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氣功的方法有哪些
養(yǎng)生的方法有哪些。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社會的發(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運動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學習氣功的方法有哪些”,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有很多朋友都對氣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實練氣功對身體有很多好處,氣功是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的強身健體的鍛煉方法,通過練習氣功能達到修養(yǎng)身心的效果,能夠讓我們的不良情緒得到宣泄。并且氣功練習需要堅持,有利于鍛煉我們的意志力。當然練習氣功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下面就來介紹一下。
練功之法,首先是要在調息、調身、調心上下功夫。所謂調心,就是自覺控制意識活動,所謂氣功鍛煉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清心寡欲”,排除雜念,達到“入靜”狀態(tài)。難以入靜是初練氣功的一大障礙,由于入靜與效果有關,所以往往求靜心切,反生急躁,越練越煩,更難入靜。所謂“入靜”,就是通過“意守”,改“胡思亂想”為“靜思專想”,進而做到“無思無想”,恬靜愉快,悠然自得。所謂“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于體內某一定部位或某種活動,或意想某種對身體有益的事情。最常用的“意守”方法,是意守呼吸結合意守“丹田”。
丹田,指臍下一寸半的“氣海穴”。意守呼吸與意守丹田結合,就叫做“氣貫丹田”。氣貫丹田的一般方法是:行腹式呼吸,吸氣時膈肌下降,腹壓增加,使小腹外鼓,好像氣經肺吸入丹田;呼氣時小腹回縮,好像氣從小腹經肺而出。這種氣貫丹田法是氣功產生良好效果的主要措施,它既可健脾,又可交通心腎。
練氣功有延年益壽的作用,通過氣功的練習可以讓我們身體的潛力得到調動和發(fā)揮,從而能夠延緩衰老,病殘老年人練習氣功還能夠增強智力,能夠強身保健,能促進身心健康。經常練氣功有利于增強心理穩(wěn)定性,還能夠避免經常產生緊張的心理。
yS630.Com相關推薦
氣功也是一種養(yǎng)生鍛煉方法之一,現(xiàn)在越來越多人練習氣功,尤其是中老年人,早晨都會看到中老年人練習氣功的身影,氣功其實是有許多的好處的,能夠很好的練習的話,那么你的身體肯定是很好的,而且對于健身效果也是很好的,所以對于練氣功到底有哪些人體的益處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練習氣功的好處。
練氣功是一種獨特的自我鍛煉方法。它使人的意念活動、機體內臟組織運動及肢體運動互相配合,調動體內真氣運行,并通過主動性自我調節(jié),慢慢地、按部就班地調整和增強人體的生理功能,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目的。人體絕大部分疾病都由于高級神經中樞活動障礙引起。而練氣功可直接調整保健。
假如一個人長期處于精神緊張、壓力大的應激狀態(tài),會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導致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神經衰弱等疾病。練氣功能消除大腦緊張及應激狀態(tài),使大腦皮層的興奮灶進入抑制狀態(tài),從而消除疾病產生的病理、生理基礎,維持身體健康。
練氣功時由于心率減慢及四周血管舒張,可以改善血流淌力反應,減輕心臟負擔,同時改善冠狀循環(huán)和心肌代謝,起到調節(jié)脂肪代謝,提高抗凝能力的作用,從而改進心血管機能。有高血壓病的人,在開始練功5分鐘后,血壓即開始下降,30分鐘后可達到藥物性睡眠時的降壓水平,長期堅持練功有助血壓下降。
人體健康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互相和諧,維持動態(tài)平衡。一旦某一部分神經的張力過強或過弱,兩者失去平衡,人體會發(fā)生病理變化而生病。練氣功降低了人體對外界的應激性,使各組織器官活動減弱,向神經中樞發(fā)出的神經沖動也隨之減少,使神經中樞處于保衛(wèi)性抑制狀態(tài),有利于植物性神經的平衡和和諧,從而消除某些病變,增強人體健康。
放松和入靜時,心率變緩,身體耗氧量減少,能量代謝也隨之減少,從而使機體各部重新積攢能量,積聚精力。練氣功是一個有用的儲能過程。
練氣功時,真氣在體內運行,對內臟器官功能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而練功強調的呼吸方法,對各部器官也起著類似按摩的作用。當氣在小腹集合時,促進小腸血液循環(huán),從而改善和增強腸道汲取功能。
通過鍛煉,大家對于氣功呢肯定必須要重視起來,非凡是對于許多人來說呢,我們都知道練習氣功對于許多人還是不適合的,所以要挑選一些合適的人群才行的,雖然說上面介紹了許多練氣功的好處,對人體的益處,但是氣功的鍛煉還是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千萬不要耽擱了健康,影響了身體,預防身體出現(xiàn)各種的病變,因此強身健體可以通過氣功鍛煉。
練習氣功是一種養(yǎng)生的鍛煉方法,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練習氣功的人越來越多,早上我們都可以看到練習氣功的老人的聲音,氣功對于我們的身體幫助也是有很多的,如果能夠堅持鍛煉,那么就可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的好處。下面就給大家具體的介紹一下。
練氣功是一種很獨特的自我鍛煉方法,它可以讓我們的意志活動和身體內臟組織的運動,還有肢體的運動,相互的配合,可以讓我們身體里面的蒸汽運行,通過主動性的自我調節(jié),慢慢的可以達到強身健體,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作用。身體很多的疾病,都是因為神經中樞的活動障礙造成的,所以練習氣功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如果一個人精神長期的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壓力比較大的話,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病情,會導致高血壓的產生,神經衰弱等疾病,練習氣功是可以消除我們大腦的緊張狀態(tài)的,可以讓大腦的皮層興奮灶靜如抑制的狀態(tài),可以消除疾病產生的病理,保持身體的健康。
練氣功時由于心率減慢及周圍血管舒張,可以改善血流動力反應,減輕心臟負擔,同時改善冠狀循環(huán)和心肌代謝,起到調節(jié)脂肪代謝,提高抗凝能力的作用,從而改進心血管機能。有高血壓病的人,在開始練功5分鐘后,血壓即開始下降,30分鐘后可達到藥物性睡眠時的降壓水平,長期堅持練功有助血壓下降。
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練習氣功,對身體有哪些好處,現(xiàn)在大家應該也有所了解了吧?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練習氣功,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運動方式,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那么在平時的時候就可以堅持的練氣功,對身體一定是有好處的。
神經細碎疾病
腦血管意外導致的偏癱,周圍神經損壞,面癱,神經卒能癥等,有較好的療效,對預防腦血管意外有積極作用。
心血管疾病
對高血壓癥有優(yōu)良的成效,在落低和穩(wěn)固血壓,排除臨床癥狀方面有亮顯的療效。對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率不全有緩解癥狀的作用,對預防急性心肌窒息也有積極作用。
喚吸細碎疾病
對治療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氣管炎、肺結核等有顯著成效。
消化細碎疾病
對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胃停掉等有好的成效。
骨關節(jié)疾病
對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頸椎病等,通過怕打、按摩、保健功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五卒方面疾病
視力障礙,聽力障礙,慢性咽炎,慢性中耳炎及老年性白里障等,以按摩保健功為主,配以調息和意守,均能得來較好成效。
大麥茶的功效與作用
美白,調理腸胃,關心消化
1全身美白。家里有浴缸可以把喝過的茶包放進浴缸里,或是直接把茶水倒進浴缸,可以依據個人需要滴入一些精油,例如玫瑰、薰衣草等,做個全身美白的SpA。
2隔夜的大麥茶用來刷眉毛,眉毛會變得濃密。
3用溫熱的新奇大麥茶來洗臉,也可以達到美白的效果。據《本草綱目》記載:“大麥味甘、性平、有去食療脹、消積進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熱、益氣調中、寬胸大氣、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谷食之功。”大麥茶含有人體所需的17種微量元素,19種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種維生素及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適應了人們回歸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
大麥茶制作工藝先進,產品優(yōu)良,不含任何添加劑,具有醫(yī)療保健作用。大麥茶屬傳統(tǒng)飲品,冷飲具有防暑降溫之功,熱飲具有助消化、解油膩、養(yǎng)胃、暖胃、健胃的作用。長期飲用,能收到養(yǎng)顏、減肥之功效。大麥茶為純天然、四季皆宜、適宜各種年齡人群的保健飲品。
大麥茶的副作用
大麥茶是許多女性減肥的首選,在利用大麥茶達到減肥功效的同時還要注重腹瀉問題。大麥茶之所以具有減肥的功效,是由于大麥茶有去食療脹腹、消積進食的功效,通過促進腸胃的蠕動從而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以此來達到減肥的功效。假如科學的飲用大麥茶,不但能夠達到減肥的功效,同時還沒有任何的副作用。但假如你想要快速的減肥從而大量的飲用大麥茶,勢必會導致出現(xiàn)腹瀉的情況。
大麥茶具有具有回乳和催乳的作用,要害在于量的大小。適合的用量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即回乳(大劑量)4-6包/天和催乳(小劑量)1~2包/天。哺乳期婦女在飲用時應注重劑量的大小。
空腹的時候不宜喝大麥茶。 大麥茶最好現(xiàn)泡煮就現(xiàn)喝,隔夜或者過來好幾天的大麥茶就不要喝了,特別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
注重,冰的大麥茶不要多喝,因為冰過的大麥茶調理腸胃功能很強,除非便秘,不然適量啊。
喝大麥茶不但能開胃助消化,還有減肥的作用,要注重科學的飲用大麥茶,否則會產生副作用哦。
大麥茶的飲用方法
1把大麥茶放入沸水中,煮沸后再煮5-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2把大麥茶直接放入開水浸泡2-3分鐘即可飲用。
3把泡好的大麥茶放入冰箱冷藏,風味特殊,冰爽清涼,是很好的解暑飲料,適合夏季飲用
由此可見,只要注重用法用量,大麥茶幾乎不含有任何的副作用,是純天然的健康茶飲。而且在沖泡大麥茶的時候還不用擔憂會弄臟茶具的情況出現(xiàn),適量多喝還不會污染牙齒,長期飲用大麥茶能起到養(yǎng)胃、美容養(yǎng)顏、減肥的效果。
大麥茶減肥嗎
大麥茶是選用優(yōu)質大麥,經過炒制、炭火烘焙和粉碎制作而成,無任何添加劑,100%保證大麥茶的原滋原味,其茶性親切,口感醇厚爽滑,濃濃麥香,營養(yǎng)豐富,無糖低熱量,長期飲用有開胃、助消化、減肥的效果。
據《本草綱目》記載:“大麥味甘、性平、有去食療脹、消積進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熱、益氣調中、寬胸大氣、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谷食之功。”大麥茶含有人體所需的17種微量元素,19種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種維生素及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適應了人們回歸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
常喝大麥茶可改善腸胃功能又可減肥,久坐電腦前的白領一族不妨天天喝上幾杯大麥茶。一段時間后,你會發(fā)覺不僅自己的腸胃功能好了,便秘漸漸消逝了,體重降下來了,整個人也神清氣爽起來。
結語:看起來大麥茶真是個好東西啊,美白減肥,還沒副作用,大家有空的時候,一定要喝兩杯哦!
元氣來源于腎,由先天之精化生而來,藏于臍下三寸的丹田。一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始動力。一元氣愈充沛。臟腑器官功能愈強健。由此可見。丹田之氣即是元氣。元氣對臟腑功能的發(fā)揚十分重要。再加上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吸入的氧氣比自然呼吸法所吸入的氧氣要。
促進了脾胃經絡的氣血循環(huán)。以及舌抵上顎,即氣功界所稱的溝通任督二脈, 督脈乃陽脈之海、 任脈是陰脈之海,任、督二脈的溝通,使丹田之元氣加充盈和流暢。因此,起到了促進了脾胃生理功能的作用。
(2)通過形體動作,刺激人體經絡,起到疏通脾胃經絡的作用
1、關于脾胃經絡。中醫(yī)經絡學說認為:經絡(即經脈}是運行全身氣血。聯(lián)絡臟腑肢節(jié),溝通表里、上下、內外,調劑體內各部分功能活動的通道,是人體特有的組織結構和聯(lián)絡系統(tǒng)。人之足太陰脾經起于足大趾內側端。沿大趾內側上行內踝。
沿下肢內側至腹部,挾臍四寸上行抵胸。再斜側下返抵脅下六寸而止。足陽明胃經劉起于眼眶下緣,下循鼻外穿過臉蛋部。一支脈經耳前至頭頂額顱,另一支脈從面額沿喉嚨側至肩甲缺盆,直下經乳頭至腹部距中線二寸下行,再沿下肢外側前緣抵足跗。
進入第二足趾外側端而止。疏通脾胃經絡對促進脾胃的功能十分重要。《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指出: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2、能疏通脾胃經絡的相關功法。健身氣功八段錦中的調理脾胃需單舉,一掌上托,一掌下按。肘關節(jié)微屈。力達掌根。再如健身氣功易筋經中的九鬼拔馬刀勢,展臂擴胸后,一手在上。
于頭后方以掌心掩耳,一手在下,以手背貼于脊柱,上手內合。手上推。且身體側轉目視后腳跟。兩功法能疏通脾胃經絡。
3、疏通脾胃經絡功法之功理。健身氣功八段錦的調理脾胃需單舉及健身氣功易筋經的九鬼拔馬刀勢。通過形體動作的托按、拉伸、展體、內合、扭腰等,對應拉伸了人體的脾經和胃經。
使脾胃經絡一松一緊。一張一弛,這就疏通了脾胃經絡,促進了經絡內的氣血循環(huán),從而促進人體的脾胃功能。正如東漢名醫(yī)華佗所說:動搖則谷氣得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
氣功是一種養(yǎng)生的手法,怎么練氣功與練習氣功的要領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下真氣運行法,以及練習氣功常見的注重的方面問題。
一、姿勢
(1)盤腿坐式:分雙盤、單盤、自由盤。雙盤為左腳放在右大腿上,右腳放在左大腿上,雙手相合置于小腹前。這個坐法只是為了穩(wěn)固不搖動,沒有相當功夫不易做到。單盤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勢如前,是一般人習慣坐法。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適宜的椅子上,以坐下來大腿保持水平為度。小腿垂直,兩腳平行著地,兩膝間可放下兩拳(拳眼相對)。
二、對五官的要求
(1)口腔:自然閉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輕抵上顎。唾液分泌得多了,將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謂吞津。
(2)眼睛:閉目內視,練到那一步就內視那一部位。若練功時心猿意馬,思如潮涌,就睜開眼睛,注視虛空或鼻尖少時,打斷思路,閉目再坐。此謂慧劍斬亂絲。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從容自然,沒有粗糙的聲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氣運行法的要害問題,在后面的練功過程中,一定注重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在貫穿壬脈的一、二、三步過程中,一直注重呼氣,吸氣時任其自然,自無流弊。注重,不可用口呼吸。
三、練功須知
(1)環(huán)境:練習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但是也不必過分強調這個問題,沒有他人干擾即可。
(2)不要在:大饑、大飽、大怒、大驚等情志沖動時牽強練功;風雨雷電時暫且不練。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氣的運行不比牽強引導,當其充盈時自會運行,牽強引導易出偏差。
(4)幻覺和觸動:練功時,由于真氣活躍,經絡開啟,會出現(xiàn)各種幻覺和觸動,請勿驚慮。經常出現(xiàn)的有:大、小、輕、重、涼、熱、癢、麻。出現(xiàn)以上情況時,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懼怕憂慮。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氣時注重心窩部
①方法:練功條件預備好,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重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心窩部,用耳朵細聽自己的呼氣,約一兩分鐘后平靜下來即可沒有粗糙的聲音。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時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識作為。久久行之,真氣就在心窩部聚集起來。而且這個方法本身就是排除雜念的好辦法。
呼氣時真氣下行進入丹田,為達此目的,必須先聚集真氣,這就是為什么第一步時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假如開始就氣沉丹田,初學不易把握,一時見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終止。
②時間:假如想如期完成這一階段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如條件許可,天天在固定的時間練習,沒有固定時間也不要緊,抓緊練習即可。要求天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鐘。認真練習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應:練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窩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氣就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xiàn)。
第二步、氣沉丹田
①方法:當?shù)谝徊阶龅矫恳缓魵饧从X心窩發(fā)熱時,就可以意息相隨,在呼氣時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進。不可操之過急,用力過大將產生高熱,很不舒適。
②時間: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鐘,10天左右即可氣沉丹田。
③反應:每次呼氣一股熱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響,腸蠕動增強,矢氣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當?shù)诙阶龅降ぬ镉辛嗣黠@的感覺,就可以把呼吸有意無意的止于丹田。不要再過分注重呼氣時把氣往下送,以免發(fā)熱太過,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yǎng)。少火生氣正是此義。
②時間:每日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養(yǎng)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③反應:基于第二步氣沉丹田,小腹發(fā)熱明顯,十數(shù)日后小腹形成氣丘,隨著時日和功夫增長,氣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強。力量足夠時會向下游走,有時陰部作癢,會陰跳動,四肢腰背發(fā)熱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時候,勿忘勿助!意識跟隨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也不要用意識向上引導(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決定的,若力量不夠,它就會停下來,待丹田力量充實再繼續(xù)上行。假如上行到玉枕關通不過,內視頭頂即可。
②時間:天天可增加練功次數(shù)和時間(40~60分鐘)。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這樣通過力量很猛,震動很大。有人經過數(shù)小時、數(shù)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關過程為正常生理現(xiàn)象,人人可通,極個別通不過的另有原因。
③反應:在第三步的基礎上丹田充實,小腹飽滿,會陰跳動,后腰發(fā)熱,名門處感覺真氣活躍,自覺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氣培養(yǎng)充足,一股熱力直沖而上,勢頭很猛,一次沖過督脈;有的行行駐駐,數(shù)日方過;有的像水銀柱一樣,隨呼吸上下活動,漸次上行。通督前后身體可能不穩(wěn),注重及時調整。頭部感覺箍緊,有時沉悶不適,為正?,F(xiàn)象。此階段異常要害,不可疑慮放松。
第五步、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氣過玉枕、百會后,向下經鵲橋(舌抵上顎)入壬脈。小周天就已經通了!此時,一吸氣真氣入腦海,一呼氣真氣入丹田。此后,原則上還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假如百會出現(xiàn)活動力量,也可以意守百會,靈活把握。
②時間:每日三次,每次60分鐘或更長。
③反應:此步初期,可能各種觸動現(xiàn)象不斷,十余天即可消逝。
練習氣功的要領:
(1)松靜相輔,順乎自然
松與靜的關系緊密,全身放松能促進入靜,而入靜后,也必定呈現(xiàn)全身放松,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這個松必須把握松而不懈的狀態(tài)。采用臥式,全身放松較易實現(xiàn),但在擺好姿勢以后,還應全身微微晃動幾下,達到臥之舒適。站、坐兩式的維持,都必須有一定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
放松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意識的放松,首先要伴隨著全身肌肉放松,使整個身體有一個舒適松快的感覺,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過于集中,要消除緊張狀態(tài),達到精神意識的放松。
靜,是指相對安靜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無聲,體會悠閑自得,在意識方面強調通過意守,排除雜念,達到入靜。總之,松靜自然是練功的要害,把握得好,可以迅速獲得良效,把握不當,往往會出偏差。
(2)練意練氣,意氣合一
氣功之氣,主要是指真氣(元氣)。練氣之初,必須由練肺氣(呼吸之氣)入手。肺氣的鍛煉,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異。雖然如此,但不論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勻、細、長、緩。練功有素之人、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甚至可達二三次,形成緩慢的腹式呼吸。
呼、吸氣的鍛煉,必須由淺入深,由快至慢,逐漸練習,不能要求在短時間內即形成完整的深長呼吸。初練時必須以意念誘導,練到一定程度,便可達到自然而規(guī)律的呼吸。練意:一為排除雜念,達到入靜;二為意守丹田,使整個機體發(fā)生更深刻的變化。初練氣功者欲想很快排除雜念是很困難的,必須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使雜念逐漸減少,達到入靜的要求。
練功過程中怎樣把練意和練氣結合起來?開始鍛煉呼吸時,同時也要意守呼吸,以幫助呼吸盡快練好。待深長。均勻的呼吸形成后,再注重腹部隨呼吸起落。當呼吸鍛煉得很熟練時,即使不注重呼吸也能自然達到氣貫丹田,此時,單純意守丹田即可以了。這樣練氣練意,二者就能緊密結合,實現(xiàn)意氣合一,使真氣充沛,達到治病健身。
(3)情緒平衡,心情愉快。
在氣功治療中必須強調情緒平衡,心情愉快,這樣才能促進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會有舒適和欣快的感覺。
(4)按部就班,勿急求成。
初期練功不能急于求成,練功效果都是隨著練功時間的增加逐漸顯現(xiàn)出來的。練功方法雖然不很復雜,但要把握得比較熟練,也要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達到。
(5)練養(yǎng)相兼,緊密結合。
練養(yǎng)相兼,就是練功和合理休養(yǎng)并重。只練功,不注重合理休養(yǎng),對戰(zhàn)勝疾病將是個障礙,故練、養(yǎng)必須緊密結合。合理休養(yǎng)應包括的內容為:注重適當休息、生活規(guī)律、情緒樂觀、飲食有節(jié)、適度體力活動等。這些內容在整個練功過程中乃至一生,都應當注重。
(6)固定功法,功時適宜。
當前各地流傳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臨床廣泛采用,效果不錯;也有些功法,僅限于個別人練習,尚未完全公然,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難定論。練功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體質和日常習慣等,選擇1~2種合適功法,進行鍛煉,這樣既便于把握,又易獲效果
(7)總結經驗,防止偏差。
氣功療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把握練功要求和方法,不斷地進行鍛煉。在鍛煉中大都不能一帆風順,嚴重者可產生偏差。造成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按部就班,呼吸用力過大,一味追求深長緩慢,或意守強度太大,或沖動追求某些感覺,結果造成呼吸不暢,胸悶氣短甚則呼吸紊亂,頭痛頭昏,精神緊張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顯,由輕到重,當開始有所表現(xiàn)時,糾正比較輕易,需時也短,假如偏差已經形成,糾正起來就比較費力。因此練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細致地體會,總結經驗,找到不足,及時糾正,以免形成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