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里孩子游泳溺水應該如何急救
【www.cndadi.net - 夏季應該如何養(yǎng)生】
導讀:夏日多高溫,又正值暑期,孩子們玩水、親水也是天性使然,但卻不應忘記:表面看起來溫順的河水,里面卻潛藏著巨大的危險!朋友們……
夏日多高溫,又正值暑期,孩子們玩水、親水也是天性使然,但卻不應忘記:表面看起來溫順的河水,里面卻潛藏著巨大的危險!朋友們,不要對自己的泳技太過自信,不要認為遇到危險身邊同樣年輕的好友能保持鎮(zhèn)靜;家長朋友們,不要因忙于工作或其他,而讓噩夢降臨在自己身上,誰都別去親身感受痛不欲生這四個字。而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掌握基本的溺水急救方法。
當遭遇溺水時,2分鐘后便會失去意識,4~6分鐘內身體便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發(fā)生溺水后采用正確的急救方法,爭分奪秒地做好現(xiàn)場搶救對挽回兒童的生命極為重要。
▲抽筋
抽筋在醫(yī)學上稱為肌肉痙攣。它是由于肌肉組織受到強烈刺激,進而血管收縮而造成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從而導致肌肉發(fā)生劇烈收縮的現(xiàn)象。
水溫太低,寒冷的刺激;運動前沒做充分的準備活動;運動時間過長肌肉過度疲勞;運動姿勢不正確;運動強度過大,或運動過程中突然改變運;精神過于緊張等都易引起抽動姿勢筋。
發(fā)生抽筋后,在水中要注意保持身體平衡,及時采取自救措施:
1、小腿和腳趾抽筋
要先吸一口氣,仰浮在水面,用抽筋的腿對側的手握住抽筋的腳趾,同時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蛴檬职研⊥龋瑫r再用另一手掌壓向身體方向拉在抽筋腿的膝蓋上,幫助小腿伸直使其恢復。
2、手指抽筋
可將手用力握成拳頭,然后再用力伸開,快速連做幾次,直至恢復。
3、上臂抽筋
握拳,并盡量屈肘關節(jié),然后用力伸直,反復數(shù)次即可解脫。
4、大腿發(fā)生抽筋
先吸一口氣,仰浮水面,使抽筋的腿屈曲,然后用雙手抱住小腿用力使其貼在大腿上,同時加以振顫動作,可使其恢復。
在抽筋時用手指重按人中穴亦有良效。
此外,經(jīng)常參加游泳的人,還要重視調整飲食。應常吃些肉類、雞蛋等,適當增加蛋白和脂肪的攝入量。還可適當吃些甜食,以增加機體的熱能。這樣可提高對冷水刺激的耐受能力,避免抽筋;天熱出汗過多時,在游泳前宜適當喝些淡鹽開水,增加鈉的攝入量,即可避免水鹽代謝紊亂,也可提高神經(jīng)、肌,減少抽筋的發(fā)生;鈣肉的正常興奮性磷缺乏亦是容易引發(fā)抽筋的原因,所以,游泳愛好者宜重視攝入含鈣、磷豐富的食品如豆制品、牛奶、魚蝦、排骨、干果與蔬菜等。
▲溺水
一、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水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
二、癥狀
溺水者面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三、自救與救人
當發(fā)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會游泳者,如果發(fā)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zhèn)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
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蛲度肽景濉⒕壬Α㈤L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四、出水后的救護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進行控水處理。
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于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口腔中排出。有些農(nóng)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摩。
Ys630.com相關知識
夏天到了,很多人都喜歡在清涼的河水或湖水中躲避夏季的炎熱。然而,每到這個時候,溺水事件卻頻頻發(fā)生,更讓人遺憾的是,許多人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自救和互救,從而導致悲劇的發(fā)生。為此,本刊特約急救專家,教給大家正確的急救知識。
人淹沒于水中,水與雜物充滿呼吸道及肺泡,引起缺氧和窒息稱為溺水或淹溺。由此造成呼吸、心搏停止而致死者稱為淹死。
事實上,淹溺分為干性淹溺和濕性淹溺兩大類。
干性淹溺是指人入水后,因受強烈刺激(驚慌、恐懼、驟然寒冷等),引起喉頭痙攣,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當喉頭痙攣時,心臟可反射性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臟停搏。濕性淹溺根據(jù)淹溺時水的成分可分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但無論是哪種成分的水,被溺水者吸入體內后,都可能通過一定的作用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不管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淹溺,都會引起全身缺氧,可導致腦水腫。呼吸道吸入污水可發(fā)生肺部感染。病情惡化可發(fā)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所以,溺水發(fā)生時的正確急救對挽救溺水者的生命十分重要。
自救
不熟悉水性或誤入水者,積極進行自救十分重要。首先,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亂,應保持頭腦清醒。具體方法是,采取仰面位,頭頂向后,口向上方,盡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以便能夠進行呼吸。呼吸時,呼氣宜淺,吸氣宜深,則能使身體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搶救。千萬不可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因為舉手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會游泳者,若因小腿腓腸肌痙攣(抽筋)而致淹溺,應息心靜氣,及時呼救求得援救。同時,自己應將身體抱成一團,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氣,再把臉浸入水中,將痙攣(抽筋)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抬,使拇趾蹺起來,持續(xù)用力,直到劇痛消失,痙攣也就停止。
互救
救護者應保持鎮(zhèn)靜,盡可能脫去外衣褲,尤其要脫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對于筋疲力盡的淹溺者,救護者可從頭部接近;對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護者應從背后接近,用一只手從背后抱住淹溺者的頭頸,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邊。救援時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緊抱纏身而雙雙發(fā)生危險,如被抱住,應放手自沉,從而使淹溺者手松開,以便再進行救護。
醫(yī)療急救
1.清除口鼻淤泥、雜草、嘔吐物等,打開氣道。隨后將淹溺者腹部置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部向下,按壓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內的水倒出,但不可因倒水時間過長而延誤復蘇。
2.對呼吸、心搏停止者應迅速進行心肺復蘇,盡快行口對口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呼吸時吹氣量要大(編者注:心肺復蘇的具體方法參見本刊2004年第3期《心肺復蘇抓住關鍵的4分鐘》)。
3
現(xiàn)在天氣越來越炎熱,有很多小孩子喜歡去下河洗澡或者是游泳溺水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每年總是有很多的小孩子下河游泳導致溺水,如果在游泳的時候碰到有人溺水,應該如何進行現(xiàn)場急救呢?其實對溺水者進行現(xiàn)場急救,需要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一定要把溺水者救上岸。
需要注意的是,溺水者由于本能,如果在溺水者意識尚清醒的狀態(tài)下去營救溺水的人那么溺水者可能會死死的纏住自己把自己也一起帶入水中。所以需要注意的是,施救者應該從溺水者背后過去,一手從溺水者胸前穿出,然后挽住后往回游,一定要讓溺水者的口鼻露出水面,這樣才可以順利地進行呼吸。
第二步就是一定要檢查溺水者身體狀況。
將溺水者救上岸之后,施救者應該迅速檢查溺水者的身體情況。由于溺水者有嚴重的呼吸道阻塞,所以一定要將溺水者口腔里面的淤泥,雜草,還有嘔吐物清除掉,然后再進行到水處理。
倒水處理指的就是利用頭低腳高的體位,將溺水者吸入的水倒出來。死時,施救者應該采取的體位應該是施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出息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在膝蓋上,讓溺水者的頭自然而然的垂下來,然后再按其腹部還有背部可利用木凳或者是大石頭等做墊高物來倒水,但是前提一定要是溺水者口腔以及鼻腔中的異物以及全部清除干凈。
第三步就是一定要進行心肺復蘇。
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了,那么就應該立即對溺水者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或者是胸外心臟按壓的心放復蘇。
現(xiàn)在天氣越來越嚴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讓小孩子獨自單獨的去下水游泳,如果小孩子想去游泳,一定要有家人的陪同,不然的話,一旦出事情了可能都沒人知道。如果自己水性不怎么好看見有人溺水了,一定要大聲呼救,不要傻乎乎的下水,因為這樣很有可能會把自己也搭上。
在溺水者意識尚清醒的時候,千萬不要從正面去營救,因為溺水者由于自己求生的本能,可能會死死的抓住自己不放,把自己也拖下水,這是施救者一定要注意的,救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
夏季氣溫高,人長期在室外高溫的環(huán)境下活動,就容易引發(fā)中暑等。一旦發(fā)生中暑,輕則出現(xiàn)頭暈、眼花、惡心、嘔吐等,重則可能會出現(xiàn)昏迷,甚至會危及我們的生命。那么,什么是中暑?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中暑了,應該如何急救呢?
什么是中暑
中暑醫(yī)學上成為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fā)神經(jīng)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癥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該病通常發(fā)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濕的天氣。
對高溫環(huán)境適應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氣溫度升高(32℃)、濕度較大(60%)和無風的環(huán)境中,長時間工作或強體力勞動,又無充分防暑降溫措施時,缺乏對高熱環(huán)境適應者易發(fā)生熱射病。
易發(fā)因素包括:①環(huán)境溫度過高 人體由外界環(huán)境獲取熱量。②人體產(chǎn)熱增加 如從事重體力勞動、發(fā)熱、甲狀腺功能亢進和應用某些藥物(苯丙胺)。③散熱障礙 如濕度較大、過度肥胖或穿透氣不良的衣服等。④汗腺功能障礙 見于系統(tǒng)硬化病、廣泛皮膚燒傷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癥等患者。
中暑的癥狀
1、中暑先兆:
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蚵陨?。
2、中暑初期:
大量出汗、口渴、明顯疲色、四肢無力、頭昏眼花、胸悶、 惡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fā)麻等,體溫正?;蚵愿摺?/p>
3、輕度中暑:
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成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
4、重度中暑:
也稱熱衰竭,表現(xiàn)為皮膚涼;過度出汗;惡心、嘔吐;瞳孔擴大,大量出汗、皮膚濕冷、 體溫升高到38℃以上、血壓下降、脈搏加快;腹部或肢體痙攣;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熱甚至意識喪失。
中暑時如何急救
1、搬移
中暑初期應迅速到通風陰涼的地方,平臥并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 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降溫,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
2、降溫
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用降溫毯給予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3、補水
初期與輕度時,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于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癥狀。
4、促醒
偌中暑時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5、轉送
對于重癥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y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枕后、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
中暑四大禁忌
1、過量飲水:
中暑后須大量補充水分和鹽分,但過量飲用熱水時會更加大汗淋漓,反而造成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的大量流失,嚴重時會引起抽風現(xiàn)象。如此便是得不償失。正確的方法應是少量多次,每次飲水量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
2、過量進食:
不能吃油膩勞腥的食物,過多的食用會增加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而輸送到大腦的血液便相對減少,營養(yǎng)物質也不能夠充分吸收,所以應盡量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東西,以適應夏季的消化能力。
3、偏食辣椒:
夏季陽浮于外、陰液不足,而辛辣燥熱的食物只會助熱卻陽,而且它還使你的美麗肌膚上蹦出幾顆不小疙瘩。因而,少吃,當然不吃是更好的。
4、冷食傷身:
身體干渴的時候,冷飲和瓜果類食物讓人愛不釋口,很可惜,中暑后這兩樣東西也不能多吃,涼性食品會損傷你的脾陽。
導讀:夏季是燒燙傷的高發(fā)季節(jié),因為夏天天氣熱,人們穿的衣服少,皮膚外露多。在醫(yī)院收治的燒燙傷患者中,10歲以下的兒童占到一半,……
夏季是燒燙傷的高發(fā)季節(jié),因為夏天天氣熱,人們穿的衣服少,皮膚外露多。
在醫(yī)院收治的燒燙傷患者中,10歲以下的兒童占到一半,特別是3~4歲的兒童,這些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很差,對大人的模仿力又很強,好奇心也很強,如果家長稍有疏忽,極容易發(fā)生危險。
孩子的燒燙傷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家庭,最常見的是熱湯、菜、飯、油及開水等引起的燒燙傷。專家說,很多家長不懂得如何進行早期家庭急救,一看孩子燙傷,當時就嚇蒙了,不知道該怎么辦,其實燒燙傷早期的處理非常簡單,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淺度燒燙傷用冷水沖
燒燙傷后,立即起了水泡并明顯感覺疼痛,屬于淺度的,可以立刻用冷水沖洗傷處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感覺不很疼了,把衣物慢慢脫掉,用干凈的布覆蓋創(chuàng)面,包扎好,再送往醫(yī)院。
早期的冷水處理對創(chuàng)面的愈合有很大的好處:第一能減輕疼痛;第二可以減輕水腫、余熱造成的深部組織損傷;第三用冷水浸泡沖洗后,可以使創(chuàng)面的一些毒性物質減少。有一些燒燙傷面積小,深度也淺,經(jīng)過冷水浸泡沖洗處理后,涂一些防治感染、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藥物,過幾天就會自行好轉、愈合。
如果燒燙傷面積大,程度也比較深,用冷水處理可能會加重全身反應,引起休克,應該立即送醫(yī)院搶救。
部位特殊當心并發(fā)癥
如果燒燙傷部位在顏面、頭頸部、會陰部等,由于部位特殊,即使傷處面積不大,也可能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這時除用冷水緊急處理外,為防止發(fā)生休克,可以給患者喝些淡鹽水,補充血容量,減輕休克程度,但不要在短時間內服用大量的白開水,以免引發(fā)腦水腫和肺水腫等并發(fā)癥。
皮膚上起的水泡不要撕破
有條件可將水泡用消毒的針扎個小孔,慢慢把水泡中的水排出,要保持皮膚的完整。
不要亂涂抹醬油和醋
不要給傷處涂抹醬油、醋、堿、牙膏或紫藥水之類的東西,這樣不但不能減輕傷情,而且會繼續(xù)刺激創(chuàng)面,加深受傷程度,增加感染的機會,到醫(yī)院后也給醫(yī)生的診治造成困難。
如果是不會游泳的人,在沒有急救措施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去河邊海里游泳,否則極其容易出現(xiàn)溺水事件。每年夏天都是青少年溺水事件的高發(fā)季節(jié),因為在這個季節(jié)由于天氣炎熱,不少不懂事的青少年喜歡去池塘水庫游泳導致溺水。而如果發(fā)現(xiàn)身邊有人溺水的話,應該采取哪些正確的急救步驟?
第一步是要把溺水者救上岸:朋友們碰到有人溺水時,要立即撥打120請求醫(yī)療急救,然后要把溺水者救上岸,這時候朋友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溺水者意識清醒的狀態(tài)下去營救的時候,溺水者處于求生本能,會死死的纏住自己把自己也一起帶入水中,所以朋友們要從溺水者背后游過去,一手從溺水者的胸前穿出,然后用力挽住往岸上游,同時一定要讓溺水者的口鼻露出水面,這樣才能順利地進行呼吸。
第二步是要及時檢查溺水者的身體狀況:朋友們把溺水者救上岸以后,要及時檢查溺水者的身體狀況,由于溺水者會出現(xiàn)嚴重的呼吸道阻塞情況,所以朋友們一定要把其口腔里的雜草,淤泥以及嘔吐物清理掉,然后把溺水者以頭低腳高的體位,讓其把吸入的水倒出來,具體做法是朋友們要一腿跪地,另一腿伸出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膝蓋上,讓溺水者的頭自然下垂后再按其腹部以及背部來倒水。
第三步是對溺水者進行心肺復蘇:如果溺水者停止呼吸了,這時候朋友們要立即對其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或者是采用胸外心臟按壓的方法對溺水者進行心肺復蘇,并且要盡快把溺水者搬上急救車,快速向附近醫(yī)院轉送。
在這里建議朋友們一旦碰到溺水事件的時候,在溺水者意識還清醒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從其正面去營救,以免把自己也拖下水,這是施救者一定要注意的事情,同時如果朋友們的水性不怎么好看見有人溺水了,一定要大聲呼救,因為這樣很有可能會把自己也搭上。
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我們身體里面的熱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多,會導致中暑情況發(fā)生,特別是有慢性疾病的人,孕婦或者年紀比較大的人就很容易出現(xiàn)中暑情況,戶外高溫中暑就需要用正確的方式急救,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戶外中暑急救的一些方法。
轉移到陰涼處
當有人出現(xiàn)中暑情況以后,應該盡快把患者搬離高溫環(huán)境,選擇通風陰涼的地方,然后讓患者平躺并解開衣服扣子,同時讓其雙腳提高,這樣有利于增加患者腦部的血液供應,同時起到散熱的作用。
及時降溫
準備一個冷毛巾敷在中暑患者的額頭部位,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使用一些白酒,酒精或者冷水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者電風扇吹風,以加速散熱。當要注意適度,以免造成患者感冒。注意不要快速地給患者降溫,當患者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的時候,就要停止吹風灑冷水等強制性降溫方法。
等待患者清醒及時補充水分
如果患者是清醒的,那么就可以補充一些小蘇打的清涼飲料,還可以補充一些含鹽分的飲料,不宜大量補充水分,不然會引起腹痛、嘔吐和惡心等不適癥狀。不宜飲用咖啡或酒精類飲料。
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戶外高溫中暑的急救方法有哪些,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也有了一定了解。戶外高溫中暑使用上面的方法進行急救非常重要,如果中暑的人情況非常嚴重,已經(jīng)失去了意識,就需要掐人中穴和合谷穴,讓他的意識盡快恢復,及時把患者送到醫(yī)院救治,這樣才能讓患者更快地緩和過來。
孩子們看來,愛情是多么美好啊!懵懂無知的愛情是最純潔的。但至少要讓他們懂得什么叫愛情,愛情要承當什么... ...
早戀在情感中處于主導的地位,但實在是缺乏理性,未成年男女發(fā)生過于密切的行為被稱為早戀,學校里也會發(fā)生學生之間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而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那么,老師對于青少年早戀的現(xiàn)象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我認為老師應該表示中立的態(tài)度,不提倡但卻不堅決反對。
一、做一名稱職的情報員
學生白天整天呆在學校里,那么孩子的動態(tài)老師再清楚不過了,那老師就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并隨時和家長反映,比如哪位女同學和哪位男同學關系很密切,那么是否發(fā)生早戀現(xiàn)象呢?老師要隨時關注。不久就這樣,老師和家長之間也可以討論類似的問題,老師要了解家長的想法,共同解決早戀問題。
二、對學生進行性教育
學校要注重對孩子的性教育,要讓學生知道什么叫性以及關于類似的知識,老師要以技巧性的回答學生們的問題,讓他們知道早戀不堪設想的后果。
三、防微杜漸,正面疏導
或許孩子對異性只是懵懂的愛慕之情,說到底他們對于愛情并沒有什么正確的見解,那么老師和家長要相互配合,共同循循善誘,努力讓孩子們有這樣的意識心理,老師要隨時把控男生女生之間曖昧的關系,如有發(fā)現(xiàn),應該正確引導,讓其知道早戀對身心健康和前途都有不利影響,要讓孩子悟出愛情真道理。
導讀:盛夏來臨,天氣逐漸悶熱起來,發(fā)生腹瀉的人也開始增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的馬小燕醫(yī)生告訴記者,……
盛夏來臨,天氣逐漸悶熱起來,發(fā)生腹瀉的人也開始增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的馬小燕醫(yī)生告訴記者,夏日腹瀉多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是一組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原菌十分繁雜,目前已知的病原體有數(shù)十種之多,主要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三大類,如引起細菌性痢疾的志賀氏菌、引起胃腸型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還有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等。這些腹瀉病原菌廣泛存在于各種家畜的腸道、內臟和肌肉中,以及各種海產(chǎn)品中。如果我們日常膳食中的肉類、蛋品、乳類、水海產(chǎn)品受到了這些病菌的污染,而人們在食用時又未能煮熟、蒸透,就容易導致腸道疾病的發(fā)生。
夏日腹瀉原因眾多
馬醫(yī)生指出,造成夏秋季節(jié)腹瀉流行的原因很多,但細算起來主要是5點:
1.夏秋季節(jié)天氣炎熱,雨水較多,為腸道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適宜的自然條件。
2.雖然人體本身對外界病原體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像口腔有一定數(shù)量的溶菌酶,胃液含有大量的胃酸等均可殺滅隨食物進入消化道的致病菌,但腸道致病菌能采用以多制勝或乘虛而入的戰(zhàn)術侵害人們的健康。
3.夏季出汗較多,大量飲水,稀釋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為致病菌的侵入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且夏季炎熱,人們休息不好,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腹瀉病。
4.夏秋季節(jié)多有各種瓜果、涼拌葷素菜或冰鎮(zhèn)飲品,如果這些食品的制作過程稍有不慎?極易造成污染而導致人們食用后感染機會增多。
5.夏秋季節(jié)蒼蠅和蟑螂滋生,可攜帶致病菌傳播疾病。
生活注意能防腹瀉
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重點是防止病從口入。只要大家日常生活中注意下列問題?就會減少腹瀉病的發(fā)病機會。
1.注意飲用水衛(wèi)生。飲用水煮沸后用,可殺滅致病微生物。
2.講究食品衛(wèi)生。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應及時儲存在冰箱內?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食用前要加熱,以熱透為準。盡量少食用易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絲、貝殼、螃蟹等水海產(chǎn)品,食用時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涼拌菜不妨加點醋和蒜。
3.注意手的衛(wèi)生。飯前、便后手要洗凈。
4.清潔環(huán)境。滅蠅、滅蟑。
5.盡量減少與腹瀉病人的接觸。特別是不要共用餐飲用具吃、喝。
發(fā)生腹瀉急救3招
采訪中,馬醫(yī)生特別提醒大家,發(fā)生腹瀉后三個步驟不可少。
一旦家中出現(xiàn)有腹瀉、嘔吐的病人,首先要及時到各醫(yī)院的腸道門診就診,以便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和處理。
如果不能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就要在家中及時口服補液鹽。發(fā)生腹瀉后人體損失最多的主要是身體里的液體和電解質。人體一旦脫水,很可能引發(fā)腎功能衰竭,這就是腹瀉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腹瀉后想喝水,就要喝點補液鹽。小孩發(fā)生腹瀉后也同樣需要多補充水分。補液鹽在醫(yī)院和藥店里都可找到。
腹瀉急救的第三招是發(fā)生腹瀉也要繼續(xù)進食。有人覺得既然已經(jīng)拉肚子,就要再減輕些腸道負擔,所以腹瀉后采用饑餓療法。但科學的治療方法并不提倡這種做法。腹瀉導致身體營養(yǎng)損失,所以即使腹瀉也要進行營養(yǎng)補充,可以吃一些稀、軟、易消化、有營養(yǎng)的食物,如雞蛋羹、麥片粥、米粥、面條等。
此外,發(fā)生腹瀉最好不要濫用抗生素治療??股夭坏梢詺绮≡⑸?,也會影響人體的正常菌群,急性腹瀉有可能因此轉為慢性腹瀉,治療起來得不償失。還有些腹瀉是由病毒或寄生蟲引起的,抗生素對這些腹瀉也毫無效力。而且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一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為了避免出現(xiàn)耐藥性,發(fā)生腹瀉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病情嚴重,也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