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調(diào)治貧血的藥膳方
中醫(yī)養(yǎng)生方。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xué)的養(yǎng)生保健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中醫(yī)調(diào)治貧血的藥膳方”,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貧血在祖國醫(yī)學(xué)屬“虛證”范疇,虛證常見有血虛、氣虛、陰虛、陽虛等?;颊呖筛鶕?jù)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宜的食療方法進行調(diào)治:
1.龍眼肉15g,紅棗3~5枚,粳米100g。同煮成粥,熱溫服。有養(yǎng)心補脾、滋補強壯的功效。
2.新鮮羊骨2斤(1000g),粳米200g。羊骨洗凈捶碎,加水熬湯,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時中適量調(diào)米溫服,10~15天為一療程。有補腎壯骨的作用。
3.糙糯米100g,薏苡仁50g,紅棗15枚。同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白糖。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4.制首烏60g,紅棗3~5枚,粳米100g。先以制首烏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紅棗和粳米煮粥,將熟時,放入紅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熱溫服。首烏忌鐵器,煎湯煮粥時需用少鍋或搪瓷鍋。有補肝益腎、養(yǎng)血理虛功效。
5.雞蛋2個,取蛋黃打散,水煮開先加鹽少許,入蛋黃煮熟,每日飲服2次。有補鐵的作用,適用于缺鐵性貧血。
6.豬肝150g,菠菜適量。豬肝洗凈切片與淀粉、鹽、醬油、味精適量調(diào)勻,放入油鍋內(nèi)與焯過的菠菜炒熟,或用豬肝50g洗凈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時,放入菠菜,開鍋加入調(diào)米,吃肝吃菜喝湯。有補鐵作用,適用于缺鐵性貧血。
擴展閱讀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體內(nèi)缺少鐵質(zhì)而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的貧血,其特征為低血紅蛋白小紅細胞性貧血,血漿、骨髓及其他組織的鐵儲存減少,臨床常見面色蒼白、神倦乏力、頭暈耳鳴、心悸、氣促、食欲減退。婦女月經(jīng)過多,血紅細胞總數(shù)和血紅蛋白量減少,血清鐵降低,總鐵結(jié)合力增加。
中醫(yī)辨證治療
脾氣虛弱型
[臨床表現(xiàn)]面色萎黃或蒼白、神疲乏力、納少便溏,舌質(zhì)淡紅,苔薄膩,脈細。
[食療藥膳]
1.豬血炒紫菜:豬血印克,紫菜300克(泡好),同放入鐵鍋炒熟吃。
2.黃芪雞汁粥:黃芪30克,母雞1只(1000克),粳米100克,將母雞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切塊),和黃芪放入鍋加水煮成濃湯,用此濃湯和粳米煮粥,調(diào)味食用。
3.紅參圓肉粥:紅參10克(切片),圓肉15克,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
氣血兩虛型
[臨床表現(xiàn)]面色蒼白、倦怠無力、頭暈心悸、少氣懶言,舌質(zhì)淡胖,苔薄白,脈濡細。
[食療藥膳]
1.當(dāng)歸枸杞豬肝煎:當(dāng)歸15克,枸杞15克,豬肝60克,煮湯調(diào)味服食。
2.黑豆圓肉大棗湯:黑豆50克,圓肉20克,大棗50克,水煎煮熟服。
3.木耳棗肉湯:黑木耳10克,大棗15枚,瘦豬肉60克,共煮湯食用。每日2次。
【花生紅棗湯】
配方: 連衣花生200克,紅棗30~50克。
制法: 紅棗、花生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煮至花生爛熟即可。
功效: 溫補脾腎。
用法: 吃紅棗、花生,喝湯。
【芪棗羊骨粥】
配方: 羊骨1000克左右,黃芪30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
制法: 先將羊骨打碎與黃芪、大棗入砂鍋,加水煎湯,然后取汁代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細鹽、生姜、蔥白調(diào)味,稍煮即可。
功效: 補腎強筋,健脾益氣。
用法: 溫?zé)峥崭故秤茫?0~15日為1個療程。
【參杞狗肉】
配方: 狗肉1000克,黨參20克,枸杞子10克,菟絲子10克,砂仁5克,牛膝15克。
制法: 上物除狗肉外,入砂鍋加水煎煮30分鐘后,倒出藥汁。將狗肉切成小塊,加醬油、糖、黃酒、蔥、姜、味精等調(diào)料,腌漬入味,放入鍋中,加藥汁及適量清水,煮沸后,文火慢慢煨至狗肉爛熟即可食用。
功效: 益氣溫陽補血。
用法: 佐餐食用。
【雞蛋豬腰粥】
配方: 雞蛋1個,豬腰1只,糯米60克。
制法: 豬腰去筋膜切片,雞蛋打碎加入調(diào)料拌勻,糯米煮粥,將成時加入雞蛋、豬腰稍煮即可。
功效: 補腎健脾。
用法: 可作早晚餐或點心服食。
【當(dāng)歸生姜羊肉湯】
配方: 當(dāng)歸30克,羊肉500克,生姜30克。
制法: 將羊肉、當(dāng)歸、生姜均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料酒、清水適量,煮至羊肉熟爛,調(diào)味即可。
功效: 溫陽散寒養(yǎng)血。
用法: 吃羊肉喝湯。
【多子湯】
配方: 枸杞子10克,女貞子15克,桑椹子20克,韭菜子10克,五味子6克,金櫻子15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0克。
制法: 上物水煎,代茶飲。
功效: 滋養(yǎng)肝腎。
用法: 每日1劑,不拘時飲服。
【豬肝菠菜粥】
配方: 豬肝、粳米各100克,菠菜150克。
制法: 將豬肝切片,菠菜洗凈去根切段,粳米加水熬成薄粥,然后放入豬肝和菠菜,加少許蔥花、姜片及鹽調(diào)味,至豬肝熟即可。
功效: 補肝養(yǎng)血。
用法: 可作早晚餐服食或點心。
【大棗阿膠粥】
配方: 阿膠15克,糯米100克,大棗10枚。
制法: 將阿膠搗碎;大棗去核與糯米煮粥,粥成時入阿膠稍煮,攪令烊化即成。
功效: 養(yǎng)血止血。
用法: 每日早晚餐溫服。
【豬血菠菜粥】
配方: 豬血100克,鮮菠菜適量,粳米100克。
制法: 將豬血切成小塊放沸水中稍煮,撈出,菠菜放入沸水中,略燙一下,撈出后切細,梗米加水煮粥,待粥成時放入豬血、菠菜,調(diào)味即可。
功效: 養(yǎng)血補血。
用法: 作早晚餐服食,可常食。
【神仙鴨】
配方: 鴨1只(約2000克),人參3克,龍眼肉20克,蓮子50,克,大棗50枚。
制法: 將鴨子去毛、內(nèi)臟,剁去腳,洗凈瀝干。人參切片,蓮子用水脹后去表皮、去心,大棗去核,龍眼肉洗凈。用鹽5克、醬油50毫升、料酒30毫升混勻后搽在鴨表面和腹內(nèi)。將人參、龍眼、蓮子、大棗混合后,填入鴨腹,放在砂鍋中,上籠用武火蒸至鴨熟即可。
功效: 補氣健脾養(yǎng)血。
用法: 每周1次,佐餐食用。
【補血肝片】
配方: 黃芪30克,當(dāng)歸9克,山楂片9克,豬(羊)肝250克,雞蛋1個,筍片、黃瓜片各50克。
制法: 將豬(羊)肝去筋切成薄片,加入雞蛋、淀粉、精鹽,上漿,筍片焯水備用。黃芪、當(dāng)歸、山楂加水濃煎至20毫升,加醬油、鹽、料酒兌成滋汁備用。炒鍋置旺火燒熱,加油燒至六七成熱時,下肝片滑開至熟,撈出去油。原鍋留少許油,把蔥姜末煸一下,再加入肝片、筍片、黃瓜片,加入滋汁,顛翻炒勻,勾芡,淋上明油即可。
功效: 補肝養(yǎng)血。
用法: 佐餐食用。
【太子參羊肉羹】
配方: 羊肉500克,太子參30克,何首烏15克,龍眼肉20克。
制法: 羊肉切丁,太子參、龍眼肉、何首烏裝入潔凈的紗布袋扎緊口,加蔥白、姜、紹酒、鹽等調(diào)料適量,均放入砂鍋內(nèi),加清水沒過料,先用大火燒沸后,去浮沫,以文火煨至羊肉爛熟,撈去藥包及蔥姜即可。
功效: 益氣溫中,補腎養(yǎng)血。
用法: 佐餐食用。
【木耳紅棗湯】
配方: 黑木耳30克,大棗20枚。
制法: 木耳、紅棗泡發(fā)洗凈,共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湯,湯成后加入少許紅糖調(diào)味。
功效: 補腎養(yǎng)血。
用法: 每日1劑,吃棗喝湯。
【阿膠粥】
配方: 阿膠30克,糯米100克。
制法: 先將糯米煮粥,待粥成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阿膠融化后調(diào)入紅糖即可。
功效: 養(yǎng)血補血。
用法: 每日1劑,分2次服用。
【雞血藤煲雞蛋】
配方: 雞血藤60克,雞蛋2個。
制法: 雞血藤洗凈后與雞蛋同放鍋內(nèi),加水300毫升,雞蛋熟后去殼取蛋,再煎10分鐘。
功效: 健脾益氣生血。
用法: 吃蛋飲湯,可常食。
【桂圓鵪鶉蛋】
配方: 桂圓肉12克,鵪鶉蛋4個,紅糖15克。
制法: 將鵪鶉蛋打碎,和桂圓肉、紅糖放置碗中和勻,加水60~100毫升放在飯上蒸熟。
功效: 補血和血。
用法: 每日早晨1次,可常食。
【黃芪雞汁粥】
配方: 母雞1只(重1000~15oo克),黃芪15克,粳米100克。
制法: 將母雞剖洗干凈,煎濃雞汁,將黃芪煎汁,每次以粳米100克加入雞汁和藥汁煮粥。
功效: 益氣血,填精髓。
用法: 早晚趁熱食用。
【牛蹄筋粥】
配方: 牛蹄筋、花生米各50克;糯米50~100克。
制法: 將牛蹄筋洗凈,切成小塊,與花生米、糯米,加水適量煮粥,煮至蹄筋及花生熟爛、湯稠即可。
功效: 補氣養(yǎng)血。
用法: 食粥吃蹄筋及花生。每日早晚各1次。
【歸參燉母雞】
配方: 當(dāng)歸15克,黨參15克,母雞1只(約1500克)。
制法: 將當(dāng)歸、黨參放入雞腹,置砂鍋中,加各種佐料及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燉至雞肉熟爛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氣,養(yǎng)血生血。
用法: 食肉喝湯,佐餐食用。
【扶中糕】
配方: 面粉100克,白術(shù)20克,茯苓20克,黨參10克,陳皮5克,龍眼肉20克,山藥20克。
制法: 上述除面粉外均研成細粉,與面粉混勻,加適量白糖和水和成發(fā)面,上籠屜蒸成糕。也可將蒸好的糕放入烤箱,文火烤干。
功效: 補中益氣養(yǎng)血。
用法: 可作點心食用。
【赤豆粥】
配方: 糯米100克,赤豆50克,紅棗10枚。
制法: 三物洗凈,共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
用法: 每日早晚食用,或作點心服食。
【參棗湯】
配方: 黨參15克,大棗10枚。
制法: 上二味水煎2次,去渣合汁。
功效: 健脾益氣生血。
用法: 每日2次,吃棗喝湯。
冠心病,屬于祖國醫(yī)學(xué)的“胸痹”、“真心痛”范疇。以胸骨后、心前區(qū)出現(xiàn)發(fā)作性或持續(xù)性疼痛憋悶,常放射至頸、臂或上腹部為特征。重者可使冠狀動脈突然閉塞,導(dǎo)致心肌缺血、壞死,形成心肌梗死,危及生命。中醫(yī)辨證多把它分為氣陰兩虛、寒凝血脈、痰濁阻滯、心血瘀阻等型,采用藥膳調(diào)理,有獨特的療效。
氣陰兩虛型冠心?。喊Y見心悸、氣短、胸悶、心前區(qū)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治宜益氣養(yǎng)陰,化瘀通絡(luò)。可用人參粥調(diào)之:人參6克,茯苓20克,麥冬1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粳米50克,共煮成粥,每日晨起作早餐食之。
寒凝心脈型冠心病:癥見胸悶憋氣,陣發(fā)性心痛、心悸,遇寒痛重,畏寒肢冷,面色蒼白。治宜溫心陽,通脈絡(luò)??捎棉字嗾{(diào)之:薤白15克,白檀香5克,水煎去渣取汁,用藥汁加小米50克煮粥,早晨空腹服食。
痰濁阻滯型冠心?。喊Y見胸悶如窒而痛,氣短喘促,咳唾痰涎,惡心,納差,腹脹,心悸少眠。治宜活血化瘀,滌痰通絡(luò)。可經(jīng)常服食瓜蔞萊菔子粥:全瓜蔞20克,萊菔子15克,水煎去渣取汁,加50克大米共煮成粥,臨睡前空腹服食。
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癥見胸悶刺痛,固定不移,伴胸悶氣短,舌質(zhì)紫暗,舌邊舌尖有瘀點,口唇青紫。治宜活血化瘀,暢通血脈。宜經(jīng)常食用桃仁山楂粥:炒桃仁10克,山楂30克,將桃仁、山楂搗碎研末,與50克大米共同煮粥,早晨空腹服食。
另外,冠心病患者還可常飲下列兩款藥茶。
紅花檀香茶:紅花5克,白檀香3克,用沸水沖泡,當(dāng)茶頻飲,一般可沖泡3~5次,宜當(dāng)天飲完。此茶可活血行氣,化瘀宣痹,主治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緩解期)。癥見胸部疼痛偶然小發(fā)作,心悸乏力,胸悶氣短,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藥理研究證實,紅花具有興奮心肌,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對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有不同程度的對抗作用;白檀香含揮發(fā)油,芳香行氣止痛。中醫(yī)認為“氣行則血行”,檀香的行氣作用可增強紅花活血化瘀之力,治療冠心病效果明顯。飲用此茶2個月后,可明顯減少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shù),減輕發(fā)作程度。
丹參蜂蜜飲:丹參、蜂蜜各30克。先將丹參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250毫升,去渣留汁,兌入蜂蜜調(diào)勻分早晚兩次服用。丹參具有明顯的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能促進側(cè)枝循環(huán),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蜂蜜具有強心養(yǎng)心作用。
貧血是指全身循環(huán)血液中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臨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于患者同年齡組、同性別和同地區(qū)的正常標(biāo)準(zhǔn)。飲食治療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于改善貧血癥狀和補充造血功能的營養(yǎng)成分,應(yīng)注意選用。
作者:貧血是指全身循環(huán)血液中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臨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于患者同年齡組、同性別和同地區(qū)的正常標(biāo)準(zhǔn)。飲食治療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于改善貧血癥狀和補充造血功能的營養(yǎng)成分,應(yīng)注意選用。
貧血一般表現(xiàn)為面色萎黃、指甲蒼白、氣短、乏力、心悸、頭發(fā)枯黃、頭暈?zāi)垦?、月?jīng)量少色淡等。貧血者日常飲食中應(yīng)注意多吃富含高蛋白、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品及含鐵豐富的飲食。有益的水果有蘋果、大棗、荔枝、香蕉等。此外還應(yīng)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食品,益于補養(yǎng)生血。
現(xiàn)將有益于預(yù)防貧血的食療藥膳介紹如下:
1.腔骨500克清水煮熟,加大棗50克,香菇100克,再煮半小時,酌加鹽及少量調(diào)料,喝湯吃肉。
2.荔枝、大棗、桑椹子各適量用糯米煮粥,早晚食用。
3.龍眼肉、熟地黃各100克,加水適量,文火煮約半小時,加入阿膠30克,紅糖少量,化開調(diào)勻即可食用。
4.豬心和羊心各一切塊,水煮至熟,加入黑木耳約100克,胡蘿卜切塊100克,調(diào)料適量燉熟即可。
5.蛤蚧一對除去頭足,加入白人參50克、枸杞子100克、當(dāng)歸100克、沙苑子100克裝入廣口瓶內(nèi),倒入白酒浸過中藥約一厘米,每日攪動,半個月后,酌加蜂蜜口服,每天1~2次。 貧血的一般癥狀如下:
1、軟弱無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為最常見和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
2、皮膚、粘膜蒼白:皮膚、粘膜、結(jié)膜以及皮膚毛細血管的分布和舒縮狀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為瞼結(jié)合膜、手掌大小魚際及甲床的顏色比較可靠。
3、食欲減退、腹部脹氣、惡心、便秘等為最多見的癥狀。
改善貧血的食物 :
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物 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蝦及豆類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水果和綠色蔬菜,如酸棗、杏、橘子、山楂、西紅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筍等。維生素C有參與造血、促進鐵吸收利用的功能。
富含鐵的食物雞肝、豬肝、牛羊腎臟、瘦肉、蛋黃、海帶、黑芝麻、芝麻醬、黑木耳、黃豆、蘑菇、紅糖、油菜、芹菜等。鐵是構(gòu)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鐵性貧血者較為常見。
富含銅的食物 銅的生理功能是參與造血,銅缺乏也能引起鐵的吸收障礙和血紅蛋白合成減少。
上述食物日常飲食中應(yīng)注意調(diào)配,盡量做到食物的多樣化。在貧血期間如服用鐵劑時,不要喝茶,以免妨礙鐵的吸收。
貧血的食療食譜:
一、芹菜炒豬肝
原料:豬肝200克,芹菜300克(或菠菜200克),醬油25克,白糖20克,黃酒10克,濕淀粉30克。
制作:1、將豬肝去筋膜,用快刀切成薄片,用淀粉、黃酒和精鹽同豬肝片攪勻,待用。2、芹菜打去菜葉,取凈莖六兩,用清水洗凈,切成三公分長的段。3、將油鍋用旺火燒熱,倒入冷豬油,燒至六成油溫,投入豬肝,將其攪散,待變色后,倒入漏勺瀝油。4、鍋中留油少許,繼續(xù)旺火,投入芹菜煸炒,待熟前加入醬油、白糖、精鹽,用濕淀粉勾芡,再倒入豬肝,翻炒幾下,在鍋邊淋上少許香醋,即可出鍋裝盤。特點:豬肝細嫩爽口,芹菜芳香味濃,香中帶酸,味道鮮美。作用:豬肝每百克含鐵25毫克,芹菜百克含鐵8.2毫克。食用每份芹菜炒豬肝可攝取74毫克的鐵質(zhì)。本菜肴尤其對婦女有益。
二、血糯紅棗粥 做法:將血糯米五十克、紅棗十枚與適量的冰糖,一起熬 煮成粥即可。 功用:補血。
三、桂圓蓮子湯 做法:將桂圓二十個、蓮子五十個,加適量清水,煮至蓮 子軟熟即可。功用:健脾、安神、養(yǎng)血。
四、龍眼粥 做法:龍眼肉十五克、紅棗十枚、粳米五十克,以起熬煮 成粥。功用:養(yǎng)心健脾,最適合貧血兼有失眠健忘者。
五、紅棗羊骨糯米粥材料:羊脛骨1~2根(豬骨也可)、紅棗30枚、糯米一杯作法:1、將羊脛骨(或豬骨)敲碎。2、紅棗去核。3、將以上材料加入適量的水於鍋中熬煮。功效:補脾益血、滋腎健骨。
六、羊骨粥做法:先將新鮮羊骨捶碎,加水煎湯,棄骨,以湯代水煮粥。粥成加入蔥、姜、鹽等調(diào)味后,食用。功用:對於貧血具有畏寒者有良效?!?/p>
七、阿膠芝麻核桃羹 做法:先將阿膠二百五十克烊化、芝麻二百五十克與核桃肉一百五十克共搗細末,再加入桂圓肉五十克、適量冰糖,一起隔水蒸二小時即可。每次加熱吃食二匙。功用:本品有補腎安神益血的功效。
八、參棗湯 材料:紅棗5枚、人參片10克、冰糖1小塊。功能:1、紅棗:味甘、性溫、補中益氣、治虛、潤心肺、生津補血、可養(yǎng)顏抗老化。2、人參:味甘、性溫、可大補元氣,氣旺則精氣神自然足。作法:1、紅棗洗凈,和人參片一起放在小鍋內(nèi),加水一杯,小火燜煮1小時間。2、加入冰糖待溶化即可。
九、杞子南棗煲雞蛋材料:枸杞子20克、南棗10枚、雞蛋2個。作法:1、將枸杞子、南棗、雞蛋加適量的水一起放在鍋中煮熟。2、蛋熟后去殼取蛋再同煮10分鐘。功效:補虛勞、益氣血、健脾胃。
十、鯉魚補血湯材料:黑豆4兩、生姜2片、紅棗10粒、鯉魚1條、陳皮一小塊、胡椒粉適量。做法:1、鯉魚去鱗、鰓、鰭、內(nèi)臟清洗乾凈,加少油在鍋中,略煎至金黃色。2、將黑上去瓤丹并清洗乾凈,放入鍋中,不用放油,炒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乾凈,備用。 3、紅棗去核,生姜去皮,陳皮洗乾凈,備用。4、水煮滾,先放入黑豆、紅棗、陳皮、生姜大火煮10分鐘,再轉(zhuǎn)文火煮一個半小時,最后放入鯉魚,煮30分。功效:滋陰補血、益肝腎、明目安神、健脾補氣、利尿消腫。
提示:貧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只會使貧血癥狀加重。因為食物中的鐵,是以+3價膠狀氫氧化鐵形式進入消化道的。經(jīng)胃液的作用,高價鐵轉(zhuǎn)變?yōu)榈蛢r鐵,才能被吸收。可是茶中含有鞣酸,飲后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鐵,從而阻礙了鐵的吸收。其次,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藥物會阻礙鐵質(zhì)的吸收,所以盡量不要和含鐵的食物一起食用
貧血,臨床以面色蒼白或萎黃無華、唇甲色淡、困倦無力、氣短頭暈等為主要特征,藥膳療法是該病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黃芪雞汁粥、肝粥、紅棗黑木耳湯、荔枝干大棗等藥膳方效果顯著,貧血者宜經(jīng)常食用。
首烏紅棗雞蛋湯
用料何首烏24克 去核紅棗12個雞蛋2個
制法:1/雞蛋煮熟,去殼;首烏紅棗洗凈 2/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煮30分鐘,調(diào)味即可。隨量飲用,也可調(diào)入蜜糖服。
功效:補養(yǎng)肝血
適應(yīng)癥:肝病貧血者,癥見頭暈?zāi)垦#募率?,面色無華,唇甲淡白,或脫發(fā),或須發(fā)早白,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淡苔白,脈細弱。
參耆竹絲雞湯
用料:竹絲雞1只(約750克)豬瘦肉150克黃耆30克黨參30克 去核 紅棗10個生姜3片
制法:1/竹絲雞去內(nèi)臟,洗凈,斬件,豬瘦肉洗凈,一起放入沸水中焯一下,過冷水。2/紅棗。黃耆。黨參洗凈 3/把全部用料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diào)味供用。
功效:補氣養(yǎng)血
適應(yīng)癥:平素體虛貧血,或產(chǎn)后病后虛嬴,癥見乏力體虛,形瘦氣短,飲食減少,面色萎白,舌淡胖,脈細弱。
蓮藕牛腩湯
用料:牛腩600克蓮藕500克紅豆15克生姜4片蜜棗2個
制法:1/牛腩洗凈,切大塊,去肥油,放沸水里焯一下,取出在冷水里漂洗干凈,滴干水。2/蓮藕洗凈,刮皮去節(jié),拍成大塊,紅豆,生姜,蜜棗洗凈,與牛腩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武火煮沸后轉(zhuǎn)文火煲3小時,調(diào)味供用。
功效:健脾開胃,益氣補血
適應(yīng)癥:貧血氣血不足,癥見面色萎黃,神疲氣短,頭暈眼花,四肢乏力,飲食減少,舌淡苔白,脈虛弱?;虍a(chǎn)后虛嬴,營養(yǎng)不良屬氣血不足者。
參歸銀鯧湯
用料:鯧魚500克黨參30克當(dāng)歸15克生姜3片
制法:1/鯧魚去鱗,腮,內(nèi)臟,鍋燒熱加油放姜,把魚煎至微黃。2/黨參,當(dāng)歸洗凈,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轉(zhuǎn)文火煲一小時,下鯧魚煲熟,調(diào)味供用。
適應(yīng)癥:貧血屬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者,癥見面色蒼白,神疲乏力,飲食減少,頭暈心悸,形瘦氣短,舌淡脈虛。
珧柱紅棗雞肉湯
用料:1/雞1只(約750克) 江瑤柱24克去核紅棗10個去心蓮子30克生姜3片
制法:雞去內(nèi)臟及肥油雞皮,洗凈,吊干水,斬件,鍋燒熱,加油,爆姜下雞塊,爆片刻取出。 2/江瑤柱用水浸軟,紅棗,蓮子洗凈。3/把全部用料放入鍋里,加清水,武火煮沸后,轉(zhuǎn)文火煲3小時,調(diào)味供用。
功效:健脾補血,滋陰養(yǎng)血
適應(yīng)癥:貧血,病后體虛,或思慮過度,損傷心脾,或勞累過度,暗耗精血,癥見精神萎靡,體倦乏力,飲食減少,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或中氣虛弱,動則喘息,短氣聲低,舌淡胖,脈虛。
黃芪雞汁粥
功效:益氣血,填精髓,適于體虛、氣血雙虧、營養(yǎng)不良的貧血患者。
配料:重1000~1500克的母雞1只,黃芪15克,大米100克。
制作:將母雞剖洗干凈濃煎雞汁,將黃芪煎汁,加入大米100克煮粥。
用法:早、晚趁熱服食。
宜忌:感冒發(fā)熱、外邪未盡者忌服。
肝粥
功效:補肝,養(yǎng)血明目,適用于氣血虛弱所致的貧血、夜盲癥、目昏眼花等癥。
配料:豬肝(羊肝、牛肝、雞肝均可)100~150克,大米100克,蔥、姜、油、食鹽各適量。
制作:將動物肝洗凈切成小塊,與大米、蔥、姜、油、鹽一起入鍋,加水約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熱頓食。
紅棗黑木耳湯
功效:清熱補血,適用于貧血患者。
配料:黑木耳15克,紅棗15個。
制作:將黑木耳、紅棗用溫水泡發(fā)放入小碗中,加水和適量冰糖,再將碗放置蒸鍋中,蒸1小時。
用法:每日服2次,吃木耳、紅棗,喝湯。
荔枝干大棗
功效:補氣血,適用于失血性貧血。
配料:荔枝干、大棗各7枚。
制作:將荔枝干與大棗共煎水。
用法:每日服1劑,分2次服。
豆腐豬血湯
功效:補血,適用于產(chǎn)后婦女貧血。
配料:豆腐250克,豬血(羊血、牛血也可)400克,大棗10枚。
制作:將大棗洗凈,與豆腐、豬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成湯。
用法:飲湯,食棗。15日為1療程。
貧血是指全身循環(huán)血液中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臨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于患者同年齡組、同性別和同地區(qū)的正常標(biāo)準(zhǔn)。飲食治療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于改善貧血癥狀和補充造血功能的營養(yǎng)成分,應(yīng)注意選用。
貧血的一般癥狀如下:
1.軟弱無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為最常見和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
2.皮膚、粘膜蒼白:皮膚、粘膜、結(jié)膜以及皮膚毛細血管的分布和舒縮狀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為瞼結(jié)合膜、手掌大小魚際及甲床的顏色比較可靠。
3.食欲減退、腹部脹氣、惡心、便秘等為最多見的癥狀。
改善貧血的食物:
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物 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蝦及豆類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新鮮的水果和綠色蔬菜,如酸棗、杏、橘子、山楂、西紅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筍等。維生素C有參與造血、促進鐵吸收利用的功能。
富含鐵的食物 雞肝、豬肝、牛羊腎臟、瘦肉、蛋黃、海帶、黑芝麻、芝麻醬、黑木耳、黃豆、蘑菇、紅糖、油菜、芹菜等。鐵是構(gòu)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鐵性貧血者較為常見。
富含銅的食物 銅的生理功能是參與造血,銅缺乏也能引起鐵的吸收障礙和血紅蛋白合成減少。
上述食物日常飲食中應(yīng)注意調(diào)配,盡量做到食物的多樣化。在貧血期間如服用鐵劑時,不要喝茶,以免妨礙鐵的吸收。
貧血的食療食譜:
一、芹菜炒豬肝
原料:豬肝200克,芹菜300克(或菠菜200克),醬油25克,白糖20克,黃酒10克,濕淀粉30克。
制作:
1.將豬肝去筋膜,用快刀切成薄片,用淀粉、黃酒和精鹽同豬肝片攪勻,待用。
2.芹菜打去菜葉,取凈莖六兩,用清水洗凈,切成三公分長的段。
3.將油鍋用旺火燒熱,倒入冷豬油,燒至六成油溫,投入豬肝,將其攪散,待變色后,倒入漏勺瀝油。
4.鍋中留油少許,繼續(xù)旺火,投入芹菜煸炒,待熟前加入醬油、白糖、精鹽,用濕淀粉勾芡,再倒入豬肝,翻炒幾下,在鍋邊淋上少許香醋,即可出鍋裝盤。
特點:豬肝細嫩爽口,芹菜芳香味濃,香中帶酸,味道鮮美。 作用:豬肝每百克含鐵25毫克,芹菜百克含鐵8.2毫克。食用每份芹菜炒豬肝可攝取74毫克的鐵質(zhì)。本菜肴尤其對婦女有益。
二、血糯紅棗粥
做法:將血糯米五十克、紅棗十枚與適量的冰糖,一起熬 煮成粥即可。
功用:補血。
三、桂圓蓮子湯
做法:將桂圓二十個、蓮子五十個,加適量清水,煮至蓮 子軟熟即可。
功用:健脾、安神、養(yǎng)血。
四、龍眼粥
做法:龍眼肉十五克、紅棗十枚、粳米五十克,以起熬煮 成粥。
功用:養(yǎng)心健脾,最適合貧血兼有失眠健忘者。
五、紅棗羊骨糯米粥
材料:羊脛骨1-2根(豬骨也可)、紅棗30枚、糯米一杯
作法:
1.將羊脛骨(或豬骨)敲碎。
2.紅棗去核。
3.將以上材料加入適量的水於鍋中熬煮。
功效:補脾益血、滋腎健骨。
六、羊骨粥
做法:先將新鮮羊骨捶碎,加水煎湯,棄骨,以湯代水煮粥。粥成加入蔥、姜、鹽等調(diào)味后,食用。
功用:對於貧血具有畏寒者有良效。
七、阿膠芝麻核桃羹
做法:先將阿膠二百五十克烊化、芝麻二百五十克與核桃 肉一百五十克共搗細末,再加入桂圓肉五十克、適量冰糖,一起隔水蒸二小時即可。每次加熱吃食二匙。
功用:本品有補腎安神益血的功效。
八、參棗湯
材料:紅棗5枚、人參片10克、冰糖1小塊。
功能:
1.紅棗:味甘、性溫、補中益氣、治虛、潤心肺、生津補血、可養(yǎng)顏抗老化。
2.人參:味甘、性溫、可大補元氣,氣旺則精氣神自然足。
作法:
1.紅棗洗凈,和人參片一起放在小鍋內(nèi),加水一杯,小火燜煮1小時間。
2.加入冰糖待溶化即可。
九、杞子南棗煲雞蛋
材料:枸杞子20克、南棗10枚、雞蛋2個。
作法:
1.將枸杞子、南棗、雞蛋加適量的水一起放在鍋中煮熟。
2.蛋熟后去殼取蛋再同煮10分鐘。功效:補虛勞、益氣血、健脾胃。
十、鯉魚補血湯
材料:黑豆4兩、生姜2片、紅棗10粒、鯉魚1條、陳皮一小塊、胡椒粉適量。
做法:
1.鯉魚去鱗、鰓、鰭、內(nèi)臟清洗乾凈,加少油在鍋中,略煎至金黃色。
2.將黑上去瓤丹并清洗乾凈,放入鍋中,不用放油,炒 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乾凈,備用。
3.紅棗去核,生姜去皮,陳皮洗乾凈,備用。
4.水煮滾,先放入黑豆、紅棗、陳皮、生姜大火煮10分鐘,再轉(zhuǎn)文火煮一個半小時,最后放入鯉魚,煮30分。
功效:滋陰補血、益肝腎、明目安神、健脾補氣、利尿消腫。
小編溫馨提示:貧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只會使貧血癥狀加重。因為食物中的鐵,是以+3價膠狀氫氧化鐵形式進入消化道的。經(jīng)胃液的作用,高價鐵轉(zhuǎn)變?yōu)榈蛢r鐵,才能被吸收??墒遣柚泻绪匪?,飲后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鐵,從而阻礙了鐵的吸收。其次,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藥物會阻礙鐵質(zhì)的吸收,所以盡量不要和含鐵的食物一起食用。
黃芪雞汁粥
功效:益氣血,填精髓,適于體虛、氣血雙虧、營養(yǎng)不良的貧血患者。
配料:重1000-1500克的母雞1只,黃芪15克,大米100克。
制作:將母雞剖洗干凈濃煎雞汁,將黃芪煎汁,加入大米100克煮粥。
用法:早、晚趁熱服食。
宜忌:感冒發(fā)熱、外邪未盡者忌服。
肝粥
功效:補肝,養(yǎng)血明目,適用于氣血虛弱所致的貧血、夜盲癥、目昏眼花等癥。
配料:豬肝(羊肝、牛肝、雞肝均可)100-150克,大米100克,蔥、姜、油、食鹽各適量。
制作:將動物肝洗凈切成小塊,與大米、蔥、姜、油、鹽一起入鍋,加水約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熱頓食。
紅棗黑木耳湯
功效:清熱補血,適用于貧血患者。
配料:黑木耳15克,紅棗15個。
制作:將黑木耳、紅棗用溫水泡發(fā)放入小碗中,加水和適量冰糖,再將碗放置蒸鍋中,蒸1小時。
用法:每日服2次,吃木耳、紅棗,喝湯。
荔枝干大棗
功效:補氣血,適用于失血性貧血。
配料:荔枝干、大棗各7枚。
制作:將荔枝干與大棗共煎水。
用法:每日服1劑,分2次服。
豆腐豬血湯
功效:補血,適用于產(chǎn)后婦女貧血。
配料:豆腐250克,豬血(羊血、牛血也可)400克,大棗10枚。
制作:將大棗洗凈,與豆腐、豬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成湯。
用法:飲湯,食棗。15日為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