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越多 糖尿病風險就越低
糖尿病冬季養(yǎng)生。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正確有效的運動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行走越多 糖尿病風險就越低》,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近期,《英國醫(yī)學雜志》網絡版發(fā)布了一項澳大利亞一個團隊的研究成果:行走越多,你的糖尿病風險就越低。
2000至2005年間,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在全澳洲跟蹤了592名中年人參與的一項糖尿病研究。參與者5年的復查顯示,在調整飲食、控制吸煙和飲酒的因素之外,每天較高的步數是與身體質量指數、腰圍與臂圍比例以及更好的胰島素敏感度有關聯。
墨爾本兒童研究學院的研究者們推算,如果一個靜坐的人改為開始每天步行一萬步,那么他(她)與每天走三千步、每周堅持5天的人相比時,將會實現3倍胰島素敏感度的改善。
美國足部醫(yī)學協(xié)會介紹,步行運動對于健康的好處不僅在于糖尿病的預防,還有助于身體的新陳代謝,控制體重、血糖和膽固醇水平。
作為一種有氧運動,散步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它能讓人心臟跳動更快,從而由肺部輸送更多的氧氣到肌肉。對于那些胳膊和腿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的人,走路可以使毛細血管得到擴張,提高微小血管的血液供應效率。在心理上,步行可以令人產生愉快的感覺,并能夠產生一種化學物質來減輕抑郁、焦慮和壓力。輕松的散步能令您放松,并刺激您思考。
在您開始步行計劃之前,先設置一個適當的目標,時間可以只有5至10分鐘,一個星期后逐漸增加到3至5倍,之后可以再根據自身的情況增加步行的距離。
要想獲得顯著的效果,您必須最終能夠以輕快的步伐走至少30分鐘。您可以逐漸將自己的目標定為40至60分鐘。一開始的行走方案應當是至少每周4次。
相關閱讀
據北京天壇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鐘歷勇博士介紹,在臨床常常看到春節(jié)期間或春節(jié)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無論是空腹血糖還是餐后血糖都增高,血脂、血壓控制也不良,糖尿病的各種慢性并發(fā)癥也加重,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現細菌或病毒感染,糖尿病患者在此期間的住院率增加。
鐘博士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春節(jié)期間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平衡、合理的體育鍛煉、定期的監(jiān)測血糖、及時恰當地調整口服藥物或胰島素的劑量,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同時也不應放松對高脂血癥、高血壓等的治療,仍然要按照以往的醫(yī)囑按時服藥。在飲食上要力求清淡,避免高糖、高脂肪、高鹽、高嘌呤飲食,積極戒煙,限制飲酒,每日攝入食鹽應限制在10克以下。服用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的患者還應避免飲酒,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在春節(jié)期間生活應有規(guī)律,戒煙和烈性酒,講求個人衛(wèi)生,預防各種感染。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患者一項重要的基礎治療措施之一,應嚴格和長期堅持。對Ⅰ型糖尿病患者,在合適的總熱量、食物成分、規(guī)則的餐次安排等措施的基礎上,配合胰島素治療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對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或超重患者,飲食治療有利于減輕體重、改善高血糖、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以及減少降血糖藥物劑量。此外,各種富含可溶性食用纖維的食品可延緩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血糖、血脂代謝紊亂,并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每日飲食中纖維素含量應不少于40克。食用綠葉蔬菜、豆類、塊根類、粗谷物、含糖成分低的水果等,這些食物不但提供飲食中纖維素含量,還有利于各種纖維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取。
飲食和運動治療方案一般應由專業(yè)營養(yǎng)師和內分泌??漆t(yī)師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個體化的飲食與運動處方,并在醫(yī)師的指導下在治療過程中作出適當的調整。
運動治療是糖尿病患者另一項重要的基礎治療措施,應進行有規(guī)律的合適運動。根據年齡、性別、體力、病情及有無并發(fā)癥等不同條件,循序漸進和長期堅持。對Ⅱ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適當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謝紊亂,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但如有心、腦血管疾患或嚴重微血管病變者,應按具體情況作個體化的安排,如散步、作體操、打太極拳等活動。
Ⅰ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時,常波動于相對性胰島素不足和胰島素過多之間。在胰島素相對不足時進行運動可使肝葡萄糖輸出增加,血糖升高,游離脂肪酸和酮體生成增加,對代謝狀況產生不利影響。在胰島素相對過多時,運動使肌肉攝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肝葡萄糖生成降低,血糖降低,甚至可誘發(fā)低血糖。對Ⅰ型糖尿病患者,體育鍛煉宜在餐后進行,運動量不宜過大,持續(xù)時間不宜過長,并于餐前皮下注射胰島素,使運動時不會過多增加胰島素吸收速度,以避免運動后的低血糖反應。
盡管糖尿病患者的忌口有很多,但并不意味著就因此iff不能享受美食了。只要精心選擇,合理搭配,許多美食仍可滿足你的口腹之欲
以下以一位老年女性為例,介紹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安排。這位女性體重約55公斤左右,體形適中,推薦每天的熱量攝入在1600千卡左右。每天的食譜如下:
這個食譜對于體重在55公斤左右、體形適中的糖尿病患者都比較適合。如果每天吃同樣的食物,難免會感到厭倦.但當你掌握了一些營養(yǎng)的基礎知識后,就可以自己調整飲食了:
中餐和晚餐的熱量是相同的,所以又可依照自己的飲食習慣進行調整。
如果食譜中有些食物是你不喜歡的.你完全可以把它替換掉,選擇你中意的食物.你可以參照下面的一些等式,將你不喜歡吃的食物用等式后面的食物(其中的一和)和重量進行替換。
燕麥片25克=小米粥200克=粳米粥200克;
咸面包75克=蘇打餅干50克=饅頭70克;
米飯150克=淡饅頭70克=切片面包60克:
瘦豬肉50克=瘦牛肉、瘦羊肉100克=魚肉150克=雞蛋110克=豆腐400克;
蘋果100克=橘子100克=獼猴桃100克=鴨梨100克=桃子100克
水果,酸奶等部分食物,可以在餐后休息,鍛煉后食用,這樣適當地進行分餐,不僅能夠避免一次就餐后血糖水平上升過高,也可以避免饑餓時血糖水平過低。
蔬菜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和搭配,如菠菜,韭菜、芹菜。白菜、冬瓜、茄子、番茄等均可,如果選擇豆類蔬菜,如荷蘭豆扁豆。四季豆、豌豆等,則食用量要酌情減少。
對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來說,都可以采用這樣的一份基本食譜,然后在等量的食物之間進行變換,即可保證熱量、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攝入,又可以變著花樣的安排飲食。
還有一些食物對糖尿病患者是十分有益的,如南瓜,冬瓜,蘿卜,菠菜、苦瓜,魔芋,魚類.堅果等,可以根據季節(jié)在膳食中多增加一些。
糖尿病目前是我國的第一大高發(fā)疾病,其人群的數量已經超過了高血壓人群,而且糖尿病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一種能夠完全治愈的方法,可以說病人們只能是自已控制飲食以及用藥用配合的方式進行維持,其所帶來的并發(fā)癥往往又是非??膳碌?,于是如何能夠找到一種好的改善糖尿病病癥的方法就成了醫(yī)學專家們所面對的難題,臺灣和澳大利亞科研人員發(fā)現,每周打幾小時太極拳,能顯著改善Ⅱ型糖尿病的病癥,也許這一發(fā)現會給糖尿病人們帶來一個新的署光.
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小組指出,其他形式的溫和運動,也有助于控制糖尿病。但是“這些中國太極拳的運動形式比較容易學,而且不需要復雜或昂貴的設施”。
發(fā)表在英國《體育醫(yī)學》雜志上的報告還說,雖然糖尿病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及肥胖有直接聯系,但是太劇烈的運動也未必有好處,打太極拳是不錯的選擇。
在臺灣的試驗中,研究人員評估了30名Ⅱ型糖尿病人和30名同齡的健康人練習太極拳12個星期后,T輔助細胞(T-helper )的變化。
他們發(fā)現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紅蛋白 (HbAlc)顯著降低,而且增強免疫反應的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12水平倍增,T細胞的活力也明顯增加了。
而澳大利亞的試驗就發(fā)現,11名中老年人練習12周的氣功和太極拳以后,血糖水平和“代謝綜合征”都明顯改善了。
我們大家都外傳過糖尿病,這是一種生活當中的常發(fā)疾病,許多的朋友因為患上了糖尿病,所以他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并且許多患上糖尿病的人平常也不怎么喜愛運動,其實這是不對的,所以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糖尿病是常見的一種疾病,糖尿病給患者帶來了嚴峻的損害,一般患上了糖尿病是很難根治的,許多糖尿病的患者都可怕運動,其實有許多適合糖尿病的運動。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也稱耐力運動),經常用這種方式進行運動的話,能夠有用的改善我們糖尿病患者的新陳代新,對于病情來說有著很大的關心,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一些有氧運動。
糖尿病患者年齡較大、體質較差時宜進行運動強度小的運動方式如漫步。假如能在秀麗的綠化環(huán)境中進行,自然的氣息更有益于身心健康。行走時應全身放松,眼觀前方,自然而有節(jié)律地擺動上肢,每次10—30分鐘。假如我們患者的體質比較差的話,我們就不能做一些運動強度很大的運動了,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身體條件較好、無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則可以采用運動強度平平偏高的運動如健身跑。慢跑時要求全身放松。糖尿病患者也可結合自己的喜好喜好。并且我們的患者可以依據自己的環(huán)境來選擇自己的運動方式。假如你住在高樓層的話,就可以試著爬樓梯等這些強度比較高的運動方式。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于糖尿病也有了一定的熟悉,所以為了我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患者應該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多進行一些運動。上面的就是一些對于糖尿病患者病情非常有關心的運動項目,希望各位糖尿病都能夠早日康復。
1. 沒有進行重量鍛煉
抗阻鍛煉能夠加速身體肌肉纖維生長,增強肌肉。就像只靠舉重不可能讓手臂肌肉變大兩寸,只練腹部也是一樣。每次鍛煉50、60甚至100下,可以提高腹部肌肉耐力,但未必能練出“洗衣板”式的腹部。
建議除了鍛煉腹部肌肉之外,增加一些舉重之類的抗阻鍛煉。例如下圖,坐在瑞士球上,雙手手持一個實心球,做仰臥起坐加投球動作,12至15下即可,做3到4組。
2. 鍛煉腹部太多
過猶不及,在腹肌鍛煉也適用。雖然腹部肌肉恢復速度相對較快,畢竟它們是身體核心肌肉,但這不代表腹肌無需休息。如果每次都狂練腹部,只會讓你肌肉酸痛,無法恢復,不能增強肌肉。
建議每周只鍛煉腹部一兩次,做三到四種鍛煉。
3. 總是躺在地上練習
做很多的仰臥起坐或者卷腹鍛煉,不代表就能練出腹肌,雖然這是最經典的腹部鍛煉,但總是躺在地上做鍛煉,不會有很好的效果。你需要增加站立、跪地、扭曲、轉身或者抬舉等動作,這些動作需要穩(wěn)定性和平衡力,因此能夠刺激肌肉纖維發(fā)展。
例如懸掛抬腿,如上圖姿勢,保持雙腿伸直,腰腹用力,將雙腿抬起,腳尖達到眼睛同一水平線位置,緩慢放下。
39健康網專稿,轉載請注明出處。