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團圓飯吃什么
這個季節(jié)老年人吃什么養(yǎng)生。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guān)注的話題,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四季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浙江人團圓飯吃什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導讀:浙江人團圓飯吃什么?出外工作的人們,過年團圓飯才能吃到久違的家鄉(xiāng)味道。今天,我們來了解下,愛吃會吃的浙江人團圓飯都吃些什么?
浙江人團圓飯吃什么?
猴年春節(jié)很快就將來臨。對在外工作的浙江人來說,最難忘記的是家的味道。那么,你知道浙江人團圓飯吃什么嗎?有8道菜是浙江人年夜飯不可缺少的,來看看。
白斬雞
材料:嫩雞一只、青蔥一把、姜片適量、料酒一湯勺、清水、油、鹽適量
做法:
1、雞洗凈擦干,將部分蔥姜塞入雞肚內(nèi)。
2、燒一鍋沸水,投入整雞,另外加入少許姜蔥和一湯勺料酒去腥。中火煮沸后,熄火加蓋悶約20分鐘。
3、具體悶雞的時間要按雞個子大小來決定。
4、可以用牙簽刺雞腿部肉厚的地方來判斷:刺的洞不涌出血水,就說明雞肉熟了。
5、記得刺深點,最好刺到骨頭。
6、準備一盆冰水。將整雞撈出,控出肚子里的水,放入冰水浸泡到雞肉冷卻。
7、冰水可以讓雞的表皮爽滑。
8、等待雞涼的時候,就可以準備蔥油蘸醬了。
9、需要油3湯勺,蔥花2湯勺,姜茸2茶勺,鹽1茶勺,溫水1茶勺。(鹽先用溫水化開。)
10、將油燒熱后熄火,放入姜茸煸香,最后加入蔥花和鹽水拌勻即可裝到小碟子里。
12、雞肉冷透后切大塊,蘸蔥油食用。
炸春卷
材料:春卷皮,五香豆干200克、豬肉150克、卷心菜100克、胡蘿卜80克、淀粉適量、調(diào)料、食用油500克、醬油1/2大匙、精鹽2小匙。
做法:
1、五香豆干洗凈,卷心菜撥開葉片、洗凈,胡蘿卜洗凈、去皮,均切絲備用。
2、豬肉洗凈、切絲,放入碗中,加入醬油、淀粉拌勻并腌制10分鐘。
3、鍋中倒入適量油燒熱,放入豬肉絲炒熟,盛出。
4、用余油吧其余餡料炒熟,再加入豬肉絲及精鹽炒勻,最后澆入水淀粉勾薄芡即為春卷餡。
5、把春卷皮攤平,分別包入適量餡卷好。放入熱油鍋中炸至黃金色,撈出瀝油即可
清蒸鱸魚
材料:鱸魚、火腿、黃酒、姜、蔥
做法:
1、將所有食材和調(diào)味料都準備好,鱸魚處理清洗干凈
2、然后從背部切斷至腹部,不過注意別切斷哦
3、火腿切成片,生姜洗干凈后切成片
4、鱸魚放入盤中,倒入黃酒,放入姜片拌勻后腌制一刻鐘左右
5、鱸魚擺好后將火腿片在縫隙中,然后放入鍋里
6、隔水蒸12分鐘左右,最后撒些蔥花就可以了。
醬鴨
材料:光鴨1只(1.5千克)、紅米25克、鹽15克、冰糖75克、料酒50克、蔥姜20克、八角5只、桂皮5克
做法:
(1)光鴨剖腹挖去內(nèi)臟,洗凈斬去嘴巴、腳爪,割去鴨膻,放入開水鍋中氽一下?lián)瞥?,再洗凈血穢,鴨腹內(nèi)壁用鹽擦勻。 (2)將鐵鍋放于爐上,加入水1千克,后將紅火、蔥姜、八角、桂皮用潔布包好,放入鍋中,燒至汁呈紅色時撈出布包,將鴨子下鍋,加入冰糖、鹽、料酒,用小火燒2小時左右,待鴨子酥后湯汁余200克左右時,即用旺火收汁,一面用勺子舀汁,不斷地澆在鴨上,一面兜鍋使鴨子不斷轉(zhuǎn)動,待湯汁剩100克左右時,即將鴨子撈出盛入盤內(nèi),待其自然冷卻后暫塊裝盆即成。
八寶飯
材料:糯米250g、葡萄干15g、核桃(干)15g、青梅15g、山楂15g、南杏仁5g、水淀粉25g、芝麻5g 、豬油25g、白糖150g、玫瑰糖10g
做法:
1、把豬板油、山楂糕切成條,核桃仁、青梅切成小丁。
2、架鍋,倒入清水(500g),把水燒開后,放入糯米、白糖(75g),開小火燜,燜至米粒不夾生,關(guān)火,再讓其無火燜一會,然后加入熟豬油(20g)攪拌均勻。
3、取一個大碗,在碗的底部抹上熟豬油,再將剛才切好的山楂條、板油條分成八瓣擺放,在每個瓣之間放上葡萄干、核桃仁、甜杏仁、青梅、糖玫瑰、芝麻,擺成好看的圖案,然后把糯米放入抹平,架鍋,開火,將其放入蒸籠,蒸制大約40分鐘后,將飯取出,取一個盤,把飯翻扣在盤里。
4、架鍋,往鍋內(nèi)倒入清水(150g),然后放入白糖(100g),將白糖燒開溶化后,用濕淀粉(25g)勾芡,最后將其淋澆在八寶飯上,一碗美味可口的八寶飯就制作好了。
清湯魚圓
材料:魚肉200克、雞蛋清2個、淀粉2、茶匙、蔥白10克、姜末10克、鹽2茶匙、胡椒粉1茶匙、油2茶匙
做法:
1、魚用刀使勁地斬,將剁碎的肉取出來。
2、去掉魚肉后的魚皮,魚刺也取出來。
3、將魚肉放在水中清洗后,過濾出來。
4、將清冼好的魚肉,加入蛋清,淀粉,胡椒粉,油,蔥白末和姜末。
5、先放在電動攪拌機中攪拌好,再把攪拌好的魚肉加10克的鹽,放在一個大碗里,一定要用筷子攪拌黏乎了(也就是魚肉沾筷子了),取一個碗,碗中放水,魚肉漂在水上,這個功夫就是攪拌好了,可以下鍋了。
6、鍋中放水,水溫時,將魚肉用手一個一個地下入鍋中,再開中火將魚圓燒開,不要蓋鍋蓋,吃時在水中調(diào)入適量的鹽即可。
涼拌海蜇絲
材料:海蜇皮、黃瓜、姜、醋、醬油、麻油、精鹽
做法:
1、將海蜇皮泥沙洗凈,切10厘米長的細絲,放入涼水內(nèi)浸泡;
2、黃瓜切10厘米長的細絲;
3、姜刮凈皮,切成細末;
4、醋,醬油,麻油,精鹽,味精、姜末等調(diào)料拌勻;
5、將海蜇撈出,控干水分,放盤內(nèi),將汁澆在海蜇皮上,再將黃瓜絲撒在上面,食時拌勻即可。
炒年糕
材料:水磨年糕適量、里脊肉適量、蒜黃適量、木耳少許、黃花少許、蔥、姜少許、雞蛋2個、老抽、鹽
做法:
1、水磨年糕切出備用。
2、里脊肉洗凈切好備用。
3、蒜黃洗凈切出備用。
4、木耳和黃花用清水泡開,洗凈備用。
5、熱油攤雞蛋,盛出備用。
6、在鍋中加入切好的肉,翻炒,待肉變色后加入蔥末姜末,繼續(xù)翻炒。
7、片刻后加少許老抽,然后加入黃花和木耳,翻炒片刻,依次加入水磨年糕和攤好的雞蛋,在此過程中不停翻炒,根據(jù)年糕的硬度適當調(diào)整翻炒時間。
8、加入蒜黃,繼續(xù)翻炒。
9、加適量鹽繼續(xù)翻炒3-5分鐘,蒜黃和年糕變軟后出鍋。
擴展閱讀
導讀:廣東中秋團圓飯吃什么?中秋團圓飯要講究好意頭,廣東人尤為重視。無雞不成宴,蝦和魚也是團圓飯必備。到底廣東中秋團圓飯吃什么?小編為您介紹。
廣東中秋團圓飯吃什么?
在眾多家庭的傳統(tǒng)習俗中,除了月餅外,團圓飯的菜式以意頭菜取勝,還有各種極富地方特色的賞月小食也是蘊涵著人們的美好愿望,比如菱角有聰明伶俐的意思、柚子的柚與粵語佑諧音,有祈禱的意思。
老廣州人的中秋從吃團圓飯開始。這一天,所有在外的家人都盡量趕回來,已經(jīng)分家單過的成年兒子也要和妻兒一同回到父母家,在月亮初升之時,合坐共吃團圓飯,以示月光團圓。所吃菜式除了年節(jié)當令的蔬菜、肉類之外,還必有一道圓蹄即是用發(fā)菜、冬菇之類的作料燜燒豬蹄,也是取個團圓的好意頭。
俗話說:無雞不成宴,在南方人的習俗中,宴會上基本缺少不了雞,南方人把雞比喻為鳳,而鳳是吉祥之物,因此白切雞、豉油雞、飄香雞等菜品應(yīng)運而生。
另外,蝦和魚也是團圓飯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在粵語中,蝦的諧音就是哈,團圓飯中有蝦就有哈,代表著一家團聚喜氣洋洋,開開心心;魚則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jié)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nèi)無小螺。因此,肉質(zhì)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jié)。而且螺肉營養(yǎng)豐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zhì)。
除此之外,團圓飯?zhí)撞偷拇钆湟差H有學問,比如,葷的、素的、甜的、辣的,主食、甜品、水果等各種菜式搭配,選擇種類盡量多樣化,另外點菜時需要注意的是菜品的質(zhì)量和分量,避免浪費。宴上的飲料搭配,市民不妨選擇富含維生素的桔子汁或者葡萄酒等,既可消除油膩感覺,減少體內(nèi)堆積的油脂,又可開胃健脾。
中秋團圓飯推薦五道菜
1、紅燒圓蹄
材料:豬圓蹄、蒜頭(拍碎)、姜片、蔥段、小棠菜、桂皮、八角、上湯或水、米醋、醬油、紅糖、鹽、淀粉。
做法:先把圓蹄去毛、洗凈,加入米醋飛水,撈起備用。開鑊下油,爆香蒜頭、姜片、蔥段,加入上湯或水、八角、桂皮、醬油、紅糖、鹽煮開,再放入圓蹄,用小火燜至稔,取出。將小棠菜灼熟圍在碟邊,燜好的圓蹄上碟,用原汁勾薄芡,淋在圓蹄上便成。
2、清蒸大閘蟹
材料:大閘蟹4只,香蔥1段,姜1塊,香油1小匙,醬油2小匙,香醋1小匙,白糖1小匙。
做法:用細繩將蟹鉗、蟹腳扎牢;蔥、姜洗凈切末;把蔥末、姜末、香醋、白糖、醬油、香油調(diào)和成蘸料,裝碟;把大閘蟹放入蒸鍋中蒸熟(蒸大閘蟹大概需要15~18分鐘),解去細繩,裝入盤中即可食用。
3、蒜蓉開背蝦
材料:鮮活大蝦、蔥姜蒜、紅椒、生抽、香醋、糖、香油。
做法:大蝦洗凈處理好,用利刃順著大蝦背部劃開,挑出腸泥。蔥姜蒜、紅椒剁成蓉和生抽、香醋、糖調(diào)勻,燒熱香油澆在上面調(diào)成蒜蓉醬,用小勺舀適量的蒜蓉醬,依次鑲嵌在大蝦背部的空隙里。最后裝盤,燒開水大火隔水蒸5-6分鐘即可。
4、白切雞
材料:三黃雞1只(約1000克)、香蔥1棵、生姜1小塊、大蒜6瓣、香油2小匙、香醋1小匙、精鹽1小匙、白糖1小匙、味精0.5小匙。
做法:雞宰殺洗凈,把雞的嘴巴從翅膀下穿過去,然后把雞放入熱水中浸30分鐘,注意用小火,保證鍋里的水不會沸騰,利用水的熱度把雞浸透、泡熟,這樣雞肉會比較嫩。蔥、姜洗凈切末,蒜剁成茸,同放到小碗里,再加糖、鹽、味精、醋、香油,用浸過雞的鮮湯將其調(diào)勻。接著把雞拿出來剁小塊,放入盤中,把調(diào)好的汁澆到雞肉上即可。
5、炒田螺
材料:田螺500克,辣椒醬1湯匙,鹽半茶匙,鮮紫蘇葉4片(切成絲狀待用),白糖半茶匙,辣椒少許,油1湯匙,蒜蓉少許。
做法:先將田螺洗干凈,然后用鉗子鉗去螺尾部,再洗干凈;燒熱鍋,放少許油,將蒜蓉、辣椒爆香,把螺放下去一起炒,然后加入辣椒醬、鹽、紫蘇葉、白糖,加少許水炒至熟,帶少量汁即可食用。
提起中秋的應(yīng)節(jié)食品,按照廣東人的傳統(tǒng)習俗,賞月時除了月餅外,還有芋頭、菱角、柚子、石榴、楊桃、柑桔等等,這些小食有著不同寓意。
除夕夜團圓飯吃什么
1、除夕夜團圓飯吃餃子
在中華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帮溩印庇置敖蛔印被蛘摺皨啥?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2、除夕夜團圓飯吃魚
因為中國傳統(tǒng)有年年有余(魚)的說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禮”諧音,過年吃鯉魚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鯽魚,鯽同“吉”諧音,過年鯉魚和鯽魚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鰱魚,鰱同“連”諧音,過年吃鰱魚連年有余。為了吃出連年有余的好意頭,您可以除夕兩條魚,年夜飯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就是連年有余。如果制作一條的話,年夜飯吃終端,大年初一吃頭尾,這樣就是連年有余,有頭魚尾。
3、除夕夜團圓飯吃餛飩
新年吃餛飩?cè)∑溟_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辟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jié)束了混沌狀態(tài),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4、除夕夜團圓飯吃長面
也叫長壽面,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面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搟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開始用案板搟面,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干面、素面、葷面、掛面。
除夕夜飲食要注意什么
1、飲食不要過急:越是在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越是激動,以至于飲食變得狼吞虎咽,沒有一點節(jié)制,這樣容易導致體內(nèi)食物堆積,腸胃超負荷,腸道蠕動速度減緩。長此以往,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導致各種腸道疾病的發(fā)生。而細嚼慢咽,有助于讓食物更好的被消化和吸收,不至于停留在腸道中造成堵塞。
2、不要暴飲暴食:一家子在一起吃飯自然離不開大魚大肉以及酒等,這就易出現(xiàn)暴飲暴食的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吃飯方式是對身體健康有害的,更何況是過節(jié)期間的飯菜。人的消化器官的活動有一定規(guī)律,吃東西時,胃、小腸、膽囊和胰腺分泌出各種消化液,使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易被人體吸收。
3、少吃油炸及燒烤食物:越是過節(jié)期間人們就越易食用油膩的食物,這類食物吃多對身體健康有不好的影響。因為大部分食物經(jīng)過高溫燒烤、油炸都會改變原有的營養(yǎng)成分,急速加熱食物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變性,吃多了反而不利于營養(yǎng)的吸收。所以小編建議大少吃油炸及燒烤食物。
除夕夜有哪些習俗講究
1、如果要打掃居室的話,請就在除夕那天做好,如果居室有不想要的東西,也在這天移出為好,打掃時請把角落等打掃干凈為好,特別是家中的財氣位,要弄得明亮光潔,生氣勃勃,同時要謹記正月初一嚴禁灑掃與倒垃圾,會把家里的福氣財運掃光光,若真要動掃帚,記得由外往內(nèi)掃,這樣不會把財氣掃走。
2、放爆竹,春節(jié)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漢代。爆竹是中國特產(chǎn),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也是為自己趨除不利運勢,迎來好運的習俗。
3、飲食上在初一避免吃稀飯,這天若吃稀飯,這一年外出會被雨淋,甚至大雨會將田土沖垮。此外,吃稀飯是貧窮的象征,初一吃稀飯,恐怕之后都得過著窮困生活。
4、正月初一打破碗碟杯盤,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并放在神案上數(shù)天,即可化解災(zāi)難。
浙江人過年吃什么
1、浙江過年吃什么
新鮮的閹雞,年夜飯的時候,做成白切雞;沒吃完的,就泡在缽頭里,做成蝦油雞。
老杭州的年夜飯,要從臘月二十三請灶神、臘月二十九請菩薩說起。請灶神、請菩薩,老底子(江浙一帶方言,“過去”的意思)杭州人的八仙桌上,供放的是活魚、條肉、閹雞、年糕和水果?;铘~一般是四五斤重的包頭魚,眼睛用紅紙貼住,為的是讓活魚能安安靜靜地呆在盤子里;條肉是四四方方一大塊;閹雞全身其他部位的毛是去掉的,只留一簇尾毛高高翹起,象征著這只雞是“活”的;年糕是糖年糕,用糖來煎或是在蒸好的年糕上灑上白糖。
到了年三十,年夜飯的菜,多與這些請菩薩的供品有關(guān),包頭魚做魚圓、魚塊;條肉的“功用”最廣,黃豆燒肉、蛋焐肉、鲞燒肉、黃花菜木耳燒肉、臘筍燒肉地燒好放著,吃的時候,打一碗熱一下,或是直接吃那厚厚的凍。
此外,肉還剁成肉泥,精肉斬成肉絲,肉泥用來做肉圓、蛋餃,精肉絲煸熟,豆腐干切絲,放在盤中。
2、過年是什么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春節(jié)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nóng)歷臘月下旬),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現(xiàn)在定名為春節(jié);節(jié)日具體時間最后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nóng)業(yè)勞作影響最小有關(guān)。農(nóng)歷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nóng)歷一年中最后一頓飯),年夜飯以后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fā)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nóng)歷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jié)又稱之為過年。
3、過年的來歷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nóng)業(yè)?!斑^年”起源于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規(guī)定過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過年”,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歷”才正式確定在正月初一。
浙江過年的習俗
開門炮: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后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征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fā),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zāi)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fā)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隨便做什么事都會順利,如意發(fā)財,種田人會五谷豐登。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后紙花滿地,燦中云錦,形成了滿堂瑞色,喜氣洋洋?,F(xiàn)在放鞭炮在城鎮(zhèn)已被禁止,但在農(nóng)村和漁島上仍可燃放。
拜六神:打過開門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婦燒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種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懸掛祖宗圖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民間認為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護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業(yè)興旺。
過年的傳說
守歲,就是指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夕”。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夕”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夕”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耙灰惯B雙歲,五更分二年?!比藗凕c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qū)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導讀:老北京團圓飯吃什么?小編一直覺得北京年夜飯應(yīng)該是大魚大肉,和別的地方?jīng)]什么區(qū)別,不過,還真有幾種特色的菜呢,來看看北京團圓飯吃什么吧。
北京團圓飯吃什么?
豆兒醬
北京人的年飯里,有一道不得不提的傳統(tǒng)菜品--豆兒醬,這道菜對于老北京人來說還是家喻戶曉的。豆兒醬是一種由肉皮、豆腐干、黃豆、青豆、水芥做成的涼菜,色如琥珀,類似于肉凍兒,清爽可口,用來佐酒開胃,再合適不過了!
材料:豬皮、黃豆、胡蘿卜、豆腐干、水疙瘩、蔥、姜、大料、花椒、醬油、鹽、料酒
做法:
1.將豬皮清理干凈,拔凈毛,再用刀將豬皮上的脂肪刮干凈,用水洗凈。燒一鍋開水,水開后將肉皮放入,焯5分鐘后撈出。
2.焯好的肉皮稍晾涼些,將肉皮表面的肥脂再刮一遍,全部去除干凈,再用水沖凈后,切成細條,再切成小丁備用。
3.黃豆事先用水泡發(fā),然后煮至8成熟,即稍微還有一些硬度時撈出備用。
4.將胡蘿卜洗凈切成小丁,豆腐干和水疙瘩都切成小丁。
5.鍋中倒入水約1200ML,燒開后,倒入肉皮細條、蔥段、姜片、大料、花椒,如有浮沫要撇出。
6.水再次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煮約40分鐘至肉皮熟軟后,將蔥、姜、花椒、大料撈出棄之。
7.將煮好的黃豆、胡蘿卜丁、豆腐干丁、水疙瘩丁都倒入鍋中,倒入少許醬油、料酒、鹽,繼續(xù)煮約10分鐘。
8.肉皮湯煮好后,晾涼一些,倒入平底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即可。
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色澤金紅,香味濃郁,咸鮮適口,是北京年夜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寓意好。
材料:豬肉餡250克、雞蛋1個、馬蹄5個、蔥花少許、油菜5棵、白芝麻少許、姜片2片、玉米油足量
調(diào)料:鹽1茶匙、白胡椒粉1/2茶匙(3ml)、姜粉1/2茶匙(3ml)、生抽1湯匙(15ml)、蠔油1茶匙(5ml)、冰糖1茶匙(5ml)、香油1茶匙(15ml)
做法:
1.肉餡放入鹽、白胡椒粉、姜粉拌勻。加入生抽、蠔油、香油混合,加入少量的清水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放入一枚雞蛋和蔥花順著一個方向攪打。
2.辦好的肉餡再放入碎馬蹄丁一同辦好。
3.取適量肉餡揉成團,在兩手之間來回適當摔打,一來為了整形,而來可以讓肉餡更加緊致。
4.鍋中倒入足量的玉米油,炸丸子的油溫建議稍微高一些比較好。
5.丸子炸制微黃變色即可。
6.炸好的丸子用漏勺撈出瀝干即可盛出。
7.我做的丸子不是特別巨型的,所以250克,做了大概8個??梢愿鶕?jù)自己喜歡的大小來自由掌握。
8.煮鍋中倒入少許底油,放入姜片。
9.丸子碼放在鍋中,調(diào)入生抽。
10.再加入約500ml左右的熱水燒開。
11.鍋中放入冰糖同煮。
12.見鍋內(nèi)湯汁翻滾,轉(zhuǎn)小火燜煮約30分鐘。
13.另外取一小鍋,放入清水燒開,點上兩滴油,焯一下油菜。
14.油菜焯水即可撈出,控干碼入碗底,把燜煮好的丸子碼上,澆上湯汁即可。
北京糖醋排骨
材料:豬子排350-400g、清水適量、雞蛋半個、玉米淀粉3大匙
糖醋汁:白糖4大匙、米醋3大匙、料酒2大匙、醬油1大匙、清水2大匙、水淀粉1大匙、姜末1/2大匙、蔥末1/2大匙
腌制子排用到:醬油1小匙、油1大匙
炒制時用到:蔥花1小匙、蒜末1小匙、油適量
做法:
1.將白糖和米醋倒入碗中,攪拌均勻至沒有糖的顆粒。
2.繼續(xù)加入料酒、醬油、清水和水淀粉。
3.然后加入姜末和蔥末。
4.用勺子攪拌均勻,碗汁就調(diào)好了,即老糖醋汁。
5.豬子排和適量的清水倒在鍋中,大火燒開以去掉多余的血沫。
6.撈出子排,在溫水下沖洗干凈后瀝干。加入雞蛋和1小匙醬油,用手抓勻使其入味。
7.再倒入玉米淀粉和1大匙油。
8.用手抓拌均勻。
9.燒熱炸鍋中的油,立起一根筷子試驗油溫,當從鍋底冒出小油泡圍繞在筷子周圍時說明油溫正合適。
10.下入子排炸至變色后撈出,其間依據(jù)肉的熟成程度適當轉(zhuǎn)中小火。
11.第一次炸制完成。
12.炸鍋重新開火,旺火下入炸好的子排復炸一次,15秒后即可撈出來瀝油。
13.炒鍋中放少許油,燒至6成熱時用蔥花和蒜末熗鍋。
14.倒入調(diào)好的糖醋汁,用鏟子不停地攪拌。
15.待湯汁黏稠透亮后放入子排。
16.迅速地翻勻,使湯汁包裹在子排上即可。
北京清蒸綠蘿卜
主料:綠蘿卜300g、蒸魚豉油適量、玉米油適量、花椒適量、大蔥適量、枸杞少許
做法:
1.首先將綠蘿卜去皮,準備好花椒和大蔥。
2.大蔥切絲,綠蘿卜切片備用。
3.將切好的綠蘿卜片擺盤,上面點綴幾個枸杞。
4.放入開了的蒸鍋內(nèi)蒸8分鐘。
5.時間到了將盤子取出,澆上蒸魚豉油。
6.將大蔥絲擺在蘿卜上。
7.用炒勺燒點花椒油。
8.趁熱潑在蔥絲上即可。
酥燜帶魚
材料:帶魚400g、姜片20g、蔥段20g、蒜頭10顆、清水1大匙、花椒1小匙、料酒1小匙、陳醋3大匙、白酒2大匙、醬油1小匙、香油1/2大匙、雞精1/3小匙、白糖1/2大匙、香葉2支、干紅辣椒2支、鹽少許、油適量
做法:
1.帶魚去掉頭尾和內(nèi)臟,洗凈后剪成5、6cm長的段,擦干表面的水分。
2.用菜刀在魚身的兩面各劃出十字花刀或一字刀紋,加花椒、料酒和鹽腌制半小時。
3.鍋中倒油,燒至7成熱時下入帶魚。
4.炸至兩面金黃后撈出來瀝油。
5.在高壓鍋的底部鋪上一層姜片。
6.將炸好的帶魚段碼放在上面,盡量碼在一層上,緊密一點也沒關(guān)系。
7.在一個干凈的小碗里倒入陳醋、清水、醬油、香油,攪拌幾下。
8.繼續(xù)加入白酒、雞精、白糖。
9.撒少許鹽。
10.將碗里的料汁攪拌均勻,直到?jīng)]有白糖的顆粒。
11.攪拌均勻的料汁倒入高壓鍋里,沒過食材的2/3處即可(如果料汁不夠,則加入適量的清水),在帶魚段上鋪上香葉、干紅辣椒、蔥段和蒜頭。
12.大火燒至冒熱氣后轉(zhuǎn)小火,燜燒25-30分鐘即可。
導讀:春節(jié)到,每一個人都盡可能回家吃團圓飯,那么春節(jié)為什么要吃團圓飯呢?吃團圓飯有團團圓圓的寓意,它的由來是什么?小編為您介紹春節(jié)為什么要吃團圓飯。
春節(jié)為什么要吃團圓飯?
辭年,就是在除夕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的地方叫做團年飯、合家歡、分歲酒、守歲酒、辭歲酒。辭歲之風自晉朝以來就很盛行,當夜骨肉團聚,兒孫繞膝,燈紅酒綠,共話團圓。
除夕夜,吃團圓飯,幾乎是每家每戶的傳統(tǒng)習慣。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時間,都要趕回家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把最豐盛的食品拿出來,團團圓圓地吃一頓年夜飯。
在中國各地,吃團圓飯并不都一樣。在南方,這頓飯一般有十幾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魚,因為這是漢字富裕的諧音。在北方,團圓飯大多是餃子,全家人一齊包,這是一種把美味肉餡包在圓形的薄面皮里的食品,包好后,用開水煮熟,加上佐料,全家人坐在桌前,熱熱鬧鬧地聚餐。餃子具有象征團聚的意思。
春節(jié)為什么要吃團圓飯?關(guān)于年夜飯來歷的傳說流傳著不少有趣的傳說故事。其中,流傳的比較廣泛的,是一則關(guān)于人們齊心協(xié)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人們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guān)口來熬,稱作年關(guān),每到這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
吃過飯后,誰也不敢睡覺,坐在一起閑聊壯膽。不吃年夜飯是熬不過年的。所以就逐漸形成了除夕吃團圓飯的習慣。
團圓飯的另一個傳說
在大年三十這一天,要吃一頓團圓飯。這團圓飯就是把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東西放在一起做著吃。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老員外,家里雇了一個好廚師,老員外有一個獨生子被抓去當了兵,眼看要過年了,老員外兩口想起兒子一年都沒給家里來個信兒,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就成天板著臉,沒一點要過年的意思。老廚師看在眼里,心里為老倆口傷心,可他也沒什么別的辦法,只想把飯做的好點兒,也叫老倆口高興點兒。
三十兒這天,老廚師一早兒到街上買了些鴿、雞、魚、青菜,在廚房里做好了,正想端去,老員外的獨生子回來了,老員外可高興了,拉住兒子問這兒問那。這一下可又難壞了老廚師,菜只做兩盤,是給老員外兩口準備的,可這下成了三個人,端上去兩盤菜多掃興,若再做一盤吧,菜又不夠,這可怎么辦?想了一會兒,老廚師有辦法了,他把做好的菜和剩下沒做的菜堆在一塊炒了一個大盤端了上去。
老員外吃一口大盤菜,覺的味道不錯,就問:這叫啥菜?味道真好。老廚師也不知道??!他想:您家今天團圓了,我是為了您團圓才做出這樣的飯。就隨口說:團圓飯。從此,這種飯便留傳下來了,每年三十這一天,人們就做一次團圓飯,表示全家團圓。
關(guān)著大門吃團圓飯的由來
江南每年吃年夜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把大門關(guān)起來,不能大聲說話,不能敲擊碗筷。吃完年飯后,就要將桌子的碗筷收拾干凈,再打開大門,這叫做閉門生財,開門大吉。這規(guī)矩習俗據(jù)說是為了哄騙鐵拐李而傳下來的。
原來吃年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開著大門的。玉皇大帝想了解民間疾苦,于是派鐵拐李在此時下凡查看。鐵拐李是個跛腳叫花仙。因此便在人間吃年飯的時候,提著籃子跛著腳沿街到各家乞討。討完飯,他把討來的東西提給玉皇大帝看,誰家窮,誰家富,一看就知道了。
據(jù)此,富的,玉皇大帝便命令有關(guān)神仙讓他一年遭幾次災(zāi),不要太富;窮的,則讓他發(fā)幾次財,不要太窮了。這事兒慢慢傳到了人間,有一戶人家,比別人都奸,很快想到了應(yīng)對之策。吃年飯時,把大門關(guān)得緊緊的,家人誰也不準大聲說話,等鐵拐李來討飯時,他家年飯已經(jīng)吃過,打開大門時,桌上空空蕩蕩的,無以施舍給鐵拐李,鐵拐李一看,這家夠窮了,連年飯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門口放上幾個元寶就走了。
這下,這戶人家便發(fā)了,但沒有不透風的墻,別家也看出了他家發(fā)財?shù)脑?,便都跟著學起來。誰知道鐵拐李見家家都關(guān)著門吃年飯,便知人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他的任務(wù),就不再到人間來討飯察貧富了??墒顷P(guān)著大門吃年飯的習慣,卻從此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