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刮痧的好處及注意事項
【www.cndadi.net - 老人冬季養(yǎng)生及注意事項】
養(yǎng)生導讀:刮痧療法,作為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支奇葩,由于其簡便易行,見效快無副作用,在歷史上流傳甚為久遠。那么你知道面部刮痧的好處么?面部刮痧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元明時期,已有較多的療法記載,以瓷勺刮背,驅(qū)散邪氣,至清代,有關(guān)刮痧癥,不僅在《理論駢文》等著作中有記載,而且還出現(xiàn)《七十二種痧癥救治法》等專著,對刮痧療法的理論和操作做了全面系統(tǒng)的描述。面部刮痧對提升面部、頸部皮膚有顯著功效,更是眼袋、黑眼圈,斑點痘痘等常見的皮膚問題良好的解決方案,在各大中醫(yī)美容機構(gòu)成為主要治療美容手段臨床應用。
面部刮痧的好處
良性的面部刮痧刺激,不僅能改善面部血管的微循環(huán),增加血液、淋巴液及體液的流量,使皮膚中的細胞得到充分的營養(yǎng)和氧氣,加速細胞的新陳代謝,促進衰老細胞的脫落,維護纖維的彈性狀態(tài),激發(fā)人體潛能,使大腦信息反饋而重新分配全身能量,起到了排毒養(yǎng)顏,舒緩皺紋,行氣消斑,保健養(yǎng)顏的功效。
痧是經(jīng)絡中正氣與邪氣作斗爭的代謝的產(chǎn)物。刮痧可使局部汗孔開泄,促進邪氣外排,改善微循環(huán),清潔經(jīng)脈,消除隱患;同時又可以疏通經(jīng)絡,宣通氣血,振奮陽氣,補氧祛瘀,調(diào)理臟腑,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改變組織的缺氧狀態(tài),加強人體新陳代謝,促進細胞的再生活化的作用。
面部刮痧注意事項
1、面部刮痧是要看皮膚情況的。如果你的皮膚出現(xiàn)了痤瘡、炎癥和過敏情況,是不適合進行面部刮痧美容法的。
2、進行面部刮痧美容前,要檢查使用的美容刮痧板是否完好,看看刮痧板的邊緣是否是圓潤平滑沒有裂痕的。如果有,就需要換刮痧板了。
3、盡心刮痧的時候,手上的力道一定要輕柔,刮痧的手法和方向都要正確。要使用刮痧板的園鈍的一段,這樣才不會傷害肌膚。
4、面部刮痧的時候如果用棉花刮痧一定記得配合使用化妝水,如果用硬板刮痧,就要使用按摩霜或者美容精油了,這樣才能在刮痧的時候保護好肌膚,刮痧才會順利。
5、刮痧過程中要用到刮痧板的大頭和小頭,大頭能按摩面部的淋巴系統(tǒng),提升緊致面部輪廓,小頭可以用來點壓穴位,放松肌膚。
6、刮到抬頭紋或者法令紋處,會受到紋路的困擾,這個時候就需要用一只手把紋路撐平,在進行刮痧,這樣才能起到淡化紋路的效果。
7、面部刮痧完畢之后,會使面部肌膚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這個時候使用護膚品能效果加倍,肌膚可以吸收的很好。所以刮痧完畢之后,一定要涂抹上乳液,或敷個面膜眼膜都可。
8、面部刮痧如果用硬板刮的話,每周進行1-2次就可以了。
面部刮痧方法步驟
1、均勻上面部精油。
2、用刮痧板輕按面部穴位,由下往上:承漿、兩地倉、兩迎香、巨髎、顴髎、兩鼻通、睛明、印堂、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髎、球后、承泣、四白、太陽。
3、用刮痧板點按面部穴位:印堂、發(fā)際、攢竹、發(fā)際、魚腰、發(fā)際、絲竹空、發(fā)際、太陽、醫(yī)肉、聽會、聽宮、耳門。
4、開始刮痧,刮痧路線起止點及順序如下:
1) 承漿聽會 2) 地倉聽會 3) 人中聽會 4) 迎香聽會 5) 鼻通耳門 6) 晴明耳門 7) 攢竹以下太陽穴 8) 額頭分三段太陽穴
5、用刮痧板輕輕按撫全臉。
6、按4所述刮痧路線,再由額頭刮至下頜,即由8線至1線。提拉左邊臉頰,提拉右邊臉頰。
7、用刮痧板輕輕按撫全臉。
8、頸部路線:由神經(jīng)沿著淋巴走向,從耳后至鎖骨輕刮,向下排頸部淋巴液。
刮痧時用力要輕,以不出痧為度,可一天數(shù)次,經(jīng)常刮拭。刮后面部會有熱烘烘的感覺,這是氣血運行的正常反應。面部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如暗瘡、色斑、皺紋、黑眼圈等,用面部刮痧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部刮痧不僅能改善面部血管的微循環(huán),同時對眼、鼻、口腔、面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擴展閱讀
1、要了解病情,辯證施治,審病求因,確定刮拭的部位。
2、根據(jù)病人的虛實、寒熱、表里、陰陽采取手法。
3、婦女懷孕者,腹、腰、骶部禁刮,婦女乳頭禁刮。
4、小兒囟門未合者禁刮。
5、皮膚有感染瘡療、潰瘍、瘢痕或有腫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靜脈曲張者,宜由下而上采取適當手法,手法要輕。
7、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不止)、病危的人要謹慎刮試。
8、不要面向電風扇刮痧、盡量避風。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銅錢、塑料晶、瓷器、紅花油等)。
10、頭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痧可以隔著衣服刮拭;治病出痧,必須使用專門的刮痧油。
11、刮完一次,務必在痧退以后再在同一部位刮痧,平時可以用輕手法補刮,促進微循環(huán),以加強退痧作用。
12、刮痧時,有時會有少許毛細血管出血,滲到附近組織,然后再行吸收,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種方法,屬于正常情況。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熱水澡或熱敷再刮痧,以減少疼痛。
14、刮痧后,會使汗孔擴張,半小時內(nèi)不要沖冷水澡,不要吹冷風,可洗熱水澡,或者邊洗邊刮也無妨。
15、刮痧后喝一杯溫開水,以補充體內(nèi)消耗的津液,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清腸排毒。
16、刮痧不必非要出痧,出痧是體內(nèi)有毒素的外在表現(xiàn),如果身體健康,即使用大力刮痧,也不會出痧,反之即使手法不重,出痧也很明顯。
17、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來,從頭到腳每個部位、每條經(jīng)脈,都按順序柔和地刮拭數(shù)次,每天3-10分鐘,就自然地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了。
編者按:刮痧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進行刮痧呢?刮痧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刮痧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宜,而有許多禁忌癥。下列人員和出現(xiàn)下列情況的人不能刮痧。
●身體瘦弱、皮膚失去彈力者。
●飽食、空腹、過度疲勞時不宜刮。
●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避免在眉心到嘴角的三角部位刮痧,因為一旦刮破皮,感染容易禍延至腦部。
●避免在血管、神經(jīng)豐富的區(qū)域刮痧,例如頸部腹面,或是缺乏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骼非常接近的部位,如鎖骨、脛前骨等等。因為一旦方法錯誤,用力不當,可能刮傷表淺神經(jīng)或微血管。
●老年人血管中的硬化粥狀斑塊可能因過度用力刮痧而破裂,衍變成中風。
●白血病,血小板、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病患者。
●患有心臟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骨傷患者禁刮。
●不可在皮損處或炎癥部位直接刮拭。
有些人員要采用其他刮法
●糖尿病患者不宜用瀉刮法,而且要輕刮,如出現(xiàn)皮損的,則不能刮。
●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jīng)緊張?zhí)貏e怕痛的患者要輕刮。
●下肢靜脈曲張,宜由下而上補刮或平補平瀉。
刮痧應注意的事項
●發(fā)熱性疾病一般先刮大椎,再刮其余不適的部位。
●刮完痧后保持部位的清潔,避免刮破皮膚造成感染。
●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銅錢、塑料品等。
●刮拭時間不可過長。不可連續(xù)大面積刮痧,以保護正氣。
近年來,刮痧漸成 時髦的保健方法,一塊扁扁的刮痧板,為何能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刮痧能治療哪些疾?。抗勿鸬氖址ㄓ钟心男┲v究?刮痧是否人人皆宜?本期周刊,我們邀請了中醫(yī)領域的權(quán)威專家,為讀者講解既熟悉又陌生的刮痧知識。
什么是刮痧?
日常生活中,刮痧成為十分普遍的養(yǎng)生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刮痧?所謂刮痧法,是指應用邊緣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屬針具、瓷匙、古錢幣、硬幣、玉石片或頭發(fā)、苧麻等,蘸上食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在人體病變部位皮膚上,反復進行刮、擠、揪、捏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膚表面淤血點、淤血斑或點狀出血。刮痧通過刺激體表皮膚及經(jīng)絡,以達到扶正祛邪、調(diào)節(jié)陰陽、活血化瘀、清熱消腫、軟堅散結(jié)等功效的治療方法,民間流傳廣泛,我國南方地區(qū)更為廣泛應用。刮痧過程中出現(xiàn)的淤血點、淤血斑或點狀出血稱之為出痧。
刮痧由推拿手法變化而來?!侗3嗤颇梅ā酚涊d:刮者,醫(yī)指挨兒皮膚,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時期,有較多的刮痧法記載,稱之為夏法。清代,有關(guān)刮痧的描述更為詳細。郭志邃《痧脹玉衡》記載: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又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 此外,《串雅外編》、《七十二種痧證救治法》等醫(yī)籍中也有記載。
刮痧技巧的宜與忌
刮痧法分為哪幾種
1、刮痧法:又分為直接刮痧、間接刮痧兩種。直接刮法是指在施術(shù)部位涂上刮痧介質(zhì)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觸患者特定部位體表皮膚,反復進行刮拭,出現(xiàn)痧痕為止;間接刮法是指在病人刮拭部位鋪放一層薄布,然后用刮拭工具在布上刮拭,以保護皮膚,適用于兒童、年老體弱患者,以及高熱、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抽搐、某些皮膚病患者。
2、楸痧法:在刮痧部位涂上刮痧介質(zhì)后,刮痧者用自己食、中指的第二指節(jié),或食指、大拇指把施術(shù)部位皮膚與肌肉揪起或提扯,瞬間用力向外滑動再松開,一揪一放,反復進行,連續(xù)發(fā)出 巴巴聲響。同一部位可連續(xù)操作6至7遍,直至出現(xiàn)痧點。
3、擠痧法:刮痧者用大拇指和食指在施術(shù)部位用力擠壓,連續(xù)擠壓,至小塊紫紅痧斑為止。
4、拍痧法:用虛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體表刮痧部位,一般為痛癢、脹麻的部位。
刮痧法存在哪些技巧
作為一種中醫(yī)適宜技術(shù),刮痧也有一定技巧。刮痧板可選用水牛角或木魚石制作,板面潔凈、棱角光滑。刮痧介質(zhì)多選用液狀石蠟、麻油、紅花油或刮痧專用的活血劑。刮痧時,要求手腕均勻用力,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反應,調(diào)整刮動的力量。一般可輕輕向下順刮,或從內(nèi)向外反復刮動,逐漸加重,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刮痧時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勻、采用腕力,一般刮10至20次,約20分鐘左右,以出痧為度,三至五天刮一次。如用于保健,可每天刮一次。
刮痧除了能排毒,也可起到補的作用,專業(yè)術(shù)語分別稱為瀉法與補法。如果刮拭按壓力小、刮拭速度慢,刺激時間較長,就算是補法,這種手法適用于年老、體弱、久病、重病或體形瘦弱之虛證患者。刮拭按壓力大、刮拭速度快,刺激時間較短則為瀉法,適用于年輕體壯、新病、急病、形體壯實的患者。選擇痧痕點數(shù)少,為補法;選擇痧痕點數(shù)量多,則為瀉法。操作的方向順著經(jīng)脈運行方向者為補法;操作的方向逆經(jīng)脈運行的方向者為瀉法。刮痧后進行溫灸者為補法;刮痧后進行拔罐者為瀉法。
刮痧能治何種疾病
刮痧法是臨床常用的一種簡易治療方法。應用范圍較廣。以往,刮痧主要用于痧癥,現(xiàn)多用于治療夏秋季時病,如中暑、外感、腸胃道疾病。 痧癥多發(fā)于夏秋兩季,起病突然,頭昏、惡心、嘔吐,胸腹或脹或痛,甚則上吐下瀉,取背部脊柱兩側(cè)自上而下刮治,如出現(xiàn)神志昏沉,還可加用眉心、太陽穴。
如風熱喉嚨疼,可取第七頸椎至第七胸椎兩旁(蘸鹽水)刮治,并配用楸提頸部前兩側(cè)胸鎖乳突肌。如腹痛,可取背部脊柱旁兩側(cè)、胸腹部刮治。傷食所致的嘔吐腹瀉,可取脊椎兩側(cè)順刮治療。如胸悶、腹脹劇痛,可在胸腹部刮治。如頭昏腦漲,取頸背部順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陽穴。需要提醒的是,刮痧時應避風,刮后宜多喝熱水,以助療效。
刮痧也有禁忌癥,以下人群不宜刮痧:有出血傾向性的疾??;危重病癥,如急性傳染病、重癥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新發(fā)生的骨折患處;刮治部位的皮膚有潰爛、損傷、炎癥;年老體弱者,空腹及妊娠婦女的腹部,婦女經(jīng)期下腹部、面部均不宜刮痧。
刮痧是用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為理論指導,以痛為疏,在頸、背等部位根據(jù)疼痛癥狀就近尋取相關(guān)部位,通過刮痧來起到透出瘀血的效用。刮痧內(nèi)病外治,操作容易,工具簡單,過去常用于治療急癥、實癥,特別是一些亢盛的急病,現(xiàn)代可以用于家庭保健。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刮痧,要注意患心臟病、身體瘦弱、血友病和有出血傾向的人以及老年人,這些人群不宜刮痧,小孩子刮痧也要非常小心。刮痧后注意事項有四點,一起來看看。
刮痧后注意事項一
:刮痧使汗孔開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體內(nèi)部分的津液,故刮痧后飲溫水兩杯,休息一小時以上。刮痧后注意事項二:刮痧后不可吹電扇等有風的東西,以免邪風乘毛孔舒張入體。
刮痧后注意事項三:
刮痧后一定要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才能進行洗浴,一般約12小時左右。刮痧后注意事項四:對于某些復雜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療,更應配合其他諸如藥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小編悄悄話:刮痧的作用是散去淺表的淤滯,拔罐是把深層的問題拔出來,所以刮痧和拔罐可以相互配合,如果是幾條經(jīng)絡一起治療,也可以同時進行。我喜歡中醫(yī),希望你也喜歡中醫(yī),讓我們一起愛中國的傳統(tǒng)和國粹。
導讀:腿部刮痧注意事項。腿部刮痧可以瘦腿,那在刮痧時又有哪些事項需要注意呢?腿部刮痧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看看。
腿部刮痧注意事項
1、要先涂點潤滑油
在進行腿部刮痧前,應先涂上一些潤滑油,例如瘦腿精油、橄欖油等,效果會更好。
2、刮完后擦干剩余的油
刮痧后,一定要用干凈的紙巾擦干凈腿上的油,如果不擦干凈剩余的油,待精油發(fā)揮作用后,就會出現(xiàn)坑坑洼洼的情況。
3、刮完后喝杯水
刮痧后,應及時喝一杯水,因為刮痧的過程中,體內(nèi)水分流失得快,喝水可補充流失的水分,而且還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4、刮完后馬上睡覺
刮完痧后,容易受涼,所以,刮完痧后腿部不可碰涼水,也避免洗澡,最好刮完后立刻睡覺,這樣就可避免受涼了。
5、每天只刮痧一次
刮痧瘦腿最好每天進行,且每天進行一次即可,不可頻繁地進行刮痧,并不是說刮得多就瘦得快的。
6、飲食注意
刮痧后一定不要吃生冷的東西,還要少吃油膩、含糖量高的食物。
7、加強效果
刮痧以后,可以做一些瑜伽動作,拉伸肌肉,或者是空中踩單車動作,或者是躺著,雙腿靠墻高舉10分鐘左右,這樣會讓你的雙腿更加迷人哦。
腿部刮痧具體步驟
腿部刮痧工具:瘦腿精油、刮痧板(也可以用家用的飯勺、瓷梗、木梳子的背面來代替,只要邊緣圓滑,不會刮破皮膚即可)。
1、首先清洗雙腿。
2、用熱毛巾將大腿、小腿各敷2-3分鐘。
3、將適量精油滴到掌心,雙手將精油搓到發(fā)熱。
4、將發(fā)熱的手掌緊貼腿部,均勻涂抹大小腿。
5、用拍的方法來緊實腿上松弛的贅肉。
6、用抓的方法按摩大腿根處厚重的脂肪。
7、用捏的方法按壓腿外側(cè)的經(jīng)脈。
8、用捶的方法來松弛小腿緊繃的肌肉。
9、順著膽經(jīng),從上至下的刮大腿外側(cè)30次。
10、從上至下的方法刮大腿、小腿的內(nèi)側(cè)。
腿部刮痧的重點穴位
伏兔、血海、足三里、風市、承扶、三陰交、懸鐘、委中、承山,這些都是刮痧瘦腿法中必須要按摩到的穴位。
正常情況下,腿部穴位都是對稱的,也就是說兩條腿中的上述穴位都要刮完,這樣瘦腿的效果才會更好。我們平常人對于穴位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并不能夠完全找準穴位,為了避免錯過,建議用刮痧板從上往下一刮,這樣就可以將所有穴位都進行刺激、按摩了。
每個穴位都要堅持50-100下,然后再換下一個穴位。
不宜刮痧人群
刮痧健康法對于大多數(shù)人都是適用的。但有以下情況的人不宜刮痧:
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2、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析減少等需慎刮。
3、皮膚高度過敏,或患皮膚病的人禁刮。
4、久病年老、極度虛弱、消瘦者需慎刮。
5、醉酒、過饑、過飽、過渴、過度疲勞者禁刮。
以上就是一些刮痧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醫(yī)療法,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本文導讀:刮痧是中醫(yī)保健的一種方法,那么中醫(yī)刮痧要注意哪些呢?刮痧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中醫(yī)刮痧的注意事項。
刮痧可以讓我們的毛細血管得到充分的擴張,有利于體內(nèi)的汗孔打開、新陳代謝加快,令我們身體扶正祛邪。刮痧低治療疾病有著很好的效果,日常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過刮痧來治療的,例如感冒、頭暈、腹脹等等。不同的疾病應該選擇不同刮痧方法來進行治療,這樣才有利于身體的恢復。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刮痧并不是任何疾病、任何情況都可以進行的。在刮痧的時候應該選擇安靜的環(huán)境,然后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適當?shù)姆椒?,并且在刮痧的時間也需要特別注意,時間過長會導致暈眩等情況發(fā)生。
刮痧如今已經(jīng)走進的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但是很多朋友對于刮痧的注意事項并不是很了解,所以總是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情況。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科普刮痧的注意事項。
刮痧的注意事項
一、刮痧環(huán)境要溫暖并且避風
冬天刮痧的時候,室內(nèi)氣溫一定不能夠太低,最好不要再溫度低的時候暴露出身體,避免疾病加重;夏天的時候,不能夠一邊吹風扇一邊刮痧,或者是在通風口刮痧。
這主要是由于刮痧會令身體中的汗孔打開,如果在寒冷并且通風飛環(huán)境中進行,邪氣就會通過打開的毛孔進入我們的體內(nèi),這樣不僅不能夠治療疾病,反而會令疾病加重或者延伸出新的疾病。
二、刮痧后喝一杯熱水
前面我們也說了,刮痧會令我們身體中的毛孔打開,這會會消耗掉我們體內(nèi)的一些水分。所以,應該在刮痧之后和一杯熱水,這樣不僅能夠補充我們身體中失去的水分,同時還有利于體內(nèi)一些不好的東西排出。
三、刮痧后不能立即洗澡
為了避免刮痧之后風邪入侵,所以不能夠立即洗澡。如果想要洗澡,那么最好在刮痧后3個小時再進行,因為在過了3個小時之后毛孔會閉合并且恢復原狀。其實,在洗澡之后進行刮痧效果也很是不錯呢!
四、根據(jù)情況選擇刮痧的方法
這是刮痧的注意事項中重要的一條,那就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刮痧方法。如果患者的皮損處比較干燥,但是并沒有發(fā)炎或者潰瘍,那么可以直接在皮損處上進行刮痧;如果患者的皮損處出現(xiàn)了化膿、潰瘍等等情況,那么就不能夠在皮損處上直接進行刮痧,而是應該在皮損處周圍進行。
五、患有糖尿病和靜脈曲張的刮痧方法
如果患者是患有糖尿病或者是下肢靜脈曲張的,那么刮痧的方法就應該特別注意了。
糖尿?。禾悄虿』颊叩钠つw抵抗力比較的弱,體內(nèi)的血管比較的脆弱,所以不能夠使用瀉刮法;
下肢靜脈曲張:這種患者一般都有水腫的現(xiàn)象,所以應該選擇用補刮法或平刮法從下往上進行,這樣有利于促進患者體內(nèi)的血液循環(huán)。
六、暈刮
所謂的暈刮,指的就是在刮痧的過程中出現(xiàn)暈倒的現(xiàn)象。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操作者沒有了解刮痧的注意事項導致的。雖然說刮痧這種中醫(yī)治療手段非常的安全,并且沒有副作用,但是由于手法的不正確、刮痧的時間過長等等就會出現(xiàn)暈刮的現(xiàn)象。
1、暈刮的原因
①患者過緊緊張和敏感;
②患者空腹或者是過度疲憊的時候進行刮痧;
③刮痧手法不當;
①刮痧時間太長,超過了半個小時。
2、暈刮的癥狀
暈刮一般都是在刮痧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輕者主要出現(xiàn)頭暈、臉色慘白、惡心想吐、冒虛汗、手腳冰冷等情況;嚴重者則是直接血壓降低,并且昏迷。
3、暈刮的治療
如果患者出現(xiàn)了暈刮的現(xiàn)象,那么應該立即停止刮痧,然后安慰患者,緩解緊張的心情。可以給患者喝一些溫開水,然后用刮板的角部按摩患者的人中穴,這樣有利于緩解暈刮。
4、暈刮的預防
①準備工作要做好,對治療者進行詳細的解釋;
②選擇治療者舒適的體位;
③不要再空腹和疲勞的時候進行刮痧;
④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來選擇最適合的刮痧方法;
⑤掌握好刮痧的時間,不能夠過長;
⑥治療的時候應該隨時和患者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暈刮現(xiàn)象。
七、不是所有的刮痧都會出痧
并不是所有的刮痧都會出現(xiàn)痧的情況。出痧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例如患者的體質(zhì)、室內(nèi)的溫度等等都會影響的。
一般情況下,如果患者是實癥和熱癥,例如血瘀之癥,那么出痧的情況要比患有虛癥和寒癥來的多。出痧的多少和治療效果并不完全程正比,只要刮痧的方法正確、部位正確,那么就是可以的。
是否出痧是很多人都關(guān)心的問題,并且以此來判斷單次的刮痧是否有效。這是屬于沒有刮痧常識的行為。所以,在刮痧之前需要特別知道的刮痧知道注意事項。
我們都知道,刮痧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和保健的中醫(yī)療法。刮痧也是可以治療危重病人。如果是患有急性疾病的患者,例如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等,可以用經(jīng)絡全息刮痧法來治療。
刮痧是我國先民發(fā)明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疾病,對于我們?nèi)粘I钪谐霈F(xiàn)的很多疾病都有著很好的療效,并且非常容易掌握,對于我們?nèi)粘I眢w保健有著很好的作用。但是刮痧并不能夠胡亂進行,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暈刮、甚至威脅到生命的情況。所以在刮痧之前,一定要了解刮痧的注意事項,讓我們的生命多一份保障。
刮痧是中醫(yī)的一種常見的方法。通過刮痧可以將身體的濕氣、毒素等問題排出體外,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有些朋友會在家中自己刮痧,不過要注意刮痧的方法,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害。
一: 自己刮痧的注意事項
1: 治療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采用刮痧治療的時候應該注意避風和保暖。如果室內(nèi)的溫度比較低,那么在刮痧的時候應該盡量減少人體所暴露的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天高溫天氣的時候,千萬不要在電風扇或者有流風吹過的地方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響刮沁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fā)新的疾病。
2: 治療刮痧后飲熱水一杯:治療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部分體內(nèi)的津液,刮痧后飲熱水一杯,個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
3: 在進行保健刮痧和頭部刮痧的時候可以不適用任何介質(zhì),可以直接隔著衣服進行刮痧,但是手法一定要輕。另外在給兒童進行刮痧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手法要輕柔,必須要隔著衣服刮。
4: 再次刮痧時間需待上次痧疹消退(5~7天左右)后再進行。刮痧后1~2天內(nèi),如刮拭部位出現(xiàn)疼痛、癢、蟲行感、冒冷/熱氣或皮膚表面出現(xiàn)風疹樣變化等現(xiàn)象,均為正常。
5: 刮痧后洗浴的時間:治療刮痧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侍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干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6: 刮痧的時候千萬不能過度饑餓,而且不建議空腹進行刮痧,最好在用過餐之后的1至2小時后進行。刮痧避開空調(diào)、風扇、較冷的空間操作,刮痧后不可立即洗澡。刮痧后及時喝溫開水,糖鹽水補充水液能量。
二: 自己在家進行刮痧是有定風險的,所以小編在這里還是提倡大家到醫(yī)院或者正規(guī)的理療室進行刮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出現(xiàn)。
刮痧是中醫(yī)療法中的一種,它可以緩解疲勞、調(diào)理身體,人們在刮痧之后往往會有很舒適的感覺,因此,很多人喜歡刮痧,但是,刮痧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和禁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刮痧的注意事項和禁忌都有哪些。
刮痧的注意事項
1、治療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采用刮痧治療的時候應該注意避風和保暖。如果室內(nèi)的溫度比較低,那么在刮痧的時候應該盡量減少人體所暴露的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天高溫天氣的時候,千萬不要在電風扇或者有流風吹過的地方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響刮沁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fā)新的疾病。
2、刮痧的時候千萬不能過度饑餓,而且不建議空腹進行刮痧,最好在用過餐之后的1至2小時后進行。
3、刮痧避開空調(diào)、風扇、較冷的空間操作,刮痧后不可立即洗澡。刮痧后及時喝溫開水,糖鹽水補充水液能量。
4、治療刮痧后飲熱水一杯:治療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部分體內(nèi)的津液,刮痧后飲熱水一杯,個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
5、在進行保健刮痧和頭部刮痧的時候可以不適用任何介質(zhì),可以直接隔著衣服進行刮痧,但是手法一定要輕。另外在給兒童進行刮痧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手法要輕柔,必須要隔著衣服刮。
6、再次刮痧時間需待上次痧疹消退(5~7天左右)后再進行。
7、刮痧后1~2天內(nèi),如刮拭部位出現(xiàn)疼痛、癢、蟲行感、冒冷/熱氣或皮膚表面出現(xiàn)風疹樣變化等現(xiàn)象,均為正常。
8、刮痧后洗浴的時間:治療刮痧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侍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干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刮痧也和針灸一樣,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xiàn)暈刮。癥狀多表現(xiàn)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fā)冷,惡心欲吐等。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首先要冷靜,立即讓患者平臥并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輕刮)、內(nèi)關(guān)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如無明顯好轉(zhuǎn),要及時送往醫(yī)院。
什么情況不適合刮痧
1、飯后一個小時才可刮痧,太飽或肚子太餓、過度疲勞患者忌刮痧;
2、皮膚病患者不適合刮痧療法;有水腫、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忌刮痧;
3、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不能進行刮痧治療;
4、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jīng)緊張?zhí)貏e怕痛的患者需要輕刮痧;
5、孕婦、嬰孩或幼童在合格醫(yī)師指導下接受刮痧。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刮痧的注意事項及禁忌,刮痧是調(diào)理身體的一種方法,但是,上面介紹的注意事項也一定要注意。
(一)適應證
感冒、發(fā)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病癥。
(二)禁忌證
(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臟病出現(xiàn)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禁刮。
(3)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用輕手法。
(4)凡刮治部位的皮膚有潰爛、損傷、炎癥都不宜用這種療法,大病初愈、重病、氣虛血虧及飽食、饑餓狀態(tài)下也不宜刮痧。
(三)注意事項
(1)刮痧板一定要消毒。
(2)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鐘,最長不超過20分鐘。
(3)刮痧次數(shù):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進行第二次刮治。
(4)出痧后1~2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fā)癢,這些反應屬正?,F(xiàn)象。
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膚沒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jīng)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是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疏通經(jīng)絡方面。常見如患肩周炎的50歲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療法效果比較好,但是一般一次效果不明顯,二三次后方有顯效。
刮痧療法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待一段時間,一般為5~7天,再進行第二次刮痧。
要保持室內(nèi)溫度,冬天要注意足部暴露皮膚的保暖,操作完畢足部暴露部分應用干毛巾進行包裹,尤其避免涼風直吹足部皮膚;夏天操作,應避免用風扇直接吹足部暴露的皮膚。
受術(shù)者需在飯后半小時以后方可接受足療。
施術(shù)者用力以受術(shù)者感到足部反射區(qū)酸、麻、脹、痛(以受術(shù)者可忍耐為限)為度,不可用暴力。對于體質(zhì)好、年輕、足部肌肉豐厚者,力度可稍強;對于體質(zhì)弱、年老、足部肌肉薄而不結(jié)實者,力度應輕柔。
施術(shù)者應與受術(shù)者經(jīng)常保持交流,或隨時觀察受術(shù)者的表情等變化,應隨時告訴受術(shù)者可能出現(xiàn)的諸如酸、麻、脹、痛等反應屬于正?,F(xiàn)象,并隨時根據(jù)受術(shù)者的反應調(diào)整手法力度、速度等,既要讓受術(shù)者感到酸、麻、脹、痛等正常反應,又不致使手法太輕或過重,為正常狀態(tài)。
少數(shù)受術(shù)者在接受刮痧按摩后,足部出現(xiàn)蟲行感、發(fā)癢、冒冷氣、冒熱氣等或出現(xiàn)疲倦等局部或全身感覺,均屬于正?,F(xiàn)象。
操作結(jié)束后(半小時內(nèi)),讓受術(shù)者飲用溫開水或溫礦泉水300~500毫升為宜。
施術(shù)者應在操作前后進行手部清潔與消毒,以防止病菌交叉感染。
本文導讀:刮痧能夠緩解疲勞、調(diào)理身體,但是,刮痧有很多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來看看刮痧的注意事項與禁忌。
刮痧是中醫(yī)療法中的一種,它可以緩解疲勞、調(diào)理身體,人們在刮痧之后往往會有很舒適的感覺,因此,很多人喜歡刮痧,但是,刮痧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和禁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刮痧的注意事項和禁忌都有哪些。
刮痧的注意事項
1、治療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采用刮痧治療的時候應該注意避風和保暖。如果室內(nèi)的溫度比較低,那么在刮痧的時候應該盡量減少人體所暴露的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天高溫天氣的時候,千萬不要在電風扇或者有流風吹過的地方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響刮沁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fā)新的疾病。
2、刮痧的時候千萬不能過度饑餓,而且不建議空腹進行刮痧,最好在用過餐之后的1至2小時后進行。
3、刮痧避開空調(diào)、風扇、較冷的空間操作,刮痧后不可立即洗澡。刮痧后及時喝溫開水,糖鹽水補充水液能量。
4、治療刮痧后飲熱水一杯:治療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部分體內(nèi)的津液,刮痧后飲熱水一杯,個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
5、在進行保健刮痧和頭部刮痧的時候可以不適用任何介質(zhì),可以直接隔著衣服進行刮痧,但是手法一定要輕。另外在給兒童進行刮痧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手法要輕柔,必須要隔著衣服刮。
6、再次刮痧時間需待上次痧疹消退(5~7天左右)后再進行。
7、刮痧后1~2天內(nèi),如刮拭部位出現(xiàn)疼痛、癢、蟲行感、冒冷/熱氣或皮膚表面出現(xiàn)風疹樣變化等現(xiàn)象,均為正常。
8、刮痧后洗浴的時間:治療刮痧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侍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干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刮痧也和針灸一樣,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xiàn)暈刮。癥狀多表現(xiàn)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fā)冷,惡心欲吐等。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首先要冷靜,立即讓患者平臥并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輕刮)、內(nèi)關(guān)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如無明顯好轉(zhuǎn),要及時送往醫(yī)院。
什么情況不適合刮痧
1、飯后一個小時才可刮痧,太飽或肚子太餓、過度疲勞患者忌刮痧;
2、皮膚病患者不適合刮痧療法;有水腫、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忌刮痧;
3、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不能進行刮痧治療;
4、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jīng)緊張?zhí)貏e怕痛的患者需要輕刮痧;
5、孕婦、嬰孩或幼童在合格醫(yī)師指導下接受刮痧。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刮痧的注意事項及禁忌,刮痧是調(diào)理身體的一種方法,但是,上面介紹的注意事項也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