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作業(yè)者中暑的食療方
女性養(yǎng)生保健食療方。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彪S著社會(huì)的進(jìn)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gè)玄而又玄的學(xué)問,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如何在飲食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yuǎn)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溫作業(yè)者中暑的食療方”,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鮮梨汁10毫升,鮮藿香、鮮佩蘭、鮮荷葉、鮮生地、鮮建蘭葉各6克,鮮首烏5克,白糖適量。生地、首烏加水先煎,煮沸約15分鐘后,下藿香、佩蘭、荷葉、建閆葉,再一起煮約5分鐘,濾渣取汁,沖入鮮梨汁攪勻,加白糖調(diào)味服用。清熱解暑、生津除煩,用于暑熱煩渴等癥。
金銀花、山楂各500克(打碎),菊花500克,蜂蜜3000克。前三味洗凈,加水約30000毫升,用武火煮沸改文火煮約半小時(shí),濾汁待用。蜂蜜倒入干凈鍋內(nèi),小火加熱保持微沸,直至色微黃、粘手成絲即可。然后將煮好的蜂蜜緩緩加入上述藥汁中,攪拌均勻,用紗布過濾取汁,冷卻后貯瓶備用。每曰數(shù)次,隨量飲用,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祛風(fēng)消積等功效,適用于暑熱煩渴、心煩怔忡、頭目眩暈、頭痛目赤等癥。
鮮荷葉邊、鮮金銀花、鮮竹葉心各6克,鮮扁豆花1克,西瓜翠衣、絲瓜皮各6克。各味洗凈切細(xì),一同入鍋加水煮沸后,用小火煎煮5?10分鐘即成。每日1劑,分?jǐn)?shù)次飲用,能清肺解暑,適用于夏季感受暑邪頭部脹等癥。
藿香葉、薄荷葉、佩蘭葉、荷葉各3克,鮮蘆根、枇杷葉各30克,冬瓜60克(切片),白糖適量。枇杷葉、蘆根、冬瓜加水先煎煎,濾渣取汁,再用藥汁煎熬前四味藥,5分鐘后取汁,加白糖調(diào)味服用。每曰1劑,分3次飲用,有清熱解暑、芳香化濁之功。治暑溫初起,身大熱、背微惡寒、口大渴、汗大出、心煩等。
荷葉12克,香薷9克,扁豆、冬瓜皮各6克。水煎服,每曰1劑,可清熱、袪暑、利濕,防治中暑初起者。
扁豆、雙花各15克,佩蘭、淡竹葉各9克。水煎服,代茶頻飲,每日1劑,有清熱袪暑,健脾利濕的功效,用于預(yù)防和阻斷中暑的發(fā)展。
黃芪、黨參各10克,活鯉魚1條(約750克),水發(fā)香菇、冬筍片各12克,蔥、姜、鹽、黃酒等調(diào)味品各適量。鯉魚去鱗及內(nèi)臟洗凈,炒鍋置武火上加食油燒熱,鯉魚炸成黃色,加水適量,入黃芪、黨參燒開后轉(zhuǎn)文火,煨至湯濃、魚肉熟透,去掉二藥,再放入香薇、筍片及其余調(diào)料稍煮,最后勾芡即可。每曰1劑,佐餐服用,可益氣健脾,適用于中暑康復(fù)期。
人參粉9克?1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粳米淘洗后,與人參粉一起加水適量,武水煮沸后轉(zhuǎn)為文火,煮至米爛熟成粥,加入冰糖攪拌讓其溶化即成。每曰1劑,分2?3次服用,可益元?dú)?,健脾開胃,適用于中暑恢復(fù)期。
白人參、蓮子各10克,冰糖30克。前二味泡發(fā)洗凈后入碗,與冰糖一起隔水蒸1小時(shí)即可。吃蓮肉飲湯,每日1次。人參可連用3日,其余二味均每日新加,到第三次時(shí),與人參片一同吃下,可補(bǔ)氣、健脾開胃,用于中暑康復(fù)期。
綠豆200克,酸梅100克,白糖適量。前二味加水煎至爛熟,用紗布過濾取汁,加白糖加調(diào)味服用。每曰1劑,分?jǐn)?shù)次飲用,可清熱生津、消暑解渴,適用于中暑□干舌燥者。
綠茶3克?5克,精鹽少許。綠花用開水200毫升沖泡,加鹽調(diào)味飲用。每份綠花可反復(fù)沖泡2?3次,可清涼解熱,補(bǔ)充人體水和鹽發(fā),對中暑病人有利。
綠茶10克,維生素B23片,白糖適量。綠花用500毫升開水沖泡,稍涼后倒出茶汁再?zèng)_泡1次,將兩次茶汁合并,入維生素B2粉及白糖,調(diào)溶即可。每日1劑,分次飲用,可解渴、提神、袪暑、消炎,適用于中暑病人。
鮮芝麻葉15克,白糖適量。芝麻葉洗凈切細(xì),入杯中,加開水漫泡,加蓋片刻取汁,再加白糖調(diào)味飲用。本品可袪暑、除煩、利尿,對中暑頭昏、口渴、尿少者有效。
甘蔗500克(切片),菊花50克。二味水煎,代茶飲,可清熱生津止渴,適用于暑熱傷陰口渴等癥。
鮮苦瓜1個(gè),上端切平,去瓤,裝入綠花,掛于通風(fēng)處陰干后切碎,連同茶葉混勻備用。每次取10克,置保溫杯,用沸水沖泡,蓋嚴(yán)溫漫半小時(shí)飲用,可清熱解暑、明目解毒,用于中暑發(fā)熱、煩渴、小便不利等。
鮮絲瓜花7?8朵,綠豆60克。先煮綠豆至熟,取汁,入絲瓜花于上述汁水中,再稍煮片刻即可飲服。本品有清熱、解毒、袪暑和治療中暑的效用。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1)蓮子(去心)、芡實(shí)各60克,荷葉一小張,糯米100克。各味加水煮粥,每曰1劑,分2次食用,有益脾腎、清心安神功能,可用于脾腎不足者。
(2)核桃仁、黑芝麻、桑葉各50克。三味共搗爛如泥,和勻,制成丸藥,每丸重9克。每日2次,每次1丸,白開水送服,有補(bǔ)肝腎、清熱安神功能,可用于肝腎陰不足者。
(3)珍珠粉5克,豬心2個(gè),鹽少許。豬心剖開洗凈,加水文火煨熱,再加鹽煮至熟透,切片待用。每劑可用2天,每天早、晚各用1次,每次用豬心片蘸珍珠粉食用,連用1周為1個(gè)療程。本品具有補(bǔ)心、鎮(zhèn)驚安神功能,可用于心虛者。
(4)玫瑰花30克,羊心1個(gè)。玫瑰花水煎取汁,放入洗凈的羊心,漫泡半天,取出切片;羊心片串在烤簽上,蘸玫瑰花水反復(fù)在火上供烤,直至烤熟。每曰1劑,趁熱食用,分2次食完,有養(yǎng)心安神、蔬肝理氣功能,可用于肝氣不舒者。
(5)制半夏5克,小米15克。水煎服,每曰1劑,有健脾、和胃、安神功能,可用于心脾不足者。
(6)豬心1個(gè),浮小麥100克,鹽適量。豬心剖開洗凈,與浮小麥及水一起燉煮,至豬心熟透即可。去浮小麥,豬心切片,蘸鹽食心,飲湯。每曰1劑,分2?3次服用,連用5日為1個(gè)療程,有養(yǎng)心安神功能,可用于心神不安者。
(7)赤小豆30克,鮮花生葉15克,蜂蜜2湯匙。水煎煮至豆酥熟,每曰1劑,睡前服用,有健脾和胃、清心安神功能,可用于心脾不足者。
(8)鮮百合50克,蜂蜜1?2匙。百合洗凈,與蜂蜜拌勻,隔水蒸熟備用。每日1劑,臨睡前服用,有潤肺、和胃、安神功能,可用于肺陰不足者。
(9)桂圓肉500克,低度酒1000克。入瓶中,密封漫泡15天后備用。每曰2次,每次飲10毫升?20毫升,有補(bǔ)血安神功能,可用于血虛者。
(10)紅棗20個(gè),蔥白7根(切段)。二味水煎煮至棗熟透即可。每曰1劑,睡前食用,有健脾和胃、養(yǎng)血安神功能,可用于心脾不足者。
珍珠母20克,枸杞子9克,菊花3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清熱、補(bǔ)肝、潛陽功能,用于肝腎陰虛者。
枸杞子7粒,嵌入一只桂圓肉上,蒸熟備用。每次2?3只,每日食用1?2次,有補(bǔ)肝腎、明目、潤燥功能,適用于肝腎陰虛者。
枸杞子500克,米酒2500克。二者密封漫泡2周后飲用,每日1次,每次飲用50毫升,有補(bǔ)腎益精、明目功能,用于肝腎陰虛者。
新鮮桑葚5000克,糯米2500克,酒典適量。桑葚洗凈搗汁,糯米蒸煮成飯后,入桑葚汁和酒曲拌勻,置于壇內(nèi),密封1周即可。每日2次,每次飲用30毫升,有補(bǔ)腎、養(yǎng)血、明目功能,用于陰血虛者。
枸杞子30克,粳米50克。二味共煮稀稠粥,每日1劑,有補(bǔ)肝腎、明目功能,適用于不善飲酒的肝腎陰虛者。
雞肝50克(切?。?0克?100克,蔥、姜、鹽、黃酒、味精各適量。粳米先煮粥,將成時(shí),入雞肝丁及其他調(diào)料,煮沸即可。每日1劑,常服,有補(bǔ)肝腎、明目功能,用地肝腎虧損者。
豬肝100克(切丁),綠豆50克,粳米75克,鹽、麻油、味精各適量。綠豆打碎,與粳米一起煮粥,煮至半熟時(shí),加入豬肝丁及其余各味,再煮至熟即可。每日1劑,分1?2次服用,常食有補(bǔ)肝腎、清肝明目功能,用于肝腎虧損者。
羊肝100克(切丁),大白菜100克(切絲),粳米75克,料酒、鹽、味精各適量。粳米煮粥,待米粒開花時(shí)加入白菜絲,沸后加入羊肝丁及其余調(diào)料,煮至熟即成。每日1劑,分2次食用,常服有補(bǔ)肝腎、明目功能,用于肝腎虧損者。
白扁豆50克,紅棗10枚,白糖適量。白扁豆水漫泡4小時(shí),與紅奉一起燉煮至爛熟,加白糖調(diào)味。每日1劑,常服有補(bǔ)脾養(yǎng)血功能,用于防治白內(nèi)障。
黑芝麻500克,豆?jié){、蜂蜜各適量。芝麻炒香后為末,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用芝麻粉30克,用1杯豆?jié){和1匙蜂蜜調(diào)服,常服有補(bǔ)肝腎、明目功能,有防治白內(nèi)障的作用。
西紅柿拌白糖食用;橘、橙、柑常服;檸檬切片,糖漬,每日代茶常飲,均可獲得大量維生素C,有利于白內(nèi)障的防治。
人參30克,黃芪500克,炙甘草20克,飴糖500克。前三味水漫泡1小時(shí),水煎3次,合并3次藥汁約3000毫升,加入飴糖調(diào)勻,再慢火濃縮成膏狀,貯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30克,早晚空腹服用,有補(bǔ)氣攝血調(diào)經(jīng)功能,用于氣虛型者。
三七10克,當(dāng)歸20克,山藥30克,粳米50克。前三味水煎取汁,與粳米一起煮成稀稠粥即成。每日1劑,分早、晚2次食用,有補(bǔ)血益氣調(diào)經(jīng)功能,用于血虛型者。
當(dāng)歸10克,生姜30克,羊肉200克(切塊)。共加水燉煮,燒開后去浮沬,慢火煨燉1小時(shí)左右,待羊肉爛熟即可。每日1劑,吃肉喝湯,分2次食用,有溫經(jīng)散寒功能,用于血寒型者。
鮮益母草汁、蜂蜜各10毫升,鮮藕汁、舴地黃汁各40毫升,鮮姜汁5毫升,粳米100克。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其余五味調(diào)勻,再煮沸即成。每日1劑,分2次溫服,病愈即止,有活血、化淤、調(diào)經(jīng)功能,用于血淤型者。
枸杞子120克,鹿角膠60克,山藥、胡桃肉各240克,冰糖75克。鹿角膠加蛤粉炒脆研細(xì)末,其余四味水煎濃汁,與鹿角膠粉拌勻?yàn)楦鄠溆谩C咳?次,每次30克,用溫開水送服,有補(bǔ)腎調(diào)經(jīng)功能,用于腎虛型者。
鮮芹菜、鮮藕各100克,生油15克,鹽、味精各少許。芹菜洗凈切段,藕切片,油旺火燒熱,下芹菜、藕片翻炒片刻,加鹽、味精及清水適量,再燒二三沸即可。每日1劑,一次吃完,可連用3?5日,有清滋陰、涼血調(diào)經(jīng)功能,用于血熱型者。
生姜、大棗、紅糖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食用,有溫經(jīng)散寒功能,用于血寒型者。
佛手、山楂各30克,小茴香20克,黃酒500毫升。前三味洗凈,黃酒中漫3日后飲用。每日2次,每次用15毫升?30毫升,也可加適量白糖調(diào)味服用,有疏肝理氣調(diào)經(jīng)功能,用于氣滯型者。
豬蹄100克?200克,山楂20克,粳米30克?50克,黃酒適量。豬蹄洗凈切碎與粳米、山楂一起燉煮至爛熟,趁熱加黃酒調(diào)味即成。每日1劑,吃肉喝湯,分1?2次食用,有活血、化淤、調(diào)經(jīng)功能,用于血淤型者。
黑豆100克,拘杞子20克,紅糖25克。前二味煮至爛熟時(shí),加紅糖調(diào)味即成。每日1劑,分2次服食,有補(bǔ)腎調(diào)經(jīng)功能,用于腎虛型者。
蚌肉150克,米酒30克,花生油、鹽、姜汁各適量。蚌肉洗凈瀝干,炒鍋加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shí),投入蚌肉翻炒,至蚌肉變色時(shí),加入米酒、姜汁、鹽及適量清湯,慢火煨燉至肉爛熟即成。每日1劑,吃肉喝湯,佐餐食用,有補(bǔ)血益氣調(diào)經(jīng)功能,用于血虛型者。
酸棗仁12克,黃花菜15克。水煎飲服,每晚1劑,有疏肝解郁、健脾理氣功能,可用于肝氣郁結(jié)者。
龍眼肉30克,西洋參6克,白糖適量。三味共放入燉盤內(nèi),隔水燉1小時(shí)即可。每日1劑,每晚睡前服用,有養(yǎng)心健脾、安神寧志功能,可用于心脾兩虛者。
龍眼肉12克,紫靈芝15克,白糖適量。前二味水煎2?3次,合并藥汁,每劑可用1?2日,每日加白糖調(diào)味飲用1次,有補(bǔ)心脾、強(qiáng)壯、寧志安神功能,可用于心脾兩虛者。
懷山藥30克,枸杞子10克,豬腦1個(gè),油、鹽各少許。前二味水煎半小時(shí)后,加入豬腦再煮15分鐘,加油、鹽調(diào)味即可。每日1劑,分2次服用,可連用3?5日,有滋補(bǔ)肝腎、安神寧志功能,可用于肝腎陰虛者。
麥冬、天冬各10克,棗仁12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前三味水煎取汁,入大米煮成稀稠粥,加白糖調(diào)味即可。每日1劑,分2次食用,有滋陰降火、安神功能,可用于陰虛火旺者。
沙參、玉竹各15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前二味布包,與大米一起煮成稀稠粥,去藥包加糖調(diào)味即可。每日1劑,可連用數(shù)劑,有滋陰降火、安神功能,可用于陰虛火旺者。
龍眼肉30克,大米50克?100克,紅糖適量。前二味共煮成稀稠粥,以紅糖調(diào)味即成。每日1劑,分2次食用,有養(yǎng)心健脾、安神寧志功能,可用于心脾兩虛者。
核桃肉15克,枸杞子10克,雞蛋2個(gè)。三味水煎煮,待蛋熟時(shí)去殼再稍煮片刻即成。每日1劑,分2次食用,有滋補(bǔ)肝腎、安神寧志功能,可用于肝腎陰虛型者。
甲魚1只,拘杞子30克,蔥、姜、油、鹽、味精、黃酒各少許。將甲魚以開水燙死,去腸雜洗凈,與拘杞子一起入沙鍋,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燉煮爛熟,加入調(diào)料稍煮即成。每周1?2劑,每日1次,隨量佐餐食用,有滋補(bǔ)肝腎、安神寧志功能,可用于肝腎陰虛型者。
新鮮桑葚1000克,蜂蜜300克。桑葚洗凈,搗爛取汁,放心鍋內(nèi)稍煮濃縮后,調(diào)入蜂蜜,再煮成膏狀,裝瓶備用。每日2次,早、晚各服1?2湯匙,以開水送服,常服有滋陰降火、安神功能,可用于陰虛火旺型者。
肉蓯蓉15克,精羊肉100克,粳米50克,蔥、姜各適量。肉蓯蓉水煎取汁,羊肉切片,下鍋煮熟,再下粳米煮至米開湯稠,入蔥、姜,煮一二沸即可。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zé)崾秤?,有補(bǔ)腎壯陽功能,用于命門火衰型陽痿。
山藥30克,茯苓20克,熟地15克,小茴香3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前四味水煎取汁,與粳米一起煮成稀稠粥,加紅糖調(diào)味即可。每日1劑,分1?2次食用,有補(bǔ)益心脾功能,用于心脾兩虛型陽痿。
鮮生地黃汁50毫升,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生姜5克。先煮薏苡仁,沸后下粳米,再沸后入生地黃汁、生姜片,煮成稀稠粥即可。每日1劑,分2次食用,有清利濕熱功能,用于濕熱下注型陽痿。
麥門冬、蓮子各10克,鮮竹葉心20根,粳米100克。前二味先煎取汁,再與后二味一起煮成稀稠粥即可。每日1劑,分2次食用,有清心火、滋腎陰功能,用于相火內(nèi)動(dòng)、心腎不交型遺精。
鮮車前葉50克,蓮子10克,蔥白1莖,粳米100克。車前葉洗凈切碎,與蔥白一起水煎取汁,再與蓮子、粳米一起煮成稀稠粥即可。每日1劑,分2次食用,可連用5?7日,有清利濕功能,用于濕熱下注、擾動(dòng)精室型遺精。
芡實(shí)10克,茯神20克,蓮子40克,白糖10克?15克。前二味水漫半小時(shí)蓮子熱水漫1小時(shí)后剝開去心,共同連漫液一起水煎1小時(shí),加白糖再煮1小時(shí),至芡實(shí),蓮子酥爛,揀去茯神即可。每日1劑,分1?2次食用,有調(diào)補(bǔ)心脾,益氣攝精功能,用于勞傷心脾、氣不攝精型遺精。
山藥50克,山萸肉20克,粳米100克。前二味水煎取濃汁,再與粳米一起煮成稀稠粥即可。每日1劑,分早、晚2次食用,有補(bǔ)腎固澀功能,用于腎偏陰虛性滑脫、精關(guān)不固型遺精。
炙杜仲10克,豬腎1對(約250克)。豬腎剖開,去筋膜洗凈,切成腰花;杜仲水煎,取汁約50毫升,以一半藥汁加料酒25毫升、適量豆粉、鹽、白糖拌入腰花內(nèi)。鍋中油燒至八成熱時(shí),放入花椒,待出香味時(shí),投入腰花及蔥、姜、蒜速炒散,最后放入另一半藥汁葉精翻炒即成。本品具有補(bǔ)腎固澀功能,用于腎偏陽虛性滑脫、精關(guān)不固型遺精。
羊肉100克,羊腎1只,枸杞子250克,蔥白2莖,鹽少許,粳米100克。羊腎剖開,去筋膜洗凈,與羊肉一起切碎;枸杞葉水煎取汁,與羊腎、羊肉、蔥白、粳米一起煮粥,粥成后加鹽調(diào)味備用。每日1劑,分2次溫?zé)崾秤茫醒a(bǔ)腎壯陽功能,用于命門火衰型陽痿。
龍眼肉、蓮子各15克,紅棗5枚,糯米100克。龍眼肉、紅棗先煎取濃汁,再與蓮子、糯米煮成稀稠粥即成。每日1劑,分2次食用,有補(bǔ)益心脾功能,用于心脾兩虛型陽痿。
苡仁、粳米各50克,白糖20克。先煮苡米仁,沸后下粳米,煮成稀稠粥,加白糖調(diào)味備用。每日1劑,分2次食用,常服有清熱利濕功能,用于濕熱下注型陽痿。
豬精肉500克,青筍、枸杞子各100克,豬油100克,鹽、白糖、醬油、味精、麻油各適量。肉與筍洗凈切絲,用豬油炒至肉線變色,烹入料酒,加枸杞子、青筍、鹽、白糖、醬油、味精,翻炒幾下,淋上痳油入盤即可。每日1劑,佐餐食用,有清心火、滋腎陰功能,用于相火內(nèi)動(dòng)、心腎不交型遺精。
面粉300克,山藥粉150克,雞蛋1個(gè),豆粉20克,生姜1克,蔥、姜、油、味精、鹽各適量。三粉放入盆中,打入雞蛋、鹽及適量水,做成面條;油鍋燒開,以蔥、姜熗鍋,加入適量清湯,再以鹽、味精調(diào)好口味,燒開后下面條,煮熟即可。每日1劑,常食有調(diào)補(bǔ)心脾、益氣攝精功能,用于勞傷心脾、氣不攝精型遺精。
甲魚1只,豬脊髓200克,蔥、姜、胡椒、黃酒各適量。甲魚活殺,去內(nèi)臟洗鎌切塊,豬脊髓切寸段,與蔥、姜、胡椒及適量水一起入沙鍋,燒開后去浮沬,淋入黃酒,慢火燒至爛熟即成。每周2?3劑,每日隨量食用1次,有補(bǔ)腎固脫功能,用于腎偏陰虛性滑脫、精關(guān)不固型遺精。
豬腎1只,鮮韭黃100克,油、鹽、味精、黃酒各適量。韭黃切段,豬腎去筋膜洗凈切薄片;油鍋燒七成熱時(shí),下腰片,變色即撈出;鍋內(nèi)留少許底油,入韭黃秋;翻炒幾下,入腰片、鹽、味精、黃酒等調(diào)料同炒,出鍋前淋上麻油即成。每日1劑,佐餐食用,有補(bǔ)腎固澀功能,用于腎偏陽虛性滑脫、精關(guān)不固型遺精。
糯米粉、米粉、白糖各250克,茯苓、山藥、芡實(shí)、蓮子各120克。后四味藥培干為末和勻,與前三味一起拌勻,做餅蒸熟服用。每曰1?2次,空腹食用,以適量為宜,可補(bǔ)脾胃,用于脾胃功能減退引起的食欲不振。
鯉魚300克,豆豉、陳皮各6克,胡椒1克,生姜2片。鯉魚常規(guī)洗凈,與其余幾味一起做湯,待溫服用。吃魚肉喝湯,每日1劑,可溫中健胃、解表除煩,用于胃寒性食欲不振。
羊肉500克(切?。愣?0克,蘿卜50克,蘋果、生姜各5克,香菜、胡椒粉、精鹽、醋各適量。按常法燉湯,佐餐食用,可益氣補(bǔ)中、溫中暖胃,用于食積不消、食欲不振。
炒谷芽、陳皮各10克,雞內(nèi)金5克。水煎飲服,每次1劑,每日可用1?2劑,可健脾、和中、消積,用于食積引起的食欲不振。
鴨血500克(切?。垢?0克(切?。?,青蒜1根,鹽、味精、香油、黃酒、醋、胡椒粉、淀粉各適量。鍋內(nèi)放水煮沸,先入鴨血及豆腐丁,再入鹽和黃酒,待水沸幾次后,加入濕淀粉調(diào)勻,再煮沸后加入醋、胡椒粉、味精、香油等,最后拔苗助長上青蒜花,攪勻即成。每日1劑,作湯服用,可開胃消食,適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白菜心、辣椒各100克,醋50克,鹽、味精、白糖、香油、醬油、生姜各少許。白菜心洗凈切絲,加少許鹽腌漬,待出水后,用清水漂洗掉鹽分,擠出水分裝盤。辣椒洗凈全部切絲,留下約1個(gè)辣椒的絲,將其余的皆均勻地撒在白菜上。醋、白糖、醬油調(diào)溶后,倒在白菜、辣椒上。香油入鍋燒熱,將留下的辣椒絲炸成老黃色,乘熱澆于白菜、辣椒上,稍蓋蓋,使香辣味滲入到菜中,拌勻即成。佐餐食用,每日1劑,可開胃消食,適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豬肚(切絲)、大米各100克。加水適量。煮成稀稠粥食用。每日1劑,分次服完,可健脾和胃,適用于脾胃虛弱性食欲不振。
椰子肉(切成小塊)、雞肉各50克?100克,放于有蓋之瓦盅內(nèi)隔水蒸熟后服用。每日1劑,分次服完,可強(qiáng)壯、補(bǔ)虛、益氣,適用于脾氣虛性食欲不振。
干棗500克,支核培干為末,備用。每服9克,每日3次,每次用生姜5克煎湯送服。本品可補(bǔ)脾益胃,適用于脾胃不足性食欲不振。
蕃茄汁150毫升,山楂汁15毫升。混勻服用,每日1劑,可健胃、消化,用于胃研足性食欲不振。
藕粉2湯匙。先用適量冷開水調(diào)勻,然后沖入開水,調(diào)成薄糊狀即成。每服1劑,每日用1?2劑,可養(yǎng)血、調(diào)中、開胃,適用于食欲不振。
大蒜3?5瓣。去外皮,每日佐餐生吃,可健胃、消積,常食,對食欲不振有效。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高溫作業(yè)者中暑的食療方》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shí)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女性養(yǎng)生保健食療方”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