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禁忌
正月16季節(jié)怎樣養(yǎng)生。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四季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禁忌”,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禁忌
1、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禁忌
1.1、財神忌污。財神要保持神位及香案整潔接,應該沐浴凈身,穿上整齊的新衣。
1.2、財神不入暗堂。環(huán)境要燈火通明,等吉時一到,便開始燃燭點香,誠心參拜。
1.3、注意接財神疏文的規(guī)范性。疏文的焚化必須從文首開始向著尾端焚化。
2、迎財神擺放的方法
可以在家中的神位前或客廳擺好香案。 吉時打開大門,點燃香燭、焚化元寶,向著神案一字一字口念疏文,讀畢,手持五枝檀香出大門外,向正西方三拜奉請,在心中默念,邀請財神與你一起回家,接著緩步返家,將疏文連同紙錢焚化于香爐內(nèi)(決不可焚化在地面上)。熄滅燭火,收好供品、香爐,關(guān)好大門,便完成了接財神之儀式。
3、迎財神的概述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同時財神分為2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道教賜封并不稱為財神,而是在所官職上加封神明。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
佛教里也有財神:北方多聞天王和善財童子?,F(xiàn)代,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還推出了網(wǎng)絡(luò)財神和電子財神等。目前,我國民眾供奉的財神主要有七位,分別是:端木賜(子貢: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晉商)、關(guān)公(關(guān)帝閣)、比干(文財神、冀商之祖)、趙公明。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迎財神的傳說
據(jù)說,財神爺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的人供奉是不會顯靈的。民間流傳有財神菩薩休妻的故事。
趙公元帥見是一個叫花子,心里想連香燭都舍不得點,還來求財?天下有那么多窮叫花子,我能接濟得過來嗎?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認為財神總會救濟窮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財何用?便不住地拜。
這時,財神娘娘動了惻惻隱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財神夫君,勸他發(fā)發(fā)善心給這叫花子一點施舍??韶斏駹敳焕聿?打了兩個哈欠又閉上了眼睛。雖然是財神娘娘,可財權(quán)在夫君手上,夫君不點頭,怎么好將錢賜給叫花子呢?
娘娘無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環(huán),扔給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龕上擲下一物,一見是一副金耳環(huán),知道是財神所賜,急忙磕頭,連呼叩謝財神菩薩。財神爺睜眼一看,發(fā)覺娘娘竟將自己當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給了窮叫花子,氣得大發(fā)雷霆,將財神娘娘趕下了佛龕。自此以后,數(shù)百年來就再也沒有一個窮人是拜了財神而發(fā)財?shù)摹?/p>
迎財神的由來
農(nóng)歷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習俗,盛行于明清民國,迄今猶流傳民間。接的這位財神多指趙公明。因其麾下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員小神供其使喚調(diào)遣。沾光于這套招財進寶的班底,他便成了盼望發(fā)財者崇仰祀奉的對象。傳說中,趙公明常懶而散淡,一年中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龍虎玄壇一次,而且是隨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在舊時人家都在此日趕早鳴放鞭炮,焚香獻牲,搶在前頭迎接他。舊時,一般商店除夕做完生意便放年假,至初五接過財神,才開門營業(yè),稱為開頭盤。
此外,有人打聽到這位尊神的生日是農(nóng)歷七月二十二日,因此并不去軋初五的鬧猛,而是改在財神誕日悄悄備辦盛祭,指望他從后門進來享用。在道教傳說中,財神趙公明神誕之日為三月十五日(亦有稱正月初二的),道教徒多于神誕之日到道觀中奉祀財神,祈求五谷豐登,財源亨通。
延伸閱讀
導讀:正月初幾接財神?在中國傳統(tǒng)新年里有一個習俗是接財神,很多商人對迎財神都非常重視。那么正月初幾接財神?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正月初幾接財神
接財神是古老的漢族節(jié)日習俗,漢族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為何年初五成為了財神的生日,主要兩個出處:一種說法是宋朝蔡京富有;另外一個說法,則與王元寶有關(guān)。王元寶,唐朝開元間人,富可敵國,靠販運琉璃發(fā)家。王元寶的許多生活習慣如正月初五拜財神等對于中國民風民俗有深刻的影響,流傳至今。
據(jù)民俗專家表示,迎財神之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國時期,至今仍流傳不息。財神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是比干,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guān)羽。有的商家,常年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以使自己在商業(yè)競爭中宜利和合而取勝;有的商家,供奉的是紅臉關(guān)公,關(guān)羽以義著稱,商家取其以義為利,即以義達到贏利的目的。還有的商家干脆將三人一起供奉。
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shēnglǐ)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guān)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guān)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guān)圣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初五接財神只是漢族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習俗,反映了人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
接財神的正確方法
1、假如你家里有供財神位,那么,你要把財神位搞干凈,準備好燭、供品與接財神賜福賜祿疏文,疏文不可馬虎,盡量使用開光的正規(guī)迎財神疏文。初四晚上11點后就是初五的子時,這個時候是敬財神最好的時間。所以在初四晚上11點后把家里大門打開,并把家里的燈打開(因為財神不入暗堂),于神案前虔誠供奉財神并朗讀文疏(慢慢念、一字一字),文疏讀畢,將文疏連同紙錢焚化于香爐內(nèi)(決不可焚化在地面),可以帶來一年好財運。
2、假如你家里沒有供財神位,假如你有條件到寺廟、道觀去的可能,那么你盡量的在年初四的晚上去,晚上11點后開始燒香。燒香的時候,別忘記使用迎財神疏文。當你在燒完香后的時候,要盡量抓緊時間回家,財神賜給你的財運,是要帶回家來的,不要到別的地方去。
3、假如你家里有供財神位,假如你沒有辦法到寺廟去,那么你在家里也一樣可以迎財神,那就是在初四晚上11點后把家里大門打開,并把家里的燈打開,準備香燭、供品與接財神賜福賜祿疏文,在大門口面向當年的財神位,參照第一條執(zhí)行,一樣可以迎接財神,保佑一年好財運。
以上就是一些接財神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接財神的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guān)注。
正月初幾迎財神
1、正月初幾迎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關(guān)于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后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zhí)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2、財神的傳說
2.1、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后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2.2、財神何許人也?根據(jù)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因助紂攻打武王,死后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并統(tǒng)領(lǐng)“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他們的職責都與財有關(guān)。道教供奉的財神,也是趙公明。
3、正月初五的習俗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1民間“迎財神”的日子。許多人會通過燃放鞭炮來“迎財神”。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氨奉^”亦即“迎財神”。信奉關(guān)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guān)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guān)圣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正月初五的飲食習俗
餃子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成為“角子”,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除了年夜飯要吃餃子,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餃子。有一種說法是,從初一到初五幾天之內(nèi)禁忌較多,人們不可“輕舉妄動”,一過初五,就基本上過了年禧,不再禁諱了,所以要吃餃子祝賀。特別的是,在今天津及附近地區(qū)(例如滄州市),還有“包餃子,捏住小人嘴”的習俗,說是讓小人來年閉上嘴,少說壞話。
比如,大年除夕吃餃子,“破五”要吃餃子,入伏要吃餃子,立秋要吃餃子,到了冬至也要吃餃子,很多很多啦。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漢族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漢族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jié),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肴。
春節(jié)的習俗
春節(jié)是中國及一些亞洲民族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lián)、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習俗也不相同。
在中國,春節(jié)也是少數(shù)民族人民的風俗節(jié)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顒?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春節(jié)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導讀:你知道正月初五接財神的方法嗎?民間傳說正月初五這天是財神的生日,家家戶戶都要舉行儀式迎接財神到家。期盼來年得到財神的眷顧。下面教你正月初五接財神的方法,來看看吧。
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
過去,財神還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財神。文武之道雖不同,卻都各有財可發(fā)。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zhí)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guān)圣帝君的說法。
五顯財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后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
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jīng)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發(fā)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jié)必懸掛此圖于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武財神關(guān)圣帝君即關(guān)羽關(guān)云長。傳說關(guān)云長管過兵馬站,長于算數(shù),發(fā)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guān)公為他們的守護神,關(guān)公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
正月初五在家接財神的方法:
1、在年初四晚上一點十五分(即年初五丁丑時)于家中神廳或客廳大門口,擺放好八仙桌或天地桌,桌上擺放干凈的小盤子,盤子上要放有紅紙,紅紙上面要放糖果。
2、桌的正前方要點上一對紅色的大蠟燭,上面還要掛著一對亮閃閃的金元寶,正面供著的就是財神像。同時,桌子上還要擺放鮮活的大鯉魚、燒豬肉、公雞,并擺上財神糕、吉利糕、酥糖、狀元糕和五果。
3、桌子的兩邊各擺著一排盛滿黃酒的盅子和一大把筷子。之后在敞開的大門前祭祀財神。
4、等香燭燃到一半時,走出大門,往東方向行走三十六步,首先臉朝東方位(象征紫氣東來)誠心誠意雙手抱拳行禮,然后再向西方奉請。
5、在心中默念,邀請財神與你一起回家,接著緩步返家,于接財神神案前虔誠如下口念咒語:心情似火熱烘烘,吉時接神氣如紅;鴻圖大展賀興隆,財源廣進人春風。
6、念畢便將金元寶和紙錢焚化于香爐內(nèi)(決不可焚化在地面上)。熄滅燭火,收好供品、香爐,關(guān)好大門,便完成了接財神之儀式。
接財神時選擇財位要注意什么?
1、財位可向不可坐,你家的沙發(fā)或衣柜一旦占財位那就非破財不可。
2、財位宜動不宜靜,財位必須是每天家人都要經(jīng)過或有意識必經(jīng)之地,這樣才能旺財。
3、財位宜陽不宜陰,財位必須光照充足不宜陰暗,陰暗必破財。
4、財位宜凈不宜臟,財位必須潔凈,不能臟亂,尤其是一些女人特殊用品絕對不可放在財位,否則必破財無疑。
大年初五幾點迎財神
1、大年初五幾點迎財神
所以子時(0-1時)、丑(1-3時)時。是最佳開門請財神時間。待到辰時天已亮,財神歸殿,是最佳祭拜財神時間。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關(guān)于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后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2、活動的安排
一年之計在于春,很多人都喜歡在大年初一接財神,以前的屋村,很多小童用紅紙寫上“財神” 兩字,在年三十至年初一夜,逐家逐戶送財神,而家家戶戶用手接之為接財神,接財神后自己封一利是給小孩,不過,本篇說的接財神并非這樣,而是中國習俗所興的接財神,而接財神屬于祈福的一項。 接財神通常在年初一進行的,一般人會向當天設(shè)壇拜祭,然后再查通勝,看財神在何方及宜在那個時辰進行。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3、正月初五的簡介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漢族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正月初五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此,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不宜出門,但也要吃餃子放鞭炮。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mào)易。
正月初五的由來
1、還有一說,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人們要在這一天大擺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種多樣的慶?;顒?寓意就是迎接財神的到來。
2、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請回來過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掛祖宗牌位,燒香上供,意為請祖宗過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過年過完了,所以,這一天要燒香,燒紙錢,恭送祖宗。
由于初五日肩負著送窮神、接財神等多重重任,所以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這許多的講究綜合起來,就形成風俗----要擺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寶”的餃子。
3、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并令她“見破即歸”,人們?yōu)榱吮芨F神,于是把這天稱為為“破五”。據(jù)說,這風俗來源于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并令她“見破即歸”的故事。
春節(jié)的歷史
中國人過春節(jié)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在現(xiàn)代,人們把春節(jié)定于農(nóng)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新年才算結(jié)束,在民間,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節(jié)的時間(農(nóng)歷正月初一)在公歷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游動?!白钤绲拇汗?jié)”(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的春節(jié)”(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個月。根據(jù)歷法計算,如果農(nóng)歷不進行人為調(diào)整的話,2319年2月21日將迎來“史上最晚春節(jié)”,此前春節(jié)最遲出現(xiàn)在公歷2月20日,為1920年和1985年。
大年初五怎樣迎財神
1、大年初五迎財神要放鞭炮
農(nóng)歷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盛行于明清民國,迄今猶流傳民間,唯“財神”即所謂趙公元帥,據(jù)說早在殷商時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他跑下終南山管閑事,站在商紂一邊對抗義師,不幸陣亡,一道游魂被敕封為專管迎福納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員小神供其使喚調(diào)遣。沾光于這套招財進寶的班底,趙公元帥便成了盼望發(fā)財者崇仰祀奉的對象?;蛑^其性懶而散淡,一年中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龍虎玄壇一次,而且是隨意 ,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趕早鳴放鞭炮,焚香獻牲,抑在前頭迎接他。
2、 迎接財神要準務(wù)些什么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3、迎接財神要找時辰方位
首先看農(nóng)民歷找財神時辰、再來是財神方位,最后建議誦詞如下,“弟子(信女)姓名、出生日期、家中地址,今日焚香并準備了供品(如有金紙包括金紙)恭奉財神,祈求財神可以幫弟子(信女)帶來正財運(偏財運),讓弟子可以運氣越來越好?!?/p>
財神方位部分,賴國光指出,住家最基本之格局財位多位于進門斜對角,而流年風水財位則需年有所不同。而供品則宜包含紅、青、黑、白、黃五色供品,最常見的供品為蘋果、青蘋果、木耳、白米、香蕉,加上金紙。此外,民眾也可準備象征“錢到家”的三帝錢(乾隆、道光、嘉慶)做為求正財之物。
財神爺有哪些
1、文財神李詭祖
相傳為南北朝時期淄川(但當時沒有淄川建制,當為后人訛傳)人。生日九月十七。民間稱增福相公,文財神,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今河北曲周)令(一說縣宰),清廉愛民,去世后立祠祭祀。五代時期,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賜封“神君增福相公”,元文宗天歷年間被賜封為“福善平施公”。曲周都有祭祀李詭祖的“增福廟”和李相公墓,廟在老城東街路北,墓在城東安上村。
2、武財神關(guān)公
關(guān)羽在中國道教的神仙中也是有著很高的地位,關(guān)羽在佛教中被尊稱為伽藍菩薩和護法神將。由此可看關(guān)羽在中國來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河南,山東,陜西,山西,甘肅,湖北,以及南方沿海地帶很多地方都有關(guān)羽的寺廟,可謂壯觀雄偉。
關(guān)公形象威武,不但忠義感人,而且還能招財進寶。擺放武財神時,應面向屋外,或朝向大門。一方面可以招財進屋,同時又可鎮(zhèn)守門戶,阻擋外邪。
關(guān)公是忠義勇敢的象征,被尊為“武圣”“武財神”。形象威武,忠肝義膽,可鎮(zhèn)宅避邪、護佑平安、招財進寶、財源廣進,提振權(quán)威。最宜開店經(jīng)營、經(jīng)商理財、政府官員等各界之成功人士。
迎財神的注意事項
1、財神的質(zhì)地和供奉
文財神的香爐和長明燈要純銅所制,供奉宜為甜點。而武財神的話,香爐和長明燈則一定要是陶瓷土制的,供奉上可以是花果,過節(jié)可以放肉類制品,但兩個武財神不可放在一起供奉,也不可與佛教的如來觀音一起供奉,因為佛教是吃素的。財神更加不可與祖先牌位一起供奉。要知道,財神是神,祖先再尊貴,它也是人,是不能與財神平起平坐的。
2、 財神不入暗堂,要燈火通明
俗話有言“財神不入暗堂”,“廳亮則宅旺”,財神通常是喜光拒暗,所以在迎接財神之際,要保持燈火通明和光線充足,等吉時一到,便開始燃燭點香,誠心參拜。對于在初五凌晨迎接財神的朋友,要提前打開家里的燈光,保持家宅光線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