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炒臘肉
秋天飲食養(yǎng)生炒韭黃。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睆墓胖两?,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您是否正在關注飲食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藜蒿炒臘肉”,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有人說萬物的起源來自于水,所以人們在找尋新的可以棲息居住的星球時,就是根據是否含有液態(tài)水來初步判斷的.那么人類生存的動力又是什么呢?有些人說,是為了建設更美麗的世界.但是這樣的說法太大,又有多少人承受的起呢?其實,人們生存的動力不過是那些美味的食物.
人們對于美食有著天生的創(chuàng)造力,只要是食材,無論是什么,到了人們的手中都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變成要一道道精致可口的飯菜.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藜蒿與臘肉碰撞而來的藜蒿炒臘肉的做法.
藜蒿炒臘肉屬贛菜系豫章菜一支,為江西南昌的一道漢族名菜,其主料藜蒿產自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臘肉選用鄱陽本土特產臘肉."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說的就是這藜蒿.藜蒿炒臘肉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潤"的特點而入選"十大贛菜"之一.
做法一
原料:新鮮藜蒿
主料:臘肉(肥三瘦七)300 克.
配料:藜蒿根300 克,韭菜150 克.
調料:熟豬油50 克,精鹽1 克,新鮮辣椒15 克.
1、將臘肉用溫水洗凈,剔去皮,盛入瓦缽內,上籠蒸30 分鐘取出,將肥、瘦肉分別切成5 厘米長、0.7 厘米寬、0.3 厘米厚的條.藜蒿根用刀刮去表皮,洗凈后,切成4 厘米長的條.紅干椒切成細末.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先下肥臘肉和蒸臘肉的原汁,炒幾下,再加入藜蒿根,韭菜和新鮮辣椒未煽炒,接著放入精鹽,繼續(xù)炒1 分鐘,再下瘦臘肉合炒,淋入清水,燜2 分鐘,待收干水,盛入盤中即成.
另一做法
主料:蔞蒿、臘肉
輔料:韭菜、小米椒
調料:食鹽、雞精、醬油
1、藜蒿擇成段,洗凈備用.
2、韭菜把頭部切下,與藜蒿放在一起,準備同時下鍋.
3、韭菜葉子比藜蒿和韭菜頭容易熟,所以要晚點放,另外放一個簍子.
4、臘肉切薄片備用.(如果怕臘肉太咸,就用點溫水泡5分鐘)
5、小米椒切碎,量多少依個人承受力定,也可不加,但是正宗的做法是一定要放辣椒的,我一般就是抓一把扔進去哈.
6、油燒熱,先爆一下臘肉.
7、臘肉的肥肉變透明了,就可下藜蒿和韭菜頭,還有小米椒,炒勻.
8、藜蒿稍微炒一下,感覺有點蔫了,就可以下韭菜葉子了,間隔時間不能長,蔬菜還是易熟的.
9、韭菜葉子斷生了,就可以放少許鹽、雞精和適量醬油了,然后就可出鍋了.
以上就是對藜蒿炒臘肉幾種做法的詳細介紹.人們通過了解這些方法,可以將其作為依據,在家自己學著制作適合自己口味的藜蒿炒臘肉.給已經略顯沉悶的餐桌,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這對人們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擴展閱讀
藜蒿是生長于鄱陽湖一帶的特殊野生植物,營養(yǎng)價值非常豐富,含有高質量的蛋白質、鈣等物質,藜蒿還含有大量胡蘿卜素,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
藜蒿具有有清熱除濕,抗菌殺蟲的功效,因此民間常用它來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頗有效果。本草中還記載藜蒿主治風寒、防衰等,可以說,藜蒿是藥食兼補的野草,也是南昌人心目中的寶草,南昌人把藜蒿與臘肉搭配,做成藜蒿炒臘肉,炒出了藜蒿的最高境界,成品后藜蒿爽口,臘肉醇香,食之一口,回味無窮。所以不管在南昌的大小飯店都能看到藜蒿炒臘肉的身影,也是南昌人必點的一道壓軸菜品。
一:用料
1:主料:藜蒿、臘肉
2:配料:韭菜,辣椒
3:調料:食鹽、雞精、醬油
二:做法
1:藜蒿洗凈備用,韭菜洗凈備用,臘肉切片備用,辣椒切碎。
2:架鍋、開火、放油,加臘肉爆炒至臘肉出油,肥肉變得透明時,下藜蒿煸炒。
3:加韭菜葉子爆炒
4:加雞精、醬油適量、食鹽翻炒幾下,出鍋裝盤。
三:烹飪技巧
1:韭菜最好去跟留葉
2:辣椒少量,能突出藜蒿的異香,當然喜歡辣味的朋友也可以多放些。
3:韭菜葉子易熟,因此,先下藜蒿,再下韭菜,兩個間隔時間不能太長。
4:韭菜不能炒的時間太長,葉子斷生即可。
野生藜蒿炒臘肉是一道很家常的菜肴,更是肉食一族無法抗拒的人間美味,多吃這道菜能夠增加人體膠原蛋白,有效補充蛋白質,且它的脂肪含量、熱量都比較少,不需要擔心肥胖的出現,紅燒的做法更為可口,幫助女性朋友們延緩衰老。
2、將藜蒿摘好洗凈
3、將臘肉洗凈切片,肥瘦分開放
4、將鍋洗凈,鍋中倒入少許油,將肥臘肉倒入鍋中翻炒,熬出油脂
5、將鍋中倒入適量的水,燒開后將藜蒿倒入鍋中焯一下,然后撈出瀝干備用
6、待肥肉中的油脂熬出,將瘦臘肉倒入翻炒
7、待瘦臘肉顏色一變,就將之前焯好的藜蒿倒入鍋中翻炒
8、加入適量的鹽,鹽量根據臘肉的咸度決定,翻炒均勻即可!
9、裝盤,是不是很誘人!
現在有很多人因為飲食不當而得了腸胃疾病,野生藜蒿炒臘肉的做法簡單,還能對腸胃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
藜蒿是一種野生植物,一般是生長在琥珀草灘旁邊,也叫做蘆蒿、水蒿等。藜蒿具有祛濕補氣、防衰老、清熱等功效。用藜蒿和臘肉一起進行烹飪的話,味道也是不錯的,但是要掌握好火候。
原料
主料:臘肉(肥三瘦七)300 克。
配料:藜蒿根300 克,韭菜150 克。
調料
熟豬油50 克,精鹽1 克,新鮮辣椒15 克。
操作
1、將臘肉用溫水洗凈,剔去皮,盛入瓦缽內,上籠蒸30 分鐘取出,將肥、瘦肉分別切成5 厘米長、0.7 厘米寬、0.3 厘米厚的條。藜蒿根用刀刮去表皮,洗凈后,切成4 厘米長的條。紅干椒切成細末。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先下肥臘肉和蒸臘肉的原汁,
炒幾下,再加入藜蒿根,韭菜和新鮮辣椒未煽炒,接著放入精鹽,繼續(xù)炒1 分鐘,再
下瘦臘肉合炒,淋入清水,燜2 分鐘,待收干水,盛入盤中即成。
所謂文化,就是依靠著人類來傳播的一系列好的東西.而由于各種外界的影響,文化消失也是常有的事.比如讓人驚艷的瑪雅文明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在這之中,有一種東西是永遠不會消失的,那就是飲食文化.人們對于飲食是帶著既離不開又相當熱愛的心情的.
人們在飲食方面的造詣在如今這個時代看來已經是非常厲害了.人們能夠把毫無關聯的食材緊密結合,而且做到葷素搭配營養(yǎng)均衡,實在是令人佩服.而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比如泥蒿炒臘肉.
做法一
材料:泥蒿,臘肉,蒜,鹽,香醋,雞精
1.泥蒿桿擇洗干凈,掐段,用清水浸泡.蒜切末備用.
2.臘肉提前蒸熟,把肥瘦兩部分分別切好.
3.熱鍋上油,油熱后加入肥臘肉煸香,炒至出油,下蒜末煸香.
4.倒入泥蒿略炒,加鹽調味.加入瘦的臘肉條炒勻,沿鍋邊淋少許香醋,撒雞精提味,翻勻起鍋即可.
注意事項
1.泥蒿很容易熟的,炒的過程中要快,基本上倒進去翻鍋后就可以加鹽調味了.
2.這道菜里醋是必不可少的調料.用量根據自個的口味調整,但是我個人覺得一定要放才好吃.
做法二
材料:泥蒿,臘肉,蒜,鹽,香醋,雞精.
步驟:
1.泥蒿桿擇洗干凈,掐段,用清水浸泡.蒜切末備用.
2.臘肉提前蒸熟,把肥瘦兩部分分別切好..
3.熱鍋上油,油熱后加入肥臘肉煸香,炒至出油,下蒜末煸香.
4.倒入泥蒿略炒,加鹽調味.加入瘦的臘肉條炒勻,沿鍋邊淋少許香醋,撒雞精提味,翻勻起鍋即可.
泥蒿和臘肉都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兩種食材,所以要制作這道泥蒿炒臘肉對于人們來說簡直就是信手拈來的事了.這樣人們就可以在任何時候只要想吃就可以來做,不用去擔心食材難買啊價格昂貴等問題.
今天小編來教大家做一道非常家常的菜,叫做藜蒿炒香腸,相信大家平時也都非常喜歡吃這兩種食物,而且將藜蒿炒香腸是非常香的,味道也很不錯,如果你以前沒有做過菜的話可以適當的學一學,會做這一道菜對你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畢竟會做一兩道家常菜是非常有必要的。
原料
藜蒿一把、香腸2根。
操作
1、香腸放入盤中,入蒸鍋蒸20分鐘。 2、晾涼的香腸切成片,藜蒿洗凈切成小段。
3、鍋燒熱倒油,下香腸片略煎。
4、煎至香腸顏色變深,淋入少許生抽。
5、下藜蒿斷,炒至斷生即可出鍋(藜蒿很嫩,炒的時間不宜過長)。
藜蒿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氣虛弱、浮腫及河豚中毒等病癥以及預防牙病、喉病和便秘等功效。根莖含淀粉量高,可為肌體提供熱量能源,也可作為神經結構、成分和酶、激素的組織成份。同時也可起保護頭腦的作用和充當肝臟貯備肝糖而起解毒的作用。
藜蒿的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均較高.干草的適口性又較好,因此,也可做為牲畜早春和冬季的舍飼飼草。蘆蒿的嫩芽用水煮沸后人也可食用。
臘腸色澤光潤、瘦肉粒呈自然紅色或棗紅色;脂肪雪白、條紋均勻、不含雜質;手感干爽、臘衣緊貼、結構緊湊、彎曲有彈性;切面肉質光滑無空洞、無雜質、肥瘦分明、手質感好,臘腸切面香氣濃郁,肉香味突出。
會做這一道菜之后你以后就可以學做更多的菜,而且炒菜本身就不是非常難的事情,只要你有興趣就可以了,藜蒿中的營養(yǎng)價值是非常高的,將他跟香腸一起炒能夠幫助分解掉香腸中的咸味,這樣吃起來也會比較的健康,相信你也會非常喜歡吃這一道菜。
籬蒿是一種非常鮮嫩的蔬菜,用來搭配臘肉一起炒,味道非常的好,而且營養(yǎng)價值也是很高的。籬蒿炒臘肉的主要功效是溫中行氣和補腎,所以是很多家庭和餐館必備的一到菜式,也深受各位美食界朋友們的喜愛。那么籬蒿炒臘肉究竟是如何做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籬蒿炒臘肉的方法步驟吧!
藜蒿炒臘肉屬徽菜一支,其主料藜蒿產自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盛產。藜蒿炒臘肉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潤"的特點。咸香柔軟的臘肉,配上藜蒿獨特的淡香。吃上一口,唇齒生香,回味無窮。因而藜蒿炒臘肉也成了南昌人的首選,是必備的一道壓軸菜。
原料:臘肉(肥三瘦七)300 克,藜蒿根300 克,韭菜150 克,熟豬油50 克,精鹽1 克,新鮮辣椒15 克。
步驟:
1、將臘肉用溫水洗凈,剔去皮,盛入瓦缽內,上籠蒸30 分鐘取出,將肥、瘦肉分別切成5 厘米長、0.7 厘米寬、0.3 厘米厚的條。藜蒿根用刀刮去表皮,洗凈后,切成4 厘米長的條。紅干椒切成細末。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先下肥臘肉和蒸臘肉的原汁,
炒幾下,再加入藜蒿根,韭菜和新鮮辣椒未煽炒,接著放入精鹽,繼續(xù)炒1 分鐘,再
下瘦臘肉合炒,淋入清水,燜2 分鐘,待收干水,盛入盤中即成。
綜上所述,籬蒿炒臘肉是徽菜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已經逐漸成為了南昌人們餐桌上面的首選壓軸菜式,其方法步驟以上小編也為大家耐心講解了,在此希望喜愛這種家常小吃菜的朋友們都可以不妨學習親手煸炒下這道菜,相信一定也會非常的喜歡這道菜肴的。
藜蒿炒臘肉,是比較有特色的一道食物,它脆嫩爽口,醇香柔潤,深受很多人的喜愛,而且吃上一口之后,可以說是回味無窮的,但是對于這些美味的佳肴, 很多人都不了解它的制作方法,所以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藜蒿炒臘肉的制作,這道食物招待朋友客人絕對是首選。
原料
主料:臘肉(肥三瘦七)300 克。
配料:藜蒿根300 克,韭菜150 克。
調料
熟豬油50 克,精鹽1 克,新鮮辣椒15 克。
操作
1、將臘肉用溫水洗凈,剔去皮,盛入瓦缽內,上籠蒸30 分鐘取出,將肥、
瘦肉分別切成5 厘米長、0.7 厘米寬、0.3 厘米厚的條。藜蒿根用刀刮去表皮,洗凈后,切成4 厘米長的條。紅干椒切成細末。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先下肥臘肉和蒸臘肉的原汁,
炒幾下,再加入藜蒿根,韭菜和新鮮辣椒未煽炒,接著放入精鹽,繼續(xù)炒1 分鐘,再
下瘦臘肉合炒,淋入清水,燜2 分鐘,待收干水,盛入盤中即成。
看了藜蒿炒肉肉的制作步驟之后,那么大家在家的時候就可以嘗試制作這道美食,尤其是家里面來客人的時候,一定可以讓客人贊不絕口,所以說對于這些美味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學會這些技巧的話,是可以輕松制作完成的。
相信大家對于藜蒿肯定是不會陌生的吧,藜蒿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植物,藜蒿我們也叫做是蘆蒿或者叫做是青艾,藜蒿不但可以食用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經常吃藜蒿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所以藜蒿受到了大家的喜愛,那么藜蒿的營養(yǎng)價值具體是怎樣的呢?下文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藜蒿的營養(yǎng)價值是怎樣的。
藜蒿學名狹葉艾,又名蘆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記載:藜蒿氣味甘甜無毒,主治五脹邪氣,風寒濕脾,補中益氣,長毛發(fā),久食輕身,耳聰目明,防衰。中醫(yī)認為其除食用之外還有清熱、利濕、殺蟲之功能。江西.安徽.湖北,湖南,一帶盛產藜蒿。
藜蒿營養(yǎng)豐富,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質3.6g,鈣730mg,硫胺素0.0075mg、磷102mg、胡蘿卜素1.39mg、抗環(huán)血酸49mg、鐵2.9mg。它生育期間病蟲害少,基本不施農藥;藜蒿嫩莖味道清香,肉質脆嫩,可作主食或者配料,可熟食,亦可涼拌,色味極佳;一年種植可以多年受用,特別是春秋兩季,可以批量供應。因此,隨著人們菜譜的變化,經過人工栽培的藜蒿走近了解尋常百姓家,也步入了高檔次的賓館、酒店。一般藜蒿畝產鮮莖4000kg-5000kg,效益較高。江西人做藜蒿比較擅長,江西人做出的藜蒿炒臘肉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潤”的特點而入選“十大贛菜”之一。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們介紹了一種常見的植物,那就是藜蒿了,我們知道藜蒿不但可以食用而且還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yǎng),上文為我們詳細介紹了藜蒿的營養(yǎng)價值是怎樣的,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吧。
香菇炒臘肉是非常有名的一道小吃,而且香菇炒臘肉的做法非常的簡單,我們在使用香菇的時候,一定要將香菇的根去掉,而且要仔細地清洗,因為大多數香菇上都會有一些泥土,臘肉要選擇比較正宗的晾曬臘肉,這樣做出來的菜的味道才會更好,那么香菇炒臘肉的具體做法是什么呢?
做法
1。將臘肉切薄片,香菇洗凈切片,芹菜和蒜苗洗凈切成段,大蒜頭切成粒后備用。
2。將鍋燒熱,放入食用油后把大蒜粒,臘肉片放入煸炒熟后放入香菇、芹菜和蒜苗和適量的鹽快速翻炒幾分鐘后再放入少許的水、剁椒和適量的雞精即可出鍋。
主料:臘肉200g、干香菇10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青辣椒50g、姜2g、味極鮮2g、雞精2g
制作步驟
1、食材:干香菇
臘肉 姜 青辣椒 味極鮮 雞精
植物油 鹽
2、把臘肉用水泡泡洗凈,用蒸鍋蒸30分鐘,
3、撈起切片
4、把干香菇用熱水泡軟洗凈,
5、切片
6、青辣椒洗凈切塊,姜切末
7、熱鍋加臘肉片煸出油,撈起
8、熱鍋涼油加姜末香菇片翻炒一會
9、加辣椒鹽翻炒均勻
10、加臘肉片翻炒
11、加味極鮮
12、加雞精翻炒均勻出鍋
蒜苔炒臘肉
原料:蒜苔6兩,臘肉1塊,紅辣椒1根
調味料:酒半小匙,胡椒粉少許,鹽少許,糖1/3小匙
做法:
1、先將臘肉切片,蒜苔摘去老梗后切成小段,紅辣椒切斜片備用
2、鍋中燒熱1大匙油,放入臘肉爆炒至呈現透明后,再放入蒜苔和紅辣椒,加入少許水、酒、胡椒粉、鹽和糖調味翻炒均勻就完成蒜苔炒臘肉了
香菇蔥香鯽魚
用料:鯽魚;香菇;火腿;香蔥;大蒜;姜;料酒;郫縣豆瓣;醬油; 花生油;
做法:
1、將宰殺好的鯽魚洗凈肚子里的黑膜及異物,在魚身上抹上生粉,加入姜,適量鹽腌制十分鐘。把香蔥切成蔥花,紅油豆瓣剁細,生姜和大蒜切成沫。
2、火腿和香菇切成小丁。平底鍋內放少許花生油,把魚放入煎至兩面金黃后取出。炒鍋內放油,油燒熟后,入生姜大蒜沫炒香。
3、把火腿香菇丁倒入,加入紅油豆瓣炒出紅油,烹入1茶匙料酒。倒點清水煮開,再把魚放進炒鍋里燒一會。裝盤,撒上蔥花即可。
腐竹炒臘肉,就是用兩種比較常見的食材——腐竹與臘肉共同烹制而成的一種食物。而無論是腐竹,還是臘肉,對于人體健康都是有著一定的好處的,可以為人體補充的營養(yǎng)物質也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什么腐竹炒臘肉那么受歡迎的原因。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腐竹炒臘肉的做法以及營養(yǎng)價值!
一、腐竹炒臘肉做法
1、把腐竹洗凈,臘肉沖洗一下。
2、臘肉切成細絲。
3、鍋里放油,倒入腐竹炒一會兒,依次加入蠔油,鹽。
4、炒完后把腐竹盛起備用。
5、炒完后把腐竹盛起備用。
6、鍋里放入臘肉炒一分鐘(臘肉會出油的)。
7、接著倒入腐竹,加少量水,蓋上蓋子悶一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二、腐竹的營養(yǎng)價值
1、蛋白質含量高。眾所周知,蛋白質是維持人體功能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元素,缺少蛋白質,我們的身體也會虛弱很多。
2、谷氨酸含量高。谷氨酸對人體的腦部有著很好的作用,不僅能提神心腦,還有提高記憶力的功效。
3、磷脂。腐竹中的磷脂成分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的作用,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有一定的作用。多食用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血管功能的正常運行。
三、臘腸的營養(yǎng)價值
臘肉一般都是新鮮的,帶皮的五花肉做成的。肥肉當中的脂肪含量比較高,并且還有蛋白質,磷元素,鈣元素和鐵元素,而瘦肉當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都是很豐富的。臘肉是腌制的肉有很多營養(yǎng)成分都改變了,在腌制過后里面的鹽分大量的增加,而且含有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的物質,不僅僅如此,還含有膽固醇,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
臘肉當中的脂肪是一種飽和的脂肪,我們都知道不飽和脂肪酸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所以飽和脂肪酸對我們的身體不太好,有很多人會因為吃了動物的油脂而導致腹瀉。豬肉在制作成臘肉之后,營養(yǎng)成分就會損失比較多,對我們的人體有害,但是這也并不是說不能夠吃臘肉,適量的吃一些。平時在吃的時候可以進行蒸煮,降低里面的鹽分就可以了。
木耳炒臘肉是一道家常菜,木耳炒臘肉采用到的食材就是木耳加上臘肉而已,我們還可以添加上西芹,這樣外形上就非常好看,因為黑色的木耳搭配紅色的臘肉以及綠色的西芹不管是營養(yǎng)還是顏色都是很豐富的。木耳炒臘肉的做法簡單,只需要幾個步驟就可以。
木耳炒臘肉雖然做法簡單但是卻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木耳炒臘肉常吃可以起到活血強身的好處,而還能美容和養(yǎng)顏,令我們臉色紅潤有光澤。
木耳(學名:Auricularia auricula),主要生長在中國。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種子實體呈耳狀、葉狀或杯狀、薄、邊緣波木耳浪狀,寬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附著部固著于基質 上。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濕潤時半透明,干燥時收縮變?yōu)榇嘤驳慕琴|近似革質。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yǎng)豐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藥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yǎng)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fā),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西芹木耳炒臘肉
原料:
西芹,木耳,臘肉,青椒
配料:
鹽、味精、雞精、花椒油、香油、 白糖各適量
做法:
1.臘肉切片;西芹擇洗凈, 切段;黑木耳擇洗凈,切塊。
2.油鍋燒至五成熱,下入臘肉、西芹滑油,撈起瀝油備用。
3.鍋內留底油,下蔥花爆香,放入水發(fā)黑木耳,調入鹽、雞精煸炒至熟, 淋香油,裝入盤內備用。
4.另起油鍋燒熱,下蒜片爆香,放 入臘肉、西芹,調入鹽、味精、白糖炒勻,淋花椒油,裝盤即可。
上文我們介紹了一道家常菜木耳炒臘肉,木耳炒臘肉的做法簡單使用的食材也是最為常見的,木耳炒臘肉是一道經濟型的家常菜,木耳炒臘肉常吃不但可以起到美容的功效而且還能活血呢,上文詳細介紹了木耳炒臘肉的做法。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藜蒿炒臘肉》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qiutianyinshiyangshengchaojiuhuang/">秋天飲食養(yǎng)生炒韭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