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今年三伏吃點啥
三伏養(yǎng)生。
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專家支招:今年三伏吃點啥》,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中國人有兩千多年的飲食文化,但現(xiàn)在越來越不會吃了。尤其是30-50歲的中壯年,缺乏營養(yǎng)保健的意識。”結合當前天氣悶熱的實際情況,中國營養(yǎng)學會理事王雲(yún)教授分別為兒童、白領、戶外作業(yè)者、心腦血管和糖尿病人量身定做了營養(yǎng)配餐食譜。
兒童飲食重形象
飲食量排序(遞減):、水果、主食、肉類(兔、魚、雞)、蛋類、藻類青菜:吃應季,如黃瓜、冬瓜、油菜、青椒、番茄等面食:用模具塑造水果、小動物造型,用全麥粉、豆粉、精白粉調配色澤推薦菜譜(正餐):1、黃瓜、木耳(或香菇)、雞蛋、胡蘿卜,炒;2、草魚(去骨)、木耳(或香菇)、碎豬肉、豆腐、玉米粒、青豆,蒸小貼士:兒童的脾臟功能弱,對含激素、添加劑多的食物解毒能力差,因此應盡量少吃韭菜、豬肉、扁豆等,做明目用也要少食肝臟,最好用羊肝代替豬肝。
白領熱餐莫喝冷飲www.cndadi.net
飲食量排序(遞減):、水果、主食(雜糧)、豆類、菌類、肉類飲料:胖大海、甘草、菊花、陳皮、鮮榨果汁、功能性保健茶推薦菜譜(甜品):西瓜、百合、綠豆湯、涼粉,混合在零下1度冰凍小貼士:早點很重要,牛奶、雜糧類主食和雞蛋是不能少的。因為多數(shù)白領整日坐在辦公室里,缺乏運動,因此應該吃大量的水果補充粗纖維以增強排泄功能,建議在正餐中不要冷熱結合,比如吃熱餐不要喝冷飲。
提醒白領女性少吃零食,尤其餅干、等,沒營養(yǎng)又易發(fā)胖;另外,長期處在有空調的環(huán)境中,適當吃些姜可以除濕熱。
戶外作業(yè)者需補鹽
飲食量排序(遞減):主食(粗細結合)、、肉類、水果推薦菜譜(正餐):1、牛肉、香菇、番茄、洋蔥、芹菜,炒或燒;2、苦瓜、百合、雞肉、木耳、胡蘿卜,炒;3、蒜苗、金針菇、羊肉、胡蘿卜,炒小貼士:長期在戶外工作,可以吃高熱量的食物,但忌高脂食物,由于夏天流汗多,適量補充鹽分也是必需的。另外,及時補充水分必不可少,如綠豆湯、西瓜等,切忌喝溫度過低的冷飲,以免身體內外溫差過大,傷害腸胃。
心腦血管患者忌辛辣飲食量排序(遞減):、主食、蛋類、菌類、水果青菜:雞毛菜、茼蒿、苦菜等面食:白面、豆面、玉米面,以6∶2∶2的配比混合食用小貼士: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最好不要吃動物肝臟和辛辣,注意多補充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等,每頓飯主食不要超過100g,在飲食方面要多聽醫(yī)生的建議。
糖尿病患者提防“無糖”
飲食量排序(遞減):、主食、肉類、蛋類、菌類、水果推薦菜譜(正餐):1、苦瓜片、百合、、牛肉、洋蔥,炒;2、南瓜、紫菜、山藥、江米飯,蒸熟卷成卷(壽司)小貼士:很多標榜“無糖”的其實也含糖,所以要控制糖類總攝入量。
主食以雜糧為主,蕎麥、燕麥、綠豆等;肉類選擇牛、魚、雞、兔、飛禽等食用,少吃肘子、肥肉等高油脂的食物。
ys630.coM延伸閱讀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很容易發(fā)怒,周圍的人都只知道此人脾氣大,卻很少想到他很可能是患了一種疾病。
中醫(yī)將容易發(fā)怒稱為善怒,應屬于疾病的范疇。
中醫(yī)理論認為,善怒主要與肝有關,主要為肝郁氣滯、肝火上炎、脾虛肝乘等三種癥候。
肝郁氣滯
癥狀表現(xiàn)為頻頻嘆氣、胸脅脹痛或串痛等。肝郁氣滯癥的病因多是郁悶、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創(chuàng)傷史所致。
對策:首先要通過精神養(yǎng)生的方法來調節(jié)神志和情志,并針對病因采取疏導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飲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蓬蒿、西紅柿、蘿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櫞、佛手等。
肝火上炎
癥狀表現(xiàn)為睡眠多夢、目赤腫痛、口苦口渴等。病因多為肝氣久郁,或吸煙喝酒過度,或因過食甘肥辛辣之物所致。
對策:除應戒煙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外,要適量多吃清肝瀉熱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紅柿、綠豆、綠豆芽、黃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針菜、油菜、絲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
脾虛肝乘
癥狀表現(xiàn)為身倦乏力、食少腹脹、兩脅脹痛、大便稀溏等。病因多是由于脾氣虛弱,肝氣太盛,影響脾的運行功能所致。
對策:要健脾理氣為主,飲食上應多吃一些有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如扁豆、高粱米、薏米、蕎麥、栗子、蓮子、芡實、山藥、大棗、胡蘿卜、包心菜、南瓜、柑橘、橙子等食物。
過度的情緒反應會損傷人體的臟腑而引發(fā)疾病。
我國傳統(tǒng)的精神養(yǎng)生法對克服不良情緒有很好的效果,可通過自身的調節(jié)而平息怒氣,但當情緒特別激動時,也應該通過異地發(fā)泄、理智消解、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來消除怒氣,使心情得以平靜。
每當?shù)搅巳斓臅r候,很多人都喜歡做一下三伏灸,這是冬病夏治的很好方式,三伏灸是對于人體經(jīng)絡循行規(guī)律、穴位功效、季節(jié)時間額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三伏灸選擇在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間里,用一些中藥貼敷在穴位上,幫助患者治療疾病。那么三伏灸有哪些好處呢?
三伏灸的第一大好處
解暑,祛濕,祛寒,降火。因為艾灸補充的的是元陽之氣。到了夏季,許多人怕熱,這是因為體內寒、濕氣重的緣故。中醫(yī)講:“虛火、邪火之根是寒濕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边@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發(fā)炎癥的根本原因,比如婦科炎癥、咽喉炎、鼻炎等。
在中醫(yī)里治療各類炎癥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濕,才是有效治療,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癥不愈。艾灸的純陽與天時的陽氣最旺之時,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將寒濕邪排出后,人在炎熱的環(huán)境里是不悶熱,不煩躁的。
三伏灸的第二大好處
無論天氣多么炎熱,身心卻是舒暢無比。這就是元氣陽氣充足,夏不怕熱,不喜歡吹冷風、空調、吃冷飲之類。冬不怕寒冷,火力充 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強,耐痛,抗壓力、抗打擊力強??傊?,元氣充足的表現(xiàn) 就是正能量很強的人,是真正意義的健康特征,是身心健康寧靜所表現(xiàn)出的感染力、影響力的強大能量場和安全感的人。這種感覺是其他任何治療、調理、保健、 補品等無法體會到的。所以說,古大德醫(yī)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伏灸的第三大好處
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時機。寒是萬病之根,濕是萬病之母,風是萬病之首,火是萬病之華。在陽氣最旺的夏季艾灸,與艾火的純陽,雙重陽氣作用于人體病灶,祛除一切寒濕,打通經(jīng)絡。
三伏灸的第四大好處
延年益壽。太醫(y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 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撫陽保命延壽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氣、陽氣,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長壽之本,福德之本。
三伏灸有這些適應癥
1、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各種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
2、過敏性鼻炎,四肢寒涼怕冷,免疫低下,反復感冒;
3、虛寒頭痛、慢性虛寒、胃腸炎、潰瘍病、腹瀉、消化不良、厭食、胃痛;
4、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骨關節(jié)問題及頸肩腰腿痛等癥狀;
5、痛經(jīng)等虛寒性的疾病及其他婦科問題。
文中小編為大家介紹了4個三伏灸的好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朋友認為三伏灸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健康人也要做做三伏灸,但是專家認為,健康人就不要在三伏天做三伏灸了,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意外。
三伏灸是什么?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yī)時間醫(y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三伏灸有什么作用呢?適應癥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三伏灸的作用
早在清朝初期張璐的《張氏醫(yī)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復發(fā)的記載。
三伏灸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具體做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根據(jù)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時間有嚴格規(guī)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個農(nóng)歷節(jié)日,古醫(yī)書載,伏日必是庚,庚屬金,與肺相配,祖國醫(yī)學認為,寒來暑往,時序變遷,對人體關系至大,《內經(jīng)》提出,春夏養(yǎng)陽可以預防冬天疾病的發(fā)生,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體質虛弱易感冒者等都屬于肺經(jīng)范圍的疾病。
三伏灸,是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jīng)平喘藥物,可以提高藥物效能,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預防這些疾病的發(fā)生。
哮喘、過敏性鼻炎是目前難治之癥,病程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且易反復發(fā)作,正氣虛時易誘發(fā),所以,中醫(y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病員要有耐心堅持治療。各地天灸經(jīng)驗認為貼藥年限長,次數(shù)多,則其療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堅持多年三伏天貼藥。
三伏灸適應癥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療冬天好發(fā)的疾病,以預防和減少病癥在冬季發(fā)作。
三伏灸是廣受好評的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適用于兩類疾?。阂皇沁^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jié)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療法雖然有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藥有些為有毒之品,有些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婦、年老體弱、2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膚過敏等患者應慎用或禁用。
導讀:三伏貼必須三伏天貼嗎?如今正值三伏天,很多人都會去醫(yī)院貼三伏貼,那么三伏貼必須三伏天貼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說法。
三伏貼必須三伏天貼嗎
三伏敷貼療法自古代流傳至今,已有悠久的歷史,是中醫(yī)冬病夏治的傳統(tǒng)方法,可減少某些好發(fā)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里陰病證,如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咳嗽等,對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凍瘡,風濕病,頸、腰椎病,肩周炎、虛寒性胃痛、體虛易感等疾患,也可起到緩解病情、輔助治療的作用。
三伏貼必須三伏天貼嗎?專家表示,三伏貼在中醫(yī)上是時間醫(yī)學的一種,意思就是:在適當?shù)臅r候(如三伏日),給予適當?shù)乃幬铮ɑ虬模?,可以達到治療的疊加效果,這是中醫(yī)數(shù)千年來獨特的智慧。
當然,如果不在三伏貼那三天治療的話,依照上面的敘述,夏季仍是陽氣最旺的季節(jié),也可以達到療效,這是無庸置疑的。
另外,三伏貼不必非要入伏第一天貼。其實入伏后任何一天均可貼敷,藥物都可透過皮膚充分被吸收。所以,大家也不必拘泥每伏的第一天。只要每伏一次,兩次貼敷間隔7天至10天就好。
2016年有閏中伏,也就是說三伏貼變身四貼。其中,頭伏時間為7月17日至7月26日,中伏時間是7月27日至8月5日,閏中伏時間為8月6日至8月15日、末伏為8月16日至8月25日。
貼三伏貼看似很簡單卻有很多注意事項,貼三伏貼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
貼三伏貼注意事項
1、反應強烈很正常
藥物敷貼后46小時,有的人會有刺癢感覺,這是藥物滲透入表皮后的一種自然反應;還有人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大約有1%5%左右的人可能會起皰;這些是由于藥物被人體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膚起皰、反應強烈的病人療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
2、要保持連續(xù)性
冬季易發(fā)疾病在夏季的癥狀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癥狀,所以治療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xiàn)。一些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醫(yī)院嘗試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療效后,也就放棄了繼續(xù)治療,使得疾病遷延難愈。
3、抓住有利時機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陽中之陽。這時,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藥力最易滲透到體內。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干燥,毛孔閉塞。這兩個時間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jīng)活絡止痛的功效。
4、遵守固定療程
冬病夏治,三伏為一個療程,今年閏二伏,因此有了加強灸。一般需連續(xù)3年,也就是3個療程。只有堅持按療程治療,才能保持藥效的發(fā)揮,經(jīng)絡才能處于持續(xù)興奮應激的狀態(tài),對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慣性。
以上就是一些三伏貼的相關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三伏貼的內容,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三伏灸是什么?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yī)時間醫(y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三伏灸有什么作用呢?適應癥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三伏灸的作用
早在清朝初期張璐的《張氏醫(yī)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復發(fā)的記載。
三伏灸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具體做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根據(jù)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時間有嚴格規(guī)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個農(nóng)歷節(jié)日,古醫(yī)書載,伏日必是庚,庚屬金,與肺相配,祖國醫(yī)學認為,寒來暑往,時序變遷,對人體關系至大,《內經(jīng)》提出,春夏養(yǎng)陽可以預防冬天疾病的發(fā)生,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體質虛弱易感冒者等都屬于肺經(jīng)范圍的疾病。
三伏灸,是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jīng)平喘藥物,可以提高藥物效能,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預防這些疾病的發(fā)生。
哮喘、過敏性鼻炎是目前難治之癥,病程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且易反復發(fā)作,正氣虛時易誘發(fā),所以,中醫(y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病員要有耐心堅持治療。各地天灸經(jīng)驗認為貼藥年限長,次數(shù)多,則其療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堅持多年三伏天貼藥。
三伏灸適應癥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療冬天好發(fā)的疾病,以預防和減少病癥在冬季發(fā)作。
三伏灸是廣受好評的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適用于兩類疾病:一是過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jié)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療法雖然有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藥有些為有毒之品,有些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婦、年老體弱、2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膚過敏等患者應慎用或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