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的做法是什么?
真正的養(yǎng)生是什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養(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飲食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徽菜的做法是什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皖南菜向來都是以烹制山珍海味而出名,講究長時(shí)間的燉,燒,講究的一個(gè)是火候,比較善于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不少的菜經(jīng)常會(huì)使用木炭來作為一個(gè)碳基長時(shí)間他來時(shí)用小火來燉,代表的菜系有紅燒頭尾,付離集燒雞,奶汁肥王魚和葡萄魚,今天小編教你做徽州名菜臭桂魚。
徽州“臭桂魚”是一道皖南地方特色菜肴,是一味徽州名菜,別有一方風(fēng)味,吃過的人都會(huì)留下很深的印象。臭桂魚屬于徽菜菜譜,主要原料是桂魚;工藝是腌,制作簡單。
臭桂魚的原料: 桂魚
臭桂魚的配料:王致和臭豆腐
臭桂魚的調(diào)料:姜、蒜、干紅辣椒、花椒、生抽、料酒
臭桂魚的做法:
1、將桂魚宰殺并清洗干凈,并將桂魚從魚肚處向魚背處剖開(注意不要將魚背剖斷);ys630.cOm
2、將桂魚兩面均斜剖上花刀(再次注意不要將魚身剖斷了);
3、將魚從案板上移至稍大的盤中,打開臭豆腐瓶蓋,用干凈的筷子揀出5~6塊臭豆腐放在魚身上;
4、右手(或雙手)戴上一次性手套,將臭豆腐均勻抹滿桂魚的全身(里、外兩面,花刀里面全部都要抹到);
5、準(zhǔn)備一個(gè)稍大、稍厚(不易被魚鰭戳破)的塑料食品袋,將魚身合起放入食品袋中,將袋中空氣用手排擠一下,并將袋口扎上;
6、準(zhǔn)備一個(gè)稍大的保鮮盒,將已放入食品袋中的桂魚放入盒中,并放入冰箱冷藏;
7、冷藏7天即可取出,經(jīng)烹調(diào)至熟后食用。
8、自制臭桂魚從冰箱取出后,用清水將魚身上殘留的臭豆腐徹底沖洗干凈,瀝干水份備用;
9、姜切絲、蒜切片、蔥切段、干紅辣椒切段、花椒幾粒備用;
10、熱鍋下油,放入臭桂魚,將魚里外兩邊稍煎至焦黃;11、鍋中加入姜、蒜、干紅辣椒、花椒,炸出香味后,依次烹入適量的料酒、生抽,喜歡菜品顏色深者,可加入少許老抽(不要加多了,以免魚味太咸);
12、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將魚身里外兩面稍烹煮,至湯水稍收干,撒上蔥段,即可出鍋食用。
13、臭桂魚做好了。
徽菜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南宋時(shí)期的古徽州,也就是如今的安徽,是徽州山區(qū)的一種地方風(fēng)味,因?yàn)榛丈痰尼绕穑@種撫慰漸漸進(jìn)入到全國各地,對(duì)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有著非常廣泛的影響。
相關(guān)閱讀
?徽菜作為中國一個(gè)比較重要的菜系,已經(jīng)遍布于大江南北,我們?cè)谌魏我粋€(gè)城市都可以吃到徽菜,徽菜就是安徽菜。傳承了我國的美食制作工藝和傳統(tǒng),但是您知道徽菜菜譜大全的制作方法嗎?
?腐竹炒黃瓜
?1、腐竹用冷水泡軟,撈起切丁,瀝干水分備用;黃瓜用鹽擦洗干凈外皮,切成小丁。鍋里放少許油,燒熱,把黃瓜放進(jìn)去大火翻炒1分鐘; ?
?2、黃瓜炒至轉(zhuǎn)青色后,加入腐竹丁,翻炒均勻;
?3、放1湯匙蠔油調(diào)味,繼續(xù)煸炒均勻;
?4、放進(jìn)紅椒圈翻炒均勻即可。 ?
?魚香肉絲 ?
?1,將木耳用溫水泡發(fā),切絲,玉蘭片切絲,豬瘦肉切絲,蔥切蔥花,蒜切蒜末,姜切末
?2,將肉絲用少許鹽和10克濕淀粉將肉絲稍腌
?3,將泡紅辣椒跺成末 ?
?4,將15克濕淀粉、鹽、白糖、醋、醬油、肉湯兌成汁
?5,鍋燒熱,下油,倒入肉絲炒散 ?
?7,加木耳絲、玉蘭絲翻炒幾下
?8,倒入芡汁和蔥花炒勻即可 ?
?地三鮮?
?
1、土豆去皮切粗條放鹽水中浸泡,茄子也切條,蒜薹切段飛下水;準(zhǔn)備一碗佐料汁:老抽、鹽、豉油雞汁、醋、水、淀粉調(diào)好;
?2、鍋熱后放少許油將土豆條煎到差不多熟了就盛出來;
?
3、炒鍋重新放油,放入蒜蓉煸香后下茄條煸炒(為了健康,不想茄子吃太多油,所以需要加少許高湯,沒高湯加清水就行)
?
4、茄子八成熟時(shí)放入蒜薹和土豆條一起煸炒,倒入佐料汁炒到湯汁收干即可。
?以上就是幾種徽菜的制作方法,去飯店買又不放心食材是否新鮮。而且價(jià)格相對(duì)較高一些,自己做出來的美食,就可以大膽放心的食用了,不添加任何的防腐劑。還更加的經(jīng)濟(jì)實(shí)惠一些。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菜系也被分為八大菜系。其中川菜以麻辣為主,粵菜于甜為主?;丶乙彩潜е谛敝斜容^受歡迎的一種,主要起源于徽州。比較常見的就有紅燒臭闕魚,火腿燉甲魚,紅燒果子貍等。都是一些讓人垂涎欲滴的食物。那么安徽菜的特點(diǎn)是什么了?就讓我們通過下文來進(jìn)行了解吧。
徽菜菜系又稱"徽幫"、"徽州源于南宋時(shí)期的徽州府(現(xiàn)黃山市,江西省婺源縣,以及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組成),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獨(dú)特的地理人文環(huán)境賦予徽菜獨(dú)有的味道,由于明清徽商的崛起,這種地方風(fēng)味逐漸進(jìn)入市肆,流傳于蘇、浙、贛、閩、滬、鄂以至長江中、下游區(qū)域,具有廣泛的影響,明清時(shí)期一度居于八大菜系之首。代表菜品:徽州毛豆腐、紅燒臭鱖魚、火腿燉甲魚,紅燒果子貍、腌鮮鱖魚、黃山燉鴿等等。
宋高宗曾問歙味于學(xué)士汪藻,汪藻舉梅圣俞詩對(duì)答“雪天牛尾貍,沙地馬蹄鱉”。牛尾貍即果子貍,又名白額。據(jù)《徽州府志》記載,早在南宋間,用徽州山區(qū)特產(chǎn)"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貍"做菜已聞名各地。
徽菜起源于徽州府城歙縣(古徽州),徽菜發(fā)端于唐宋,興盛于明清,民國間徽菜在績溪繼續(xù)進(jìn)一步發(fā)展。安徽省績溪縣被授予中國徽菜之鄉(xiāng)稱號(hào),每年均舉辦國際徽菜飲食文化節(jié)。
徽菜的主要特點(diǎn):烹調(diào)方法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菜系特色
取材
徽菜的烹調(diào)方法上一是就地取材,以鮮制勝?;盏厥a(chǎn)山珍野味河鮮家禽,就地取材使菜肴地方特色突出并保證鮮活。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獨(dú)到。根據(jù)不同原料的質(zhì)地特點(diǎn)、成品菜的風(fēng)味要求,分別采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調(diào)。三是嫻于燒燉,濃淡相宜。除爆、炒、熘、炸、燴、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燒、燉及熏、蒸菜品而聞名。四是注重天然,以食養(yǎng)身。徽菜的原料,資源豐富、質(zhì)地優(yōu)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罩莸貐^(qū)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物產(chǎn)豐盈,盛產(chǎn)茶葉、竹筍、香菇、木耳、板栗、山藥和石雞、石魚、石耳、甲魚、鷹龜、果子貍等山珍野味,著名的"祁紅"、"屯綠"是馳名于世的徽州特產(chǎn)。
特點(diǎn)
徽菜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1] 徽菜繼承了祖國醫(yī)食同源的傳統(tǒng),講究食補(bǔ),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徽菜,由于紅燒是一大類,而紅燒的“紅”,表現(xiàn)在糖色上面。對(duì)火功要求苛刻。炒菜用油是自種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溫?zé)酰胁窈痰募睙?,有樹塊的緩燒,是比較講究的。傳統(tǒng)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條件。
當(dāng)徽菜走向全國之后,仍然保持重色:調(diào)色之功;重油:調(diào)味之功;重火功:調(diào)質(zhì)之功。如老或嫩,硬或軟,結(jié)或松等?;詹擞没鹜日{(diào)味是傳統(tǒng)。制作火腿,在徽州也是普及型的家庭技術(shù)。
安徽菜系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其擁護(hù)者還是有很多的,安徽菜大多背后都有吸引人的文化故事。安徽菜的做法其實(shí)不是很難,只要掌握了燉、煮、燒三大技巧,安徽的一些家常菜做法還是很容易就上手了。今天為大家介紹兩種家常的徽菜欖菜肉末四季豆、紅燒劃水。
欖菜肉末四季豆
材料:
四季豆,肉末,蔥蒜末,糖,生抽,鹽,辣椒醬少許
做法
1.將四季豆切成小丁,放入油鍋中煸炒至軟;
2.將蔥蒜末放入鍋中爆香,放入肉末,翻炒至斷生;
3.加入炒好的四季豆,翻炒均勻,加入糖,生抽,鹽,調(diào)入少許的辣椒醬(這個(gè)辣椒醬是我自己做的);
4.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紅燒劃水的做法:
材料:
鰱魚1條、調(diào)料:食鹽1勺冰糖7塊姜1塊蒜1頭花椒1勺干辣椒1小把料酒1小勺生抽2勺老抽1勺水淀粉1勺剁椒醬1勺小蔥2棵植物油適量
1.魚尾順著魚中央脊骨的左側(cè)豎著來一刀,不要切斷,深入魚肉的2/3深度即可
2.同樣,順著魚中央脊骨的右側(cè)也來一刀,同樣不要切斷;先處理左半邊的魚肉,從魚肉的側(cè)面中1/2處下刀,水平方向片開,盡量片大,但不要切斷。同樣把右半邊的魚肉也處理好
3.接下來,處理脊骨部分的魚肉,貼著脊骨,向魚尾方向水平片魚肉;然后將片下的部分翻轉(zhuǎn)至最外側(cè),使整個(gè)魚尾呈“扇形”
4.處理好的魚尾放入盤中,抹少許鹽,尤其魚皮部分,為的是一會(huì)兒煎的時(shí)候不會(huì)破皮;準(zhǔn)備好配料
5.鍋里的油4成熱時(shí),倒入蔥姜蒜和干紅辣椒段
6.1勺花椒粒,轉(zhuǎn)小火慢慢煸出香味兒;油溫7、8成熱時(shí),放入魚尾,略煎,不要翻身
7.趁熱烹入料酒;1大勺剁椒醬。(可選)
8.倒入開水,能淹住魚身即可,放入1勺老抽
9.再放入2勺生抽,7、8粒冰糖
10.大火燒開后,轉(zhuǎn)中小火,加蓋燜上5、6分鐘(如果水加的不多的話,可以用鍋鏟舀湯汁不斷澆在魚身上,不要翻魚,容易碎);把湯汁收濃入味,調(diào)入少許水淀粉勾個(gè)芡;放小蔥段,裝盤出鍋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有八大菜系的,這八大菜系比較出名的,就是粵菜,川菜,徽菜東北菜等等,徽菜就是我國安徽地區(qū)比較常吃的一種菜,這種菜以他獨(dú)到的風(fēng)味最為出名,在做徽菜的時(shí)候一定要注意要具有徽州山區(qū)的地方風(fēng)味,有很多菜都是比較出名的,那么徽菜十大代表菜都有哪些呢?
徽菜菜系又稱“徽幫”、“徽州風(fēng)味”,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詹似鹪从谀纤螘r(shí)期的徽州府,原是徽州山區(qū)的地方風(fēng)味。
1、胡氏一品鍋
胡適任北大校長時(shí),用“一品鍋”招待績溪的女婿梁實(shí)秋先生,梁實(shí)秋先生品嘗了“一品鍋”之后,對(duì)此菜大加稱贊,曾撰文做了詳盡描述:“一只大鐵鍋,口徑差不多二尺,熱騰騰地端上來,里面還在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diǎn)綴著一些蛋餃,緊底下是蘿卜、青菜,味道好極”。
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將“一品鍋”改名為“胡適一品鍋”,喻意著胡適永遠(yuǎn)是家鄉(xiāng)人民心目中的一品大員。
2、臭鱖魚
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腌鮮魚,是一道漢族傳統(tǒng)名菜,徽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區(qū)(徽州即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所謂腌鮮,在徽州本地土話中有臭的意思。這“風(fēng)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zhì)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鱖魚。制法獨(dú)特,食而得異香。
制作過程有講究,是把新鮮鱖魚用淡鹽水腌漬在室溫25℃左右的環(huán)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擺放,用山間青石頭或河卵石壓住,時(shí)經(jīng)六七天后,魚體便發(fā)出似臭非臭氣味。然后入油鍋略煎,配以豬肉片、筍片,小火紅燒至湯汁濃縮而成。厚入味,同時(shí)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
3、清蒸石雞
是安徽黃山漢族傳統(tǒng)名菜,此菜湯清香郁,肉細(xì)嫩柔滑,原味鮮醇,素以珍品著稱。石雞是棲息在山澗石縫中的一種蛙類動(dòng)物,乃黃山特產(chǎn)。以休寧縣大阜瀛所產(chǎn)最為著名。
黃山石雞每只重五兩左右,腹乳白,背黑有條紋,肉質(zhì)細(xì)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鈣等營養(yǎng)成分,并且具有清火、明目、滋補(bǔ)身體的功能,是山珍上品。
4、問政山筍
問政山筍是徽州山區(qū)傳統(tǒng)名菜。 竹筍是徽菜中的一味山珍,問政山筍在所有的筍味中最為鮮嫩,但不夠香,加上香腸、香菇等增香,則彌補(bǔ)了不足,這道菜就稱為兩香問政山筍。
將筍加火腿骨、鮮豬肉骨燒燜,中途加進(jìn)香腸、香菇。成熟后去骨裝盤。菜品有紅(香腸)、褐(香菇)、奶黃(問政山筍)三種顏色。筍經(jīng)燒燜則入味透、質(zhì)脆嫩,有香腸、香菇等混合芳香,是黃山春季時(shí)令菜。
臘肉是湖南、四川地區(qū)老百姓飯桌上常見的一道菜,通常每家都會(huì)自己制作臘肉,用地道的土家豬肉,放在家中高處懸掛,加以小火熏制而成的,其味道可以說別具一格,而且久存不變質(zhì),還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效。
熏制好的臘肉,煮熟切成片就可直接食用,也可以放進(jìn)菜里、燉湯里,不需額外加輔料就可以香味撲鼻,今天來介紹一下自己家里就能制作的臘肉到底怎樣熏制。
1、切條:將豬肉平均切成長30cm、寬3-5cm的條狀,注意盡量順著豬肉的紋路,且每條最好保持肥肉兼有,然后在這些豬肉條上用竹簽扎一些小眼。
2、腌制:用經(jīng)過燙曬至溫?zé)岬幕ń泛望}撒在豬條上面進(jìn)行揉搓,使味道充分吸收到豬肉里去,然后放入瓷盆中,皮朝上放置,一條一條碼放在一起,最上面用重物壓住后開始腌制。一般每2天翻面一次,腌制了10天后,翻面頻率加快改為一天一次,再過4-5天即可取出。
3、煙熏:腌制好的豬肉條用繩穿起來,吊掛在通風(fēng)處晾至半干的狀態(tài)。然后用大鐵鍋內(nèi)放置鋸末,鐵鍋上面架上鐵架子,把已經(jīng)晾至半干的肉放上去,蓋上鍋蓋進(jìn)行燒火。鋸末受熱后開始冒煙,?;鸺纯桑i肉水分已干后即成。
4、蒸法:已經(jīng)制作好的臘肉再經(jīng)過蒸后會(huì)更美味,首先把臘肉放在溫水里泡軟,刮去表面的黃色物質(zhì),用溫水洗干凈,用屜鍋旺火廢水足氣進(jìn)行蒸,越1小時(shí)后即可,再切片進(jìn)行食用。
豆腐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豆制品,不但營養(yǎng)豐富,而且還軟嫩可口,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將其與土豆一起燉著吃。其實(shí)豆腐的制作方法是有很多種,不僅僅可以與土豆一起燉著吃,它還可以做成魚香豆腐或者脆皮豆腐等菜品來食用,這些做法都不會(huì)破壞它的營養(yǎng)成分哦!
一.家常豆腐
材料:豆腐、食鹽、雞精、蔥、姜、蒜、生抽、豆瓣、辣醬、白糖
做法:
1、將北豆腐放入蒸鍋中蒸10分鐘左右,取出涼一下備用。
2、將豆腐切成菱形塊,薄厚適中。
3、鍋內(nèi)放油燒至6成熱左右,放入豆腐塊,煎至兩面金黃出鍋備用。
4、青紅椒切段,鍋內(nèi)用炸豆腐的油燒至7成熱時(shí)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一勺辣醬,炒出紅油。
5、放入煎好的豆腐塊,翻炒,放入一小勺糖,放入適量生抽翻炒,放入少許清水。
6、翻炒湯汁快收干的時(shí)候,放入少許鹽和雞精出鍋即可。
二.魚香豆腐
材料:北豆腐(一塊)、豆瓣醬 、大蒜、 姜 、糖 、醋 、醬油、 鹽 、油
做法:
1、豆腐切成小塊(小一些比較入味),入油鍋煎一下,煎至表面金黃取出備用。
2、蒜、姜切末,調(diào)一小碗魚香汁:醬油1勺、醋2勺、白糖1勺調(diào)勻。
3、鍋燒熱后倒入油,先放入姜蒜末炒香。
4、倒入豆瓣醬,炒出香味后,倒入2勺水或高湯。
5、再倒入豆腐塊炒勻。
6、再倒入事先調(diào)好的魚香汁,大火煮至收汁即可。
三.脆皮豆腐
材料:豆腐400克、雞蛋1個(gè)、青辣椒1個(gè)、蒜3瓣、醋半勺、生抽2勺,白糖、香油、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豆腐用鹽水浸泡后瀝干水分,切成厚度大小一致的塊。
2、雞蛋均勻攪拌,打散成蛋液。
3、將豆腐塊均勻地蘸上蛋液。
4、鍋中加油,燒至7成熱,放入豆腐塊煎至兩面變金黃,裝盤。
5、青辣椒、蒜瓣切碎,加入生抽、醋、白糖和香油,調(diào)成汁。
6、將煎好的豆腐塊蘸醬汁食用即可。
四.白菜豆腐鍋
材料:五花肉100克,雞蛋1個(gè),白菜半根(取葉的部分),豆腐500克,蔥姜,花椒,大料,鹽
做法:
1.五花肉、蔥姜切片,白菜切塊,雞蛋煎荷包蛋后切塊、豆腐切片綽水、冷水洗凈后備用。
2.砂鍋內(nèi)入冷水放入五花肉、花椒、大料、蔥姜煮沸,邊煮邊濾沫。
3.放入荷包蛋塊同煮,待湯汁發(fā)白時(shí),依次下次豆腐、粉絲、白菜,煮開后放鹽即可。
五.鍋塌豆腐
材料:豆腐9塊,花生油,生抽,胡椒粉,玉米淀粉,香蔥,豬肉100克,鹽,蠔油,雞粉,水。
做法:
1、把豆腐中間挖一小塊出來,最好挖成半球形,小心不要把底挖穿。
2、把豬肉剁碎,加入花生油、鹽、雞粉、玉米淀粉、胡椒粉攪拌均勻。
3、把調(diào)好味的豬肉碎釀入豆腐孔中。
4、在平底鍋內(nèi)放入花生油,把釀好的豆腐煎到金黃。
5、在碗內(nèi)放入水,調(diào)入鹽、生抽、蠔油、胡椒粉、雞粉、玉米淀粉攪拌均勻稱為混合醬汁。
6、在煎好的豆腐中加入混合醬汁燜,燜到收干汁,最后撒上蔥花即可。
六.肉末燒豆腐
材料:豆腐500g,五花肉末50g、玉米油,鹽,生抽,料酒,西紅柿,尖椒,水淀粉,味精。
做法:
1、豆腐、尖椒、西紅柿切塊,蔥切段。
2、炒鍋熱油,爆香蔥段,放入豬肉末,大火煸炒肉末。
3、加入西紅柿、料酒、生抽迅速翻炒,放入豆腐塊輕輕的翻拌均勻。
4、加適量的水,放入尖椒塊燒開后,轉(zhuǎn)中火燜5分鐘。
5、起鍋前加點(diǎn)味精,用水淀粉收汁即可。
七.家常麻婆豆腐
材料:豆腐300克,豬肉餡100克,香蔥1棵,生姜1小塊,大蒜6瓣,花椒1大匙,淀粉適量,干辣椒2個(gè)。食用油30克,香油1大匙,醬油1/2大匙,豆瓣醬1大匙,白糖2小匙。
做法:
1、豆腐洗凈,切約1.5cm見方小塊,鹽水浸泡備用。姜切末,蒜苗切段,郫縣豆瓣剁成末。牛肉剁成末。
2、鍋里倒水,加少許鹽,然后放入豆腐,煮沸焯水備用。
3、熱鍋放油,牛肉末煸炒,一直到呈漂亮的金黃色。
4、加入豆瓣醬煸炒,煸炒出香味后下豆豉煸炒,再加入姜末煸炒,放入辣椒面炒至油色紅亮。
5、放高湯煮開。放入醬油、鹽,然后下焯水后的豆腐煮開。豆腐大火煮約3分鐘。
6、用水淀粉勾芡,加入蒜苗,推炒幾下,起鍋裝盤。裝盤以后趁熱均勻的撒上一層花椒面。
八.豆腐蔬菜盅
材料:豆腐泡100g,豬肉餡40g,胡蘿卜20g,青椒20g,香菇20g,玉米粒20g。鹽3g,味精2g,香油4g,海鮮醬油3g,蔥姜末4g,料酒3g,胡椒粉3g,白糖2g。
做法:
1、豆腐泡切開一邊,用小匙挖去中間的豆腐,呈豆腐盒子。
2、肉餡加鹽、味精、香油、海鮮醬油、蔥姜末、料酒、胡椒粉、白糖,朝一個(gè)方向攪拌均勻。
3、將挖出的豆腐、香菇、胡蘿卜、青椒、玉米粒剁碎,加鹽、胡椒粉、味精分別拌好。
4、將肉餡添到豆腐盒子的底層,不要添滿,肉餡上面分別添入其它的幾種蔬菜,擺入盤中。
5、蒸鍋內(nèi)放水,大火燒至水開,放入盤子,中火蒸8分鐘即可。
九.香蔥煎豆腐
材料:鹵水豆腐400克,山雞蛋2枚,香蔥20克,蔥姜片各5克,淀粉適量,鹽8克,雞粉5克,胡椒粉適量,花生油30克
做法:
1、首先將鹵水豆腐切成8厘米長,5厘米寬、0.6厘米厚的片。
2、山雞蛋打入碗中并用筷子打散;香蔥切末。
3、將蔥姜片放入碗中,加入調(diào)料和50克水調(diào)勻。
4、將切好的豆腐片放入料水中浸泡二十分鐘入味后,瀝干水分。
5、將豆腐片放入淀粉中全身蘸勻淀粉,再放入蛋液中沾勻蛋液,放入燒熱后加入花生油的平底鍋中,中火均勻加熱。
6、待一面煎制金黃即可將沒煎的那一面把香蔥末均勻撒在蛋液上,用鍋鏟翻轉(zhuǎn)煎制撒有蔥花的另一面,待兩面都煎制金黃色后即可起鍋裝盤。
十.鮮肉豆腐
材料:瘦肉,豆腐,生抽,油,鹽,蔥
做法:
1、把瘦肉洗凈、剁碎。洗凈豆腐、蔥。
2、燒開水,放入豆腐,沸水2分鐘。
3、撈起豆腐放著,備用。
4、洗凈鍋,倒入油。再倒入剁好的瘦肉。炒3分鐘。
5、把豆腐放在碟子上,把瘦肉撒上,再把蔥撒上。
6、倒上生抽、鹽,即可食用。
狗肉也叫香肉,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補(bǔ)腎佳品,特別適合小便頻繁,腰膝酸痛的人群食用。通常狗肉的做法是有很多種,其中狗肉煲、燜燒狗肉、酸辣狗肉、砂鍋燜狗肉這四種做法是人們最為常用的,這主要是因?yàn)檫@四種做法不但能做出狗肉的香氣,而且還特別簡單方便,特別適合在家制作。
一、 狗肉煲
用 料:狗肉,蒜泥,豆醬,芝麻醬,腐乳,姜塊,蒜苗,花生油,料酒,二湯,鹽,黃糖,醬油,陳皮,茼蒿,生菜,花生油。
制 法:狗肉連骨斬成小塊,入熱鍋炒至不見水溢,炒鍋燒熱下油,放入蒜泥,豆醬,芝麻醬,腐乳,去皮姜塊,蒜苗段和狗肉,邊炒邊花生油,炒五分鐘后加料酒,二湯,鹽,黃糖,醬油,陳皮燒沸,轉(zhuǎn)倒入砂鍋燜九十分鐘至軟爛,食時(shí)加茼蒿,生菜,花生油,并另以小碟分盛辣椒絲,檸檬葉絲,熟花生油供佐食。
二、燜燒狗肉
原料:熟狗肉250克,雞蛋100克,淀粉75克,面粉25克,香油500克(實(shí)耗75克),白糖75克,米醋15克,料酒5克,大蔥25克,生姜15克,狗骨湯100毫升,精鹽20克,干辣椒1個(gè)。
制作過程:1、將熟狗肉片去皮,切成小骨牌塊,把雞蛋磕入碗內(nèi),加入淀粉、面粉、精鹽和適量清水,攪拌均勻。 2、再將炒鍋上火,放入紅汁、狗骨清湯、狗肉塊,把西紅柿碼放在肉塊的周圍,再加入味精、料酒、白糖、咸面、辣椒油,燒開,用小火煨,入味后收汁,淋入水淀粉勾芡,淋少許香油,翻個(gè)幾,出鍋,盛入碗中,即成。
三、酸辣狗肉
配料:鮮狗肉1500g,香菜200g,泡菜lOOg,干紅椒5只,冬筍50g,紹酒50g,小紅辣椒15g,精鹽5g,青蒜50g,醬油25g,味精1.5g,醋15g,胡椒粉lg,濕淀粉25g,桂皮lOg,芝麻油15g,蔥15g,熟豬油lOOg,姜15g。
做法:1.將狗肉去骨,用溫水浸泡并刮洗干凈,下人冷水鍋內(nèi)煮過撈出,用清水洗2遍,放人砂鍋內(nèi),加入拍破的蔥、姜、桂皮、干紅椒、紹酒25g和清水,煮至五成爛時(shí),切成5cm長、2cm寬的條。將泡菜、冬筍、小紅辣椒切末,青蒜切花,香菜洗凈。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油50g,燒至八成熱時(shí)人狗肉爆出香味,噴紹酒,加入醬油、精鹽和原湯,燒開后倒在砂鍋內(nèi),用小火煨至酥爛,收干汁,盛人盤內(nèi)。
3.炒鍋內(nèi)放人熟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冬筍、泡菜和紅辣椒炒幾下,倒人狗肉原湯燒開,放人味精、青蒜,用濕淀粉調(diào)勻勾芡,淋入芝麻油和醋,澆蓋在狗肉上,周圍拼上香菜即成。
四、砂鍋燜狗肉
配料:狗后腿肉500g,碧池(田螺香)lOOg,白糖lOg,白酒lOg,陳皮lOg,沙姜lOg,八角6g,草果lOg,花椒粒2g,精鹽20g,植物油120g,豉油20g,上湯150g。
制作方法:l、將狗肉切成4cm見方塊,用清水漂洗2次,控干水分,將碧池洗凈,摘取嫩尖。
2、炒鍋上火,注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下草果、八角、花椒、白糖、鹽、陳皮、沙姜、豉油,下狗肉煸炒20分鐘,注入上湯,燒開后倒人砂鍋。將砂鍋上火,把白酒分兩次加入,改用小火,燜約1小時(shí),湯汁收稠時(shí),放上薄荷即可。
注意:1.狗肉用清水拔去血污,然后漂洗干凈,熟后膻味大減,肉香四溢。
2.砂鍋燜狗肉,大火燒開,小火慢燉,以狗肉酥爛為度。
3.碧池(田螺香)后下,一燙即可,若經(jīng)煮沸,香味盡失。
臘魚是用草魚或者是鯽魚經(jīng)過晾曬加工就可以制作成臘魚,做成臘魚后儲(chǔ)存方法很簡單,而且放的越久臘魚的味道越好,臘魚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做法都有獨(dú)特的口味,臘魚其中營養(yǎng)價(jià)值也很高,搭配不同的食材可以揮發(fā)出臘魚不同的風(fēng)味。
1、將臘魚放在水里面泡一段時(shí)間,等魚軟了以后,瀝干
2、準(zhǔn)備好蔥姜蒜,辣椒
3、倒入油,七分油熟后倒入蔥姜蒜將鍋爆香后撈出
4、再放油,將魚放進(jìn)去,煎至金黃色倒入炒好的蔥姜蒜,倒點(diǎn)水,水開后出鍋
注意:因?yàn)橄烎~在制作過程中已經(jīng)用鹽腌制過,所以在烹飪過程中不要放太多鹽
第二種方法:
將蔥姜蒜魚放到蒸鍋中,倒入適量鹽,油,大火蒸十分鐘
一般吃法部是蒸臘魚、炒臘肉、爆臘腸。后來,我把這些臘貨合在一起用尖椒燒著吃,味道好極了。尤其是夏天,家人的胃口不好,就那么幾種青菜換來換去吃膩了,周末做上一盤紅燒臘魚,定會(huì)使他們食欲大增。
做法如下:
將臘魚400克左右浸水泡軟后,洗凈并切成一寸見方的小塊,臘肉、臘腸少許洗凈切成片。
將鍋燒熱后,倒入適量食用油,加入切細(xì)的干尖椒、姜片、蒜頭,然后倒入臘魚炸至兩面焦黃,再加入臘肉片和臘腸片煸炒至變色,加入料酒、陳醋、老抽、白糖煽炒至上色,加水少許,加蓋燜燒至熟透,再加入胡椒粉、味精、小蔥即可裝盤。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徽菜的做法是什么?》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shí)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真正的養(yǎng)生是什么”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