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流行吃粗糧的誤區(qū)!
吃粗糧養(yǎng)生嗎。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别B(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面對飲食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注意!流行吃粗糧的誤區(qū)!》,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現(xiàn)在普遍流行進食粗糧,因為許多人都相信多吃粗糧能讓身體更健康,目前,吃粗糧已經(jīng)完全成為了另一種新時尚,不過有醫(yī)生則建議,粗糧不可過量食用,否則將影響健康。
在許多大型的超市里,窩窩頭、小米飯、八寶粥的價格不斷上漲;一些單位餐廳也增加了玉米面等粗糧食品。曾經(jīng)退居“二線”的粗糧又開始回歸餐桌。
所謂粗糧,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干豆類,如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
由于加工簡單,粗糧中確實保存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yǎng)元素,比如膳食纖維比較多,并且富含B族維生素等。不過,過多食用粗糧不僅不能夠促進消化,還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過多的膳食纖維可導致腸道阻塞、脫水等急性癥狀。
對于孕婦、哺乳期婦女和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孩子等特殊人群來說,過量食用粗糧的危害最明顯。另外,膳食纖維還具有干擾藥物吸收的作用,可降低某些降血脂藥和抗精神病藥的藥效。
吃粗糧要注意掌握三種方法:一是吃粗糧要及時多喝水。因為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作后盾,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二是循序漸進吃粗糧。突然增加或減少粗糧的進食量,會引起腸道反應(yīng)。三是搭配葷菜吃粗糧。每天制作食物時,除了顧及口味外,還應(yīng)該考慮葷素搭配,平衡膳食。
相關(guān)閱讀
本文導讀: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那么早餐吃什么好呢?以下9個誤區(qū)要記牢哦!
不少習慣早起的人,在清早五六點鐘起床后就馬上進食早餐,認為這樣能及時補充身體所需,也利于身體吸收。但事實上,早餐吃得太早,不但對健康無益,還可能誤傷腸胃。專家指出,人在夜間的睡眠過程中,身體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休息,但消化器官因為需要消化吸收晚餐食物,通常到凌晨才真正進入休息狀態(tài),如果早餐吃得過早,就會影響胃腸道的休息,長此以往將有損胃腸功能。
健康TIpS:起床后宜先喝水,補充睡眠時消耗的水分,活動20至30分鐘后,再吃早餐比較合適。
2、早餐吃得過于營養(yǎng)
很多人因為意識到早餐的重要性,因此在早餐食物的選擇上盡量豐富,大量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比如奶酪、漢堡、油炸雞翅、煎炸食品等。但過于營養(yǎng)的早餐只會加重腸胃負擔,對身體有害無益。在清晨,人體的脾臟困頓呆滯,飲食營養(yǎng)過量會超過胃腸的消化能力,食物不宜被消化吸收,久而久之,會使消化功能下降,導致胃腸疾病,并引起肥胖。
健康TIpS:早餐應(yīng)把握營養(yǎng)均衡的原則,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zhì)高、低脂低糖的食物為主,如粥、牛奶、豆?jié){、面條、餛飩等,不宜進食油膩、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也不宜吃得過飽。
3、 純牛奶 混淆 早餐奶
牛奶是很多人早餐的必備之選,不少人在選擇時經(jīng)常把 純牛奶 和 早餐奶 混為一談,但二者其實是有區(qū)別的。純牛奶和早餐奶雖然都有牛奶成分,但配料和營養(yǎng)成分都不同。純牛奶就只是鮮牛奶,而早餐奶的配料包括牛奶、水、麥精、花生、蛋粉、燕麥、穩(wěn)定劑、鐵強化劑、鋅強化劑等;早餐奶的蛋白質(zhì)含量一般為2.3%以上,而純牛奶的蛋白質(zhì)含量通常在2.9%-3.1%之間。個人在進食時應(yīng)注意區(qū)別選擇,并調(diào)整相應(yīng)的食物搭配,才更有利健康。
健康TIpS:相比而言,早餐奶的營養(yǎng)均衡,更適于早餐飲用;純牛奶的碳水化合物比例相對較低,進食時最好能搭配一些淀粉類食物、堅果類食品。
4、 牛奶加雞蛋 代替主食
牛奶加雞蛋 是不少人早餐的主要內(nèi)容,但這樣的早餐搭配并不科學。早晨的人體急需靠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來重新補充能量,而牛奶和雞蛋本身雖然富含高蛋白,但它們提供的優(yōu)質(zhì)蛋白主要是供給身體結(jié)構(gòu)的,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人在進食后很快會感到饑餓,對腸胃有一定的影響,并會間接影響人的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大。
很多人早晨起來,喝一大杯牛奶,煎一個雞蛋便匆匆沖出了家門,覺得這樣的早餐營養(yǎng)很充足。但營養(yǎng)專家指出,如此搭配,蛋白質(zhì)、脂肪的攝入量是夠的,但卻忽略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科學的早餐應(yīng)該是結(jié)構(gòu)均衡的早餐,其中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應(yīng)該在12∶28∶60,谷類食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但如果早餐只吃饅頭、面包等主食,或油條等含油脂過多的食品,因攝入淀粉、油脂過多,消化時間長,易使血液過久地聚積于消化系統(tǒng),造成腦部血流量減少,腦細胞缺氧,造成整個上午頭腦昏昏沉沉,思維遲鈍。
健康TIpS:早餐時主食一定不能缺,在吃牛奶、雞蛋的同時,應(yīng)搭配稀粥、面包、饅頭等主食補充能量,這類谷類食物可以使人體得到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并有利于牛奶的吸收。
5、 油條加豆?jié){ 作為早餐
相比較為西化的 牛奶加雞蛋 ,中國傳統(tǒng)的 油條加豆?jié){ 受到更多人的喜愛,但 油條加豆?jié){ 的吃法同樣不利健康。油條在高溫油炸過程中,營養(yǎng)素被破壞,并產(chǎn)生致癌物質(zhì),對人體健康不利,此外油條跟其他煎炸食品一樣都存在油脂偏高、熱量高的問題,早上進食不易消化,再加上豆?jié){也屬于中脂性食品,這種早餐組合的油脂量明顯超標,不宜長期食用。
健康TIpS:早餐最好少吃豆?jié){加油條,一星期不宜超過2次;進食當天的午、晚餐應(yīng)該盡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并注意多補充蔬菜。
6、剩飯剩菜當早餐
不少家庭的主婦都會在做晚飯時多做一些,第二天早上給孩子和家人做炒飯,或者把剩下的飯菜熱一下,認為這樣的早餐制作方便,內(nèi)容豐富,基本與正餐無異,是營養(yǎng)全面的早餐。但剩飯剩菜隔夜后,特別是蔬菜會產(chǎn)生亞硝酸鹽(被認為是一種致癌物質(zhì)),吃后會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危害。早餐要盡量吃新鮮的食物,前晚吃剩的蔬菜盡量別吃。對于剩余的其他食物,一定要保存好,以免變質(zhì),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要熱透。
7、上班途中吃早餐
上班一族的早晨都是在匆忙中度過的,尤其是住處離單位遠的,早餐往往在路上解決。小區(qū)門口、公交車站附近賣的包子、茶蛋、肉夾饃、煎餅果子等食品,是他們的第一選擇,買上一份,邊走邊吃。專家指出,邊走邊吃對腸胃健康極為不利,同時也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外,街頭食品往往存在衛(wèi)生隱患,有可能病從口入。建議大家,如果選擇街邊攤位食物作早餐,一是要注意衛(wèi)生,二是最好買回家或者到單位吃。盡量不要在上班路上吃早餐,以免損害健康。
8、各種零食當早餐
很多人都在家里放一些零食,以備不時之需。而早上起來后,時間不是很充裕,往往順手拿起零食作早餐,方便快捷。專家指出,平時肚子餓了吃點餅干、巧克力等零食是可以的,但是用零食充當每天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就非常不科學了。零食多數(shù)屬于干食,對于早晨處于半脫水狀態(tài)的人體來說,是不利于消化吸收的。而且餅干等零食的主要原料是谷物,雖然能在短時間內(nèi)提供能量,但很快會使人體再次感到饑餓,臨近中午時血糖水平會明顯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足,體質(zhì)下降,引起各種疾病入侵。
9、減肥,只吃 水果餐
為了減肥而忽略早餐或僅以一個水果代替,勢必造成中、晚餐吃得過多,不但達不到減肥的目的,還會帶來健康隱患。同時,這種早餐既缺乏供給大腦能量的糖原(主食等碳水化合物),又缺乏能使人保持旺盛精力的蛋白質(zhì),時間久了會引起多種營養(yǎng)素的缺乏,是不可取的。
知道自己或許缺鈣的人很多,經(jīng)常服用補鈣品的人也很多。可是,在膳食中該如何促進鈣吸收,卻不一定是每個人知道的。稍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誤區(qū)當中,選擇了錯誤的食品,結(jié)果妨礙了鈣的吸收。常見的補鈣誤區(qū),有哪些正好擊中了你?
1以為吃牛肉有利于骨骼
不少人多相信歐美人骨骼強壯是因為愛吃牛肉。事實上,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鈣缺乏相當嚴重的人。這是因為牛肉本身含鈣極低——所有的肉都是這樣。同時,肉里面含有大量的“成酸性元素”,主要是磷、硫和氯。它們讓血液趨向酸性,身體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鈣離子來中和成酸性元素,因而增加體內(nèi)鈣元素的流失,減少鈣的吸收。所以,缺鈣的中老年人應(yīng)當適當控制肉類的攝入量,不論是紅肉還是白肉。
2以為吃蔬菜與骨骼健康無關(guān)
不少人在熱愛動物食品的同時,卻很少注意補充蔬菜。他們以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與骨骼健康無關(guān)。實際上,蔬菜不僅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可幫助維持酸堿平衡,減少鈣的流失,本身還含有不少鈣呢。綠葉蔬菜大多是鈣的中等來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藍、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視的補鈣蔬菜。近年來的研究證實,綠葉蔬菜中的維生素K是骨鈣素的形成要素,而骨鈣素對鈣沉積入骨骼當中是必需的。
3以為菠菜對補鈣毫無益處
許多人都知道,菠菜不可與豆腐一起吃,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草酸,會與鈣結(jié)合成不溶性的沉淀。然而,這些人沒看到問題的另一個方面——菠菜當中也含有大量促進鈣吸收的因素,包括豐富的鉀和鎂,還有維生素K.菠菜是公認的維生素K的寶庫,含量在各種生鮮食品中位居第一。維生素K不怕熱,而且和胡蘿卜素一樣需要油脂幫助吸收,因而吃涼拌菠菜的時候一定要放些香油。
4以為吃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
很多減肥女性認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經(jīng)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飯。實際上,水果是一種有益酸堿平衡的食品,卻不是鈣的好來源,而且嚴重缺乏蛋白質(zhì)。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鈣,也需要膠原蛋白作為鈣沉積的骨架。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則蛋白質(zhì)和鈣攝入量都嚴重不足,只會促進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生。
5以為喝飲料與補鈣無關(guān)
為了改善口感,飲料中大多含有磷酸鹽,而磷酸鹽會嚴重地妨礙鈣的吸收,促進鈣的流失。可樂是其中害處最大者——因為其中含有磷酸。把人的牙齒和骨頭泡在可樂當中,它們就會慢慢地溶化!其中的精制糖也不利于鈣吸收。所以,凡是需要補鈣的人,都要嚴格控制甜飲料的數(shù)量。茶水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其中含磷量低,還有促進骨骼牙齒堅固的氟元素,因而喝茶對骨骼健康是有益無害的。但要小心所謂的“茶飲料”,它們的顏色可能是焦糖色素染成的,并不能提供茶的好處。
6相信喝了骨頭湯就不會再缺鈣
骨頭里面的鈣絕不會輕易溶出來。有實驗證明,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但湯里面的鈣仍是微乎其微。要想用骨頭湯補鈣,只有一個方法: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燉上一兩小時。醋可以有效地幫助骨鈣溶出。需要注意的是:這時一定不要用高壓鍋,最好用砂鍋來燉,避免在骨頭湯中溶出過多的鋁。
7相信喝牛奶對補鈣沒有幫助
雖然有人到處宣稱,牛奶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會讓體質(zhì)偏酸而促進鈣的流失,但這話并不正確。實際上,牛奶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僅有3%而已,水分含量卻高達87%.每250克牛奶中含有250毫克以上的鈣,有豐富的鉀和鎂,還含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牛奶與肉不同,并非成酸性食品,而是弱成堿性食品。所以,牛奶并不會讓人體液偏酸,也就不會促進鈣的流失。綜合評價,牛奶仍是最佳的補鈣食品。
8相信豆?jié){是高鈣食品
營養(yǎng)學家經(jīng)常勸告,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喝豆?jié){作為替代。的確,在很多方面,豆?jié){都是一種非常優(yōu)秀的食品,但從鈣含量上來說,它卻遠遠比不上牛奶,差的不是一倍兩倍。這是因為,大豆鈣含量雖然不算太低,但加10杯水磨成豆?jié){之后,含量就稀釋得很低了。喝一杯豆?jié){,不過是吃幾十粒豆子而已,其中的鈣很少。豆?jié){對骨骼的真正好處,在于它可以提供植物雌激素,減少更年期婦女的鈣流失。
9相信海帶可以補鈣
不少媒體文章都告訴你,海帶里面的鈣很多——但只限于干海帶??墒歉珊дl能大量吃呢?一旦吸了水,鈣含量就不算多了。而且,海帶里面的海藻膠等可溶性膳食纖維會妨礙鈣的吸收,因為它們可以和鈣形成牢固的復合物,裹挾著鈣一起“穿腸而過”。但海帶也不是毫無裨益,它是典型的成堿性食品,經(jīng)常食用,對減少體內(nèi)鈣的流失有一定幫助。
10用內(nèi)酯豆腐來補鈣
很多人都知道,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補鈣食品。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鈣,凝固豆腐的時候還要加入含鈣的凝固劑,所以不喝牛奶的人大都會有意識地多吃豆腐。然而,內(nèi)酯豆腐卻不是鈣的好來源,因為其中沒有添加含鈣凝固劑,而是使用葡萄糖酸內(nèi)酯作為凝固劑的。同時,內(nèi)酯豆腐水分太多,蛋白質(zhì)和鈣含量都很低。除了內(nèi)酯豆腐,“日本豆腐”也不可用于補鈣。
我們都知道多吃粗糧對身體好,但是你知道粗糧還可以減肥嗎?粗糧怎么有效減肥呢?以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粗糧應(yīng)該怎么吃才有效減肥。
粗糧減肥效果好
紅薯 /紫薯
食用建議:簡單蒸熟、煮熟最好,盡量不選擇烤的來吃,和牛奶等搭配制作純天然甜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山藥 /芋頭
食用建議:如果平常山藥入菜,那同時吃的其它主食量,要刻意減少點;脆山藥適合炒菜,面山藥更適合蒸著吃,或者煮湯煮粥。
藕
食用建議:可以像山藥那樣代替主食吃,也可以晚上餓的時候當加餐吃。
豌豆
食用建議:可以搭配胡蘿卜、玉米一起吃,一餐吃一小碗為宜。
綠豆
食用建議:可以搭配大米(綠豆:大米 = 1:2)煮綠豆飯,或者直接熬綠豆粥來喝也是不錯的選擇。
紅豆/花豆
食用建議:可以參考綠豆的搭配。
玉米
食用建議:煮玉米、烤玉米、棒子面粥等,都可以代替米飯來食用。但不要長期、單一地吃。
小米
食用建議:可以和大米一起煮「黃金二米飯」,或者熬小米粥。
紫米 /糙米
食用建議:烹煮前,一定要浸泡充分,不然會很硬,如果搭配著大米、紅豆一起吃,會讓你吃的很有幸福感。
燕麥
食用建議:燕麥種類很多,不要錯買了甜麥片、麥片谷物脆、麥片碎等,優(yōu)選生燕麥片、燕麥米等。
“粗糧”是相對于稻米、小麥、白面等“細糧”而言的一種稱呼,主要是指包括玉米、高粱、小米、蕎麥、燕麥、莜麥、薯類及各種豆類等在內(nèi)的產(chǎn)品。
天天都是白面米飯、山珍海味、大肉大魚的人們是不是該清理一下自己的腸胃呢?吃些粗糧可以使你的腸胃更健康,食欲更強。古話說:“五谷為養(yǎng)”,意思是粗細糧均有豐富的營養(yǎng),搭配吃對健康有利。我們知道不同品種的糧食,營養(yǎng)價值也不盡相同,燕麥富含蛋白質(zhì);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蘿卜素;豆類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高粱含脂肪酸高,還有豐富的鐵;薯類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同時眾多粗糧還具有藥性,如:玉米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的“黃金作物”,它的纖維素要比精米、精面粉高 4-10倍。而纖維素可加速腸部蠕動,可排除大腸癌的因子,降低膽固醇吸收,預防冠心病。綠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腫、中和解毒和清涼解渴的作用;蕎麥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葉綠素”和“蘆丁”。蕎麥中的維生素B1、B2比小麥多兩倍,煙酸是3-4倍。蕎麥中所含煙酸和蘆丁都是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經(jīng)常食用蕎麥對糖尿病也有一定療效。
新鮮的糙米又比精米對健康更為有利,因糧食加工得愈精維生素、蛋白質(zhì)、纖維素損失愈多。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利用,但能通腸化氣,清理廢物,促進食物殘渣盡早排出體外。粗糧還有減肥之功效,就如玉米,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鎂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對于減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時的花穗玉米須,有利尿作用,也對減肥有利。我們可以把玉米煮湯當茶飲,也可把玉米制作成玉米糕、玉米餅等。膨化后的玉米花體積很大,食后可消除人的饑餓感,但食后含熱量非常低,是減肥的綠色食品。
所謂“粗糧”是相對于“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高粱、燕麥、蕎麥等以及各種干豆類。所有的粗糧都有一個“缺點”,即口感太粗不招人喜歡,于是“粗糧飲料”橫空出世。老百姓們聽說吃粗糧有益健康,又不愿意接受粗糧原本的糟糕口感,粗糧飲料自然成為了首要選擇。但是,喝粗糧飲料真的就等于吃粗糧嗎?答案是:未必。
喝谷物飲料達不到補充膳食纖維的目的
多吃粗糧有益健康是當前社會人們對于粗糧的普遍認知,膳食纖維的攝入與大腸癌的預防之間的聯(lián)系也有著明確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但粗糧口感不佳、難以消化的硬傷至今仍讓它被人們排擠在餐桌主流食材之外,取而代之的是口感更好、更易攝入的粗糧飲料。
在《GB10789-2007飲料通則》中,對于“粗糧飲料”有明確的定義:谷物飲料,以谷物為主要原料經(jīng)調(diào)配制成的飲料《QBT4221-2011谷物類飲料》標準中,對谷物飲料的含義作了更明確的界定:“總固形物和總膳食纖維含量較少的谷物類飲料。”按照規(guī)定,每100克谷物飲料中,應(yīng)含有膳食纖維至少0.1克。以某品牌玉米谷物飲料為例,每100克飲料中含膳食纖維0.6克,而《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測定數(shù)據(jù)顯示,每100克鮮玉米中含2.9克膳食纖維,不難看出,直接吃玉米和飲用玉米飲料,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之間存在巨大差距。通過喝谷物飲料來攝取膳食纖維的做法并不可取。
喝谷物飲料要警惕多余的糖和鹽
每一種飲料在生產(chǎn)加工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改善口感、增加保質(zhì)期等一系列目的,白砂糖與食品添加劑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說,食品添加劑的添加內(nèi)容及添加數(shù)量只要符合國家標準都是安全的,但從營養(yǎng)成分來說,“鹽”和“糖”是消費者需要關(guān)注的重點。
以同一款玉米谷物飲料為例,每100克飲料中含碳水化合物9.6克,含鈉45毫克,一瓶飲料凈含量240克,提供的膳食纖維僅僅1.44克,而糖卻有23克,幾乎相當于一個人一天可以額外攝入糖分的上限。這樣的飲料對于普通人來說無傷大雅,但對于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來說不利于控制血糖平穩(wěn)和能量攝入,對于兒童來說,甜飲料的攝入也有增加能量攝入、造成偏食挑食的隱患。
谷物飲料適合老人和孩子 建議在家自己做
對于消化系統(tǒng)退化的老人、腸胃消化能力不佳的普通人和消化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健全的少年兒童來說,粗糧的過多攝入不但不能增加健康,反而有阻礙礦物質(zhì)消化吸收,造成營養(yǎng)不良的隱患。因此,營養(yǎng)專家們提倡“粗糧細做”,即將粗糧通過粗細搭配的形式,以更易于接受的口感和更利于消化的形態(tài)進行攝入,谷物飲料也是粗糧細做的一種嘗試。
相比去市場購買添加了大量糖和一定食品添加劑的谷物飲料,自己在家制作更值得提倡。一來食材更加新鮮,間接減少鈉的攝入;二來,可控制糖分添加,以少添加甚至不添加為好,可滿足全家不同年齡段的需求;三來,不濾去玉米皮、豆皮等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營養(yǎng)素的部分,能攝入的膳食纖維更多。但需要注意的是,谷物飲料是粗糧細做的一種方式,但在進行粗糧選擇時同樣應(yīng)當考慮營養(yǎng)均衡的基本原則,蔬菜水果等應(yīng)當正常攝入,不可只依靠谷物飲料攝入膳食纖維。
近年來不少養(yǎng)生書籍提倡公眾多吃粗糧,在市民中尤其是白領(lǐng)人群中掀起一波“粗糧運動”。然而近日召開的一個消化疾病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表示,“粗糧運動”其實是一種飲食誤區(qū),吃過多粗糧,而沒與細糧合理搭配,容易導致胃病。至于粗糧能夠治病的一說,專家認為更是無稽之談。
二軍大附屬長海醫(yī)院消化內(nèi)鏡診療中心主任李兆申教授說,在臨床上經(jīng)常有病人向醫(yī)生反映,不少養(yǎng)生書籍倡導多吃粗糧,就買了大量粗糧當主食,長久下來就有胃脹的感覺。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普外科許劍民教授告訴記者,長期過多地食用粗糧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
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朱凌云教授表示,粗糧是相對于大米、面等細糧而言的,我國膳食指南的第一條“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中,“粗細搭配”非常重要,現(xiàn)代人只吃細糧或只吃粗糧的做法都不可取。
參與制定我國膳食指南的華東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孫建琴教授明確指出,一般來說成年人每人每天最好能吃50克左右的粗糧,也就是相當于四片面包或一個饅頭、一碗燕麥粥的量.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注意!流行吃粗糧的誤區(qū)!》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chiculiangyangshengma/">吃粗糧養(yǎng)生嗎”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