穴2分鐘,以肩背有酸脹、上肢發(fā)軟無力為度。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散風活絡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落枕、頸部肌肉酸痛、頸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3、肩井穴
【取穴定位】在后頸根部第7頸椎與肩峰之間的中點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雙手拇指按壓肩井穴約1分鐘,然后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按摩功效】此穴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頭項強痛、頸椎活動受限、頸項肌痙攣,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舉等。
脖子按摩要注意什么
1、頸椎病的按摩治療要根據(jù)病情選擇適宜的按摩手法,不當?shù)氖址ú僮骺赡軙順O大的危害性。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按摩治療前要明確診斷,要密切觀察按摩反應。
2、按摩手法刺激量的大小因人而宜,并非越大越好。老年人氣血虛弱,肌肉無力,血管硬化,多骨質疏松,手法宜柔和、輕巧、準確,力到患部;年輕人則血旺氣足,手法宜沉穩(wěn)、準確,力到患部深處。
3、對于頸椎骨關節(jié)錯位的患者,手法整復更要輕巧準確。
4、治療的同時注意病人脈搏的變化和呼吸的強弱快慢,一旦患者有不適反應,應立即停止手法并采取積極措施。
5、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很多,推拿按摩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常用方法,通過推拿按摩可緩解局部肌肉痙攣。
哪些人不適合脖子按摩
1、頸椎骨折、脫位和頸椎嚴重畸形、環(huán)樞椎發(fā)育畸形。
2、嚴重高血壓、動脈硬化癥及有嚴重心臟病、老年性骨質疏松。對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患者更要禁忌做用力轉動頭頸部的動作。
3、頸椎嚴重骨質增生或椎體間有骨橋形成者。
4、頸椎椎管嚴重狹窄及椎間孔明顯狹窄。
5、頸椎骨有結核、腫瘤等疾病。
6、頸部有急慢性炎癥、粘連性蛛網(wǎng)膜炎或脊髓變性。
7、骨、關節(jié)、椎管及軟組織腫瘤引起的頸肩痛。
8、骨關節(jié)結核。
歪脖子的按摩手法
1、歪脖子的按摩手法
歪脖子的按摩手法如下,患兒取仰臥位,頭向家長,用滑石粉做介質。家長坐于床前,一手托住患兒頸枕部,用另一手拇指按揉患側的胸鎖乳突肌5分鐘。拿捏患側胸鎖乳突肌的腫塊,用拇、中、食三指仔細拿捏。稍微加大力量,猶如腫塊捏散樣,但需與輕揉相交替,以免患兒劇烈哭鬧。時間為2分鐘。一手扶住患側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兒頭頂,使患兒頭部漸漸向健側肩部傾斜,使胸鎖,突肌拉長,反復操作5次。再用按揉法放松局部5分鐘?;蜃尰純貉雠P位,家長用一手托其頸部,一手用食、中、無名指在患側胸鎖乳突肌處按揉10分鐘。家長一手托其頭頸部,一手扶下頜體部,兩手相對輕輕用力沿頸椎縱軸撥伸搖晃,并輕輕向患側旋轉,重復兩次。
2、導致歪脖子的原因
偏頭由于孩子習慣了在胎內時的體位,總以某一固定姿勢睡覺,導致總壓迫某一側頭部造成的。有時家長用枕頭去矯正,但往往無效,孩子把枕頭擱在一邊,仍然朝他習慣的方向睡。斜頸的孩子頭也偏著,但導致原因卻是脖子上的胸鎖乳突肌異常。在胎兒期由于某種體位可能會引起這塊肌肉血液供應不好,也可能分娩時胎兒這塊肌肉由于牽拉過度而發(fā)生血腫,最后纖維化而導致肌肉異常攣縮。當孩子仰臥時,哪怕外行人都會在患側頸部摸到像成人拇指第一節(jié)大小的硬結,明確診斷非常容易。
3、歪脖子的癥狀表現(xiàn)
患側眼睛下降。由于胸鎖乳突肌攣縮健康搜索,致使患者眼睛位置由原來的水平狀向下方移位,而健側眼睛則上升。下頜轉向健側:亦因胸鎖乳突肌收縮之故健康搜索致使患側乳突前移而出現(xiàn)整個下頜向對側旋轉變位。雙側顏面變形:由于頭部旋轉,致雙側面孔大小不健康搜索一健側豐滿呈圓形患側則狹而平。眼外角線至口角線變異:測量雙眼外角至同側口角線的距離顯示患側變短,且隨年齡增加而日益明顯除以上表現(xiàn)外患兒整個面部,包括鼻子、耳朵等均逐漸呈現(xiàn)不對稱性改變。
如何辨別歪脖子
1、先天性骨性斜頸本癥多系先天性枕頸部畸形所致,包括短頸畸形、顱底凹陷、半椎體畸形、寰枕融合及齒狀突發(fā)育畸形。上述疾病可造成斜頸及面部不對稱,但一般不會產生胸鎖乳突肌的典型條索狀攣縮帶及腫塊,X線檢查可明確上述診斷。
2、小兒頸部淋巴腺炎嬰兒期患有頸部淋巴腺炎,可迅速發(fā)生斜頸并可出現(xiàn)頸部腫塊,但此腫塊往往壓痛明顯并不位于胸乳頭肌之內。
3、自發(fā)性寰樞椎旋轉性半脫位寰樞椎旋轉性半脫位同樣可以引起斜頸,但此病多有輕微外傷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主要表現(xiàn)為頸部旋轉運動受限及頸部疼痛癥狀明顯,胸鎖乳突肌仙無緊張條索帶,X線檢查可鑒別。
4、頸椎結核頸椎結核可使胸鎖乳突肌痙攣而產生斜頸,但此類患者頸部疼痛明顯,頸部活動明顯受限,下頜偏向患側,X線檢查可明確診斷。
歪脖子的治療方法
1、非手術療法適用于一歲以內的嬰兒,包括局部熱敷、按摩、手法扳正和固定頭部。其目的在與使腫塊及早消散,防止肌肉纖維發(fā)生攣縮。
2、手術療法適用于1歲以上的病兒。在12歲以上者,雖然臉部和頸部畸形難于矯正,但手術治療仍可使畸形有所改善。
3、普通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多用胸鎖乳突肌切斷術,切斷胸鎖乳突肌的鎖骨頭和胸骨頭或切斷乳突頭,術后會留下蜈蚣樣瘢痕。
4、微創(chuàng)整形治療的創(chuàng)傷小、不留瘢痕且達到“三美(局部美、體形美、身姿美)一體”的先天性肌斜頸治療方法,效果優(yōu)于其他手術治療結果。
瘦脖子的按摩手法
1、瘦脖子的按摩手法之均勻按摩
雙手輕輕握著拳,伸出雙手的大拇指。用大拇指從脖子的根部開始向上均勻按摩整個脖子。最后在耳朵下稍稍用力按壓,然后放松。每天重復按摩脖子數(shù)次。
效果:促進脖子的血液循環(huán),幫助提高新陳代謝,預防水腫。
2、瘦脖子的按摩手法之下壓頭頸
兩腿自然站立與肩同寬,挺胸抬頭,兩手交叉抱頭。兩手用力向前下壓頭,同時頸部施加反作用力,壓至胸前,稍停。然后慢慢將頭向后仰,同時雙手下壓施加反作用力,至頭稍后仰為止。然后慢慢將頭向左還原,同時右手施加向右的反作用力,至頭稍后仰為止。
3、瘦脖子的按摩手法之推揉脖子
推脖子的肉:用手掌放在脖子的根部,掌心向內,手腕部位相靠,兩手從下到上,輕微用力慢慢推動脖子的肉,直到下,重復15次,這方式瘦脖子力度要適當,要慢不要心急,能促進脖子的脂肪代謝。
4、瘦脖子的按摩手法之頭部舒展
運動將脖子盡量往前曲折,讓下巴去碰觸胸口,往后曲折的時分要盡量讓頭部到達和地上平行的方位。但頸椎有疑問的女人慎用。另一個動作即是向擺布兩頭滾動脖子,讓脖子側邊得到非常好的舒展?;蛟S你也能夠按順時針方向、逆時針方向用頭部畫圓,每一個方位都讓頭部得到最大的擴展。
脖子上有贅肉是什么原因
1、血液的不流動
頸部脖子處是有很多的血管的,而且很一個血管都是很細的,很容易就產生堵塞,血管一旦堵塞就很容易讓脖子變得粗大。脖子變得粗大外觀看起來非常不好看,而且血液的不流通很容易造成疾病,頸椎脖子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地方,一定要多多轉動,保持血液的流通。
2、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
現(xiàn)在有很多的工作都是很容易讓脖子堆積很多的脂肪的,長時間工作保持脖子一個動作是最容易讓脖子的血液流動變慢這樣讓脖子堆積很多的脂肪變得很肥胖。特別是上班族,一天到晚都是伏案工作,這對于脖子贅肉的形成提高了很大的空間。
3、身體毒素的堆積
身體的毒素一旦是堆積了就很容易讓脖子也變得很粗大呢。因為體內的毒素排不出來就很容易讓身體中堆積很多的毒素,這樣很容易讓脖子后面產生富貴包的現(xiàn)象呢。而且身體毒素的堆積對于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害,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多運動,盡量將毒素都排泄出來。
吃什么對脖子好
1、川芎白芷燉魚頭
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魚頭1個,生姜、蔥、鹽、料酒各適量。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鳙魚頭一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燉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可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2、天麻燉魚頭
天麻10克,鮮鳙魚頭1個,生姜3片。天麻、鳙魚頭、生姜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可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于頸動脈型頸椎病。
3、葛根煲豬脊骨
葛根30克,豬脊骨500克。葛根去皮切片,豬脊骨切段,共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煲湯。飲湯食肉,常用有效??梢鏆怵B(yǎng)陰,舒筋活絡。適用于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
4、桑枝煲雞
老桑枝60克,母雞1只(約1 000克),食鹽少許。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飲湯食雞肉??赏ń?jīng)絡。適用于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
5、川烏粥
生川烏12克,香米50克,慢火熬熟,下姜汁1茶匙,蜂蜜3大匙,攪勻,空腹啜服,可散寒通痹,適用于經(jīng)絡痹阻型頸椎病。
催奶的按摩手法
1、催奶的按摩手法
乳頭催乳按摩法:媽媽用一只手從乳房下面撐住,用另一只手輕輕地擠壓乳暈部分,讓其變得柔軟。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垂直胸部夾起乳頭,輕輕向外拉。用三根手指垂直夾起乳頭,一邊壓迫著盡量讓手指收緊,一邊變化位置,可以轉360°。
乳房催乳按摩法:首先媽媽可以用雙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輕輕向乳頭方向推撫,促進血液循環(huán),疏通乳腺管。如果乳房上有硬塊,就應該從柔軟的部位推向硬塊部位,直到整個乳房變得柔軟。最后用大拇指和食指在乳暈四周擠壓一番,以更有效地達到催乳效果。
2、催奶按摩什么穴位
正確的催乳按摩手法是疏理肝氣,巧用膻中、少澤和太沖這三個穴位。
膻中:是任脈的穴位,氣會,在兩乳中間。任妊養(yǎng)的意思,是女人的生養(yǎng)之本;它是氣會,能疏通全身的氣;經(jīng)絡所過,主治所及,自然能調整乳汁少的問題。
少澤:是手少陽小腸經(jīng)的井穴,能生乳、催乳、通乳。五輸穴也是跟五行相配的,木火土金水里它是金穴,金克木,能泄肝木之郁,好比鐵斧子能砍倒大樹。肝郁解除,乳汁就通了。它在小拇指指甲根外下方0.1寸,用牙簽尖刺激。
太沖:肝經(jīng)的原穴,是疏解肝氣必選。在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后,腳背最高點前的凹陷處。
3、催奶按摩注意事項
最初三天多按膻中穴,直到按起來不怎么疼了,說明氣通暢了;產后每天下午1—3點用牙簽尖刺激兩側少澤穴2分鐘,這時小腸經(jīng)最旺,催乳的同時還能促進營養(yǎng)的吸收;還要記得睡前按揉兩側太沖穴3分鐘。還要配合局部按摩催乳。先用熱的毛巾敷一下,然后用木頭梳子的背,從乳房邊緣向乳暈梳理,這樣能幫助化解硬塊。
另外,不要覺得乳少就讓寶寶少吃,吸吮是一種良好的刺激,可以引起反射性乳汁分泌,因此,盡量讓嬰兒吸空乳房,以利于下次乳汁的分泌。用吸奶器也可以。
催奶吃什么食物
1、豆腐
豆腐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之功效,也是一種催乳食物。以豆腐、紅糖、酒釀加水煮服,可以生乳。
2、花生
花生可用于脾虛反胃、水腫、婦女白帶、貧血及各種出血癥及肺燥咳嗽、干咳久咳、產后催乳等病癥。
3、絲瓜
絲瓜絡是一種中藥材,如果出現(xiàn)乳腺炎癥,發(fā)奶時有包塊,乳汁分泌不暢時,建議將絲瓜絡放在高湯內燉煮,可以起到通調乳房氣血和催乳的功效。
4、奇異果
又稱彌猴桃,味甘性冷,維生素C含量極高,有解熱、止渴、利尿、通乳的功效,常食可強化免疫系統(tǒng)。對于剖腹產術后恢復有利。因其性冷,食用前用熱水燙溫。每日一個為宜。
5、紅棗
紅棗是水果中最好的補藥,具有補脾活胃、益氣生津、調整血脈、和解百毒的作用,可以通乳,使產婦大量的下奶。
催奶食療方
食療方一
取當歸10克、黃芪5克、通草5克,每天用這三味中藥煮成一碗藥汁,在給產婦做的各種食物中都加上一勺,這樣中藥的氣味不重,又能起到補氣血和通乳的作用,同時,這三味中藥的用量不大,適合身體虛弱的產婦調補,而且不易上火。
食療方二
豬蹄兩個,花生、黃豆、紅棗各一兩,放入砂鍋內,加水,再加入生姜、鹽、料酒,大火燒開后,用小火燉至熟爛。經(jīng)常食用可起到補血、開胃、通乳的功效。
食療方三
雞一只、黃芪半兩、生姜3~5片,將雞洗干凈切塊放入鍋內,加入黃芪、生姜,大火煮沸后改成小火煮一個小時,熟時加鹽。常吃能增強體質、止虛汗,并治療產后缺乳。
食療方四
黑芝麻適量,炒后研碎,小豬蹄煎湯沖服,每日3次,每次30克。增強體質,治療產后缺乳。
食療方五
羊肉250克、豬蹄1000克,加入蔥、姜、鹽一起燉熟。食肉飲湯,每日一次,連食3~5天。能夠加速新媽媽出乳。
腳的按摩手法
1、腳按摩可以用推拿法
腳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約1厘米處,為腎反射區(qū)。雙手大拇指并攏,用力摁住該位置,往上推36次,至腳底發(fā)熱為止。功效:此法對腎虛、中氣不足者,有一定的益處。
2、腳按摩可以用壓揉法
腳底后跟內圓上方中間的位置,為失眠反射區(qū)。雙手大拇指按住該位置,用力壓36次,壓到有酸痛感為宜;再揉3到5分鐘,至發(fā)熱為宜。功效:此方法,對頭暈眼花、嚴重失眠者有幫助。
3、腳按摩可以用刮拿法
腳踝骨以下內外兩側。雙手食指關節(jié)用力刮36次,至有酸痛感為宜。功效:對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幫助。
4、腳按摩可以用揉搓腳趾手法
揉搓腳趾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雙腳的大趾做圓周揉搓運動,每天揉搓幾次,每次2~3分鐘也可用手做圓周運動來揉搓小趾外側,只要在課間或睡覺前揉5分鐘就行了由于計算能力是與小腦相關的,而小趾又是小腦的反射區(qū),故而揉搓小趾還有助于增強計算能力。
5、腳按摩可以用敲擊腳底手法
每天在睡覺之前先用拳頭敲擊腳底,可以幫助我們消除一天的疲勞。因為敲擊可以刺激腳底的穴位,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使得內臟功能增強。正確的敲擊方法是以腳掌為中心,有節(jié)奏地向四周放射進行,力度只要稍微感覺疼痛就好了??梢圆扇”P坐的姿勢,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腳放在另一側腿的膝蓋上,這樣比較容易敲擊。建議每只腳分別敲100次左右。
腳按摩有什么功效
1、促進體內新陳代謝
氣血循環(huán)增加之后,體內將能夠分泌出更多的各種各樣的激素,例如腎上腺素,這種激素能夠很好的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最終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抵抗力的作用。
2、緩解肌肉疲勞狀況
現(xiàn)代人由于生存壓力的不斷提高,所以精神也是長期處于一個高度緊繃的狀態(tài),這也就是導致了失眠、多夢等等情況發(fā)生。想要提供睡眠質量,那么按摩腳底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3、預防癌癥
最新研究結果表明,人體的唾液具有很好的預防癌癥的作用。而按摩腳底的涌泉穴能夠很好的刺激體內的唾液分泌,將這些唾液小口小口的慢慢咽如腹中,可以很好的預防癌癥,并且對于增強身體抵抗力也有著很好的效果。
4、排毒養(yǎng)顏
按摩腳底也能夠很好的排除體內多余的毒素,特別是在按摩腳底之后服用一杯冷開水。這是因為按摩腳底之后,體內的氣血循環(huán)、新陳代謝就會明顯的加速,這樣可以有效的排除體內多余的廢棄物,改善腎臟功能,人也會更加的精神和年輕。
腳按摩有什么注意事項
1、涂抹潤滑油
有一些朋友在按摩腳底的時候總感覺手感澀澀的,推不開腳底,有時候甚至感覺到疼痛,這其實就沒有涂抹潤滑油的后果。專家建議,在按摩腳底之前最好涂抹一層潤滑油,潤滑皮膚之后再推拿、按摩腳底能順暢許多。
2、腳部有傷不按摩
當腳部出現(xiàn)傷口、膿腫的時候,是不建議進行按摩的,因為按摩會加重腳部傷口的病情,延緩傷口的愈合。此時人們最好要等腳部的傷口愈合之后在進行按摩,效果會更好一點。
3、腳部按摩后要喝水
為什么腳部按摩之后要喝水呢?這是因為腳底的穴位、經(jīng)脈很多,按摩的過程中我們會刺激到這些脈絡,從而促進了身體的出汗,在按摩完之后人們會因為出汗感覺口渴、口干,所以建議人們在按摩完腳底之后喝點水補充水分。
手部按摩的手法
1、擦手背、手掌
右手手心放在左手手背上,兩手指方向相反,兩手平伸,然后用右手掌摩擦左手的手背,兩掌同時向袖口方向運動。摩擦速度要均勻,連擦16~24次。然后換左手掌擦右手的手背。右手手心放在左手手背上,兩手指方向相反,兩手平伸
2、互搓指側
兩手手心相對,十指交叉,互搓16~24次。
3、頂指尖
兩手手心相對,兩手五指指尖用力相頂16~24次。
4、旋擰手指
用一個手的拇指和食指指腹去轉動另一個手指的關節(jié),可以旋轉按壓、搓擦按摩,連續(xù)做15到20次左右,兩手交替進行。
5、對手部按壓、揉捏、叩打
對穴位和區(qū)帶的刺激,最普遍的方法是按壓、揉捏、叩打,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來刺激穴位喔。注意利用手法刺激穴位的話,一日可以多次,每次約5分鐘;利用日常用品刺激穴位的話,每日1~2次,每次不要超過5分鐘。
手部穴位有哪些
1、勞宮穴
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左右兩手的勞宮穴都可用此法準確定位。雙后合十,兩勞宮穴相對,可以安神; 兩手相對搓熱,勞宮穴對準眼睛,眼睛閉上,可以緩解眼部疲勞; 兩手相對搓熱,放在腰部腎的位置,可以補腎納氣; 勞宮穴和腳部的涌泉穴相對來回搓,可以促進睡眠。
2、合谷穴
兩手拇指與食指分開,展露虎口, 把左手拇指橫紋放在右手虎口處,向下按住,拇指點所指處就是合谷穴,會有酸痛感覺。左右兩手合谷穴取穴方法相同。經(jīng)常按摩合谷穴可以對頭痛,腹痛,牙痛等病痛有著很好的緩解效果;同時用力按壓合谷穴對暈車也有很好的療效。
3、少商穴
少商穴在指甲基底與橈側(靠拇指一側)垂直相交的交點就是少商穴。按摩少商穴不僅可以治療風寒感冒,同時也可預防慢性咽炎。用三棱針在少商穴刺幾滴血,可以有效地治療扁桃體炎和急性咽炎。
4、少府穴
少府穴也非常好找,當你握拳時,手指的小指指尖所按壓的地方就是少府穴。少府穴可以有效地緩解心悸,胸痛,小便不利等癥。
按摩的好處
1、緩解壓力是首先浮現(xiàn)在腦海中想按摩治療時的好處之一。這也是一個人試圖實現(xiàn)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研究表明,即使是單一1個半小時的按摩,可以顯著降低心跳率,皮質醇水平和胰島素水平,其中通過按摩療法幫助減輕壓力。
2、身體可以產生不健康的激素積累,當我們在擁擠的車流,或滿足工作的最后期限。壓抑已久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可導致失眠,頭痛,甚至消化問題。按摩已被證明,以減少身體的皮質醇。這使身體進入一個輕松的休息和恢復模式。事實上,按摩觸發(fā)了大腦的化學反應,可能導致持久的松弛的感情,降低了壓力和改善情緒。
3、按摩可以放松,放松不良姿勢導致疼痛的肌肉,讓你的身體本身定位在其自然的和痛苦的自由姿態(tài)。與正在進行的按摩肌肉的放松,放松關節(jié)有更大的自由和壓力點。這讓身體自己定位在一個健康的和自然的姿勢,從而避免隨著時間的推移的運動和對疼痛的反應的立場。比皮膚更深層的按摩療法的長期效果。更好的血液循環(huán)是定期接受按摩治療的結果,在體內發(fā)生的連鎖反應的一部分。
頭部按摩的手法
1、頭部按摩的手法之按太陽穴
止痛、醒腦。以兩手食指前端在兩側太陽穴上順逆時針揉按10~15次。
2、頭部按摩的手法之假梳頭
提神、疏通經(jīng)氣。臺灣林口長庚醫(yī)院中醫(yī)部中醫(yī)針傷科主治醫(yī)師陳玉升說,假梳頭,就是用手代替梳子梳頭。
將兩手十指彎曲呈爪狀,指尖輕觸頭皮,從前額沿頭頂推至枕部,再從頭頂推到顳側接近耳朵,不需要很用力,來回各推40~50次,使頭部產生熱麻感。
3、頭部按摩的手法之鳴天鼓
防耳鳴、護聽力。頭痛時可按摩天柱穴鳴天鼓。
坐姿端正,手肘能抵在桌子上為佳,按摩方式為雙手十指張開,掌心緊蓋雙耳,食指壓在中指上,食指向下輕彈后枕部10下,發(fā)出咚咚聲。鳴天鼓可幫助醒腦、增強記憶力、強化聽力并預防耳疾。
4、頭部按摩的手法之推擦腦額
首先用大拇指或掌心按于兩眉上腦額處皮膚,兩手分別向左右兩旁輕輕抹動,到眉梢處再推回前額中央。雙手交替,有節(jié)律地推擦,十余次即可。力量不宜過大,以前額皮膚不變紅為度。
5、頭部按摩的手法之干擦臉
用手指或手掌從眉眼開始至下頦處往返摩擦,如要想起到美容作用,應從下向上提拉按摩。動作要緩慢、有節(jié)奏地進行,不可忽快忽慢,要均勻適度。
6、頭部按摩的手法之輕拍臉部
頭部按摩有助于消除疲勞、改善頭皮營養(yǎng)狀況、促進新陳代謝、調節(jié)皮膚分泌等,具有一定的意義。每天早起、午休及晚睡前各做1次,每次10分鐘左右,平時有空也可多做。
頭部按摩的好處
1、提神解疲
抓頭按摩能對頭部處的穴位產生有效刺激,那么則能起到不錯的提神醒腦作用,快速趕走疲勞之感。
2、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
按摩頭部,能對分布在頭皮上的毛細血管進行有效刺激,從而使其處于擴張狀態(tài),于是能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的運行,為大腦供給更多的氧氣和養(yǎng)分。
3、緩解頭痛癥狀
對頭部進行按摩,能疏經(jīng)活絡,因此頭痛的癥狀能明顯減輕。所以,當頭痛時別輕易亂吃頭痛藥,不如先試著按摩下頭部。
頭痛的時候,按摩幾下頭皮是很有好處的哦。在頭痛時,若是自己按摩解決不了問題的話,還可以讓身邊的人幫忙按摩。但是要是頭痛厲害的話,最好去醫(yī)院檢查一下。
4、利于頭發(fā)健康生長
抓發(fā)按摩時能調節(jié)頭部的血液循環(huán),為發(fā)根輸送更充足的養(yǎng)分,同時還能對頭皮處的毛囊進行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強韌發(fā)根、防止頭發(fā)脫落,利于頭發(fā)的健康生長。
頭部按摩的注意事項
1、體質極度衰弱,有嚴重心臟病、肝硬化、腦部病變和癌癥出現(xiàn)惡病質者。
2、有嚴重皮膚損傷及皮膚病患者,如皮膚燙傷、凍傷、癬、膿腫、濕疹等。
3、有白血病、敗血癥等血液病的患者。
4、有結核、癌癥、骨折病變的患者。
5、孕婦的腹部、腰部、骶部及肩井、三陰交和合谷穴處。
6、過饑、過飽、劇烈運動后的患者。
7、神志不清或意識模糊的患者。
8、其他可疑癥狀診斷又不明確者。
9、按摩的時候只要將需要按摩的部位,如頸部、肩部露出即可,不要整體都進行按摩,以免引發(fā)感冒等癥狀。
10、進行按摩時候,受按摩者應該放松,不要緊張,全身放松的按摩效果會跟好一些。
11、按摩者的指甲不能太長,以免在進行頭部按摩的時候損傷了受按摩者的皮膚,倒是劃傷,在冬天按摩時候,要注意應該戴按摩手套保暖,不要用冰涼的收來按摩,這樣的效果會適得其反。
落枕的按摩手法
1、落枕的按摩手法
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勺笥沂纸惶孢M行。
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2、落枕的原因
臨床上也有許多落枕病人是因為臥姿不良、枕頭過高或過低,以及枕頭軟硬程度不當,造成頸部一側肌群在較長時間內處于過度伸展狀態(tài),而致肌肉痙攣。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落枕是由于頭頸部活動不當造成的,如突然回頭所致的扭傷、肩扛重物或睡覺時受風寒侵襲、著涼等。因此,西醫(yī)又將這些以頸部急性肌肉痙攣、強直、酸脹、疼痛所致的頭頸部轉動失靈、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稱之為“斜方肌綜合癥”或“頸肩部急性纖維組織炎”等。
3、落枕幾天能好
本病起病較急,但因為是單純的肌肉痙攣,故較易恢復,輕者3—5天可內逐漸自愈;重者則有可能延續(xù)數(shù)周不愈,有的甚至可反復發(fā)作,導致最后發(fā)展為頸椎病。因此,中老年人若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落枕”,常為頸椎病的前驅癥狀,此時需引起注意,及時就診。為了避免反復發(fā)作,對枕頭、睡眠姿勢等要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調整,同時也應避免突然的扭傷等。
落枕怎么辦
1、保護
注意保護患處,落枕本不復雜,但也有少數(shù)人存在局部組織的嚴重損傷。急性期切勿用力扭頭,抵抗僵硬的頸椎,自己或他人用力扭轉頸椎可能會導致頸椎的嚴重損傷。因此,落枕急性期應保護好患處,減少活動。
2、熱敷
熱毛巾或熱水袋敷于患處10分鐘~15分鐘(若一次無法完全緩解,一天內可重復熱敷2次~3次),溫度不宜過熱,小心燙傷。溫熱可以緩解局部肌肉的痙攣,改善組織血液循環(huán)。
將一條毛巾微微打濕,用家用塑料保鮮袋包裹后,置于微波爐中稍微加熱2分鐘,取出后隔一層衣物熱敷患處10分鐘~15分鐘。該方法簡單易行,散熱緩慢溫和,效果較好。
3、靜力收縮
該方法也簡單易行,患者本人便可獨自完成,且安全有效。如發(fā)生落枕后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向右側轉頭,我們緩緩將頭部轉向右側,開始出現(xiàn)疼痛便停下維持在該位置。
然后,我們抬起右側的手并張開,用右掌貼住我們右側的臉頰并維持。之后,用兩到三成的力量向右側繼續(xù)轉頭對抗手掌的力量,維持6秒~10秒,然后放松6秒~10秒。
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向右側轉頭抵抗右掌用力6秒~10秒,然后再放松。反復3次~4次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向右側轉頭的幅度明顯增大了。
如何預防落枕
1、枕頭要合適
按照人的生理特點,枕頭應該在10至15厘米之間為宜,不能太高,也不宜過低。枕頭也不宜太寬,寬度應保持在肩至耳朵的距離即可,枕頭也不宜太硬。此外,還可以在枕頭里面加入相關的中藥,如甘草,當歸等,這樣可以促進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有助預防落枕。
2、做好防寒
睡覺時,應蓋好被子,被子蓋的不宜過低,應能以蓋住頸部為宜,預防頸度受涼。當然睡覺時應避免風扇對著頸部長時間的吹,否則很有可能會引起頸肌痙攣而誘發(fā)落枕。
3、注意飲食
飲食中應該多進食骨頭湯,牛奶以及新鮮蔬菜等,補充人體所需要的鈣元素與維生素。因為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維生素是新陳代謝不可少的元素,補充鈣和維生素有助于頸部的健康。
4、多活動頸部
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因為長期保持坐著的狀態(tài),身體沒有什么運動,這不利于頸部的保健,所以像長期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特別應該抬頭活動頸部,防止頸肌慢性勞損,有助于減少落枕。
怎么按摩脖子
1、怎么按摩脖子
緩解頸部緊張感并涂抹按摩霜。微微向一側歪頭,手掌并攏,從耳朵下方開始,沿著頸部向鎖骨進行滑動。力度不用很大,主要以放松為主。如此反復進行三次,同理進行另一側。
按摩后頸部穴位、淋巴。雙手微微分開,沿著后頸部脊柱左右,輕按穴位??招娜茨?。雙手握成空心拳,用指關節(jié)的小接觸面從上至下進行按摩。按摩的速度要柔和、慢一點兒,稍微施力,以不抻拉皮膚為宜。手掌攤開,盡量覆蓋住后頸部,分別從上到下,從后向前對后頸部輕撫按摩。最好手部溫度能高一些,可以搓熱雙手再進行。
泡澡時或者沐浴后身體溫度較高時好好按摩,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按摩脖子注意事項
按摩時間,每次以20~30分鐘為宜,按摩次數(shù)以十二次為一療程。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熱水洗手,同時,將指環(huán)等有礙操作的物品預先摘掉。
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不要立即按摩。飽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應在飯后二小時左右為宜。
3、什么姿勢最傷脖子
垂頭折腰玩手機。這種坐姿是很多人玩手機和運用平板電腦的姿態(tài)。垂頭的姿態(tài)簡略使頸椎疲倦,而后腰方位沒有支撐點,令腰部處于嚴峻狀況,一朝一夕,很簡略誘發(fā)頸椎病和腰椎病。
撐著頭看屏幕。在運用電腦感到疲倦時,不少人會把頭部倚靠在手上,傾向一方。這么的動作,使頸部處于一個不準確的姿態(tài),易致使頸椎病。這種坐姿假設時刻過長,頸部、腰部、背部都會感觸不適,帶來頸椎、腰椎疾病的危險。
邊打電話邊打字。在作業(yè)時一邊打電話一邊運用電腦是很多見的一種坐姿。這種坐姿,身體曲折,腰椎承受的壓力簡略致使腰椎病及駝背。
哪些人不能隨意按摩脖子
1、“三高”人群不宜按摩頸部
頸部是人體的重要部位,有很多通向腦部的神經(jīng)和血管,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血管叫頸內動脈,腦組織所需的大部分血液由其供應。很多老年人,由于高血壓、高血脂等血管病變,頸部的這條血管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或鈣化。
如果按摩頸部時手法太重,容易造成硬化斑塊脫落,隨血液進入顱內,堵塞顱內血管,引發(fā)腦卒中。
2、有頸椎病要謹慎頸部按摩
尤其是在頸椎病急性發(fā)作期進行頸部按摩或推拿、牽引,會使神經(jīng)根部炎癥、水腫加重,疼痛加劇,病情惡化。因此如果感覺頸椎不適,千萬不要自作主張先行按摩,應及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診斷,再確定治療方案。
3、患骨質疏松不宜按摩頸部
老年人大多有一定程度的骨質疏松,骨質變脆,如果按摩力道太大,容易發(fā)生意外。
日常如何保護脖子
1、鹽布袋子很管用
縫一個長條口袋,把大鹽粒裝進去,密封后放微波爐里加熱幾分鐘。每天睡覺時枕在脖子下面,以感覺溫熱為宜,可以緩解頸部不適。
2、多放風箏多游泳
低頭或前傾太久,都會造成頸部疼痛。放風箏、游泳都是不錯的緩解脖子壓力的方法。
3、站立時抬頭挺胸
有些人站立時習慣駝背,往前伸脖子,這樣會增加脖子的受力。抬頭挺胸這個小動作可以減輕脖子的負擔。
4、久坐時戴好護頸枕
舒適又有支撐力的護頸枕,能讓久坐人的脖子擺正姿勢,有正確的曲線。但護頸枕只有輔助作用,不能作為治療手段。
5、只有平躺,才能徹底休息
養(yǎng)生專家指出,脖子想要徹底休息只能平躺,習慣仰臥的人,睡前可把枕頭中間壓扁,頸部的位置要墊高;枕頭高度和自己拳頭的高度一樣。側臥時,枕頭高度和一個半拳頭的高度一致,以10~15厘米為宜。
如何按摩脖子
1、如何按摩脖子之拿法
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對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進行一緊一松的捏提,稱為拿法。力量應由輕而重,連續(xù)而有節(jié)奏,緩和而連貫,接觸點在指腹而不應在指尖,腕部放松。
作用,具有祛風散寒、舒筋通絡、緩解痙攣、消除肌肉酸脹和精神疲勞的作用,在頸椎按摩中應用較多。
2、如何按摩脖子之捏法
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用力擠壓肌膚,稱捏法,用力要求均勻而有節(jié)律。
作用,具有舒筋通絡、行氣活血、調理脾胃的功能,常用于頭面、腰背、胸脅及四肢部位。
3、如何按摩脖子之按法
用指、掌、肘等按壓體表,稱按法。力量應由輕而重,穩(wěn)而持續(xù),垂直向下,不可使用暴力。著力點應固定不移。
作用。按法是一種較強刺激的手法,有鎮(zhèn)靜止痛、開通閉塞、放松肌肉的作用。
4、如何按摩脖子之推法
以拇指指端羅紋面或偏峰為著力點。一指禪法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部擺動和拇指關節(jié)屈伸活動,稱一指禪推法。肩、肘、腕、指各關節(jié)必須自然放松,拇指要吸定在皮膚上,不能摩擦及跳躍。力量均勻深透,保持一定的壓力、頻率及擺動幅度,頻率每分鐘120~160次。
作用,本法具有調和營衛(wèi)、行氣活血、健脾和胃、調節(jié)臟腑功能的作用。
5、如何按摩脖子之揉法
以前臂和腕部的自然擺動。揉法通過手指、魚際、掌等部位對一定部位或穴位旋轉施壓,稱揉法。
作用,具有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積導滯、緩解肌痙攣、軟化瘢痕的作用。
6、如何按摩脖子之磙法
由腕關節(jié)的屈伸運動和前臂的旋轉運動帶動空拳滾動,磙法在頸椎按摩中,分為側掌磙法、握拳磙法兩種。側掌磙法:肩、肘、腕關節(jié)自然放松,以小指掌指關節(jié)背側為著力點。吸定于治療部位,不應拖動和跳躍,保持一定的壓力、頻率和擺動幅度。
頸部按摩的注意事項
1、頸椎病的按摩治療要根據(jù)病情選擇適宜的按摩手法,不當?shù)氖址ú僮骺赡軙順O大的危害性。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按摩治療前要明確診斷,要密切觀察按摩反應。
2、按摩手法刺激量的大小因人而宜,并非越大越好。因為頸椎病患者大多數(shù)為中老年人,體質較弱。在手法治療時,應注意性別、年齡差異。如男性體強力大,耐受力較強,手法宜稍重,女性體質弱,耐受力較差,手法宜稍輕。
3、對于頸椎骨關節(jié)錯位的患者,手法整復更要輕巧準確。
4、治療的同時注意病人脈搏的變化和呼吸的強弱快慢,一旦患者有不適反應,應立即停止手法并采取積極措施。
5、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很多,推拿按摩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常用方法,通過推拿按摩可緩解局部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強頸部肌肉的力量,達到解除癥狀的目的,但是,對于脊髓型頸椎病和食道型頸椎病,推拿按摩卻達不到治療的目的,相反,如果手法過重,還可加重原有的癥狀。
不能做頸椎按摩的人
1、頸椎骨折、脫位和頸椎嚴重畸形、環(huán)樞椎發(fā)育畸形。
2、嚴重高血壓、動脈硬化癥及有嚴重心臟病、老年性骨質疏松。對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患者更要禁忌做用力轉動頭頸部的動作。國內外已有文獻報道對頸部做牽拉、旋轉等手法后引起中風、椎動脈假必動脈瘤及頸內動脈閉塞致死的病例。
3、頸椎嚴重骨質增生或椎體間有骨橋形成者。
4、頸椎椎管嚴重狹窄及椎間孔明顯狹窄。
5、頸椎骨有結核、腫瘤等疾病。
6、頸部有急慢性炎癥、粘連性蛛網(wǎng)膜炎或脊髓變性。
7、骨、關節(jié)、椎管及軟組織腫瘤引起的頸肩痛。
8、骨關節(jié)結核。
9、化膿性感染疾患如化膿性脊柱炎、硬膜外膿腫、化膿性肩關節(jié)炎、頸肩部有峰窩組織炎、膿腫及皮膚有癰、癤、毛囊炎等皆不宜用按摩治療。
10、有鼻咽部炎癥、上呼吸道感染時絕對禁止做頸部屈伸或旋轉之按摩手法。
淋巴的按摩手法
1、胸部淋巴按摩手法有什么
以熱毛巾敷面及前胸。雙手抱肩至頭部后頸處,揉按風池穴。雙手拇指、食指輕拉鎖骨向外,重復三次。雙手掌在鎖骨橫位放平,一手退一手進,推滑至左邊腋下,交替推抹數(shù)秒雙手重疊提拉數(shù)秒,甩手,重復三次。右邊同上。雙手掌在左邊頸部交替推滑數(shù)次,一手托住下巴,一手順頸側推至腋下,提拉數(shù)秒,甩手,重復三遍。右邊頸部一樣。雙手在整個頸部,由上而下交替推滑數(shù)次,推至胸鎖乳突肌停留數(shù)秒,再分別向兩邊推至腋下。
2、腿部淋巴按摩手法有什么
雙手在腹股溝淋巴結也就是小肚子附近,以畫圓圈的方式揉捏按摩2分鐘。大腿前、外側淋巴引流:雙手分別放在大腿前、外側靠近膝蓋處,從下往上按摩,將水腫引流到腹股溝淋巴結,并重復1的動作揉捏按摩。大腿內、后側淋巴引流:雙手分別放在大腿內、后側靠近膝蓋處,從下往上按摩,將水腫引流到腹股溝淋巴結,并重復1的動作揉捏按摩。膝后窩淋巴結:平躺抬一條腿屈膝,雙手在膝后窩淋巴結給予揉捏按摩。
3、臉部淋巴按摩手法有什么
臉部上完油,用四指(除大拇指以外)分三條線推臉部皮膚:從下頦(下巴)至耳后,兩手同時向兩耳邊推,中間不要停;從嘴角(法令紋處)至兩耳邊,兩手同時推;最好再從鼻翼兩邊向太陽穴增加一條,推的過程不要停手。從額頭中間向太陽穴兩邊推;以上每個動作重復三次。用四指,從額頭發(fā)際線,沿面部輪廓向頸部兩側排,每個動作重復三次。按摩完用紙巾吸油,正常上護膚品,需要喝點溫水,幫助代謝淋巴毒素。這種按摩簡單實用,適合客人在家自己做,能去除浮腫,緊致臉部輪廓,同時由于按摩增加了臉部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氣色紅潤,毛孔張開的同時,更容易吸收精油的的有效成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淋巴按摩有什么注意事項
癌癥、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重病患者,過度勞累、發(fā)熱、受傷、懷孕初期都不適合做淋巴按摩。經(jīng)期不適合做腹部的淋巴按摩。皮膚表面有傷痕,如開刀后的傷口,以及靜脈發(fā)炎和濕疹、皮膚發(fā)炎部位,不可做淋巴按摩。飯后2小時以內,或者酒后不宜做淋巴按摩。淋巴按摩會加速水分的代謝,因此在按摩結束后一定要補充足夠的水分。按摩先從遠離心臟的部位開始向淋巴結方向按摩,“從末端到中心”是按摩的基本要素。順應呼吸,在各個部位溫柔地按摩各1分鐘。浴后或運動后,身體發(fā)熱時按摩效果加倍。按摩時使用油質或膠質的護膚品,可以起到護膚、放松的雙重作用。但要符合自身的身體狀況和膚質,并在手掌中加熱后使用。
淋巴按摩對身體有什么好處
1、疏通人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
淋巴排毒按摩主要是通過按摩和精油的芳香作用,疏通人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達到促使體內毒素排出體外的目的。
2、增強免疫力
細胞通過攝取營養(yǎng)及氧氣來制造能量時,將廢棄物雨水一起排出。淋巴便會吸納那些額外的廢棄物,代替靜脈將一起運走。在凈化的同時,再一次回流至靜脈。淋巴管好像是交通堵塞時的岔道。淋巴的另一個重要機能是去除雜菌預防疾病。淋巴結具有過濾作用,濾取老化廢棄物,殺死在全身活動的細菌,防止感冒,預防疾病。
3、排毒養(yǎng)顏
它能促使新陳代謝后的廢物、有害物質和體內毒素順著人體的淋巴腺系統(tǒng)排出體外,同時供給皮膚養(yǎng)分,從而達到排毒養(yǎng)顏的目的。
小腿的按摩手法
1、小腿的按摩手法
1、用兩手一邊捏小腿的腿肚子上的肌肉一邊從中間向上下按摩,不斷變化按捏的肌肉,每條腿按摩3分鐘。
2、象擰抹布一樣左右擰小腿腿肚的肌肉,從腳踝到膝蓋不斷改變擰的地方,每條腿堅持3分鐘。
3、兩手握住小腿,大拇指按住小腿前面的腿骨,從下往上按摩,重復3次。除了拇指,其它手指也要相應加大力度按摩肌肉。每條腿堅持3分鐘。
4、把拇指放在膝蓋上面,兩手握住大腿的肌肉邊按壓膝蓋窩位置邊按摩膝蓋,每條腿堅持2分鐘。
2、按摩小腿有什么好處
小腿上集中了很多與脾胃相關的經(jīng)絡和穴位,比如小腿內側有腎經(jīng)、脾經(jīng)、肝經(jīng)相交匯的三陰交穴,小腿外側有屬于足三陽經(jīng)的胃經(jīng)、膽經(jīng),我們膝蓋下三寸的外側有能夠健脾的足三里,每天堅持按摩、敲打這些穴位,有保健脾胃的效果。
除此之外,足太陽膀胱經(jīng)在小腿肚上循行,所以經(jīng)常按捏小腿肚,會對這些經(jīng)脈所在的穴位起刺激性作用,脾胃不好的朋友堅持按摩能夠對脾胃起到保健作用。捏小腿還能起到治療胃痛的效果。當我們胃部疼痛的時候,可以按捏小腿肚內側,刺激這里的足太陰脾經(jīng),可以減緩胃痛。按捏的時候宜先從上到下、再自下而上這樣反復進行,根據(jù)胃痛情況,可以酌情增加按捏的次數(shù)。對急性發(fā)作的胃痛或者是胃炎引起的胃痛捏小腿肚這個方法也很奏效。
很多女性朋友常常臉色發(fā)黃,其實臉色發(fā)黃多與脾胃功能減退有關。脾胃虛了,吸收營養(yǎng)的功能就差,臉色自然就不好。小腿肚上有些穴位與脾胃經(jīng)有關,按摩有利于調節(jié)脾胃功能,進而能達到改善臉色的目的。
3、按摩小腿哪些穴位好
3.1、血海穴
位于大腿的內側。這個穴位非常的好找,站直兩腿并攏,膝蓋上方靠內側有一明顯酸痛點就是血海穴。當然,你也可以屈膝,大腿內側鼓起的地方就是,按壓有明顯的酸痛感。
3.2、伏兔穴
在大腿的前面,大家可以將大腿肌肉緊繃,然后看到伏起來的位置就是,像一只小兔子。
3.3、承扶穴
請大家先站立起來,然后用自己的手去摸臀部到大腿之間的橫紋,中點部分就是承扶穴。
3.4、委中穴
我們整條腿的中間,還有一個橫紋,就在膝蓋的后側。而橫紋中點就是委中穴。我們可以將雙手大拇指按住膝蓋中間,而中指按到的地方就是委中穴。
3.5、足三里
教大家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身體坐正,大腿和小腿曲成90度角,右手掌心放在膝蓋骨上,四指下放,無名指尖位置為足三里,無非是找膝蓋下三寸多一點。
3.6、三陰交
經(jīng)常按摩這個穴位,不僅可以瘦腿,還對女人的保養(yǎng)有很好的效果。這個穴位在內踝尖直上三寸(大約4指寬),大拇指按到的地方。
按摩小腿要注意什么
一定要「從阿基利斯腱往膝蓋后側」方向按摩,才能促進血液回流至心臟。
搭配腹式呼吸,手指按壓時吐氣、將肚子往內縮,手指放松時吸氣。節(jié)奏不能太急,要緩慢進行。
做好充分的按摩前準備。如修剪指甲、洗凈雙手、取下戒指等。
按摩最好直接在皮膚上進行,如開氣過冷,也可隔著衣服進行,同時注意保暖。
飯后2小時再按摩,效果最好,過度饑餓或暴食后都不宜進行自我按摩。
不限時間、地點、每天按摩的次數(shù)。感到疼痛、難受時,千萬不能勉強自己,必須立刻停止。洗澡后趁小腿肚溫熱時按摩,效果會更好。
按摩后會變得容易流汗或排尿,因此按摩前后請多補充水分,最好喝溫開水。
自我按摩重在堅持,可在每天起床時和睡覺時各做一次。剛開始按摩減肥時,會出現(xiàn)全身酸痛,但只要堅持下去,酸痛感就會消失。
按摩小腿有什么禁忌
婦女在經(jīng)期、妊娠期、產后1個月內,不要做按摩,特別是腰部和腹部按摩是絕對禁止的。
患有內臟器官疾病、惡性腫瘤,感染性、化膿性疾病,如整形、燙傷、皮膚病等,靜脈曲張或血栓性靜脈炎、結核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肥胖者不宜采用按摩減肥?;加泄琴|樣生者,增生部位也能按摩。
如出現(xiàn)心慌、惡心和青紫淤斑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按摩,休息幾天,在減輕力度、糾正按摩手法后再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