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艾粄的做法
中艾堂養(yǎng)生。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钡查L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飲食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客家艾粄的做法”,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吃很容易,只要張開嘴咀嚼就可以了。但是把食物做得好吃,卻很難,至少絕大多數(shù)人都做不到。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情況呢?因為他們沒有好的方法。而今天,小編就來傳授給大家關(guān)于客家艾粄的做法妙招。
2.然后一起用研磨機研磨成粉
3.艾葉過一遍開水后用刀剁碎,然后放入鍋里加一點點水和少量糯米粉炒成糊
4.鏟到大量糯米粉上,揉成面團
5.揉好的面團,不粘手
6.分成小劑子,壓成一個小圓形
7.把研磨好的餡料包入其中。不漏即可。
8.全部包好后,給每一個艾粄墊上一片葉子
9.水開后 入鍋蒸15-20分鐘
10.剛出爐的艾粄,香噴噴哦!!趁熱吃,最好。
11.攤涼后,放入保鮮盒保存好,第二天還可以吃!
今天的介紹您學(xué)會了嗎?吃的放心健康就得自己動手,所以大家趕快行動起來,一起去享受客家艾粄的過程吧。
ys630.coM延伸閱讀
工薪階層無法天天享受大餐的美味,天生是吃貨的命,卻無法品嘗美味,感覺到現(xiàn)實所帶來的無力感。客家風(fēng)味 — 炸味酵粄這道菜所需的材料簡單,做法易學(xué),絕對的平價美味,讓你在家就享受大餐的美味。
2、味酵粄放冰箱冷凍一小時取出(冷凍后切會比較好切,而不會黏刀還更好定型)
3、切成條狀
4、放入面糊中裹勻
5、油燒至5成熱放入味酵粄小火炸制
6、第一次炸制定型撈出,油升溫至6~7油溫后炸第二次炸制金黃色
7、撈出控油
8、取一個鍋放入紅糖和少許水加熱攪拌
9、小火加熱攪拌至濃稠即可(加熱期間要一直攪拌不要糊鍋了哦)
10、開吃咯
客家風(fēng)味 — 炸味酵粄的做法操作簡單,無論是不是經(jīng)常下廚,這道菜都能做的非常好,只要不加太多鹽就可以啦。
對于那些剛邁入婚姻殿堂的人來說,是否感到有點焦慮?因為從小什么事都是父母準(zhǔn)備好的,現(xiàn)如今都要自己做了,是不是很不習(xí)慣?尤其是做飯做菜。不要擔(dān)心,現(xiàn)在就讓小編來介紹下關(guān)于圓印粄的做法吧。
2.香菇泡發(fā)好,洗凈去蒂,剁成香菇沫,蒜頭剁成蒜沫.
3.備好肉泥.
4.把肉泥用香菇沫、蒜沫、鹽、生抽、生粉、雞精腌30分鐘.
5.把腌好的肉泥炒熟成肉餡,備用.
6.取一盆子,倒入500克粘米糕粉和100克生粉,拌勻.
7.煮一壺滾燙的開水,把開水一點點的往盆子里倒,一邊用筷子把粉攪成絮狀,然后慢慢的和成粉團,和粉團的過程中小心燙手哦!
8.把粉團和成光滑狀,粉團和得越久,粄皮就越Q哦!
9.把和好的粉團放在硅膠墊上,用保鮮膜封住,靜置10分鐘.
10.10分鐘后,把粉團分成4等份.
11.取其中一份粉團,余下三份用保鮮膜封住,以免發(fā)干.
12.把粉團搓成長條分成8小份.
13.取1小份粉團搓圓壓扁包上肉餡,收口,制成圓球狀.
14.往硅膠墊上放入50克生粉做手粉用,把制成圓形的包肉粉團在生粉堆里滾一圈,入月餅?zāi)>哂D.
15.看,制作好的生坯圓印粄,可愛吧.
16.把余下的粉團全部制成生坯圓印粄.蒸架上抹少許油,放入生坯圓印粄,入鍋,開大火,水開轉(zhuǎn)小火蒸15分鐘.
17.15分鐘后,關(guān)火,等兩分鐘后打開鍋蓋,圓印粄蒸好啦!(忘拍圖了,下圖是補拍的.
18.成品圖.
經(jīng)常在外吃飯,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可是不好的,小編為你介紹的這道自家的圓印粄,營養(yǎng)健康,您不妨去嘗試一下,讓家人吃的更加安全放心。
想要減少疾病的發(fā)生,我們就不要總是去外面的飯店吃飯,畢竟飯店的菜肴添加了較多調(diào)味品,食材也可能不夠衛(wèi)生,自己做飯相對來說更健康,客家喜餅的做法很簡單,而且還可以幫助促進(jìn)健康。
2、首先要煮糖糊出來,把白砂糖加進(jìn)700毫升的水里,再加80克左右的粘米粉,圖為糖粉水
3、順時針不停攪拌,直至煮熟糖糊,糖糊要略微稀一點,如圖
4、然后將糖糊倒進(jìn)去粘米粉里,用筷子畫圈圈攪拌,盡量讓干粉都粘上糖糊
5、攪拌中的粉,全部粘完糖糊后,溫度也比較低了,這時候就用手來和面一樣,直至面團光滑后,還要使勁反復(fù)揉粉團30分鐘左右,揉的過程中如果太稀可以直接加粉,如果太干加水必須是加熱水哦,不能冷水
6、這是已經(jīng)揉光滑的面團了,后續(xù)還得繼續(xù)揉30分鐘左右,因為面團揉的越夠勁,成品的口感就有韌性
7、面團揉好后,擠出一個個跟磨具大小的團子,塞磨具里成型,背面圖
8、成型后西餅的正面就是有個囍字,當(dāng)然也有很多其他的圖案
9、一個個出模,晾一下,等水分稍微干一點就入高壓鍋蒸半個小時候,如果是其他煮具時間需要延長二十分鐘左右
10、蒸熟后,紅曲粉也變紅了,看看成品多喜氣呢
11、韌性非常不錯,彎折都不會斷裂
12、來個擺盤吧,嘿嘿
自己在家里做飯肯定在衛(wèi)生上是過關(guān)的,客家喜餅的做法簡單,對廚藝沒有天分也可以做得很好吃。
每次去朋友同事家做客的時候,你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一兩道拿手菜。而每次輪到自己的時候,卻捉襟見肘了。這樣的你,看起來是不是特別沒面子。所以,為了你的尊嚴(yán),現(xiàn)在就來跟我學(xué)一下客家豬肝的做法。
2.121洗后的豬肝切片
3.212豬肝換水浸泡搓洗三次
4.倒入雪碧浸泡10分鐘去腥
5.洋蔥,大蒜,蔥白切末
6.1豬肝用手抓洗后倒去雪碧
7.2荷蘭豆焯水備用
8.加料酒,淀粉腌制約15分鐘
9.鍋內(nèi)倒水,加入一勺鹽
10.大火燒開后關(guān)火,下入豬肝
11.加蓋燜2分鐘后撈出
12.起油鍋入洋蔥,蒜,蔥白末爆香
13.倒入豬肝,荷蘭豆,枸杞快速翻炒
14.加鹽,胡椒粉,撒上蔥花翻炒后關(guān)火
15.滴少許醋,芝麻油出鍋
看完客家豬肝這道菜的具體方法步驟,也許你會覺得有點復(fù)雜,但這真的只是你的執(zhí)念而已。如果你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做菜中去,相信你很快就能完成。
說起“鹽焗雞”大家都應(yīng)該知道是廣東的一款名菜。這種雞肉鮮香可口,別有風(fēng)味。因為菜始于東江一帶,而東江是客家所在地,故稱這種雞為“客家鹽焗雞”隨著鹽業(yè)的發(fā)達(dá),這道菜也開始招待達(dá)官貴人,逐漸的名氣越來越旺,一直到現(xiàn)在許多地方的人都特別喜歡吃,做法也不像300多年前那樣簡簡單單。
???首先是用料;肥嫩項雞(毛黃、嘴黃、腳黃、下過蛋的母雞稱項雞)1只重1500克左右的、姜片10克、蔥條10克、香菜25克、粗鹽2500克、精鹽13克、味精7克、八角末2.5克、沙姜末2.5克、芝麻油1克、花生油15克、熟豬油120克
???然后是步驟
1.炒鍋上小水,下精鹽4克燒熱,放入沙姜末拌勻取出,分3小碟,每碟加入豬油15克供佐食。將豬油75克、精鹽5克和芝麻油、味精調(diào)成味汁。反紗紙一張刷上花生油待用。
2.將活雞宰殺,褪毛去內(nèi)臟洗凈,吊起晾干,去掉趾尖和嘴上的硬殼,在翼膊兩邊各劃一刀,在頸骨上剁一刀,然后用精鹽3.5克擦勻雞腔,并放入姜、蔥、八角末,先用未刷油的紗紙裹好,再包上已刷油的紗紙。
3.用旺火燒熱炒鍋,下粗鹽炒至高溫,取出1/4放入沙鍋,把雞放在沙鍋內(nèi),將余下的鹽覆蓋在雞上,蓋嚴(yán)鍋蓋,用小火焗約20分鐘至熟。
4.把雞取出,揭去紗紙,剝下雞皮(待用),將雞肉撕成塊,雞骨拆散,加入味汁拌勻,然后裝盤(骨在底下,肉在中間,皮蓋在上面),拼擺成雞的形狀,香菜放在雞的兩邊即成,食時佐以沙姜油鹽調(diào)味汁。
???這種鹽焗雞制法獨特,味香濃郁,皮爽肉滑,以沙姜油鹽佐食,風(fēng)味極佳。色澤微黃,皮脆肉嫩,骨肉鮮香,風(fēng)味誘人,有許多地方飯館都有這道菜,是宴會上常用的佳肴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rèn)可。
粗葉粄,又稱為苧葉粄,是客家特產(chǎn),可蒸著吃也可以炸著吃,口感軟糯,老少皆宜,特別受到當(dāng)?shù)氐娜撕陀慰蛡兊南矏邸Fr葉粄是用苧麻的葉子和粳米做成飯團,可以上鍋蒸,也可以用來炸。苧麻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血的作用。那么,粗葉粄有什么功效呢?
苧麻的作用:
原產(chǎn)于我國西南地區(qū)的苧麻,栽培歷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這種古老的植物,在醫(yī)藥、紡織、生態(tài)等不同領(lǐng)域都發(fā)揮著其獨特的作用。
1、醫(yī)藥膳食作用:
根為利尿解熱藥,并有安胎作用;葉為止血劑,治創(chuàng)傷出血;根、葉并用治急性淋濁、尿道炎出血等癥。嫩葉可養(yǎng)蠶,作飼料;常吃苧葉做成的食物,能耐饑渴、長力氣,除皮膚疾患,強身健骨。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食用。
藥用可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熱、麻疹高燒、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chǎn)、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痛、出血性疾病。
2、紡織原料作用:
苧麻的莖皮纖維細(xì)長,強韌,潔白,有光澤,拉力強,耐水濕,富彈力和絕緣性,可織成夏布(湖南瀏陽及江西萬載等地出產(chǎn)的夏布最為著名)、飛機的翼布,橡膠工業(yè)的襯布、電線包被、白熱燈紗、漁網(wǎng)、制人造絲、人造棉等,與羊毛、棉花混紡可制高級衣料;短纖維可為高級紙張、火藥、人造絲等的原料,又可織地毯、麻袋等。
3、生態(tài)作用:
水土保持——苧麻在南方坡耕地種植已有悠久的歷史,由于其枝繁葉茂、根系發(fā)達(dá),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顯著。
減少土壤侵蝕量——位于盆中丘陵區(qū)的大竹縣烏木灘水保觀測點和遂寧水土保持站的試驗觀測資料分析得出,種植苧麻的第一年,五度的坡耕地,土壤流失量由中度降為微度,連降兩級,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蝕量由4095噸降為210噸(下降95{bf}),屬允許流失量(小于或等于500)范圍:從第二年起,年土壤侵蝕量接近于零。
苧麻的注意事項:
用藥禁忌:無實熱者慎服?!侗静萁?jīng)疏》:“病人胃弱泄瀉者勿服,諸病不由血熱者亦不宜用?!?/p>
苧麻的知識擴展:
苧葉的做法
苧葉粄為客家特產(chǎn),它以其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備受鄉(xiāng)親和游子的喜愛。苧葉粄一年四季均可制作,尤以春夏兩季為佳。
制作方法:摘取新鮮雛嫩苧葉,和適量粳米、糯米和井水于石臼搗爛、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團,然后把粄團捏成小塊,放在蒸籠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黃酥脆,清香甘潤,別有風(fēng)味。常吃苧葉粄,能耐饑渴、長力氣,除皮膚疾患,強身健骨,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
蒸米粉是一種常見的美食,吃起來不僅味道鮮美,營養(yǎng)物質(zhì)也是非常豐富的,米粉是用大米制作而成的,其實制作起來也是非常簡單的,只是不同的地方米粉的制作方法也是不同的,客家蒸米粉的做法和其他地方的米粉制作起來是有差別的,其實蒸米粉好不好吃,也是有方法也技巧的。
客家蒸米粉的做法
米粉用熱水浸泡五分鐘后,濾掉熱水用冷水浸泡,可用手稍微捏松,不要太大力,以免捏碎。略微松散后,再濾水備用。
切好蒜蓉放在小碗里,燒熱油,將熱油淋在蒜蓉上,制作好蒜油。
剛才燒油的鍋留一點底油,中火炒熟豬肉末和廣式臘腸丁,加胡椒(要多放,特別香 )、鹽、生抽,稍微炒熟,關(guān)火,做成肉醬,留在鍋里備用。不需鏟出,少用一個碗。
把米粉松散堆放在盤子里(最好是不銹鋼盤子),口味重的這時候還可以追加一些醬
油、鹽、胡椒什么的在米粉上,稍微拌一下。淋上鍋里炒好的肉醬、蒜油、再按喜好加入蔬菜??图艺裘追?堪比客家餐館)的做法
步驟4
蒸鍋加水,水沸后放入盤子上蓋蒸10分鐘,關(guān)火,最后撒上蔥花,全部一起拌勻就可以吃了。
米粉的好處
1、補血益氣
鐵的含量高,吸收好,促進(jìn)造血功能。
2、健脾養(yǎng)胃
米粉可以暖胃,治療胃寒癥。米粉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具有健脾功效,適于脾氣虛弱。
3、聰耳明目
補充血清鈣,防止聽力過早衰老,出現(xiàn)耳聾。維生素E:治療某些眼病有一定輔助作用,如用于各種白內(nèi)障、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各種脈絡(luò)膜視網(wǎng)膜病變、視神經(jīng)萎縮等。
米粉的營養(yǎng)價值
1、蛋白質(zhì)
米粉含有較為高的蛋白質(zhì),而我們都知道蛋白質(zhì)是構(gòu)成機體的重要物質(zhì),生命的任何活動都需要蛋白質(zhì)的參與,所以蛋白質(zhì)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能源物質(zhì)。適當(dāng)?shù)某砸恍┟追?,可以起到補充蛋白質(zhì)的功效。
2、碳水化合物
每100克的米粉中含有大約85.5克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直接分解為人體供能。所以當(dāng)我們感覺到饑餓、乏力的時候。吃一碗米粉,可以迅速補充體力、解除饑餓感。
3、膳食纖維
米粉可以為人體提供膳食纖維,有效預(yù)防便秘。
4、微量元素
米粉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值得一提的是,米粉中的銅元素含量較多,而銅元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yǎng)元素,對于血液、免疫系統(tǒng)、神經(jīng)中樞、頭發(fā)、皮膚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十一長假已經(jīng)進(jìn)入了倒計時階段,塵封已久的你,想必已經(jīng)計劃好外出游玩了吧。外出游玩,你必然嘗到當(dāng)?shù)氐拿朗?。不過如果你水土不服,肯定很難受吧。所以,你最好還是在家做好吃的帶出去。下面,就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有關(guān)客家娘酒雞的做法吧。
2.烏雞斬塊,冷水下鍋焯水撈
3.鍋中放油,油至5成熱,放入姜片爆香
4.加入雞塊快速翻炒,將雞塊表面煸成金黃色并微微發(fā)干
5.倒入娘酒
6.炒勻
7.轉(zhuǎn)移到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枸杞、生參
8.大火煮開,調(diào)成小火加蓋煲煮30分鐘左右,調(diào)入鹽再煮5分鐘即可出鍋
客家娘酒雞的做法已然介紹完結(jié),但是每個人對于它的理解肯定不同,所以做出來的味道也必然不一樣。所以,趕緊去試試,看自己做出來的它究竟是什么味兒的。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客家艾粄的做法》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中艾堂養(yǎng)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