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頓喝小米粥,可以減肥嗎?
【www.cndadi.net - 年輕女性養(yǎng)生小米粥】
一天三頓小米粥?這小米粥是喝到飽,還是喝一碗,還是喝兩碗?不過,說句實在話,無論怎么喝法,即使能減肥,那對身體健康也絕對是不利的,更何況也不一定能減肥。
小米的確是一種優(yōu)秀的粗谷物食物,相比起我們平時更常常吃的大白米來說,它可以被歸為“粗糧”一類,而并非“細糧”,粗糧就是保留了更多礦物質、麥麩、膳食纖維成分,加工程度粗糙的糧物,而細糧顧名思義,就是經過精細加工處理才出場的糧物,在精細的加工處理過程中,雖然除雜效果較好,不過同時也損失了較多麥麩成分,膳食纖維流失嚴重,更利消化吸收,飽腹感差。
如果用小米作為主食的話,相對白米飯來說有助更好地平穩(wěn)餐后血糖,提高飽腹感,還能補充更多礦物質、維生素B族成分,所以其實對減肥是有利的。
但歸根結底,小米只是一種主食類食物,它為人體提供的營養(yǎng)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能量,但在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等方面肯定含量是不足的,而人體所需的是多種多樣的營養(yǎng)成分,最好是做到營養(yǎng)均衡,食物多樣化,這樣才是有利健康的飲食方式,如果長期三頓只吃小米的話(吃到飽的情況下),不僅會造成碳水化合物(糖分)攝入過量,還會缺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成分,不但可能會長胖,而且還對身體健康無益。
減肥的過程要求只有一個:攝入熱量<消耗熱量,能量若能達到負平衡,那么脂肪的消耗占比才會提高,才有可能達到減肥效果,和我們“吃了什么”并沒有太直接的聯(lián)系,如果天天讓人去工地搬磚活泥,三餐吃得又撐又脹,因為消耗大,也不一定會長胖。所以有朋友說,那么我就每頓只吃一碗小米粥,碳水化合物攝入就不過量了吧?但如果三餐只吃一碗小米粥,那么能量必然嚴重不足,而且其他營養(yǎng)也大幅缺失,沒多久身體就會呈現亞健康狀態(tài),這減肥要是把健康給丟了,那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傊疀]必要走得那么極端,減肥時我們可以搭配很多食材均衡營養(yǎng),但主要的目的是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而不是控制食材的種類。
小米中并沒有什么神奇的減肥成分,所以急著光靠吃小米減肥也不屬于健康、有效的減肥方式。不過正如前文所說,小米比起我們平時吃的細糧來說,用來作為主食或者和細糧“粗細搭配”來吃對減肥是有益的,膳食纖維無法直接被腸胃消化吸收,它們可抑制部分脂肪、膽固醇、糖分的吸收,而且還能減緩胃的排空速度,提高飽腹感,讓我們能更好地控制食欲,避免額外熱量的攝入。
相關知識
有長期放棄吃晚飯的朋友一斤沒瘦,這個問題是為什么,有想過嗎?
經常在告訴大家減肥的硬性條件:攝入熱量<消耗熱量,維持能量的負平衡是減肥的必要條件,而每日吃飯的頓數卻并非減肥的必要條件,我們應當控制的是每日攝入的總熱量多少,而并非刻意去控制吃飯的頓數。假設中午那一頓吃得很多,熱量已經超標了,那么即使晚上不吃飯也有可能無濟于事,當然,吃不吃晚飯是自己來決定的,如果說今天一天早餐和午餐吃得都很飽,到了晚餐也一點都吃不下,那么咱們不吃晚餐也沒什么大不了,如果晚餐還要刻意去吃東西,對腸胃也不好,還可能攝入更多熱量。
還有一些朋友減肥中刻意不吃晚餐,午餐這一頓知道自己晚餐享受不了美味了,特別會比平時多吃,這樣做更沒有必要,一餐的多吃會讓血糖上升幅度更高,難以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而且因為和第二天的早餐間隔時間實在有點長,可能會感到更加饑餓,到時候控不住自己的食欲反而更容易虎盆大口暴飲暴食。
比起一餐兩頓來說,甚至有更科學的“少食多餐”減肥的方法,一天中可能會吃四五頓,但每一頓的食物吃得較少,這樣能夠幫助我們維持飽腹感,不會額外去選擇其他零食來吃,但總熱量的攝入是控制妥當的,對比起來人家吃夠四五頓反而還能減肥。咱們的胃排空速度約4小時,腸排空速度約6小時,若是午餐12點來吃,可以說下午四點多就餓了,如果晚餐還不給吃,大腦滿足感大幅降低,沒準這睡前控制不住了就嗨上一頓宵夜,這還不如乖乖吃點晚餐。
不少朋友覺得晚上吃了東西就是一種負罪感,其實不要把問題看得太復雜,就是一個能量總量的問題,好比是一天讓你吃完一個蘋果,你早上啃一口,中午啃幾口,晚上啃幾口把它吃完,和早上多啃幾口,中午多啃幾口把它吃完了,晚上不啃是一樣的,如果早上和中午都啃得少,晚上多啃幾口把它吃完,反正大家都是吃了蘋果這樣東西,熱量也沒跑沒剩,并不會讓人發(fā)胖。
有人說晚上我們活動少,代謝能力下降了,需要的能量沒那么多,但這總熱量是不變的,其實能量消耗的差異也沒有我們想象得差那么遠。如果白天做了劇烈的運動,消耗了大量能量,結果白天吃得少,能量欠缺了,那么晚上這頓多吃點能補回來,如果白天就攝入了充足能量,也進行了大量運動,那么能量持平,晚上吃得少,也不用補漏,一切其實都是平衡的。
總之,減肥的時候觀察的是總熱量的攝入,不要眼睛看著吃幾頓的問題,少吃一頓飯不僅讓血糖更難以控制,還可能在下一頓讓我們更加饑餓,這反倒不是一件好事。吃幾頓的問題根據自己的飽食度來判斷,給自己規(guī)劃好大概熱量,其實在一天中吃得越分散越好,因為越分散則飽腹感越密集,我們不容易饑餓,就能更好排出其他額外熱量的影響。晚餐這一頓我們可以選擇粗谷物類食物,薯類食物,粗雜糧混合細糧作為主食,這樣能提高飽腹感,蔬菜一盤,肉類可適量多選擇精瘦肉,魚蝦肉,其實這樣吃下來熱量也不高,晚上不易餓,對減肥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每天一蘋果,醫(yī)生遠離我”,這是大家都附在嘴邊的口訣了,蘋果是一種營養(yǎng)比較全面的水果,富含糖分、水分、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味道甘甜又四季可吃,真是大家眼中的寶貝。
很多時候不少朋友會認為,蘋果甚至可以作為代餐食物,每頓如果沒吃,一個蘋果那么營養(yǎng)就能滿足了,減肥中的朋友經常是如此,三餐一個蘋果,最多來一杯酸奶搭配,這樣他們認為既低脂又營養(yǎng),且慢,蘋果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厲害,它也只是一種普通的常見水果,如果每天只吃蘋果的話,那就不是“醫(yī)生不找我”了,我們可能真的要去找醫(yī)生幫忙了。
蘋果中的營養(yǎng)價值的確還不錯,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部分礦物質,維生素成分,相對很多水果來說雖然礦物質的含量不算是最突出的,但種類齊全,如果常吃蘋果的話,有助為我們補充更多種類的礦物質。但蘋果是一種植物性食物,雖然富含水溶性維生素,膳食纖維,部分礦物質,不過它們缺乏動物性食物所提供的脂肪、膽固醇、優(yōu)質蛋白,血紅素鐵,脂溶性維生素,包括一些動物性食物更富含的礦物質,如鋅、鈣元素。
如果長期只吃水果,則會缺乏這些成分的攝入,造成營養(yǎng)缺乏癥狀,如缺乏血紅素鐵的供應,我們更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雖然部分植物性食物中也富含鐵元素,但含量要低很多,而且它們屬于非血紅素鐵,吸收率比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要低3~5倍。
最可怕是缺乏優(yōu)質蛋白的補充,那情況可就眼嚴重了,蛋白質是我們身體中重要的能源,它不僅可供能,而且合成酶、激素、載體蛋白、淋巴細胞,多種器官,是身體不可缺的物質,蛋白質的缺乏會導致很多問題,例如免疫力的大幅下降、內環(huán)境紊亂、肌肉含量大幅下降、脫發(fā)、生殖系統(tǒng)萎縮等等。
有很多女性朋友為了減肥,用蘋果(或其他水果)代替三餐,缺乏了優(yōu)質脂肪、優(yōu)質蛋白等成分的補充,最終造成了停經的情況,甚至不孕不育,一些朋友恢復動物性食物的攝入后生殖系統(tǒng)又恢復了健康,這才松了一口氣。
另外,蘋果(或其他水果)中的含糖量相對來說是偏高的,如果我們三餐都吃水果的話,糖分的攝入量必定偏多,這對血糖會有較大影響,特別對于高血糖患者來說更不能過多吃水果。
膳食指南推薦水果的攝入量每日在200~350g就足夠了,100g水果約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也就是每天吃2個左右的蘋果就差不多了。很多愛吃水果的朋友每天幾斤幾斤水果來吃,這樣很容易造成糖分攝入過多引起肥胖,水果膳食纖維豐富,飽腹感也強,容易降低食欲,吃不下其他更豐富的食物,引起營養(yǎng)不均衡;還可能會引起高血糖癥,一些孕期女性吃不了油膩食物,但就愛吃水果,每天按著水果吃,結果大部分都成了妊娠高血糖,這樣對胎兒的發(fā)育也會有影響。
早餐這一頓能讓血糖穩(wěn)定,對糖友來說控制后面兩餐也充滿信心。那么早餐糖友們吃點啥會是更好的選擇?如何科學搭配?
在說早餐如何食用之前,糖友絕對不要不吃早餐,或是某一餐完全不吃主食。部分糖友會發(fā)現自己早晨血糖偏高,為了維持血糖穩(wěn)定,很多糖友害怕吃早餐,于是覺得不如一會兒提前點吃個午飯,這樣可能對血糖會更好。
黎明現象也要吃早餐
不過晨起血糖高這可能是因為身體激素分泌不平衡而造成了“黎明現象”,這可能是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不足以支撐到晚上到白天的血糖浮動。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多檢測自己睡前血糖,多改善降糖藥量和胰島素注射量。但即便有黎明現象也不可不吃早餐,早晨能量偏低,無能量攝入只能依靠肝糖原分解來釋放葡萄糖,大大增加肝臟負擔,還削減肝臟能量,而肝臟是調節(jié)血糖的要塞,這一舉動則讓血糖更不好控制。我們早餐可以選擇碳水低一些的食物,多增加蔬菜、肉蛋奶的比例,這樣會讓血糖上升慢一些,而我們也能得到能量,若是注射了胰島素的朋友更需要正常來吃早餐。
早餐控糖吃不吃主食?
另外,主食一定不要放棄,推薦三餐都要合理攝入。糖友和普通人一樣,每時每刻的代謝都是需要耗費能量的,主食是提供能量的主要食物,只要糖友正確注射胰島素,正確服用降糖藥物的話,適當攝入主食對血糖的影響不會太大。但如果不吃主食的話,體內缺乏糖分,則身體會不斷增加脂肪、蛋白質分解量功能,加上糖友本來就更容易低血糖,脂肪、蛋白質供能效率較低,還有中間產物的生成,如此一來不僅讓糖友容易出現嚴重低血糖,還會增加“酮體”(脂肪產生的能源為酮體),若血糖控制不穩(wěn)的糖友體內酮體會較高,如此一來還可能增加酮癥加重,酮癥酸中毒的狀況。糖友可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但一定不要完全舍棄早餐。
糖友的早餐如何選擇?
對于糖友來說,早餐最好也有主食、蛋、奶,搭配一些果蔬或是堅果類食物。這些食物最好避開添加了精制糖的,選擇材料更天然,添加劑更少的,主食可多避開“細糧”,例如我們常吃的白米飯、白面條、包子、白饅頭,白米飯中可搭配粗糧、雜豆、全谷物類食物混合,做成粗糧雜豆飯,彌補膳食纖維的損失,膳食纖維能延緩食物的消化速度,抑制部分糖分吸收,幫助平穩(wěn)餐后血糖。愛吃面食的話若有粗糧饅頭、雜糧饅頭、窩頭等玉米面做成的食物也可選,它們的升糖速度要平穩(wěn)很多,還可用薯類食物代替主食,例如早餐吃一個1個半拳頭的薯類食物,也是不錯選擇。
雞蛋和牛奶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算高,對血糖影響不大,牛奶中雖有乳糖,但它的分解速度十分緩慢,升糖指數只有30左右。果蔬的搭配也是不錯選擇,水果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還能提供飽腹感,多種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是均衡營養(yǎng)的好選擇,但注意水果多選擇總含糖量較低、升糖指數不高的,例如蘋果、櫻桃、草莓、獼猴桃、柚子、橙子、梨等都行,避開桂圓、荔枝、榴蓮、火龍果、芒果等升糖速度更快的水果。堅果類可適當補充,它們能提供不飽和脂肪酸,是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的幫手。
不要對自己要求太苛刻了,特別是在減肥的時候,其實蛋糕、巧克力、漢堡、雞腿,這些都可以吃,就是控制攝入量。減肥并不是吃了什么就會發(fā)胖,吃了什么就能助減肥的邏輯,而重點要落在“總熱量”上,我們每日攝入的總熱量<消耗熱量,能量處于負平衡的狀態(tài)下,身體才會加速動用儲備能源脂肪供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即便吃了一些高熱高脂的食物,我們可以適當調整,比如下一頓減少一些米飯、肉蛋類食物的攝入量,或者這一頓吃多了,那下一頓我就少吃點,其實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復雜。相反,減肥期間過度要求自己的人群,因為長時間都無法得到大腦的滿足感和愉悅感,對食欲的控制能力更低,很容易一根弦繃不住然后就暴飲暴食一頓,有研究發(fā)現,脂肪、甜點的攝入有助提高大腦滿足感,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讓我們心情變得愉悅,做事更積極,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更主動和嚴格,這樣能夠幫助我們控制自己的饞嘴,所以減肥的時候偶爾吃一點,少吃一點所謂的垃圾食品,高熱高脂食物,自己喜愛的食譜,反倒有助減肥。
再來看糯米煮的南瓜粥,其實熱量也并不算高,畢竟只有一小碗。糯米和南瓜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南瓜還能補充部分礦物質、維生素,南瓜糖分較高,總體來說,這一小碗糯米南瓜粥可作為主食食用,喝了這一碗如果總覺得有壓力的話,那么其他主食的攝入量上,我們可以適當減少一些,例如本來三餐習慣吃一小碗米飯,喝這一碗粥下去我們可以改成再吃半塊土豆,小截玉米,就不額外吃米飯了。其他的蔬菜類、肉類、蛋類食物可正常食用。要注意減肥的時候均衡營養(yǎng),合理食物搭配也是很重要的,學會分析自己“多吃了哪些”、“少吃了哪些”,多退少補就行了。舉個例子,我們在兩餐之間沒忍住,吃了一塊蛋糕(100g,200大卡左右),蛋糕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也是碳水化合物、精制糖(葡萄糖),所以我們在其它正餐中就可以舍去主食不吃,多補充一些肉菜、蛋類、魚蝦類食物。
當然,大部分零食、糖果、巧克力、糕點等食物都是我們愛吃的,它們的主要成分就是“糖”,但它們和谷物、粗糧薯類比起來算是“精制糖”,能快速進入血液,對血糖造成影響,這些快速供能的糖類也會更快形成“糖原”,糖原在身體缺乏葡萄糖時能再次轉化為葡萄糖供能,不過如果身體能量充足,它們就會隨后在肝臟轉化為脂肪,所以比起粗谷物、粗糧、薯類等食物來,吃精制糖,精細食物的確更容易發(fā)胖,而且飽腹感沒那么好。在減肥時,多選擇“粗細搭配”的方式吃主食,如白米飯中添加粗糧雜豆混合,薯類食物代替主食,糯米南瓜粥因為谷物經過長時間熬煮,糊化程度較高,升糖速度也較快,減肥的時候不要多吃就好。
另外就是不要光看著自己吃的東西,應當搭配適當的鍛煉,給自己提高基礎代謝耗能。運動并不能幫助我們消耗大量能量,但運動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能幫助我們提高基礎代謝耗能,因為它能增加和維持肌肉量(肌肉耗能較大),提高臟器功能?;A代謝耗能增加,也就是說我們即便是睡在床上不動,消耗的能量也比別人要多不少,推薦每周選擇3~5天鍛煉,一次1小時左右。
這種觀點沒有科學依據,一天兩餐的方式在現代生活也并不推薦。
“空腹”一般指代人的胃中不包括水或其他食物,或食糜,胃中的食物完全排空到腸道內,這個過程至少需要4小時,但一般來說5~6小時左右我們都會有一餐的加入,要完全做到空腹的話一般是晚上睡眠隔開7~8小時的時間。這空腹并不代表更利于健康,它能代表的只是胃部食物完全消化,處于空蕩狀態(tài),但一般來說,我們身體所需要的能量在5~6小時得到供應是比較科學的,不然可能造成低血糖、營養(yǎng)不足等情況的發(fā)生,所以,即使不覺得過度饑餓,最好也不要高于7~8小時以上不攝入新能量。一般來說,腸的排空時間是6小時以上,在6~7小時左右我們就會覺得十分饑餓,一般不會出現在胃空腸也空的狀態(tài)下還不想進餐的的狀態(tài)。
如果一天只吃兩頓,早一頓、午一頓,像古人那樣“過午不食”,對于現代人來說并沒有好處,古時候人們缺乏娛樂方式、每天要做的事宜比較簡單,大家都習慣太陽落山就睡眠的作息方式,所以一般在下午5~6點就睡覺了,即使中午吃過了,可能在睡覺的時候也不會太餓,睡眠狀態(tài)花費的能量較少,所以,過午不食也沒什么大不了。可現在不同,11點前能上床睡覺的人群可并不多,經常熬到一兩點的人可不占少數,如果晚餐這一頓完全舍棄,我們的饑餓感會大幅上升,沒準睡前還要來一頓宵夜,結果更傷身體。
有一部分朋友為了減肥也會舍去晚餐,每天只吃兩頓,其實長期如此,身體會感知到能量的不滿足,所以會逐漸讓自身增加在這兩餐的攝入量,但有兩個弊端出現:
不如規(guī)律三餐,一餐不要攝入過多,不要讓自己過度饑餓也不要讓自己過度飽食,這樣的狀態(tài)才是最佳的。
沒有“兩餐減肥法”,但卻有“少食多餐減肥法”,一天中甚至能吃四五頓,但沒一頓不要攝入過多,甚至讓自己還有一點點餓,這樣一餐攝入的熱量不多,血糖穩(wěn)定,大腦滿足感也不低,不會出現極度饑餓求食的狀態(tài),反倒更利于控制食欲,達到減肥目的。
如果堅持“少吃”狀態(tài),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容易發(fā)生便秘,很多朋友會因為食物攝入過少而導致糞便儲存量低,排便反射很難形成(至少有300g食物殘渣儲存才可能發(fā)生排便反射),大便長時間堆積在腸道中會被不斷吸收水分而變得更加硬結,如果長時間堆積起來,更容易發(fā)生便秘。
我們要做的并不是“維持空腹”,吃少了才健康,而是吃得合適,不暴飲暴食,相對于暴食的空腹狀態(tài),至少腸胃負荷是小的,而且能量攝入不易超標,肥胖、三高的爆發(fā)幾率也不大,但同時也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可能能量和營養(yǎng)不足,大腦滿足感較低?!俺缘蒙佟辈皇情L壽和健康的做法,吃得合適,凡是七分飽,不讓自己過度饑餓,也不要讓自己過度飽脹,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茶并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無論是紅茶、綠茶還是烏龍茶、白茶,包括我們平時很看好的花果茶,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或是谷物類茶,如苦蕎茶、大麥茶、玉米茶等等。減肥與否關鍵是看自身攝入的總熱量如何,我們可以以一天為限,每日攝入的總熱量小于消耗熱量,讓能量達到負平衡狀態(tài),負平衡的狀態(tài)身體才會更快消耗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雖然茶類幾乎熱量為0,在減肥時飲用對減肥沒有什么副作用,但它并不等同于是可以輔助減肥。如果我們三餐依然和以往一樣熱量超標,那么橫豎怎么喝茶也無濟于事。
有不少“茶飲料”打著“減肥”的名號售賣,比如烏龍茶、綠茶、紅茶等等,這些“茶飲料”其實等同于“甜飲料”,雖然包裝上和茶掛鉤,但實際上其中添加了不少蔗糖,這些飲料喝多了怕是不能減肥,反倒是增肥。即便是一些茶飲料中有茶葉的成分,不過它們依然逃不過大量含蔗糖的問題,何況有不少其實就是用水、香精、白砂糖勾兌程度,對健康沒有什么益處。
不說是“茶飲料”,哪怕是一般的茶葉中也并不存在能夠“燃燒脂肪”的成分,例如綠茶,綠茶是唯一一種未發(fā)酵的茶葉,其中保留著更多天然成分,如廣為人知的“茶多酚”,茶多酚是一種活性成分,有不少研究發(fā)現它具有強抗氧化效果,能抵抗細胞老化,清除自由基;茶多酚還有潛在調理高血脂、高血壓的效果,對于三高患者來說適當飲用十分有益,但這并不代表它們能清除脂肪,改善體重。
紅茶、黑茶等茶葉屬于發(fā)酵類茶,發(fā)酵茶雖然損失了更多膳食纖維、茶多酚等成分,不過發(fā)酵過程中也多出來不少有益物質,如維生素,還有茶葉中的粗蛋白轉化為氨基酸,更容易被吸收,茶紅素、茶黃素含量更豐富,這些天然色素同樣有助抵抗自由基,由于發(fā)酵的緣故,發(fā)酵茶類苦澀滋味少了,且回味更濃香,是不少朋友喜愛的茶種。但發(fā)酵類茶葉中也沒有能減肥的成分。
茶飲口感淡雅,常喝能夠疏肝解郁,提神醒腦,也給人一種錯覺,就是好像能夠減肥。我們在吃多了油膩食物感覺不適,或者吃多了腸胃飽脹的時候可適當喝點茶飲,它們有助消積清理胃熱,讓我們更舒適一些,不過并沒有減肥的效果。
總之,在減肥上,我們最好不要依靠“食物帶來減肥效果”一說,更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食量,均衡搭配營養(yǎng),巧選有營養(yǎng)且低脂的食材。還應當搭配適當運動,保證肌肉含量,提高基礎代謝耗能,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減肥的效果。
這個想法倒是挺有意思的,但有兩個問題必須先想清楚,一方面即使攝入飽腹感較高的食物,我們也并不能保證就絕對不會去吃其他額外食物,比如嘴饞的朋友,肚子已經很脹了但他們表示還能繼續(xù)撐;肚子雖然不餓,但看見美食也很有可能經不住誘惑,結果又零零碎碎吃了不少。另一方面,能提供飽腹感的食物有不少,但偏偏奶茶這種飲品它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而且熱量還不低,為何非要選中奶茶?
“飽腹感”這種東西只能說讓肚子感覺到滿足,但它并非減肥的必要條件,僅僅是對自律的人有效;而更多市售奶茶已并非經典的茶葉混奶,它們基本是用奶茶粉沖泡出來的,其中有不少對人體不宜的添加劑成分,長期飲用對健康十分不利。所以綜合來說,不推薦用奶茶來輔助減肥。
首先喝一杯奶茶就等于把500ml左右的水灌進了肚子,液體占據腸胃速度快,必然會讓我們覺得一下就“飽了”,就像減肥時推薦飯前喝一小碗湯,湯占了部分胃的容量,我們就更容易避免饑餓后暴飲暴食的現象。但液體容易消化吸收,沒多久作為代謝物尿排出,我們的肚子又空蕩蕩了,只是一時的飽腹感。如果是想要暫時緩解饑餓的話,更可以用白開水、淡茶、檸檬水、淡蜂蜜水等等來代替。
即使是奶茶粉沖泡的奶茶其中乳質含量也較高,乳糖含量較高,乳糖是一種緩慢分解能量的食物,消化速度較慢,能延緩胃的排空速度,所以,喝奶茶的確更容易提供飽腹感。不過我們也大可用乳糖含量較高的普通乳制品來代替,比如牛奶、酸奶、奶酪等更健康的食物;奶茶中一些額外的添加食物飽腹感也不低,比如“奶茶三兄弟”中的果凍、奶凍食物,珍珠奶茶中的珍珠等等,這些食物多是用木薯粉、魔芋粉、卡拉膠等材料做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吃了之后飽腹感也較強。但我們沒有必要在減肥中攝入這些額外的糖類。
為了節(jié)約成本和時間,商家基本都是用奶茶粉沖泡奶茶,除非是高質量的奶茶店,等候時間也較長,他們可能會用奶茶的傳統(tǒng)做法,用紅茶和奶調制奶茶,實際上這種奶茶口味淡雅有清香,但香味沒有奶茶粉沖的那么濃郁,反倒是奶茶粉沖泡的奶茶可能還更受大眾的歡迎。
奶茶粉中含有速溶奶粉、速溶茶粉、奶精、香精、大量蔗糖,一般我們把奶精+蔗糖、氫化油或和其他添加成分統(tǒng)稱為“植脂末”,它很容易出現在諸多速溶飲品中,例如速溶咖啡、速溶麥片、咖啡伴侶等,正是有了植脂末讓飲品的口感變得十分濃郁,帶有陣陣奶香,不過這其中含有“反式脂肪酸”成分,如果過多飲用的話,可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密度,很容易誘發(fā)高膽固醇血癥,還可能威脅血管健康,增加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
大量的糖分也是奶茶的缺點,即便你要的是“無糖”“少糖”“半糖”的奶茶,不代表它就不含糖,雖然沒有人工額外添加蔗糖,但奶茶粉本身就含有不少蔗糖,其實你還是再喝甜飲料。平均100ml奶茶就有熱量280~400大卡,和米飯比起來100g才116大卡,喝100ml的奶茶就相當于吃了兩碗米飯的熱量,何況一杯奶茶小杯的也至少有350ml,這飽腹感真是付出了慘痛代價才得來的啊。不如在饑餓的時候喝一杯熱的純牛奶,牛奶中乳糖含量豐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較低,而且熱量也不算太高,飽腹感又強,這是更好的選擇。提高飽腹感的食物有很多,例如粗谷物、粗雜糧、雜豆、薯類食物、堅果、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