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正月初五吃餃子
為什么夏季養(yǎng)生。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四季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為什么正月初五吃餃子”,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導(dǎo)讀:正月初五叫破五,民間有吃餃子的習(xí)俗,那么為什么正月初五吃餃子呢?正月初五吃餃子的由來,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不妨跟著小編來看看為什么正月初五吃餃子。
為什么正月初五吃餃子?
破五的來歷有許多傳說,一是傳說姜太公封自己的老婆為窮神,并令她見破即歸,人們?yōu)榱硕惚芨F神,于是把這天稱之為破五。二是傳說人們在大年三十請神的時候,把臟神--姜太公的老婆給忘了,于是她氣不過,便找玉皇大帝鬧事,玉皇大帝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把這臟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就要鬧大,玉皇大帝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我國不少地方的民間食俗是吃餃子。在一些地方,包餃子也俗稱捏小人嘴。因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一下沿著餃子邊捏,據(jù)說這樣可以避讒言。
吃餃子也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戶戶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腳被稱作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老人們忌諱這一天串親訪友,也不準(zhǔn)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又有人說,這一天是財神的生日,戶戶放鞭炮吃餃子迎財神。
過去的老人講究破五包餃子的餡兒,一定要自己剁的,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了,這樣就預(yù)示來年的一切都很順利。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響,讓四鄰都能夠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餃子褶要捏得嚴(yán)嚴(yán)實實,謂捏小人嘴。煮餃子時不能漏,如果漏了也不吉利,說明沒把小人的嘴堵嚴(yán)實。人們把不順心的事歸結(jié)到小人的身上,除舊了小人,才有大吉大利,順順當(dāng)當(dāng)。
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一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與象征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此外,餃子里還有的要包上錢、棗、糖等,寓意發(fā)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一家人團團圓圓吃一頓破五的餃子,那么就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教你煮餃子不破皮的方法
如何煮餃子不破皮想掌握煮餃子的火候,讓餃子不破皮,現(xiàn)在教你幾招:
1、取一個深的鍋,加入半鍋水煮開;水開了之后加入一小勺食鹽攪拌均勻;繼續(xù)攪動,讓水呈為旋渦狀,然后放入餃子;蓋上鍋蓋,待水煮開后轉(zhuǎn)為小火煮大約4分鐘;打開蓋子,繼續(xù)煮2-4分鐘,煮至餃子鼓起即可出鍋。
2、如果是自己和面包餃子,在和面時,可每500克面加1個雞蛋,這樣和出來的面,所含的蛋白質(zhì)會增加,下鍋煮后,蛋白質(zhì)遇熱會收縮凝固,使餃子皮變結(jié)實,不易粘連,也不易煮爛。
3、如果煮的是速凍餃子,在水燒開后加入少量的食鹽,待鹽溶解之后,再放入餃子。用這方法煮餃子,在煮的過程中不需要翻動,也不用加涼水,直到餃子煮熟,水也不會溢出來。
4、在水燒開前放入一些大蔥尖,水煮開后放入餃子,這樣餃子煮出來不易破皮,也不會粘在一起。在水第一次煮開后,可加入少許的涼水,待水再次煮開再加涼水,反復(fù)三次就能將餃子煮熟,又不會煮爛。
5、煮餃子的水可加入適量食鹽,用以增加餃子皮的耐煮力,且要在水煮沸后才下餃子,并不時攪拌,防止餃子粘鍋。餃子煮熟后,先把餃子撈出,放入事先備好的溫開水中浸一下,然后再裝盤,這樣處理的餃子就不會粘在一起了。
6、煮速凍餃子不需解凍,餃子入鍋后會慢慢變軟,如果餃子漂浮上水面,餃子皮凹凸不平,表示餃子熟了。此外,不能用大火猛煮,要用中小火慢慢將餃子煮透。
相關(guān)知識
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禁忌
1、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禁忌
1.1、財神忌污。財神要保持神位及香案整潔接,應(yīng)該沐浴凈身,穿上整齊的新衣。
1.2、財神不入暗堂。環(huán)境要燈火通明,等吉時一到,便開始燃燭點香,誠心參拜。
1.3、注意接財神疏文的規(guī)范性。疏文的焚化必須從文首開始向著尾端焚化。
2、迎財神擺放的方法
可以在家中的神位前或客廳擺好香案。 吉時打開大門,點燃香燭、焚化元寶,向著神案一字一字口念疏文,讀畢,手持五枝檀香出大門外,向正西方三拜奉請,在心中默念,邀請財神與你一起回家,接著緩步返家,將疏文連同紙錢焚化于香爐內(nèi)(決不可焚化在地面上)。熄滅燭火,收好供品、香爐,關(guān)好大門,便完成了接財神之儀式。
3、迎財神的概述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同時財神分為2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道教賜封并不稱為財神,而是在所官職上加封神明。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
佛教里也有財神:北方多聞天王和善財童子?,F(xiàn)代,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還推出了網(wǎng)絡(luò)財神和電子財神等。目前,我國民眾供奉的財神主要有七位,分別是:端木賜(子貢: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晉商)、關(guān)公(關(guān)帝閣)、比干(文財神、冀商之祖)、趙公明。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迎財神的傳說
據(jù)說,財神爺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的人供奉是不會顯靈的。民間流傳有財神菩薩休妻的故事。
趙公元帥見是一個叫花子,心里想連香燭都舍不得點,還來求財?天下有那么多窮叫花子,我能接濟得過來嗎?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認(rèn)為財神總會救濟窮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財何用?便不住地拜。
這時,財神娘娘動了惻惻隱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財神夫君,勸他發(fā)發(fā)善心給這叫花子一點施舍??韶斏駹敳焕聿?打了兩個哈欠又閉上了眼睛。雖然是財神娘娘,可財權(quán)在夫君手上,夫君不點頭,怎么好將錢賜給叫花子呢?
娘娘無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環(huán),扔給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龕上擲下一物,一見是一副金耳環(huán),知道是財神所賜,急忙磕頭,連呼叩謝財神菩薩。財神爺睜眼一看,發(fā)覺娘娘竟將自己當(dāng)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給了窮叫花子,氣得大發(fā)雷霆,將財神娘娘趕下了佛龕。自此以后,數(shù)百年來就再也沒有一個窮人是拜了財神而發(fā)財?shù)摹?/p>
迎財神的由來
農(nóng)歷正月初五迎財神的習(xí)俗,盛行于明清民國,迄今猶流傳民間。接的這位財神多指趙公明。因其麾下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員小神供其使喚調(diào)遣。沾光于這套招財進寶的班底,他便成了盼望發(fā)財者崇仰祀奉的對象。傳說中,趙公明常懶而散淡,一年中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龍虎玄壇一次,而且是隨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在舊時人家都在此日趕早鳴放鞭炮,焚香獻牲,搶在前頭迎接他。舊時,一般商店除夕做完生意便放年假,至初五接過財神,才開門營業(yè),稱為開頭盤。
此外,有人打聽到這位尊神的生日是農(nóng)歷七月二十二日,因此并不去軋初五的鬧猛,而是改在財神誕日悄悄備辦盛祭,指望他從后門進來享用。在道教傳說中,財神趙公明神誕之日為三月十五日(亦有稱正月初二的),道教徒多于神誕之日到道觀中奉祀財神,祈求五谷豐登,財源亨通。
導(dǎo)讀:你知道正月初五接財神的方法嗎?民間傳說正月初五這天是財神的生日,家家戶戶都要舉行儀式迎接財神到家。期盼來年得到財神的眷顧。下面教你正月初五接財神的方法,來看看吧。
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xí)俗:
過去,財神還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財神。文武之道雖不同,卻都各有財可發(fā)。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zhí)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guān)圣帝君的說法。
五顯財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后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
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jīng)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發(fā)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jié)必懸掛此圖于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武財神關(guān)圣帝君即關(guān)羽關(guān)云長。傳說關(guān)云長管過兵馬站,長于算數(shù),發(fā)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guān)公為他們的守護神,關(guān)公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
正月初五在家接財神的方法:
1、在年初四晚上一點十五分(即年初五丁丑時)于家中神廳或客廳大門口,擺放好八仙桌或天地桌,桌上擺放干凈的小盤子,盤子上要放有紅紙,紅紙上面要放糖果。
2、桌的正前方要點上一對紅色的大蠟燭,上面還要掛著一對亮閃閃的金元寶,正面供著的就是財神像。同時,桌子上還要擺放鮮活的大鯉魚、燒豬肉、公雞,并擺上財神糕、吉利糕、酥糖、狀元糕和五果。
3、桌子的兩邊各擺著一排盛滿黃酒的盅子和一大把筷子。之后在敞開的大門前祭祀財神。
4、等香燭燃到一半時,走出大門,往東方向行走三十六步,首先臉朝東方位(象征紫氣東來)誠心誠意雙手抱拳行禮,然后再向西方奉請。
5、在心中默念,邀請財神與你一起回家,接著緩步返家,于接財神神案前虔誠如下口念咒語:心情似火熱烘烘,吉時接神氣如紅;鴻圖大展賀興隆,財源廣進人春風(fēng)。
6、念畢便將金元寶和紙錢焚化于香爐內(nèi)(決不可焚化在地面上)。熄滅燭火,收好供品、香爐,關(guān)好大門,便完成了接財神之儀式。
接財神時選擇財位要注意什么?
1、財位可向不可坐,你家的沙發(fā)或衣柜一旦占財位那就非破財不可。
2、財位宜動不宜靜,財位必須是每天家人都要經(jīng)過或有意識必經(jīng)之地,這樣才能旺財。
3、財位宜陽不宜陰,財位必須光照充足不宜陰暗,陰暗必破財。
4、財位宜凈不宜臟,財位必須潔凈,不能臟亂,尤其是一些女人特殊用品絕對不可放在財位,否則必破財無疑。
導(dǎo)讀:傳統(tǒng)認(rèn)為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但有些地方有正月十五吃餃子、正月十六吃元宵的習(xí)俗!為什么正月十五吃餃子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正月十五吃餃子的由來。
正月十五吃餃子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按照河南人十五扁、十六圓的元宵節(jié)習(xí)俗、傳統(tǒng),正月十五應(yīng)該先吃餃子。正月十六,再吃元宵。寓意是團圓、吉祥,扁扁圓圓又一年。
為什么要正月十五吃餃子,正月十六才吃元宵呢?一是跟月亮的運行規(guī)律有關(guān),二是跟中國人的口彩有關(guān)。
月亮最圓滿明亮的時刻是在望時。什么是望?每逢農(nóng)歷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著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農(nóng)歷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著地球,于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
在不借助科學(xué)儀器的時代,古人發(fā)現(xiàn),望以前月亮的腳步有時會比較慢,從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會出現(xiàn)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甚至是十七圓。在追求過年團團圓圓的大背景下,正月十五的月亮不圓,自然不算圓滿,于是,就有了正月十五先賀歲,正月十六再吃元宵的習(xí)俗。
過年要吃餃子,一是因為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jié)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比如年三十晚上子時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正月十五吃餃子,當(dāng)然取的也是賀歲之意。吃餃子是賀歲,吃元宵是團團圓圓、美美滿滿,新的一年必定也是甜甜蜜蜜、和和順順的。
渭北農(nóng)村自古就不產(chǎn)稻米,麥面才是人們的主食。所以,到了元宵節(jié)這天,這里的人們,跟正月初一一樣,吃的還是餃子。渭北人把餃子叫煮角子,因為這里的人習(xí)慣把餃子包成三角形。所以就叫煮角子了。
中國的北方過年都吃餃子,山東也一樣,只是吃法不同。膠東過年吃四頓餃子,小年吃第一頓,三十晚上第二頓,第三頓是正月初二,第四頓是正月十五。
餃子南北有別
餃子可分為南北兩派,從餃皮、餡料到做法都各有不同。
南方餃子外形細(xì)小,餃皮薄而滑溜,餡料以豬肉為主。作為小吃,你也可以加入鮮蝦、蟹黃、冬菇、木耳,煮后做湯來吃。
和南方餃子相比,北方餃子皮的厚度有2-3mm,把皮拉起來時要彈力十足,吃時滑溜煙韌,帶面粉香才是上品。包餃子時的邊位不能打褶,食時才不會太厚,肉汁又不會輕易漏出來。餡料方面則講究菜肉比例平均,要有菜有肉,比例以一比一為最好,菜少不夠香,肉多又太肥滯。肉餡要夠豐滿,這要才不易散開。
看北方餃子是否合格,第一要看外形,飽滿、四平八穩(wěn)、呈元寶狀,才叫餡多的合格之作。而在吃法上,北方餃子的搭配醬汁是蒜子醋汁,惹味又可消滯。至于那碗餃子湯,則是吃完餃子才喝的,而非南方餃子是擱湯里同上的。因為北方人認(rèn)為,餃子放水煮,吃時不跟湯才原汁原味。而吃罷餃子再喝一碗煮過餃子的原湯,能幫助消化。
導(dǎo)讀:農(nóng)歷大年初五,中國民間俗稱破五。在這一天,飲食也有講究,你知道大年初五吃什么嗎?大年初五的美食是餃子,這是為什么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大年初五吃什么!
大年初五吃什么?大年初五吃餃子
民間諺語說了: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zhuǎn),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面。這里的捏上小人嘴就是吃餃子。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jù)說,這樣可以規(guī)避周圍讒言,以圖吉利。此外,有些地方餃子里還要包上錢、棗、糖等,寓意發(fā)財、好運早來、甜蜜和美。
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戶戶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腳被稱作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老人們忌諱這一天串親訪友,也不準(zhǔn)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又有人說,這一天是財神的生日,戶戶放鞭炮吃餃子迎財神。不管何種講究,破五吃餃子,寄托著人們的新春期盼,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能過上好日子。
民俗專家說,破五吃餃子一般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初五是牛日,休息四天以后破土動工,預(yù)示著咱們春耕即將開始了;另一層意思是初一到初四,一般是吃素的地方多,初五開始可以破素吃葷了。
老北京有講究,破五吃餃子的肉餡兒,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餡兒也要自己去剁,這樣的話,就是預(yù)示著來年一切都很順利。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有了。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一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它和古代象征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一家人團圓吃破五餃子,那么就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最有意思的是鳳翔縣,這是秦人的發(fā)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掃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講究大不相同,他們是吃餃子。不叫餃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間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餡。妙在包餃子時,須點一支香,在那盛餃子餡的盆上邊繞去又繞來,然后才包那餃子。這是為什么?鳳翔人說:這是將五窮之類趕攏了來,包將起來,煮熟了,吃掉。秦人豪邁,辦事徹底,這樣做,竟不只是趕走五窮,而是要趕盡殺絕,有點食其肉寢其皮的味道。
健康吃餃子的5個建議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餃子雖小,卻包含著營養(yǎng)健康的學(xué)問。餃子皮是用面粉做的,屬于糧谷類;小小餃子皮可以包羅萬象,蔬菜、肉類、蛋類、海鮮等,都可以包進來;調(diào)餃子餡時還加點油。小小的餃子搭配的合理就是一個小寶塔;如果搭配的不合理,就有可能帶來一些健康問題。關(guān)于吃餃子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1、自己動手安全營養(yǎng):現(xiàn)在市場上各種速凍餃子應(yīng)有盡有,買起來很方便,也節(jié)省時間,但也就少了自己動手包子帶來的暖融融的氛圍和享受。建議和家人一起自己動手包餃子,雖然占點時、費點力,但無論從心情和口味上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而且安全營養(yǎng)。
2、肉類適量而止:好多人喜歡吃一兜肉丸的餃子。我們平常吃的肉已經(jīng)不少了,所以,盡量地多用蔬菜少用肉,或者干脆做成素餡餃子。做餡時用的肉不要太肥,原則是少放肉多放菜。還有,能自己剁餡就自己剁,乒乒乓乓的多有節(jié)日氣氛,只是注意不要影響到左鄰右舍。
3、油點到為止:許多人調(diào)餃子餡時,覺得只放肉香味不夠,還要另外加好多油??谖兑v究,健康也要注意,我們吃的油已經(jīng)過量了,影響健康了,所以應(yīng)該點到為止。
4、擠菜丟營養(yǎng):由于蔬菜中含的水分比較多,用蔬菜做餡時怕餡太稀,大家都習(xí)慣把蔬菜中的水分?jǐn)D出去倒掉再拌餡,這樣等于把其中的營養(yǎng)素也給倒掉了。菜需要擠水的話,把擠出來的水分用來拌餡,防止?fàn)I養(yǎng)的白白丟失和浪費。
5、鹽要少:油多了,口味就有點膩了,多加鹽或醬油口味是好了,可吃進去的鹽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吃鹽多了,血壓就會升高。所以,油適量,鹽要少。
初伏為什么吃餃子
初伏,按中國的日歷法來說,這是真正暑天的開始。諺語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面食的習(xí)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了。初伏為什么吃餃子?一起來看看。
1、初伏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xí)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xí)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過去,初伏之時恰逢麥?zhǔn)詹坏揭粋€月,家家有糧,就利用這個時候享享口福,又有“好吃不如餃子”之說,因此餃子自然成為首選。
3、餃子形似元寶,“伏”與“?!蓖?因此“初伏”餃子又有“元寶藏福”的說法。在炎熱的夏天,人們?nèi)菀孜缚诓缓?吃不下東西,而餃子正是傳統(tǒng)習(xí)俗中開胃解饞的。
4、所以,人們在“初伏”吃餃子,希望能平安度夏。更重要的是,“初伏”吃餃子,再喝上熱乎乎的原湯,發(fā)一身汗,有驅(qū)散盛夏“毒火”,彌補悶熱天氣體力消耗的作用。
一年哪些時候必吃餃子
一年365天,除了初伏天有吃餃子的習(xí)俗,還有哪些時候必吃餃子呢?一起來看看。
1、立秋吃餃子
立秋的時候,也要吃水餃的,這個是因為秋天的時候,會有貼秋膘的說法。所以,在秋天的時候,多吃水餃,用來貯存熱量。
2、立冬吃餃子
立冬的時候,也要吃水餃,這個是因為辛苦了一年。所以,大家要在這個立冬的日子里吃水餃,表示要輕松地度過整個休息的冬天了。
3、冬至吃餃子
冬至吃水餃,有一個典故,就是為了不讓耳朵被寒風(fēng)凍掉,這個是為了讓你的耳朵平安過冬的意思。
4、除夕吃餃子
除夕的這天,因為是水餃,其實不是為了團聚,而是為了祝福,用不同的餡的水餃來祝福未來的日子紅紅火火,甜甜美美。而現(xiàn)在也為了團聚,所以寓意好。
5、初五吃餃子
中國的習(xí)俗太多,有破五之說,所以,必須在初五這天,也要吃水餃,寓意著大家可以一起過,可以開始動起來。
6、遠(yuǎn)門吃餃子
如果你要出遠(yuǎn)門,家里一般是會選擇做水餃讓你吃,這個的意思,就是讓你囫圇出,囫圇進,意思是出門平安,歸家完整。
而今,餃子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人們一年四季想吃就吃,不用等到“初伏”、“冬至”、“除夕”。
2016年初伏是哪一天
每年夏季都會迎來三伏天,而進入初伏通常意味的天氣炎熱的開始。那么2016年初伏是哪一天?一起來看看。
初伏,按照中國的日歷法來說,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初伏固定時間為10天。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初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jì)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huán)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fù)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jì)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dāng)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xiàn)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xiàn)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2016年初伏是7月17日至7月26日,共10天;中伏是7月27日至8月15日,共20天;末伏是8月16日至8月25日,共10天。三伏天總共加起來為40天。
相信大家看了以上的內(nèi)容,對初伏有了更深的了解。初伏是暑天的開始,大家一定要注意防中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