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塌黃魚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guān)注焦點,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積極而有效的飲食養(yǎng)生是如何進(jìn)行的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鍋塌黃魚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鍋塌黃魚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材料。
2、黃花魚洗凈,從腹部開刀片成兩片。
3、先粘上面粉。
4、蛋打散。
5、再粘上蛋液。
6、將魚掛糊推入鍋中,煎至金黃色,翻面煎另一面。
7、鍋放油,放入蔥、姜、蒜,八角爆香。
8、放入鹽、胡椒粉、醋、生抽、上湯燒開。
9、放入魚。
10、稍煨至熟即可。
鍋塌黃魚的一般做法
鍋塌黃魚做法一
將黃魚去凈鱗、鰓、內(nèi)臟用清水洗凈,從魚的下嘴已處將魚頭切下,劈為兩塊,魚身從脊背處剔掉大梁骨刺,劈到魚肚處,尾部相連呈合頁形,然后皮面朝下在魚肉上刻上花刀,連同魚頭撒上精鹽。紹酒、腌漬入味。雞蛋打入碗內(nèi),攪勻。木耳、火腿、玉蘭片、青菜均切成25厘米長的細(xì)絲,炒鍋內(nèi)放花生油,用中火燒至四成熱(約100℃)時。將魚頭、魚肉沾勻干面粉,在雞蛋液中拖過,下鍋煎至金黃色時。倒漏勺內(nèi)控凈油。炒鍋內(nèi)放花生油,用中火燒至六成熱(約150℃)時,用蔥姜絲、蒜片爆炒一下,放入入木耳絲、火腿絲、玉蘭片絲、青菜絲略炒,加入清湯、黃魚、紹酒、精鹽、白糖、醋以旺火燒沸,小火煨透至湯即將干時,將魚盛于碗內(nèi)擺成整魚形,將多汆的湯汁澆在魚上即可。
鍋塌黃魚做法二
材料:主料黃花魚配料雞蛋、火腿絲、木耳絲、油菜調(diào)料鹽、味精、胡椒粉、面粉、淀粉、花生油、蔥、姜、上湯。
1、黃花魚洗凈,從背部開刀片成兩片,去骨,加調(diào)料腌制入味。
2、雞蛋、面粉、淀粉調(diào)成糊。
3、將魚掛糊推入鍋中,煎至金黃色,翻勺煎另一面。
4、加入上湯及配料,調(diào)味,稍煨至熟即可。
鍋塌黃魚做法三
1、鮮黃魚去凈鱗、鰓、內(nèi)臟,用清水洗凈;
2、從魚的下嘴巴處將魚頭切下,劈為兩塊;
3、魚身從脊背處剔掉大梁骨刺,片到魚肚處,尾部相連呈合頁形;
4、然后皮面朝下在魚肉上剞上十字花刀,連同魚頭撒上精鹽2克、黃酒腌漬入味;
5、雞蛋打入碗內(nèi)攪勻;
6、水發(fā)木耳、熟火腿、水發(fā)玉蘭片、油菜均切成2.5厘米長的細(xì)絲;
7、炒鍋內(nèi)放花生油,中火燒至四成熟時,將魚頭、魚肉沾勻干淀粉,在雞蛋液中拖過,下鍋煎至金黃色時,倒漏勺內(nèi)控凈油;
8、炒鍋內(nèi)放花生油,中火燒至六成熟,用蔥姜絲、蒜片爆鍋,放入木耳絲、火腿絲、玉蘭片絲、油菜絲略炒;
9、再加入清湯150毫升、黃魚、黃酒、精鹽、醋、白糖,以旺火燒沸;
10、再小火煨透至湯剩一半時,將魚盛入盤內(nèi)擺成整魚形,將湯汁澆在上面即成。
鍋塌黃魚的由來
鍋塌黃魚是山東很有特色的漢族菜式之一,屬于魯菜。鍋塌黃魚以火腿 為主要材料。它是將煎炸與煨燉等法復(fù)合而成。所制的菜肴除了具有香、甘等口味外,更使菜肴柔和綿軟,鮮味悠長。
相關(guān)閱讀
鍋塌黃魚簡介
鍋塌黃魚是山東很有特色的漢族菜式之一,屬于魯菜。鍋塌黃魚以火腿 為主要材料。它是將煎炸與煨燉等法復(fù)合而成。所制的菜肴除了具有香、甘等口味外,更使菜肴柔和綿軟,鮮味悠長。
做鍋塌黃魚放什么調(diào)料
1、材料。
2、黃花魚洗凈,從腹部開刀片成兩片。
3、先粘上面粉。
4、蛋打散。
5、再粘上蛋液。
6、將魚掛糊推入鍋中,煎至金黃色,翻面煎另一面。
7、鍋放油,放入蔥、姜、蒜,八角爆香。
8、放入鹽、胡椒粉、醋、生抽、上湯燒開。
9、放入魚。
10、稍煨至熟即可。
鍋塌黃魚的常見做法
鍋塌黃魚做法一
將黃魚去凈鱗、鰓、內(nèi)臟用清水洗凈,從魚的下嘴已處將魚頭切下,劈為兩塊,魚身從脊背處剔掉大梁骨刺,劈到魚肚處,尾部相連呈合頁形,然后皮面朝下在魚肉上刻上花刀,連同魚頭撒上精鹽。紹酒、腌漬入味。雞蛋打入碗內(nèi),攪勻。木耳、火腿、玉蘭片、青菜均切成25厘米長的細(xì)絲,炒鍋內(nèi)放花生油,用中火燒至四成熱(約100℃)時。將魚頭、魚肉沾勻干面粉,在雞蛋液中拖過,下鍋煎至金黃色時。倒漏勺內(nèi)控凈油。炒鍋內(nèi)放花生油,用中火燒至六成熱(約150℃)時,用蔥姜絲、蒜片爆炒一下,放入入木耳絲、火腿絲、玉蘭片絲、青菜絲略炒,加入清湯、黃魚、紹酒、精鹽、白糖、醋以旺火燒沸,小火煨透至湯即將干時,將魚盛于碗內(nèi)擺成整魚形,將多汆的湯汁澆在魚上即可。
鍋塌黃魚做法二
1、鮮黃魚去凈鱗、鰓、內(nèi)臟,用清水洗凈;
2、從魚的下嘴巴處將魚頭切下,劈為兩塊;
3、魚身從脊背處剔掉大梁骨刺,片到魚肚處,尾部相連呈合頁形;
4、然后皮面朝下在魚肉上剞上十字花刀,連同魚頭撒上精鹽2克、黃酒腌漬入味;
5、雞蛋打入碗內(nèi)攪勻;
6、水發(fā)木耳、熟火腿、水發(fā)玉蘭片、油菜均切成2.5厘米長的細(xì)絲;
7、炒鍋內(nèi)放花生油,中火燒至四成熟時,將魚頭、魚肉沾勻干淀粉,在雞蛋液中拖過,下鍋煎至金黃色時,倒漏勺內(nèi)控凈油;
8、炒鍋內(nèi)放花生油,中火燒至六成熟,用蔥姜絲、蒜片爆鍋,放入木耳絲、火腿絲、玉蘭片絲、油菜絲略炒;
9、再加入清湯150毫升、黃魚、黃酒、精鹽、醋、白糖,以旺火燒沸;
10、再小火煨透至湯剩一半時,將魚盛入盤內(nèi)擺成整魚形,將湯汁澆在上面即成。
鍋塌黃魚做法三
1、黃花魚洗凈,從背部開刀片成兩片,去骨,加調(diào)料腌制入味。
2、雞蛋、面粉、淀粉調(diào)成糊。
3、將魚掛糊推入鍋中,煎至金黃色,翻勺煎另一面。
4、加入上湯及配料,調(diào)味,稍煨至熟即可。
鍋塌黃魚的食物相克知識
因黃魚多脂,蕎麥性寒難消、動熱風(fēng),都是不易消化之物。黃魚味甘性平有小毒,多食難消化,蕎麥性寒難消,食之動熱風(fēng),兩者都為不易消化之物,同食難消化,有傷腸胃。
黃魚豆腐羹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將豆腐切小丁,并用開水燙一下,去除豆腥味;
2、把黃魚刮鱗去鰓,去除內(nèi)臟洗凈;
3、上籠蒸熟后取出,拆除魚骨,將魚肉斬成小丁,倒在蛋清碗內(nèi),加鹽、料酒、干淀粉上漿;
4、鍋上火倒油,待油至六成熱時,將魚丁放入炒至白色倒入漏勺瀝干油;
5、火腿切成末;
6、在鍋中放入魚丁、豆腐丁、注入高湯、加鹽、胡椒粉、料酒等調(diào)料;
7、燒滾,隨后用濕淀粉勾薄芡,淋上香油,撒上火腿末即可。
黃魚豆腐羹的一般做法
黃魚豆腐羹做法一
1、將香菜切末、筍切片、嫩豆腐切片、生姜切片、蔥切段。
2、黃魚破開后,用廚紙將淤血的部分擦掉(這部分有腥味),把魚頭和魚骨的部分切出來,然后把黃魚切成片狀。
3、往鍋里倒一點色拉油,將蔥段和姜片煸香,再加入魚頭和魚骨,一起煸出焦香味。
4、往上述鍋里倒入熱水,將魚的香味煮出來。
5、煮好后將魚湯過濾出來。
6、往魚湯里加入切好的嫩豆腐和筍,稍煮一會兒。
7、對湯勾芡后,將黃魚片倒入鍋里煨煮。
8、往鍋里加兩匙鹽進(jìn)行調(diào)味。
9、魚肉煮熟后,將整鍋魚羹盛入碗中。
黃魚豆腐羹做法二
1、小黃魚收拾干凈。
2、瀝干放一點鹽、料酒上鍋。
3、上鍋蒸熟。
4、仔細(xì)去骨備用。
5、買來豆腐坊水里養(yǎng)一養(yǎng)。
6、切塊。
7、蘑菇切片。
8、蔥姜切好,枸杞漲發(fā)。
9、油鍋燒熱。
10、下蔥姜爆香。
11、下豆腐塊。
12、下鹽倒入水燒開,下蘑菇片。
13、燒開下小黃魚肉。
14、下料酒、胡椒粉,燒開勾芡就可以起鍋了。
15、裝盤用香菜、枸杞子點綴即可。
黃魚豆腐羹做法三
1、將黃魚去鱗、鰓,挖出內(nèi)臟,切去背鰭,洗凈,放入盆中,倒入醬油腌一下;蔥洗凈,切段;姜去皮、洗凈、切片;青蒜洗凈,切成段;香菜洗凈,切成末;豆腐洗凈,切成丁。
2、鍋置火上,加油燒熱,將黃魚放入,煎到兩面發(fā)黃時盛出。
3、鍋留余油加熱,倒入蔥段、姜片熗鍋,再把黃魚放入,加入料酒、白糖、醬油和清水燒沸,移到小火上煮10分鐘,再轉(zhuǎn)大火,加入豆腐、鹽和水,燒沸。同時在湯盆中放入醋、香菜末、青蒜段,隨即把燒好的黃魚、豆腐等連湯倒進(jìn)湯盆即成。
黃魚豆腐羹的由來
黃魚豆腐羹是由黃魚和豆腐等為主要食材做成的菜品,山東和浙江均有此菜,但做法有一定差異,山東版的黃魚豆腐羹要先把魚煎熟,喜歡使用鹵水豆腐切片;浙江版通常是把魚蒸熟再切丁炒制,通常使用石膏豆腐切丁。軟嫩鮮香、營養(yǎng)豐富,回味無窮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鍋燒鴨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將凈雛鴨洗凈,從脊背處割開,去鴨嘴,放鍋內(nèi)加水燒開,煮至八成熟撈出。
2、剔去鴨骨(保留鴨掌),放大碗內(nèi),加醬油、清湯、蔥段、姜片、精鹽、紹酒,八角、桂皮、花椒,切下鴨頭、鴨掌備用。
3、將鴨蛋打入碗內(nèi),加面粉、淀、粉和適量清水調(diào)成濃糊,將一半倒在平盤上抹平,把鴨子皮面朝上放在盤內(nèi)的糊上,再把碗內(nèi)的蛋糊均勻地抹在鴨面上。
4、炒鍋加花生油燒至八成熱(約200℃)時,把鴨子從盤中慢慢拖進(jìn)油內(nèi),炸兩面均為金黃色時撈出瀝油,然后改切長4厘米、寬25厘米的長條,再將鴨頭剁兩半,連同鴨掌一并擺成原形,裝盤即成。
鍋燒鴨的一般做法
鍋燒鴨做法一
1、首先將鴨子煮熟,然后切成兩片,去掉大骨頭。
2、將去骨的鴨子放到開水中焯水,然后撈起。
3、鍋里放油,加入蔥姜翻炒,隨后放入丁香、八角、香葉、草果,然后放入鴨子,加加飯酒、醬油翻炒。
4、再加入水、白糖、味精,將鴨子煨制入味,撈起,去骨,放入盤中。
5、用濕淀粉均勻的涂抹在鴨子上面,然后放入六成熱的油鍋里,將鴨子炸至脆酥,放到盤里,將油濾凈。
6、然后裝入盤子中,用斜刀切成長3cm,寬1.5厘米的塊兒狀即可。
鍋燒鴨做法二
1、光麻鴨1只。
2、準(zhǔn)備配料:八角、香葉、生姜、蔥白、淀粉、蛋清、高湯。
3、將鴨子煮熟。
4、切成兩片。
5、去掉大骨頭。
6、將去骨的鴨子放到開水中焯水,然后撈起。
7、鍋里放油,加入蔥姜翻炒,隨后放入八角、香葉。
8、然后放入鴨子,黃酒、老抽翻炒,再加入高湯(或水)、白糖、味精,將鴨子煨制入味。
9、撈起,放入盤中。
10、去掉腿骨及鴨翅。
11、淀粉加蛋清和適量的水調(diào)成濕淀粉。
12、均勻的涂抹在鴨子上面。
13、然后放入六成熱的油鍋里,將鴨子炸至脆酥。
14、放到盤里,將油濾凈。
15、用刀切成塊兒狀即可。
鍋燒鴨做法三
1、準(zhǔn)備麻鴨肉一只并將鴨子煮熟。
2、切成兩片,去掉大骨頭。
3、將去骨的鴨子放到開水中焯水,然后撈起。
4、鍋里放油,加入蔥姜翻炒,隨后放入丁香、八角、香葉、草果。
5、放入鴨子,黃酒、老抽翻炒,再加入高湯(或水)、白糖、味精,將鴨子煨制入味,撈起,放入盤中。
6、去掉腿骨及鴨翅。
7、淀粉加蛋清和適量的水調(diào)成濕淀粉,均勻的涂抹在鴨子上面。
8、放入六成熱的油鍋里,將鴨子炸至脆酥,放到盤里,將油濾凈。
9、切成塊兒狀即可。
鍋燒鴨的由來
鍋燒鴨是一道特色名菜,外香脆,肉鮮嫩,造型美觀,色味俱佳。鍋燒是豫菜擅長的烹調(diào)技法。名為鍋燒,實乃煮、蒸、炸三者的結(jié)合。鍋燒鴨與鍋燒雞為姊妹菜,皆為河南傳統(tǒng)名品,配以蔥、甜面醬食用,別有風(fēng)味。
清蒸小黃魚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將兩條小黃魚去內(nèi)臟、腮和鱗后洗凈用少量食鹽涂抹于魚身備用。在蒸鍋內(nèi)倒入適量水,加熱。
2、將蔥切段,姜切片放置于魚上。
3、倒入適量黃酒。
4、再撒少量鹽和雞精,如果喜歡吃辣的朋友可添加適量的尖椒。不僅好看,而且在夏日能幫助開胃,增加食欲。等這些步驟完成后,蒸鍋內(nèi)水也燒開了,將處理完畢的小黃魚放在蒸鍋上蒸10分鐘。
5、這是清蒸小黃魚味道鮮美的關(guān)鍵作料。
6、等魚蒸好后取出,將適量色拉油在鍋中燒熱,澆在蒸好的小黃魚上并淋上蒸魚豉油即可。
清蒸小黃魚的一般做法
清蒸小黃魚做法一
1、準(zhǔn)備食材。
2、先將小黃魚洗凈,表面撒點鹽。
3、接著放入料酒。
4、姜洗凈,切絲放入。
5、蔥洗凈,切末放入。
6、最后撒入雞精和精制油,放置10分鐘后,鍋內(nèi)放上蒸架、水,將小黃魚大火蒸15分鐘,就OK啦。
清蒸小黃魚做法二
1、黃花魚洗凈,去鱗、腸、腮等,再次沖洗干凈,控凈水,在魚身上每隔半公分切斜一字刀。
2、蒜拍切成蓉,加適量鹽拌勻,拎起魚尾,兩面抹上蒜蓉(切開的魚肉處要抹進(jìn)一些)腌制20分鐘。
3、姜蔥切絲,放在魚身上,將料酒均勻地灑在魚身上。
4、蒸鍋燒開,將魚放在鍋里,同時用一小容器裝上蒸魚豉油,蓋蓋大火蒸8分鐘,再虛火蒸2—3分鐘取出,去掉蔥姜。
5、蔥姜切絲,指椒切粒,放在魚肉上,將已蒸熟的豉油澆上。將一至兩湯勺的油加熱至八九成熱,澆在魚肉上,開吃。
清蒸小黃魚做法三
主料:小黃魚500克。
調(diào)料:白皮大蒜8克,甜面醬5克,白砂糖5克,豌豆淀粉5克,鹽4克,料酒4克,花生油25克,香油3克。
1、將小黃魚去鱗、內(nèi)臟洗凈,蒜切粒。
2、鍋內(nèi)注油燒熱,放入小黃魚炸酥,撈出待用。
3、鍋內(nèi)留小許油,加入甜醬,蒜粒炒香,放入高湯、小黃魚、再加鹽、料酒、白糖、小火燒入味,收汁,淋上香油,起鍋裝盤即可。
清蒸小黃魚的由來
小黃魚又名小黃花魚,脊椎動物,硬骨魚綱,石首魚科,又名:小鮮、大眼、花色、小黃瓜、古魚、黃鱗魚、小春色、金龍、厚鱗仔,也叫“黃花魚”、“小黃花”。體形似大黃魚,但頭較長,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背鰭起點至側(cè)線間具5-6行鱗,金黃色。
紅燒小黃魚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平底鍋內(nèi)熱油,放入姜片炸至金黃色撈出。
2、將黃魚放入用小火煎。
3、煎好一面后再翻面煎至表面金黃色。
4、煎好的黃魚盛出備用。
5、另起油鍋,放入兩大匙油,冷油放入姜 蒜末,京蔥白段爆香。
6、將調(diào)味料混合均勻備用。
7、將魚放入爆香的油鍋內(nèi),倒入調(diào)味料。
8、中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至湯汁濃稠即可。
紅燒小黃魚的一般做法
紅燒小黃魚做法一
1、食材:小黃魚(已洗凈)、姜片、蔥段。
2、在鍋中加入3湯勺油燒熱,下入已洗凈的小黃魚兩面煎一下。
3、接著,擱入姜片,加1湯勺料酒。
4、加適量的清水煮開。
5、然后,加3湯勺生抽。
6、加0.5湯勺白糖。
7、加0.5勺鹽。
8、調(diào)味煮開。
9、最后,煮至湯汁濃稠,擱入蔥段,即可。
紅燒小黃魚做法二
1、紅辣椒切小圈、去籽,將蔥白段套入,用小刀將蔥白劃成絲狀。
2、小黃魚去鱗、腮、腸后洗凈。
3、碼入料酒、姜片腌制片刻去腥,撈出瀝干水分。
4、炸制前將魚身涂抹一層食用油,防止掉皮。
5、鍋中適量油燒熱,轉(zhuǎn)至中小火下入小黃魚煎制。
6、待魚皮定型后翻面,兩面呈金黃撈出控油。
7、鍋中留底油,爆香蔥姜片。
8、調(diào)入六月鮮醬油1勺、紅燒醬油1/2勺,燒至顏色紅亮。
9、倒入適量開水,大火煮沸。
10、碼入炸制的小黃魚,轉(zhuǎn)小火蓋蓋燒5分鐘。
11、將湯汁大火收干,撒入蔥段、辣椒圈即可。
紅燒小黃魚做法三
1、原料:小黃魚、蔥、姜、蒜、淀粉、鹽、料酒、醬油、蠔油、胡椒粉、白糖、雞精。
2、小黃魚宰殺制凈,拍一層淀粉。蔥姜蒜切碎。
3、小黃魚下溫油中炸黃,撈出備用。
4、蔥姜蒜炒出香味,下入小黃魚及調(diào)料,小火燒至入味。
紅燒小黃魚的由來
小黃魚中國產(chǎn)于東海、黃海、渤海,朝鮮半島西海岸也有分布。為中國重要經(jīng)濟(jì)魚類。供鮮食或制成咸干品;鰾可制魚鰾膠;精巢可制魚精蛋白。小黃魚具有浮游底棲與游泳動物食性,對食物選擇性小,主要攝食浮游動物、 魚蝦等,其中浮游動物以橈足類為主,魚類主要為鰕虎魚,蝦類則有毛蝦、糠蝦、 脊尾白蝦和鼓蝦等。在黃海南部、東海北部海域,小黃魚主要攝食游泳動物,但在不同的生活時期(越冬期、 產(chǎn)卵期和索餌期)攝食強(qiáng)度不同,其中越冬期 (1~3月)攝食強(qiáng)度最弱,產(chǎn)卵期(4~5月)居中,索餌期(6~12月)最為旺盛。
干鍋雞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干紅椒剪成小段,用清水洗一下瀝干水(這樣在炒香的時侯,才不會很快糊掉,又干凈)。
2、將雞切凈斬成小塊,香蔥切長段,大蒜和生姜剁成蓉,黃豆芽剪去根部。
3、將切塊的雞加入1/4小匙鹽、雞蛋1/4顆少許腌制30分鐘。
4、將調(diào)味料生抽、蠔油、砂糖、雞精、料酒,清水放入碗內(nèi)調(diào)勻備用。
5、炒鍋燒熱了,放入少許油,涼油放入雞塊,用中火煸炒(如果有條件油炸的話,就將油燒熱,放入雞塊大火炸至金黃色撈出,再度把油燒熱, 放入雞塊復(fù)炸1分鐘,這樣效果會更好)。
6、慢慢有耐心的炒到雞塊縮小,里面的油脂逼出來。
7、將雞塊盛出,煎出來的油也盛出備用,將鍋子洗干凈。
8、將鍋燒熱,將油再度倒入鍋內(nèi),放入花椒,八角,姜蒜蓉,蔥白段、干紅椒用小火煸炒出香味。
9、倒入炒好的雞塊,淋入事先調(diào)好的調(diào)味料,黑胡椒粉,用大火快速翻炒,直至雞塊吸收了醬汁,加入香蔥,淋入香醋,翻炒至水份完全收干。
10、干鍋在火上加熱,放入少許油,放入黃豆芽加少許的鹽,慢火炒至黃豆芽斷生。
11、最后把炒好的雞塊倒在干鍋上,灑上白芝麻,上干鍋火上一邊加熱一邊吃即可,如果沒有用干鍋的話,直接把兩種食材混在一起炒上2分鐘也很好吃。
干鍋雞的一般做法
1、干辣椒去籽及蒂,切成長約2厘米的節(jié), 芹菜清洗干凈,切成長約五厘米的節(jié),大蔥洗凈,取其蔥白,切成段,姜洗干凈,切成片狀。
2、將土雞洗干凈,斬成塊狀,放入盆中,加入姜片,蔥段、鹽和料酒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
3、鍋中加入油放在大火上,等油七成熱時,加入雞肉,將水分炸干后撈出。
4、鍋中放入少許的油,五成熱時,就可以將干辣椒、花椒節(jié)放進(jìn)去,爆香后撈出。
5、鍋內(nèi)另燒油四成熱,放入郫縣豆瓣、姜片、蔥段炒香上色,摻入鹵水,下火鍋料,燒開至沸后熬幾分鐘,撈去料渣,倒入雞塊,加入料酒、干辣椒、花椒、芹菜段、白糖、雞精、老干媽豆豉、翻炒均勻。
6、到入鍋中,放在酒精爐上一同上桌。
7、上桌后,點燃火,用鍋鏟不停放入翻炒,這樣就更加芳香撲鼻了。
干鍋雞的由來
干鍋雞是川菜的一種,干鍋是相對于火鍋而得名?;疱仠芏?以適應(yīng)涮燙各種原料;而干鍋湯汁相對較少,一般作為菜品直接上桌食用。最先干鍋菜的形式是在廚房里將菜炒好,裝入生鐵鍋中再上桌食用。
為了避免菜肴冷卻后影響口感,就用小火加熱保溫,并用木鏟鏟動,防止粘鍋。后來,干鍋逐漸演變成將主料食完后,再利用剩余的湯汁(或加湯)燙食其它原料或由廚師加入其它原料加工好后食用。這就有些類似火鍋的就餐形式。
干鍋雞在底料和干鍋香辣油上最為講究,每一鍋都是經(jīng)過獨特秘方配制,然后經(jīng)過特殊工藝炒制而成,干鍋料最重要的就是新鮮。干鍋轟動一時之后,成都等市開始效仿,隨之演變出更多特色的干鍋系列,萬變不離其宗罷了,變的只是原料和原料處理方式,原料不同,成型的干鍋散發(fā)出來的香氣和味道也有所不同,城市的忙碌氛圍與格調(diào)的融入使得干鍋又萌生出了另一種格調(diào),之后又有了干鍋的改良技法和品種,于是麻辣香鍋出現(xiàn)了。
麻辣香鍋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將圖中的蔬菜洗凈、切塊或切片,入開水中焯熟。
2、將圖中的食材洗凈,牛肉、雞胸肉切小塊
3、油燒熱,比平時炒菜多放些油。將香葉、草果、八角這些香料一起放到熱油鍋中煸香。
4、將洗凈的基圍蝦入香油鍋中煎炸至熟,撈起備用。
5、將雞胸肉和牛肉裹上淀粉后,入香油鍋中滑炒至熟,撈起備用。
6、將干辣椒和花椒入香油繼續(xù)煸香,置入火鍋底料入鍋,熬成紅油汁。
7、將炒熟的蔬菜和加工后的基圍蝦、牛肉、雞胸肉,一起至鍋中快速翻炒,加入胡椒粉和味精繼續(xù)翻炒均勻。
8、由于食材之前都已加工至熟,均勻烹上調(diào)料就可以出鍋了。
麻辣香鍋的一般做法
麻辣香鍋做法一
1、準(zhǔn)備食材:雞翅,土豆,萵筍,藕片,西蘭花,金針菇,魚豆腐,荷蘭豆,午餐肉,切片五花肉,蝦,魔芋絲,脆皮腸,毛肚,牛百葉,腐竹。
2、全部處理過后的食材熱油滾熟。
3、豬油放鍋中融化,加入香料油。
4、將燈籠椒,干辣椒,姜片煸香。加入醬料翻炒。
5、依次加入食材翻炒。
6、最后放蔥油,芹菜,蒜瓣進(jìn)鍋翻炒。
放香菜,撒芝麻。
麻辣香鍋做法二
1、食材隨意吧,想放什么都行,只要是自己愛吃的。我的基本上是頭天吃火鍋剩下來的。
2、調(diào)料比較多。
3、先將一些菌類啊,粉條、魔芋類啊和一些不容易炒熟的比如萵筍、菜花什么的先用開水炒一下。
4、起鍋,多來點油。小火將除了辣椒以外的所有干料煸出香味。
5、再放入蔥姜蒜爆香。
6、再放入辣椒煸香。
7、將麻辣香鍋底料或辣火鍋底料放入煸出香味。
8、放入土豆等不太好熟的食材。
9、接下來是比較慢熟的菜類。
10、再就是火腿、午餐肉一類的熟食類。
11、然后是已經(jīng)抄過水的半熟的食材。
12、接下來就是快熟的青菜類啦。
13、最后是粉絲類。
麻辣香鍋做法三
1、準(zhǔn)備工作:寬粉需要加熱讓它變軟;青筍切成長條狀,過熱水焯一下;蓮藕切片;清洗好菇金針菇和午餐肉。
2、把鍋燒熱,再放油。
3、不等油燒的很熱就把花椒,八角2,草果,桂皮放進(jìn)去,慢慢中火加熱直到花椒在油里游泳,就把干辣椒放進(jìn)去,然后關(guān)火,用油的余溫把辣椒炸好。
4、把五香油燒熱,放進(jìn)蔥姜蒜爆香,然后放入火鍋底料,現(xiàn)在是關(guān)鍵時刻了,放入香菇,金針菇這個不容易熟的材料,再放進(jìn)午餐肉,廣味香腸,然后是寬粉,最后是蓮藕片和青筍條,再放入干辣椒不斷的翻炒。稍微放點料酒和雞精。
5、不要炒的時間太久,因為都是處理過的東西,青筍和蓮藕脆一點才好吃,可以出鍋。
麻辣香鍋的由來
麻辣香鍋起源于重慶縉云山土家風(fēng)味,是當(dāng)?shù)乩习傩盏募页W龇?以麻、辣、鮮、香混一鍋為特點。據(jù)說,當(dāng)?shù)厝似綍r喜歡把一大鍋菜一起用各種調(diào)料味料炒起來吃,而每當(dāng)有重要的客人時,便會在平常吃的大鍋炒菜中加入肉、海鮮、筍片和半成品腐竹等食材。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鍋塌黃魚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