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的風俗
養(yǎng)生的吃的。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钡查L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四季養(yǎng)生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守歲的風俗》,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守歲的注意事項三、除夕為什么要守歲守歲的風俗
1、守歲的風俗之壓歲錢
子夜時分,隨著辭舊迎新時刻的來臨,鞭炮聲、歡笑聲、祝福拜年聲響成一片,交織在一起,家家呈現出熱情奔放、歡樂祥和的景象。孩子們此時最期待,也最興奮,他們紛紛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們則要忙不迭地給“壓歲錢”。不過,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并不一定是在子夜時分。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fā)給晚輩壓歲錢,并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后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2、守歲的風俗之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歷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親密表達對父母的感激。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yǎng)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來表達感激之情。
3、守歲的風俗之踩歲
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 俗話說: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用芝麻秸比喻年年生活更高更好,且“碎”“歲”諧音,意為“歲歲平安”。這些討口彩,圖吉利的習俗,展現了人們新年的美好愿望。
守歲的注意事項
1、娛樂適度。春節(jié)電影電視節(jié)目豐富多彩,大年三十,親友歡聚守歲,玩牌打麻將其樂融融,這往往打破平時建立起來的生活規(guī)律,對身體健康不利,若通宵達旦地娛樂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腦皮層過度興奮,造成失眠,精神緊張,血壓升高,建議還是以不打破生物鐘規(guī)律,按時睡眠休息為好。
2、情緒穩(wěn)定。春節(jié)喜事多,久別親友相聚守歲,電視節(jié)目的逗笑,極易使人興奮激動,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上升,導致腦溢血、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3、飲酒適量。親友相聚,飲酒守歲時,適當飲點葡萄酒、啤酒、米酒或低度白酒,可以助興,增加節(jié)日氣氛,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老年人是有益的。但過多則對胃、肝臟、心臟、腎臟及神經系統(tǒng)都沒有好處,對原來患有血壓、心臟、肝臟、腎臟病的人來說危害更大。
除夕為什么要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講究一見人團圓,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飯有時候能吃一夜。但大部分家庭會在在吃過年夜飯后,將茶點瓜果擺滿一桌,全家人圍桌談話。
關于守歲,有三個不同的傳說。一個為,迎接灶王奶奶。相傳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從臘月23開始,“灶王奶奶”便開始收集年夜飯所需東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齊,為了為了人們能過個好年,連夜趕回人間,人們守歲就是為了迎接她。
還有一個傳說為“守歲熬年”。這也是人們最常聽說的一個傳說,即為了一年來一次的年獸,每到除夕之夜,人們把“年”肆虐的這一夜,視做關口來熬,為消磨時光,一家人團聚交談,有祈求平安度過這一夜的意思。時間長了后,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就形成了。
擴展閱讀
守歲的含義
1、守歲為“分歲”
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2、守歲為“熬年”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春節(jié)的習俗之一。
3、守歲為“持舊歲”
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守歲最早在西晉就有記載,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這種習俗后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在日本、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受中國的影響,均有除夕守歲之說。普天下人都盼望著新年零點的到來。
守歲的習俗
1、守歲習俗年夜飯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2、守歲習俗壓歲錢
守歲之際,孩子們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象征著一年到頭都有錢。
3、守歲習俗踩歲
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并借用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4、守歲習俗娛樂
古時除夕之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等?,F代的中國人們更多的是一家人觀看電視節(jié)目,如春節(jié)聯歡晚會,等待新年到來。
守歲的注意事項
1、守歲注意娛樂適度
春節(jié)電影電視節(jié)目豐富多彩,大年三十,親友歡聚守歲,玩牌打麻將其樂融融,這往往打破老年人平時建立起來的生活規(guī)律,對身體健康不利,若通宵達旦的娛樂危害更大,往往使大腦皮層過度興奮,造成失眠,精神緊張,血壓升高,建議老年人還是以不打破生物鐘規(guī)律,按時睡眠休息為好。
2、守歲注意情緒穩(wěn)定
春節(jié)喜事多,如久別親友相聚守歲,電視節(jié)目的逗笑,極易使人興奮激動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動脈痙攣,血壓上升,導致腦溢血、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3、守歲注意飲酒適量
親友相聚,飲酒守歲時,適當飲點葡萄酒、啤酒、米酒、或低度白酒,可以助興,增加節(jié)日氣氛,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老年人是有益的。但過多則對胃、肝臟、心臟、腎臟及神經系統(tǒng)都沒有好處,對原來患有血壓、心臟、肝臟、腎臟病的老年人來說危害更大。
4、守歲注意飲食要少
有些地方大年三十守歲,零點以后就開始煮水餃,吃完水餃后睡覺。此時,老年人千萬不要貪嘴。因白天大多已食用了豐富的晚餐,一些油膩食物已不易消化,如果再多吃一些不易消化的水餃,對胃、胰腺都沒有好處。
:眼看快要過年了,大家對于除夕的習俗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要守歲,那么除夕守歲的由來是什么,除夕守歲的習俗又有哪些呢?下面為您介紹除夕守歲的習俗,想要知道除夕守歲的由來的人,就看看吧。
除夕是春節(jié)的前夜,又叫年三十。除夕是農歷年臘月的最末一日,春節(jié)的前夜。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民間多俗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
在我國民間普遍重視次日,被成為年關。舊日,工商業(yè)者視端午、中秋、除夕為一年中之三大節(jié)關,每個節(jié)關都要結算帳目,而以除夕為最重要,要理清一年的來往帳,核實盈虧,規(guī)劃來年。中國傳統(tǒng)風俗,除夕與春節(jié),時相接,俗相類,實為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除夕,義謂舊歲至此而除夕,新歲自明晨開始,有除舊布新之吉兆。
除夕的主要活動有三項:吃團圓飯,祭祀,守歲。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夜燈火通明,全家人圍爐夜話,通宵不眠,名為守歲。晉朝已有守歲之俗,周處《風土記》說蜀人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守歲顧名思義是守候新歲。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從古至今,守歲都包含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意思。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zhèn)骷t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探究守歲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過,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
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年兇狠無比,以百獸為食。每到嚴冬臘月,山上難以找到食物的時候,它便下山騷擾,獵食人,畜,使百姓惶惶不安。后來發(fā)現,它非常害怕火光和聲響。于是,人們就燃起火堆,敲鑼打鼓,點燃爆竹,通宵達旦,將年趕到荒山野嶺,餓死在冰天雪地里。為了紀念這次的勝利,人們逐漸形成了除夕夜守歲的風俗。
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除夕守歲的由來的內容,供參考。
驚蟄的風俗
1、驚蟄的風俗之祭白虎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fā)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驚蟄的風俗之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huán)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fā)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吨芏Y》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p>
3、驚蟄的風俗之打小人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驚蟄節(jié)氣該如何養(yǎng)生
驚蟄時的養(yǎng)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精神、飲食、起居的調養(yǎng)?!饵S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fā)緩行,以便志生?!边@是說,春天萬物復蘇,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對于北方氣溫較低、早晚溫差大的地區(qū)要注意保暖。春季與肝相應,如養(yǎng)生不當,則可傷肝。
現代流行病學調查,春天屬肝病高發(fā)季節(jié),應注意養(yǎng)肝、保肝,防止春季傳染病的流行。 飲食調養(yǎng)要根據節(ji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而定。主要以“春夏養(yǎng)陽”為原則,可適當多吃能升發(fā)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薺菜等。春天肝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節(jié)要少吃酸,多吃大棗、鍋巴、山藥等甜食以養(yǎng)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藥粥。
驚蟄節(jié)氣吃什么好
1、菠菜:驚蟄節(jié)氣應該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而菠菜就是最佳的選擇。菠菜含有β胡蘿卜素還有各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能夠改善貧血,美白肌膚最重要的是延緩衰老。
2、薺菜:薺菜是初春就出現的一種高纖維蔬菜。常吃能夠養(yǎng)肝護肝還能保護眼睛。吃薺菜對脾氣暴躁、血壓增高的高血壓患者有好處;有涼血止血的作用。
3、吃梨:很多地方的驚蟄節(jié)氣都有吃梨的習慣。相傳古代時生物類別比較多,有些傳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藥,而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蘇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預防。
4、空心菜:驚蟄節(jié)氣吃空心菜,不但脆嫩多汁、味道鮮美,更是解毒的最好蔬菜。
5、獼猴桃:獼猴桃的果肉營養(yǎng)豐富,不但能夠降壓,還能瘦大腿,減少脂肪的堆積。
6、枸杞:驚蟄節(jié)氣吃枸杞最養(yǎng)生了。驚蟄的時候,正是春季旺的時候,萬物復發(fā),所以,人也要在這個時節(jié)選擇進補,因此吃枸杞這種熱性補食物較好。
守歲的意義
1、守歲的意義是什么
傳說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就要從海里爬出來毀壞田園,傷害人畜,降災人間。人們?yōu)榱硕惚堋澳辍?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趕緊關閉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驅困壯膽,他們就邊聊天喝酒。等初一早晨“年”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后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就演變成今天大年初一互相拜年的風俗。而今,對于守歲,其意義則為:歲數大的人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
2、守歲的歷史是什么
守歲習俗最早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就有記載:蜀地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而散,稱為“分歲”;大伙兒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
《秦中歲時記》載:“守歲之事三代前后典籍無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歲》詩云‘守歲阿咸家,椒盤已頌花’疑自唐始。”
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白居易《客中守歲》詩:“守歲尊無酒,思鄉(xiāng)淚滿巾”。孟浩然有“續(xù)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的詩句。
3、守歲的風俗有哪些
3.1、年夜飯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3.2、壓歲錢
守歲之際,孩子們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象征著一年到頭都有錢。
3.3、踩歲
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并借用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有哪些禁忌習俗
1、傳統(tǒng)上除夕夜應守歲,忌過早的睡覺。
2、開口說吉祥話,忌說臟話。
3、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見到陽光后再大小便。
4、忌打碎器物。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并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也可用紅紙包上碎片,新年后丟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錢銀一大堆”。
5、不能留濕衣服過年。忌遇殯喪,遇之以為不吉,象征來年大災禍臨頭。
6、這一天米缸不能空著,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之虞。這叫做“聚財”。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裝滿之后,鄉(xiāng)下還舉行封井儀式。即用一個大的簸箕將井面蓋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開簸箕,因為人們往往將水視作財水,一揭開簸箕用水,豈不意味著財氣外流。
除夕吃什么
1、臘味
在古代的農業(yè)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2、年糕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的意思。
3、餃子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tǒng)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后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
守歲的意思
1、守歲的意思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春節(jié)的習俗之一。
2、守歲的風俗
2.1、年夜飯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2.2、壓歲錢
守歲之際,孩子們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象征著一年到頭都有錢。
2.3、踩歲
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并借用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3、關于守歲的傳說
傳說遠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為“祟”的小妖怪,它長著黑黑的身子,但手卻是雪白的。每年春節(jié)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間害人,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過的小孩就會生病,莫名其妙地發(fā)高燒,整夜說胡話,等到十幾天高燒退去后,小孩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所以,每年到了除夕這一天,家長們都怕“祟”來傷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著燈,陪孩子一起玩,不讓他們睡覺。這在當時叫做“守祟”。
后來,人們覺得說“祟”這個怪物有些晦氣,又因為“歲”與“祟”諧音,于是人們就慢慢改“守祟”為現在所說的“守歲”了。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家庭的除夕之夜都有了新的內容,特別是春節(jié)電視文藝晚會(即“春晚”)的興起等,使除夕之夜過得更開心、更熱鬧。
除夕夜的禁忌有哪些
1、忌倒污水、倒垃圾
據說,隨意亂倒污水、垃圾,亂丟雜物,隨地便溺的話,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靈惱怒的話,就會降禍到人。
2、忌剩下漿糊
臘月里貼窗花、對聯剩下的漿糊不能留,一定要處理掉,以免來年的日子越過越糊涂。
3、進餐忌諱有人來串門
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4、不能動“魚”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焙汀澳昴暧杏唷?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于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5、忌過早睡覺
守歲,其實就是在除夕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笆貧q”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除夕夜吃什么
1、元宵
又名湯圓,在南方比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圓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餡),再放入鍋里煮食,寓意團團圓圓。元宵一般當早點或年飯主食,不管是餐館酒店還是家中,都很流行這道美食。
2、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辟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tài),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3、餃子
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后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qū)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