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炒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www.cndadi.net - 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
客家小炒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五花肉冷水下鍋煮至表面發(fā)白后撈起。
2、煮好的五花肉用涼水沖洗一下后切片備用。
3、水芹菜和紅椒切段。
4、魷魚清水泡發(fā)后切條,香干切條。
5、蒜頭切碎,生姜切絲,蔥頭拍裂。
6、鍋燒熱,抹一層油后下五花肉煸出油,留油將肉鏟起。
7、鍋內(nèi)留油,下香干煎至表面微煎后鏟起。
8、下姜蔥蒜煸香。
9、倒入泡發(fā)的魷魚條,加米酒去味提香。
10、倒入煸好的五花肉片。
11、倒入煎好的香干。
12、加生抽、蠔油、黑胡椒粉、白糖調(diào)味。
13、倒入芹段和紅椒段炒至斷生即可。
客家小炒的一般做法
客家小炒做法一
1、五香豆干切條。
2、蔥切段,蒜切塊。
3、小芹菜切段。
4、干紅辣椒。
5、少量豆豉。
6、五花肉切片。
7、將上面材料準(zhǔn)備好后,鍋里放油,將辣椒,豆干與肉先下鍋炒,先大火后小火,等到肉顏色變深,再加其它材料。
8、豆干爆香,肉的顏色轉(zhuǎn)黃后可以加大蒜頭與芹菜,還有豆豉,注意哦,鹽要少放點(diǎn),因?yàn)槎刽宣},然后放點(diǎn)老抽上色,不需要放生抽,因?yàn)樯橄?。等到全熟后再把蒜苗放進(jìn)去,因?yàn)樗饷绫容^容易熟,后放菜的顏色好看。
客家小炒做法二
1、將干魷魚放入清水中,加少許鹽,浸泡約10小時候后,取出,刮去外皮的膜,逆紋切條,泡魷魚的水留用。五花肉、豆干均切條。
2、鍋中加油少許,先放入豆干條炒出香味,再放入五花肉條、魷魚條炒至肉色變白且出香味。
3、放入冰糖、泡魷魚的水1/2杯,加蓋燜煮至肉熟且湯汁收干時,再加入醬油、胡椒粉拌炒均勻。
4、加入芹菜段及辣椒絲快速拌炒,起鍋前將酒自鍋邊淋下熗出香味即可。
客家小炒做法三
1、干魷魚事先泡軟(約3小時),把五花肉、干魷魚及豆干切成約同樣大小的條狀,以一大匙油熱鍋后,轉(zhuǎn)小火分別批煸香煸熟取出備用。
2、蒜苗切段,把蒜白及蒜綠分開,芹菜切段,辣椒切片備用。
3、原鍋續(xù)入1/2大匙油加熱后,把蒜白、辣椒投入爆香,接著把五花肉、干魷魚、豆干一起加進(jìn)去拌炒。
4、加入醬油膏讓食材吃進(jìn)醬香后,續(xù)入其他調(diào)味料調(diào)味。
5、最后加入蒜綠及芹菜拌勻,試試味道,如不夠咸則以醬油膏最調(diào)整。
客家小炒的由來
臺灣美食有很多是來自“外省臺灣人”的私廚小菜,這道客家小炒也不例外,家常的食材經(jīng)巧手烹調(diào),變身讓人念念不忘的濃味好菜。
相關(guān)閱讀
農(nóng)家小炒肉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農(nóng)家小炒肉,其實(shí)就是精華版的青辣椒炒肉,由于多種配料的加入,爆香的味道十分惹人,在湘菜館可是點(diǎn)擊率非常高的一道菜,超級下飯。
農(nóng)家小炒肉的調(diào)料有蔥,姜,蒜,老抽,鹽,胡椒粉,味精,花椒,青椒,紅椒。在炒五花肉前先把姜,蒜爆香,翻炒五花肉變色之后把花椒,青椒,紅椒燈加入,最后加入一些老抽,鹽,胡椒粉,味精等調(diào)料。
農(nóng)家小炒肉的一般做法
原料:五花肉200克,里脊肉150克,湖南椒100克,杭椒100克,小米辣2個,香蔥1根,生姜1塊,大蒜6粒
調(diào)料:黃酒2茶匙,老抽2滴,菜籽油4湯匙,耗油1.5湯匙,醬油1.5湯匙,香油半湯匙,雞粉半湯匙,糖0.25茶匙,鹽適量
步驟:
1、把湖南椒和杭椒斜切成馬耳朵形,小米辣椒剖開,生姜和大蒜切片,香蔥切成段。將里脊肉切成薄片,用1茶匙黃酒、半湯匙蠔油和半湯匙醬油腌制十分鐘。
2、起凈鍋,把鍋燒干,用手拿住肉身,將五花肉的皮放入鍋中以中火烙黃,起皺。將五花肉皮刮洗干凈后,再切成薄片。再起凈鍋,把鍋燒干,將辣椒放入焙干水分,至表面有點(diǎn)小泡時,撒入適量鹽拌勻盛起。
3、炒鍋倒入菜籽油,待油冒青煙,有股香味后把五花肉放入煸炒。待五花肉水分煸干,冒出油時,加入生姜大蒜片炒香。
4、加入1湯匙醬油,半湯匙蠔油,1茶匙黃酒,2滴老抽翻炒均勻。把里脊肉片放鍋中翻炒。
5、里脊肉片斷生后,加入焙過的辣椒翻炒均勻,試咸度考慮是否放鹽。加入白糖、雞粉、香蔥,再滴入香油,翻炒均勻,關(guān)火即成。
小貼士:
1、如果食客為男士,可以只用五花肉。
2、湖南椒顏色深綠,較辣;杭椒不辣,為黃綠色。用兩種混合,辣味相對適中,可入口當(dāng)菜。
3、美人椒為點(diǎn)綴,同時也豐富辣味的層次,可以不放。如果特別能吃辣,可全用湖南椒。
4、沒有黃酒用料酒也行,但千萬別放太多,多了酒味太濃,這個菜就失敗了。
5、如果你的肉事先燒過,或者你不吃皮,又或者說怕麻煩,可免除這步。
6、也可以用其他油,不過用菜油炒來更香,但要燒熟再下肉片。油量不要太少,這樣肉會干澀,粘鍋。
7、大蒜的量要多,才香。8、如果你的醬油顏色深,可不加老抽上色。
9、雞粉可用雞精代替,你覺得吃了不健康,也可以不放。如果你的蠔油是李錦記的,建議不要再放糖,它帶甜味。個人感覺如海天不帶甜味的蠔油做這道菜更好控制這道菜的口味。
10、小炒肉在辣椒的炒制順序與蠔油的運(yùn)用有很大關(guān)系。辣椒焙干后的干香,再加上調(diào)入了蠔油的渾厚,主料與調(diào)料之間的互相融合,是農(nóng)家小炒肉與一般辣椒炒肉的區(qū)別所在。
農(nóng)家小炒肉的由來
農(nóng)家小炒肉,主要食材是五花肉和青椒,主要烹飪工藝是炒。爆香味辣,為飯桌上的家常菜。
湘菜,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派地方風(fēng)味菜。湘西菜擅長香、酸、辣,具有濃郁的山鄉(xiāng)風(fēng)味。
湘菜歷來重視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滲透。湘菜調(diào)味尤重酸辣。因地理位置的關(guān)系,湖南氣候溫和濕潤,故人們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濕。用酸泡菜作調(diào)料,佐以辣椒烹制出來的菜肴,開胃爽口,深受青睞,成為獨(dú)具特色的地方飲食習(xí)俗。同時,爆炒也是湖南人做菜的拿手好戲。
小炒牛肉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牛肉切大塊放拍松的姜,蔥大段,生抽,料酒腌制一小時。
2、牛肉橫切條。
3、姜切絲,蔥葉切大段。
4、熱鍋放大勺油,燒熱后放干花椒。
5、放牛肉條和姜絲翻炒。
6、放鹽,牛肉的水分慢慢收干。
7、倒入生抽,放半小勺糖。
8、放入蔥段。
9、放入熟芝麻,翻炒幾下出鍋。
小炒牛肉的一般做法
小炒牛肉做法一
1、材料準(zhǔn)備好;牛里脊洗凈,逆著條紋切絲。
2、隨后用生抽、料酒、淀粉、白糖腌制1小時以上;胡蘿卜、青椒大小切粗細(xì)一致的絲。
3、姜蒜切末;鍋里燒熱油,爆香姜蓉。
4、放牛肉絲快速過油后撈出,可以煸掉牛肉的血水,令牛肉干身,去掉腥味;另起一鍋,鍋里燒熱油,爆香蒜蓉
5、依次放入胡蘿卜、青椒絲煸炒至斷生;放入炒好的牛肉絲拌炒,調(diào)入適量鹽即可出鍋。
小炒牛肉做法二
1、牛肉切絲,切的方法在老楊那學(xué)了一招橫切牛羊、豎切豬,呵呵現(xiàn)學(xué)現(xiàn)賣,謝謝老楊啊用薯粉(因?yàn)閶寢尲易约鹤龅奈覀兗彝ǔ6际怯檬矸蹃砟廴?、鹽、黃酒、生抽、胡椒粉拌均淹2分鐘備用。
2、西芹切絲備用。
3、鮮紅辣椒、姜切絲、蒜切沫備用。
4、起油鍋燒至2100W(270度)高溫。
5、把淹好的牛肉過熱油快速的竄一下,撈起備用,這樣的牛肉保準(zhǔn)嫩。
6、留底油下蒜姜炒香,再把牛肉倒入迅速翻均再次鏟起備用。
7、另起鍋放少許油下西芹、紅椒炒至八成熟。
8、最后下爆好的牛肉跟西芹翻炒幾下起鍋裝盤。
小炒牛肉做法三
1、將牛肉切成小條狀,辣椒切成小圈,姜切絲,蒜拍碎備用。
2、鍋燒熱后放入花生油。
3、油熱后放入姜絲和蒜煸出香味,加入辣椒、鹽一起翻炒。
4、待辣椒炒出香味,鹽炒入味后放入牛肉、醬油。
5、大火翻炒至牛肉變色就可以出鍋了。
小炒牛肉的由來
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約占肉制品市場的25%。落后于豬肉(38%)和家禽(30%)。美國、巴西和中國是世界消費(fèi)牛肉前三的國家。按2009年人年消費(fèi)來看,阿根廷以64.6千克排名第一,美國為42.1千克,歐洲為11.9千克。最大的牛肉出口國包括印度、巴西、澳大利亞和美國。牛肉制品對于巴拉圭、阿根廷、愛爾蘭、墨西哥、新西蘭、尼加拉瓜、烏拉圭的經(jīng)濟(jì)有重要影響。
農(nóng)家小炒肉簡介
農(nóng)家小炒肉,主要食材是五花肉和青椒,主要烹飪工藝是炒。爆香味辣,為飯桌上的家常菜。
做農(nóng)家小炒肉放什么調(diào)料
1、 蒜切片、紅、青尖椒及干辣椒去蒂去籽切環(huán)圈狀待用;
2、炒鍋燒熱倒油,下肉片煸炒,炒至表皮焦香出油將肉片盛出待用;
3、鍋內(nèi)留底油,下蒜片、紅、青尖椒煸炒,煸炒至椒皮稍微起皺起皮,少許鹽炒勻下干椒圈煸香;
4、將五花肉片下鍋與紅、青一同翻炒均勻, 鍋內(nèi)噴少許料酒,調(diào)入白砂糖、鹽適量,少許老抽翻炒均勻即可(如有高湯可加2湯勺,沒有視情況加少許水)。
農(nóng)家小炒肉的常見做法
農(nóng)家小炒肉做法一
1、把五花肉提前二十分鐘放入冰箱,速凍一下,凍硬了切的薄片; 用一個雞蛋和一茶匙生粉攪拌均勻,使用肉質(zhì)嫩滑;
2、油加熱后熗入姜絲,同蒜苗白的部分;
3、爆香后加入肉片,炒至變色后加入適量柱侯醬和醬油;
4、加入一點(diǎn)上湯或水,倒入剩下的青蒜苗;
5、8成熟放入青椒,加鹽稍稍翻炒即可出鍋。
農(nóng)家小炒肉做法二
1、五花肉切薄片,加入2湯匙生抽、1湯匙生粉、1/3湯匙雞粉、1/2湯匙油和1/6湯匙白胡椒粉抓勻,腌制15分鐘。
2、青椒去蒂和籽,斜切成條狀,加入1湯匙香醋抓勻腌制5分鐘,用清水沖洗一下,瀝干水待用。
3 燒熱1湯匙油,爆香姜蒜末,放入五花肉大火翻炒,直至煸出油,盛起待用。
4、續(xù)添1湯匙油,爆香蔥花,放入青紅椒塊翻炒30秒,加入1湯匙生抽和1/2湯匙黑豆豉醬炒勻入味。
5、倒入五花肉,與鍋內(nèi)食材一同拌炒2分鐘,淋入1/3湯匙香油,即可出鍋。
農(nóng)家小炒肉做法三
1、辣椒切片(尖椒切成筒狀)、鮮肉切片或絲、姜切絲、大蒜切片;
2、將油燒熱,放入姜絲、蒜片,待爆出香味后,將肉絲倒入鍋中加適量鹽、煸炒至九成熟,盛起;
3、煸炒青椒少時(根據(jù)火的大小調(diào)整時間),加少許鹽,加一勺剁辣椒,炒勻。將肉絲倒入鍋中,翻炒。
4、加入醋、醬油、料酒、豆豉各適量,繼續(xù)翻炒少時,加適量雞精后炒勻,即可裝盤。
農(nóng)家小炒肉的食物相克知識
五花肉 + 鵪鶉 : 使面色發(fā)黑
五花肉 + 鯽魚: 滯氣
五花肉 + 菱角: 易造成腹痛
五花肉 + 香菜: 耗氣
五花肉 + 百合: 中毒
五花肉 + 菊花: 中毒
五花肉 + 田螺: 容易傷腸胃,并造成脫發(fā)
五花肉 + 甘草: 不利于腸胃
人的生活水準(zhǔn)的提高,就開始注重養(yǎng)生保健了。但是很多人對養(yǎng)生存在極大的誤區(qū),養(yǎng)生并不是保健藥,又或者是花錢保養(yǎng)。那么,現(xiàn)在我就來介紹下客家小炒這道菜的做法。
2.煮好的五花肉用涼水沖洗一下后切片備用。
3.魷魚清水泡發(fā)后切條,香干切條。
4.水芹菜和紅椒切段。
5.蒜頭切碎,生姜切絲,蔥頭拍裂。
6.鍋燒熱,抹一層油后下五花肉煸出油,留油將肉鏟起。
7.鍋內(nèi)留油,下香干煎至表面微煎后鏟起。
8.下姜蔥蒜煸香,倒入泡發(fā)的魷魚條,加米酒去味提香。
9.倒入煸好的五花肉片。
10.倒入煎好的香干。
11.加生抽、蠔油、黑胡椒粉、白糖翻炒入味。
12.倒入芹段和紅椒段炒至斷生即可。
今天小編為您介紹的客家小炒,已經(jīng)介紹完了??赡苡悬c(diǎn)瑕疵,但是你要是按照上文的要求來做的話,一定可以做出美味的佳肴
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客家菜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部分,客家菜主要流行于廣東的很多地方,包括廣東的惠州、深圳、韶關(guān)等等,另外還包括江西以及廣西的一些地方,到過這些地區(qū)的人,或多或少都吃過客家菜,客家菜具有其獨(dú)特的味道,制作方法也比較講究,下面介紹幾種客家小炒的制作方法。
客家小炒菜譜大全:
客家小炒
材料
三層肉200公克,魷魚200公克,蝦米15公克,豆干3塊,蒜末5公克,青蔥1支,芹菜1支,辣椒1條,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糖1小匙,雞粉1/2小匙,五香粉1/4小匙,油1大匙
做法
1.三層肉切條狀;魷魚切條狀;蝦米泡水5分鐘;豆干切片;青蔥切段,蔥白、蔥尾分開;芹菜切段;辣椒切絲,備用。
2.熱一鍋放入適量油(份量外),放入作法1的豆干片炸至表面微干,撈出備用。
3.作法2鍋中留少許油,放入作法1的三層肉條爆炒,加入蒜末、作法1的蔥白爆香。
4.加入蝦米、作法1的魷魚,快炒數(shù)下,再放入作法2豆干片、所有調(diào)味料拌炒入味。
5.再放入作法1的芹菜段、蔥尾、辣椒絲拌炒均勻即可。
客家豆鼓蒸排骨
1
客家豆鼓(左邊)本尊~取10g洗凈備用。
step22
排骨洗凈與醃料拌勻。
step33
放入客家豆鼓后,再添加少許太白粉抓勻。
step44
滾水中火并蓋上鍋蓋,蒸20分鐘即可上桌。
外婆教客家小炒
1
先用一點(diǎn)點(diǎn)油煸出五花肉的油脂.要煸到焦香的程度
step22
加入豆干一樣煸炒到外皮起泡焦香的程度
step33
加入辛香料爆香
step44
加入魷魚.下調(diào)味料.加一點(diǎn)水蓋上鍋蓋30秒.讓所有食材吸收豬油的香味.最后加入芹菜翻炒。
step55
起鍋前沿鍋邊嗆入米酒.淋上香油增香即完成。
新手也會的客家小炒
1
豆干、五花肉切絲;干魷魚泡軟,橫切絲;蔥切段;大蒜切片;紅辣椒、糯米椒切絲備用。
step22
中大火熱鍋入油燒熱,分別放入豆干、五花肉及魷魚略干煎爆香后,瀝油撈出。
step33
倒出多余的油,留下適當(dāng)?shù)挠停瑢⒋笏獗?,續(xù)入五花肉、魷魚炒香,再加入豆干、糯米椒、紅辣椒拌炒,最后加入醬油、鹽、糖、蔥段,炒勻上色后就完成了。
木須肉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一茶匙干淀粉和兩茶匙水混合成水淀粉。
2、黃瓜切片木耳撕小朵,黃花菜泡好焯水備用 紅椒切片,蔥切段,雞蛋打散,炒出來,炒雞蛋的竅門是火要大點(diǎn),油要稍微多點(diǎn),才會松軟。也可以加點(diǎn)白醋或者料酒在雞蛋里。(生抽二分之一湯匙、老抽五分之一湯匙、白糖、料酒半湯匙兌成汁在碗里備用)。
3、豬里脊切片,用鹽、胡椒粉、食用油干淀粉一茶匙腌漬十分鐘,臨上鍋前放淀粉抓勻。
4、鍋里放油,下入腌漬好的肉片,炒散變白盛出。
5、鍋里的底油,炒香大蔥段,有蔥香的時候,下肉片、木耳、黃花菜大火爆炒均勻放入步驟2中兌好的汁炒勻,調(diào)入半茶匙鹽。(生抽二分之一湯匙、老抽五分之一湯匙、白糖、料酒半湯匙兌成汁在碗里備用)最后放入黃瓜和紅椒炒斷生即可。
木須肉的一般做法
1、將豬瘦肉切成長5、寬0.3、厚0.3厘米的絲。將雞蛋磕入碗中,用筷子打勻。
2、干木耳加開水泡5分鐘,去掉根部,撕成塊。黃瓜斜刀切成長2厘米的段,放平后直刀切成片,片形狀即為菱形。蔥、姜切成絲。
3、炒鍋上 火,加油,燒熱后加入雞蛋炒散,使其成為不規(guī)則小塊,盛裝在盤中,即為所說的“木須”。
4、炒鍋上火,加油燒熱,將肉絲放入煸炒,肉色變白后,加入蔥、姜絲同炒,至八成熟時,加入料酒、醬油、鹽,炒勻后加入木耳、黃瓜和雞蛋塊同炒,成 熟后淋入香油即可。
木須肉的由來
木須肉為三晉名菜,家家戶戶會做。其色綠、黃、紅、白、黑五色相間;其質(zhì),軟嫩滑爽;其味,香氣濃郁,咸鮮可口,為大眾菜肴,酒飯均宜。
木須者。木樨之誤也!乃指雞蛋。桂花樹統(tǒng)稱木犀,樨、犀同音義?!澳鹃厝狻辈皇怯霉鸹?而是炒熟的雞蛋色如桂花,這道菜黃綠相間,氣味濃烈,色香賽如桂花,故以木樨代之。老北京人在口語中說“蛋”字。蛋本是卵的俗稱,由于在日常用語中與不少罵人的話相聯(lián)系,所以老北京人把雞蛋叫雞子兒;南方的皮蛋傳到北京改叫松花;菜譜上的炒雞蛋,叫攤黃菜;雞蛋湯叫木樨湯;肉炒雞蛋叫木樨肉等。因燒熟的雞蛋色如桂花,故以木樨代之。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客家小炒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